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数息法中的“六妙门”
林昭益
法光学坛 Dharma Light Lyceum 第一期(1997年)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摘要︰
本文检讨了佛教界流行的禅法之一––数息法,重点放
在智者大师所称的“六妙门”上。藉由检视现存各种记载数
息法的文献,包括早期佛教的经典、律藏,以及后世的禅经
、论书等(现代人的著作暂不讨论),发现了“六妙门”传
承演变的情形。这个“演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数
目(亦即“六妙门”等)的变化,二是这些阶段内容意义的
不同解释。透过本文也能看出,数息法之所以产生变化,除
了个人修定经验、理解方式不同的因素之外,与佛教内部不
同宗派的解脱论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言
数息法是修习禅定的方法之一,音意混译或作“安那般
那念”( aanaapaana-sati ), 意译为“入出息念” (1)
。这个禅法早在东汉末就已经由安世高传入中国,现存阿含
经典(亦指巴利经典)、律藏,以及后世的许多论书,处处
都能发现数息法或详或略的解说。在今日,也时常可接触到
各种不同面貌的数息法。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禅法。
数息法的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十六胜行”
,二是“六妙门”。“六妙门”指的是“数、随、止、观、
还、净”六个阶段,为何称之为“妙门”呢?智者大师解释
说︰“此六通言妙门者,涅槃为妙,门谓能通,六法次第相
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门。 ”( T46 · 673a19ff ·
) (2) 可知这六门其实定慧具足,行者依之次第修行, 最
终必能达到涅槃寂静的境地。现在问题是︰“数、随、止、
观、还、净”的具体意义为何?这六个次第是否缺一不可?
检视现存各种讨论数息法的文献,发现这六个阶段并不固定
,也有四个阶段,或是八个阶段的。此外,这些阶段的详细
内容,彼此也互有出入,并不一致。目前学界有几篇探讨数
息法的文章,但为数不多,也未针对前述的问题进行论究。
(3) 是故笔者不揣谫陋,拟以自己粗疏的阅读心得,野人献
曝,滥竽充数一番。
早期经典中的安那般那念
在阿含经典中,《杂阿含》及巴利《相应部》对数息法
都有完整且集中的说明,《相应部》在第 54 相应“入出息
相应”( AAnaapaana-sa.myutta ),共有 20 经( S ·
v · 311-341 ); 《杂阿含》若依印顺长老重整及分判的
次第,在“道品颂”的“安那般那念”相应,《大正藏》编
有 15 经( T2 · 205c23-210a5 )。这部分属于《杂阿含
》原始的“相应修多罗”,是早期佛教的核心内容之一。
(4) 此外,《中部》第
页 27
118 经, “入出息念经”( AAnaapaanasati-sutta, M ·
iii · 78-88 ),也有详尽的 4 述。├在律藏方面,《摩
诃僧祇律》卷四( T22 · 254-255 ),《十诵律》卷二(
T23 · 7- 8 ),《鼻奈耶》卷一( T24 · 855-856 ),
巴利《律藏》“第三波罗夷”( Tatiya-paaraajika, 指
Manussa-viggaha, “人体戒”, 即是“杀生戒”, V ·
iii · 68-71 ),都有详略不一的解说。
这些经典描述安那般那念的修法大致如下︰“玆有比丘
, 往阿兰若( ara~n~nagato ), 或往树下(
rukkhamuulagato ), 或往空闲处( su~n~naagaaragato
), 结跏趺坐( nisiidati palla^nkham aabhujitvaa )
,正直其身( uju.m kaayam pa.nidhaaya ),系念面前(
parimukham satim upa.t.thapetvaa )后, 彼正念而入息
( sato assasati ),正念而出息( sato passasati )
。”接著即开始说明安那般那念如何配合“四念处”修习,
最后可得大果 (mahapphalaa )、 大福利 (mahaanisa.m-
saa )––或不动( akuppa ),或二果(阿罗汉、阿那含
),或七果(二种阿罗汉、五种阿那含)。或者在“四念处
”之后加上“七觉支”, 而可达到明( vijjaa,三明––
宿命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解脱( vimutti
,三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
其中安那般那念配合“四念处”的修习即是后世所谓的“十
六胜行”。
此处值得注意的是︰经典之间的记录容或有些微的出入
,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未提到与“六妙门”有
关的修行法!所有的律藏与《杂阿含》、《相应部》各一经
( T809 及 S54 · 9 ),都曾记载佛陀教导修习安般念的
因缘︰佛先教众比丘修习“不净观”,结果导致比丘们自杀
或互杀,因而改授“安般念”。律藏并指出此为“杀生戒”
制定的因缘之一。▔如此一个被共同记载的事件,必有其历
史的真实性。因此,所述的安般念修法的内容,也有相当高
的可信度。这是证据一。“安那般那念”立为一独立的“相
应”,并位于《杂阿含》“道品”的原始部分以及《相应部
》的“大篇”( Mahaa-va-
页 28
gga, 即相当于《杂阿含》的“道品”),与“三十七道品
”同列,显示出这是一个受重视的修行法,是通行于教界的
法门,而其记载的内容也必然是公认的。这是证据二。既然
各部派的传承都没有“六妙门”,因此笔者在此大胆论证︰
早期的“安般念”没有“六妙门”,“六妙门”是后期发展
出来的。如果早期的“安般念”没有“数”等六个阶段,那
么以“数息法”来称呼“安般念”似乎就显得有些不妥。事
实上,智者大师及现代一些习禅的团体,便把“数息法”和
“十六胜行”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禅法。
后世文献中的安般念
后世文献论及“安般念”修行法的,为数相当可观。以
下就依阶段数由少至多的次序分别讨论。
只提示一个重点
巴利《小部》中《无碍解道》( Pa.tisambhidaa-
magga )有“入出息论” AAnaapaana-kathaa, Pt.s.i.
162-196 )专论“安般念”的种种问题。─解释的方式虽然
有些繁琐,但却对“安般念”的修习暗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触( phu.t.tha )。 “如果念( satiyaa )随逐(
anugacchato )入息的初、 中、 后( assaasaadimaj-
jhapariyosaana.m ), 散乱于内的心(
ajjhattavikkhepagata.m citta.m )就会成为定的障碍(
samaadhissa paripantho )。 如果念随逐出息(
passaasa )的初、中、后,散乱于外( bahiddhaa )的心
就会成为定的障碍。 ”而且若沉迷( aavajjato )于相(
nimitta, 近分定以前由“想”而现的境界)、入息或出息
中的任何一者, 心于其它两者都会散乱( vikampati )。
( 164 )所以“相与入息及出息,不是一心的所缘( aar-
amma.naa );不知其三法,不得 L 安般念的 l 修习。 相
与入息及出息,不是一心的所缘; 若知此三法,便得 L 安
般念的 l 修习。”( 170-171 )此处明白指出︰不可对相
、入息、出息作意,只须明白了知相、息入、息出即可。《
无碍解道》举出以锯子锯横放在地上的
页 29
树作为譬喻,靠著锯齿和树木“触”的感觉,即可知锯齿的
来去,而毌需作意锯齿的来去。同样的,只需系念住于鼻头
( naasikagga )或嘴唇( mukhanimitta ),便可知入出
息的来去。可以说,这是直接把握了初初修习“安般念”的
重点。
分成四个阶段
汉译《解脱道论》所列举的三十八种“行处”(
Kamma.t.t-haana, 或译作“业处”,修定的方法)中,有
“念安般”一项( T32 · 429c14-431c1 2 )。 一开始作
者先设问︰“云何‘念安般’?何修?何相?何味?何处?
何功德?云何修行?”这是《解脱道论》的定型句。作者解
释告一段落之后说︰“复次,先师说四种修念安般,所谓︰
算( ga.nanaa )、随逐( anubandhanaa )、 安置(.t-
hapanaa )、随观( sallakkhanaa )。 ” 430b17& 接著
说明各别的意义︰
初坐禅人从初出息乃至入息,从一至十,过十不算。复
说︰从一至五,过五不算。不令意误。是时当算,乃至离算
,从入出息事( vatthu,所依)念住。此谓名“算”。 随
逐者,摄算,以念无间逐出入息,此谓“随逐”。名安置者
,或鼻端,或于唇,是入出息所触处,于彼作风想令念住,
此谓“安置”。名随观者,由触自在,当随观相( nimitta
), 于此所起喜( piti )、乐( sukha )等法,应当随
观,此谓“随观”。 彼算为觉( vita kka,新译为“寻”
)灭,令得出离觉。随逐者,为灭粗觉,于出入息作念无间
。安置为断于乱,作不动想。随观者,为受持相 *,为知胜
法。( 430b18ff ·)
“算”是数出入息,从一数至十,或从一数至五,目的
在收摄念头。“随逐”是注意力紧紧地跟著出入息,目的在
灭除“粗寻”。“安置”是注意鼻端或上唇处,因入出息与
之接触而产生的“风”的感觉,目的在使心不散乱、不动。
“随观”是了知与近分定相应之喜、乐等的感受,执持不失
,并作为生起定、慧的准备。此处“随逐”显然正是《无碍
解道》所告诫应该避免的。
有两点可以提出讨论︰一、《解脱道论》标举修安般念
有四个阶
页 30
段,但特别指明是“先师说”。“先师说”在《解脱道论》
中屡见不鲜,是作者提示其后内容为来自祖师大德传承的用
语。二、《解脱道论》虽然交代了有此四法,但在这段文字
之前,也就是说明“如何修”安般念时,却用颇长的篇幅来
阐释正确及错误的修法,其旨趣与《无碍解道》如出一辙,
强调“是出入息所触鼻端、口唇,以念观知所触,现念令入
,现念出息。”( 4 30a11f ·)亦举“解材”喻。由此可
知,《解脱道论》的作者大体仍随顺《无碍解道》,但也尊
重先贤的教法。(8)
分成六个阶段
大部分的文献都属于这一类。这六个阶段的名称,《佛
说大安般守意经》( T15 · 16 3-173,《守意》)、《修
行道地经》( T15 · 215-219, 《修行》)、《杂阿毗昙
心论》( T28 · 934, 《杂心》)、《法界次第初门》(
T46 · 673,《初门》)作“数、随、止、观、还、净”,
《坐禅三昧经》( T15 · 273-276, 《坐禅》)作“数、
随、止、观、转观、清净”, 《达摩多罗禅经》( T15 ·
301-310, 《达摩》)作“数、随、住(或‘安止’)、观
、还(或‘回转’)、清净”,《阿毗昙毗婆沙论》( T28
· 104-107, 凉《婆沙》)、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T27 · 132-137, 唐《婆沙》)、 《成实论》( T32 ·
355- 356 )、《阿毗达磨俱舍论》( T29 · 118-119,唐
《俱舍》)作“数、随、止、观、转、净”,《阿毗达磨俱
舍释论》( T29 · 270-271, 陈《俱舍》)作“数、随、
安、相、转、净”。(9)
据 P.Pradhan 所校订的 Abhidharmako'sabhaa.sya (
《俱舍论释》), 这六个阶段的梵文作︰ ga.nanaa、
anugama、 sthaapanaa、 upalak.sa.naa、 vivarta、
pari'suddhi; 巴利《清净道论》( Visuddhi-magga )所
举的巴利文则作︰ ga.nanaa、 anubandhanaa、 .thapanaa
、sallakkhanaa、viva.t.tanaa、paarisuddhi。 先考察梵
文、 巴利文︰若排除音变的因素, 相异的词只有两组,
anugama, anubandhanaa 和 upalak.sa.naa, sallakkhanaa
。这二组对应词,前者用了不同的词根
页 31
( gam, bandh ), 后者则用了不同的接头词( upa-,
sa.m- ),但就整个词的意义来说,其实是近乎同义的。汉
文译为“随”、“观”,可以说没有问题。真谛译不作“观
”而作“相”, 或许一方面考虑到它与 lak.sa.na (相)
的关系;又不译“止”而译为“安”,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这
两个词与惯用的“止”( 'samatha )、 “观”(
vipa'syanaa )相混之故。vivarta ( viva.t.tanaa )的
意思是“回转”,因此译为“还”、“转”是可以的。综上
所论,就字面意义而言,文献之间并无大异。
字面意义虽然接近,但在内容的解说上面,却有种种的
不同。“数”是数数目字,《守意》、《修行》、《坐禅》
、《达摩》、《初门》只简单说从一数至十;凉《婆沙》则
列举了五种数︰数、减数、增数、聚数、净数;唐《婆沙》
作满数、减数、增数、乱数、净数; (10) 《杂心》、陈《
俱舍》、唐《俱舍》说从一数至十,并指出减数、增数、乱
数是“三失”;《成实论》有等数(从一数至十)、增数、
减数;《瑜伽师地论》举出五种数︰以一为一算数、以二为
一算数、顺算数、逆算数、胜进算数,是所有论“数”之中
最繁复的。“随”,各种文献说法相近,都说是心随出入息
,但凉《婆沙》、唐《婆沙》、《杂心》、陈《俱舍》、唐
《俱舍》特别强调︰入息时,息到咽、心、胸、脐,乃至足
指,心都随逐;出息时,息出半麻、一麻、半麦、一麦、半
指节、一指节、一寻等等,随息远近,心都随逐。这在实际
的操作上,会产生所缘不易把持的状况,有落入单凭“想像
”的可能,于摄心亦无助益。
“止”,《守意》、《修行》说止于鼻头;《达摩》云
“安止极风处”,亦指“三昧”;凉《婆沙》、唐《婆沙》
说随息止于何处,心即止于何处;《坐禅》、《杂心》、唐
《俱舍》、陈《俱舍》则说止于身体任何一处;《成实论》
只说“令心住出入息”,似乎与“随”无别;《初门》则说
为“静虑”(定)。“观”,《守意》说观息及五蕴;《修
行》说观数息;《坐禅》云观入出息时五阴生灭;
页 32
《达摩》言观风种;凉《婆沙》、唐《婆沙》、陈《俱舍》
、唐《俱舍》说观息、四大种、五蕴;《杂心》只说“随其
所欲而现在前”;《成实论》说“见息系身,如身中缕”,
似乎亦是观息;《初门》则说是“分别推析之心”,“是中
多用实观四念处也”,似将之等同于“毗钵舍那”。
“还”,《守意》说是弃身七恶、意三恶;《修行》只
说“已成于观,当复还净”,未多作解释;《达摩》说次第
转上,从入出息念、诸相、诸方便、诸地,而至“究竟地”
;《坐禅》说转观五阴、入出息无常;凉《婆沙》说转入出
息观,起四念处及暖、顶、忍、世第一法;唐《婆沙》则只
说转入出息观,起四念处;《杂心》说“若依欲觉者,少行
;依出离觉者,勤行”;《成实论》说转身而缘受、心、法
,令其现前;陈《俱舍》、唐《俱舍》说转“安置后后胜善
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初门》说是“转心反照”。
“净”,《守意》是除去贪欲;《坐禅》言“除灭五盖及诸
烦恼”;凉《婆沙》说苦法忍;唐《婆沙》则说从暖到无学
都是;《达摩》、《杂心》为净诸盖;《成实论》说是“离
一切烦恼诸难”;陈《俱舍》、唐《俱舍》说从入见道开始
;《初门》则是“心无所依,妄波不起”,颇有中国式的禅
味。
以上的文献都与“说一切有部”有或亲或疏之关系,因
而不免多少带上一些有部的理论色彩。较值得注意的是《修
行》的传承,它的说明虽然有时不甚清楚,但语要而不繁,
也未陷入阿毗达磨式的诤辩之中。
分成八个阶段
《清净道论》认为安般念有八个阶段,而且涵摄于四念
处(十六胜行)的第一个“身念处”之中,其名称及意义如
下︰数( ga.nanaa ),算出入息; 随逐( anubandhanaa
),放弃数,随行于出息入息,但不是出入息的初中后(对
应脐、心脏、鼻端),否则将至于散乱,而是以“触”及“
安止”作意;触( phusanaa ),于出入息所
页 33
触之处(鼻端),放弃数,以随行于出入息,以安止而使心
安住; 安止(.thapanaa ), 即四禅(或五禅); 观(
sallakkhanaa ), 即是“毗钵舍那”( vipassanaa );
还( viva.t.tanaa ), 即道( magga, 指“行道”––
pa.tipadaa?); 净( paarisuddhi ),指果(五种自在
––转向、入定、住定、出定、观察自在);彼等(指各种
所缘)之各别观( tesa~n ca pa.tipassanaa ), 即是“
观察”(得七种清净,最后得四果)。在解释时,觉音引了
不少《无碍解道》及其它义疏的说法,而此处“随逐”与“
触”似乎显得有些含混且矛盾。
从觉音所列的法数及解说内容来看,可以发现他有贯通
各种传承,并将之融入某一修行体系的强烈企图心。觉音是
西元五世纪中叶出生于北印度的婆罗门族,通吠陀,精辩论
,后于印度的锡兰寺院出家,对北方佛教的情形应当有些了
解。他的安般念或许就是以“六妙门”的名相为基础,撷取
了《无碍解道》“触”的精义,再配合《清净道论》定学、
慧学的体系,最后安插入“经说”的十六胜行之中。因为如
此,所以造就了《清净道论》安般念特殊的次第与解说方式
。
结论
佛教随著时间地域的不同而有发展与适应,安般念也不
例外。尤其安般念作为禅定的法门,更与佛教的“解脱论”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早期佛教,它与四念处、七觉支配合
,构成完整的修行体系。其后,“四妙门”、“六妙门”等
辅助方法逐步加入,禅师们的经验不同,论师们的理解也有
异,部派之间的解脱次第更是不一致,于是乎安般念就有了
各式各样的解说。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固然彰显了佛教修行
法门的多元化,适合各种根性的人,但从修学者的立场来看
,却似乎只能“随缘”,恰巧遇上那个传承就学那种方式,
变成“一元”的法门。关于这个问题,或许只好说是“共业
所感”、“缘起甚深”了。
页 34
注释︰
(1) 有关“安那”、“般那”与“入”、“出”的语意问题
,此处暂不讨论。为行文方便,以下若有提及,皆作“
入出息”。
(2) 本文使用的汉文资料主要为《大正藏》版本,巴利文则
是“巴利圣典协会”( Pali Te xt Society )版,引
用出处的注明方式采罗马式写法。
(3) 如︰玉城康四郎,<入出息念定根本问题>,《伊藤真
城?田中顺照两教授颂德记念佛教学论文集》,东京︰
东方,1979.11.21;竹内良英,<原始佛教呼吸法独自
性– aanaapaanasati ????–>,《印度学佛教学
研究》第 37 卷第 1 号,1988.12;惠敏法师,<鸠摩
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佛教思想的传承
与发展》,台北︰东大图书,1995.4。
(4) 参考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杂阿含经部类
之整编〉;或《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九章〈原始
集成之相应教〉,台北︰正闻。
(5) 其它如︰单译《杂阿含经》( T2 · 497a2ff ·);
《中部》第 62 经, 〈教诫罗睡罗大经〉(
Mahaaraahulovaada-suttanta,M.i. 420-426 ); 《
增一阿含经》, “安般品”( T2 · 581c1ff ·);
《增支部》第 10 集 60 经, 〈耆利摩难〉(
Girimaananda, A.v. 111- 112 ); 《增支部》第 5
集 96,97,98 经,〈闻〉( Suta,A · iii · 120ff
·)等皆可参考。
(6) 除了上列属于说一切有部、大众部,及赤铜蝶部的律本
之外,法藏部的《四分律》( T 22.7c )、化地部的
《五分律》( T22.576b ),也是一样的传说,但此二
律本未述“安般念”的修法。
(7) 一般认为,《无碍解道》虽然是在《小部》中,但却是
论书的型态,是“南传七论”中最早成立的《法集论》
、《分别论》的先驱。L 水野弘元《南方上座部(巴利
佛教)论书解说》第 21 页。l 印顺法师则认为,《无
碍解道》是以止观实践为主,属于“观行论”的论书,
有阿毗达磨的风格,但却不同,只能说与阿毗达磨的某
一阶段相当;成立的时代约与《论事》(
Kathaavatthu )相当。 [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
857-858 页。]
(8) 根据水野弘元的研究,《解脱道论》有极多材料是直接
引自《无碍解道》 [ 见上引书 ]。 又据长井真琴、
Bapat 等的研究,《解脱道论》与锡兰上座部(分别说
部)有密切的关系,又受有大乘“空”义的影响。觉音
作《清净道论》时,曾参考了《解脱
页 35
道论》,《解脱道论》是早于《清净道论》约二百年的
论书。[ 参见︰长井真琴,〈解脱道论?《?????
????》对照研究〉,《南方所传佛典研究》,东京
︰佛书刊行会,1936 · 4 · 8 初版,197 5 · 3 ·
20 印刷, 第 244 页; Bapat, Vimuttimagga and
Visudhimagga, A Comparative St udy, Calcutta:
Poona, 1937, p.lvii。]
(9)《瑜伽师地论》( T30 · 430-433 )除了“数”明白
举出并详加解释外,其余五个阶段并未明言,但有约略
提及“安住”、 “随行”、 “转”、 “还”等(
431c1f ·)。 《守意经》的情况比较复杂,它有二种
说法︰一是“数、随、止、观”,二是“数、随、止、
观、还、净”。《守意经》本身是译语和注解夹杂的文
献,就笔者的判断,前者的说法应属于译文,后者则属
于注解。今一并于此讨论。
(10) 《婆沙》于一论题常常罗列众说, 本文限于篇幅,只
举其所认可之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