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挽救中国的僧教育而奋斗
壹、 沉痛的反思
古代大德如智岂页、道宣、法藏、澄观、善导等人,学问与修证成正比例学问越深,修证的果位越高。近代大德如寄禅、印光、谛闲、虚云、圆瑛、亻炎虚、太虚等人,学问与信心成正比例,学问越高,信心越大,对佛教事业贡献越多。为什么现在的学僧学问与信仰成反比例?他们学识越多,信仰越寡,如某佛学院派往日本的留学生,最后大都脱下僧装,掉转头来还俗了。一些文化水平高的,所谓尖子学僧,都在寻找出路,准备溜之大吉,跳出佛门。近十几年来,各地佛学院办了不少,成才者寥寥无几,这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如此下去,办佛学院还有什么意义?这个严峻问题不能不引起办僧教育者的沉痛反思!
反思之一、学僧的素质太差。
1. 缺乏正确信仰:有些佛学院向社会招生,有些老和尚把农村的晚辈介绍来读书,录取后才落发,他们读佛学院的动机,学了文化将来可以找个好工作,或者留在庙里当执事,可以跳出艰苦的农村。这些人对佛学根本没有认识,只不过是为了找出路,走进佛门。一有好的出路,他们就和佛教再见了!上海佛教协会秘书长王永平居士竭力反向社会招生,主张向有大丛林招收出家三年以上的有信仰的僧青年,堪称有识之见。还有一些青年或因患有疾病,丧失劳动力;或因失恋而心灰意冷。更有少数社会渣滓,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把寺庙当成防空洞。这些人初到寺庙,多少有点神秘感,还有所收敛,可是日子久了,就原形毕露,绞尽脑汗,想方设法,逃避早晚课,无法无天,什么坏事都作得出。孔子曰:《朽木之材,不可雕也》,《道不同不相为谋》培养这些人作为未来佛教的领袖,何异画饼充饥!
2. 文化水平低:文革期间,国民教育遭到严重破坏,给招生工作带来困难,美其名曰高中毕业,实际上连初中水平也没有。如某佛学买空卖空于1980年招生,一生作文考卷只写《XXX万岁》五个字,就被录取了。这样的文化程度,怎能接受俱舍、中观、唯识等高深的佛学理论?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还是呆若木鸡。人一能之已十之,如能勤奋刻苦学习,那还有希望。无奈这些懒家伙,上课懒洋洋,没精打彩。如某寺僧伽培训班,每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打了半天,学僧还是睡在床,要教师挨个从床上请下来。可是玩起来,个个生龙活虎,有使不完的劲。对这些人还批评不得,谁批评他,等于捅了蜜蜂窝,歪理十八条,喉咙比什么都响,弄得教师啼笑皆非,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
3. 向钱看:一些以为读佛学院,可以在重点寺庙里谋个监院或知客的职务,接待国内外客人,红包滚滚,不尽地流入他的腰包,不几年即成为腰缠满贯的富翁。即使谋不到执事的职务也不要紧,到江、浙、沪等地经忏门庭念《南无》,也可以发大财。还有一些人通过多种渠道,拜个外国师父,美元、港币源源而来,还可以出国赚大钱。近年来到香港的青年僧有,都买了房子,当起寓公。若问现在的佛教对青年的吸引力是什么?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钱”!钱是五欲的集中代表,他们搞钱为目的是什么?明眼人一目了然。如广东青年林某,二十出头,住过沪闽等地的佛学院,到过美国。名片上印有某大城市佛协会副会长的头衔,冒充全国佛协领导人,向港澳居士化缘,诈骗巨款,供其挥霍,现在招报了,被公安机关逮捕法办。
4. 把大领衣当做游服,现在社会上有些失业的青年人,不甘寂寞,把大领衣往身上一披,走遍全国各地,不但吃、住、行都有不要钱,还可以捞一把(如化缘、朝山等)。如某青年穿上僧装后,已沿着祖国的大地,从东北——西北——西藏——西南——华南国界的边境走了一圈。他打算再游十圈,就脱下僧服,还本来面目。这位青年深有体会地说:“僧衣是个宝,穿上经坐车有票,到处有饭吃,住招待所不花钱。”到庙里强行挂单,吃了饭嘴巴一抹走了。还有一些跑江湖的也摇身一变,俨然《僧宝》,如某佛学院招了一我打武术出身的学僧,不上殿,不过堂,上课学不进,整天吊儿郎当,被遣单后,僧装一脱,到社会上教武术。一年后带了女朋友到佛学院看他的师友,洋洋自得,众执一端,谁也奈何不了他。
反思之二,重知识,不重修持。
根据上述的学僧对象,佛学院的教学,应该有所调整,因材施教。加强戒学定学的教学,使其在僧团共学共修的大熔炉里,脱胎换骨,完成由俗人到僧人的蜕变过程。遗憾的,是现在的佛学院以传授佛学知识和文化为主,忽略了戒学和定学,虽然口头上也说“学修并重”,实际上除了流于形式的朝暮课诵外,根本谈不上除什么共修。结果所教的有限,一点佛学知识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怪乎许多僧青年问我:当和尚有没有前途?我反问道:“你说的前途每时的是什么?”他答道:“例如当大方丈、大法师、政执、人大委员等宗教界上层人士,或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等”。我申叙我的观点说:“唉呀!你所追求的前途,正是出家人要抛弃的东西,我们舍弃割爱,出家的目的是为了修道证果。这才是我们的真正前途。”那位僧青年听了我的话,默默走开了。又有一位从事僧教育领导工作多年的人看到佛学院一些毕业生还俗了,无限感叹地问我:佛教对青年和吸引力是什么?我回答说:“佛教对青年的吸引力可大啦!例如佛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众,绝大部分是青年,他们为了追求真理,求道证果,被佛陀吸引来了。以后的高僧大德多是青年入道,他们被佛的无上妙法,解脱要道吸引过来的。至于那些没有尝到佛陀法味的人,自然会感苦闷,感到前途渺茫,不叫他不还俗怎么可能呢?气候一变化,他还会反戈一击,向佛教杀了过来,这样的教训还不够吗?
现代僧教育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我以为主要是受日本佛教影响。早在二、三十年代,一些居士和法师们所创办的佛学院,以课程设置到行政管理,都是按日本僧教育的模式搞起来的。日本僧教育是培养文人学者的,学僧学习的目标,是追求硕士、博士等学位,以达到盛名成家的愿望。直到现今国内外还有那么一些人,把日本的博士学位看得比成佛作祖还重要。例如有的人拿到日本的博士学位,或印在名片上,中印在书上,文章上。或在写文章大吹大擂,自以为了不起,老早就把成道证果的愿望扔到九霄云外了。结果僧教育变成今日的畸形怪胎,培养出来的人信仰淡薄,行为放荡,目空一切,为名为利,这不能不说是僧教育的失败。
僧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是培养有修有证、宏宗演教的高僧大德,还是培养言行不一、追求名利的文人学者?这是应该弄清楚的首要问题。我以为僧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前者,当然有一些后者也无伤大雅,但我们的精力应当在前者身上狠下功夫。未来佛教需要的僧才,即印光法师那样,一句弥陀重如须弥,巍然不动;像弘一法师那样,高举戒学的旗帜,令正法久住;像虚云、来果和尚那样,坐穿地球、发明心地,参究本来面目;像太虚法师那样,整顿僧制,创办教育,提倡人生佛教;像圆瑛法师那样主办教会,忍辱负重,宏宗演教,度化一方;像宗喀巴那样除弊兴利,创立教派。这些大德是中华民族之灵魂、佛教之精英,不能没有啊!纵观中国近代佛教色彩斑烂,都是这几位大德放射出的光辉。由此可见未来佛教的命运,是寄望于涌出一批新的大德高僧型僧才身上。因此僧教育的主要目标,就要以这些大德高僧为榜样,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出一批学修并重的僧才,住持三宝,振兴佛教。
反思之三,课程设置,忽视中国佛学
现在佛学院章程设置,皆以俱舍、中观、唯识、佛教史四门为主,重视印度佛学,将中国佛学靠边站。众所周知,中国佛学是佛教发展的顶峰。如果没有中国佛学,印度佛学早就向偶而泣了,那有今天万紫千红的局面。重视印度佛学,大约从本世纪三十年代,支那内学院一派开始的。他们为了打倒中国佛学,首先大刮《楞严》、《圆觉》、《仁王》、《梵网》、《占察》、《起信》等经论伪造风。人所共知,这些经论是中国佛学的理论基础,如能把它一笔勾销了,中国佛教不就彻底完蛋了吗?其实那个伪造说的发明者,并不是欧阳渐师生,穷根究底,原来是从日本常盘大定等人那里贩来的。 从十九世纪来,到二十世纪初,日本跨进帝国主义的行旬后,其侵略的矛头,一直是对准我国,亡我之心不死。维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是它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日本人摧毁佛教文化的目的,旨在消灭中华民族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怎能屹立世界之林?所以在当时一些跟在日本人屁股后的人,摇旗呐喊,大叫佛教伪造说,不管他主观动机是什么,客观上都帮了日本人的大忙。
台、贤、禅、净、律各宗,体现了中国佛教的特质。回顾唐宋以来,中国佛教能够繁华似锦,主要是上述诸宗各领风骚。中国佛教一向重视戒学和定学,戒学是各宗共修的基础,不论学那一宗,都要学戒、受戒、持戒、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比丘。没有戒学,不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邪见!禅净二宗以阐明定学驰名于世,定学是离欲的甘露法门,成道的必由之路。没有戒定熏修的,利用僧尼的身份,招摇撞骗,为非作歹,除了向佛祖脸上抹黑以外,还会干什么?现在的佛学院,如不抓紧戒定的教学,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将会不堪设想!有人说佛学院应以学为主,不该强调修持,试问戒学定学是不是学?须知治学之要,贵在实行,如人学游泳,对游泳的理论学得再好,不下水游一游,到头来还是一只旱鸭子,这种理论是毫无意义。台、贤二宗是重视经学,以观为主,教观并进。其共同特点,第一重经,天台宗《法华》,贤首宗《华严》,一门深入妙庄严路,对教理行果,阐发周详。越读心愿越大,观法越深,品味越高。如古今刺血写经的大德,代不乏人。第二重止观,智者大师撰有四部止观,杜顺唯有法界观,贤首有十重唯识观,清凉有华严心要观与三经圆融纲。 中国佛教重修证,各个朝代都涌现出许多高僧大德,现代僧教育应继承这个优良传统。
貳、 招生和考试
办好佛学院要把好招生考试关,决不让那败坏佛门者混进来,即使招不到人,也要宁缺勿滥,好比农作物选种,要把最好的种子选进来。
向全国各大丛林招收有学有修,立志献身佛教的僧青年。
(一) 招生条件
1. 出家三年以上,并在丛林参学二年以上和沙弥和比丘。
2. 有正确信仰,具足道心。
3. 会朝暮课诵,遵守丛林规矩。
4. 作风正派,具足威仪,无不良嗜好。
5. 年满二十岁,历史清白,示受过刑事处分。
6. 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7. 相貌端正,无慢性疾病。
8. 验收下列证件:戒牒、居民身份证、出家寺庙所在地佛协证明、学历证明(毕业证书)。
(二) 考试内容
1. 考试佛学、语文、以真命题,以真阅卷评分。不徇私情,不开后门。
2. 坐香二支,考察其姿势、腿子、摄心情况。
3. 考试朝暮课诵,各种法器的使用,学腔、威仪等。
4. 口试,了解其出家原因、入学动机、未来抱负。
參、 多层次教学
根据目前国内外佛学院教学,重知识、重论学、重史学的情况,培养出来的人,信心淡泊,邪见丛生。我以为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彻底改革。我的改革方案分四个层次:
(一) 禅律学际
1. 学制:二年
2. 要求:通过学禅学律,使学生能于佛法中尝到滋味,改变气质,完成从俗到僧的转化,为其今后学修奠定基础。
3. 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遗教三经》、《沙弥律、《四分戒本》、《七支坐法》、《禅秘法要》、《坐禅三味经》、《劝发菩提心文》、《沩山禅师警策文》。
第二学年:〈净土三经〉、〈往生论〉、〈随机羯摩〉、〈瑜伽菩萨戒本〉、〈梵网经〉、〈十善业道经〉、〈六祖坛经〉、〈黄薜传心法要〉、《大珠慧海禅师语录》。
4. 修持:禅律学院的学僧,修持要求,除朝暮课诵、半月诵戒外,每日坐三支香,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坐禅,寒暑假一律进禅堂打禅七。
5. 成绩考核;学习课与修持课,都占百分之五十。
(二) 经学院
1. 学制:二年
2. 要求:通过对大乘佛教的人使学生虔修菩萨行,坚定大乘佛教的人生观。牢固树立菩萨四弘誓愿,四无量心,为人间佛教奋斗终身。
3. 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阿含经〉选读、〈楞严经选读〉、〈维摩经〉、〈金刚经〉、〈圆觉经〉、〈七十空性论〉、〈十二门论〉、《释迦谱》选读。
第二学年:〈阿含经〉选读、〈法华经〉选读、〈华严经〉选读、〈解深密经〉、〈楞伽经〉、《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大乘唯识〉、马呜、龙树、提婆、无著、罗什、玄奘等人传。参考: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
4. 修持:经学院的学僧修持要求,除朝暮课诵、半月诵戒外,每日读诵大乘经二小时〈计划在二年内,诵完〈华严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楞严经〉、〈法华经〉、〈大般涅磐经〉。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半日诵大乘经、半日参禅。寒署假一律禅堂打禅七。
5. 成绩考核:学习成绩与修持各占百分之五十。
(三) 中国佛教学院
1. 学制:二年
2. 要求:使学僧掌握天台、贤首二宗的教史、教义、观法,继承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涌现出一批宏宗演教、悲智双运的高僧大德,成为中国佛教未来的中流砥柱。
3. 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教纲观宗〉、〈法华玄义释要〉、〈法华文句记〉选读、〈小止观〉、〈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摩诃止观〉、选读、〈天台九祖别传〉、〈法华 传记〉选读。
第二学年:〈五教仪〉、〈金狮子章〉、L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五教止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三经圆融观〉、〈华严心要法门〉、〈禅源诸诠集都序〉、〈华严玄谈〉选读、〈华严经传记〉、《华严经感应传》。
4. 修持:中国佛教院学僧修持要求,除朝暮课诵、半月诵戒外,第一学年精读〈法华经〉、〈摩诃般若波罗密〉、(鸠摩罗什)。每日诵经二小时,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半日诵经,半日修天台止观。寒署假一律进禅堂打禅 七。第二学年精《华严经》(新旧两个译本轮流读),每日诵经两小时,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半日诵经,半日修法界观。
5. 成绩考核:学习成绩与修持各占百分之五十。
(四) 研究院
1. 学制;二年
2. 要求:培养一批天台、首贤、律宗、禅宗、净土宗的修持和研究者,能理论与实践一致,振兴中国佛教,主持各宗祖庭,讲经说法,弘化一方,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领袖人物。
3. 教学内容
研究各宗专著,要求学僧每半年写出一部专著。此外研究僧每周为各院学僧兼课二节,以练习讲经说法能力。聘请教授,或相当教授水平专家为研究僧导师。
4. 修持:研究僧必须参加朝暮课诵、半月诵戒,结夏安居诵经和坐禅、讲暑假的禅七。还须坚持每日修持二小时(修什么法门,自定)。
5. 成绩考核:以论文、专著、授课的水平,做为评定研究僧成绩的标准。
肆、 禅堂和图书馆
1. 禅堂:佛学院必须建造一座现代化的禅堂。具有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无风、无潮湿等特点。佛学院禅堂相当于普通大学生的实验室,学僧在课堂或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禅堂里得证实。例如学《禅秘法要》的白骨观、不净观、四大观、佛像观、数息观等五大观。教师除了在课堂里廛理论,更需要在禅堂里指导学僧实践。现在一般佛学院在教学上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认与实践脱节,讲净土的不念佛,讲天台的不修止观,讲律宗的不持戒,讲禅宗的不去发明心地,恰如生物教师在黑板上讲种田一样,这样的知识毫无实际意义。不论嘴上讲的多么娓娓动听,全是鬼话;不论文章写的多么绚丽多彩,不过一堆废纸而已。至于打禅七;须按照过去丛林规矩,打坐行香。请著名禅师主七,使行者在禅七确有所得。培养出一批禅师,发扬光大中国禅学,这是佛学院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因此除了结夏安居和寒署假打禅七外,平时也要充分利用禅堂,组织一些人打禅七,俾使行人打破疑团,规见本来面目。
2. 图书馆:要有各种版本大藏经、各种工具书、各位古今大德的全集,各宗派典藉、各种丛书、丛刊。也要收藏大量录音带、录影带、加强音相教学。要培养一批业务熟练的图书馆管理员,及时组织读书写书评,经常向读者推荐新书。
3. 阅览室:要有一个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座位舒适的阅览室,内有国内外版的各种报刊、画报、供学生阅览。图书馆可以在阅览室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学术交流会,活跃学术空气。
伍、 毕业生出路和问题
近代佛学院兴起后,毕业生出路成了问题。他们在佛学院里学了几部经、论,学得不深不透,本领没有,架子倒不小。整天议论是非,眼睛生在天灵盖上,谁也乍不起。像这样的人谁还敢要?只有敬鬼神而远之。因此出路成了问题。
《出路》与前面提及的《前途》是一个总裁题。如果不是为名为处,出路广阔得很。只要在修证和学总裁上取得优异成绩,上者一定会龙天推出,转大法轮,次者,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也不会得不到适当安排的,宏范三界。还有不要一开始就想大出风头,直上青云,要默默无闻的工作,要努力奋斗,等到你的成绩,取得社会的承认以后,如是因如是果,必然会有相应的酬报的。一个青年人刚离开佛学院,对社会和佛教一点贡献也没有,就要求别人将他当作菩萨一样供起来,这未免太不现实了吧!佛教主张自己开拓自己的未来,自己创造自己美好的环境,只看你要不要去开拓去创造。靠别人赐予那是神教思想,咱们佛教可不讲这一套。
结束语
最后我呼吁国内外的佛教同仁行起来,拯救我国的僧教育!把我们的精力集中起来,造就出一批高僧大德型的僧才!为此,僧教育必须从重知识、重史学、转移到重三无漏学方面来;从重论学、转移到重经学、重律学方面来;从理论与实践脱节转到理论与实践一致方面来;从重印度佛学转移到重中国佛学方面来;使中国佛教的旗帜更加鲜艳,更加光彩夺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