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的民俗学
鬼的民俗学
林美容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员
台湾文艺新生版 1994
59-64页
--------------------------------------------------------------------------------
人死而成鬼,这是广义的鬼,俗称为魂。有嗣之人,依台俗,「对年」之后,神主牌烧化,将姓名「牒」入公妈牌,与祖先同祀,称为「公妈」,不为鬼矣。无嗣之鬼即是孤魂,飘荡无依,此狭义之鬼,是为真鬼。
台湾各地常可见祭祀无嗣孤魂的有应公庙、百姓公庙、义民庙、姑娘庙,崇祀各类无嗣孤魂。百姓公庙是将无主枯骨集堆成冢,立祠祭祀,拜的是集体的无嗣魂灵。义民庙与百姓公庙性质相同,只不过多是客籍庄社祭拜。崇祀单一鬼魂的阴祠亦非常普遍,所祀的除了一般熟知的未嫁而亡的姑娘之外,其它还有各类的人物,像是地理师啦,产婆啦,不一而足,每一个阴祠都有一段阴魂由来及何以被祀的故事。
城隍庙虽不祀孤魂,却与鬼魂的信仰相关,城隍庙中所祀的城隍爷,如同阳间法官,能断阴魂功过,是为鬼王,民间相信人死之后,阴魂由土地公领路向城隍爷报到。城隍两旁必有面目狰狞的七爷范无救、八爷谢必安,拘提阴犯,听令施刑,是为鬼卒。有城隍庙的地方,常有迎城隍的习俗,或在六月半,或在五月十三日,城隍爷坐轿中出巡,人扮的七爷八爷神尪也跟着出来,威风凛凛,吓煞人也。
大家都知道七月中元普度是民间祀鬼的节庆。事实上整个七月都是众鬼的假期,初一鬼门关一开,鬼魂不必在阴间受苦,得在人间享祀。往昔有些地方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初一到二十九日,逐日轮流在各庄普度,等到大家都拜完了,最后一天在市场举行普度,因为大家大鱼大肉买完了,市场摊贩钱也赚够了,「市仔普」的祭品更为丰盛,自不在话下。事实上,市仔普除了普度地方孤魂之外,也普度为了普度而牺牲的众鸡鸭猪鱼等禽兽之魂,希望牠们早日超生,来世免受割烹之苦。普度孤魂,务求周到,勿使遗漏,这是民俗的信念,此一信念在建醮的祭典中亦表现的相当彻底。
台俗醮典可谓集宗教祭典之大成,短则三天,长则七天,名为祭天酬神,意在普施孤魂。醮坛内清清净净,不许污染,醮坛外竖立寒林院 ( 或称翰林院 ) 、百姓府 ( 或称同归所 ) 之纸糊房屋,以及大士爷之纸糊神像。作醮期间全境居民不沾荤腥,最后一天普施孤魂,则是大鱼大肉,猪公堆成肉山,山珍海味,与普度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建醮是花大钱的事,并不轻易举行。通常庙宇兴建或重建落成,会举行庆成醮,有些地方则每隔三年、五年、六年、十年、十二年或几十年才举行一次醮典。因为花大钱,如果村庄财力不富,也难成其事,故常见联庄性或乡镇性的建醮,甚至区域性的王醮,既可分担费用,更能扩大醮域,在更大的范围内普施孤魂,洁净地方,居民心理感觉越有保障。
醮典必须竖灯篙,招来孤魂,灯篙立得越高,招来的孤魂越远越多,祭品也必须越多越丰盛,惧怕若有不足,反惹众鬼逗留不归,得到反效果。因此,有些地方从不建醮,说词是他们的地方不靠山、不靠海,所以不必建醮,实是怕准备的祭品难供所求。否则台岛海屿,那里去找真正不靠山、不靠海的地方呢?只是距离远近罢了! 近日在嘉义县竹崎乡调查一村庙时, 采访到一则故事, 说他们的开基神有一次被人请去一民宅监醮, 突然夜间发火被烧毁了。原因是这一家人不知道厉害, 把灯篙竖得很高, 众鬼来讨食, 一家之力那能满足众鬼的需求, 终致群鬼争食, 无法饱足, 而捉神泄恨, 夜间引发炉火, 监醮的诸神全部付之一炬。
这一个故事真是骇人听闻。不说我从未听说私人建醮之事, 愤怒不满的众鬼可以逼死神明, 就难以想象。忙问怎有此理, 受访者打比方说, 如果一群流氓硬要打上来, 你能有什么办法。他这一说, 我倒想起近年三不五时, 会听到神明「无在」的说法, 意思是世风日下,邪魔当道, 连神也挡不住, 而被入侵, 魔借神体, 凡俗之人, 也分不清拜的是神是魔了。上述的故事, 诉说社会变迁下, 怎样无奈的庶民心理?
不过前述的靠山靠海之说, 又牵涉到另一个民俗的信念, 即是山海之处、水流之际, 皆是众鬼汇集所在。我在高雄县调查地方公庙的时候, 每问是否有进香的活动, 受访者常说有时去「刈水香」, 有时去「刈山香」。刈水香是指在河边设坛祭拜, 神轿下到水里去「刈兵马」, 意思是到水里把那些孤魂收来当神的兵马。刈山香即是到靠山的地方, 不过通常也是有水的地方, 举行如此的仪式。 此一说法,我在中部地区做调查时, 并未听闻。显然进香的意义, 中南部有所差异, 南部地区把到别的庙宇去朝拜, 称为「刈庙香」或「过炉」, 而他们所称为进香者, 多半是指神明出去刈兵马的仪式活动。这个说法大大修正了过去我以为的汉人对鬼魂的概念, 原来孤魂野鬼并非完全是让人畏惧、必须想法驱逐的讨厌鬼, 似乎经由神明的收伏, 他们也能成为有用之兵马, 增加神的威力, 协助神明镇守地方。一般民间于神诞祀神, 常同时祭拜神的兵马脚力, 这种即便是小角色也不敢或忘的心理, 我深深觉得这是台湾人心灵底层的一种普遍的心理。
收鬼魂作为神的兵马, 成就神的灵力, 而一般村庙或一般神庙的主神皆有「五营」, 五营各有元帅, 通常以太子爷李哪咤为中营元帅, 坐镇于庙内或庙前, 其余四营也都有元帅, 分镇于村社四角, 常常成为界定村境的指标。元帅就是军头, 供奉元帅的小祠一般称为元帅营或将寮, 有时只是插一截竹子, 上面贴个神符, 就代表五营中之一营, 称为「营头」。五营的作用是在守卫村庄四围, 威吓游荡作祟的「歹物仔」。试想这是一幅多么有趣的画面, 这些五营兵马都是「歹物仔」变成的, 经过神明的收伏之后, 却能驱逐牠们原来的同类。
曾有研究台湾汉人社会的美国人类学家, 把鬼、军人、乞丐、外地人等当做同一类的范畴, 普度时, 这些都是要让他们吃饱喝足、然后送走的对象。鬼是灵界的边缘人, 不像正神一样有名位、得以享祀, 它们有的只是阴间地狱的苦, 对人间世而言, 它们跟军人、乞丐、外地人一样, 不受到欢迎。其实更进一步说, 像身体有缺陷的、脑筋不太正常的、无业的、未婚的罗汉脚仔等社会的边缘人, 传统上差不多都被当成一个范畴。以前常常看到这些人在丧礼的时候, 被请来抬棺上山或是打杂, 只是换一口饭吃, 赚几个小钱。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和阴灵、鬼魂都是同一类, 比较不会被冲犯到, 所以请他们来帮忙。不过, 这一点倒让我觉得台湾社会蛮温馨的, 至少我们的社会还会让不正常的人觉得有用。
台湾众鬼当中, 很多是从中国来的军人, 因水土不服、早夭无嗣, 终致客死他乡者, 常成鬼神而被奉祀, 澎湖有很多将军庙都是因此而来。倒是战后来台的荣民, 有功绩者被纳入忠烈祠, 成为国家祭祀的对象, 无功绩者归葬军人公墓, 不管有嗣、无嗣, 少闻成为本地民众崇奉的对象。
台湾历经外来政权统治, 对汉人而言, 驱逐荷兰人、反叛清人、抵抗日本人、二二八事件对抗中国人, 历次的揭竿起义, 保卫家园,换来的却是斑斑血泪、累累尸魂。台中县大里乡乡民有祀林爽文之议, 高雄县林园乡有小祠祀朱一贵, 宜兰有罗福星庙。然而更多的是处处可见的有应公庙、百姓公庙、万善祠、义民庙等, 仔细探询, 很多是缘于对抗外来统治者的争战或是民变。台湾的鬼神信仰与台湾历史的鬼谲多变, 不无关系。在抗争变乱之中, 屈死、冤死、枉死的孤魂太多 , 焉有不集合群力, 安抚祭祀的道理? 我一直觉得七月中元普度, 应该订为国定假日, 如果这是一个普遍的习俗, 如果这个习俗对于抚平历史沧桑有正面的意义, 为什么不?
台湾人祀鬼风盛, 虽然各处神庙林立, 但是祀鬼祭典规模之大,祭品之丰盛, 较之祀神, 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祀鬼必须合众力为之的观念, 一如神明必须由公众祭祀。不过话说回来, 神明除由公众祭祀, 也可能由私人在自宅中祭祀, 然而私人断乎没有在宅中祭祀鬼魂的道理, 鬼神信仰之公众祭祀的需要性遂更为坚强。况且神庙建立之后, 若是经营有方, 香火旺盛, 可能导致原来的头家炉主、丁口等祭祀组织衰微, 祀神之事皆由庙方经理, 反倒众鬼无庙, 普度成为庄社必须筹办的例行祭典。
台湾鬼似乎有强烈的男性倾向, 他们或是异地从军、客死他乡,或是青面獠牙、大块吃肉 ( 所谓枵罗鬼怪 ), 或是当神的兵马, 差不多都是男性的造型。汉人祀鬼, 说实在只是在营造一个意象, 一个迥异于正常社会要求寿终正寝、正常人必须有嗣的意象。凡歹死无嗣者, 灵魂飘荡, 无依无靠, 无人超度, 难熬地狱之苦, 积怨而致为祟, 这一凄然可怖的意象, 无非要人走正常的路、过正常的生活。
然而早夭无嗣者, 未必限于男鬼, 女鬼也有不少。大体而言, 集体无名的女鬼, 成为有应妈、万善妈、百姓婆等, 依附在有应公、万善爷、百姓公的旁边, 在以后者为名的庙祠被供奉。单一有名的女鬼, 常被供奉于姑娘庙。闻宜兰县俗, 女人未婚而亡, 家人必安排冥婚, 找人来「娶神主仔」, 因此宜兰男子多有一夫多妻的情形, 人妻一, 而数鬼妻, 甚而人妻要替鬼妻, 与鬼妻家执出嫁女之礼, 婚丧喜庆, 两家往来频繁。如果在宜兰鬼婚是一个普遍的习俗, 每一个未婚而亡的女性, 成年之后, 皆能找到夫家, 有所安顿, 则我们可以推测,宜兰地区必定鲜少姑娘庙。然也非然, 有待查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