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本义》与《涅盘无名论》的作者问题
《宗本义》与《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
台南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助理教授 邱敏捷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八期(2003.07)
页43-72
?2003 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台北市
--------------------------------------------------------------------------------
P.43
提要
僧肇(约384–414)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佛学理论家,其为后人集结而成的《肇论》一书,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本有关龙树中观学的著作。自汤用彤从「目录学」的角度,对《肇论》之〈宗本义〉与〈涅槃无名论〉的作者提出质疑后,不断有学者对〈宗本义〉与〈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提出讨论。
关于〈宗本义〉的作者问题,本文把〈宗本义〉与僧肇《注维摩诘经》相比较,豁显〈宗本义〉虽可能不是僧肇所作,但思想却相一致。
对于〈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本文从〈涅槃无名论〉与《长阿含经?游行经》之关系及〈涅槃无名论〉之「顿渐」问题等两方面,进一步论证〈涅槃无名论〉的作者确为僧肇无疑。
关键词:僧肇、肇论、宗本义、涅槃无名论
--------------------------------------------------------------------------------
P.45
一、前言
僧肇(约384–414)《肇论》一书为后人所编,其中〈宗本义〉与〈涅槃无名论〉是否为僧肇所作,学界虽已多少有些共识,但仍值得进一步讨论。
〈宗本义〉不见于现存最早的陈?慧达《肇论疏》中,但小招提寺慧达之〈肇论序〉却云:「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1]小招提寺之慧达似以为〈宗本义〉为僧肇所作[2]。从唐?元康《肇论疏》以下,宋?遵式《注肇论疏》,元?文才《肇论新疏》等论疏,都列有〈宗本义〉一文,且被视为是〈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与〈涅槃无名论〉的「宗本」、「纲要」。自汤用彤提出质疑后,〈宗本义〉非僧肇所作几成定论,进一步研究之学者并不多,冯友兰仅说〈宗本义〉是僧肇所作,且树立其「根本观点」[3],未有所论述。任继愈、洪修平认为〈宗本义〉与僧肇思想一致,但论证不多。由于前人较着重于〈宗本义〉与《肇论》其它篇章的对比,因此,本文期将〈宗本义〉与僧肇《注维摩诘经》相比较,以论证僧肇与〈宗本义〉的关系。
--------------------------------------------------------------------------------
* 送审日期:民国九十二年一月六日;接受刊登日期:民国九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1] 后秦.僧肇,《肇论》,《大正藏》第45册,页150上。
[2] 关于小招提寺慧达所云:「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笔者以为慧达肯定〈宗本义〉为僧肇所作。许抗生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说:「慧达所见的《肇论》编次,与现今通行本是一致的,他并肯定了〈宗本义〉是僧肇所作。」(见氏着,《僧肇评传》,南京大学,1998年12月初版,页19)。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四),台北:蓝灯,民国80年12月初版,页235。
--------------------------------------------------------------------------------
P.46
〈涅槃无名论〉见于现存最早的陈?慧达《肇论疏》中,历代注释家都以为〈涅槃无名论〉是僧肇所作。汤用彤首先对〈涅槃无名论〉提出疑点,他从目录学与译经史等角度提出其观点,其门人石峻〈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一文,沿着汤氏的质问,以内证法论证之。
汤氏与石氏对〈涅槃无名论〉作者问题的见解,引起多位学者的讨论[4]。这些人之中,对汤用彤与石峻提出强而有力之批判与论证者,要属日本学者横超慧日与赖鹏举(1950–)两人。横超慧日〈〈涅槃无名论〉及其背景〉[5],从〈涅槃无名论〉创作的背景谈起,批判汤用彤、石峻之「质疑论」以及W.Liebenthal之「折衷论」,进而提出他的看法;赖鹏举〈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一文[6],则扣紧罗什与慧远《大乘大义章》[7]与〈涅槃无名论〉之思想内在连系讨论之,更引人注意。本文亦延续这个精神,先说明学界对〈涅槃无名论〉之异见,再从其它相关问题论证〈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
二、〈宗本义〉的作者问题
关于〈宗本义〉的作者问题,以下先说明学界有关〈宗本义〉作者之歧见,再进一步比对《注维摩诘经》与〈宗本
--------------------------------------------------------------------------------
[4] 持保留态度或以〈涅槃无名论〉确为僧肇所作者有下列诸氏:吕澄以为是后人对原著改动,并非全属伪托(见氏着,《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台北:里仁,民国74年1月初版,页109)。任继愈(1916–)十分肯定的指出:「〈涅槃无名论〉是对整个《肇论》的归纳,也是僧肇一生学说的总结。」(见氏着,《中国佛教史》(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11月初版,页511)。郭朋(1920–)认为「这种怀疑(僧肇〈涅槃无名论〉)是缺少根据的。」(见氏着,《隋唐佛教》,山东:齐鲁,1980年,页204)。侯外庐(1903 – 1987)持平说道:「这一问题尚须作进一步的考证。」(见氏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三),北京:人民,1957年5月初版,页457)洪修平(1954–)依据该论的思想内容与论证方式,认定该篇是僧肇的作品。(参见氏着,《肇论》,高雄:佛光,民国85年8月初版,页150–151)。学者W.Liebenthal采取「折衷说」(参见横超慧日,〈涅槃无名论とその背景〉,冢本善隆编,《肇论研究》,京都:法藏馆,昭和二十九年,页196)。
[5] 横超慧日,〈涅槃无名论とその背景〉,冢本善隆编,《肇论研究》,京都:法藏馆,昭和二十九年,页167–199。
[6] 赖鹏举,〈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民国89年5月,页349–391。
[7] 又名《大乘大义章》,共三卷。晋安帝隆安五年(401),罗什至长安。其后慧远致书通好,且作书问大乘大义,后人结集成此书。
--------------------------------------------------------------------------------
P.47
义〉的思想关系,以作为〈宗本义〉作者是否为僧肇之旁证。
(一)、学界有关〈宗本义〉作者之歧见
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对〈宗本义〉产生质疑,汤用彤首先提出意见,他说:
冠以〈宗本义〉,不知始于何时?旧录仅载四论,而〈宗本义〉未著录,殊可致疑。惟陈朝当已加入〈宗本义〉。盖小招提寺慧达序中曾言及也。又据现存日本《续藏经》中所谓之慧达《肇论疏》,四论次序与通行者不同。而且似阙〈宗本义〉。日本僧人称其为慧达所作,但不悉即小招提寺僧否。[8]
汤氏从目录学与版本学的角度提出之意见,可归纳为四点:(1)〈宗本义〉旧录未著录,(2)〈宗本义〉可能在陈时加入,(3)现存于《续藏经》之慧达《肇论疏》[9]无〈宗本义〉,且次序与《大正藏》通行本之《肇论》不同,(4)日本僧人称〈宗本义〉为慧达所作,但不知是否为小招提之寺僧慧达。
上面汤氏这些看法,尚待进一步厘清:
其(1),所谓旧录是指僧佑《出三藏记集》、道宣《大唐内典录》、智升《大唐开元释教录》与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书。这些目录著作都未载录〈宗本义〉。
其(2),〈宗本义〉只能推测「可能是陈时所加」。然现存最早的陈?慧达《肇论疏》并未有此〈肇论序〉,小招提寺之慧达〈肇论序〉是否作于陈时,尚待研究。
其(3),现存慧达《肇论疏》分为「卷上」、「卷中」,但缺「卷下」[10],其目次分别为:〈涅槃无名论义记上〉(包括〈表上秦主姚兴〉)、〈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义私记下〉(包括〈隐士刘遗民问无知论〉、〈肇法师答刘隐士书〉)与〈物不迁论〉四篇,与现行通行本《肇论》编次有别。
通行本《肇论》除〈慧达序〉外,其目次为〈宗本义〉、〈物不迁论第一〉、
--------------------------------------------------------------------------------
[8]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骆驼,民国76年8月出版,页330–331。
[9] 现存于《卍续藏经》之慧达《肇论疏》,其年代标为「晋」,是「陈」之误。
[10] 汤用彤云:「日本《续藏二编乙第二十三袟》载有《肇论疏》三卷,日人新作目录谓只上中二卷,缺下卷,实误。」(见氏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骆驼,民国76年8月出版,页232)。
--------------------------------------------------------------------------------
P.48
〈不真空论第二〉、〈般若无知论第三〉(附刘遗民书问,答刘遗民书)、〈涅槃无名论第四〉(包括〈表上秦主姚兴〉)。这个通行本即是唐?元康《肇论疏》、宋?遵式《注肇论疏》与元?文才《肇论新疏》等所用的版本。可见《肇论》曾有不同的编辑。
其(4),日本僧人以为〈宗本义〉可能是慧达所作,但应非汤氏所不敢确认的「小招提寺慧达」。今所见之《肇论》有题为「小招提寺沙门慧达作」之〈肇论序〉。其文云: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达留连讲肆二十余年,颇逢重席,末睹斯论,聊寄一序,托悟在中,同我贤余,请俟来哲。……彰在翰牍,但宗本萧然,莫能致诘。不迁等四论,事开接引,问答析微,所以称论。[11]
在〈序〉中,慧达即言:「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又言「宗本萧然」,可见慧达时已见〈宗本义〉。而依据〈序〉言,应可推论非「小招提寺沙门慧达作」才是。
石峻继承其师汤用彤之见,把〈宗本义〉、〈不真空论〉与〈般若无知论〉作对比,指出其「思想」上之差异。他认为〈宗本义〉非僧肇所作,以其似同僧肇〈不真空论〉所斥破之慧远的「本无义」[12]。石氏之理由摘述如下:
第一,〈宗本义〉之思想体系言,杂揉各家之谈,于名相之辨实不精,其「本无」、「缘会」为「不真空论」所呵斥。
第二,〈宗本义〉之称实相本无,明为「待缘而后无」者,岂不与肇公不真空义相违。
第三,〈宗本义〉以无相为相,圣人则是能宅心本无者,盖去有存无,与肇公之〈般若无知论〉明至人不舍有无者,根本不同[13] 。
石峻之观点,还是有可议之处:
(1)、「本无」、「缘会」本可以指佛教思想特质——「空」。「实相本无」,实相自性空,故以「本无」称之,有何不可?「缘会」指一切诸法「因缘和
--------------------------------------------------------------------------------
[11] 同注1,页150上–下。
[12] 石峻,〈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张曼涛主编《三论典籍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48册,台北:大乘文化,民国68年5月初版,页298。
[13] 同注12,页296–298。
--------------------------------------------------------------------------------
P.49
合」,当然可用。且「缘会」二字,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即引用之,其文云:「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无,缘会即形。」[14]此说明佛教所谓的「有」,不是自有、自性有,然虽非自性有,但「因『缘』『会』合」即有[15]。
(2)、〈宗本义〉之称实相本无,明「待缘而后有」,是指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后「有」,不是「自性有」,非如石氏所理解之「待缘而后无」,故与〈不真空论〉所言「不真故空」之强调「自性空」理同。
(3)、〈宗本义〉之「言不有不无」,指一切法不是真实「有」,也不是真实「无」,故至人不执着为「实有或实无」,而〈般若无知论〉之「是以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虽不取于有无,然亦不舍于有无」,即宣扬此理,故两文前后同揆。
除了上述汤氏与石氏这些反对意见外,任继愈则持另类之看法。任氏认为〈宗本义〉思想体系以「权慧」二字归纳《肇论》的基本内容,「完全相应」于僧肇般若思想。他说:
《肇论》开首是〈宗本义〉。不论是否为僧肇本人所作,但思想体系是属于僧肇的般若观点的。此章的中心,在于将般若和「智巧」(沤和)统一起来。……这种思想在任何般若经类中都有,但把它讲得如此明确,则出于鸠摩罗什的门下。僧叡以「权智」概括般若,昙影用二谛解释「中道」,其宗旨相同。而〈宗本义〉以「权慧」二字归纳《肇论》的基本内容,同僧肇的整个思想也是完全相应的。[16]
任氏并引用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五〈问疾品〉云:「权智,此经之关要。」[17]又云:「夫有不思议之迹显于外,必有不思议之德着于内。覆寻其本,权智而已。」[18]但他并未逐一论证,且又批评〈宗本义〉未把《肇论》理论的主
--------------------------------------------------------------------------------
[14] 后秦?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页332下–333上。
[15] 僧肇之「缘会」与六家七宗之「缘会宗」,自是不同。关于「缘会宗」,隋?吉藏《中观论疏》云:「第七于道邃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一义谛。」(《大正藏》第42册,页29中)吉藏以为于道邃为六家七宗之「缘会宗」。然,这方面的数据散佚,汤用彤也仅说:「于道邃偏重缘会,后人解为分析空。」(见氏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骆驼,民国76年8月出版,页272)。
[16]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11月初版,页472–474。
[17] 同上注,页473。此文见于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五,《大正藏》第38册,页379下。
[18] 同上注,页473–474。此文见于僧肇,《注维摩诘经》卷六,《大正藏》第38册,页382上中。
--------------------------------------------------------------------------------
P.50
要特性表达出来。他说:
〈宗本义〉没有脱离《肇论》的基本思想,但未能把《肇论》在理论上的主要特性表达出来。比如讲到涅槃的地方,即过于简单:「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无复别有一尽处耳。」……却远不能概括〈涅槃无名论〉的丰富性。[19]
任继愈认为〈宗本义〉「远不能概括〈涅槃无名论〉的丰富性」。实际上,「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是精要之言,「涅槃」乃「结尽」,即贪、瞋、痴永灭的真义。〈宗本义〉是一书之「纲要」,对于「涅槃」当然仅能作概要式的说明。
与任氏的见解相近,洪修平也认为〈宗本义〉把「般若智慧」和「方便善巧」结合起来,与僧肇思想一致。其文云:
〈宗本义〉是《肇论》一书的纲领性篇章,不知何时被列于《肇论》的卷首。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同于《肇论》中的其它各篇,因而判定其为伪作,我们不这样看。我们认为,〈宗本义〉的中心思想是将般若智慧和方便善巧结合起来,并以此来概括中观般若学的主要思想,这与僧肇的整个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20]
洪氏仅作结论式的说明,并未加以推演、深论。
〈宗本义〉是否为僧肇所作,除了汤氏从目录学角度「考证」,石氏以内证法将〈宗本义〉与〈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作比较而否定之外,任氏与洪氏在「思想」论证亦嫌简陋,欲探此一问题,有必要从〈宗本义〉的旨趣再切入,而与僧肇《注维摩诘经》作对比是本文观察角度之一。
(二)、从《注维摩诘经》衡定〈宗本义〉
罗什于弘始八年(406)译出《维摩诘经》[21]后,僧肇即批注《维摩诘
--------------------------------------------------------------------------------
[19] 同上注,页474。
[20] 洪修平,《肇论》,高雄:佛光,民国85年8月初版,页29。
[21] 关于《维摩诘经》之翻译,根据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一记载,严佛调在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于洛阳译出,称《古维摩诘经》(《大正藏》第55册,页483上),但僧佑《出
--------------------------------------------------------------------------------
P.51
经》,并为之序。僧肇〈注维摩诘经序〉云:
以弘始八年(406),岁次鹑火,一命大将军常山公、右将军安成侯,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于长安大寺,请罗什法师重译正本。……余以闇短,时预听次,虽思乏参玄,然麤得文意,辄顺所闻为之注解。略记成言,述而无作,庶将来君子异世同闻焉。[22]
现存之《注维摩诘经》既有罗什的注,又有僧肇与道生的注[23]。僧肇在〈维摩诘经序〉并说明《维摩诘经》之大要,他说:「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言。」[24]《维摩诘经》是中观思想的代表作,是研究僧肇般若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25],从《注维摩诘经》衡定〈宗本义〉是可行的研究的取向。这个研究方法不同于汤用彤之目录学研究,亦与石峻之内证法有别。以下分别就〈宗本义〉有关大乘龙树中观学的三个要题:(1)「有」、「无」,(2)三乘等观空性,(3)「般若」与「方便」等问题,与僧肇《注维摩诘经》相比较。
第(1),「有无」问题,即佛教「空有」问题。
〈宗本义〉云:「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
--------------------------------------------------------------------------------
三藏记集》所列严佛调之作品中,并未提及此译作(《大正藏》第55册,页6下)。且此译本已佚,现存最早之译本为吴?支谦在黄武年间(222–229)于南京译出(隋?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页119上),现今最流通的本子是罗什于弘始八年(406,即东晋安帝义熙二年)在长安译出称《新维摩诘经》(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页10下),后有玄奘之翻译本。
[22] 同注14,页327中。
[23] 今收于《大正藏》第八五册之唐?道掖集《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又名《净名经关中疏》、《关中集解》、《净名经疏》、《净名集解关中疏》,系道掖对僧肇《注维摩诘经》进行删补之作,文中保留了《注维摩诘经》中罗什、僧肇、道生的一部分批注,又增补了《注维摩诘经》中未收的僧叡、天台湛然之解释,以及道掖自己的注释与科文,是研究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参考著作。
[24] 同注14,页327上中。
[25] 林朝成,〈《注维摩诘经》方便义析论——僧肇般若学性格的厘定〉说:「《注维摩诘经》是了解僧肇中观思想不可或缺的材料,尤其是有关『方便』的论述,《肇论》并未论及,而《维摩诘经》却是『方便』观念最动人的演出与阐释。因此,忽视了罗什、僧肇师生的《注维摩诘经》,便有可能误解僧肇的中观学。」(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辑,台北:文津,民国90年10月初版,页673)。
--------------------------------------------------------------------------------
P.52
见之无耳。」[26]一切诸法因缘生,缘生故有,缘灭故无,所以说:「不有不无」,此「有无」非世俗常见之「有」或断见之「无」,而是缘起故「有」、缘起故「无」的「有无」。
这是佛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缘起观,说明一切依待而存在的法则。「此」是泛指一切因,「有」是存在,「生」是现起,「故」是缘,「彼」是泛指一切果。所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说一切因的存在、现起,再加上缘的促成,所以一切果才存在,因存在所以果存在,因现起所以果现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说明所谓「无此故彼不起」。所以「虽观有而无所取相」[27],有而不执着为真有。〈宗本义〉点出佛法「缘起性空」的核心思想。
僧肇《注维摩诘经》关于「有无」问题。《维摩诘经》卷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以为深观缘起,则可断诸邪见。僧肇注云:「解法从缘起,则邪见无由生,有无二见,群迷多惑,大士久尽,故无余习。」[28]僧肇正说明佛教所谓「有无」乃从「缘起」说,「有」是因缘之「有」,「无」是因缘之「无」,不是邪见之常见的「有」,或邪见之断见的「无」。
《维摩诘经》卷一:「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此不「有」亦不「无」之「有」、「无」是「实有」与「实无」。僧肇注云:
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无」,缘会即形。会形,非谓「无」;非自,非谓「有」。且有「有」,故有「无」;无「有」,何所「无」。有「无」,故有「有」;无「无」,何所「有」。然则自「有」,则不有;自「无」,则不无,此法王之正说也。「有」亦不由缘,「无」亦不由缘。以法非「有」「无」,故由因缘生。[29]
要说宇宙万物是「存在」,这「存在」不是自生的;要说宇宙万物「不存在」,可是因缘和合就形成。因缘和合就有,不能说「没有」;不是「自生」,不能说「实有」。且说有「存在」,才说有「不存在」;没有「存在」,何来「不存在」?
--------------------------------------------------------------------------------
[26] 同注1,页150下。
[27] 同上注。
[28] 同注14,页330上。
[29] 同注14,页332下–333上。
--------------------------------------------------------------------------------
P.53
说「没有」,才说「有」;没有「没有」,哪来「有」?而且如果说它「实有」,那是没有的;说它「实无」,那也是没有的。
说「实有」表示不是因缘和合的,说「实无」也表示不是因缘和合的。一切诸法不是「实有」,亦不是「实无」,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种思想与〈宗本义〉所讨论之「有无问题」相合。且其所用「缘会」二字,〈宗本义〉开宗明义所云:「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30]即引用之。
关于《维摩诘经》卷六:「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僧肇注云:
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无者,其唯大乘行乎?何则?欲言其有,无相无名,欲言其无,万德斯行。万德斯行,故虽无而有;无相无名,故虽有而无。然则言有不乖无,言无不乖有,是以此章或说有行,或说无行,有无虽殊,其致不异也。魔行四魔行也,久已超度而现降魔者示有所过耳。[31]
按经文之意,即所谓「应现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度之」。此乃「七地菩萨」才可为之。僧肇此段注文绕着「有无」打转,虽玄学味太浓厚,但从此段注文亦可见其「有无」的思想。
第(2),三乘等观空性。
〈宗本义〉云:
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32]
--------------------------------------------------------------------------------
[30] 同注1,页150上。
[31] 同注14,页380上。
[32] 同注26。
--------------------------------------------------------------------------------
P.54
「不有不无」即是「空」、「实相」。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虽有分别,但「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说明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33]。
三乘共观「空」而证道,由于「悲心」大小不同,而有「三乘」的分别,龙树《大智度论》即有此观念。龙树《大智度论》卷三五说:
佛及弟子智慧,体性法中无有差别者,以诸贤圣智慧皆是诸法实相慧,皆是四谛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脱门,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说无有差别。[34]
三乘皆体「实相」。《大智度论》卷十八又说:
诸阿罗汉、辟支佛初发心时,无大愿,无大慈大悲,不求一切诸功德,不供养一切三世十方佛,……诸菩萨从初发心,宏大誓愿,有大慈悲,求一切诸功德,供养一切三世十方诸佛。[35]
说明「三乘」之分,悲心的大小是其差别之一。
实际上,为何触及「三乘」的问题,这与「涅槃是一」为何有「三乘」分别的问题有关。这个问题也为僧肇之前的僧众所热烈讨论。考察宋?陆澄《法论目录》法论第六帙的教门集所载之内容为:「辩三乘论(支道林)无三乘统略(释慧远)问释道安三乘并书(竺法汰)问三乘一乘(什答)问得三乘(王稚远法师答)问辟支佛(王稚远法师答)。」[36]从这些目次可见,东晋的支道林、前秦的道安、竺法汰、慧远、后秦的鸠摩罗什等,这些专心于佛教学之学者,对于三乘问题的讨论,这也是「三乘一乘」难解的课题。〈宗本义〉即以为三乘一乘相同者在于同样都是「观空得道」。
关于「三乘等观空性而得道」,《维摩诘经》虽然谈的不多,但也涉及此问题。《维摩诘经》卷五:「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所谓「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即是「忍而不证」的工夫。僧肇注云:「正位,取证
--------------------------------------------------------------------------------
[33] 同注26。
[34] 龙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页320下–321上。
[35] 同上注,页195下–196上。
[36]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六,《大正藏》第55册,页83下。
--------------------------------------------------------------------------------
P.55
之位也。三乘同观无生,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强者超而不证也。」[37]其中「慧力强者」与「慧力弱者」,即就三乘「观境」的大小而言。这也是「大小乘」的差别之一。至于「三乘同观无生」,即是指三乘观空得道。
第(3),「般若与方便(沤和)」关系的问题。
大乘法常说到的两种智慧,异名极多。一般所熟悉的,即《般若经》里的「般若」(慧)与「沤和」(方便)[38]。关于这两种智慧的关系,〈宗本义〉云:
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39]
「方便」与「般若」是般若经典宣说的道理之一。这种说法与龙树《大智度论》卷七一:「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方便将出毕竟空」[40]相合。[41]隋.吉藏批注此文[42],也归结说:「释僧肇大同此意。」[43]即就〈宗本义〉本段文字而言。般若「性空见的悟入」是「凡圣关」;方便度化
--------------------------------------------------------------------------------
[37] 同注14,页380上。《维摩诘经》卷六:「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何志求?」生注云:「三乘同以无得为怀。」(同注14,页388下)
[38] 这两种智慧,般若经又称为「道智」、「道种智」;唯识家每称为「根本智」、「后得智」。也有称为「慧」与「智」的;有称「实智」、「权智」的;……由此说菩萨的智慧,便有「般若」(慧)与「沤和」(方便)之二种。(参见印顺,《学佛三要》,台北:正闻,民国83年12月重版,页172)。
[39] 同注1,页150下–151上。
[40] 同注34,页556中。此乃印顺揉合龙树《大智度论》卷七一:「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方便将出毕竟空」(同上)与吉藏《中观论疏》批注《大智度论》此文所言:「波若将入毕竟空,无诸戏论;沤和将出毕竟空,严土化人」(《大正藏》第42册,页21上),为「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以充分表达龙树义。
[41] 这个观念,魏?昙鸾《往生论》卷下亦曾云:「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动不失静,智慧之功也;静不废动,方便之力也,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卍续藏经》第71册,页260上),此数据由赖鹏举先生提供。
[42] 隋.吉藏,《中观论疏》批注《大智度论》此文,谓为:「波若将入毕竟空,无诸戏论;沤和将出毕竟空,严土化人。」(《大正藏》第42册,页21上)。
[43] 同上注42。
--------------------------------------------------------------------------------
P.56
众生的悲心大小是「大小关」。般若智是度众的「方法」,是一种「无我」的方便技巧,有如此之技巧才能「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印顺引龙树「二道五菩提」之说,总结菩萨道的两个次第,认为菩萨道大体可分为「般若道」与「方便道」。可以说,「般若道」与「方便道」是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般若是道体,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巧用[44]。
《般若经》所提「般若」(慧)与「沤和」(方便),《维摩诘经》即译作「慧」与「方便」。「般若」与「方便」之关系,是《维摩诘经》重要课题之一。
《维摩诘经》卷四:「护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众生起四摄法。」僧肇注云:「非方便无以护正法,非四摄无以济群生。」[45]所谓「四摄」即是:布施、爱语、利他、同事,这是摄众的「方便善巧」。
慧与方便,二者须相互依成,相互摄导,才能发挥离缚解脱的殊胜妙用,《维摩诘经》卷五:「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46]即在阐明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之关系。僧肇注云:「巧积众德谓之方便,直达法相谓之慧,二行俱备,然后为解耳。若无方便而有慧,未免于缚,若无慧而有方便,亦未免于缚。」[47]《维摩诘经》卷五:「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僧肇注云:
六住以下,心未纯一,在有则舍空,在空则舍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无俱涉,所以严土化人,则杂以爱见,此非巧便修德之谓,故无方便,而以三空自调,故有慧也。[48]
--------------------------------------------------------------------------------
[44] 印顺,《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民国81年3月修订一版,页16。
[45] 同注14,页369中。
[46] 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卷中译为:「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大正藏》第14册,页545中)。隋?吉藏《二谛义》卷下云:「大论云:七地菩萨,得无生忍。大品云:等定慧地也。所以七地并观者,摄前六地,并为顺忍故未并,七地得无生忍故并也。十地皆无生,前无生浅,故为顺忍。七地无生深故,为无生忍也。又约行论,初地檀波罗蜜,六地般若波罗蜜,未得方便,七地得方便。慧无方便缚,方便无慧缚,七地得方便。慧有方便解,方便有慧解,具二慧故并观。前六地非不并观。但二慧一慧,如两轮一轮,故未得好并。若七地二慧皆胜,二轮并强故并也。」(《大正藏》第45册,页110上)。
[47] 同注14,页378下。
[48] 同注14,页379上。
--------------------------------------------------------------------------------
P.57
僧肇以为「六住以下」者,未有平等真心,故无方便力。另外,《维摩诘经》卷五:「是名有方便慧解。」僧肇注云:「七住以上,二行俱备,游历生死而不疲厌,所以为解。」[49]七住以上之菩萨才有方便力。又,《维摩诘经》卷五:「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僧肇注云:「不修空慧以除烦恼,是为慧也,而劝积众德有方便也。」[50]此「不修空慧」即「修空慧」,而「不住空慧」,即「无住亦无得」之意。
还有,《维摩诘经》卷五:「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僧肇注云:「新故之名,出于先后,然离身无病,离病无身,众缘所成,谁后谁先,既无先后,则无新故,新故既无,即入实相,故名为慧也。既有此慧,而与彼同疾,不取涅槃谓之方便。」[51]再者,《维摩诘经》卷六:「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僧肇注云:「智为内照,权为外用,万行所由生,诸佛之所因,故菩萨以智为母,以权为父。」[52]显而易见,「般若」与「方便」是《维摩诘经》所讨论的重要课题。
要言之,僧肇〈宗本义〉所探讨的问题,毋宁是僧肇《注维摩诘经》思想的缩影,且巧妙精扼地把大乘精神──「空有」、「三乘等观空得道」、「般若与方便」等思想作了切要的说明,这些都是佛教大乘思想,也是龙树《大智度论》与《中论》极力阐发的论题,与僧肇《注维摩诘经》阐发之思想相一致。虽然这只是旁证,不能说明〈宗本义〉的作者即为僧肇,但亦有助于后人的探讨。
三、〈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
对于〈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以下先简述学界的异见,再进而提出
--------------------------------------------------------------------------------
[49] 同注47。
[50] 同注47。
[51] 同注14,页379下。罗什注云:「不取可灭之相,故能不灭,是方便力也;涉有应取相而不取相,不取相则理与有绝,而能涉有巧于难事,故名方便也。」(同上)。
[52] 同注14,页393上。
--------------------------------------------------------------------------------
P.58
本文的论证。
(一)、学界对〈涅槃无名论〉作者之异见
汤用彤认为,「如〈涅槃无名论〉为僧肇所作,则为持渐以驳顿之最早者。但此论文笔力与〈不真空论〉等不相似,且颇有疑点,或非僧肇所作。」[53]其理由可归纳为六点,简述如下:
第一,据《肇论疏》等,均谓此论中引及《涅槃经》,而《涅槃经》译出年代(421年或417–418),却在僧肇逝世(414)之后。
第二,肇在什公逝后一年而亡,而其〈上秦王表〉中引及姚兴(366–416)〈与安成侯书〉(即〈姚兴答〉),按彼书所言,似什公去世已久。
第三,此论中之「九折十演」斥大顿悟说,应是竺道生之思想,但道生之顿悟说却在僧肇死后才提出。
第四,大唐《内典录》已有人怀疑此论非僧肇之作品。
第五,〈涅槃无名论〉虽不出肇公手笔,然要亦宋初顿、渐争论时所作。「难差」以下六章分别反复陈述顿渐,唯阐述理本无差,差别在人,此外了无精意。取与诸渐家如王弘[54]等所陈比较,辞力实浮薄,似非僧肇所作。
第六,反对顿悟的名僧是慧观,他从关中回到江南后,作渐悟论对抗竺道生与谢灵运。在《名僧传》介绍〈三乘渐解实相〉一文,应是慧观所作,该文所说相当于〈涅槃无名论〉的第八、第九、第十的三节。实相之理是一,差别原因是由于人而产生,因为慧观所说的方法切实,比〈涅槃无名论〉更进一层。慧达的《肇论疏》引用慧观之言一段,那是驳斥谢灵运〈辨宗论〉中「背南停北」的比喻[55]。
相同立场,石峻亦以为〈涅槃无名论〉非僧肇所作,其见解如后:
第一,僧肇跟随罗什学习般若的经历和〈奏秦王表〉中「在什公门下十有余载,虽众经殊致,胜趣非一,然涅槃一义,常以听习为先」相矛盾。
第二,〈涅槃无名论〉为翼助秦王而作,僧肇之学与秦王之说应该相契。然而秦王排斥「廓然空寂,没有圣人」之说,「堕有得义」。故此称曰「实如
--------------------------------------------------------------------------------
[53] 同注8,页670。
[54] 竺道生提倡顿悟说,当时支持者首推谢灵运,谢氏着有〈辨宗论〉,此后法勖、僧维、慧驎、竺法纲、慧琳与王弘等主张渐悟者,与谢灵运之间有书信往返。今有王弘〈问谢永嘉〉、谢灵运〈答王卫军问〉、王弘〈重答谢永嘉书〉与竺道生〈答王卫军书〉等文载于唐.道宣编,《广弘明集》卷十八(《大正藏》第52册,页227上–228上。
[55] 同注8,页670 – 672。
--------------------------------------------------------------------------------
P.59
明诏」之文,非僧肇所作。
第三,〈涅槃无名论〉所言「神而无功」、「应而不为」与「六境之内,非涅槃之宅」与僧肇〈般若无知论〉等思想不合[56]。
石氏之意见乃是承续汤用彤的观点而来,师徒一唱一和,怀疑〈涅槃无名论〉并非僧肇所创作。
横超慧日〈〈涅槃无名论〉及其背景〉几乎是针对汤用彤与石峻而发。为解决〈涅槃无名论〉的问题,横超慧日追溯〈涅槃无名论〉创作的由来,讨论姚兴与姚嵩的往返书信,进一步厘清僧肇〈涅槃无名论〉与姚兴之间的关系,甚而探究〈涅槃无名论〉的先驱者道安之有关「涅槃」的观点,并从三乘十地条理「涅槃与三乘」的问题,而后归纳〈涅槃无名论〉的大要,终而总结〈涅槃无名论〉撰者的问题[57]。对于上述汤用彤所提出的六个理由,横超慧日〈〈涅槃无名论〉及其背景〉反驳之意见,摘述如后:
其一,唐.元康以为〈涅槃无名论〉引用《涅槃经》这不是事实。这些经文不局限于《涅槃经》。
其二,虽然僧肇在罗什逝后一年去世,是立论的基础,但这个年代是根据僧肇的殁年。但即使罗什卒于僧肇前一年,这也不能当成是决定本问题的关键。
其三,从〈涅槃无名论〉呵弹道生的大顿悟,认为此书不是僧肇的论据,此乃根据慧达《肇论疏》顿悟义之两解——道生的大顿悟与支道林等的小顿悟。
其四,《大唐内典录》题为无名子之作的《无名论》,所谓无名子是寄以乌有之名的意思。然而,以「辞力浮夸」说不像是僧肇的作品,这也只是注疏者对〈涅槃无名论〉作者能力的怀疑。
其五,〈涅槃无名论〉的顿渐论议,比王弘等人所陈辞力浮夸。其实,责备其辞力浮薄,实在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即是把此书当作与竺道生顿悟说论争的书来看待。可以说,这是受到潜在意识的支配而作的评述。
--------------------------------------------------------------------------------
[56] 同注12,页306–307。
[57] 此文除「序说」外,分别处理「本书创作的由来」、「〈涅槃无名论〉的先驱」、「三乘十地的课题」、「本书的大要」等部分,再进而讨论「〈涅槃无名论〉的撰者」。
--------------------------------------------------------------------------------
P.60
其六,反对顿悟义的慧观的论述,相当于〈涅槃无名论〉中的一部分。慧达的《肇论疏》引用慧观之言,便把慧观的渐悟说与〈涅槃无名论〉的渐悟说对照考察,据此直接推定〈涅槃无名论〉受慧观的影响,是不当的[58]。
横超慧日批驳汤用彤的六个意见,可归结为两个结论:(1)唐?元康《肇论疏》以僧肇〈涅槃无名论〉引用《涅槃经》,此乃错误观点,而汤用彤受其影响,自亦谬误。(2)〈涅槃无名论〉顿渐之说,在道生与慧观之前。
横超慧日之论证,虽强而有力,唯对于〈涅槃无名论〉与《涅槃经》之关系以及顿渐问题的说明,亦稍嫌薄弱。
对于石峻之意见,横超慧日在〈〈涅槃无名论〉及其背景〉也提出反驳,其要点如下:
其一,僧叡、僧肇的著作中没有有关涅槃义之论述,然僧肇在《注维摩诘经》之中,往往论及涅槃。
其二,秦王排斥廓然空寂,是浅薄有所得之说,因此认为此赞辞当然不是僧肇所作。以这些理由怀疑僧肇所作,是不当的见解。
其三,最后对照〈涅槃无名论〉与〈般若无知论〉等,发现两者之间思想的不一致,这着眼点确实是值得注意的方法。然而,这些语言假如不广泛地前后统观,以此等三、四段文字作为〈涅槃无名论〉全体的立场,简单的论断〈涅槃无名论〉与其它三篇论文思想不一致,这是不当的[59]。
对于石峻的内证法,横超慧日的响应,颇切要害,且皆就思想论思想。
赖鹏举〈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之研究主轴,锁定在当时思想界的氛围。赖氏解读的角度有二:其(1)是〈涅槃无名论〉破当时《成实论》学者的小乘涅槃说;其(2)是〈涅槃无名论〉对庐山涅槃之论破。
(1)、〈涅槃无名论〉破当时《成实论》学者的小乘涅槃说
赖氏以为,当时中国义学论及涅槃的,除庐山外,尚有关中以慧导为首的《成实论》学者。《成实论》虽言空义,但义近小乘之偏空,其论中有七处批判一切有部之《阿毘昙》,在姚兴、罗什之世,《成实论》学者并提出「无有三世」与「廓然空寂,无有圣人」[60]的论点。
罗什所言大乘涅槃义:「为利根者,说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毕竟
--------------------------------------------------------------------------------
[58] 同注5,页191–194。
[59] 同注5,页195–196。
[60] 唐?道宣编,《广弘明集》卷十八(《大正藏》第52册,页230上。
--------------------------------------------------------------------------------
P.61
空,如泥洹相。」[61]不同于《成实论》者之涅槃见解,而僧肇即顺着秦王姚兴与姚嵩的对话,阐扬罗什所提「不偏空、不偏有」之大乘涅槃实相义,一来对治「偏空」之关中《成实论》一派,二来也对治「偏有」之庐山「法性论」者。
(2)、〈涅槃无名论〉对庐山涅槃之论破。
赖氏进一步以为,〈涅槃无名论〉自「难差」第八以下系针对庐山的涅槃义而发。「难差」是采取法性论者的角度,以为至极之法不变,故不得有二。且此关河之「辩差」不同于刘宋时期建康顿渐之辩的「渐家」。僧肇所言三乘之渐,乃「人三而三于无为,非无为有三」,故「渐」非实法。而〈涅槃无名论〉之「诘渐」与「明渐」乃讨论慧远法性论之顿悟观点,不是后来道生之顿悟,故僧肇的论辩主要是延续罗什与慧远的问难而来[62]。
要言之,赖氏之论证特色有二:(1)回到僧肇所面对的佛教思想问题,认为僧肇〈涅槃无名论〉某部分是对「成实家」提出批判;(2)把僧肇〈涅槃无名论〉与慧远所论之顿渐问题相提而论,并点出道生与慧远的不同。赖氏在研究上有其突破性,唯佛教「顿渐问题」之发展尚待进一步说明。
平心而论,横超慧日与赖鹏举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汤用彤目录学的角度与石峻的内证法,从〈涅槃无名论〉所涉及之思想内涵与其当时之佛教课题作连结与呼应[63],为〈涅槃无名论〉之作者问题的研究开出新的视角。
(二)、〈涅槃无名论〉作者问题的再论
由上可知,汤用彤与石峻的观点,不管是目录学或思想角度,皆为横超慧日所驳斥。而赖鹏举从原典思想之比较结果,也颇有说服力。本文拟就:1、〈涅槃无名论〉与《长阿含经?游行经》之关系;2、「顿渐」问题等两方面,进一步深论之,以弥补横超慧日与赖鹏举论述之不足[64]。
--------------------------------------------------------------------------------
[61] 罗什在《大乘大义章》中言及「涅槃」不仅如赖鹏举所言六次而已。且赖氏所列第六条无「涅 盘」或「泥洹」二字(见氏着,〈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民国89年5月,页372)。
[62] 同注6,页371–382。
[63] 僧肇〈涅槃无名论〉亦针对玄学与小乘佛教思想者对般若思想难以理解之问题而发,主要讨论:(一)涅槃之有无,(二)三乘之差别,(三)得无生法忍之菩萨如何进修,(四)顿渐等问题。其「涅槃之有无」、「三乘之差别」与「得无生法忍之菩萨如何进修」,与〈宗本义〉、《注维摩诘经》思想相一致,点出般若思想之特色。
[64] 其它之问题,关于汤用彤所言僧肇卒于罗什去世后一年,而〈上秦王表〉中似言罗什「去世已久」的质疑。〈上秦王表〉中引及姚兴〈与安成侯书〉(即〈姚兴答〉)的问题,〈涅槃无
--------------------------------------------------------------------------------
P.62
1﹒〈涅槃无名论〉与《长阿含经?游行经》的关系
〈涅槃无名论〉与《涅槃经》有何关连,汤用彤以为〈涅槃无名论〉据元康《肇论疏》所言,曾引及《涅槃经》,而《涅槃经》译出年代(421年或417– 418),却在僧肇逝世(414)之后,似非僧肇所作。横超慧日的文章已经作了回应,这一论证方法,笔者的见解与之同揆,只是在引证上为贴近僧肇与〈涅槃无名论〉的关系,故比对〈涅槃无名论〉部分经文与僧肇所熟稔的《长阿含经?游行经》[65],进而论证〈涅槃无名论〉作者确为僧肇无误。
以下就元康所指出自《涅槃经》者,以〈游行经〉印证之,以示僧肇原有这些观点,〈涅槃无名论〉并非《涅槃经》译出后所作。
其一,〈涅槃无名论〉之〈核体第二〉云:「憩七觉于茂林。」元康疏云:「以七觉为茂林而憩息也,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念觉分、定觉分、喜觉分、舍觉分、除觉分[66]为七,亦出大品涅槃等经。」[67]元康以为「七觉支」出自《大
--------------------------------------------------------------------------------
名论〉如此记载:「不幸什公去世,谘参无所,以为永慨,而陛下圣德不孤,独与什公神契,目击道存。」笔者以为,从这几句话,实在得不出「似什公去世已久」之论。〈涅槃无名论〉其中之一段内容——「何者?夫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皆由着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即无复于生死,既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槃矣!既曰涅槃,复何容有名于其间哉?」(即是引自姚兴,〈与安成侯书〉,唐?道宣编,《广弘明集》卷十八,《大正藏》第52册,页229下–230上)。从此文也看不出有「似什公去世已久」的意谓。再者,审查关于《大唐内典录》对〈涅槃无名论〉之质疑。道宣(596–667)《大唐内典录》所载不一。其卷三云:「〈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与〈涅槃无名论〉,……沙门释僧肇作。」(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三,《大正藏》第55册,页254中)卷十亦云:「〈涅槃无名论〉释僧肇。」(同上,页327上)这都明白指出〈涅槃无名论〉是僧肇所作。但同卷十又云:「涅槃无名,九折十演论,无名子(今有其论云是肇作,然词力浮薄,寄名乌有)。」(同上,页330下)道宣的说法自相矛盾,而汤用彤仅引用后一说而已。且较早之僧佑(445–518)《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云:「〈涅槃无名论〉释僧肇。」(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大正藏》第55册,页83上)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卷六:「〈涅槃无名论〉一卷释僧肇。」(唐.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卷六,《大正藏》第55册,页148中)两本目录皆载〈涅槃无名论〉为僧肇所作。
[65] 元康肯定〈涅槃无名论〉出自《涅槃经》之经文者,其实在僧肇时代即已出现在其它经文,尤其是当时由「佛陀耶舍」与「佛念」所译《长阿含经》之卷二、三、四的〈游行经〉。僧肇曾于弘始十五年(413)为《长阿含经》作序,他自言:「余以嘉遇猥参听次,虽无翼善之功,而预亲承之末,故略记时事。」(《大正藏》第1册,页1上中)可见僧肇熟悉于《长阿含经》之〈游行经〉。当然,「七觉支」、「八正道」等名相,乃属于三十七道品的内容,而最早提及「三十七道品」的,当属安世高所出的一系列经典,在《安般守意经》即已见「三十七道品」的名目,而在《阴持入经》中,即已对「四意足」、「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即「七觉支」)、「八种道行」(即「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有详细的介绍。而有关「三十七道品」的论述,亦多散见于《般若经》中。而这些经典的译出,又比《长阿含经.游行经》更早。
[66] 「除觉支」,能断除诸见烦恼。
--------------------------------------------------------------------------------
P.63
品涅槃经》。
其实「七觉支」,在《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即有之,其文云: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修念觉意,闲静无欲,出要无为。二者修法觉意。三者修精进觉意。四者修喜觉意。五者修猗觉意。六者修定觉意,七者修护觉意。[68]
此「念觉意」、「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69]、「定觉意」与「护觉意」[70],即「七觉支」。可见〈游行经〉早已有「七觉」之说。
其二,〈涅槃无名论〉之〈核体第二〉云:「启八正之平路,坦众庶之夷涂。」元康疏云:「启,开,开八正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八也,出大品涅槃等经耳。」[71]元康以为「八正道」出于《大品涅槃经》。
此「八正道」,在《长阿含经》卷三〈游行经〉即有之。其文云:
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诤讼。[72]
此「贤圣八道」即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八正道」。在卷四〈游行经〉中记载,释迦佛对于须跋所提「释迦佛之教与外道之不同何在」的问题,释迦佛即以「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等」与「外道异众无沙门果」[73]等回应之。
其三,〈涅槃无名论〉之〈位体第三〉云:「所以智周万物而不劳,形充八极而无患,益不可盈,损不可亏,宁复痾疠中逵,寿极双树。」元康疏云:
双卷《泥洹经》[74]云,佛将涅槃,向拘尸国,中路患痢,后至双树,遂即涅槃。今言何有斯理也。《涅槃经》云:佛正说法,至第十卷,中途现病,此亦痾疠中逵也。灵竭天棺,体无焚燎。佛涅槃后,迭缠绵裹,入金银椁,次铜次镜,盛满香油,以火焚之。此是转轮圣王之法。[75]
元康引双卷《泥洹经》与《涅槃经》说佛涅槃后如何入葬之事。实际上,佛如何入葬的说法,在《长阿含经》卷三、四之〈游行经〉即有之。其文云:
--------------------------------------------------------------------------------
[67] 唐.元康,《肇论疏》,《大正藏》第45册,页193下。
[68] 《长阿含经》卷二,《大正藏》第1册,页12上。
[69] 又作「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
[70] 又作「舍觉支」,即舍离所见念着之境时,能觉了而永不追忆虚伪不实之法。
[71] 同注67。
[72] 同注68,页16下。
[73] 同注68,页25上。
--------------------------------------------------------------------------------
P.64
阿难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佛灭度后,葬法云何?……佛言,欲知葬法者,当如转轮圣王。阿难又白,转轮圣王葬法云何?……阿难,汝欲葬我,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劫贝周遍缠身,以五百张迭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旃檀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剎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76]
此外,〈涅槃无名论〉之〈开宗第一〉云:「真解脱者,离于言数。」元康疏云:「此等诸文,是涅槃经中解脱大意,非全文也。」[77]这「真解脱者,离于言数」,也是诸经所常言,不必《涅槃经》为然。〈涅槃无名论〉之〈核体第二〉云:「其犹灯尽火灭,膏明俱竭,此无余涅槃也。经曰:五阴永尽,譬如灯灭。」元康疏云:「涅槃第九卷云:一阐提人见于如来毕竟涅槃,犹如灯灭,膏油俱尽也。」[78]以为「经曰」即出自《涅槃经》第九卷,实际上「人死如灯灭」乃诸经常见。而〈涅槃无名论〉之〈位体第三〉云:「入于涅槃而不般涅槃。」元康疏云:「此涅槃经文也。」[79]事实上,此与《维摩诘经》卷
--------------------------------------------------------------------------------
[74] 汤用彤说:「方等经(支谦、竺法护所译)称为『双卷《泥洹》』。」(见氏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骆驼,民国76年8月出版,页605)。
[75] 同注67,页195下。
[76] 同注68,页20上中。
[77] 同注67,页193上。
[78] 同注67,页194中。
[79] 同注67,页195中。
--------------------------------------------------------------------------------
P.65
五云:「住于涅槃而不永灭度。」[80]相契。
由上举可见,元康忽略经典翻译之时代先后,而主观认定之,这是不客观的。汤用彤不加考证的征引、应用,因而对〈涅槃无名论〉的作者产生质疑,其误判自然也易形成。可以说,〈涅槃无名论〉所引用之经文在僧肇之时代已有之,尤其是出自《长阿含经?游行经》者为多。
2﹒「顿渐」的问题
汤用彤以为〈涅槃无名论〉中之「九折十演」斥大顿悟说,应是竺道生之思想。但道生之顿悟说却在僧肇死后才提出,故此论是刘宋初年顿、渐之争时的作品。汤用彤这个说法,乃根据慧达《肇论疏》而来。横超慧日之回应在上文已述之。赖鹏举则认为〈涅槃无名论〉之第十二〈诘渐〉与第十三〈明渐〉乃针对慧远法性论之「顿悟观点」而发,系延续罗什与慧远的「问答」而来。且,「中国佛教顿、渐问题的产生,既不始于道生,也不始于慧远,而是远在道安时代就开始了」[81]。
赖氏论证的方法不同于横超慧日,但亦仅止于罗什与慧远《大乘大义章》的运用与说明,没有再就佛教思想史上「顿渐」之发展,往前推究。实际上,罗什与慧远顿渐思想的源头是不一样的。
「顿渐」一直是佛教修行重要的课题。《阿含经》有「渐次无间」与「一顿无间」之争,发展到部派佛教则有「渐现观」与「顿现观」之争。虽然现存汉译《杂阿含经》没有主张「一顿无间」的经文,但依《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而言,「说一切有部」与「分别论者」有关「渐现观」与「顿现观」之争,双方各有经典之依据[82]。「说一切有部」主张「渐现观」,评斥「大众、
--------------------------------------------------------------------------------
[80] 僧肇《注维摩诘经》云:「欲言住涅槃而不复灭度,是以处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大正藏》 第38册,页380上)。
[81] 同注6,页377。
[82] 《杂阿含经》第四三五经记载了有关「渐次无间」与「一顿无间」之争。其文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须达长者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此四圣谛为渐次无间等,为一顿无间等。佛告长者,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佛告长者,若有说言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彼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犹如有人,两细树叶连合为器,盛水持行,无有是处。如是,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譬如有人,取莲华叶连合为器,盛水游行,斯有是处。如是,长者,于苦圣谛无间等已,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是故,长者,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页112下–113上)这是主张「渐
--------------------------------------------------------------------------------
P.66
分别说部」所主张之「顿现观」[83]。可以说,顿渐两派之争由来已久[84],后代「顿渐」思想之争其来有自。
顿渐相争一直持续着,在西域佛教同时代之「达磨多罗」与「佛大先」[85](?–410)之顿渐亦是「部派佛教」之延续。达磨多罗,即晋译之「昙摩多罗」、唐译之「达磨逻怛」,就是「法救」之音译[86],为说一切有部之论师。据《出三藏记集》卷九载,达磨多罗于富若密罗之后出世,与佛陀斯那(佛大先)共于罽宾地方弘宣大乘禅法,并合着《达磨多罗禅经》[87]。
又依《梁高僧传》卷三〈智严传〉,智严到罽宾,于摩天陀罗精舍亲受佛大先禅法,由此推知东晋隆安年间(397–401)佛大先仍健在。达摩多罗是菩萨,是天竺而不是罽宾,是顿禅而不是渐禅[88]。似乎「达磨多罗」主张「顿悟」,而「佛大先」主张「渐悟」。印顺指出:「顿禅,由昙磨(多)罗从天竺(南印或中印)传来罽宾,经婆陀罗而传与佛陀斯那(即佛大先)。昙磨多罗(即达磨多罗)又从佛陀斯那受渐禅,彼此成相互承学的关系。」[89]两人有交互师承关系,而佛大先则以渐入为主[90]。
到中国来的觉贤(359–429),即是继承佛大先的禅法,是有部近于论师
--------------------------------------------------------------------------------
次无间」的经文,而「一顿无间」的经文在汉译《阿含经》未保留下来。
[83]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百零三,为破「分别论者」有经典依据说:「谓或有说,于四圣谛一时现观如分别论者,问彼何故作是说,答彼依契经,如世尊说,若于苦谛无有疑惑,于集灭道谛亦无有疑惑,既于四谛顿无疑惑,故知现观定顿非渐。……佛告居士,诸瑜伽师,于四圣谛定渐现观,如渐登上四桄梯法。」(《大正藏》第27册,页533上中)此以「佛言」批「分别论者」(即大众、分别说部)之顿现观。
[84] 印顺以为:「怎样的修行,才能见谛理,不是从论理中得来,而是修行者以自身的修验教人,渐形成不同的修行次第。对于这两派,我以为都是可行的。」(见氏着,《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民国77年9月二版,页72)。也就是说,这是修行经验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主张,没有对错之别。
[85] 按「佛大先」非「觉贤」(即佛陀跋陀罗),陈松柏以为「佛大先」是「觉贤」(见氏着《竺道生顿悟思想之研究》,民国七十八年,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页76)。「佛大先」又译为「佛陀斯那」,是「觉贤」的老师。印顺说:「渐禅,是罽宾旧有的,远宗僧伽罗叉,到不若密多伦(又作富若密罗)而大成。经富若密罗、佛陀斯那,而传与觉贤。」(见氏着,《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闻,民81年2月修订一版,页209),两人为师生关系。
[86]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民国76年2月四版,页246。
[87]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磨多罗禅经》,《大正藏》第15册,页300下–325下。《大藏经总目录》把「佛陀跋陀罗」误写为「佛陀跋跋罗」(台北:新文丰,民国72年1月再版,页68)。
[88] 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民国76年4月四版,页254。
[89]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闻,民国81年2月修订一版,页209。
[90] 印顺《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民国76年9月二版,页243。
--------------------------------------------------------------------------------
P.67
的声闻瑜伽[91],与同样到中国来的罗什所传之禅法不同,罗什之禅法是北印譬喻系的禅法[92]。由于理念不同,因此发生觉贤被摈斥的事件[93]。觉贤先在长安,遭罗什门下之抵排,乃与其弟子慧观(约382–约453)等四十余人俱发庐岳。慧远久服觉贤之风名,且慧观乃慧远之弟子,故觉贤乃往就之。慧远请觉贤译出达磨多罗与佛大先所著之《达磨多罗禅经》,书成,慧远为之作序。因此,从中国佛教史的观点而言,顿悟与渐悟的对峙争议,早在晋末达摩多罗和觉贤的禅经论点中,就已开启端倪。达摩多罗与觉贤的禅法,揭开中国佛教顿渐之争的序幕,以下则有罗什与慧远的讨论,而僧肇〈涅槃无名论〉之「顿渐」乃与此接榫。
关于达磨多罗与佛大先所合着之《达磨多罗禅经》,慧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云:
自达磨多罗与佛大先,其人西域之俊,禅训之宗,搜集经要,劝发大乘,弘教不同,故有详略之异。达磨多罗阖众篇于同道,开一色为恒沙。其为观也,明起不以生,灭不以尽。虽往复无际,而未始出于如,故曰:色不离如,如不离色,色则是如,如则是色。佛大先以为澄源引流,固宜有渐,是以始自二道,开甘露门,释四义以反迷,启归涂以领会。分别阴界,导以正观,畅散缘起,使优劣自辨,然后令原始反终,妙寻其极,其极非尽,亦非所尽。乃曰:无尽入于如来无尽法门,非夫道冠三乘,智通十地,孰能洞玄根于法身,归宗一于无相,静无遗照,动不离寂者哉?[94]
--------------------------------------------------------------------------------
[91] 同注86,页616。
[92] 同注86,页367。
[93] 梁?慧皎《高僧传》卷二〈佛陀跋陀罗〉云:「秦主姚兴专志佛法,供养三千余僧,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贤守静不与众同。后语弟子云:『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既而弟子传告外人,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又贤在长安大弘禅业,四方乐靖者并闻风而至,但染学有浅深,得法有浓淡,浇伪之徒因而诡滑,有一弟子,因少观行,自言,得阿那含果,贤未即检问,遂致流言大被谤读。……道恒等谓贤曰,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宜可时去,勿得停留。贤曰,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但恨怀抱未申,以为慨然耳,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俱发。……远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亦于律无犯。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远乃请出禅数诸经。」(《大正藏》第50册,页335上中)。
[94] 同注36,页66上。
--------------------------------------------------------------------------------
P.68
这段有关觉贤所传达磨多罗之禅法特色,印顺加以解析,并指出其与罗什禅法不同之所在。其文云:
觉贤初「开一色为恒沙」,故「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虽色常空」。次观「起不以生,灭不以尽,虽往复无际,而未始出于如」。此即极微之恒住自性,故不许「破析一微」。「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非极微自性空之谓。盖自一一微之常如,不生不灭,无彼假色之空耳。初析色明空,次体色常如,不出一切有见。即此差别之实有而混融之,则与大乘妙有者合流。此与什公「佛法中都无极微之名」之缘起性空学,相去甚远。[95]
可见觉贤所传的是有部「三世实有,法性恒住」的思想。而罗什所传的是龙树「缘起性空」的思想,两者相去甚远。慧远认识的是觉贤这种「有部」思想,因此也与罗什的观点不同。
此外,在《大乘大义章》,慧远问:
经云:四道与辟支佛智及灭智,皆是菩萨之忍辱,意似是学彼灭智,以成此忍。彼学本自不同,法忍云何而成。若必待此而不证,即诸佛世尊大会说法,其中应不俄尔之顷,顿至法忍者。推此而言,反复有疑。[96]
慧远以为,如果都是先学「四道与辟支佛,智及灭智」,则如何有「顿至法忍者」。罗什答云:
经云: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者。智名学人四智,无学人六智;断名学人有余断,无学人无余断,是皆以诸法实相为已用,但二乘钝故,须以六智。……以小乘智慧钝故,分为分智。……菩萨利根故,知苦谛一相,所谓无相。……以菩萨深入故,观四谛为一谛,如《思益经》中,说四谛为一谛。又般若波罗蜜中,说声闻所有智所有断,皆在菩萨无生法忍中,声闻人以四谛,
--------------------------------------------------------------------------------
[95] 印顺,《佛教史地考论》,台北:正闻,民国81年4月修订一版,页21。
[96] 《大乘大义章》卷下,《大正藏》第45册,页140中。
--------------------------------------------------------------------------------
P.69
入诸法实相;菩萨以一谛,入诸法实相。[97]
「若智若断」,谓智德与断德。照了真理,称为「智德」,即指菩提;断尽烦恼,称为「断德」,即指涅槃[98]。小乘有二:一学人,二无学人。得阿罗汉果名无学,以前有七种学人──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名学人。在学佛的过程中,称为「学人」;到了修学完成,也就是毕业了,就称为「无学」。
罗什之意以为,菩萨以「一谛」入诸法实相,声闻以「四谛」入诸法实相,因此有「顿渐」之分。在〈次问遍学并答〉中慧远又问:「如菩萨观诸法空,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二乘道者,观法生灭,何得智及断,是菩萨无生法忍。」[99]罗什答曰:「二乘虽观生灭,不别于不生不灭,所以者何?以纯归不异故,如观苦生灭,观尽不生不灭,但为尽谛,而观三谛。」[100]此说明二乘观「无常」,生生灭灭;菩萨观「空」,不生不灭。虽然「空」与「无常」是一,「四谛」即「一谛」,观「空」即为「顿现观」,观「无常」即为「渐现观」。
「三乘」的论题,也是慧远与罗什问题的课题之一。慧远问:
无漏圣法,本无当于三乘。三乘(原作「二乘」)无当,则优劣不同,阶差有分。分若有当,则大乘自有其道,道而处中,其唯菩萨乘平直往,则易简而通。……又三乘之学,犹三兽之度岸耳。涉深者,不待于假后(往复),假后(往复)既无功于济深,而徒劳于往返。若二乘必是遍学之所径,此又似香象,先学兔马之涉水,然能蹈涉于理深乎?如其不尔,遍学之义,未可见也。[101]
这是三乘与「无漏圣法」关系的问题。而僧肇〈涅槃无名论〉之「诘渐」与「明渐」亦延续这个课题,而且从「一乘」与「三乘」讨论之。基本上,这也属于「顿渐」的问题。〈涅槃无名论〉之「诘渐」云:
--------------------------------------------------------------------------------
[97] 同上注,页140中下。
[98] 北魏?昙鸾批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论智,则义无不达;语断,则习气无余。智、断具足,能利世间。」(《大正藏》第40册,页827上)
[99] 同注96,页139上。
[100] 同上注。
[101] 同注96,页139中。
--------------------------------------------------------------------------------
P.70
有名曰:万累滋彰,本于妄想,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二乘得尽智,菩萨得无生智,是时妄想都尽,结缚永除。结缚既除,则心无为。心既无为,理无余翳,……。又曰:无为大道,平等不二。既曰无二,则不容心异,不体则已,体应穷微,而曰体而未尽,是所未悟也。[102]
有名者以为,「无为」之理唯一,悟则应尽,「体而未尽」则表未悟。
〈涅槃无名论〉之「明渐」则云:
无名曰:无为无二,则已然矣。结是重惑,可谓顿尽,亦所未喻。经曰:三箭中的,三兽渡河,中渡无异,而有浅深之殊者,为力不同故也。三乘众生,俱济缘起之津,同鉴四谛之的,绝伪即真,同升无为,然则所乘不一者,亦以智力不同故也。夫群有虽众,然其量有涯,正使智犹身子[103],辩若满愿[104],穷才极虑,莫窥其畔,况乎虚无之数,重玄之域,其道无涯,欲之顿尽耶?书不云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道者为于无为者也。为于无为而曰日损,此岂顿得之谓,要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经喻萤日,智用可知矣。[105]
僧肇认为,三乘众生,俱济「缘起之津」,同鉴「四谛之的」,但三乘智力不同[106],未可「顿尽」,要损之又损,才能以致于无。
关于〈涅槃无名论〉之「明渐」这段文字,汤用彤以为与慧观之「渐悟
--------------------------------------------------------------------------------
[102] 同注1,页160中。
[103] 「身子」,即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智慧第一」。
[104] 「满愿」,即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富楼那」——「辩才第一」。
[105]同注102。
[106] 印顺说:「《般若经》中又分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智』:这种序列,是说明了声闻、菩萨、佛三乘圣者智慧的差别。声闻、缘觉二乘人,原也具有通达理性与事相的二方面,称为总相智、别相智。但因厌离心切,偏重于能达普遍法性的总相智,故以一切智为名。大乘菩萨亦具二智,即道智,道种智,但他着重在从真出俗,一面观空无我等,与常遍法性相应,一面以种种法门通达种种事相。菩萨度生的悲心深厚,所以他是遍学一切法门的,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真正的修菩萨行,必然着重广大的观智,所以以道种智为名。大觉佛陀,也可分为二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智。依无量观门,究竟通达诸法性相,因果缘起无限差别,能够不加功用而即真而俗,即俗而真,真俗无碍,智慧最极圆满,故独称一切智智。由这《般若经》的三类分别,便可见及三乘智慧的不同特性。」(见氏着,《学佛三要》,台北:正闻,民国83年12月重版,页170)。
--------------------------------------------------------------------------------
P.71
论」有关。慧观[107]〈三乘渐解实相〉云:
问三乘渐解实相曰:经云三乘同悟实相而得道,为实相理有三耶?以悟三而果三耶?实相唯空而已,何应有三?若实相理一,以悟一而果三者,悟一则不应成三。答曰:实相乃无一可得,而有三,缘行者悟空有浅深,因行者而有三。[108]
汤用彤以为此相当于僧肇〈涅槃无名论〉之「难差」第八与「辩差」第九之文,两者皆言「三乘」与「一乘」之分,「差别在人」[109]。因此,汤氏以为〈涅槃无名论〉乃「宋初顿渐争论时所作」。汤氏的说法有些突兀,事实上,「三乘与一乘」的问题,在支道林、道安与慧远时代即为僧众所讨论,僧肇〈涅槃无名论〉即是这个主题的延续,不是到了慧观才有之。汤氏不明白当时佛教相关思想问题之探讨,因此对于〈涅槃无名论〉之作者产生怀疑。
四、结语
从汤用彤提出现存最早的陈?慧达《肇论疏》未列入〈宗本义〉一文,故〈宗本义〉非僧肇所作后,学界几乎未有学者透过论证再肯定僧肇为〈宗本义〉的作者。本文所作的也仅是一种旁证,虽不能直言〈宗本义〉的作者即为僧肇,但透过僧肇《注维摩诘经》与〈宗本义〉的比对,找到其思想相一致的线索,必然有助于作者问题的再厘清。至于〈涅槃无名论〉的作者问题,由于陈?慧达《肇论疏》早有收入〈涅槃无名论〉一文,汤用彤的观点也逐渐被推翻,且可以用来论证〈涅槃无名论〉的作者是僧肇的线索也愈来愈多,本文从〈涅槃无名论〉与〈游行经〉之关系,以及〈涅槃无名论〉有关「顿渐」的问题再讨论,也都在反驳汤用彤的观点。
总结而言,〈宗本义〉的作者虽不能直说是僧肇,但与僧肇的思想相一致;而〈涅槃无名论〉的作者确为僧肇,应是无庸置疑了。
--------------------------------------------------------------------------------
[107] 慧观其它作品:〈法华宗经要序〉(《大正藏》第55册,页57上中)、〈修行地不净观经序〉(同上,页66中-67上)与〈胜鬘经序〉(同上,页67上中)。
[108] 梁?宝唱,《名僧传抄》第十三,《卍续藏经》第134册,页16上下。
[109] 同注8,页671。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