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王雷泉编: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雷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若以四十作意之例,更推而配于一切法,则直可贯通三藏。故心学行相,作意而已。止事在九心,而所用作意乃在所配四位。观事在四慧,而所用作意乃在所配四所缘。当次第说之。
  次述止九心。(一)内住,令心住内不使向外驰逸也。(二)等住,挫心令微细也。(上二为力励运转)(三)安住,安置内境也。(四)近住,近于念住不令驰外也。(五)调顺,挫心令不流散也。(六)寂静,无五盖也。(七)最极寂静,视前更进也。(以上为有间运转)(八)专注(以上为无间运转)。(九)等持(以上为无功用运转)。初学习止,但能使心不外驰,挫令微细,七作意行望尘莫及,唯是力励运转而已。牛若嚼青,纽转其鼻,除余无法。然此力励,又非都无方便一味逞强所能办得,当知有六种力,能成九心: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神力;六、串习力。惟此六力,一、二为力励运转所摄;三、四为有间运转所摄,五为无间运转所摄,六为无功用运转所摄。是则欲习奢摩他者,始于力励,力励之始,仍不外乎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已也。
  次述观四慧,而及于三门六事。其就观位浅深而言,则有三门。三门者:一、随相行,于教授未思推也;二、随寻行,于教授推察也;三、随伺行,于教授审观也。若就能观正务而言,则有四慧。四慧者:一、正思择,于净行善巧净惑三所缘思择尽所有性也;二、最极思择,即于三所缘思择如所有性也;三、周遍寻思,取彼相状也;四、周遍伺察,审谛于求也。亦就所观而言,则有六事。六事者(五停心皆有六事):一、观义(语必有义);二、观事(内外二事);三、观相(自共二相);四、观品(黑白功过);五、观时(事在三世);六、观理(观待证成作用法尔四道理)。本其四慧,运行乎六事,修观业用于焉庶几。
  上来汇萃群言,于观行之义,略已周尽,然仅明大纲,未及详释,乐寻绎其义者,应循斯目,更求之也。
  (护持第四
  修定过患,曰魔与病。魔有四魔、八魔之称,病则为数无量,略言之有七十二治禅病法。四魔者: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也。八魔者:一、出离善法退善耽欲也;二、密护根门乐趣相好也;三、于食知量乐趣美味也;四、悎寤瑜伽妙趣睡眠也;五、妙女妙事多作众处也;六、疑三宝四谛也;七、怖畏人至也;八、心乐利誉悭憍也。祛彼魔病,禅乃无妨,所事护持,为数非简,容俟他日委细条陈也。说大意竟。
  民国十三年(1924)五月内院第六次研究会讲演记录
  (韩孟钧记)
  (选自《内学》第一辑)


  《内学》叙言

  范围之比例,因果之递嬗,天然之模仿,天下古今,世、出世学,尽在乎是,是不可以已乎?虽然,有说。今吾且问:立范围者谁?宁不操柄而听其命!范围有量,量宁局是?范围有数,是数以外何独无事?率尔操柄,是名武断,武断者不足以立范围;听命非创,非创者不足以立范围。宛转虚妄,无可凭据,吾复奈何而荧惑乎哉?因不以因起,是因以前因复有因,因则无穷;果不以果止;是果以后果更有果,果则无穷。无穷者莫可得而穷诘也,谁复有能疲[艹*尔]神精媾结虚牝?如水呈形,如镜呈影。摄前遗后,显表晦里,语不足阐义,迹不足达旨,扣盘扪烛,璞周凤楚。悲乎,执一行一门者之汨汨沉沉,无出期也!离诸根量宗因譬喻;我说因缘非第一义。三世佛冤,如言取义。是故范围之比例,因果之递嬗,天然之模仿,学其所学,非吾党学。
  处处经中皆作是言,善男子,尔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此复云何?现证而已矣。共所成立,不由审取,地唯是地,非水、火、风,苦唯是苦,非乐、喜、舍,是名世俗现证。诸法非实,如幻如化,如焰如梦,如影如响,水月镜像,干城虚空,是为胜义现证。云何为现?三界分别,自心所现。云何为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世俗谓游方以外,吾学谓还灭自内。应如是学胜义现证,是名内学。现证云者,不可以骤得,不可以一概;禹鼎神奸,一览穷悉。如观无常,五蕴无常,刹那集显,是名现证。一真法界,周遍无外。应如是学,无外之内,是名内学。
  吾所亲爱,如一子地,寒暑阴阳,凌蔑失序,一举一动,人之图己,恐恐惴惴,光天无之。吾之爱矣,奈何勿悲?悲之甚矣,日夜迫切以思,求所以医,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尽大地人皆吾一子,皆失其序,皆吾所悲,吾皆求医。医也者,学也。悲而后有学,愤而后有学,无可奈何而后有学,救亡图存而后有学。不如是而有学,其施也不亲,其由来也不真,其究也无归,唐其智力精神。危乎冤哉!天下有如是学,吾其愈益悲也。夫人心理咸其一致,如理者事在一己,如量者发由乎人,不可以不审。声闻、缘觉悲心微薄,是故声闻出定不识食盐,缘觉化人显通无二,钝之至矣,乌足以言佛!菩萨摩诃萨生心动念莫不皆悲,举足下足无非是学,牛溲、马勃,宝于芝、苓,医方、工巧、因明、声明,但可致用,都非芜菁。惑执无边,慧解无边,过患不已,功德不止,三阿僧祇,岂有终极?其悲也大,故其学也大。应如是学,大往大来,是名内学。(吾尝论之:乱之兴也自无悲始,治之萌也自亲爱起。生心动念唯私一己,天下亡矣。一举一动环顾皆人,世界太平。食不抟饭,坐不横肱,比丘立戒二百五十,多视大众祛彼妨害。任教育者可以思矣,治学问者可以知矣。)
  现证者学之自体,悲者学之缘起。然吾病病,又乌知乎人之病?吾亦常、乐、我、净,又乌知乎无常苦空,无我寂静?吾亦遍计所执外物真实,又乌知乎幻化梦焰、影响虚空、水月镜像、乾闼婆城?以是因缘,又复须知方便者学之行轨。洪涛无梁,舟楫是从;径路虽绝,风云可通;亲办无因,同类有功;铜山西崩,响应洛钟;火腾阳燧,水液方诸。菩萨摩诃萨无漏种隐,有大方便引发胜品,曰圣言量,至心归命。危惧而不舍,不可得也,不此之往,又何之矣?搀己于其间,不可得也;吾如足智,先已知矣。归命曰信,一信以往,次解次行,大有事在。既非盲从,亦非臆度,研求有的,解无量也。既非冥行,亦非说食,遵道守辙,行无量也。随顺现证,趣向现证,临入现证,学之序也。多闻熏习,熏此现证;如理寻思,思此现证;修断转依,依此现证;三慧渐顿,学之事也。无边沙界,平等现证;尽未来际,一味现证;学之至也。如此而已矣。支那内学院刊一年《内学》,呈诸大雅,质诸同好,自今伊始岁其有。一星终矣,穮蓘获年。刊成,欧阳渐喜而叙。
  (1924年12月)
  (原刊《内学》第一辑,收于《内学杂著》上,载《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二册)


  辨方便与僧制
  不畏圣言,天下无是非,当前之纠谬不能,遂亦无希望于后日,而教之危险何可胜言?渐既非比丘,亦未从政,又不与闻近时法事。然数十年读书,是非则昭然明白,本其所知陈于当世,俾有不克匡正于现在者,必将有救于未来。世尊之遗嘱云何?沦胥之悲愿云何?此固可已于一言乎?故前于僧人藉佛教会名义请预国选事,尝据出家根本僧制以斥之。乃有谓是考据家言耳,有谓是不知方便之言耳,又谓是偏于小乘不适潮流之言耳。而佛教报章竞载诸文于其篇首不以为异,以是知是非将淆乱于天下,乃不能已于言。夫圣言遗嘱,但为供考据家资料,斯言也吾不欲辨。若夫居革命时代而不知方便、不适潮流,其颠倒是非,动人听闻者,非善巧绝伦乎?惟其善巧,斯又非辨之不可者也。初辨明方便,凡四:
  一、团体创制之为方便也。
  究竟为方便(《华严》、《般若》皆有此义)。佛之知见为方便,一切智智为方便(《法华》有此义)。方便者,佛法之极诣,非证果人,不足以言此。是故,用方便于团体者,惟佛乃能。释迦牟尼于一灯明国,以菩萨为僧,而于娑婆此土观众生根器下劣,无堪任能,于是大行方便,于此娑婆国土,唯以声闻为僧(《大智度论》)。以是佛法住持,乃住持于声闻也(《瑜伽师地论》)。佛法住持于声闻,是团体方便佛为已施于娑婆世界,乌容于方便之余更用方便耶?今僧人请预国选,非个人权宜之举,乃团体变制之为。夫全体变制,此何如事?初不闻咨于四众,访于有知,讨论研求至再至三,先事长时审择所处。但忽尔报载劝人热烈参加,忽尔报载政府已准所请。迨至大义相绳,乃曰是行方便。呜呼!方便云乎哉?古德以个人方便益以团体,今人乃以团体方便益以个人,是之谓以劫夺之手段,行变制之妄为,方便云乎哉?
  二、利物利人之为方便也。
  中国内地,僧尼约略总在百万之数,其能知大法、办悲智、堪住持、称比丘不愧者,诚寡若晨星。其大多数皆游手好闲,晨夕坐食,诚国家一大蠹虫,但有无穷之害,而无一毫之利者。此如不整理、不严拣,诚为革命时之一大遗憾。说者如具方便之心,应思此百万之众如何俾以利国利民,不应但参加国选即以为利国利民也。渐以为,应于百万众中精细严察,朝取一人拔其尤,暮取一人拔其尤,如是精严,至多不过数百人。夫以数百人较四万万民众,不啻九牛之一毛,以是从国家乞舍,如奘师乞太宗舍基师之例,以为专作住持大教之用,以为教团真正比丘真实宏教之用,以其清净慈悲、超然无诤,为诸大夫国人所矜式。国家万无沮尼之理。盖所舍之民少,而所得利国之益大故耳。其余游民,则俾复公民之位,因以作其真正公民之事,若士、若农、若工、若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则国家岁省百万众之耗食,岁收百万众之力作,夫然后乃得谓之为方便也。今置此不图,乃轻率徒众参加国选,谓为方便,方便云乎哉?在国家,未受公民之实,仍为弃民;在教团,骤受公民之名,翻碍规法;进既不能补于国,退复不能安于团,疚心盲目,未之思耳。狼狈一至于此,方便云乎哉?
  三、各族现身之为方便也。
  佛法之住持声闻者,其事云何耶?被袈裟,住兰若,不婚宦,不与俗事而住持也,如是谓之比丘。白衣廛闬,婚宦务俗,如是谓之公民。各以其类,不可混淆,淆则非驴非马,不可显类。故比丘变相,以无其类而佛教以亡。夫佛化群类现群类身,观音三十二应,亦各以其类而现其身。弥勒住睹史天,即亦现其天身。菩萨十王大业,初地现转轮圣王身,乃至十地现摩醯首罗身,皆不以本身,皆同所化之身。此固善权方便,不欲众生发生疑窦故也。说者果具方便真心,以其高等以视团众,则应劝其舍比丘身,现公民身,以救世行化也。以其卑等以视团众,则应核其不足作比丘身,但可还其公民身,以各从其类之实也。乃说者以袈裟比丘之身,出而为白衣公民之身,一身跨两头以为方便,方便云乎哉?夫公民为在家人,比丘已舍家而出家,今复为公民,是又舍出家而反俗为在家人也。藉曰不然,则又是骑墙蝙蝠,混沌穷奇,世无其类,立足何依?善巧之谓方便,拙笨至是,方便云乎哉?
  四、引外入内之为方便也。
  出家菩萨行四摄法,法有同事一条,非方便之证欤?然四摄之所谓摄者,由世间之外摄之入佛教之内也。比丘参加国选,由出世之内舍之入世间之外也。四摄之同行,正导之不入而诱掖之,诱掖之不入而钩牵之,钩牵之不入而同化之。必目的之是达,一切手段之不择,是何诚挚,是何善巧,是何悲智,故曰方便行也。比丘参加国选,问何目的之是达,而唯手段之不择?诚挚善巧悲智之谓何?应于此判曰:引外入内是方便行,舍内趋外是慕膻行。今说者于比丘参加国选之慕膻行,乃竟误为方便行,方便云乎哉?曲当其情耶,除却不以规矩无一合语,方便云乎哉?
  次辨明僧制,凡四:
  一、出家者应行头陀,居兰若也。
  声闻弟子少欲少事,此无论矣。即以出家菩萨而言,应学应行,亦详见龙树、无著、寂天诸家同据之《宝积·郁伽长者会》。此经云:出家菩萨应作是念,我今应住于四圣种,乐行头陀。又云:出家菩萨见十利故,终不舍于阿练儿处即阿兰若。可知头陀兰若,固出家者所应行也。出家何事?学佛而已,自学未成,安能度众?(此义详龙树《十住婆沙》卷一。)故如救头然,专精三学,一念而不可懈。行戒在头陀,则龙树之言也(《十住婆沙》卷十四)。修定先兰若,则寂天之说也(《集菩萨学论》卷十三、十四)。出家菩萨为利他故,固可广受施衬,亦可听法化生伽蓝入众。然根本之行,不能废头陀兰若。勤行自度,即为度他,超凡入圣,造端于是。龙树大士不厌反复说为出家不共之行,其意深长,可思也见《十住婆沙》。我佛在世,游行宏化,不遑宁处,乞食露宿,时见经文。竹园、祗洹之精舍,集众说法地,非常住也。后世僧制日坏,养尊处优,习于喧杂,故一闻头陀兰若,辄目为遗世绝俗,至举迦叶头陀第一之说相难,一若此非余人所得行者,何见之陋也。今出家者皆貌为菩萨受梵网戒矣,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非《梵网》明文耶?岂并此亦可忘之耶?
  二、出家者不应参预世事,又不应为名利亲近国王宰官也。
  出家菩萨之异于在家者,以其无有摄受父母亲属,营农商估事王业等种种艰辛遽务忧苦也(见《瑜伽》卷四十七)。出家菩萨必免此摄受俗事者,出入聚落,则见闻声色诸根难摄,发起三毒,六度心薄。又与白衣从事,则利养垢染发起烦恼,弱者不能以思力制心,或死或恼,或舍戒还俗也(《十住婆沙》卷六)。是故佛于《大涅槃经》中最后说戒:比丘不应畜财奴役、种植市易、谈说俗事,又不应亲近国王大臣。此等经律所制,皆是如来所说(经卷七)。又说息世讥嫌戒,不作贩卖田宅种植,不畜财物,不观军阵,不作王家使命,乃至菩萨坚持是戒与重戒等(经卷十一)。又说声闻弟子如修集在家世俗之事,又以称誉亲近国王王子,受使邻国通致信命,如是之人,皆魔眷属,非佛弟子(经卷二十六)。由是可见,出家不与世事,不亲国王宰官,声闻固不必论,即出家菩萨,亦悬为厉禁。诚以出家务俗必招讥嫌,既妨修道之专精,复失俗众之信奉。此非自度度他之道,亦非住持大法之要也。佛嘱护法有国王宰官,但必国王宰官之自来亲附,非以僧徒趋奉为合法也。赞宁有言:末代垢重,情移奉身,罕闻为教而亲近国王大臣者(《僧史略》卷中)。自昔已然,于今为烈,彼奔走权贵,自许国师之流,心地龌龊甚矣,岂可以为教亲近解之乎?且稽之佛传,佛在世时,教化国王宰官,绝少亲赴。说法或不废王法正论,亦所以引俗入道,而与干政有别。如为禹舍大臣说跋祗国七事难胜,同时以此喻诫弟子,有种种增长出家七法,不预世事、应居兰若,皆在其数见(《长阿含》卷二)。说者乃引七事为出家参预俗务之证,可谓适得其反也。佛法东流,侧重王护,历代君王乃得以专制淫威,种种矫作,多不可为法。有如罗什之依凉、秦,一再毁戒,莲华泥污,衔憾终身(《高僧卷》卷二)。乃至玄奘,便殿周旋,内宫就译,亦违本怀(《奘传》卷九,表请入少林寺翻译,可见一班)。至于译场限制,难尽译家之能事,尤难胜论。今者国体已更,教法自主,乃不惜曲解史实,以求引僧入俗,大谬矣!
  三、出家者不应服官,不应与考也。
  出家沙门,宏道利物,敝屣王侯,故能抗礼万乘,高尚其事。六代而还,沙门不礼王者,论议不绝。此非吝于一拜,乃所以重佛法、护僧制,根本壁垒未可弃也。不居其实,即不受其名,故世俗爵秩亦未应施之方外。然南北朝因设僧官,弊端渐启,帝王专制必鄙视僧徒,如卿相而后已。降至宋代,译场诸僧,俯首称臣,一无异辞,而僧格扫地以尽。然此犹止于虚秩也,乃若慧琳因宋文之幸,窃参机要,贿赂相继,孔顗叹为黑衣宰相,冠履倒置(《南史》卷七十八),此正深恶其不伦也。今之说者,乃欲举此为僧徒楷模,可谓辱尽佛法矣。赞宁撰《僧史略》,摭取史实以资谈助,不必尽为典据。然其言曰:朝廷行爵,释子竞官,官阶勿尽,贪爱无满,胡不养其妻子跪拜君亲?有识者于此无取焉(《僧史略》卷下)。此诚快论也。一念之贪,非尽驱僧徒返俗不止,亦非返俗不能尽其官兴也。说者知引赞宁之书,而不知赞宁之意,岂非大惑哉!至于国家考试制度,乃为干禄从公技术人员而设,僧徒不赴考,宜也。必以旧日考试度僧相附会,彼亦秕政,不足为训。出家受戒,广律本有专章,简别严净,而皆由僧团自主其事,不可以假手俗吏也。今之僧徒,淆杂浮滥,究其病源,即在不依律实行,故至为逋逃薮为卑田院,不可收拾,岂有关于考试哉?又岂足为参预俗事之借口哉?
  四、出家参政,大违戒律,亦有碍世法也。
  出家离俗,自有其根本律仪,今三坛誓受,十方证明者,犹古之法,即所行持,亦必期古之人,不得借口时代潮流,而自丧其信守。《梵网》有言:正见经律,皆应受持。则如前举《宝积》、《涅槃》诸经者,岂复有丝毫可以参政之余地?必一切不顾,戒可毁,经可焚,俗事不可不为。是不但自丧其僧格,抑亦无人格之尤也,何待他人剥夺之哉?且即就参选事论,国法以公民平等而不简僧徒,与佛法放弃俗利而专志道业,两不相强,本无所碍也。今之热中者,不仅欲参选,且必欲获选,故僧徒例同普通公民,本属区域选举之类。一二黠者乃不惜利用佛教会,欲附会于职业团体。然国选名额早经规定,职业团体亦已列举,无所谓佛教会员也。僧徒必欲于其间分一杯羹,势非枉法不止,此所谓大碍世法也。至于蒙藏僧徒,所奉之教乃显密杂参,非尽出之释迦教,史实学理皆有可考。日本、暹罗之佛徒,以在家形式而干政,亦非此所论。但此数地,教非常轨,有待我先进,纠谬绳愆,导之正路,非可盲从颠倒所事也。说者借口,又何足取哉!
  (1936)
  (选自《内学杂著》上,《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一册)

  辨虚妄分别
  虚妄分别,凡诸经论,如《楞伽》、《瑜伽》、《显扬》、《中边》,皆诠依他性。而以之诠一切法相,则《辩中边论》与《辨法法性论》独举。藏传弥勒五论,与奘师弥勒五论,书不相同,是大问题,讫未解决。对于此事,安能遽尔率然?然译者既从藏译五论,则藏人谈《辨法法性》时,与《中边》相提并论,谓其说依、圆实有,而遍计实无,如隆都喇嘛集内《慈氏五法名数录》,即有此义,译论者不应于此加之意欤?
  《辩中边论》谈一切法法相,以非空非不空为宗,空是其无,不空诠有,盖有无并举也。虚妄分别有,言乱识上见、相二分是有也。于此二都无,言乱识上所无者是二取也。此中唯有空,言乱识上所有者是空性即法性也。于彼亦有此,言空性上所有者亦此乱识也。乱识从因缘有生,不从计执无生。其相如幻,其体是有,所谓其中少有乱识生是也。乱识非实有,亦非全无,许灭解脱故。谓于乱识相、见分上,择灭二取计执,解脱二取缠缚,种种圣道许以虑托。若乱识全无,安所虑托欤?所谓有无并举非耶?
  今译《辨法法性论》,谈一切法法相,详其趋势,乃在无边。盖非有无并举,以宗其非空非不空也。实无而现,无义唯计,无而现有,无有别非一,有无无别非异,最是有无一异一颂,则竟以全无义边谈法相也。夫谈唯识,偏对外境,无其外义,而内识则唯。若谈法相,则非谈相之作用,而必谈相之体性。体性之质实,体性之赅摄,必一一详之。而《辨法法性论》乃详无略有,何耶?若谓法性是有,法相止可谈无边者,何不举法性真有、法相幻有义耶?若谓观无乃可入真,幻有亦何碍于观无义耶?是则谈《辨法法性论》:一、五论未解决;二、法相异《中边》义未解决也。此论梵文不存,根本无从研核,徒凭重译,辗转相沿,又乌知其中所蕴何若?却怪译者曾不矜慎,匆匆重译,又不署重译之辞,而直书某某所译。一若非译藏文,而直译梵文者;一若原译摩诃阇那等之责,皆可代负者。非所谓侮圣言、凌先哲、掩众明者耶!
  复次,分别与计度或遍计之名词,古不区别,初无异议。至先哲玄奘法师时,则界限精严,不容稍混。计度或遍计义,范围甚狭,唯六、七有;五、八则无。分别义宽,既赅六、七计度,亦摄五、八任运也。《成唯识论》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安慧八识皆能遍计,所据理教不能精确,犯过重重。护法破以十义,会以三事,而计度、分别,惟摄属第六、第七心品乃定。自是以后,辨理译文,莫不奉为圭臬,是则计度之范围至狭,不可概虚妄分别之全分也。《瑜伽》七分别,解家以任运分别,为五、七、八识有,余六分别,皆随念计度所摄,计度唯六、七识有。是则必三分别,或七分别,始摄得八种识尽,所谓分别义宽也。
  《辩中边论》谈分别,则悉举五、八、六、七识。曰: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而《辨法法性论》谈分别,译者但以无义唯计为分别,又申之曰:分别者,谓一切无唯计度耳。又引其师说,妄现为有,妄执为有,二种俱名分别者,以实一切境义唯自遍计分别故。师弟举分别名词,俱但举计度一面,一若分别唯摄六、七计度,不必摄五、八不计度者。夫其谈妄现妄执于义无失,而名词有失。又使译名词于古时无失,于今时有失。其师是藏人,或以僻远不读中籍,无论矣。译者是中土人,不读中籍而为中国译典,可乎哉?译家不闲千数百年辗转辨别、最后定为一尊之名词,或闲故不用,而徒执先时混沌不分之名相以迷惑国人,又非所谓侮圣言、凌先哲、掩众明者耶!
  (选自《内学杂著》卷上,《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一册)

  辨二谛三性
  大乘有两轮:曰二谛,曰三性。二谛以说法,《中论》“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是也。三性以立教,《密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此即是诸佛最后之教理是也。说法无二道,其极曰一真法界;立教视机感,其极曰二空所显。既已云一真法界矣,而复曰二空所显者,法界法尔,唯如是真,增益固不得;法界法尔,有如是幻,损减亦不得也。不真无体,幻灭无用也。依真说法,依幻立教,此其所以立二谛复谈三性欤!二谛诠真,克实唯遮世俗谛;三性诠幻,克实唯诠依他起性。第一义谛周遍有也,依他起性少分有也;第一义谛如实有也,依他起性如幻有也。皆有也。其为无者,二谛中俗谛无,三性中计执无也。真俗以有无判,依、圆以真幻判也。
  何谓二谛克实,唯遮世俗谛耶?谈二谛者,莫不依般若波罗蜜,龙树有言:观一切法实相慧,名之曰般若波罗蜜,一切法实相涅槃也,即第一义谛也。第一义谛有,依之以观一切法,则凡不与第一义谛相应者,无也、非也、不也,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无智无得等也,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等也,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也。此岂言一切法断灭无哉?《般若经》言:如诸愚夫异生所执非一切法如是有故,应如无所有如是而有;若于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为无明生死三界。《般若经》又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非如是等诸法所摄,亦非不摄,如是所摄所不摄法,所有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如诸如来及佛弟子菩萨所见,是谓般若波罗蜜多。是盖言第一义谛如实而有也。其所谓无者,乃计执之俗谛无也。以计执之俗谛无,立一切法毕竟空义,文殊、龙树、清辨等而以为宗。
  何谓三性克实,唯诠依他起性耶?依他起上,若复起执,为遍计所执性,即二谛之俗谛,毕竟无有;依他起上,不复起执,为圆成实性,即二谛之真谛,如实而有。于二谛外别立一性,非无如计执,非有如圆成。而亦有亦无系于一法,继二谛而创立者,其唯依他起性乎?二分之谓识,杂以二取之谓乱。二分识上之二取乱,所谓境无识亦无也;二取乱上之二分识,所谓识体不灭之为有也。此于变似,应得详谈。变之谓能,似之谓所,似于能边谓之为分,似于所边谓之为取,分取相错,字为乱识。亦有亦无,就识边言,则所谓少分有也。此非独影从见如空中华,本无所有也,此由先种今缘,二分变现,不可云无也。云何立此乱识有耶?乱识之谓染,所谓染依他也;乱去之谓净,所谓净依他也。诸佛立教,莫不依于染净,有染然后有净,去染然后得净。若染依他无,则识本无乱,何所为去!去之云何,又何净至?唯其有染,则有缠缚,乃有解脱。缚脱对治,染去净存,是之谓教。法尔有乱识,法尔建立有,乃诸佛方便立教之深意欤!以依他之染性非真有非全无,立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义,弥勒、无著、护法等而以为宗。
  两宗既立,共谈一义,所趣不同。如共谈计执无义,二谛唯诠二取之毕竟无也,三性则必诠二取之无,于二分识上有也。如诠计执,《密严经》言:诸法不生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妄立种种名,是为遍计性。又言:诸法犹如幻如梦,与干城阳焰、水中月、火轮云电等,此中妄所取,是为遍计性。二谛以不义诠,唯谈计执无也;三性以如义诠,必谈无其执于有上也。又如共谈圆成真义,若二谛边,以真谛有对俗谛无,则有无异也;若三性边,圆成真有对依他幻有,则依、圆同有,不以有无异,而以有上之真幻异也。两宗既立,各诠其所诠,各极其所至。经言:文殊观一切法平等平等,不见山河大地,瓦砾硗确是也。经言:若复一法超过涅槃,我亦说为如幻如化,是也。两宗既立,各极其至,不可以相讥,法法不相知;不可以相淆,法法不相到。非弥勒不娴《般若》,非文殊不审《瑜伽》,既各宗其宗,法相自不容或乱也。然宗虽各别,而道不相离,八万四千门一妙清净道故也。二谛遮执,三性诠染,宗不同也。归极于真有,结果于涅槃,彼云第一义谛,此云圆成实性,道无异也。
  不达斯旨,《般若》、《瑜伽》之上别立一宗,昧法平等,俯瞰群流,高居统摄,谓为融洽。理不可通,教其无据,是谓波旬,象恭滔天。一或不慎,丧慧失命,诚可哀矣!若欲彻底娴《般若》、《瑜伽》于一,是唯涅槃三德伊字,一语三玄,一玄三要,乃称妙旨。须再详谈,今姑且止。故曰:今所宜阐扬者,《般若》、《瑜伽》之教,龙树、无著之学,罗什、玄奘之文。
  附:解惑四则
  前作《辨虚妄分别》,广《瑜伽法相辞典·叙》末段之义,其根本之点,在《辨法法性论》说分别是无,与弥勒非空非不空宗有无并举不合,不得视为弥勒学。此学说异也。而又五论未决,无梵可核,更分别与计度译名有违,故云翻译不可不慎耳。文意至明,然犹有惑者,因复略解之。
  一、论宗不合。 弥勒一切法非空非不空宗,建立于《中边》。《中边》说虚妄分别,以二分为有,又以空妄互有为有,有故非空;以二取为无,无故非不空。变现之自体,二分也,从因缘生,不可谓无;变现之所似,二取也,计所执境,不可谓有。因二分之现,乃有二取之执,安慧释谓余分别执为二取,其体非有是也。《摄论》随顺《中边》,说虚妄分别所摄诸识,由二性安立唯识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此为二分释分别之所据。若云自证之义,实发见于陈那,不可以后难前,而责无著二分之不合也。遍计所执之能取所取二取也,能遍计之能取取与所取取,亦略云二取也,其《成唯识论》之说二取熏习,与由二取轮回者,亦皆就二取取言。安慧、护法翕然无诤,不可误为所执之二取具能熏流转之用为实有也。明分取义,则知《中边》所说虚妄分别,有无并举,始能尽概,义不倾动。《辨法法性论》非有无并举,乌乎可立?论说法法性非一异处,据藏人所传之世亲注疏而释,是谓虚妄分别法为无,真如法性为有,故法与法性非一。因法无而法性显,故法与法性非异。又论说入转依处,亦据藏传以释,是谓法性由法无而后显,故法现则法性隐,法隐则法性现。此皆以无义谈虚妄分别,乃达于极点,几视依他与遍计为一,空妄互有亦无以立,其与《中边》不符,与弥勒非空非不空宗不合,犹待深论乎!
  二、五论未决。 奘传五论见《瑜伽伦记》,为瑜伽一系之旧说;藏传五论,则超岩寺师子贤始显现观,大梅[口*旦]梨波始传《法性》与《宝性》,是乃无著以后六百年中显密杂参之谈。故奘传纯而藏传驳,明明因时代先后而性质以易也。奘传五论中《金刚经论颂》,藏译乃不谙作者为谁。藏传五论中《宝性论》,奘门始断为坚慧所造。又,奘传谓《金刚论》、《瑜伽》、《庄严》、《中边》皆弥勒为无著所说,而藏传则谓弥勒但说《般若》、《瑜伽》,其《庄严》、《中边》及余三书,乃弥勒自造,合为五论。此奘藏两传,明明因时代先后而内容以变也。(近人《慈氏五论颂合刊序》,于旧译《宝性》,谓原题坚慧所造,于藏文《瑜伽》,谓非出慈尊所说,又谓藏文不闻有释《金刚颂》云云,皆有误。)奘传五论,皆无著、世亲传之,至玄奘、义净不替。藏传则《法性》、《宝性》二论之师承,在宗喀巴一系即有异说,或谓无著、世亲、安慧等历代相传,与《庄严》、《中边》无异;或谓不然,无著后二论失传,师子贤释八千颂《般若》时,犹不知有其书,迨无著后六百年,大梅[口*旦]梨波始于荒塔得之,以远承慈氏。(此第五代达赖《尊闻录》之说。由此可知,藏人谓《法性论》有两种传承者,乃对于一种译本之异解而说耳,与译本之同不同无涉也。)揆之史实,后说较信。是奘、藏两传,又明明因时代先后而师承以改也。今既沟通汉藏,两传变迁之故俱得而详,讵不应善事抉择,以期见弥勒学之真欤?不加抉择,即视《法性》与《中边》一类,甚至疑为分别《瑜伽》,欲以阑入奘译之林,学统淆然,其乌乎可!
  三、无梵可核。 从目录家通例,书之云佚者,以并世不见其本为断,流沙石室或有埋藏,非所问也。印度尼泊尔等地已发现之梵本,皆有目录,皆不载《辨法法性论》,故谓梵本不存耳。今译但有西藏本可据,而藏本异文杂出,摩诃阇那等初译,为散文本,(北平刻藏文《慈氏五论》收之。)寂贤等异译,又另为一散文本,摩诃阇那等再译,又改为颂文本。据传世亲注解指论文处皆云如修妒路,修妒路是散文体,兼以寂贤异译亦作散文,似散文本最在先出,然与藏传弥勒余论皆为颂文者即不侔。此底本有待刊定者也。娑阇那传《法性论》入藏。授其子摩诃阇那译之,所译先后成散文、颂文两本,以一传承而自岐其例,此又底本有待刊定者也。至三本文义出入,名相异同,亦有审订必要,皆非稽之梵文不可。今梵本不存,研核困难,翻译可不慎之又慎欤?
  四、译名有违。 分别有自性、计度、随念三种,此本毗昙旧义,故分别与计度,名义宽狭各不同,护法许之,安慧亦许之。(见所糅《杂集论》。)以其两家俱许,护法乃能据以为因,而与安慧诤八识之孰为计度,孰能遍计。(因明立量,因须极成,未有但自许是因,而可立义以晓他者。奘师唯识量因云自许,乃简因中初三两字,并非简因之全体,基疏释之极详。)即在陈那、法称亦许之,《因明论》常说五识离随念计度等分别是也。故从护法,不可混分别与计度为一,即从安慧、陈那、法称,又何得淆分别、计度为一乎?此岂一家私言,而译藏文可不必遵依者哉?旧译名词,精严未逮,自奘师刊定而后,百世译宗,无可改辙。今犹欲概以计度译分别,摄义不尽,所解全非,是亦不可以已欤!(旧译常以计度、遍计为分别,如能遍计译能分别,遍计性译分别性,皆以总诠别,故其说泛。新译严其界畔,总说处必译分别,如依他性之为分别;别说处或译遍计,如六、七识之为能遍计,各适其适,俾无异解。此固学说精研之由致,抑亦翻译之例所应尔也。今译虚妄分别义,于总说分别之处,而以别说计度义译之,是则以别诠总,既异旧译之以总诠别,复异新译之以总诠总、以别诠别。新旧诸译,皆无其例,颠倒解生,断乎不可,又何涉于学说异同哉?故其译札迦注解,既云五识无计度,又云五识唯自遍计分别为境,前后乖反,殆亦计度、分别二名察之未审,而译之不当之故欤!札迦原书具在,可覆按矣。)
  二十七年(1938)七月初与渝友谈义
  (选自《内学杂著》卷上,《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一册)

  辨唯识法相
  前辨二谛三性文,明二谛空宗为文殊学,三性非空非不空宗为弥勒学,而于弥勒学之内容未能剖判,今故继述此文。
  盖弥勒学者,发挥法相与唯识二事也。初但法相,后创唯识。弥勒《瑜伽》中诠法相于〈本事分〉,而诠唯识于〈抉择分〉。是法平等曰法相,万法统一曰唯识。二事可相摄而不可相淆,亦复不可相乱,此弥勒学也。无著者,亲近弥勒,此间以为初地菩萨,藏中称为三地菩萨也。《解深密经》、《摄大乘论》者,相宗大匠皆据为讲弥勒学之经论也。作论有一定格式者,无著《摄论》,遵弥勒摄释而刊定其法则也。无著《摄大乘》之言曰: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缘起者,本转种子之唯识也;法相者,三性之一切法也;语义者,佛功德与菩萨行之大悲相也。盖前二为深义,后一为广义;或初一为深义,后二为广义也。此唯识法相德义,论本及世亲《无性论释》发挥明晰,不可诬也。所以唯识法相必分为二者、世尊义如是也。世尊于《楞伽》、《密严》,既立五法、三自性之法相矣,而又立八识、二无我之唯识。《密严》以为最胜之教理,衡量一切法,如称如明镜,照耀如明灯,试验如金石,奈何淆而一之,或乱而易之哉?唯识法相德义之作论格式,试举其例:初如《摄大乘论》,是唯识边论,大乘对小乘,故适用尊胜也。于境则所知依立阿赖耶,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故;于行则彼入因果立六度行,由诸声闻但于三十七菩提分转故;于果则彼果断立无住涅槃,彼果智立法身,由诸声闻但二涅槃解脱身转故。唯识注重观行,故于因果差别三学之先,提要特立入所知相分也。次如《辩中边论》,是法相边论,三乘莫不皆法,故适用平等义也。一切法者,赅染与净,净法是有,染法亦应是有。若染不立有,则何所灭而何所存耶?《中边》谈一切法中道,必立染有。先于〈相品〉辨乱识相为少有,而染得生;次故于〈障品〉立五障、九障、十因、三乘障之染有。若有若无,称法而谈,则染净皆有其真实,故〈真实品〉立十种真实有。小乘对治三十七菩提分,小大分位共有十八,小乘得果但有所得也。若无上乘则行果异小,正行十波罗蜜行,而修别有六。十波罗蜜之所缘,十波罗蜜之修证,皆广大无边也。凡此皆法相边义也。又次,如《大乘庄严经论》,是德义边论,不但摄乎大乘而已,而且庄严乎大乘,故适用广大义也。《瑜伽·菩萨地》诠菩萨行是广大义,《庄严》品目悉不与异。然《庄严》意存光大,必较《瑜伽·菩萨地》而更充盈,则《瑜伽》所无而必加补,《瑜伽》所略而必加详,于是于德义边而亦赅摄乎唯识法相。如〈述求品〉详谈唯识,又加诸相也;如〈梵住品〉别说大悲有二十六门也,如〈菩提分品〉三十七菩提一一详叙也。盖《瑜伽·菩萨地》于唯识法相义,散见于前后诸地,而《庄严》则必聚于一处,直不啻以一论而赅摄《瑜伽》,诚可谓大乘经之极庄严矣!故西域不熟《庄严》不能弘法,意诚当也。举此三例,唯识、法相,德义体例各别,不相淆乱,弥勒学也,反此或淆或乱,非弥勒学也。
  复次,听法众生有乐广文,有乐略文,故经论长行有前中后嗢陀南以为赅摄;而极略则在一经论之名。故世尊说一经竟,当机必请以何名此经,要使一望此经之名,而即知所说之事义若何也。论亦何复不然?《摄大乘论》十殊胜殊胜语,止是赅摄大乘,非是详叙大乘。以少摄多,以统摄散,谈唯识边事义,一望其《摄大乘》名而即知梗概也。《辩中边论》立虚妄分别有,乃有染有净,是一切义普能决了三乘法故,非各局于一边谈法相事义,一望其《辨中边》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大乘庄严经论》说经义,譬如莲华开敷荣茂,非止赅摄,故于其初成大乘宗,而于中后即菩萨地而更详之,谈德义边事义,一望其《大乘经庄严》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即论名字,即论事义,此弥勒学也,反此,或义不与名合,或此名乃彼义用,非弥勒学也。
  二十七年(1938)八月初与院友谈义

  附:解惑二则
  一切法者,《百法明门》摄无为真如法,是知染法不足尽一切,染法之生死法更不足尽一切。处处经中谈染法,皆指生灭而言,不第谈生死,生死义狭,生灭义广故也。今《辨法法性论》名为一切法,实则非一切法,但局于生死一法,名实异矣。又,生死涅槃相翻,通常法门亦平等法门,小乘解脱身相共,不足摄大乘法身,故亦不足尽一切法,而亦不足赅法性之量。今《辨法法性论》,谓抉择依大乘,而又说唯以生死涅槃,是诠参差异矣。又,二谛以遍计所执诠一切法,则凡与法性不相合者,皆不之无之,故可言一切法无,唯法性有也。三性以依他起诠一切法,空中固有此虚妄分别,故不可言一切法无,唯法性有也。试举其例:《大般若经》四百七十八〈空性品〉,具寿问如来:永断习气,岂亦是化?佛言:诸法若与生灭相合,亦皆是化;涅槃不与生灭相合,是法非化。是则菩提与不生灭相应,谓之转依,而必与生灭相合,乃堪为用,乃堪尽未来际作诸功德。是故,遍计谈行谈毕竟空,依他谈行乃谈善巧。善巧即与寂灭寂静相应也,焉可云一切法无、唯法性有也?今《辨法法性论》谓一切法无,唯法性有,不觉诠体而废用,说岂能圆满哉!今为之说曰:若“法法性论”标“生死涅槃论”,则名实相符矣。乃内容生死,而外标一切法,一切法不足,与《中边》谈无欠缺者不同,故曰非弥勒学。
  《中边》虚妄分别,性是依他有,境是遍计无,而《辨法法性论》直是但诠遍计无耳。何也?《摄大乘论》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法性论》不过于此一句演为一颂而已。现二及名言,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即似义显现也。彼一切无义唯计故分别,即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也。不得但以现字计字附会《中边》有,遂惑遍计作依他用也。故曰非弥勒学。
  (选自《内学杂著》上,《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一册)


  注 1922年9月支那内学院开学之初,欧阳渐于开讲《成唯识论》之前,首先分十次讲演本文。此文纪录稿由聂耦庚笔记、吕澄校订;黑括号之内为欧阳渐本人亲撰的原稿,后收入《欧阳先生内外学》第十册。


  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
  今日此会为内院第一次研究会。此会规模须贯彻到底,即贯彻到佛陀众会说法之时,故不能尽效世俗学会办法。现就会名研究略为解释,以见此意。
  其一研究性质,可分二层:
  一、与寻常师弟之授受不同。诸佛以苦谛为师,师法不师人,今之研究亦依传法之接续师。师非唯以行果为标准也,有果上师,佛菩萨是;有行上师,观行有得者是;有境上师,精研法相者是。若学有师承不悖佛说,且能提出精华,资益后学,使慧命相续者,则接续师也。学依接续师,即于古人立义不应轻易改动;改动立义即非师承。有如法相家立种子义,今言法相而谓种子不可立,则失其师承也。(他宗或不赞成种子,亦有道理须研;然是他宗,即非此宗师承。)但宗义创自先哲,推阐亦留待后人,或详其所略,或厘其所杂,或疏失之纠修,或他义之资发;破弃盲从,革除儱侗,有果有因,整然不乱:此乃真所谓师承,与标宗定义之授受不同,亦与泛尔皈依之师弟有异也。
  二、与世间从多数不同。世间事从多数,期其能相安无害而已,不必求彻底也。今言学则不然。处处须得真相,即处处须以教理为断。初言教者,由无漏智等流而出,非世间见之比。吾人今日既未见道,未起无漏,念念之心杂彼烦恼,舍教而外无足凭依。儒家者言人皆本有昭灵不昧者,可为依归,此乃过信世智,与佛家根本不同,不可无辨。次言理者,由教引起,演绎而不离其宗,非徒凭直觉随意立义可以相拟。教理皆为研究探讨之所取决,故公认熟于教理者有批评之职,乃属当然之事。研究者信其人之批评,不异即信教理也。今更有一点须附及之。吾人现在研究,乃结论后之研究,推阐发挥,皆不能外于已定之结论,非由研究遂别得一新结论也。此非迷信之谈,处有漏而究无漏,其理则然耳。设不尔者,必须见道以得其教,再用因明以成其理,始得别作主张也。
  其二研究规模。
  此须从学派言之,又从资粮言之。以学派论,此间研究不可不景仰旧时天竺之那烂陀寺。此寺规模,佛灭以来允为第一,虽我国昔日关中慈恩之盛,不足方其百一也。如寺中每日讲座百余,性、相、密三,鼎足传宏,小乘、外道,无一不备,此其派别可谓繁极。今之规模,期在于此,余十年以来规画内院者,亦在于此。再由资粮言,《大论》一序具提纲要,可以参研,且不赘说。今日研究,诚当以法相为主,其余研究则皆归束于此。
  其三研究效果。
  言其大果,成佛与一切佛事无一不是。若在今时,缩小范围,且说一种,即以研得各派学说精确无错且堪传布为目的也。此当今日事杂言庞之际,尤为急要。佛谓五逆之罪破僧第一,方今庞杂之言违背教理,断人慧命,皆破僧之类也。吾人急宜于继续慧命着眼,教理各端当求精确堪于流布,更何待言!于是有研究略法四条,须知遵守。
  (一)凡学公例如因明之因喻,不待再用商量。如果别有所见,亦须种种发明,然后再立新例。
  (1)必旧例实有缺点。
  (2)必所立新例种种无缺。
  (3)必真能立量破他,不蹈似破似立之过。
  (二)虚心容顺,不可轻易违反旧说。浅人谤深语,如初犊斗虎。然谓凡人一时揣摩,能胜菩萨数十年亲证,世间宁有此理?故于旧说,须抱发明主义,不可抱违反主义。
  (三)研究须灵活超脱,不可死煞句下。佛教依义不依语,如果于义缘得纯熟,亦无不解之语。(依义即缘义作观之谓。)又以喻语为法语,是学者通病,所谓不观月而观指也,切忌。
  (四)读书宜多作零碎笔记,不可动辄作长文。
  读书宜勤手录。遇到稍有意义之处,虽一字一句之少,亦必如见深仇,眼明手快即时录下,不可一丝放松。
  读书须一条一条商榷,不可自恕自是。
  此会之研究,以上述种种为标的,为方法,必须切实做到;同人其共勉之。
  民国十二年(1923)七月内院第一次研究会纪录
  (选自《内学》第一辑)

  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今日支那内学院法相大学特科开学。创此大学者,为本人宜黄欧阳渐。渐创此学,固必有其所创之宗旨,与其所经之历史。
  今先述历史。明清以来,随手掇拾一经一论,顺文消释,就义敷陈,如是讲坛,无时不有。兴设学校,编制学科,三乘教义抉要示人,如是规模,则向来无。世法且忌躐等,学佛自当有序。印土学人通例,先治小乘三年。降逮中国,鄙夷声闻,小固可轻,然复何易?彼惟无悲,斯与大异;九事所摄,法则共同。小非外大,大实涵小;不知此小,焉足称大?吾华昧此,遗弃小乘,任彼高谈,终嫌笼统。因其基础,继长增高,固当大小通谈,融求的当也。学校制度,通行东西,既著攸功,何妨采撷。我亲教师杨老居士首创祗洹精舍,余亦曾观发起。意在陶铸真士,重入五天,考求文献。一时学人有太虚、仁山上人、晞明居士等。旋因款绌,半载即停。谛闲、月霞二大法师,相继设学。今兹所存,惟武昌佛学院与本院,实承祗桓精舍而来也。
  次揭宗旨。《瑜伽》三十五云:菩萨发心由四种缘:一、见佛神变;二、闻佛说法,此二为佛在时而发心者;三、哀正法灭;四、悲众生苦,此二为佛灭后而发心者。吾人不幸不能见佛闻法,因于佛后感而发心,遂不得不立二种宗旨:
  第一、哀正法灭,立西域学宗旨。正法能传,赖真师承;真师承者,渊源于印度也。佛后真师,龙树、无著,位皆初地,说法独正。何以故?缘藏识中无漏、有漏二类种子绝对不蒙。下士凡夫无漏种隐、有漏种现,初地菩萨有漏种隐、无漏种现,无漏种现乃所谓正法也。初登地时,欢喜至极,说法遂详,详则易解,接近世俗。马鸣八地,语略难知。若夫智者自谓五品,等是凡夫;其在贤首,多袭天台,所有说言,更无足恃。是故非西域龙树、无著之学不可学。
  第二、悲众生苦,立为人学宗旨。为人云何?无我之谓。所谓无我,非先有我,后使之无,如先有树,执柯伐之。为己为人,方向不同,东西异步,为人则生心动念止知有人,即至无上菩提亦非为己,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盖以他为自,非推己及人耳。今来学者自问:是否发心因法欲灭?是否发心因众生苦?吾志在此,合者都来破釜沉舟,同向毗卢遮那顶上行去也。(刘定权记)
  民国十二年(1923)七月内院第一次研究会纪录
  (选自《内学》第二辑)

  今日之佛法研究

  解释此题可分数层:
  一、佛法。(此即研究之境)
  二、佛法研究。(此即研究者之行)
  三、今日之佛法研究。(此即研究者随分之果)
  第一、云佛法者,其详可列一表如次:

  ┌皆佛语言┐
   ┌事│ │蕴、处、缘起、界、谛、食(境)┐
│ └九事所摄┘     │
│  菩提分(行)—————————┼—所学事
│  佛弟子(果)     ┘
     │   八众 ———————————————能学人
    ┌不可言说│
  佛法│     │  
    └方便言说│ ┌  ┌蕴假、界处实
    │ │  │蕴实、界处假
    │ │小乘│    
    │ │  │蕴处、实界假  
    │义│  └三法皆真  
    │ │     
    │ │大乘─三法皆假─空宗─涅槃─寂静┐ ┌寂静而圆明
    │ │ │─结论│
 └ └        相宗-知见-圆明┘ └圆明而寂静

  依表解释。若说佛法实有胜法可学,此即魔说而非佛说。佛法乃日常应用恰到好处之事,亦犹人生眠食起居,不足希奇。无论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法尔如是。佛有所说,但老实人说本分事而已,论其实在固不可言说也。
  然凡愚未能遽语于此也。凡外造三恶趣因,堕于有见。小乘偏执我空,堕于断见。二皆增损,皆非老实,更不是说本分事。佛以大悲心悯凡愚之迷惘,从旁面反面而为说之,惟避忌讳不说正面。所谓从反面说之者,有如空宗说一切俱非而显法性。从旁面说之者,有如有宗以二空所显而说真如。凡此皆方便之说也。
  余二十年来,谈空谈有,谈小谈大,时苦不能贯通。然今依教法,乃得文字上之一贯,悟佛说方便之法门。一贯之说无他,事义之分别而已。大小空有所依之事皆同,所谓诸佛语言,九事所摄;又谓乘则有三,教则唯一也(九事详如表列)。然三乘于同依之事,说义即有不同。小乘解释三法有假有实,乃随少分所见以谈,未能圆满。大乘证见既周,乃说三法皆假。其中复具空有两轮,不可倾动。不知空而言有,比乃空前法相,所谓毫发不可有者。既知空而言有,此乃空后法相,所谓毫发不可无者。二轮相成,不可缺一。然复分二宗言之者,如云遍计一切非是,又云依、圆一切皆是,比之是非一时不能并举,并举适成自违,以是各就一端言说,遂成两面也。空宗说无余涅槃一切皆空,寂静不起,此指体言。若正说之,即错同外道,故但从遮而显。相宗说涅槃同时之菩提知见,相貌圆明,无一毫之欠缺,此就用言,故从善巧方便而说也。二宗之不相蒙如此。
  由空有二宗以谈佛法结论,则寂静而圆明、圆明而寂静二语而已。合圆明寂静为一片,而后言寂静,不失于枯槁,言圆明又不失于浮嚣。禅家所谓月在上方诸品净者,仿佛似之。然此皆言说事,学佛究竟,犹不可拘此言说也。
  第二、云佛法研究者,因寂静圆明之境非世间众生所知,必无漏人乃见得到。此境既非世智所知,即不可以世智相求,于是研究上有两种困难:
  一、苦无出世现量。
  二、苦世智不足范围。
  正面无路,乃不得不假借:
  一、假圣言量为比量。此虽非现量,而是现量等流,可以因藉。此为假借他人。
  二、信有无漏本种,久远为期。以是发心最应注意。此为假借他日。
  准是研究,有二要语应知:
  一切佛法研究,皆是结论后之研究,非研究而得结论。
  举例释之。如以佛说诸行无常为结论,而研究得其因于生灭。又以有漏皆苦为结论,而研究得其因于无常。又以诸法无我为结论,而研究得其因于苦。如是展转相比,道理尽出,即是研究。否则但知言苦,不详因缘,他人何不可无因而言乐。故学佛者全须用心思惟,径路绝而风云通,学佛有之。然不先有结论,专凭世智思量,则亦漫无归宿而已矣。
  于是,又得一研究之重要方法曰:
  多闻闻持,其闻积集(此较会通),熏生无漏。
  是数语也,亦可易辞言之曰:
  多闻熏习(他力),如理作意(自力)。
  第三、云今日之佛法研究者,其事有二:
  一、须明递嬗之理。
  (一)佛在世时说法随机。此在当时未即记载,但于大小空有,义理皆具。后来菩萨详细发挥,总不外其范围。若并此一层亦不置信,则魔外并起,无从分剖。
  (二)佛灭度后,二十部小乘兴诤。此皆切实可资研究。今人对于大乘立义,每有望尘莫及之叹,而小乘思想接近,亦可藉以引导也。
  (三)龙树破小。此为大小转移之一关键。所云一切皆空者,空其可空,乃最得我佛之意。
  (四)无著详大。此继龙树之说而圆满之。故二家缺一不可。
  (五)唐人荟萃。此于无著以来各家学说皆得会通。然其后绝响及千余载,今继唐人,须大家担当。
  二、须知正期之事。
  (一)整理旧存。此有二事:简别真伪,一也;考订散乱,二也。真伪之简别,在不轻置信,在读书细心,终于无漏引生,知其相应与否。至为此初基者,则多闻也。多闻乃胆大,乃心细,乃眼明,而有判别。又旧存之书多有散乱,必考较异译,论其短长,为之勘定,而后可读。
  (二)发展新资。此亦有二事:借助梵藏文,一也;广采时贤论,二也。梵藏文中要藉未翻者极伙,如能参阅其书,多所依据,立论乃确。时贤议论不必尽当,惟读书有由反面而见正面者。如法相要义散漫难寻,吾昔年读《掌珍论》中驳相应论师数行,而得相宗大概;又如因大乘非佛说而得研究途径,证明大乘实有演绎佛说而成之义;皆其例也。
  本题解释且尽于此,其中精微,他日当自为文以发之。
  民国十二年(1923)九月内院第二次研究会讲演纪录
  (选自《内学》第一辑)


  谈内学研究
  今谈内学研究,先内学,后研究。
  内学之谓内,有三义:
  一、无漏为内,有漏为外也。《杂集论》云:堕于三界为漏。其有漏法即流转法,与还灭法截然二事,犹水与火,犹黑与白,以其种子即成二类也。昔人于此每每讲错。以为真如本净也,烦恼染之则流转,烦恼远离则还灭。二者相替如轮转焉,而不知其实不相谋也。
  因此而谈,儒家所云人欲净尽、天理纯全,措语亦有病。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宋儒注云:寡者非绝。于此知其夹杂不纯也。此在佛家谓之杂染,一分染亦是染法。染则须绝,非徒寡之。故儒家所云寡欲,表面似有理,实则杂理欲二者、成黑白业,仍属杂染,不究竟也。儒家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此赤子之心即杂染,而以为天理,故理终属不净,亦犹驴乳终不可为醍醐矣。儒家而外,如现行耶教讲爱,亦属偏颇,不能及物,故杀生非所禁戒。此皆成其为有漏与外而已。从无漏种发生,即不如是。故云:有无漏可判内外。其理应于《大论·真实品》中详求。四真实中,烦恼障净智所行与所知障净智所行,皆以纯净得名真实,内学即应认清此真实。又此虽就现行立说,所从来者乃在种子。此无漏种子之义虽自后人发明,然其道理建立不可倾动。
  二、现证为内,推度为外也。如今人言哲学,研究真理而不得结论。以其出于推度,人各不同,遂无定论也。若出诸现证,则尽人如一,无有异说。如见物然,同见者则说同,出于想像则不同也。以是先佛、今佛、当佛皆言四谛,大小、空有、显密乃至诸宗疏释,亦莫不说四谛,以其现证同而立说同也。又如诸佛以苦空、无常、无我为教,乃至涅槃言常,亦为无常之注脚,此又现证同而立说同也。由此即得结论与哲学有异。
  余常云:内学为结论后之研究,外学则研究而不得结论者也。此为内外学根本不同之点。由此内外方法亦不同。哲学每用比方,以定例为比量,即有范围限制。如以三百六十度测周圆,二直角测三角内和,皆属一定限制,不论圆角之形大小如何,皆不出此限制,哲学家用心思推测,无论各人推测如何,而均在不得结果之一范围内,人心所限制然也。内学则不如是,期在现证,无用比度,如说四谛,即是现证,即是结论。研求结论,乃有种种解析方法。又如不能理会苦而说苦由无常,复由种种分析以明无常,此皆为教导上不得已之办法。故内学所重在亲证也。然学者初无现证,又将如何?此惟有借现证为用之一法,所谓圣教量也。有圣教量,乃可不凭一己猜想。若不信此,亦终不得现证。世间哲学家即不肯冒险置信圣言,以为迷信,处处须自思一过,遂终堕于推度矣,此又内外分途之一点也。
  三、究竟为内,不究竟为外也。经云:止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故佛说法无不究竟者。惟此就起点含有全体而言。虽始有未竟,而至终则究竟,如不了义经,得其解释终归了义也。《无量义经》云:四十九年皆说《法华》,其间虽实说三乘法,意则均在《法华》也。故云:教则为一,乘则有三。乘以被机有三,实亦各究竟也。由此内学者,应生心动念皆挟一全法界而来,大悲由此起,大智从此生。即如大乘唯识说阿赖耶,亦以其挟全法界而得究竟也。此种全体大用上讲求是为内学,反此皆属外学。
  次言内学研究。即知所研究者,为无漏现证究竟之学,而起研究也。此可分人、法两者言之:法是所学,人是能学,各有四端。
  法有四者:一、研究之必要;二、研究之范围;三、研究之所务;四、研究之方法。今一、言研究之必要,先以理对学论之。
  其一、理是法尔,学是模填。法尔八万四千法门,言议不及,禅家每用但字调,以为但得即是,然此意仍可商。今谓法尔未得,先事模填,如画作模填采也。学问即模填之事,可以由得法尔,故属方便,非真实。
  其二、理是现在,学是过、未。以学过念即非,落第二着。即云参究,亦落次念,成为过去,惟由此方便,得到现在。
  其三、理是现量,学是比量。学为方便,则属借用现量,信解道理。能处处作此观,开眼生心,皆此道理,则可以发生现量。此义见《真实品》。故学虽比量,而是现量方便。
  其四、理是无为,学是观察。此乃本其所有而精细审量,亦得证会无为。
  其五、理是不动,学是建立。理皆法尔常住,有佛无佛不稍动移。学由人兴,故出建立。但由学可证理。
  其六、理是真如,学是正智。其七、理是无分别,学是有分别。其八、理是离心意识,学是猛用六识。此皆如前分别可知。
  次以教对学言之。教待机感,而有权实、半满、渐顿,又有详略异门。由学研理,教仍是一,以是各端研学有必要也。
  二、研究之范围。但研究教,即概括宗在内。宗是总持,非差别,非分析,而亦不能违背三藏,实亦是教,今即总谈教而不别开。
  教分西方、东方。西方教先有三藏。经律则为阿难等在王舍城所结集,以十二分教摄大小乘,摄论议。又有律,为耶舍等在吠舍离之结集。又有论,为帝须等在华氏城之结集。自此以后。有小大、空有、显密等别,而其学悉汇萃于那烂陀寺。盖自佛灭以后,讲学范围之宽,无能逾此地者。西方佛学亦以此为终。
  东方佛学,如关中之空,慈恩之有,匡庐之净,曹溪之禅,南山之律等,皆本诸西土。此中禅宗虽杂有我国思想,然理与空宗相合之处,仍出西方也。
  今兹研究范围,应全概括诸教。范围不宽则易衰歇,昔日空有诸家,其前车也。但佛教范围虽大,内容仍是一贯,仍有条理充实。今之研究,亦将由分而合,以期成一整体之佛教。言余素愿,乃在建立支那之那烂陀矣。
  三、研究之所务。此宜择要而谈,又分两端:
  其一、要典。依余见解,必由唯识入门。故应诵习之籍,初为一本十支论,次为《掌珍》四论,次为《俱舍》、《成实》、《毗昙》,次为四《含》,次为四律五论。余有密典,重在事相,必明理相而后可习。
  其二、要事。读要典竟,应做以下各事:(1)经论异译比较。旧译不必尽误,仍有所本,仍有其学问。如《楞伽经》,由会译比较,乃见旧时魏译最好。又有翻译经久不得定本者,则须参互考订以定之。此为吾人应做之事,凡不能翻译者,尤宜肆力于此。
  (2)藏梵未译研求。此有赖于翻译。
  (3)密典纯杂考证。又咒印汇考。由此乃能习密宗。
  (4)律典各部比较。由此可见各派异同,又可改正旧行各律之不合佛制者。
  四、研究之方法。此宜知四入,四忌。
  四入者:(1)猛入。此如数百卷书之一气连读,又如任何种类之取裁,不分昼夜之思,又如空宗之般舟三昧。教中盖有如此猛晋之事,未可忽视也。
  (2)徐入。此谓融贯、浸润、结胎、伺鼠、凑拍、节取,而后有生发。
  (3)巧入。此有反证、借径等法,三藏十二部皆反覆申明之言,而能入之法不一。如佛法本甚庄严,宗门之悟道,乃向青楼浪语中得之。
  (4)平入。此谓循习而纯熟。
  四忌者:(1)忌望文生义。(2)忌裂古刻新。(3)忌蛮强会违。(此谓泥古不化)(4)忌模糊尊伪。(如华严学者之尊《起信论》)
  次言研究人。有四者:一、研究之因力;二、研究之可能;三、研究之缘助;四、研究之兴趣。
  一、研究之因力。平常但言求离生死,因犹不真。今谓另有二语曰:亲证法尔,大往大来。证法尔即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为因也。大往来即大悲,所谓大悲为根本也。因须通盘打算,而后有力。因谓依,是人依我,非我依人。因又谓自,仗自不仗人。所谓法尔,即自也。万法皆由法尔缘起,故有力能生。儒家亦有知此理者,如象山云:六经皆我注脚。佛学亦然,从亲证法尔下手,则十二分教皆我注脚。毗卢遮那顶上行,禅宗境界亦不过尔尔。
  大往大来,由于信得因果。因果须合三世观之。业有生受、现受、后受,不能拘拘一生以谈因果。信此,则得大往大来。此虽老生常谈,然今之学者不于此致意也。学者如以信因果心为根本,闻熏亦可依恃,不定须念佛等。此非反对彼等法门,但于此见出因力不退之理。《大论》有云:自因力不退,可以为因,他力加持力皆退,但可为缘。故求不退,应熏因力大往大来,时间则三无数大劫,空间则大千沙界无量众生,以他为自而思及众生,此特扩而张之,即是因力,前所云挟法界以俱来也。此是大悲为本,是真佛学。
  二、研究之可能。此谓六度,乃为自凭藉者也。
  (1)布施。无我归命为布施。不留一毫私用,将此身心奉尘刹,乃有力量,孟子所云能尽其才者也。佛希望人皆尽其才,皆以出世法为目标而归命。
  (2)持戒。此就可能为言,制之一处,事无不办。戒如马捋,马受捋则力强而行速。学亦以戒为方便,而后有可能。吾人经验中亦有此证明。如作事不废时光。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但乱念极耗岁月,去乱念即是戒,此不可作陈腐语看。
  (3)忍辱。谛察法忍之为忍辱。谛察则有味。《易》云: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有味乃不穷,乃有生发,触处洞然,而后能耐。又道理一种涵万,必细察乃省。前云四入之徐入,与此相应。
  (4)精进。此是能力根本。佛力充足,全在精进。如世亲治小乘则由有部而经部,而《俱舍》。继而舍小入大,则又先法相,而后唯识。健行不息,此最能精进者也。精进为因,般若为果,般若为相为体,精进为可能为功用。又般若为总相,精进为条理。故佛智骨髓在此。空宗贯六度以般若,相宗贯六度以精进,即是意矣。
  (5)禅定。毕生定向无他志,是为定。
  (6)智慧。此应注射于无师智,自然智。此虽非当下可得,然应随顺,趣向,乃至临入。读书多闻,尤须于此致意。
  三、研究之缘助,有三:
  (1)指导门径。欲学之省时省力,不可无师,不可我慢。然今人时习甚重,每每趋向无师。另有颛固者流,如天台家解说《梵网》四十二轻曲为说法一戒,以为不可为在家人说,在家无师范故。此则限制师道于极小范围,心地何等狭隘!后来太贤即引《缨络》夫妇可以互授之说而驳之。《缨络经》虽待考,然此驳固是。依《大论》所说,比丘可在在家人边学,故维摩为文殊说法。如天台家言,此又谓之何?可知其说或出于我慢耳。凡指导学者门径者,不限出家或在家。师义亦有三类:圆满师,分证师,接续师。不知接续师,即不能担任,即是轻法犯戒,极宜慎之。
  (2)问辨释疑。此乃朋友之事,因其能委宛曲折而尽之。
  (3)多籍参考。或乃求师友于古人,或闻时论于异域。
  四、研究之兴趣。研究须合众,离群索居,则无生趣。故研究此学:(1)须朝夕之过从。(2)须风物之怡快,以畅天机。(3)须有暮鼓晨钟之深省。具三事,而后兴趣勃勃也。
  民国十三年(1924)九月第八次研究会讲演记录
  (选自《内学》第二辑)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训支那内学院。举四句:曰师,曰悲,曰教,曰戒。次第释之。注
  释师训第一
  作师一
  有出类拔萃之物类,固应有出类拔萃之人类,即应有出类拔萃之思想,出类拔萃之先觉,与夫先觉觉后觉之事,而师之为物以立。识与识皆充法界,皆相梵网,故人与人、人与有情、有情与人、有情与有情,皆相系属,皆相平等,性分质分,莫不皆有师之为物者在。充人之量,充有情之量,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充人之量,充有情之量,刹刹尘尘,法界法尔,位之育之,无余而灭度之。是故人之所以为人,有情之所以为有情,莫不皆有作师之责者在。佛者第一义也,师者第一义也,今而欲作师,是之谓作佛。菩提心者第一义也,师者第一义也,今而欲作师,是之谓发心。果之胎孕曰因,因之产生曰果,其为物不二,但厚薄、坚脆、浓淡、终始之差别。第一义之果必本于第一义之因,第二义之因不可得第一义之果。作佛即作佛耳,发心即发心耳,作师而已耳。索食而蒸沙,需润而阳燧,东的而西矢,北辙而南辕,是故不能。
  今天下荒乱矣,推根究极,岂不曰但知有己都不负责之由致耶?夫此但知有己都不负责,又谁实使然耶?澡发读书,天壤名立,国人师友,新知旧习,冉冉悠悠,寒暑数十,曾不闻诏之第一义,告之以作师。有英挺之姿,凌霄之志,曰古之人,古之人,非斥大慢,即目狂马+矣。嗟乎冤哉!此慢若狂,毗卢遮那顶上行,宗门何为赞之?尔见甚辄礼拜,又何为斥之?且孔子又何为恶乡愿而思鲁之狂士哉?(今时有谓圣经深理,不适孩提,当废读经。嗟乎冤哉!并此冥种而亦荡然,有死之极无生之气矣。)反覆沉锢,谁能超然?非无奇士,不甘随同。然而第二义之因,终不得第一义之果。神明潜蛰,劣菌弥密,徐而移之,回而旋之,终亦必止知有己都不负责而已矣。
  又学佛者谁不曰难行苦行,而奈何不曰作师?师者第一义也,难苦第二义也。无所谓难,而后乃能行难,变鱼饲虎,称鹰炙鹿,夫亦晚食安步而已耳。无所谓苦,而后乃能行苦,热铁洋铜,青莲赤莲,夫亦操缦安弦而已耳。苟作师也,唯曰众生,念念众生,悲之所至,无所不至。月在上方,清流浊流,容光等照。如或不然,已视为难,况能行难;已视为苦,况能行苦?僻执舛戾,终以自败,何足道哉!
  难者曰:师者第一义也,若是,则参第一义已耳,何为独作师?
  曰:觑破无明,麟角一人,弘法传灯,菩萨度众,宗门澈悟,不少大机,然多独觉。是故大乘不舍众生,作师第一。
  又难:作之君,作之师,不舍众生一也,何为独作师?
  曰: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然君也者,所以学为师也,十王大业,天人师果。由前而言,于师取资;由后而言,于师为的。唯世、出世,胥应作师。嗟乎!天下同心,曷闻斯语,投袂而起?语在《华严》:菩萨摩诃萨,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此者。语在《瑜伽》:善男子,善女人,见诸浊恶众生,十随烦恼之所扰乱,能发下劣声闻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我当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
  求师二
  发愿作师,实践作师,夐乎尚矣。而乃不知师有其真,作有其法。苍莽孤特,艰苦卓绝,神之不宁,心之不平,唯私唯隘,唯乱唯慢,大愿奇难,复溺而陷,岂不冤哉?以是因缘,作师方便,求师第一。师有二义:一、法尔义;二、善巧义。
  法尔义者:凡物滋生,法尔有因,法尔有缘,缘至而因通,缘悭而因塞。孤特无枝,安能扶苏;钱鏄芟夷,谁若待时;徒涉万里,何如舟车?荒漠之指南也,迷茫之洲渚也,歧途之向导也,险道之商主也,智慧之于师也,一也。因由自办,缘必依他,唯先德之他,与同法之他,均足以增上也,一也。
  善巧义者:生灭阴阳,苦乐窳良,恩怨忆忘,过现未来,支配迭相,若是者为史事,为言文,为思想,而皆谓之有漏。史事不获现,言文不可道,思想不能到,绝对不待,唯证乃会,若是者谓之无漏。夫所谓学者,亦史事、言文、思想已耳,不现、不道、不到之境,乌乎能入?学之径绝,入之术穷,徘徊狐疑,邪见丛起,不忍世间有无漏事。嗟乎冤哉!思想者,独一无二之物也,天下若有超思之轨,不许超轨之思;既许超轨之思,胡乃不忍世间有无漏事?然而径绝,然而术穷,望而不能即,思而不能由,其奈之何哉?绝而能融,穷而能通,不谓善巧,岂可得乎?漏但当阳,无漏但藏,非谓众生无无漏种。既有其种,必得其显。天下有不可亲而引之以同类者,阳燧方诸火腾水液是也。天下有不能真而引之以相似者,嘬颐而鸣嘤鸟出林是也。师能圣言,圣言者,无漏之等流也,是之谓同类之引。师能施闻,受闻者,无漏之托变也,是之谓相似之引。初但随顺,浸假相似,浸假临入,浸假而无漏当阳,漏种潜藏。于斯时也,不谓善巧岂可得乎?师有二义:法尔,善巧。实践作师,学道归命,而不求师,岂可得乎?
  难者曰:后佛师先佛,先佛师谁佛?心、佛、生无差,不妨我作古。
  曰:事无其前,自我作古;古既可因,何劳虚牝?文史不用而递亢+辶结绳,图籍不探而乘槎通汉,是之谓不知类。
  又难:世无孔子,不应在弟子之列;世不出佛,谁可为师?
  曰:依法不依人,雪山半偈,罗刹可师,《缨络》十无尽戒,夫妇六亲互为师授。无常迅速,长劫孤露,不应我慢,焦种灭祜。
  又难:大丈夫事,超祖越佛,理非佛专,我亦佛说。
  曰: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四十九年未说一字。尔若证真,说亦无说,无说已同佛说,谁为超佛?有说尚异佛说,况能超佛?今日且谋证真,固应借径佛说。嗟乎!天下同心,曷闻斯语,投袂而起。语在《华严》: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语在《华严》: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勿生疲懈,勿生厌足,皆应随顺,弗见过失。时善财童子一心忆念,依善知识,事善知识,敬善知识,于善知识起慈母想,于善知识起慈父想,得闻法巳,欢喜踊跃,头顶礼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泪,辞退南行。
  师体三
  师以知见为体,不以得果或但仪式为体。此中理者,《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多闻熏习,如理作意,能悟入者,决定胜解资粮菩萨。若师得果,不能淹贯,而唯显通,求法弟子从何得闻?闻既无得,凭何作意?意且误作,安能胜解?若唯仪式,色见声求,尚行邪道,衣冠优孟,宁容相应?是故《法苑义林》引《十轮经》云:若无初三沙门,必不得已污道中求,其有破戒而不坏见者,亲近承事听闻法要,若破见艹必丘诳惑有情,令生恶见,师及弟子俱断善根,当堕地狱。如是死尸膀胀烂臭,若与交游共住同事,臭秽熏染,失圣法财。坏戒有见,因得续戒,善根既断,戒亦随无,故唯知见是天人师。
  此中教者,《妙法莲华》:诸佛世尊,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大涅槃经·四》:诸佛所师,所谓法也。《瑜伽师地》,说有三师,亦主知见:第一大师,所谓如来立圣教者,开许制止一切应作不应作故;其二绍师,第一弟子如彼尊者舍利子等,传圣教者;其三袭师,谓轨范师若亲教师,若同法中能令开悟、能令忆念随圣教者。绍师、袭师,时时教授教诫转故,当知三师能说传说及随说故。
  师以知见为体,理亦如是,教亦如是。浚瀹知见,求以是资,教以是师。是故《显扬圣教》成就十事,名说法师:一者、解了法义,六法十义善解了故;二者、能广宣说,多闻闻持,其闻积集故;三者、具足无畏,法不倾动,复何所畏,于刹帝利大众等中,声不嘶破,汗不流腋,念无忘故;四者、言词善巧,语工圆满,八分成就故;五者、法随法行,不唯听闻语言为极故;六者、威仪具足,说正法时,手足不乱故;八者、勇猛精进,闻未闻法,常乐不疲故;九者、说法无厌,常为四众,广长宣说故;十、具足忍力,诃责轻蔑,不报不戚故。若为师者,具有知见,能如《显扬》十事而行,则能使人踊跃欢喜,则能使人有所悔悟,则能使人当下发心,则能使人即赎慧命。
  师道四
  师体曰慧,所谓知见。师道曰悲,所谓为人之学,充人之量,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天地不隅,日月无依,四时不拘,鬼神无私,合天之人,复礼克己。是故学亦是为人之学,教亦是为人之教,师亦是为人之师。是故教人,《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教人为仁之方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孔家师道有如此者。
  胎、卵、湿、化,色、想、有无及与俱非,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或人、我、众生、寿者,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发心以前,举足下足,当愿众生;发心以后,展转善根,回向众生。必使众生无悭无贪,必使众生慈悲喜舍,必使众生佛之知见,必使众生放大光明。众生广大至何境界,修证浅深至何位次,众生尽佛己乃是佛,众生是弃是为自弃。是故种姓初殖止是众生,极果终圆止是众生。三世诸佛,为师之道,有如此者。
  道之不明也,自私自利以为学,攘夺压迫以为政,而其所以为师者,解惑授业而已。有何道之能传?而其所以为业者,衣食住为业,发展维持强权为业,物质为业,人生日用支配为业。而其所以解惑者,解其业所不通而已。今夫数十周寒暑,数千年史事,数万里方轨,数千百群团体,诚不足宥人之思,充人之量。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孔家此言,何曾六合以外置而不议者哉?因果范围伊谁能立,而必展转根据不许超逾?以是而学,以是而教,尽大地人滔滔皆是。往哲有言: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国理。盖自自私自利之学兴,攘夺压迫之政行,而师道亡矣。
  辟谬五
  不得已而立教,不得已而制学,不得已而作师,皆非本然,无非方便。律不许说出家过,何以《涅槃》维持比丘付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佛法寄于声闻,何以《涅槃》大经独付嘱诸菩萨?修行必离门+贵芮,何以《维摩诘经》:父母不许出家,发菩提心即是出家?羯磨凛遵无违,何以《善戒经》中:像前受戒,得果成佛,同归一致?法通,而窒之奈何;法广大,而隘之奈何;法超,而范围之奈何;法唯一不二,而歧之奈何;法有其意,而迹象求之奈何?非僧不许为师,非出家不许为僧,种种封畦,创为异议,执之不移,遂使大教日即式微凌夷,至于今日也。嗟乎冤哉!当揭至教,开示群迷。
  一、唯许声闻为僧,谬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无量阿僧祇声闻为僧。又云:我当以无量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为僧。龙树《智论》释云:释迦文尼佛、千二百五十比丘为僧,无别菩萨僧。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无别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按此经论,有菩萨僧,有声闻僧,有声闻、菩萨杂僧,非唯许声闻为僧。释迦会上,无别立菩萨僧,然次第入中坐,则亦僧类而已。又《首楞严》三卷,释迦于一灯明国无有声闻、辟支佛名,但有菩萨僧,是则释迦会上唯声闻僧,亦不可得而执矣。
  二、居士非僧类,谬也。
  《法苑义林章》有一类师,引《十轮经》: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异生,乃至具足世间正见,彼由记说变现力故,能广为他宣说开示诸圣道法,名最下品示道沙门。而释之云:依彼经说,真善异生持别解戒,具足正见,说圣道法,名为示道,真实三宝通异生类。其有异乎此者,则驳之云:内理无诤,外事和合,可名僧宝,设非沙门而住圣道,理无诤故,得名僧宝,与诸沙门种类同故,其非沙门,但住戒见,于理非和,云何名僧?按此经论,居士虽非正僧,而得许为僧类,诸师皆同,但后师主得果居士,前师则主正见居士,稍有区别而已。然《涅槃》第六:声闻之人虽有天眼,故名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乃名佛眼。则知我佛所重,乃又在于正见也。正见所披,虽非无漏,随顺无漏,趋向无漏,是亦无漏。是故有人出世,具烦恼性,与四沙门果同列四人,佛劝迦叶,舍命供礼,见《大涅槃经》第六卷。
  三、居士全俗,谬也。
  异俗为乘,三乘者,菩萨、缘觉、声闻也。在家居士授菩萨戒,发菩提心,六度四摄,虽非入地,称菩萨乘。《报恩经》中:鹿女夫人、五百太子修道得果,不从师受,名为独觉,有多同行,名为部行,如上二界六欲天等,二果四果无出家像,此为居士称独觉乘。《杂阿含经》三十三:在家得三果。《优婆塞戒经》:优婆塞得三果。《俱舍》:杂心比丘尼得二果,四众得四沙门果,然值无佛世,亦在家得四果。《俱舍》二十三:预流至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艹必丘形相。《大智度论》四卷:四众尽漏通名声闻,此为居士称声闻乘。按此经论,大小俱许在家三乘,岂其披剃缺缘,但认迹形,屏为全俗?
  四、居士非福田,谬也。
  智者疏《梵网》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在家未当,田任未制。执不知权,遂谓居士绝对不田,不应化缘。然《首楞严经》,文殊答言:有十法行名为福田,如须菩提无诤三昧,为诸声闻、辟支佛中第一福田;能十法行,佛菩萨中第一福田。《集一切福德三昧经》: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集一切诸福德者,当发无上正真道心,有初发菩提心者,则能得一切福德三昧。三法布施,四法布施,持百福相为大福田,养育一切诸众生等。《法苑义林》:异生戒见,能生物利,是真福田,非僧宝摄,无圣道故,福田义广,宝义局故。维摩居士,妙香世界分卫佛食,还作佛事。胜军居士,德重智高,时人不敢斥尊,德号曰抱跋迦,此云食邑,以其学业有余,理当食邑。按此经论,在家发菩提心,是大福田,在家戒见,亦真福田,在家弘法,理应得食,云何居士不为福田、不应化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