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
  释圣严
  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页145-157
  --------------------------------------------------------------------------------
  页145
  一、前 言
  戒律在印度,从佛陀时代到部派佛教时代,并不是独立的宗派,只是僧伽共同生活的规范。后来部派分张,各部都有他们所传承的律,二十个部派应该就有二十种律[1]。那是由于传承的不同,不在于基本的内容上有出入。现在翻译成汉文而收于藏经中的,有四律五论[2],但是中国弘扬的是《四分律》,在唐朝时代就有三个系统[3],其中只有道宣律师(596-667)的系统被传承下来。因为他是根据大乘唯识思想解释戒体[4],特别受到喜欢大乘思想的中国人所欢迎。他的弟子很多,传承的时间也很长;到了北宋嘉佑年间(第十一世纪中叶)先后有钱塘的允堪及灵芝元照[5],四分律宗一度复兴,自此以后
  --------------------------------------------------------------------------------
  1. 小乘佛教,相传有二十个部派,有律本译成汉文的,仅六部派、四种律。参考拙著《戒律学纲要》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
  2. 四律五论,参见拙著《戒律学纲要》同上注。
  3. 《四分律》的三系是指:南山道宣依《唯识论》,相部法励依《成实论》,东塔怀素依《俱舍论》。
  4. 无作戒体是无表色,既是色法,故可代代相传。此是唯识学的立场。
  5. 1.北宋嘉佑年间的钱塘允堪,撰有《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仅存卷3)、《四分律比丘尼钞科》一卷、《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八卷。2.灵芝元照,撰有《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科》八卷、《行宗记》二十一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疏科》四卷、《济缘起》二十二卷、《四分删比丘尼戒本》一卷。
  页146
  直到十六世纪,戒律的传承在中国几乎已中断。幸好此时的中国佛教,各家人才辈出,弘扬戒律的有二大系统,一是云栖袾宏(1535-1615),二是古心如馨(1541-1615),他们二人都有很多弟子,影响深远。
  然在明末的戒律思想已和唐宋的有所不同。在唐宋诸家,是站在《四分律》的立场,以律释律。到了明末的时代,有四种特色:(1)菩萨戒及小乘律的并重。(2)用华严宗、天台宗和禅宗的观点来解释戒律思想。(3)可以用大小乘经论、祖师的著作,乃至世间的典籍来做为解释戒律的辅助数据。(4)引用密咒作为日常生活的修持。由此可见,明末的戒律,有了禅、教、律一致,显、密圆融的趋势。
  二、明末戒律的著作
  根据《卍续藏经》所收中国人的戒律著述,律释类除外,从六朝陈的慧思(515-577)开始到明末为止,约一千年间,一共是二十九种,四十八卷,二十一位作者。可是在明末清初的一百五十年之间,竟然有十三位作者留下了二十六种,四十四卷,并且从《新续高僧传四集》[6]等所见,尚有二十一种未被收入《卍续藏经》,不过从这些著作来看,多半是为了配合日常生活以及传戒的仪式而编成。他们之中,仅少数人能深入律藏而真正讨论戒律问题[7]。也可以说,那是一个重视实用的时代,为了配合当时环境的需要,提倡戒律的重要性。
  --------------------------------------------------------------------------------
  6. 《新续高僧传四集》共五十六卷,喻味庵编成于民国癸亥年(一九二三),时寓于北京法源寺。
  7. 真正对于律藏做过深入研究明末清初学者,仅是智旭、读体、弘赞三人。其余诸人,是心戒律,然不专精。
  页147
  在明末的戒律学者,有二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一是对于《梵网菩萨戒经》的弘扬,二是对于沙弥戒或在家戒的重视。因为当时的佛教思想,在修持上不是重于净土,就是重于禅;在教义的研究上不是学的华严,就是学的天台。而天台的智顗大师(538-597)为《梵网菩萨戒经》写有《戒本疏》六卷。并且,《梵网菩萨戒经》的思想,属于华严部,因此不论是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学者,都喜欢弘扬《梵网菩萨戒经》。事实上,在汉文的菩萨戒本,除了《梵网菩萨戒经》之外,尚有出于《瑜伽师地论》及《菩萨优婆塞戒经》的戒本。
  又由于传自印度的比丘、比丘尼律,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中,很难照着实行,因此而使中国的佛教徒对于观念,形成二种状态:一类是仅仅从资料或学问的研究而介绍戒律,这类人都希望能够继承由印度来的戒律生活,那就是历代诸大律师的态度。另一类只求不违背佛教的基本精神,也不拘泥于戒律所规定的细则。例如禅宗的「百丈清规」就是因此而形成。由于唐末之后禅宗渐渐的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结果「贬学律为小乘,忽持戒为执相」的风气也极普遍。到了明末时代,佛教的诸大师们不得不呼吁僧众严持净戒,重视身仪,所以实用性的戒律著作就陆续的出现,那是重视于沙弥十戒的实践。既然无法如律遵行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8],能够把十戒守住,就能算是清净的出家人了。其实纵然是十戒也无法持得完整,例如云栖袾宏在他《沙弥律仪要略》中解释沙弥戒的第十条「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时,要说「今人不能俱行乞食,或入丛林、或住痷院、或出远方,亦未免有金银之费,必也知违佛制,
  --------------------------------------------------------------------------------
  8. 比丘戒及比丘尼戒,通常都说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但在各部律中,略有出入,请参考拙著《戒律学纲要》第六篇第二章第二节。
  页148
  生大惭愧。」[9]
  正因为中国的环境,无法比照佛陀时代的印度比丘来遵行戒律,所以明末的诸师,在思想上接受了天台、华严以及禅的观念;在持戒行仪上模仿成儒家的礼仪[10]。从明末的戒律著作中,可以发现到《华严经》、《涅盘经》、《楞严经》的经文,和许多真言密咒。如《毗尼日用录》和《沙门日用》等,就是如此混合而成的著作。而且像见月读体(1601-1679)就用华严宗的教判写《毗尼止持会集》,蕅益智旭(1599-1655)凡有批注都用天台家的模式。于是一方面把理念升高,将现实的运作看做无上的法门;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环境的所限和所需,也不得不舍弃大部分印度传来的繁复戒律,而采用了禅、密、天台、华严及净土等的修行法门及观念,以弥补戒律生活之不足。无怪乎当时即有永觉元贤(1578-1657)对某一种律学著作做了如此的批评:「大都目不见律,而袭他书。」[11]
  三、明末的在家戒
  我们知道居士佛教到明末的时代已相当盛行[12]。而在此之前,在家的戒律附属于比丘戒律,虽有若干部单独的经典专讲三皈、五戒、八戒、十善,但是特为在家戒律而集成一书的现象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到了明末蕅益智旭,特别从藏经里头把几种有关于在家戒的经典
  --------------------------------------------------------------------------------
  9. 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卍续藏经》一○六册,页297下。以下凡引《卍续藏经》,均据此同版本。
  10. 书玉的《沙弥律仪要略述义》称叹云栖袾宏有云:「大师以《春秋》之才而解戒相,用《礼记》之法而辑威仪。若非穷究经律,博通传史者,则不能识其源委也。」《卍续藏经》一○六册,页353上。
  11. 元贤的《律学发轫?自序》。《卍续藏经》一○六册,页922上。
  12. 参见拙著《明末佛教研究》第四篇〈明末的居士佛教〉。
  页149
  加以解释,合成一册,名为《在家律要》。到了一八二四年,又有比丘仪润及优婆塞陈熙愿,另外增加六种有关三皈五戒的经律,与智旭所集者合为《在家律要广集》,共三卷。其内容包括三皈、五戒、八戒、《优婆塞戒经》的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又有十种善业和优婆塞应守的威仪,还包括了《梵网菩萨戒经》,以及《梵网菩萨戒经》忏悔的方法等。
  当时由于重视在家居士的受戒和持戒的问题,还有在犙弘赞(1161-1681-?)编写了《归戒要集》,《八关斋法》,以佛教的五戒配合儒家的五常,认为如果不持五戒,连人天的道德都不完美。如能受了三皈并持五戒,便能够「破无明壳,破长夜梦」[13]。又说持八戒能满一切愿,可以升天,乃至成佛[14]。
  见月读体也有一卷《传授三皈五戒八戒正范》,专为在家居士举行授戒仪式之用。此书虽未入藏经,但是仍为佛教界流传迄今。而在另一部在犙弘赞的《沙门日用》的序文,也说到他的这本书虽是为出家人而写,也是所有在家的「清信士女,有受皈戒、菩萨法者,咸须行之。」[15]
  从以上数据所见,在家戒之被明末佛教界所重视,已是相当普遍的事实。也可以说,佛教的重心,在此之前乃在出家僧团,虽有在家戒律的传授,但是未能做突出和专注的弘扬。到了明末之际,活跃的居士佛教,几乎要与出家佛教并驾齐驱的现象,便促成了佛教界对三皈五戒的传授或受持的重视。但这并不等于承认在家居士的地位与出家的僧众平等,其实是在强调佛教的制度是以三宝为中心,住持三宝
  --------------------------------------------------------------------------------
  13. 《卍续藏经》一○七册,页125上。
  14. 《卍续藏经》一○七册,页164下。
  15. 《卍藏藏经》一○六册,页239上。
  页150
  则以僧宝为重心。由僧团传授三皈、五戒给在家居士,居士当亲近僧团,以对僧团的恭敬供养为护持三宝的重点。也就是说,既然信仰佛教的人士越来越多,水平愈来愈高,如果不受三皈五戒,第一,居士会跟僧团对立,而成立在家的教团,使得佛教失去传统的尊严;第二,如果居士不受三皈五戒,便不能成为正信的佛教徒,容易流为民间信仰或附佛法的外道。
  再有八戒,就是沙弥十戒的前九条[16],能够让在家居士也可有尝试出家生活的机会与经验,渐渐地也可以达到离欲的目的。所以鼓励在家的信士信女们,于每一个月之中的六天,来受持八戒。八戒的推行,既能使得在家信众向往出家的生活,也能够让居士们有更多的时亲近寺院的僧团,因此受持八戒的斋日,最好是住于寺院。
  四、明末的出家戒
  从明末的诸大师,如袾宏、智旭等的著作中,可以知道当时的出家僧众不守戒律,不重威仪,是普遍的现象。那也正是佛教没落、受人歧视的原因。因此当时有两位非常重要的比丘出现:
  第一位是云栖袾宏。他在三十岁那年出家,便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昭庆律寺受戒[17]。北宋时代,允堪律师就曾担任过此寺的住持,所以袾宏特别重视戒律。
  憨山德清(1546-1623)对袾宏的戒律观念和贡献的介绍,有如
  --------------------------------------------------------------------------------
  16. 八戒的第六条,即是沙弥戒的第六、第七两条合并,故名虽八条,实具沙弥戒的前九条,唯不受第十条银钱戒。
  17. 昭庆律寺位于浙江杭州的钱塘门外,初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筑方善戒坛,每年三月开戒会,七年,敕赐「大昭庆律寺」额。
  页151
  下的一段话:「佛设三学以化群生,戒为基本,基不立,定慧何依。思行利导,必固根本。第国制南北戒坛,久禁不行。予即愿振颓纲,亦何敢违宪令,因合众半月半月诵梵网戒经,及比丘诸戒品。繇是远近皆归。」[18]
  由于袾宏举办传戒法会和弘扬戒律,而有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对戒律的继续弘扬。蕅益智旭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19]。而智旭对戒学的贡献远超过袾宏。也可以说袾宏虽有弘扬戒律的热诚,但是对戒律的态度不是站在律师的立场,而是站在中国禅师及法师的立场。因此智旭就说袾宏对于「开遮轻重,忏悔之法,尚未申明。」[20]所以引发了智旭对于戒律的弘扬,是站在正统的诸部大律的观点,撰写了更多有关大小乘戒律的著作。
  另外一位是古心如馨律师(1541-1615),他的年代几乎和袾宏同时,也可以说他是近代中国出家戒另一个新源头的开始。他出家后先受沙弥十戒,然后未受比丘戒就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的圣迹。因为他已知道,若要求得比丘戒,须从十位清净大比丘举行的授戒仪式中接受。这在当时的环境而言,乃是相当困难的事。后来他读《华严经》,知道文殊菩萨所在的地方是常住的清凉地,因此他相信朝礼文殊的道场五台山,一定可见文殊菩萨为他授戒。他就从江苏地方出发,经过三年的跋涉,到了五台山,忽然见地一个形枯发白的老婆婆,捧着一件旧袈裟,从树林中出来,并且问他:「你来做什么?」他答:「求见文殊。」老婆婆就说:「此衣亡儿所遗,你来求戒,便应
  --------------------------------------------------------------------------------
  18. 《莲池大师全集》第四册德清撰〈莲池大师塔铭〉 (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出版)。
  19. 智旭出家时,袾宏已寂,仍旧在袾宏的像前受了比丘戒。见于《重治毘尼事义集要?序》,《卍续藏经》六三册,页327上。
  20. 《卍续藏经》一○六册,页683下。
  页152
  赠你。」言讫即不见,只听到有人喊他:「比丘!比丘!文殊在此。」使得如馨如梦初醒。自此使觉得大小乘的戒律规则,犹如从他自己心中自然流注而出。因此回到南方,中兴戒法。他曾主持三十余所寺院,得戒的徒众上万[21]。他所流传的戒律著作,虽仅《经律戒相布萨仪轨》一卷,已可窥知其戒律思想的大概。他虽以弘扬戒律为名,也的确是以戒律为主,但其对于禅、净土、华严、密等诸宗的概念,大小乘显密诸经之行法也纳入其中。在此以前的中国戒律著作,都不会有如此的包容性[22]。
  由古心如馨处得戒而又弘扬戒律的弟子、再传、三传、四传也很多。从《新续高僧传四集》卷19,28-31所见者,共有三十二位,出于如馨一系。其中有六位撰有关于戒律的著作[23],特别是见月读体,也是一位中兴戒律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知其名者共有十三种[24];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都有相当多的人数,也留下了不少戒律著作,特别是书玉(1645-1721)及德基(1634-1700),每人都有四种以上的著作。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的中国戒律的传承,多是从这个系统发展延伸出来。
  因为这一系从初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密教色彩,也极重视梵呗的唱诵和显密合掺的仪规。例如《瑜伽焰口施食》及《蒙山施食》,也都是出于这一系统。也可以说,佛教到了明末清初,虽然有不少比丘
  --------------------------------------------------------------------------------
  21. 《新续高僧传四集》 卷28,页911。
  22. 《卍续藏经》一○七册,页353-390。
  23. 此六位的名字是:1.三峰法藏,2.三昧寂光,3.茂林性祇,4.见月读体,5.宜洁书玉,6.定庵德基。
  24. 读体的著作有:1.《毘尼日用切要》,2.《沙弥尼律要略》,3.《传戒正范》,4.《剃度正范》,5.《三归五戒八戒正范》,6.《教诫尼正范》,7.《幽冥戒正范》,8.《僧行轨则》,9.《黑白布萨》,10.《毘尼止持会集》,11.《毘尼作止续释》,12.《大乘玄义》,13.《药师忏法》。
  页153
  弘扬戒律,究其实质乃是诸宗融通、显密混合的局面,所以未能真正上溯唐宋四分律宗的家风。
  五、明末的受戒法
  依据《四分律》卷33所述,具足戒的受戒法,称为「白四羯磨」,也就是在十人僧中,弟子作四番请求受戒的宣言,礼请十人僧中的一人做和尚,推出一人做羯磨师,再由羯磨师向十人僧做一番宣告,并三番征询同意,若无人有异议,受戒者便成得戒比丘[25]。
  到了《昙无德部杂羯磨》受戒法,便增了问遮难。示四根本戒(淫、杀、盗、妄)、授四依法(着坏色衣、乞食、树下坐、腐烂药)[26]。
  再到了唐道宣所集的《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将授戒法分做三归、五戒、八戒、出家授戒法、比丘授戒法、尼众授戒法的六类。第五类的比丘授戒法又分做正授戒体前的八法、正授戒体及其后的授四依、请依止[27]。比起《昙无德律部杂羯磨》又增加了许多说明。
  到了撰成于明末清初时代的僧尼授戒法,现存者至少尚有七种,其内容繁简不等,为各寺传戒会所采用者,乃系繁本,其中最流行的,是宝华山读体所撰的《传戒正范》,行文均用四六对仗的骈体,读来相当优美,以开导、唱诵、问答的方式进行。除了请十师(一位和尚,九位阿阇梨),尚有十四项目的仪节。而且是将沙弥、比丘、菩萨的三个层次的戒法,在为期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之内,次第完
  --------------------------------------------------------------------------------
  25. 《大正藏经》二二册,页799下。
  26. 《大正藏经》二二册,页1042中-1042下。
  27. 《大正藏经》四○册,页495下-页501中。
  页154
  成,合称为三坛大戒的戒期法会。求戒者在戒期中,学习生活礼仪及受戒仪式,称为「演礼」。对于一落发就受戒的人,的确有此僧仪养成教育的必要,受戒法会期间太短,反而会造成比丘戒行的堕落,故在《传戒正范》的序文中,也对一般戒会的情况,「仓皇七日,便毕三坛。」加以评击[28]。
  可是,在智旭写的《授戒法》中,又对繁文缛节的授戒仪式及许多人同时受戒的法会,有所评议,同时也主张,不用定期传戒,随时都可以入道:
  而后代师匠,多事美观。……时久迟延则厌必起。……文繁则违佛本规。……随时皆可入道,何须腊八及四月初八。难缘方许三人,岂容多众至百千众[29]。
  也就是说,智旭所见当时的传戒法会,所用的授戒仪式,为求美观,所以采用繁复的文字,拖延很长的时间,集合了许多人,同时授受比丘戒法,看来庄严隆重,其实不合佛世的芳规。依据《五分律》卷16,传授比丘戒法,是平常的行事,凡在每半月的诵戒之时,每年的夏安居圆满日大众僧集合时,以及众僧自集会时[30],祇要具足十人僧,便可接受请求授比丘戒。
  可是中国佛教的环境,异于佛世的印度,不是所有的寺院,平常都能集合十人僧的,故也不能随处随时请求授戒,唯有明律的律师有资格担任授戒师,也唯有律师住持的道场或聘请到了律师的道场,才
  --------------------------------------------------------------------------------
  28. 《卍续藏经》一○七册,页22上。
  29. 《卍续藏经》六三册,页514上及下。
  30. 《大正藏经》二二册,页111下。
  页155
  能举行传戒法会,因此,凡传戒,必定隆重,而且是众人聚集,同时受戒。这种现象,在智旭(1599-1655)之前,早已如此,智旭之后,还是如此。读体(1601-1679)也是饱读律典的人,何尝不知佛世授戒的规式,为了适应环境,也就只好「不违古本,别出新型」[31]了。
  六、明末的戒律环境
  明末清初之际,虽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丰收时期,然从当时留下的戒律著述的文献之中,发现那也是个很不正常的时代。今举三个例子如下:
  1.古心如馨(1541-1615),他在四十一岁出家受了沙弥十戒之后,因为难得十位清净比丘僧为他做授戒羯磨的仪式,不得已而朝礼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结果以宗教经验感得文殊为他证明,呼他「比丘,比丘」。此犹佛世释尊亲度的比丘,都是由佛口唤「善来,比丘」,便是不用任何仪式的。佛灭之后以及佛的弟子们度人出家,必须以「白四羯磨」,完成比丘身份。唯有《璎珞经》卷下所说的菩萨戒,可有三种受法:一者诸佛菩萨现前受,为上品;二者礼请先受菩萨戒者授予,为中品;三者于诸佛菩萨像前自誓受,为下品[32]。可是经过三年的长途跋涉与虔诚礼拜之后,所得的宗教经验,使得如馨绝对相信,他已由文殊菩萨为他亲自授戒,乃是上品戒。这一坚定的信心,促使他全力以赴地弘扬戒律,因此也中兴了中国的律宗。
  2.蕅益智旭(1599-1655)为我们留下了关于戒律的著述有四种六卷,戒律的注释八种三十二卷,是明末佛教提倡戒律极有贡献的大
  --------------------------------------------------------------------------------
  31. 《卍续藏经》一○七册,页22上。
  32. 《大正藏经》二四册,页1020下。
  页156
  师。可是他的受戒方式及其受戒过程,也是相当的奇特。据他于《重治毘尼事义集要》的序文中自称,他于二十四岁时出家,二十五岁的十二月初八,日即在云栖袾宏的遗像之前受比丘戒,二十六岁那年,又在袾宏的像前受菩萨戒[33]。当他读了律藏之后,知道他的比丘身份不合佛制,而且慨叹中国戒法的衰微,遂起而呼吁号召「五比丘如法同住」[34],以边地授戒法的五人僧,承续比丘戒的法统。另一方面也用礼忏方式求取戒体;到了他四十六岁那年,他勤礼千佛万佛,及修持《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始得清净比丘戒[35]。这也是大乘经的观点和做法。
  3.在犙弘赞(1611-1681-?)的戒律著作及注释,被收于《卍续藏经》中的,计有十一种七十二卷,可是根据他的自述,在明末之际,已无人学习毗尼。他三十岁时,曾计划西渡天竺,求请梵僧数人回国,再传戒法,俾使戒灯熄而更着。结果由于时局动乱,未能如愿[36]。因为他在受了比丘戒之后,以数年的时间阅读律藏,而又无法获得明律者的指点,既然无人明了毗尼,何以还能有人够资格为人授戒?所以他不得不说:「至明末时,律之一宗扫地矣!」又不得不说:「比见诸方丛席,与人授戒,不依佛制。」[37]了。因此他怀疑当时各寺院传授戒法的合法性,而要兴起到印度请几位明律的清净比丘来再传戒法的念头了。
  由以上所举三个例子,可见明末的佛教环境,对于戒律而言,是非常恶劣的,在几位大师的努力之下,竟然又一度造成了中兴的机
  --------------------------------------------------------------------------------
  33. 《卍续藏经》六三册,页327上。
  34. 智旭的《灵峰宗论》六之一卷,页7。
  35. 拙著《明末中国佛教?研究》页121及222。
  36. 弘赞的《比丘受戒录》,《卍续藏经》一○七册,页175上。
  37. 同前。
  页157
  运。尤其是如馨、寂光、读体、德基一系,枝繁叶茂,传遍全国。至第五代,已到清朝的雍正及乾隆之世(1723-1795),学律知律弘律的人才,又渐渐地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期。实际上在读体的弟子书玉(1645-1721)及德基(1634-1700)之后,便已不再见有关戒律文献的产生。一直要到清末民初,始有另一位弘扬戒律的大师出现,那便是演音弘一(1880-194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