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佛学的智慧及其源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达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认识世界的途径
  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的世界及其认识途径,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 人类感官所认识的世界:即所谓经验世界。
  (2) 人类抽象思维所认识的世界:这里的抽象思维,包括思维、想象、幻想等,指的是建立在感官之上而又超越感官的抽象世界、虚拟世界。
  (3) 人类利用工具所认识的世界:也即人类感官所不及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这只是人类感官的放大与延长而已,因此,这也属于经验世界。
  (4) 人类在宗教证悟中所认识的世界:这种世界以人类生命体的素质和潜能为基础,在利用人类的感官和思维的同时,又超越人类感官和思维的局限,乃至超越任何工具的局限,是一种超经验、超思维、超工具的世界,是一种觉悟世界。
  在以上四种世界中,人类感官所认识的世界,要受到感官的限制;人类思维所认识的世界,要受到思维的限制;人类利用各种工具所认识的世界,要受到各种工具的限制;而宗教证悟所认识的世界,可以突破人类自身的认识主体以及外在的工具等限制,能够认识到一个超人类的、超现实的世界,进入到奇妙无穷、多姿多彩的生命和宇宙的性相中去,而且能够认识到生命和宇宙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本质而言最重要、最关键的方法,也是至今最受忽视的。绝大多数人似乎在不满足于狭隘的经验世界时,仅仅对抽象世界、虚拟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等充满了向往与好奇,惟有觉悟世界的奥秘,人们虽在经典中略有所闻,却犹信少疑多。
  佛教四量
  在讨论佛教智慧的来源之前,还需要提一下佛教的因明学。佛教所谓的因明,即是关于推理论证的学问。因,即根据、论据、理由;明,即知识、学问。狭义的因明学,即指论理学(逻辑学),广义的因明学,还包括量论(认识论、知识论)。
  在佛教因明中,有“四量”之说。所谓量,即知识的来源、认识的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的标准。“四量”,即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等四种获得知识的方式与途径。
  现量,即经由知觉所获得之直接知识、直觉知识。正确的直觉性知识,称为真现量。似是而非的现量,即由错觉或幻觉所得的知识,称为似现量。其中,真现量又分为世间现量和佛位现量。世间现量,仅证知依他起相。佛位现量,则为佛所证出世间现量,双证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
  比量,即经由推理论证所获得之间接知识、推论知识。正确的推理性知识,称为真比量。似是而非的比量,即由错误的推论而得的知识,称为似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一起,又合称为非量,即错误的不真实的觉知与推论。
  圣教量,又作圣言量、正教量、声量等,即以圣人之教说作为正确知识的来源与标准。
  譬喻量,即依据类似事物来推知相同之他物,亦即以譬喻来述说真理的方式,相当于类比推理。
  公元五至六世纪,古印度因明学家、佛教因明学集大成者陈那所创建的新因明学,则不提圣教量与譬喻量,只以现量和比量作为认识的方式与标准。
  因明学本身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在此,与我们所讨论的主题相关的是佛位现量和圣教量,即诸佛菩萨等圣人亲证真如所获得的知识与智慧,以及他们对众生的教说与开示。佛教的智慧,对于圣者自身而言,是佛位现量,对于我辈凡夫而言,则是圣教量。
  佛教的智慧
  佛教认为,人们所获得的知识与智慧,有世间智、出世间智以及出世间上上智之分。佛教的智慧,主要是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
  所谓世间智,又作有漏智、世俗智、世智、俗智等,指凡夫、外道所得之烦恼未断尽的世间智慧。凡夫、外道虽观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然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着有无,不能出离世间。
  所谓出世间智,又作无漏智,指证见真理、远离一切烦恼过非的智慧,为声闻、缘觉所得。声闻、缘觉修四谛、十二因缘,能出离世间,然犹堕自共之相,以为有生死可厌,有涅槃可求。
  所谓出世间上上智,为诸佛、菩萨所得之超越世间智与出世间智的智慧。诸佛、菩萨观一切法寂静,不生不灭,超声闻、缘觉之境界,证得如来地之智慧。
  至于出世间上上智之佛智,又作一切种智、一切智智等,是指佛所特有的智慧,是最胜无上之智慧。佛之智慧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故称一切种智。佛之智慧为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故又称一切智智。具体而言,佛智包括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等。
  所谓大圆镜智,即可如实映现一切法之佛智,此智慧如大圆镜可映现一切事理,显现法界万象圆明无垢。此智乃第八阿赖耶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慧。密教以此智配于东方阿閦佛和金刚部,又称金刚智。
  所谓平等性智,即体悟自他平等之智,依此智慧而了知自他万法悉皆平等,从而生起大慈悲心。此智乃第七末那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慧。密教以此智配于南方宝生佛和宝部,又称灌顶智。
  所谓妙观察智,即巧妙观察诸法及众生根机而自在说法之智。此智乃第六意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慧。密教以此智配于西方阿弥陀佛和莲花部,又称莲花智、转法轮智。
  所谓成所作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依此智慧而利乐诸有情,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之事。此智乃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慧。密教以此智配于北方不空成就佛和羯摩部,又称羯摩智。
  以上四智为大乘唯识宗所立佛果之四智。密教则再加上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
  所谓法界体性智,即能决断分明世间、出世间无尽诸法之智。此智为转第九阿摩罗识所得。密教以此智配于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和佛部。
  佛教智慧的源泉:禅定(瑜伽)
  佛教的智慧及其世界观,不论是三界六道、大千世界,还是中阴境界、阿赖耶识等等,都不是一般的抽象思维的结果,而主要是佛教所特有的宗教体悟的结果,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来,是“解行具足、定慧等持”而来。《法句经》云:“无禅不智,无智不禅”。《圆觉经》云:“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亦云:“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因此,佛教规定出家人之正业是“一禅二诵”,禅即是修禅定,诵即是研读诵习佛教经典。简言之,佛教的智慧,来源于佛教修行者所修习的禅定(瑜伽)。佛教之源头,即是释迦牟尼在禅定中的体悟。
  佛教认为,禅定也有世间禅、出世间禅以及出世间上上禅之分。佛教的智慧,主要来源于出世间禅与出世间上上禅。
  所谓世间禅,又作有漏禅、有漏定,即有漏凡夫所修之禅定。修此禅定,唯伏烦恼之现行,而不能断烦恼之种子,因而不能发真悟道、出离生死。
  所谓出世间禅,又作无漏禅、无漏定,即于出世间无漏心所得之禅定,修此禅定,可断烦恼之种子,出离生死、得无漏智。
  所谓出世间上上禅,指最高境界之出世间无漏禅,为诸佛、菩萨修行所得之禅境,非凡夫、外道以及声闻、缘觉所能获得。
  诸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等出世间上人所得到的智慧,从根本上说,是通过艰苦的修行而来,这种修行的最终也是最高阶段,是进入出世间禅乃至出世间上上禅的境界。为此,佛教戒律也明确规定,修行人在未实际证得这种超人间的不可思议的境界(上人法)时,不得妄言自己已经证得,即不得妄说上人法,否则,就是犯大妄语戒。此戒被称为佛教四波罗夷戒之一。所谓四波罗夷戒,即是关于四种极重之罪的戒律,即:大杀戒、大盗戒、大淫戒、大妄语戒。
  确实,佛教诸圣的修行、功德、智慧、神通等,绝不是我辈凡夫所能妄测的。而诸佛的修行、功德、智慧、神通,诸佛所臻至的至高无上之境界,以及诸佛的三密(身密、语密、意密),甚至也不是声闻、缘觉等所能度量的。《法华经·方便品》云:“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又,《大智度论》卷1云:“佛欲断彼意故,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示言:我身不可思议。梵天王等诸天祖父,于恒河沙等劫中,欲思量我身,寻究我声,不能测度,况我智慧三昧。如偈说:‘诸法实相中,诸梵天王等,一切天地主,迷惑不能了。此法甚深妙,无能测量者,佛出悉开解,其明如日照。’” 在《密迹金刚经》中,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想知道佛声所到达的距离,便运用神通力,到了千百亿那样遥远的世界,还是不能穷尽佛声所到达的地方。在那里,他遇见一位佛,佛对他说:“纵使你有意追究佛声的距离,经过亿劫那样无法计量的距离,也不可能知道界限在哪里”。因此,未修禅定,不可能证知禅定的境界;世间禅,不可能证知出世间禅的境界;出世间禅,也不可能证知出世间上上禅的境界。换言之,只有在相应层次的禅定中,才能证知相应的境界。《楞严经》卷2云:“佛告阿难,吾今问汝:汝今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菴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那么,究竟什么是禅定呢?禅定,是禅(禅那)与定(三摩地)的通称。讲到禅定,必须分别介绍一下禅那、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昧发得。
  禅那,略称禅,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等,指一种通过修行锻炼而达到的安定、寂静而又意识清明澄澈的心境。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等,意译为“定”、“正定”、“正受”、“等持”、“正心行处”等,指一种通过修行锻炼而达到的寂定的心境;指一种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心境,或指心凝然寂静之状态。
  三摩钵底,又作三摩拔提,意译“等至”、“正定现前”等,指由远离昏沉、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亦即以定力使身心平等安和。此为三摩地之进境。
  三昧发得,又作发定,指由专念之法而心住一境,逐渐使得胜境现前。亦即初由思惟之加行,思想渐渐微细,乃至觉想俱亡,达于三昧正受之境,终与所观之胜境冥合,得以分明了知。
  总之,禅定是一种心、精神的统一作用,把心、精神集中到某一对象上去,而凝敛其力量,进入到宗教意义的深沉的冥想境地。讲到禅定,还必须提到止观。所谓止观,乃禅定之别名,是止(奢摩他)和观(毗婆舍那)的合称。
  奢摩他,意译为“止”,指令心寂止不动,把心定止于某一对象而舍弃一切杂念。
  毗婆舍那,意译为“观”,指禅定中的直观,即在定心中用佛教的见解进行观察、分析、思考。
  止与观二者合称为止观。其中,止是使心安住于一境;观是在止的基础上发起正智,历历分明地观照对象。止观皆在坐禅中修,止相当于定,观相当于慧,故止观又称定慧。
  讲到禅定,还必须提到密宗的瑜伽。瑜伽,意译为“相应”、“结合”,这是一种集中心力、精神,以与某一对象相契合的修行法,与禅定相近,或者说,禅定是由瑜伽发展而来。密宗之禅定多称瑜伽。广义而言,佛教的整个修学体系,总名瑜伽。密宗尤倡三密瑜伽(三密相应),密宗之瑜伽修行,就是身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意观本尊(意密)。若修行者之三密与本尊之三密相应融合(即三密瑜伽),则可以即身成佛。
  在俄国著名的佛教学者舍巴尔茨基所著的《大乘佛学》一书中,对佛教瑜伽有几段生动形象的描述:
  “佛教的圣者认为世间凡夫的生命是充满不断的恼乱的、极为不幸的存在。圣者的目标是要摆脱现象生命的运动而进入一种绝对宁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切感性的和形而下的思想都永远停止下来。达到这种宁静的方法是深刻的冥想(瑜伽),这种瑜伽技巧是在非常早期的印度传统中发展起来的”。“瑜伽被定义为集中的思虑(三摩地),或者是指注意力被集中到某一点(心注一境、心一境性),同时始终坚持于其上(反反复复地使心集中),瑜伽是禅那(禅定)和奢摩他(等至)的同义语,后二者的意思是相同的”。“佛教关于瑜伽的教说,非但不是鄙俗的巫术魔法,(在我看来)它包含着哲学史家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充分估量的哲学的建构成份。它的基本思想是这么一个事实:集中于一点的冥想将引至某种寂静状态”。“除了上面描述的有关瑜伽的一般活动,瑜伽还有另外一种特别的功能,它是瑜伽在主观方面的对应物。从而它的出现是对宇宙真实状况的一种神秘直观。佛教的圣者被认为在获得神秘觉悟的一瞬间,可以突然地直接感知包含粗重肉欲的及神秘的世界在内的整个构造,其清晰和生动有如眼前直接所得”。
  总之,正是由禅定(瑜伽)中所生起的智慧,尤其是从圣者所修之无漏禅所生起的出世间智及出世间上上智,构造出了一幅远远超出人们的经验与想象的宇宙与生命奥秘的画图。在禅定中,人类的意识可以突破狭隘的经验范围,进入到一种平时不可能企及的奇异而广阔的宇宙时空。佛教认为,人类在禅定中的意识范围要远远超过天神的领域。尽管从人们的日常经验与实践看来,这种神秘的直观也许仅仅是一种想象而已。但是,从佛教的立场而言,这绝不是什么虚妄的想象,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思维与观照,而是一种深刻的真实的体证与领悟。这种禅定(瑜伽),不仅是实践(修行)的结果,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修行)。它虽然不同于利用物质工具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改造活动,但却是对自身身心的一种改造与净化,并通过这种身心的净化来进一步净化外界环境,即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还要指出的是,各种世俗的科学技术,虽然在认识世界与增进人类的福利方面有着相当的作用,但终究是一种世间智而已。它们对于人类身心的净化,对于如何利用生命体本身(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工具)去体悟生命和宇宙的奥秘,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谈不上达到消灭烦恼迷惑、超越生死轮回、获得常、乐、我、净的境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