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入佛法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釋見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相當多的人在學佛一段時日之後,不只大的煩惱貪瞋痴沒什麼減少,即使小的習氣也依然故我,在這其中,或有部份的人學佛的目的,只是想讓疲乏困頓的身心得到一個依靠,讓精神有個寄託,如此而已,因此如果是抱著這種目的學佛(其實是信佛),在學佛之後他沒有明顯的斷除貪瞋痴與習氣,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更多的人,他應該是清楚學佛就是修行,甚至也清楚的知道修行就是從內而外的分分斷除貪瞋痴與習氣,但也往往在一段長時日之後,不見貪瞋痴的減少與習氣的斷除,不只在家學佛者如此,即連出家人也有此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致此?這個問題曾困惑了我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最近我終於有了一個粗略的答案。

就我的觀察與了解,導致這璟象的原因有二:

其一,很多人顯然沒有很清楚修行的真正內涵,他們只以為學佛修行就是早晚兩堂功課,外加持咒、誦經、拜懺如此而已,問他說:「除了這些呢?」「沒有了!因為每天三餐的生計,或為道場給予僧眾的執事,就已經足夠疲於奔命了。」

對於這一類的修行人,我們不能否認他沒有修行,甚至這樣的修行正是大多數學佛者的修行觀,這樣的修行觀沒有真正清楚修行的內涵,是相當冤枉學佛的。

其二,他很清楚的知道修行不只是誦經、持咒、拜懺,而且是要在貪瞋痴與習氣的斷除上用功,可是他或許不知道自己個性上的缺失、偏差與不足,也或許隱隱然知道,但苦於無下手處不知如何用功。

對於這種修行人,在佛世時本來是不成問題的,因為那個時候有佛陀經常說法且切磋法義風氣很盛,還有佛陀制定的布薩,透過每月兩次的布薩,大眾可從自恣(自舉罪)與他舉罪來照見自己的過失,而加以改進提昇淨化,但在今天台灣,別說布薩幾乎完全消失,即使有道場依佛制如法按月兩次舉行,可是觀諸現代人那種對自我的防衛保護之嚴密不可犯,設若真有人對我們直言相諫,在當下縱使沒有惱羞成怒,也很可能於日後彼此心存芥蒂,不復往昔之水乳交融,就因為今天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彼此都只惟恐對自己保護不週而不肯直心相見、以道會道的鄉愿或修行環境,難怪有這麼多的人在倡言修行之際,依然不了知自己的缺失與不足,當然更不用侈言如何下手用功了。

可是,修行若不能如實照見自己身口意的過失,然後加以改進提昇淨化,這樣的修行,我不知它還有什麼意義?它不獨道業的成就遙遙無期,而且亦非佛陀之本懷,更是大大的辜負了「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的大好人道因緣;那麼要如何才能如實照見自己的過失找到一個下手處呢?只有修學四念處。

在佛世時,雖有種種修行法門,要照見自身的過失也有很多管道(如布薩的自恣與他舉罪),但佛陀卻還說四念處是到達涅槃的唯一之道。在今日,當布薩已不存在時,耍照見自己的過失,耍找到自己斷除貪瞋痴與習氣的下手處,四念處真的是唯一之道。

我們先了解什麼是四念處?

在《雜阿含經》,佛陀對四念處的開示如次: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苦惱,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身身觀念處就是觀察覺知我們的身體動作,受受觀念處就是觀察覺知我們的感受,心心觀念處就是觀察覺知我們心的狀態,法法觀念處就是觀察覺知我們所有的思想與觀念。

它是有別於一般佛教徒所了解的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可說亦源流於阿含經之四念處,但它顯得呆板而且教條化,而(念處經)則是一個很實用、很具體,而且在理論上十分深刻的修行法門。

一個人如果能把自己修行的注意力都鎖定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裏去做觀察與覺知,隨著時日之增加,他所培養起來的自覺力就一定能夠照見自己個性上的缺失與不足,不管是粗糙的外在態度抑是微細的內在心念,當然這樣的高度自覺力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成就的,但是佛陀在《中阿含98經》如此開示:「若有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進,彼暮行如是,朝必得昇進。」也就是說:雖然高度的自覺力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成就,但修學四念處的人只要立心正住四念處,一剎那,早上修學晚上就得受用,晚上修學,早上就得受用,因為人本來就有起碼的自覺力,能立心正住於四念處就是把各人都具有的自覺力加以開展,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保有一份清明而已。

佛陀從不鼓勵弟子對人生問題採取規避的態度,要修行就要正視自己面對問題,做為人的苦惱其實就是貪瞋痴未斷所致,誦經、持咒、拜懺固然也算修行,但那到底只是助緣而已,雖或許也能使煩惱因移轉而暫時得到紆解,可是都只是石頭壓草不究竟,如果不能徹底而深刻的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加以對治,這樣的修行,毋寧是本末倒置,四念處法門正可以提供我們一個依本而立、依次而修,具體可行的方法,它可以很有效的照見我們的煩惱:很值得投入全部的生命去修學,如果你在修行的大海上猶自茫茫然無所依靠,是否願意嚐試為自己打開另一扇窗──修學四念處,或許你會就此發現另一片天空也未必,當下就開始吧!(《嘉義新雨雜誌》第3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