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近现代江苏僧教育概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守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历史上江苏就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除了生产力比较发达、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比较优越等因素之外,江苏人勤奋好学、热衷于办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样,江苏佛教历史悠久,在僧教育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这也是基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观念,对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为了使读者对江苏佛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受《法音》杂志社之约,对近现代江苏的佛学院办学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兹整理成文,以就教于高僧大德。
  一、民国时期的江苏僧教育
  自1898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其《劝学篇》奏折中提出“庙产兴学”以后,一场排佛排僧、没收寺产乃至抢夺寺产的“庙产兴学”运动风行全国,给暮气沉沉的佛教界造成极大的震动与深刻的反省,诸山长老、护法居士纷纷起来寻求自救、自强之道,其中兴办佛教教育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举措。
  当时江苏佛教界是兴办佛教教育最积极也最早的省份之一。1906年文希和尚在扬州天宁寺创立普通僧学堂,招收僧青年入学;1907年,杨仁山居士在南京金陵刻经处设立“祗洹精舍”,招收僧俗学生二十余人,同时江苏成立了“僧教育会”;1910年,丹霞和谛闲在南京三藏殿开办了江苏师范学堂。以后的几十年里,江苏的南京、镇江、常州、苏州、常熟、宜兴、扬州、淮安、淮阴、高邮、泰州、盐城、东台等地的寺院纷纷自办僧学堂、佛学院等,如苏州净宗佛学院、常州天宁佛学院、常熟法界学院、泰州光孝寺佛学研究社、镇江玉山佛学院、竹林佛学院、焦山佛学院等。
  常州天宁佛学院  于三十年代创办,创办人是证莲和尚。早在清宣统三年(1911),常州天宁寺方丈显彻法师创办了戒学堂,招收了学僧142人,开设了甲、乙、丙三个班。后来在戒学堂基础上开创了天宁佛学院,至1948年底停办。天宁佛学院历任院长是:证莲、钦峰、敏智等老法师。前后培养了学僧数百人,有成就者不少。如印海法师,现定居美国,创立了法印寺,现任美国大觉寺住持;宽裕法师,现为台湾弥勒内院住持。
  常熟法界学院  其前身是上海华严大学。当初,月霞法师(1858—1917)在上海哈同花园协助罗迦陵、姬觉弥创办了华严大学,后移至杭州续办。1917年,月霞法师出任常熟兴福寺方丈,他下雄心再续办华严大学,便进行了多方面的筹备工作,在正式开办前夕,月霞法师在这一年圆寂。继任方丈持松(1894—1972)在月霞生前筹备的基础上,创办了华严预备学校,后改名为常熟法界学院,该院办至1937年结束。从当初的上海华严大学到后来的常熟法界学院,数十年间,培养出许多僧材,如持松、常惺、慈舟、了尘、戒尘、霭亭、智光、妙生等法师。妙生法师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考入常熟法界学院,当时常熟兴福寺方丈存厚担任院长,一届三年,分甲、乙、丙三班,妙生法师为该院高材生。他现任中国佛协咨议委员、江苏省佛协常务理事、苏州市佛协副会长、常熟市佛协会长、常熟兴福寺方丈和藏海寺方丈。
  泰州光孝寺佛学研究社  是由常惺法师于民国二十年(1931)春创办的,他时任光孝寺住持。常惺法师曾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出任中国佛教会秘书长,声誉卓著,后于1939年1月圆寂于上海。研究社由南亭法师续办,至1948年底结束。光孝寺佛学研究社培育多方,成才甚众。师生中有成就者,如南亭法师,创办台北华严莲社及智光高级商工职校,1982年于台北圆寂;妙然,现任台北善导寺财团法人董事长、智光高级商工职校负责人,《海潮音》主编;成一,现任台北华严莲社财团法人董事长、世界佛教僧伽会副会长;了中,名僧,在海外广为弘扬佛法。
  本世纪二十年代,江苏省省会迁往镇江,一时镇江成为了当时江苏佛教界的中心,下面我想着重介绍一下位于镇江的玉山佛学院、竹林佛学院和焦山佛学院。
  玉山佛学院  守培法师于1925年在镇江超岸寺创办了玉山佛学社(后改名为玉山佛学院),首开镇江僧教育之风。其后,竹林佛学院和焦山佛学院相继成立,莫不受其影响。震华法师称守培法师为“江苏僧教育之母”。
  超岸寺原建于唐代,当初屹立于长江之中,与金焦二山鼎立,因此被称为中浮玉,至清光绪年间与陆地相连,此地又名玉山滩,故佛学院取名“玉山”。
  玉山佛学院院长前后有:守培、晴莲、雪松、惟真。除守培法师外,其他几任院长都是当任超岸寺方丈。
  守培法师,法名印光,字守培,又字敏道,号玉山老人。1884生于泰县正北乡一农户家,俗姓陈。他周岁丧母,7岁丧父,父母双亡后,随兄务农。10岁出家,11岁由寺庙送入私塾一年。1901年春到焦山,受戒于普静和尚,不久又回泰县。1908年,守培赴金山寺参禅三年。1911年,奉命到超岸寺协助传戒,戒期后得超岸寺方丈圆觉法师传法,为临济正宗44世,1912年任超岸寺监院,1918年任方丈。
  他常应邀赴各地讲经说法,是上海佛学院、焦山佛学院、竹林佛学院特席讲师、客座讲师,上海玉佛寺座元。
  解放后,守培法师任镇江市佛协第一任会长,省、市政协委员。1955年农历十月初三日圆寂于超岸寺内,享年72岁。他一生清苦淡泊,戒德庄严,被门人奉为僧界楷模。后人还将其著述、诗作编成《守培全集》和《妙心杂咏》。
  玉山佛学院学制三年,开设的课程有:《佛教各宗派源流》、《唯识论》、《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国文、历史、地理、儒学等。守培院长亲自教佛学,并请一位教师讲授国学。他认为欲通佛学,必先通国学;若国学不通,佛学亦无法深入。新入院的学僧程度肤浅,守培法师总是和颜悦色地耐心讲解,百问不厌,讲解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办学十三年,始终如一。一次,维那兼监学告假它去,守培老人自将衣被床单搬入学寮代司其职。晴莲方丈百计阻止,他不从。直到觅出另一位职事来代理,他始肯搬回。
  守培法师平日沉默寡语,不苟言笑。他禅房中惟一床一凳一书桌。每日除讲授佛学二小时外,不是阅经书便是静坐,兴至则练习大字书法。为了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守培自己节衣缩食,把每月的津贴(包括每月笔墨费一千文)都拿出来用在办学上。守培院长的言传身教,对于树立良好的学风、道风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玉山佛学院学僧们每日晨五时起床上殿;七时半至十时半上课,共三节;下午一时半至三时半,上二节课;下午四时上殿做晚课;晚七时集体到教室自修,九时整熄灯休息。
  第一届收学僧20名,第二届招收近30名,第三届招收30名,第四届招收35名,共招收四届学僧近120名。
  在玉山佛学院成立的十三年中,两度南北交战,长江封锁,炮火连天,但玉山佛学院未曾停一课。1937年农历十月二十二日,佛学院师生们迫于抗战形势,逃难而去,离别前,大家抱头痛哭,玉山佛学院于此结束。
  玉山佛学院培养出的学僧比较出色者有:远尘、震华、惟真、雨墨、木沧等。
  远尘,法号乘真,江苏泰兴人。18岁入超岸寺受具足戒后,即入玉山佛学院研习经论。后任金山寺首领执事、南京香林寺住持。1932年起出任上海玉佛寺方丈十年,在玉佛寺内创办了上海佛学院。1973年圆寂。
  震华,生于1909年,江苏兴化人,1926年春考入玉山佛学院,继入上海佛学院深造,后又学法武昌,辗转赴港弘法。曾先后任镇江竹林寺方丈兼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玉佛寺方丈兼上海佛学院院长。他在上海佛学院创办著名佛学院刊物《妙法轮》,编成《佛教人名辞典》。1947年圆寂于玉佛寺,终年仅38岁。
  竹林佛学院  竹林寺位于镇江南郊夹山下,为东晋法安禅师所创,初名“夹山禅院”。夹山又名竹林山,山上山下,竹林苍翠欲滴,竹海一片,蔚为壮观,寺庙隐掩于竹海之中,因此在明崇祯年间更名竹林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南巡时曾驻跸竹林寺,并亲题寺名匾额;至清雍正年间,臻于鼎盛,殿宇僧舍达259间,建筑规模宏伟;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又重建,但规模已不及前,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一部分;“文革”中复遭破坏,1981年重建。
  1927年霭亭法师接任竹林寺方丈,数月后创办竹林佛学院。首届招收甲、乙各一个班,共40名左右。霭亭出任第一任院长。
  竹林佛学院专弘华严、毗尼,同时也讲授孔孟之书。历任院长有:霭亭、厚宽、震华、窥谛、淦泉、真禅。他们同时又是当时竹林寺方丈。
  霭亭法师,幼从智光长老剃染,曾入上海华严大学,随月霞法师习佛学。创办竹林佛学院,甫及三载,造就僧材,成绩斐然。时有香港何东爵士及夫人张莲觉居士,拟设佛教化女学,驰函来聘霭亭法师。于是他在1930年左右,卸院务赴香港,旋即创办东莲觉苑,并发行《人海灯》杂志。由此霭亭法师享誉香港、华南一带,前往问法者不绝。1947年,他圆寂于香港。
  厚宽法师于1932年继任竹林寺方丈兼竹林佛学院院长,继续兴学;震华法师于1938年升任竹林寺方丈,并于1939年将因战火停办的竹林佛学院恢复起来,兼任院长。
  竹林佛学院自创办以来主要教师有:慈舟、妙阔、栗庵、南亭、林子青、厚宽、震华、窥谛、淦泉、真禅、超尘、慧峰、欣一、悉明、引觉等法师以及一些居士。
  慈舟法师任主讲,特重律学;震华法师教中国、日本、印度佛教史,教务长超尘教国文和书法,厚宽教梵呗,窥谛、悟庵、达衢教佛学,淦泉教国文,真禅教佛学和国文。
  竹林佛学院学僧们每日晨四时起来做早课,六时过堂;上午八时上课,十一时下课,计三节课;十一时午饭;下午一时半上课,三时半下课,计两节课。
  佛学课程为《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日本佛教史》、《唯识论》、《因明学》、《八十规矩颂》等;国文课内容是《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等,每星期要求写一篇作文。此外还有中国历史、书法和演讲课。
  竹林佛学院学制三年。个别同学出于某些原因六年方毕业。该院自1928年创办,到解放前夕结束,共招收五届学僧,每届40名左右,共培养200多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震华、雪烦、东初、圆湛、福善、超尘、禅耕、真禅、浩霖、超尘、慈舟、悉明、尹波等。
  焦山佛学院  焦山屹立于镇江市区东北十里的扬子江中,焦山上下有十余处寺庙,其中规模最大的叫“定慧寺”。定慧寺初名普济庵,始创于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元代改名焦山寺;清康熙年间改称定慧寺。
  焦山佛学院创办于1934年,智光法师任院长,定慧寺监院雪烦为教务主任。招收学僧120多名,分两个班。其中一个设在海云堂,称为甲班或高级班,有40多人;一个设在禅堂,称为乙班或初级班,有80多人。
  焦山佛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定慧寺的方丈,前后共有五位:智光、静严、雪烦、东初、圆湛。
  智光,毕业于月霞法师主办的华严大学,与太虚大师是同窗好友。他对华严宗的研究造诣很深,两度赴香港宣讲《普贤行愿品》,开香港佛教讲学之风气。1949年5月赴台湾弘法,1963年圆寂,终年75岁。
  静严,俗名陈炎,1907年生于江苏兴化县,7岁出家。1934年任定慧寺监院,1936年起,任该寺方丈兼第二任佛学院院长。值得一书的是,他具有十分强烈的爱国热情。抗战期间,他不避艰险,大力支持以彭炎同志(当时化名林逸樵)为首的中共长江工委所领导的地下斗争,把焦山寺院变成了新四军南来北往的重要联络地。1942年秋,因叛徒告密,受到通缉,被迫出走。
  雪烦,1909年生于江苏泰兴,14岁出家。1934年进入焦山定慧寺。静严出走后,继任方丈兼佛学院院长。他整修殿堂,将藏经楼和云水堂改为正科和预科学僧的讲堂和宿舍,实行“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办学方针。他重视师资,不惜以优厚的待遇延聘人才来佛学院任教。曾任中国佛协理事、江苏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和省政协委员。
  东初法师,江苏泰县人。先后入镇江竹林佛学院、九华山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深造,1934年任焦山定慧寺监院,1946年升任方丈兼焦山佛学院院长;1949年春至台湾弘法,创办佛学刊物《人生》和《佛教文化》,著有《近代佛教史》等,任中华佛教文化馆馆长。1977年圆寂于台湾,享年70岁。1988年,其徒圣严法师自台湾奉舍利回焦山建塔纪念。
  圆湛法师,曾在闽南佛学院、镇江竹林佛学院、泰州佛学研究社等处学习。解放后,中国佛学院教师多年。曾任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副院长、海南省三亚市南山寺方丈。
  曾在焦山佛学院任教的法师有:智光、现月、雪烦、茗山、圆湛、望月、曼陀、玉泉、明性、介如、东初、觉先等,另有仁山、守培、芝峰、块然、震华等法师。此外,该院还从社会上聘请学者、居士任教。如薛剑园,上海暨南大学文学硕士,教文学和统计学;原江苏如皋师范学校校长潘效安、做过韩国钧省长秘书的钱右东和以后在扬州师范学院任教的章石丞,均来教过文学;戴玉华律师教法律;彭遵路老师,曾在交通部工作,代表中国出席过国际电学方面的会议,到过许多国家考察,他在佛学院教代数和物理,喜禅坐,有时通宵达旦。
  佛学院的课目有:佛学、佛教史、因明学、文学、历史、代数、物理、法律、地理、统计学以及英语等。智光院长亲自参加教学,讲授佛学和文学。
  上课时间为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除上早晚殿外,其余时间为自修。晚九时休息。每月初八、十四、二十三、三十放香假(即休息)。有时要出坡,参加寺院的各种劳动。
  与寺院僧人一样,学僧每半个月要诵戒一次;每年夏季念《华严经》半个月;冬季要打“念佛七”,时间为两个星期至七个星期。
  1941年至1945年,日本国友园谛、藤井草萱、岸文贞等佛教学者曾来焦山佛学院讲授佛学。学院师生也有到过日本访问或留学的,如芝峰、东初、圆湛等教师,智平、佛宗、本沧、梦初等学僧。芝峰法师还从日本携回《禅学讲话》一书,为学僧讲授,并译成中文,登载于焦山佛学院的院刊《中流》上。
  《中流》月刊是1940年由圆湛法师创办的。前后的主编、编辑有:圆湛、圣璞、茗山、觉先等。这个刊物起先是油印本的旬刊,后改为铅印本的月刊。该刊的主要内容有:佛教经论解释、佛学研究、国际佛学动态、外国佛学译著、佛教文物古迹介绍、国内外佛教活动报导以及诗词创作等。
  1946年,焦山佛学院曾协助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在焦山定慧寺举办了全国佛教会务人员训练班,《中流》月刊还出了一个专刊。1946年8月,近代佛学泰斗太虚法师到焦山,主持了全国佛教会务人员训练班结业典礼。
  抗日战争初期,焦山佛学院一度停办。1940年恢复,1948年底复停办。
  焦山佛学院学制三年,办过四届,每届两个班。自1934年至1948年,共培养学僧280名左右。其中第一届120多人;第二届、三届各有60余人;第四届仅40多人。
  焦山佛学院的一些教师或学僧在当代海内外佛教界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茗山,现任中国佛协副会长、江苏佛协会长、焦山定慧寺方丈、无锡祥符寺方丈;绍宗,现为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觉先(又名惠庄),曾任闽南佛学院、苏州灵岩山佛学院、潮州岭东佛学院教师;峻岭,原南京毗卢寺方丈,现为上海龙华寺知客;性空,现为中国佛协理事、江苏省佛协副会长、苏州寒山寺方丈;觉非,曾任无锡开元寺方丈,现任南通太平禅寺方丈。在海外知名者,如悟一法师,原为台湾佛教会常务理事,台北“金山”分院(以镇江“金山”为总院)负责人;星云,国际佛教促进会会长、台湾佛光山开山;知定,任美国夏威夷虚云寺住持;圣一,任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和宝林寺两寺的方丈;佛宗(现名法宗),澳大利亚悉尼观音寺方丈;达道,香港鹿野苑负责人;大同,原名悟因,现在加拿大当工程师。
  二、当代江苏的僧教育
  解放后,全国各地的佛学院基本都停办了。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法源寺创办了一所中国佛学院,学僧由各地推荐前往就学,其中有不少是从江苏的寺院选送的。“文革”中,全国的寺院大多遭到破坏,僧人被赶走,中国佛学院也被迫停办。七十年代末,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江苏的名山大寺很快得到修复并对外开放。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佛教事业的人才需求,江苏佛教界于八十年代初即率先在苏州灵岩山寺、南京栖霞寺办起了佛学院,不少寺院还办有僧伽培训班。其中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先后也办起了佛学院。下面笔者就围绕这五处佛学院作一简要介绍。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这是一所中级佛学院,位于南京栖霞寺。它开办至今已有十五年,其前身是南京栖霞山僧伽培训班。培训班由赵朴初任主任、茗山任第一副主任。从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招收了185名学僧。1982年11月15日,培训班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同时举行了茗山法师荣膺栖霞寺方丈升座仪式。赵朴初主任亲自到会祝贺并开示。第二年10月培训班学僧毕业,实际毕业学僧156人。
  为使佛教教育上轨道,经国务院宗教局的批准,1984年,中国佛教协会将原南京栖霞山僧伽培训班改办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该院为全国八大重点宗教院校之一,面向全国招生,学制两年,隶属于中国佛学院并为该院提供后备生源。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朴初兼任院长,茗山法师任第一副院长。赵朴初院长曾两次到院作报告,一次讲“缘起论”,一次讲“知恩报恩”,给全院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和教益。
  十五年来,该院坚持对学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狠抓教学质量,强调学修一体化、生活丛林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今,该院已开办了七期,毕业了六届学僧共300余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佛教事业的骨干,为弘扬佛法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留学国外,从事佛学研究。如怡藏法师,现任浙江雪窦寺方丈;净因法师,现正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宗教哲学博士学位。中国佛协首批输送到斯里兰卡攻读研究生的五人中,有三人是栖霞山佛学院毕业的。还有的在日本、韩国深造。有的应邀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担任寺院住持、监院等要职。
  第七届35位学僧是1997年9月入学的。目前,任课教师共有11位。开设有如下课程:梵呗、丛林知识、戒律学、止观、遗教三经、二课合解、佛学概论、佛典选读、佛教史以及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书法、会计等。其中,佛学课占70%,文化课占30%。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这是一所中级佛学院,位于苏州灵岩山寺。该院于1980年12月10日创办,学制两年,面向全国招生,至今已招收了九届学僧。一至八届共毕业学僧310人。他们除小部分考入中国佛学院或留院继续深造外,其余分配到各地寺庙。该院院长为中国佛协副会长明法师,常务副院长为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佛协副会长、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任课教师有8位。设置的课程有:天台宗、净土宗、律宗、中国佛教史、语文、时政、中国历史、书法等。佛学课占70%,文化课占30%。
  目前第九届学僧有44人,是去年8月下旬入学的。该院在1993年试办了一个研究班,1995年时正式开办研究班。现有学僧15人,他们是从中专班中择优录取的,学制四年。经过十八年的努力办学,灵岩山佛学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毕业僧中有的已担任著名寺庙的方丈,有的担任省、市佛教协会的负责人,还有的在海外弘法。
  金山佛学院  这是一所初级佛学院,设在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内。于1995年开办,学制三年,首届学僧将于今年毕业。现任院长是江苏省佛协副会长、金山江天禅寺第81代方丈慈舟法师,副院长兼教务长为心澄法师。现有教师6位,学僧24人。课程有:印度佛教史、梵呗、佛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通史、政治、书法等。该院实行学修一体化、学院丛林化。学院对学僧们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每日早、中过堂,还要上殿坐香;适当参加水陆法会,进行实际锻炼。慈舟院长亲自讲授寺庙管理知识,每天常领学僧们过堂、上殿、坐香,还常于晚间在禅堂为学僧们讲开示。他还十分重视对学僧们进行政治思想和寺规庙纪的教育,抓得较严。
  天宁佛学院  这是一所初级佛学院,设于常州天宁寺内。1995年3月7日开办。学制三年,现有一个班近20名学僧,将于今年毕业。现任院长是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常州天宁寺方丈松纯法师。课程有:沙弥律仪、四十二章经、二课合解、佛教史、梵呗、语文、书法等。
  宝华山律学院  这是一所初级佛学院,设在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内。该院学制三年,院长由隆昌寺方丈、84岁的慈舟法师兼任,副院长为林祥和心平二位法师,教务长为智宇法师,学僧15人,教师有8位。佛教专业课占70%,有:戒律学纲要、沙弥律仪、三坛演仪、无量寿经、佛学概要;文化课占30%有:古文观止、英语、法律常识、历史、书法。宝华山律学院计划今秋再招收15名左右学僧,以后逐步扩大规模。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