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空”理浅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云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空”理浅探
  谢云飞
  贝叶
  第七期
  页19-21
  --------------------------------------------------------------------------------
  页19
  一、先悟人身之渺小
  悟「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凡人只要是有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大前题的主观,则要想探求佛学中的「空」理,也就无异于入水以捞月、缘木以求鱼了。因此,吾人如有意于探求佛学中的「空」理,至少要先从体悟「人身自我」之渺小开始。
  在整个渺不可测的、无际无极的宇宙之中,人,只是万物之一,与其它的木石犬豕、风雨尘埃之同为万物之一是一致的。但是,因为「人」是理智的动物,其思想可以超越万有,其聪明冠乎万物,于是就以自己的智慧。建立起「你」「我」、「客」「主」、「彼」「此」的对待观念,终而以主观的心念之所感,以「自我」为中心,以所见、所闻、所知、所感为范围,而把自己限在一个主观的局面当中去,以所见、所闻、所知、所感、甚至以所得为「有」;以所不见、所不闻、所不知、所不感、所未得为「无」。于是,人人以肉身之所能,追求物欲,争夺权势,辗转于横流的欲海之中,号叫于残暴的霸权之门,明争暗斗,强夺豪抢,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而无所不为之矣。其实,人是可怜的一种小动物,如果能自觉地跳出万物之外去回看处身在万物中的「自我」,则你将会发现这个「自我」与木石犬豕、风雨尘埃并无不同,都只是万物之一而已。若以纯客观的看法来看万物,「人」既是万物之一,而人的体积之大比不上大象鲸鱼,人的力量斗不过一头牛,人的生命之长比不上一只小乌龟,人的目力比不上一只小猫,人的嗅觉比不上一只小狗;而计人之所知,即使是穷毕生的精力去学习、研究,能知的事物依然是微乎其微,少之又少的。人在万物当中,既是那么可怜、微弱、无能为力的一个小动物,则其可贵又在那里呢?至于那些妄想以人类的这一点点微力控制宇宙,改变自然,建立霸业,据天下为已有,期能长生不老,永享天年,得人间之至乐,求生命之永福的人,则其想法之可怜、可笑也就更甚了。
  二、次悟人世之无常
  其实,用前述的那种看法来看宇宙,已有根本上的错误,至于以「自我」为中心,视人类为至上,则更是大误了。以佛的观点来看,宇宙万有,只是一个「空」,人之所以视之为「有」,那是因为人心塑造的结果,所谓「心」,是一种含义无极,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一种抽象境界,并非常人所指的「肉团心」。佛以「心」为宇宙万有之根本,而「心」有真妄二门,「真心」是不生不减,常住不动的;惟「无明」一动,则可由「真」生「妄」,于是就产生了大千世界,与夫宇宙之万有,而此所生之万有是生灭不已、流转不止的。这种无已的生灭,不止的流转,佛家称之为「无常」。以现实人生来说,凡人之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诸如草木虫鱼,山川谷泽、飞禽走兽、陌头杨柳、陇畔杂花、晨风夕月、春风秋雨,故国斜阳、旧家乔木,都一概名之为万物。而生死转变、聚散有时、贫富交替、贵贱迁流、春夏更迭、秋冬转换、昏明暗旦、今岁明年、繁枝枯叶、滔海桑田、及夫古来今往之变化,则谓之为「无常」。人,到目前为止,还未发
  页20
  现有长生不老之术,而字宙也未必就是永恒的,一切都处在「无常」的变化之中,「无常」遗人以爱,变化予人以苦,尤其是当人们在物欲中打滚,妄想贪尽世上所有的财物,掌握世界霸主之时,一旦他发现自身是会衰老的、会死亡的,贪来的财物一分也带不到阴间去,掌握的权势终当撤手让给他人,则「无常」给予他的痛苦,更是超乎常人之上千万倍的。那么,这种因「无常」而引起的痛苦,将如何解脱呢?学佛是一条极好的道路。不过,这条道路并不是轻易可得的,必须痛下决心,参悟苦修,才能渐渐接近的。
  三、从清净心念做起
  在参禅学佛的过程中,第一件要事就是要「清净」,所谓「清净」,不仅仅是斋戒沐浴、焚香顶礼而已,主要的还是要求心境的清净。通常最妨碍人们学佛的,是人的杂念,而这里所指的杂念就是指人欲方面的杂念、感情方面的杂念而言的,人体若从「生理」「生物」的观点来看,则人是动物之一种;既是动物,则诸如一般动物所有的饮食男女、好逸恶劳、贪得无厌、凶残自私、好勇斗狠等的不良本性,人都是与生俱来便已兼备了的,而这些不良本性正是学佛的大阻碍。所以学佛的第一步骤,就是要排除这些杂念,而把心境清净起来。
  清净心境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隔绝」,所谓「隔绝」就是把自己的肉身从物欲世界中跳出来,而与物欲世界隔离开来,此即所谓跳出红尘,「红尘」也就是物欲世界。因为未经修炼的人心是飘摇不定的,如果在滚滚的红尘中处身,五色迷人,五音醉人;而绰约女流,穿红着绿、傅粉涂脂,明眸皓齿、云鬓朱颜,一顾令人心摇,再顾而不知此身之为谁矣。至在饮食方面,则如五味烹调、割鲜厌肥,牛羊五牲、烘炙腌腊,酸甜杂陈、醇醴满瓮,食前方丈,香传五里,一尝而美,再尝而迷,终而不知人间更有他物矣。至若锦衣纨袴,车马纷陈,高楼广厦,冬温夏凉,奴婢陪宴,臧获侍游,兼有权势在握,厚禄当前,方穷奢极欲之不暇,又安有一念以及于此身之为「空」?以此可知,要清净心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就因为如此,所以学佛的人非从隔绝物欲做起不可。古来的大佛寺之所以远离人烟,深藏于高山峻岭之间,其原因即在于此。一因名山胜景可以陶冶学佛者的心境使归于自然之质实;二因远离俗世红尘,可把一切引人昏眩的物欲隔绝而渐趋淡忘;兼以经谶佛号、潜修苦练,久之此心渐入于静、渐近于定,终而可落定于所修的佛理之中,然后对于所修之道,才会有其寸进。正如一桶混浊的泥水,置于一个没有外力摇荡的安静之地,久之泥尘渐落,终而定沉于桶底,此时水中清澈自现,光明也就可见了。
  四、由无常直透空观
  人生的痛苦,佛陀归纳的结果凡有八种,此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无常」,这八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我们这个肉体,尤其是跟我们肉体所产生的「自我」这个意识有关,也可以说我们的肉体和「自我」意识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此我们为了要解除这个人生的痛苦,就要设法如何地觉悟到肉体及「自我」意识是一个虚空的「假相」。
  悟空之道,首在净化心念,勤念佛号是可以帮助扫尽杂念的,心念净化了以后,进而便是多读佛经,勤事参禅会悟,到末了终可悟到「空」的真谛,则此时一切的人生之苦也就解脱了。其实,佛家所提出来的苦,并不是单纯的生活感受上具体的苦,而是一种人生意义上的苦,是抽象的、从「无常」中抽衍出来的「苦」。「无常」是指万物的生灭、变灭、关于「变化」的概念,凡是谈哲学,总一定会遇到的,不过一般哲学对于「变化」不采取佛家的看法,所以也就不认为变化是有「苦」的。在中国的儒家,往往把「变化」看成是一个「化育」「成德」的过程,而佛家则把「变化」看成只是一个「变化」,称之为「无常」,所以「苦」也就从「无常」中产生了。因为宇宙人生是变灭无常的,所以就产生了「因缘」,「因」是主,「缘」是条件,此如歌唱作画的人,必须靠别人来捧场,才能成就他的声名;事实上,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须有人捧场的,只是捧场的方式各异罢了。这个「捧场」就是「缘」,也就是条件,去掉了这个条件,就不足成功那个「果」,所以说每一件东西都是「无自性」的,不能独
  页21
  立的,你依靠我,我依靠你,因此一个人的成就,也就成了大家互相的复合体了。所以「因缘」也叫「依他起」,佛家所见的「心理」──佛者称之为「心法」──是无自性的;其所见到的「生理」、「生物」──佛者称之为「色法」──也是无自性的。既然「心法」、「色法」都只是「五蕴」积聚而成,则一切「有为」、「无为」、「烦恼」乃至于人身所产生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无常」等八苦也都是无自性、依他起的了。就因为人间一切都是「依他起」的,所以万法都只是一个「空」,你是空无自性的,我也是空无自性的,所以我是不存在的,你也是不存在的,我们都仅仅只是一大堆复合的「现象」而已。佛家要把这种复合打散,使之不「依他起」,当然人世一切就是「虚空」的了。「真如」就是「虚无」的共相,虚空的共相是没有「本体」的,所以人体肉身、自我神情,甚至鸟兽虫鱼、草木风雷都是虚的,都只是「虚空」这一个共理,这就叫做虚空的共相,这个共相的终结是一个「空」,没有本体,没有自性,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无所谓「唯心」「唯物」,也无所谓「一元」「多元」,因为它的根本是「无体」的。
  五、真空的把握
  能体悟到「空」、把握到「空」,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在以下我们把「空」理再作几点提要性的说明。
  吾人能够悟到一切都是空无自性的,人身自我是不存在的,万物只是一堆现象的因缘相聚而已,打散了这个聚合,便成了空无所有了,而且连这个「空无所有」的概念也是不存在而空无所有的,那么你就是把握到真空之理了,而这个真空之理是:
  (一)绝对待的,也就是没有相对的概念,无主体,客体,一切人世间的相对概念是空无所有的。
  (二)绝空间的,也就是没有空间的概念,对空间的看法是「无限的无限」,是单纯的虚无,虚无以外,别无所有。
  (三)绝时间的,也就是没有时间的概念,无往古,无现在,无未来,在时间上佛家是「瞬息性」的、「一发即到性」的。
  (四)无「空无」的,也就是连「空无所有」的概念也是「空」的,根本没有「空无」的概念,佛家的「空无」是「总体性」的,「无不涵摄性」的。
  因此,「空」的最后概念是「一切全无」,即使是吾人能悟「空」的最后一念,也是空无所有的,所以佛法中的中道境界,乃是人法两空,不一不异的。既然一切都是空的,则到了真空境界之后,写这篇文章也是多余的,只是自衍色法,徒藉缘会以生杂念,空发议论以增烦恼而已,我们何不隐身到「真空」中去,不生一念、不发一辞更好?
  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五日于星洲云南园南洋大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