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万法唯识(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扬子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万法唯识(心)
  作者:扬子佑
  佛教传入中国,祖师大德们体会到佛法的博大精深,悲悯学佛者无从下手,又怕众生不解佛陀说法方便的本怀(对执有说空,对执空说有,后来不假方便,真实说非空非有的中道),所以就把佛教分为十个宗派(大乘有华严天台、密、净宗、律、禅、三论、唯识;小乘有俱舍和成实)。
  在十个宗派里,其中以唯识(法相宗)的理论最为复杂和难懂。唯识学是佛教的心理学,以繁多的名相,来解释我人心理的活动与宇宙的现象。 万法唯识是说明世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心所变化,就如我们的娑婆世界,我们都是因为本身的情执业力(一种潜在我们内心的一股力量),而集会在这里,形成这世界大家庭。《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或“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为心造”。
  唯识学比起西方的心理学来得透彻,没有矛盾。佛教讲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恒常自我执着的心理活动,如我见、我爱、我痴)和阿赖耶(所有的善恶种子收集在这里,并和我们一起去投胎)。西方的心理学则只说六识(除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因为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是非常细腻的心理活动,不容易察觉到,唯有如佛陀那样有足够的禅定和智慧方可以察觉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似乎已经接近末那识——编者注]正因如此,对于其他没办法解释的心理活动和现象的部分,他们只好推给上帝。唯识的道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但愿以下四则故事,可让大家一探唯识以万一。
  (一)在中国的历史宝库《二十四史》有这么一个记载,有一个爱马的青年,每天都画马,学习马的一举一动,生活习惯。有一天早晨,他梦见自己是一只马,在草原奔跑,当时从外面回来的太太看到床上睡着一只马,顿时尖叫,晕了过去。那时,年青人被突如其来的叫声,吓醒。过后,向太太了解事情经过,才发现原来自己在睡梦中变成马了,因为每天心想马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可以每天想佛,忆念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学习佛陀崇高的人格,到有这么一天成佛也不稀奇。
  (二)佛教有名的四大译师之一,鸠摩罗什大师,从小就随母亲出家,那时还小和好玩的他,把一个蛮大的鼎顶在头上,得意洋洋的炫耀一番。忽然有一位小朋友说:这个鼎不是很重吗?当时,他的念头转向这个鼎的重量上,忽然觉得好重,人和鼎一起跌在地上。从此,奠定了他想在万法为心的道理上,作一个深入的研究。
  (三)有楞严讲主之称的圆英法师(他是讲解《楞严经》的权威),有一天早上在禅堂里静坐,身心清净;忽然想到有一件急事忘了办,所以他就从静坐起,心里挂着急事,走出了禅堂(那时,门没有开,他忘了前面有门,不知不觉的,穿过禅堂的门,出去办急事)。办完急事后回来,到禅堂门前,吓了一惊,回想刚才是如何走出来的,因为禅堂的门还是锁着。这时,他想再穿过禅堂的门,进入禅堂,再也没办法了,因为他的心已经发觉前面有门。
  (四)佛经说:相(包括面貌)由心生,如果心是恒常的慈悲,那么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和举动也是慈祥的。话说有一个雕刻师接到要雕刻观音菩萨雕像的生意,三个月交货。在这三个月里,雕刻师每天都必须想象观音菩萨的面相是如何的慈祥,以便可以雕成交货。 三个月过后,雕刻师的面相也变的好慈祥。有观音菩萨当然少不了有魔鬼,雕刻师再次为佛教会雕刻魔鬼的雕像,三个月过后,雕刻师的面貌变的面目可憎。所以,看一个人的面貌,多少可以知道他的内心世界。
  那么应该从那里着手去了解唯识呢?如有老师教会更好,否则也可以看一些比较浅白的书,如金明长老著的《唯识方便谈》或《唯识三字经》。过后可看《百法名门论讲解》、《唯识二十颂》和《唯识三十颂》。在《百法名门论》里,无著菩萨把世间一切以一百个名相,以浓缩方式加以解释,至于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则把世间一切归纳入六百六十个名相来说明,那是非常复杂难懂的。 如能了解到百法就已经很不错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