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四谛顿、渐现观之初探(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这其中以“无我”(anatta)义来通于四谛,与有部所说是完全一致的。若“无我”即是“空”义,那不难看出以空无我为遍通四谛的胜义,是从诸行空而延展到一切空无我的。[40]
  另,优波底沙(Upatissa)的《解脱道论》在说明慧的时候,就说到初基时必须先对四谛作自相分别、思辨,然后才能顿见灭谛。如《解脱道论》卷12(大正32?459a)说:
  问:若以一智一刹那,无前无后,成分别四谛,一智相应成四见取事,若以见苦成见四谛,四谛成苦谛,若此二义无此不相应,一刹那以一智,无前无后,成分别四谛。答:非一智成四见取事,亦非四谛成苦谛。坐褝人唯从初四谛,种种相一相,以前分别故。
  接下来卷11(大正32?455c)亦说:
  于初诸行处取其相,通达起灭无余处,一切诸行令满。如人于大海一处以舌舐水,即知一切水咸。
  四谛到底如何一时并观,《解脱道论》卷12(大正32?457a)说:
  性智无间次第,现知苦、现断集、现作证灭、现修道。生须陀洹道智,及一切菩提法。彼坐褝人于此时以寂寂,现见有边无为醍醐戒,于一刹那以一智非初非后,分别四谛。以知苦分别,以断集分别,以作灭证分别,以修道分别,成分别。
  “于一刹那不初不后作四事”是其立场,也即是“一时见四谛”说了。论中还举了“船、灯、油、日”譬喻来加以说明顿现观。[41]
  觉音(Buddhaghosa)按照《解脱道论》之修道次第所造成的《清净道论》,在其“慧品”的智见清净中,有说:
  于谛观之时,在彼等(须陀洹道等的)四智的一一刹那所说的遍知、舍断、作证、修习等各各四种作用,而此等(作用)都应依他们的自性而知。古师说:譬如灯火,在非前非后的同一刹那而行四种作用──燃烧灯蕊,破除黑暗,发光,消油,如是道智亦于非前非后的同一刹那而现观四谛。…以灭为所缘而得成就观见及通达于四谛的。[42]
  它主张在圣道现前时,是无相、不起、离、灭,以“涅槃为所缘”而入的,这样的见灭得道,体证的当然亦是涅槃空寂了。觉音论师以为:三三摩地同样可以契入空寂性。他是依于“经”[43]来看此三三摩地的。显然的与阿毗达磨论者之看法,有若干差异。[44]这种说法觉音或许是继承《解脱道论》的,不过《解脱道论》又受那一部派之影响,则有待研究了![45]依《清净道论》“智见清净”一节来看,觉音论师对于四谛现观,完全是采纳《无碍解道》与《解脱道论》之定论,故有顿现观思想的继承,是理所当然的事。[46]
  再来,对于诃梨跋摩(Harivarman)的《成实论》所主张的“见灭得道”、“一时见谛”,在论中明显的表达出来。如《成实论》卷3说:
  有人言:四谛一时见非次第。汝说:见世间集即灭无见;见世间灭即灭有见者,则坏自法。若然者,亦不应以十六心、十二行得道。…又汝言:利智渐舍恶者,亦不应但十六心也。…又汝言:漏尽经说:能知色等得漏尽者,如是则应有无量心,非但十六心。…又汝言:眼智明慧者。佛自言:于四谛中得眼智明慧,不言次第有十六心。 (大正32?257b)
  从上所引论文看来,成实论者极力反对的即是说一切有部系的说法。而且还以为:有部立“渐次见谛”的“契经”依据,仅是自宗所独有;并非是我(成实论者)等所共诵的“契经”,故应舍弃之。如同卷说:
  又汝言:佛自口说,渐次见谛,如登梯者。我不习此经,设有应弃,以不顺法相故。(大正32?257b)
  他对于四谛之顿入,认为起初还是依次悟入的,如楔出楔,就如《成实论》卷3说:
  复次,行者不得诸谛,唯有一谛,谓见苦灭名初得道。以见法等诸因缘故,行者从暖等法,渐次见谛、灭谛,最后见灭谛,故名为得道。(大正32?257b)
  无为法,但立一灭谛,所以说:“见灭谛故,名为得道”,与大众及分别论者所说相同。其特别提出须先渐次地灭除三种心,才可名为灭谛。此三心即“假名心”“法心”“空心”。[47]这相当于大乘所说的“我空”“法空”“空空”。[48]虽然《成实论》被称是声闻学派的空宗(《成实论》论主曾看过大乘空义论书),但是他所开展的“空”理,与大乘之气象,显然不同。如他所说的自性空,并非是在缘起的当下体认来的,而只是一种推理的“空”而已。见灭而一切法不起,解说为“法空”,与法藏部、赤铜鍱部等“见灭得道”的解说不同。这就是受了大众部系之影响。[49] 克实而言,《成实论》之现观次第,从一时见谛来说,同于大众及分别说者。然修行之过程,实融摄了说一切有部的渐入思想,从其提出灭三种心的见地中,即可窥见。
  此外,部派之中还出现折衷派,如化地部、经部等。但由于问题牵涉复杂,故待日后再作一深入研究。
  体见诸法之寂灭性,达到离爱无欲才算是真正的得道,本是《阿含经》以来所共传的思想。不过,在理论上,则经过大众分别说系之详确发挥,才有如斯的成就。
  真正的见道,必须通达空寂不灭的涅槃理体。证灭谛以前,对四谛的分别思辨,先已经用过一番功夫了,然后只收缩集中观境在一灭谛上;一旦生起如实智,正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才能算为契入真理的。
  其实,空义就是灭,所以见灭得道,自然对于空义之开展,赋予直觉经验上的根据。其之间关系之密切,可想而知。[50]
  五、初期大乘佛法之现观思想
  初期大乘佛法的教义,特别重视涅槃空寂的顿入。对于“无为寂静”的契入,虽各学派主张的修道次第方便不同,而“见灭得道”与大乘佛法的“无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santi)实是血脉相通的。[51] 在初期大乘的佛法中,“无生法忍”是最关键的问题,从部派到初期大乘之兴起,此是一重要的线索。何以见得?从初期大乘“观一切法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模样,即可见其端倪。
  有“有灭涅槃”的知见,但无实际果位的一类圣者,即是“忍而不证”的菩萨特色。学空不证空的菩萨,是不尽烦恼(也有称为余习的),不作究竟想,不入灭尽定及不取证涅槃的。阿毗达磨中,“忍”是无间道;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菩萨最深彻的“忍”,名为无生法忍。[52] 简单说,若以“见灭得道”看作与“无生法忍”相通的话,于此的菩萨,决定是有甚深涅槃知见的一类圣者,只是如“如实知见井水,但还未尝到水一样。”[53]
  初期大乘时期的《般若经》,对于法相之差别(如要现观四谛,必须先对四谛的法相作分别,依次学习[54]),与有部论书可说是一致认同的,但在诸法的各各自性上,《般若经》则反对主张“法体恒存,三世实有”的有部,[55]提出一切法空观的思想。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卷26“差别品”(大正28?412b)说:
  通达四圣谛,知苦不生缘苦心,乃至知道不生缘道心。但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观诸法如实相。世尊!云何观诸法如实相?佛言:观诸法空。世尊!何等空观?佛言:自相空。是菩萨用如是智慧观一切法空,无法性可见,住是性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无性相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诸佛所作……亦非菩萨所作。
  在无自性,无自相的情况下,自是“无众生,无业因缘,无果报”。[56]《般若经》是站在法不生灭的涅槃境界来谈,所以诸法“皆同一相,是为无相”。[57] 这种平等观,说明大乘是通达四谛皆是缘起、空、无自性,不离有为而说无为的。
  《般若经》说菩萨应学习对四谛法相分别的基础。然若能透过法性空的如实观察,一旦如实智生起,则能了达诸法之无性、无相。[58]对于四谛之差别,也能够同时消融了,呈现出一切法的平等性。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65(大正7?354a)说:
  尔时观一切法平等,平等无性为性,以一刹那相应般若,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谓如实知是苦圣谛,是集圣谛,是灭圣谛,是道圣谛,皆同一相,所谓无相。
  话说回来,虽说《般若经》有继承“见灭得道”之思想。不过,在对一切法空上之阐扬来说,部派是不可能曾经出现过的。大乘的思想很明显的是受大众分别说部系的影响,但并非说部派后来转化成了大乘,而是说大乘吸收了各部派的特长而独立发展的。[59]
  除了公认最具代表性的初期大乘《般若经》有受到大众分别说系的“见灭得道”思想影响之外,龙树(Nagarjuna)菩萨所造的《大智度论》也有很具体的说到菩萨是顿入寂灭法的圣者。如《大智度论》卷35(大正25?321a)说:
  问曰:诸贤圣智慧,皆缘四谛生,何以但说灭谛?答曰:四谛中,灭谛为上。所以者何?是三谛皆属灭故。
  又卷94(大正25?720c)说:
  四谛平等即是灭,不用苦谛灭,乃至道谛灭。何以故?是苦等四法皆从缘生,虚妄不实,无有自性。
  此外,龙树在《大智度论》中亦有强调利根菩萨的智慧,是远胜于声闻的,如卷54(大正25?444a)说:
  声闻人智力薄故,初始不能观五众若远离、若寂灭等,但能观无常等,入第三谛,乃能观寂灭。菩萨利根故,初观五众,便得寂灭相。用无所得者,常用无所得空慧观诸法相。…般若相者,不离五众有涅槃,不离涅槃有五众,五众实相即是涅槃。是故初发心钝根者,先用无常等观,然后观五众寂灭等;十二因缘亦如是。
  又卷86(大正25?662b)亦说:
  声闻人以四谛得道,菩萨以一谛入道。佛说四谛皆是一谛,分别故有四。…声闻、辟支佛智慧,观色等五众生灭,心厌,离欲,得解脱。菩萨以大福德智慧观生灭时,心不怖畏,…菩萨舍生灭观,入不生不灭中。
  龙树《大智度论》所提及的“声闻”,其实是指说一切有部系的专执支离名相者,其并非破斥释迦之阿含与律的声闻。[60] 若站在这点上来看,《大智度论》中所言的“初观五众,便得寂灭相”,确实与大众部“一刹那心了一切法,一刹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的说法非常相似。然而二者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如之前卷54所言的“般若相者,不离五众有涅槃,不离涅槃有五众,五众实相即是涅槃”,在大乘的特色之中,“世间即涅槃”的深智,是声闻学派所从未提及之教说,且加上利根型的菩萨,还有“大方便力”及“不舍众生之悲愿”,故若比较于大众部“见灭得道”的圣者,似乎更胜一筹。
  大乘“空”“无自性”的思想,在龙树的时代,可说已达至颠峰的地步了。龙树也以“观空”(无自性)的立场,将四谛的差别作一平等的观察。如《大智度论》卷94(大正25?721a)说:
  知是四谛药病相对,亦不著是四谛,但观诸法如实相,不作四种分别观。须菩提问:云何如实观诸法?佛言:观空。
  此时以一谛现观不生不灭法的菩萨,正式登上不退转地──阿毗跋致地了。[61] 基本上,龙树认为透过观察四谛来获得现观法性,是依于众生根性之利钝而定,未必每个众生皆须犹如有部所说的渐修四谛,才能获得现观。如《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7a)说:
  如闻说一谛而成道果,或闻二三四谛而得道果。有人于苦谛多惑故,为说苦谛而得道;余三谛亦如是。或有都惑四谛故,为说四谛而得道。如佛语比丘:汝若能断贪欲,我保汝得阿那含道。若断贪欲,当知恚痴亦断。
  按照《大智度论》的说法,现观法性未必一定要经历四个过程的观察,但依个人的宿世善根福德因缘而定。然现生能以一谛入道的,理应过去已经累积众多资粮了,要不,岂非与“有因有缘世间集”或“此有故彼有”的因缘法相违背?[62] 且加上菩萨累生累劫的发心与修行,能以一谛见道,是没有什么稀奇的!
  在龙树的解说中,三三昧(或三三摩地)皆能入正性离生,在这点上显然与法藏部及说一切有部是很不同的。龙树认为虽然-“空”“无相”“无愿”(或“无作”)三个名称,但是却“文异而义同”。如《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7c)说: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 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
  在《中阿含经》说三三昧是“异义异文”,如卷59〈大拘絺罗经〉说:“空、无相、无愿,此三法异义异文。”(大正1.792a)然于《杂阿含经》中,质多长者说:四种三昧(无所有、空、无相、无量心三昧),约空无我我所说,可说是同一的。《大智度论》说三三昧同缘一实相;三法印即是一实相,可说就是这一解说的引申。[63]
  龙树将众生的根性分为三类:1. 见多(修空解脱门) 2. 爱多(修无作解脱门) 3. 爱见等分(修无相解脱门),故认为三三昧皆能入见道。[64]
  三三昧通世出世间,若以无漏而言,三三昧则被称为“三解脱门”。菩萨也要有三解脱门,才能不落异生位。住三解脱门又不急取涅槃,这是因为菩萨有大方便力的原故,能够观“世间即是涅槃”。如《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7c)说:
  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
  所以说,不随业流转,不取证涅槃,是菩萨乘之特色。
  在本文曾提到在《大毗婆沙论》卷185有一不知名的部派,亦说“三三摩地,随一皆能入正性离生。”(大正27.927c)这与《大智度论》的说法,颇为相似。但彼此之间是否有血脉关系,实值得再作一番研究!
  此外,《般若经》有提到一要点,更须我人留意的即是,能从一切法的如如不异——不生不灭去观无常、空、无我的,是少数利根深智者所能趣入的。[65]
  初期大乘佛法之现观思想,虽与大众分别说系的顿现观,有直接的关系。然若从《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及《大智度论》的“一切法无自性”说,彼此间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尤其菩萨“世间即涅槃”的深智,更是声闻学派所望尘莫及了!
  六、结  论
  综合上述的探讨,笔者将之归纳为以下几点:
  (a) 现观四谛,是佛法亲证法空性的决定,是入圣流的初始,是不共外道的佛法经验。
  (b) 部派间对于四谛顿、渐现观之诤议,基本是因为:
  i.  学派之性格倾向不同。
  ii.  传承的“契经”不同。
  iii.自相、共相(如对“胜义”[66])之诠释不同。
  iv.对三三摩地的抉择不同(与众生根性分类有关)。[67]
  (c) 四谛现观会出现“顿现观”的异议,这以“契经”的修道次第来说,到底可不可行?笔者认为:龙树在《大智度论》的解说,最为得宜。如卷18说:“有人于苦谛多惑故,为说苦谛而得道;余三谛亦如是。或有都惑四谛故,为说四谛而得道。”[68] 众生根性之差异,有入道顿渐之不同,是无可厚非的。
  (d) 大乘菩萨的无生智慧,依考究说虽与部派“见灭得道”有血脉关系。可是,就大乘的精神看来,菩萨的深智广行,是部派所无法媲美的。在这点上,大乘更开演出一焕新的气象。
  按:笔者在整理此项论题时,在印顺法师晚年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P.72及《空之探究》P.151中,发觉其将顿、渐现观二者作二类根性之分别。如前书中说:“对于这二派,我以为都是可行的。佛法中的阿罗汉,有慧解脱与俱解脱。慧解脱者是以法住智,知缘起的因果生灭而得证的。俱解脱者能深入禅定,得见法涅槃,也就是以涅槃智得证的。阿罗汉如此,初见谛理的,也就有此二类:以法住智见道的,与次第见四谛得道相合;以涅槃智而证初果的,与一念见灭得道相合。”
  以上也许是法师的创见,不过笔者无法了解其早期(如《性空学探源》P.257→;《中观论颂讲记》P.441→;《成佛之道》(增注本)P.222→)与晚期说法之差异原因所在。唯得对此特殊之观点,暂采取保留的态度,待日后再作详探。
  【参考书目】
  一、原典
  1.
  《长阿含经》(20卷)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大正1
  2.
  《中阿含经》(60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大正1
  3.
  《杂阿含经》(50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大正2
  4.
  《增一阿含经》(51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大正2
  5.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唐?玄奘译
  大正7
  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正8
  7.
  《大智度论》(100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正25
  8.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唐?玄奘译
  大正27
  9.
  《舍利弗阿毗昙论》(30卷)姚秦?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
  大正28
  10.
  《杂阿毗昙心论》(11卷)刘宋?僧伽跋摩等译
  大正28
  11.
  《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唐?玄奘译
  大正29
  12.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80卷)唐?玄奘译
  大正29
  13.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40卷)唐?玄奘译
  大正29
  14.
  《成实论》(16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大正32
  15.
  《四谛论》(4卷)陈?真谛译
  大正32
  16.
  《解脱道论》(12卷)梁?僧伽婆罗译
  大正32
  17.
  《俱舍论记》(30卷)唐?普光述
  大正41
  18.
  《俱舍论疏》(30卷)唐?法宝撰
  大正41
  19.
  《俱舍论颂疏论本》(30卷)唐?圆晖述
  大正41
  20.
  《异部宗轮论》(1卷)唐?玄奘译
  大正49
  21. 《十八部论》(1卷)陈?真谛译 大正49
  22.
  《部执异论》(1卷)陈?真谛译
  大正49
  23. 汉译《南传大藏经》(简称《南传》)﹤相应部 ﹥、﹤增支部 ﹥、﹤小部 ﹥(“无碍解道”)。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83年8月初版
  24.
  觉音《清净道论》(叶均译)三册,台北圣慈精舍印赠。民86年1月
  二、论著
  (一)中文
  1.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闻出版社。民83年6月初版
  《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民81年4月修订1版
  《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民81年4月修订1版
  《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民81年1月修订1版
  《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民81年10月6版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
  民78年10月6版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出版社。民83年1月修订本3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民71年9月再版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民77年9月2版
  《华雨集》(五册) ,台北。正闻出版社。民82年4月初版
  2. 日慧法师:《四部宗义论释》台北。法尔出版社。民82年10月1日第2版第1印
  3. 杨白衣:《俱舍要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7年3月初版。(收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2。张曼涛主编)
  4. 陈玉蛟:《现观庄严论初探》台北。东初出版社。民81年2月初版2刷
  5. 吕 澄:《印度佛教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民82年10月4刷
  6. 演培法师:《俱舍论颂讲记》三册。台北。天华出版社。民78年11月2版
  (二)日文
  1. 真野龙海《现观庄严论の研究》山喜房佛书林。昭和47年3月17日
  2. 早岛镜正著作集第1卷《初期佛教のさとり》世界圣典刊行协会(发行所)。1994年10月15日
  3. 福原亮严《四谛论の研究》永田文昌堂。1972年2月20日
  三、期刊
  (一)中文
  1. 厚观法师:﹤“大毗婆沙论”中的三三昧、三解脱门﹥(尚未发表)
  2. 刘美琴:﹤汉译《密严经》的“现观”译文差异之探讨﹥第8届佛学论文发表会。法光。民86年9月。
  3. 林熅如:﹤从“四善根”论说一切有部加行位思想探微﹥《谛观》第65期。民80年4月25日出版。
  4. 宗南法师:﹤四圣谛顿、渐无间等之探讨﹥圆光佛学院毕业特刊。民82年出版
  5. 开舍法师:﹤南传论事(Kathavatthu)依部派所载之论点﹥ (尚未发表)
  (二)英文
  1. R.Mano :﹤ABHISAMAYA﹥《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简称《IEB》)Vol. 9~ China. Editor : Nagendra Kumar Singh . Anmol Publications PVT LTD , New Delhi.Reprint 1997.
  2. E.Conze:﹤THE ABHISAMAYALAVKARA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简称《IEB》)Vol. 9~ China. Editor : Nagendra Kumar Singh . Anmol Publications PVT LTD , New Delhi.Reprint 1997.
  (三)日文
  1. 平川彰:﹤四谛说の种种相と法观 ﹥《佛教研究》第5号。昭和51年3月。
  2. 吉元信行:﹤灭谛.涅槃の异名 ﹥《大谷大学研究年报》no:37。大谷学会1984。
  3. 吉元信行:﹤灭谛.涅槃.彼分涅槃﹥《佛教学セミナ一》第29号。大谷大学佛教学会.1979年5月.
  4. 水野弘元:﹤Abhisamaya(现观)について﹥《东海佛教》第七辑。昭和36年6月
  5.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にぉけるさとり〉《佛教にぉける证の问题》日本佛教学会编。平乐寺书店。1978年8月1日第4刷
  6. 田端哲哉:﹤说一切有部の“三世实有”说﹥《佛教学セミナ一》第29号。大谷大学佛教学会。1979年5月
  7. 宫下晴辉:﹤现观边智谛现观﹥《佛教学セミナ一》第47号。大谷大学佛教学会。1988年5月
  8. 兵藤一夫:﹤四善根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8卷第2号。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平成2年3月。
  四、工具书
  1.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1月出版。
  2.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4月4版
  3. Rhys Davids , William Stede:《Pali-English Dictionary》(简称《PED》).Delhi:Motial Banasidass,1993.
  4. Franklin Edgerton:《Bud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简称《BHSGD》) VOL 2.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 Delhi, 1993
  5. Kyosho Hayashima〈Abhisamaya〉《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vol.9, edited by G.P. Malalasekera, O.B.E., 1979.
  附录一:

四諦義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行相

無我

通達

PTS

tatha

anatta

sacca

pativedha

TPD

suchness(reality)

not self

actuality

penetration

九行相

無我

通達

通智

遍智

修習

現証

PTS

tatha

anatta

sacca

pativedha

abhibba

paribba

pahana

bhavana

sacchikiriya

TPD

suchness(reality)

not self

actuality

penetration

direct knowledge

full understanding

abandoning

development

realization

十二行相

無我

通達

通知

遍知

所知

現証

觸接

現觀

PTS

tatha

anatta

sacca

pativedha

abhijanana

parijanana

dhamma

tatha

bata

sacchikiriya

phassana

abhisamaya

TPD

suchness(reality)

not self

actuality

penetration

directly knowing

fully understanding

idea

principle

what-is-known

realization

sounding

convergence


  PTS=PALI TEXT SOCIETY《PATISAMBHIDAMAGGA》VOL.Ⅱ(P.104-114),edited by Arnold C.Taylor ,M.A  published  by THE PALI TEXT SOCIETY , LONDON.1979 
  TPD=《THE PATH OF DISCRIMINATION》(P.297-305),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BHIKKHU BANAMOLI, Second edition,pubkished by THE PALI TEXT SOCIETY OXFORD 1997.
  --------------------------------------------------------------------------------
  [1] 《杂阿含经》卷14“365经”(大正2.99c)。所谓四十四智,即在十二因缘中,就无明以外之十一支,各观四谛之智。见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p.1636/p.5010
  [2] 《杂阿含经》卷15“379经”(大正2.103c)
  [3] 《中阿含经》卷7“30经”〈象迹喻经〉(大正1.464b)
  [4] 《杂阿含经》卷28“785经”(大正2.203a)
  5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63、p.637 及《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569
  6 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26
  [7] Rhys Davids《PED》p.71a; Franklin Edgerton《BHSGD》p.58; R.Mano〈ABHISAMAYA〉《IED》(vol.9)p.1; 陈玉蛟《现观庄严经论初探》p.4;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p.7; 真野龙海《现观庄严论の研究》p.36-37。
  [8]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にぉけるさとり〉《佛教にぉける证の问题》p.7。
  [9] 《杂阿含经》卷16“417经”(大正2.110c);《中阿含经》卷7〈分别圣谛经〉(大正1.468b)。
  [10] 被论师引用来说明渐现观的“契经”,通常不出三经:(一)善授经.(二)庆喜经.(三)一苾刍经。见《俱舍论记》卷23(大正41.352b);《俱舍论疏》卷23(大正41.741c)。
  [11] 汉译《南传》18〈转法轮品〉六(p.309)。
  [12]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614。
  [13] 《大毗婆沙论》卷78(大正27.405b)。
  [14] 《大毗婆沙论》卷78(大正27.404b/939b)。
  [15] 此三经出自《杂阿含经》卷16(大正2.112c~113b). 根据近人研究,现存的汉译《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契经。而南传五部尼柯耶则是分别说系赤铜鍱部所传诵的契经。见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93、《空之探究》p.2及《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97-98。
  [16] 《大毗婆沙论》卷103(大正27.533b)。
  [17] 《大毗婆沙论》卷77(大正27. 399c)。
  [18] 《大毗婆沙论》卷105(大正27.541c) 。
  [19] 《大毗婆沙论》卷184(大正27.927c)。
  [20] 《大毗婆沙论》卷66(大正27.343c);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683。
  [21]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683。
  [22] 《大毗婆沙论》卷142(大正27.732c)。
  [23] 《俱舍论》卷23(大正29.121c)。
  [24] 演培法师《俱舍论颂讲记》(下册)p.215。
  [25] 《大毗婆沙论》卷103(大正27.533a)分别论者说:“若于苦谛无有疑惑,于集灭道谛亦无有疑惑。”。
  [26] 《大毗婆沙论》卷103(大正27.533a)。《大毗婆沙论》的分别论者,指的应该是化地部、饮光部等,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44。但就这里所引的的“契经”说,相似化地部的主张,如《异部宗轮论》(大正49.16c)说:“于四圣谛一时现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要已见者能如是见。”。
  [27] 《大毗婆沙论》卷103(大正27.533b)。
  [28] 《顺正理论》卷63(大正29.687b)及《显宗论》卷30(大正29.924b)。
  [29]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15。
  [30] 吉元信行〈灭谛。涅槃の异名〉《大谷大学研究年报》no:37。大谷学会1984。(p.126-183)。
  [31] 《大毗婆沙论》卷40(大正27.209b)。
  [32] 二者同引《增一阿含经》大目乾连(Mahamoggallana)与底沙(Tissa)梵天的一段问答。但从有部之定义来看,并非是现今(汉译)《南传》22〈增支部〉四“七集”(p272~274)的版本,故可确定其应该是有部自宗传诵的《增一阿含经》。
  [33]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44。
  [34] 《杂阿含经》卷21“567经”(大正2.149c)。
  [35] 汉译《南传》16〈相应部〉四“质多相应”(p.374)。
  [36] 《四谛论》卷1(大正32.377c)。本论所引的分别部说。分别部,依真谛译《部执异论》,与玄奘所译说假部相当。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64。
  [37] 汉译《南传》18〈相应部〉六“谛相应”(p.324);《杂阿含经》卷16(大正2.110c)。
  [38] 《无碍解道》〈现观论〉~汉译《南传》19(p.132)。
  [39] 《无碍解道》〈谛论〉~汉译《南传》44(p.15)。
  [40]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26~127。
  [41] 《解脱道论》卷12 (大正32.457b)。
  [42] 觉音《清净道论》下册 p.416;接下去还有“日出、渡船”等譬喻。
  [43] 觉音《清净道论》下册p.367(此经应指《无碍解道》)。
  [44] 觉音《清净道论》下册p.367/p.380。
  [45] 在觉音之前的《大毗婆沙论》卷185曾有记载一不知名的部派,有相似的主张,如说:“三三摩地,随一皆能入正性离生。”(大正27.927c)此一部派的观点,是否对分别说系有直接之影响,则有待考究了。
  [46] 觉音《清净道论》下册p416~419。
  [47]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586。
  [48]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580及《性空学探源》p. 262。
  [49]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33。
  [50] 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261~265。
  [51]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65。
  [52]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52-153。
  [53] 《杂阿含经》卷14(大正2.98c)。
  [5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66(大正7.357c);《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3(大正8.384c)。
  [55] 田端哲哉﹤说一切有部の“三世实有”说﹥《佛教学セミナ一》no.29(p.53)。
  [5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大正8.411c)。
  [5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 (大正8.412a)。
  [58] 真野龙海认为《般若经》(二万五千颂)属于渐修与顿修的综合思想。见著作《现观庄严论の研究》p.28 。
  [59] 吕澄《印度佛教思想概论》p.95-96。
  [60] 印顺法师《华雨集》(五)p.242。
  [61] 《大智度论》卷36(大正25.323a)。
  [62] 印顺法师《华雨集》(二)p.13说:“过去生中的善根,若到了成熟时节,是可能言下顿入法性的,如舍利弗、目犍连…..。”。
  [63] 《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7c);《大智度论》卷32(大正25.297c)。
  [64] 《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7c)。
  [65]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37-638及《成佛之道》(增注本)p.414。
  [66] 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128。
  [67] 《大毗婆沙论》卷184(大正27.927c)。
  [68] 《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7a)。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