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多识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引子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佛教把人生世界,更确切地说把有生死之苦的生命世界称做此岸世界,把超脱生死之苦,获得永恒的快乐称做彼岸世界。
  或者说把沉浮飘流在无边苦海中的有情识的众生称为此岸,超脱生死苦海获得快乐自在称为彼岸。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这“此岸”和“彼岸”之间都有一条在平常情况下无法跨越的无边大海。
  这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海,有暗礁、风浪,有无数鳄鱼和白鲨,随时都有葬身鱼腹的危险。
  要想跨越这风浪险阻的生死大海,就需要一条不怕风吹浪打的坚固结实的船,需要掌握航海原理和技术,需要一张航海图,需要一个指南针。
  在这些条件具备之后,方可选择路线,制定方案,实施出航计划。漂洋过海是如此,超越生死之海也是如此。
  但是有很多人意识到身在苦海却又不想寻求超脱苦海的办法;有些人虽然想超脱苦海,向往彼岸,却不想准备船只、掌握航海原理和技术,也不想购置航海地图和指南针,却把航海的计划建立在虚无飘渺的幻想之上,自以为神可以保佑自己到达彼岸;有的还没有在横隔两岸的大海中深入一步,就觉得自己超越了苦海,毫无自知之明地宣称:“啊!我已到达彼岸!”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怜啊!
  佛陀留给世人的珍贵遗产就是一条永不沉没的“船”,一部“航海技术原理”,一张“航海图”,一个“指南针”——这就是全部佛法。
  第一节 理论的先导作用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有理性的人类,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目标,或者设定目标,确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的性质,利用知识和经验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方案和实施办法,最后根据确定的方案、办法进行工作,尽量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避免盲目性。
  这种实现目标的行为模式,适合于任何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学佛当然也不能例外。
  但在现实中千千万万的学佛修行人却缺乏这种合乎科学的思路,糊里糊涂,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不知道目的离自己有多远。
  有的人一生连一级目标(人天善果)都很难达到,却想超越一、二级(出世解脱)目标,达到三级(成佛)目标;
  有的人把此岸当作彼岸而原地踏步;
  有的人却在与目标相反的方向上寻找目标而终无所得;
  有的人像黑夜走路,瞎子射箭;
  有的人把下堕之道误认为上升天堂的阶梯;
  有的人追随伪装成佛菩萨的魔鬼,走向罪恶的深渊。
  堕入上述种种歧途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几乎本能性地具有一种改变自身命运、给苦海中颠簸的生命之船寻找一处能安然栖息的幸福港湾的心愿,但却缺乏一种驾驭生命之船直达目的地的相应的正确理论知识。
  正如寂天菩萨在《人菩萨行论》中所说的那样:
  人人虽有离苦之心,
  却往往自讨苦吃;
  人人虽有求乐之心,
  却往往自毁其乐。
  这种行为和愿望背道而驰的原因也就是智慧的对立面——无明。
  无明就像黑暗,消除无明黑暗的唯一方法就是点燃智慧的明灯。
  因此宗喀巴大师在《缘起理赞》中说:
  世间中的一切忧患,
  其根源是心智愚暗,
  明见此理可以根治,
  故此讲说依存因缘。
  消除心中无明的“智慧明灯”是自心智慧体的燃烧放光。众生心中本来就有的这种可以燃烧放光的智慧体,大乘佛教称为“佛心”。
  但这种佛心——觉悟性,只是一种可燃烧放光之物,不是生来就处于燃烧放光的状态。
  自心智慧体的燃烧放光,必须借助于来自外部的智慧火炬的点燃,否则不会自己燃烧放光。
  如果在人的心中没有可燃烧放光的智慧体,光靠外部的点燃也绝不会燃烧放光,就像点燃石头不会放光一样。
  如果人心的智慧体生来就处于自然放光状态的话,就不需要学习知识开发智慧。
  但人类的经验证明,一切聪明才智,包括佛教的开悟见性智慧,都是后天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结果,不是“自生”和“自悟”的产品。
  所以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中说:
  若不精通五明之学,
  虽大菩萨难成遍知。
  要认识佛教的追求目标,掌握实现目标的正确道路和方法,除了学习佛教的知识理论外没有任何别的途径。所以,“依法广闻细思辨,然后步入实修途”便成了佛教人道修学的基本原则。
  有的人说什么“只要一心念佛号就能往生净土,不需要学习经典”,这种观点的本质是主张愚昧,反对佛教。
  因为佛教的“教”是教化之义。“教化”就是用三藏经典理论,开发智慧,破除无明。如果不用开发真智就能往生净土、解脱成佛的话,天下的愚民和动物往生极乐、直至解脱成佛的系数定会高于精通佛理、证悟理性的大德善知识。
  如果是那样的话,佛陀出世传教三转法轮还有什么意义呢?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在它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道路之间具有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学习佛法还是研究佛教,都需要紧紧把握合乎逻辑的总体理论原则。
  有的人以“法无定法”和“法门无量”为借口,随心所欲地解释佛教,甚至把佛教的修行证道行为变成和外道迷信没有多大区别的随意性选择,这是对佛法理性原则的破坏。
  “法无定法”的“法”指的是万物,“法门无量”是说众生无量,心态各异,引入善道的智慧方便也与众生心态相应之义。在未入道之前用种种智慧方便引入正道,人道之后则按统一的轨道修行证果,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所谓“方便”,并非无原则的方便,其原则就是趋于解脱成佛之道。解脱成佛是佛法的统一轨道。
  这统一轨道就有一种在严格的逻辑规律控制下与目标体系紧密相联的修道体系,以及总结概括修道规律、对修行者起到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
  整个佛法就像无数零部件组成的一台精密的机器,制作这部机器的原理分散在经、论、律、续等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中。
  其中大部分经典都是阐明解脱大机器上的某一个部件或者零件,只有被称做佛经精髓的“般若”部全面系统地透露了三乘佛法整体的框架原理。
  大般若六百卷,中般若一百卷,内容浩瀚如海,明说性空,暗示修道原理,深奥难解。
  弥勒《现观庄严论》将《般若经义》一级概括为八品七十法,二级概括为道果二法。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将三乘佛教八万四千法概括为三士道,并将三士道纳入菩提道的统一轨道,作为一个人一生学修的三个步骤,在般若理论结合修道实践方面提供了一个一法涵盖万法的全面系统的修道方案。
  第二节 与目标相应的道路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转生人天善果、出世解脱和成佛是佛教的三级追求目标。与三级目标相应的修行方向、道路也有三级,分别称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士”指的是修行人。
  “三士”可以理解为学佛修行人的上中下三个层次,或者说根据不同追求目标划分的三种人,也可以理解为成佛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
  下士中又根据思想心态、追求目标分为下下士、下中士、下上士三类。
  “下下士”是指不关心后世,只关心今生今世,没有正确信仰,见识短浅的那一类人;
  “下中士”是指只希望转人身,进天堂,为获得人天幸福戒恶行善之人(大部分世间宗教,即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信仰者都属这一类);
  “下上士”是指把转生人天之身看做解脱成佛的必要条件而皈依、发菩提心、修转生人天善因缘的人。
  中士也分中下士和中上士两类。
  “中下士”指那些只求出世解脱轮回之苦,以声闻、缘觉罗汉为终极目标的小乘修行人;
  “中上士”是指那些把出世解脱心看做成佛的先决条件,把皈依、发心、受戒、行善、修定、修慧作为修行内容之人。
  上士根据发心的程度可分为钝根上士和锐根上士两种。
  “钝根上士”是指在发一般菩提心的基础上修六度,通过三个无量劫完成显宗五道十地的进程而到达佛地的菩萨乘修行人;
  “锐根上士”是指那些具有特胜慈悲心,以发疾速成佛的猛烈菩提心为基础进入金刚乘的大乘修行人。
  以上“三士”“七类”人中,下下士不属于修行人范围,在下中士中有信佛的和信世间外道的两种人,前者是皈依三宝而修转生人天善因缘的人,后者虽不信仰佛教,但却信转世和因果报应而重善德戒恶行善亦能获得人天善果。
  中下士是只求自我解脱而修出世道的小乘人。其中又分钝根和锐根两种,其钝根人一心修小乘涅架,彻底破除转世因缘——三界烦恼障,获得二乘罗汉果后进人常寂状态,永不转世;锐根小乘人获得罗汉果位后,觉悟到自己的果位非终极果位,发菩提心,回转到大乘资粮道修行,终成佛果。
  下上士和中上士、钝根上士和锐根上士属于上士道根基之人。这“三士”“七种”的划分标准是衡量一切佛教修行人层次的标准。
  追求往生净土是并非以破除三界烦恼障为目的的解脱道,是属于修人天乘的殊胜善道。
  三士道作为修佛道的三个阶段而论:
  修人天善果是修上士道的第一阶段;
  修出离心的中士道为修上士道的第二阶段;
  修两种菩提心的上士道为其第三阶段。
  把这三个修行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大乘皈依心和大乘发心。有了大乘心,就属于大乘人,无论行善消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力量。
  因此,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如像点土成金术,
  能把污秽凡俗体,
  变为佛体无价宝,
  故应坚持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修行原理集要》中说:
  发菩提心大乘道根本,
  诸大乘行基础与主体,
  完成二资粮之点金术,
  万般善缘汇集福宝藏,
  一切大勇佛子明此意,
  菩提宝心常做修行本。
  消业犹如清除身心中的垃圾,行善如增加营养、美化环境,对修行人来说这两方面缺一不可。而菩提心在这两个方面都能产生极大的功力,因此,才显得十分重要。
  第三节 下士道修行重点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下士道人天善果因缘修积法,可以概括为四观、一行、一舍去。
  “四观”是:
  具缘人生难得观;
  人生无常观;
  恶道苦重观;
  善恶业报观。
  “一行”是:
  皈依三宝,重视业报行。
  “一舍去”是:
  舍去今生今世的贪图享乐心,求取后世的利乐。
  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下士道修行重点
  对佛教的起信是从对生命的本质认识开始的。
  首先生命既不是一成不变的恒常物,也不是一种偶然一现、死后永远消失的断灭物,它是一种永远相续不断、非常非断的流变之物。
  因其处于刹那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故“非常”;又因精神之续流相续不断,故“非断”。
  生命像植物的种子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一样,是无始无终、连续不断的因果链。
  其次,生命的存在形式有多种多样,根据智力、身体器官等生理特点和生活条件、寿命等划分为五类或六类,也称“五道”或“六道”众生。
  其中人类是介于苦难深重的三恶道和自在快乐的天道之间的有苦有乐、有作为的生命。
  人生有苦的感受,才会产生改变受苦的命运的志向;人有富贵和贫穷的差别,有制人和受制于人的差别,有享乐和受苦的差别,有安享天年和多病多灾的差别,有享受自由和无自由的差别,有聪明和愚昧无知的差别,有品行善良和品质恶劣的差别,这种种差别构成了人生的不同和人间苦乐的不均。
  人是有理性思维的高级生命,能够在现实社会和自身生命的观察思考中提出无数个为什么,并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
  人类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是从思考开始的。佛教的起信也是从思考生命的本质、万物的变易无常、人生的苦乐为起点的。佛教就是在这些问题上做出了答案圆满的解决办法。
  佛学是以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心理和意识特点以及生命的升华超越等问题为主要对象的学问。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在充分认识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从思想意识到外部行为,按理想的标准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的道德情怀、思想意识逐步达到具有无比慈悲和完善的佛菩萨境界。
  成佛是学佛的终极目标,但按通常的轨道,成佛并非易事,需要经过无数世的学修积累福慧因缘。在未成佛之前的漫长岁月中需要具备长时期连续不断的学修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具备能够学修佛法的连续人身。
  因此,为了在遥远的将来成佛,在现阶段珍视和追求人身、修积转生人身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在成佛成菩萨的幻想中虚度人生的人们,回到现实中来衡量自己的思想行为,考虑死后的归宿才是对机的法门。
  正因为按理一生成不了佛,成佛需要经过三个或多个无量劫的修福修慧,所以首先要修连续不断的人天之身,特别是具佛缘的人身。因此把修人身当作修佛的必要条件并作为成佛的基础道和初级道是合乎逻辑的。
  同时,佛的精神智慧是人的精神智慧的升华和超越,因此,人是佛的基础,修佛先从修人做起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下士道修道核心就是修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积德行善的好人,争取下一世和多世连续获得人身,为自己和众生建功立业。
  不但要经常想此心、发此愿,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依照佛法改变观念,做出实际行动。
  下面就下士道人天善果修法中须解决哪些思想认识问题,如何立志学修等作概括介绍。
  二、树立具缘人身难得观
  佛教所追求的人身,不是一般的人身,而是内外条件优越的人身,是具备众多善缘的人身,即具缘人身,有人直译为“暇满人身”。
  内因指自身条件,外缘指社会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具缘人身应具备内外基本条件。
  内部条件:生理上无缺陷,心理正常,心智聪明,身体健康,好学上进等。
  外部环境条件:具备生存和生活条件,具有佛教文明和学习佛法的环境条件等。
  在认识人身难得方面须从两个方面认识:
  一是认识人身本身的珍贵价值;
  二是认识获得人身的因缘形成的难度。
  为了珍视人生,发挥人身的积极作用,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认识人身的价值:
  (一)成佛离不开现世的人身,转世人身是现阶段修行的主要目标。通过现世的人身可以修积继续转生人身的因缘。
  (二)现世的人身有能力修积超世解脱和成佛的因缘,利用人身特有的精气脉条件可以修即身成佛的无上密道。
  (三)人若能自觉,现有人身每时每刻都能发挥有益的作用。
  在认识人身难能可贵的基础上,不浪费时间,不虚度年华,使现有人身发挥积极的作用是认识人身价值的目的。
  另一方面,人身的珍贵还要从人身稀有难得方面去认识。
  (一)修造转世人身的因缘有三难:转人身的先前因缘是持善戒,财富的先前因缘是施舍,身体健美的先前因缘是忍让等美德。这类美德一是难修,二是难以一贯坚持,三是难以做得圆满成熟。
  (二)转生具备继续修学条件的具缘人身,比转生普通人身所需先前因缘更多而修造难度更大。从世人的德性和行为衡量,别说具善缘人身,就连转普通人身的可能性都是极小的。
  (三)在充分认识具缘人身难能可贵的基础上,珍惜自己的难得之人身,充分发挥人身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树立三个观念:
  1.树立人身是如意宝,要珍惜,要发挥作用的观念。
  2.树立此身具备千载难逢的超越契机而须牢牢把握的观念。
  3.人生如落水者侥幸获得的救生圈,要树立此机会绝不能放过的观念。如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犹如将珍宝视为粪土,如从宝岛空手返航。
  在已得的优越人身上发挥积极作用方面:
  一要树立为后世着想的远见;
  二要为后世的长远幸福创造蓄积充足的因缘。
  三、人生无常观
  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存在,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有生命的人身也是一种暂时的存在,因此,也难以超脱有生必有死的变易无常规律。
  人生最大的不幸和缺憾是迫使放弃一切的死亡无常。不回避自然规律,常思无常,对人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能激发人们的紧迫感,能消除消极懒惰思想。
  树立无常观,可以对人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面向未来;
  (二)可以意识到死亡有可能随时来临而对死后的再生尽快进行思考,作好安排;
  (三)可以意识到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走向死亡,每过一日就是寿命减少一日、死亡向自己逼近一日,可以提醒自己放弃对虚幻事物的迷恋。
  若无无常观念:
  (一)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
  (二)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做常住久留的打算,在无益的事务中消耗时光;
  (三)对死亡平时无思想准备,死亡突然来临时就会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不知所措。
  总之,后世至永世的幸福靠的是今生今世的善德善行因缘,今生今世能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利己利众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对自身生命无常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因此,佛教把认识万物无常、人生无常看做是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生死是生命续流中的变易过程,死亡不是生命的永远消失,而是生命再生的过程。
  只有认识到必死、将死,才会对死后的转世再生做思想准备和超前打算,以创造积极的条件。故称:认识人身无常为入道之门。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为:
  (一)生必然死亡理;
  (二)死无定时理;
  (三)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每条公理有三条证明理由,称“九因”。
  “九因”为:
  (一)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二)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三)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四)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期限;
  (五)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六)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七)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八)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九)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是:认识到人必然会死,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死亡痛苦的只有一种训练有素的心理和精神力量,而这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产生于佛法的修炼,因此:
  (一)决定学修佛法;
  (二)死无定时,随时可能发生,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三)因死时有用的只有佛法,故决定全力以赴学修佛法。
  四、恶道苦重观
  人的死是今世生命的结束和来世生命的开端,像埋在土中的麦种坏死生出新的麦芽一样,旧种不死,新芽不生。死后又生,生后又死,生生死死,连续不断。这就是生命流转的规律。
  人死后必然再生,但再生的前途只有两种,一是人天善道,一是畜牲、饿鬼、地狱组成的恶道。
  转生人天善道是前世善业的结果,转生恶道是前世恶业的报应。
  以善恶业为转世因缘的六道众生,转世何道完全由业力所决定。自己下世投生何道,完全是由今生今世的思想德行和行为事业决定的。因此隔世的转生前程,按因果规律,完全可以从今生今世的思想行为做出判断。
  人们反思自己的一生,便会发现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中合乎佛法善恶标准的善念善行所占比例极小,而恶念恶行几乎充满生活的全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转生人天善道的希望非常渺茫,而堕生恶道几乎已成定局。
  那么堕生恶道后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为了避免转生恶道,必须充分认识恶道生命的深重苦难。
  恶道按受苦程度分为三界:畜牲界、饿鬼界、地狱界。
  (一)动物畜牲界在大陆和海洋中,智力低下,无力改变生存环境,弱肉强食,内部自相残杀,受人类的役使、捕杀、宰割,生存没有任何保障。
  (二)饿鬼界是指一种受饥渴之苦的生命。饿鬼的本土在大地底下,散居于人间。其疾苦主要是饥渴,一是得不到饮食,二是虽有饮食而不能食饮,终身受饥渴之苦,叫做饥食内外障。
  (三)地狱界共分四类:
  大众地狱即火热地狱;边缘地狱;寒冷地狱;零散地狱。
  1、火热地狱共分八类:相残狱、黑线狱、撞击狱、残叫狱、大残叫狱、炼狱、大炼狱、苦热无间狱。
  2、边缘地狱共分四类:火灰塘、尸泥池、刀剑道、滚汤河。
  3、寒冷地狱共分八类:起泡狱、泡裂狱、寒颤声狱、唉叹声狱、磕齿声狱、青莲狱、红莲狱、千瓣红莲狱。
  4、零散地狱:无固定地点,散居于大陆和海洋之中。
  关于地狱的详细情况见《念住经》和《俱舍论》、《菩提道次第广(略)论》等。
  关于六道,佛经中有两种说法:
  一是地界说,认为人天和三恶道都有固定的地界,如《俱舍论》等所说。
  二是心态说,是从人的心理感受和心智分为六道,苦大灾重者为地狱心众,受饥饿之苦者为饿鬼心众,愚味无知者为畜牲心众,生活苦乐参半者为人心众,有乐无苦者为天心众,残暴好斗者为阿修罗心众。此说出于大乘般若部。
  虽然是人,但由于受业不同,在处境、心理感受、心智、德行方面各个不同,与六道众生形成了相应的心态和类别。对于那些只信现量经验的人来说,这“心态六道”说或者“人间六道”说可能更容易接受。
  相信地狱的存在,认识三恶道之苦,对激发人们的超脱向上心,提升思想品位,遏止犯罪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认识到三恶道之苦后,就要思考如何避免堕生恶道?怎样才能超生善道?
  结论是:只有皈依三宝、信仰业报、弃恶行善才能避免恶堕、超生善道。因此,就要修皈依法和信仰业报,弃恶行善,建立恶堕防线,开辟超生善道的金光大道。
  五、皈依法
  (一)皈依法的重要性
  皈依是进入佛法之门,不皈依三宝:
  1.没有佛教信徒的资格;
  2.没有“三戒”生效的根基。
  因此,皈依法是佛教的根本大法。
  (二)皈依法修法  -
  1.皈依三宝的目的。大乘、小乘和三士道各自皈依的目的都不相同。初入佛门的下士道皈依的主要目的是在坚信三宝有能力拯救恶堕的基础上皈依三宝,争取三宝的救助。
  2.皈依对象。对主修人天善道的下士道而言,其皈依对象是拯救恶堕的佛和拯救恶堕之法以及修持此法的僧众。
  佛是指示超脱恶道之导师;
  法是超脱恶道之方法;
  僧是同修此法的助手。
  (三)皈依方法
  皈依方法总括可分为:知其功德而皈依,知其特性而皈依,树立信念而皈依,排除异端而皈依。
  1.佛功德如四身功德,法功德如改善思想行为和拯救堕落的功德,僧功德如去染修持功德等。
  2.三宝各自的特性为:佛是已证无上觉者,是说法者,是供养对象;法是已证悟的佛所说之法,是对治烦恼之法,是学修和实现的目标;僧是如法修行者,是趋于正法的向导,是援救者。
  3.树立信念为:坚信佛是唯一开示拯救正道者,坚信佛法是唯一能拯救之法,坚信僧是可靠的同道援助者。
  4.排除异端是除三宝之外不信仰任何外道和外道之神鬼、法术。
  皈依身外的佛法僧是皈依因三宝,立志自己修成圣僧和佛;具有断证的正法功德是皈依果三宝。对下士道而言主要是皈依因三宝,求得三宝救助自己解脱恶道。
  (四)皈依戒分禁戒和行持戒两种
  禁戒是:皈依佛者不能皈信世间神灵,皈依法者不能危害众生,皈依僧者不能与邪门外道为伍,不能在思想言行方面亵渎三宝,对佛陀、经典、僧人必须以敬正三宝之礼仪对待,不能犯不敬之罪。
  行持戒共有六条:
  一是须常思三宝之功德而一心树立皈依之信念;
  二是思念三宝之恩而奉行供养;
  三是宣传三宝功德,教育众生皈信三宝;
  四是念其皈依利益,常修皈依之法;
  五是无限信赖三宝,以三宝之法为为人处事的标准;
  六是将三宝珍视如生命般不放弃不怠慢。
  (五)皈依三宝的利益
  1.获得佛门弟子资格;  
  2.奠定三戒基础;
  3.消除罪业;
  4.造广大福田;
  5.意虽不正能招胜报;
  6.回向不正能感正果;
  7.善业永不受损;
  8.邪魔不能伤害;
  9.不堕恶道;
  10。诸事如愿以成;
  11.能速证佛果。
  以上皈依法详见《菩提道次第广(略)论》。
  六、善恶业报观
  能招致幸福和快乐的事业为善业,能招致不幸和痛苦的事业为恶业。“业”指人的思想行为,“报”指人的思想行为造成的后果。
  佛教哲学认为,一切有为法都是因果法,一切事物都有前因后果。每一件事物既是前因之果,又是后果之因。每一种事物都和自身以外的各种事物构成相依相助、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
  用宇宙万物的因果自然规律解释人类的善恶道德行为和苦乐遭遇,是佛教的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这一特殊因果规律的认识和因果理念的建立,对于佛教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为佛教圣殿基石的业报因果理念,如果在理论上不能成立,思想上得不到确信不疑,对佛教的一切信仰都等于失去了根本立足点。因此,对佛教的认识和立信要从认识业报因缘开始。
  认识善恶业报,首先要认识造业和受报的主体——人。
  人是有形之肉体和无形之意识的结合物,也可以叫做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人的肉体和精神(包括一切含识生命)是一种遗传性的特殊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
  在人身上具有物种整体遗传因素和个体自身遗传因素。前者是可见的物质体,后者是不可见的精神体。
  作为人来说,肉体和精神相依相存,肉体的生命、体温和气靠精神维持,精神离去,肉体便坏死;精神的功能依赖于人体器官的存活,人体器官受损至毁坏,精神就会失落。
  人的肉体是阶段性的存在,但人的精神体是一种永远不断的连续性的存在。
  如旧的麦种的形体坏死过程中能量转换为新的麦苗,麦苗成长结成新的果实,如此代代相传,永不止息。
  旧的种子和新的子实,既不是同一个事物,因此非“常”,也不是毫无关系的另外一种事物,因此非“断”。种子和新结的子实之间是一种遗传关系,生命的流转轮回的主体,是一种能量性的精神存在。转世是一种能量转换,是寻找新的生命载体。
  生命转世的逻辑论证主要有以下四条理由:
  (一)先前意识的存在
  人的意识是一种连续性的存在,如此时此刻的知觉意识是此时此刻之前的知觉意识的衍生物和续流,决不是无中生有。
  今日的意识可以证明昨日的意识的存在,今日的意识又是昨日的意识的未来意识,由此,又可以证明未来意识的存在。
  人在胎儿阶段的初生意识的先前意识,必定是自己前世的意识,无别的可能性。
  (二)先前同类因的存在
  物质是有形之物,精神是无形之存在,它们并非同类事物。物质生于物质并非生于精神,精神生于精神并非生于物质,这是因果同类同质相生规律,没有相反的例子。
  人的有形的身体器官来源于物种群体父母的遗传物质,自身的精神意识不是父母的遗传物质的产物。
  作为自身意识,其初生意识必然有先前的同质同类因意识。
  这先前同类因,除自己投胎前的意识外,不会有别的可能性。
  (三)先前习性的存在
  人和动物的一切习性都是在示范性的教育和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
  因此,初生婴儿的吸吮母乳、初生小动物的觅食活动以及雌雄动物和男女性之间的性行为等,都是不教自会的、叫做“本能”的习惯性行为。
  这类习惯行为若不是前世形成的,怎么会产生呢?难道机器人也有这类习惯性行为吗?
  (四)先前经验的存在
  人的回忆都是先前经验在意识中的复现。不但在禅定的一定层次上能在意识中复现一世和多世的先前经验,而且古今中外有许多儿童能够回忆起前世的身世、具体地点、姓名、家族、职业,有的人还能证明其回忆的真实不妄,如果没有先前的经验怎么有回忆呢?
  破顺世外道的断灭观点:
  (一)有人说“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人的前世和后世的存在都是看不到的,因此,人的前世和后世是不存在的”。
  这个推论的大前提是错误的,看不见的东西不一定都不存在,很多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形质和暗物质的存在都被科学的先进观测方法所证明。
  人的转世不是有形肉体的转变,而是无形精神能量的传递和取得新的载体的过程。现世的人的意识的存在既然无形而无法用肉眼观察,隔世的意识怎么能用肉眼观察到呢?
  这就像今天的视觉观察不到昨天和明天的情境一样,怎可以以此否定昨天和明天的存在呢?
  (二)有些人认为“人的意识是物质性大脑的产物”。
  如果那样的话:
  1.只要大脑存在,人就会不死。人的物质大脑,通过特殊处理可以保存很久,但人的寿命有限,无法无限延长,即使是精力旺盛的青年人死后,其大脑仍然和死尸的其他部分一样,没有任何感觉和思维功能,没有精神能量。
  2.大脑是物质的东西,人可以仿造。但仿造的机器人、电脑为什么没有自生智慧和意识活动呢?这就证明人的意识不是物质性大脑的产物。
  决定转世的因素:
  一是烦恼;
  二是造业行为。
  烦恼有多种,但作为转世主因的烦恼是执实无明。
  从无明产生贪嗔等各种烦恼,由烦恼引起各种造业行为。
  无明是造业的思想根源,造业行为是无明引起的身言意行为。
  在转世中无明是作用力的本源,如火种;造业行为是引发作用力的助剂,如氧气。
  虽然烦恼未除,但只要断绝造业行为,无明就像真空中的火种一样,发挥不了燃烧释放能量的作用。业对转世的作用就像阳光、水分和肥料对种子发芽生长的作用一样。
  造业的业分三类:
  一是善业;
  二是恶业;
  三是不变业。
  善业是感招人天善果和一切幸福快乐的因缘,恶业是下堕三恶道和招致一切不幸恶果的因缘,不变业是转世色界和无色界的因缘。
  业报因缘的逻辑论证:
  (一)性质推理
  1.正面推理:一切有为法的存在都是因果性的存在,人的行为和感受都是有为法,因此,人的行为和感受都是因果性的存在。
  2.反证法:人的一切行为和感受不是非因果性的存在,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非因果性的存在。
  (二)业报事例
  业报有现世报和隔世报。
  现世报是人类的群体和个体的各种行为引起的现世效应。
  善业,如造福于众生,众生得到收益,造福者自己也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受到众生的尊敬和爱戴;
  恶业,如杀人、贩毒等,不但造成别人的不幸,自己也在心理上遭受复仇和被惩罚的恐惧的压力,招致杀身之祸。
  人类的一切善恶行为都产生相应的苦乐结果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只是大多数人对这一客观规律的认识十分迟钝而已。
  业报有决定性、增殖性、无错乱性、不坏性等四个特点:
  (一)块定性是同类因感同类果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
  (二)增殖性
  如一粒树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无数树种,一粒麦种可以增殖为万斤小麦,同样,善恶业的增殖也和植物的增殖相同,如果没有遏止因素,就会无限增殖。如一个善念可以种下参天的菩提树种,一粒嗔恨的火种可以烧毁一片幸福的丛林。
  业的增长是由造业的性质、思想动机、造业对象的身分、造业者的身分、造业次数、造业对象的数量等因素决定的。
  善业的特殊增殖规律:
  在时间上,在灾难厚重的末法时代所行之善,比太平盛世所行之善增殖力强;
  浊世所行之善,比佛国净土所行之善增殖力强;
  有无我智慧观照的善行,比没有无我智慧观照的善行增殖力强;
  有菩提心的众生所行之善,比无菩提心的众生所行的善增殖力强亿万倍;
  有回向性的善行比无回向性的善行增殖力强;
  修无上密的善行比修一般佛法的善行增殖力强等等。
  (三)无错乱性
  造何种业就遭何种报应,造恶不会感善报,行善也不会遭恶报。有时造恶行善得不到相应的报应,甚至得到相反的报应,那只是一时的表面现象,肯定有其他原因。如狠毒的人一时能获得很多的金钱,终究难免法律的制裁;恶人一时得逞,终究身败名裂;善人虽贫困潦倒,却能留下一身清白。
  (四)不坏性
  任何种子的生长,不但要有无病的种子(内因),还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外缘)。
  如果没有生长的诸缘,粮食种子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而不会坏死。善恶业也同样,有的现世受报,有的隔一世报,有的相隔多世而报。消业的善行如锄草,如杀虫,如对恶业种子生长条件的隔离绝缘,通过四力消业行为可以抑制和断绝恶业的生长和成熟。
  善恶业力会产生互相遏止和相互抵消的作用。
  如果没有善恶业力的相互作用,善恶业种就会永远不坏,这种不可思议的业力,会推动着轮回轮子的永转不息。
  所以,不出轮回的善果和超出轮回的解脱成佛都要从改变和消除无明和业力上作文章。
  认识业报因缘的目的就是为了改恶行善,以此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造业行为的主体是自我和受自我支配的思想行为。
  “自我”分造业、受报主体的自我和为虚幻意识所虚构的“自我”两种。
  佛教正见智慧所要破除的“自我”是后一种“自我”,即虚构的、作为执实对象的自我,而不是造业受报主体自我。
  如果否定造业受报主体的自我,就等于否定善恶业报,就等于否定成佛的主体的实在性,因而就等于全盘否定佛教。
  讲佛教哲学而能分清这两种“自我”者,自中世纪以来除宗喀巴大师外,没有第二个人。
  “业”从性质分类只有善恶两类。“十恶”和“十善”是最典型的善恶业的概括。
  “十恶”之身业是杀生、盗窃、邪淫,言业是妄语、离间语、恶语、是非语,意业是贪心、嗔心、邪见。
  “十善”是戒除十恶。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撒谎、不挑拨离间、不说伤人的恶语、不说引起是非的绮语、不生贪心、不生嗔恨心、不产生违背真理的偏邪之见等。
  不但要力戒十恶,还要积极行善,如不但不杀生,还要保护生命,进行放生和救死扶伤等;不但不以贪心偷盗、掠夺等各种手段获取不义之财,反而要以慈悲心施舍钱财、救苦济贫等,依次类推。
  在行善的同时不但要戒恶,还要以四力忏悔消业。
  忏悔四力:
  1.所依力是皈依和发菩提心之力;
  2.弃舍力是过去罪业的悔改决心;
  3.离恶力是今后不再作恶的决心;
  4.对治力是消除恶业的修善行为。
  为求人天善果的修道行为包括在“四观”“一行”“一舍去”之中。即在思想意识中树立具缘人身难得观、人生无常观、恶道苦重观、善恶业报观的基础上,舍去一切随时都可能舍去的现世的贪图享乐,争分夺秒修皈依法,戒十恶,行十善,精进不息,就能获得今世的安乐,也能避免恶堕,获得转生人天之道的幸福快乐善果。
  第四节 中士道修行重点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中土道修行总旨可以概括为二观、一行、一舍去。
  “二观”为:
  世间过患观;
  解脱利益观。
  “一行”为:
  一心解脱,修习“三学行”。
  “一舍去”为:
  舍去对轮回转世的贪恋心,求取息灭涅槃之乐。
  按照下士道的修法严格修行,可以获昨转生人天的善果,但是人天的生命及其生存环境均受业力的支配,难已摆脱业尽下堕、变易无常的规律。即使是世世造善业,连续转生人天,仍然是苦谛身,无法脱离受苦的命运。
  为了永远摆脱惑来所支配的轮回命运,必须寻求彻底解脱的道路。
  要想摆脱轮回、超越生死,就要认识轮回世间的本质,寻求超脱轮回、获得永恒快乐的方法。
  佛教哲学将轮回世间的本质归结为苦、集二谛,将解脱轮回的结果和方法归结为灭、道二谛,共为“四谛”。“谛”是“真理”之义。要想认识轮回、脱离轮回,就要认识“四谛”的世间和出世规律。
  苦谛是轮回世界的本质概括。轮回的主体是含识生命,轮回世界指的是生命世界,不包括植物和物质环境。
  苦乐是指心灵和肉体的感受体验。世间苦有种种,按苦的根本性质分为:受苦、变苦乐受、遍行因缘所生苦三类。
  苦受是人和动物都能感受到的各种痛苦;
  变苦乐受是乐变苦、先乐后苦、形乐实苦之类;
  因缘所生苦是非乐非苦的中性感受,苦的本质在于变易无常。
  色界和无色界没有前两种苦,只有因缘所生的变易苦,故称这类苦为遍行三界之苦。
  这种因缘所生遍行苦是深层的、微细的苦。对这类苦的认识是佛教独有的特点,《因明论疏》中说,佛讲“观苦”,就是指观遍行苦。因为前两种苦一般 世人和外道也能认识到,外道认识不到遍行苦,才把天堂作为永恒的乐园。
  要想认识因缘所生遍行苦,就要认识一切有为法的变易无常规律。
  “无常”有极短时间一刹那中的存在、形成刹那的存在两种。
  时间刹那中的存在是说事物存在只有一刹那,在第一个刹那中生成,在第二个刹那中变化消失。
  形成刹那是指事物形成的全部时间。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事物形成的全部时间的一刹那,如“年”的形成有十二个月,365天。“年”的存在从年初的零点时分开始到下一年年初的零点之前;一月的形成是从月初的零点到下一月月初的零点之前;一日的形成从当日的零点到第二日的零点前;时、分、秒的形成也如此。在一年之中虽然364天已经过去,只剩一年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小时,这一年仍然存在。这样的形成和消失,即生和灭是同时的。当一年完全形成时,这一年也就完全结束了。如一日是二十四个小时,每个小时的形成中也伴随着每个小时的分分秒秒的消失;一个小时到最后一秒钟才完成它的形成过程,当这一小时全部形成时,这一小时也就全部消失尽了。
  事物的变易无常性的真正含义,不是指事物一刹那间的存在。如果有一刹那的静止和不变,时间虽短也意味着一刹那的“恒常性”,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符合一切存在无常的定理。
  实际上连极短时间一刹那的静止不变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即生即灭、生灭同时、无前后之分,如时间、流水。当前一秒变易为后一秒时,前一秒的生灭已同时完成。
  任何事物在同一刹那当中即是它又不是它,这就是生灭同时、永无静止的无常规律。
  人的一生也是由年月日时分,分分秒秒组成的。人的一生虽然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过一年减少一年,过一日减少一日,从娘胎出生之时起,生灭是同时开始的,生长到十岁时,同时也意味着一生中已减少十岁。在每天每时,人的有形的色体和无形的意识都在经历着变易无常,呼吸和心脏的跳动都标志着生命流动的节奏,就像钟表的分针秒针,不停地转动。
  三界轮回最大的不幸,或者说根本的悲剧不在于其他的苦,而在于这种变易无常。由于这种变易无常,使世间的一切幸福快乐,包括天堂的幸福都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在苦谛的四性即无常性、苦性、空性、无我性中将无常列为第一,由无常而生苦,由无常而物质变得虚幻不实,无可执着。
  对苦谛深刻认识,才能引起对解脱的执着追求。所以把认识苦谛视为人道之门。
  不通过对细分无常的认识,不能使人心灵深处激发出如处火海、如临刑场的危机感,就不会产生出离世间的真情实意。
  如果不生真出离心,自度度他的菩提心也就无法生起。若无菩提心,显密大乘的各种修行都将成为有名无实的空中楼阁。
  所以,认识苦谛是解脱的基础。
  世间之苦分共同的苦、各界之苦。
  共同的苦有八分法、六分法、五分法、四分法、三分法等等。
  八分法为:生、老、病、死、怨恨相遇、亲爱别离、所求不得、身心受苦等。
  六分法为:世事变化无常、心不满足、肉身一次次更换、一次次投生、贫富贵贱变化无常、生死路上无人伴随之苦等等。
  五分法为:一切变化无常、苦无尽头、业力无法抗拒、烦恼枷索难以摆脱、紧要关头无人相助之苦等等。
  四分法为:生、老、病、死之苦。
  三分法为:苦中苦、乐变苦、因缘所生遍行无常苦。这种遍行苦,非苦非乐,属于中性感受,是三界遍行的最根本的苦。
  凡是烦恼业力因缘所生的身体和感受本身包含着的无常坏苦。即使是上界的天人,无论寿命多长,既然有生就有死,既然有乐就有乐尽的苦,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这才是轮回生命的最根本的苦。
  各界之苦指六道众生各不相同的苦,如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人的苦,人类的苦,三恶道各自不同的苦等。
  世界上的一切存在、一切现象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那么轮回生命的这种苦从何而来呢?
  佛教将苦谛的根源称做集谛。
  集谛的“集”指人世因缘的聚集。人世的因缘共分两类:一是无明及其派生烦恼;二是造业行为。
  这里所说的无明不是广义的无明,而是俱生我执。俱生我执是将五蕴身误认为自我的一种虚妄意识,由此虚妄我执产生贪爱、嗔恨、慢、邪见等种种烦恼。
  以俱生无明为主的烦恼情况引起行善造恶的行为。这种善恶业(或称黑白二业)熏染思想意识(这种受熏染的意识唯识宗认为是阿赖耶识,中观宗认为是心识),受染的意识按业力的指向在六道的相应环境中投生转世,在转世后的新的一生中,在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又重新造业,积累因缘,熏染意识,形成再生的转世因缘,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这就叫做生命轮回。
  在轮回世界中无论有多少诱人的事物和醉人的幸福快乐,但从本质上看都是变迁无常、一刹那也留不住的虚幻美境,其中蕴含着永恒的悲剧。
  既然轮回受苦并非偶然,是相应因缘的必然结果,要想改变受苦的命运就要改变因缘。这就像要提高粮食的质量,获得丰收,就要从改良品种、改善生长条件着手一样。
  既然认识到生命轮回本身是苦,就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在轮回中寻找相对性的乐境,即转生人天道,包括往生天堂和佛国净土;
  二是脱离轮回,即出世。
  既然投生善恶道是烦恼和业力所决定的,那么要想摆脱恶道,投生善道,就要从改变相应业因缘做起,如前面介绍的人天善道的业因缘修法。
  要脱离轮回,就要断绝人世因缘。
  人世的主因是无明烦恼,助缘是造业行为。“出世”就要绝源断流。转世的“源”是烦恼与业(简称惑业),“流”是生命在六道中的“流转”。“断流”的唯一办法是“绝源”。
  断其烦恼,造业失去动力而自然停止,轮回之“轮”也会随之而停止。断除烦恼障,生命获得清净自由的状态称为涅槃,也叫灭谛,如小乘阿罗汉和大乘佛菩萨所获得的断惑境界。
  那么断除烦恼障之后会不会转世呢?
  烦恼障无明是惑业转世的主因缘,其因缘既断,就不会有业力支配的无自由转世。  
  但有佛菩萨的愿力转世和自在力转世及八地以上的所知障熏习为因缘的意身转世。这类转世:
  一是为了修完以众生为对象的福德资粮;二是为了度化众生。  
  这类转世从表面上看和惑业转世的众生没有什么两样,生在哪一道就有哪一道众生的共同特征,但他心性清净,不受业力的约束,所以佛菩萨可比作生在泥中不沾泥的莲花。
  各种烦恼生于无明。
  无明有无知和错觉两种。无明和智慧的关系就像黑暗和光明的关系一样,一有光明,黑暗就会消失。对治无明除了开发无我真智,没有别的办法。对治无明之法称做道谛。广义的道谛包括一切解脱成佛的智慧和方便法门,总称戒、定、慧三学。
  “四谛”是佛教世法和出世法的全面概括,学佛者必须深入了解。
  小乘声闻和缘觉学人,修行的目标是解脱轮回之苦的小乘罗汉境界,因此,在了解“四谛”人世出世因缘法的基础上,树立世界过患观和解脱利益观,一心追求自身解脱,修习戒、定、慧三学。
  修菩提道的人,在了解“四谛”人世、出世因缘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世界过患观和解脱利益观,生起坚定不移的出离心,彻底舍去对世间幸福的贪恋心后开始发心转入上士道。
  戒、定、慧三学此处从略,留在上士道的六度中介绍。
  第五节 上士道修法重点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显宗部分)
  上士道是大乘菩萨道。修学此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身心开悟和自身解脱,而是为了成就自利利他、四身功德圆满的无上佛果。佛为无量善德和无穷智慧修成的生命和智慧的最完美的极限状态,是三乘佛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学修成佛之法共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大乘显教经典所指示的道路;
  一条是大乘密教经典所指示的道路。
  前者是适应普通根基的常规道路,后者是适应特殊根基的非常规道路。这两条道路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有的人忽视显教的学修,直奔所谓的密法捷径,有的人轻视甚至反对密法,只抱着显教常规不放,这些都是对大乘佛教教理缺乏系统全面了解所造成的无知偏见。
  学修大乘教,最正确的选择是先显后密,显密结合。为了完整地掌握佛教教理,这里按学修的自然顺序介绍显密两种上士道修法。
  上士道学修宗旨可以归结为二观、一行、一舍去。
  “二观”
  行愿菩提心观;
  真理菩提心观。
  “一行”
  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行。
  “一舍去”
  舍去对自身利益的贪心,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
  法分三乘是方便之法,三乘归一才是究竟之理。
  学修小乘,到一定层次必然转入大乘,还不如一开始就进人大乘更直接了当。
  大乘显教是密教的先行法和必备基础,学大乘显密二道者,必须从这同一个入口进人,共同行走一段路程后再分别进入各自的轨道。
  大乘教理的总纲是六度。
  所谓“六度万行”就是六度包括万行,万行归结为六度,并非六度之外的万行。
  六度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行。“三学行”可以归结为一法,即菩提心法。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真理(胜义)菩提心两种。
  六度中的前四度是世俗菩提心法,定慧二度是真理菩提心法。真理菩提心是见性真智,是菩提心的本体,世俗菩提心是菩提心利众功德善行,是菩提心的功用。
  佛具四身可以归结为色法二身,世俗菩提心是成就色身的因缘,真理菩提心是成就法身的因缘。这两种因缘又是相互的助缘。成就佛果,这两种因缘缺一不可。本文准备概括介绍两种菩提心的修法。
  一、菩提心发心法
  从字面上讲,“菩提”是觉悟之义,菩提心就是觉悟心。但从菩提心的全面含义讲是为利益众生(觉他)而成佛(自觉)之理念(心)。
  利众是目的,自己成佛是手段。
  成佛的善德资粮以众生为对象而得以圆满,成佛的目的又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
  成佛的正发心要从视众生为母,让利于众牛的报恩心开始。处处以众生为主——这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教义。
  与此相反和不相关的任何教义,无论说得多么好听,都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
  宗喀巴大师说:
  发菩提心大乘道根本,
  诸大乘行基础与主体,
  完成二资粮之点金术,
  万般善缘汇集福宝藏,
  一切大勇佛子明此意,
  菩提宝心常做修心本。
  发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摘其要而言有如下七点:
  1.有菩提心便是菩萨,获得菩萨的称号。
  2.超胜余众。如钻石,虽有瑕疵,虽被摔碎,其价值胜过其它珍宝,有菩提心的人,其它德性虽不圆满,也胜过声闻缘觉罗汉。
  3.得到人天和佛菩萨的尊敬。
  4.可抵消一切不良行为的过错,如掉到粪坑的宝石,仍不失为宝物。
  5.虽是假相性发心,也同样功德殊胜。
  6.能增生和加速福慧资粮的圆满。
  7.能即刻消除一切重大罪业等。
  寂天在《人菩萨行论》中称菩提心是诸佛多劫所获得的唯一珍贵心得,是法乳中提炼出的醍醐。
  马鸣称菩提宝心是成佛的种子。
  《贤劫经》中说生起菩提心所获得的胜欢喜,远远超过穷人获得一处价值无量的宝藏。
  因此,为了得到珍贵无比的菩提宝心要尽心尽力地修行。
  发菩提心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一是七支因果发心法;
  二是自他交换发心法;
  三是按仪轨发心法。
  (一)七支因果发心法
  1.认定众生是母亲
  因无始以来转世轮回,转世次数何止千万亿,转世的无论是胎生卵生,人和禽兽都有母亲,众生相互轮流作母亲的次数也不只一次,因此要认定一切众生曾经作过自己的母亲。
  2.思念母恩
  母爱是最深沉的爱,一切母亲对子女都有哺育教养的深情大恩。从今生慈母之恩,联想到隔世众母的恩情。
  3.报恩心
  作为知情达理的人类,不能忘恩负义,知恩不报,应感恩图报苦海漂泊的众母之恩。
  4.发慈爱心
  感念众母之恩情而激发热爱众生的仁慈心。
  5.发悲悯心
  思念众母受苦的情境而激发强烈的同情心,希望众生离苦得乐。
  6.发增上责任心
  在激发慈悲心的基础上,启发责任感,立志挑起拯救众母的重担。
  7.发菩提心
  认识到彻底拯救众生,需要有证悟无上悲智的佛陀境界。因此为济众而立志发心成佛。
  (二)自他交换发心法
  自己和别人分为“自”、“他”,处处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是一般世人的心理状态,这种自私心也是罪恶的根源。发菩提心就要有无私的平等心和大悲心,就要消除自私心。要认识自私自利是罪恶之源,无私利众是和平幸福之本的道理,改变世俗自私心常态,树立利他心,把他人当做自己,把自己当做他人着想,把自己的快乐让给别人,别人的痛苦自己承受。通过这种自他交换的思想训练,深刻体会众生之苦,对众生产生诚挚的慈悲心,视众生如自己,像往常爱自己那样爱众生,为利乐众生立志发心成佛。
  (三)按仪轨发心法
  按仪轨发心法就是按受菩萨戒的仪轨发心。即:一是在具菩萨戒的善知识身边按仪轨领教授受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若万一找不到有传承和具菩萨戒的善知识,可以在佛祖像前按仪轨发心。发心仪轨参照《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此处从略。
  菩提心的发心和菩萨戒的授受不限于出家僧人,无论出家在家的人都可以授受。分别解脱戒(即四众戒)和密戒的戒本,未受戒者不许看,但菩萨戒戒本在受戒前要求必须熟读,在掌握戒条的基础上再发心受戒,这是菩萨戒的方便之处。
  二、学修菩萨行
  菩提心分愿和行两种。“愿心”是立誓发心为众成佛的心愿,“行心”是将成佛心愿付诸实践的实际行动。前者是发愿,后者是持戒修行行动。
  菩萨行分度己和度众两种,度己之行为六度,度众之行为四摄。六度四摄是菩萨行的总纲。“度”与“渡”同,是渡过轮回苦海,到达彼岸佛地之义。
  六度是自利和利他的六种行为和修菩萨乘必须具备的六种思想品德。修六种行为和品德的重要性摘其要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积人身的福报资粮
  修成具备四身的佛,需要一生接一生长期地修积福慧双资粮,在此过程中需要具备修行因缘充足的连续的人身。而这人身的获得需要具足先前因缘。
  持戒和施舍分别是人身和财富的因缘;
  忍是良好人缘的主因;
  精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定慧是心智聪慧的因缘。
  只有完整地修六度,才能再创造出福报因缘具足的高品位人身。
  同时,后世的六度行也要有前世的同类熏习,今世不修六度,下世也很难有修六度的自觉性。下世若不修六度,下下世的人身就缺乏因缘,修佛的事业就会中断而前功尽弃。
  (二)六度是修大乘行的人需要具备的思想品质
  施舍是无私利众心的表现,戒行是防护烦恼入侵的城廓;
  忍辱忍苦的品德是修法中不畏各种逆缘和众生恶行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的精神力量;
  奋进的精神是诸事成功的保证;
  心情稳定而任运自在是定止之力;
  清晰明锐的智见是觉慧之功。
  这六种品质是菩提心的六种表现,也是六种成因。
  (三)六度是利乐众生、度化众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私的人办不成利众的事业,无私奉献一切的施舍心是消除自私的良药;
  损人利己、戒行不纯就得不到众生的信任、尊敬而难以度化众生;
  不能忍辱负重就难以胜任度众事业;
  缺乏精进毅力难以坚持度众事业;
  思想散乱不集中难以生慧;
  无智慧就分不清是非正邪,也难以驱散众生心中的无明暗障。
  因此,不具备六度完不成度众善行,因而也就无法圆满成佛的二种资粮。
  (四)六度是修成佛陀色法二身的因缘
  舍戒忍度是佛的色身因缘;
  定慧度是佛的法身因缘;
  精进是两种因缘趋于圆满的必备条件。
  六度四摄的性质分类和修法
  (一)舍度的性质是无私的奉献心,共分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类
  无畏施是保护人和动物的生命免遭伤害。
  修舍度时要做到“六正”:
  1.具菩提心;
  2.无吝啬而乐于施舍;
  3.为利乐众生;
  4.要有智慧观照;
  5.为众生成佛而进行回向;
  6.为对治二障而发施舍心。
  (二)戒度的性质是戒除损伤众生的行为。共分为律仪戒、行善利众戒、摄持善法戒等三类
  律仪戒是防护自己的身心不造十恶业,如七众戒;
  行善戒主要是为需要各种帮助的众生积极进行帮助;
  摄持善法戒是在清净戒行的基础上学修善法。
  持戒需要认清守戒的功德利益和坏戒的深重罪业,严防犯戒。
  (三)忍度的性质是忍受逆缘,泰然处之者。共分忍辱、忍苦、法忍三类
  法忍是忍受修法途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忍是对治嗔恨心的有力方法,修忍时需要多想不忍的危害性和忍耐的功德利益。
  (四)精进的性质是对善业的积极上进心,共分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众精进三类
  披甲精进是坚不可摧、勇往直前的学修精神;
  摄善精进是坚持不懈地学修善法;
  利众精进是为利乐众生的事业坚持不懈地努力。
  精进是万般功德之源,学修精进,应多想精进的功利和懒惰的坏处,把对无益之事的精力消耗化为对有益之事业的精进之力。
  (五)定度的性质是缘善念而心住于一境。按作用分为三类
  1.现世身心安乐之禅定,即调理身心、保养精神、身心获得轻安之禅定;
  2.发生功德之禅定,即成就神通之禅定;
  3.利乐众生之禅定,即服务于利众事业的禅定。修定的主要方法是在了解修禅定的利益的基础上,提高精进之力,排除思想杂念,注意力集中于选定的目标,不使心情波动。
  (六)慧度的性质是对事物的分辩能力,共分三类
  1.了解理谛的智慧;
  2.了解事谛的智慧;
  3.为众生服务的智慧。
  获得智慧的主要方法是在闻思修上多下功夫。
  定慧学修方法在止观一节中将作介绍。
  四摄的“摄”是吸引众生之意,即:
  (一)施舍,即在衣食住行、医药等生活条件方面进行帮助,以吸引众生学法行善。
  (二)善言,即以善言良语和亲切的态度开导教化众生。
  (三)做事,即按众生的需要提供帮助,因势利导,引渡向善。
  (四)同行,即和众生平等相处,同行同德。
  三、止观的义理和修法
  (一)止观的“止”是“止息”之意,“止”是心光聚集停止在一境,“息”是停息心光散射
  人的心思就像摄像机镜头,止息是聚焦对准选定的景物,“观”是思想观照,或心光照射,就像摄像机开机摄像一样。
  “止观”的“观”并非一般观想、观照,而是指止息散乱、心住一境的禅定心境中出现的殊胜智见,称“胜观”。
  “止息”或“止心”是梵语“奢摩他”一词的意译,“胜观”和“妙观”是“毗钵舍那”一词的意译。
  止息不是世俗心的自然状态,而是经过禅定的特殊训练获得的一种稳定和专一的心理状态。
  胜观也不是自然散乱的产物,而是心情极度平静,心神高度凝聚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真知灼见,是经过专门学习和严格训练的特殊成就。
  《解深密经》中说,声闻、菩萨、如来的所有世间与超世间一切善法功德都是止观的结果。
  在修止观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观点和方法,防止误人歧途。在佛教内部对止观的理解曾出现过许多错误的看法,其根源主要是对佛经中了义、不了义经文缺乏分辨能力,按照不了义的字面意思和对某些经典的断章取义而形成了许多错误观点。
  如有的人把止观理解为心理活动的止息和无分别思维的静观。说什么“什么也不思想”,不分正念和邪念,不分正确分别和错误分别,主张“思念一律排除”。这和外道的无想定、灭尽定没有区别。
  修这类“无思”定,会使人变得反应迟钝,智力减退,后世堕入五分别的动物界和无想天,绝非开发真智正见的正道。
  佛教修止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俗的散乱心,激发智慧正见,而智慧正见的产生既需要稳定平静的心境,也需要清晰敏锐的分辨抉择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圣道现观五分别智的先前因缘是凡道的有分别理性思维,若在凡道的修行中排斥思维性的止观,追求“息心灭智”,就会毁坏智慧的根苗。
  正确的止观是止心和妙观察二者相辅相成的巧妙结合。“止息心”只止息心光的散射,不止息慧光明照。
  未修止息的自然心如风中的蜡烛,时明时暗,摆动不止,好比黑夜当风持烛观看壁画,必然模糊不清。修止犹如加罩遮风,稳定烛光;修观犹如加油拨灯,使灯更亮。
  止观的这两种作用都不能缺少,两种作用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世间和超世的各种殊胜功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