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心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
释本心法师
各位善知识能关注一些出家人过失的话题,而不是盲目信仰,这非常好、非常难得。
佛法最平等、究竟、圆满,在义理和事相的各个方面都没有矛盾,都圆融无碍。如果我们学习和修习佛法,心中有很多矛盾与愤慨,说明我们还没有获得基本的戒定慧熏修功德。这样的我们如同没有炼纯的钢,尚且不能用来铸造宝剑之模,怎能指望用以削铁如泥?
所以对自己能做到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我们必需有足够的认识。
佛陀在经典中讲述的末法时期的现象,我们已经遇到一些,例如自称是无上佛法的台湾几种邪教,以及大陆的XX大法。这些也证明佛陀言不虚发,更增加了我们对佛陀的敬仰。但只告诉我们一些现象还不足以使我们增加对佛陀的敬仰,因为邪魔鬼神也能预见一些我们人所不能见到的未来之事,可能鱼目混珠、欺骗不知实情的普通人,所以佛菩萨引导我们不用神通怪异。佛法的独有之处是三法印和一实相印,在具体修习中体现为如实观察、如实思维,如实修证。追究如实的着手处,就是当下一念心。
此一念心能幻现佛法界,平等一切;能幻现菩萨法界,觉悟一切;能幻现辟支佛、阿罗汉法界,空一切;能幻现天法界,清净一切;能幻现人法界,仁义一切;能幻现阿修罗法界,争斗一切;能幻现畜生法界,愚痴一切;能幻现恶鬼法界,吝贪一切;能幻现地狱法界,嗔恚一切。
如此一念心,化现一切所有。我们自己,及山河大地、虚空、法界,皆是一念心化现,皆是一念心感应,那么我们来仔细返照这一念心:正在思维他人过失的时候,是平等一切众生,是觉悟一切众生,是空一切众生,还是清净一切众生,……?这样就知道我们这一念心将招感什么结果,以及发起这一念心的自己将得到什么果报。
所以惠能大师说:若是真修行,不见世间过。
见到世间过,说明我们心未平等,以不平等心,想令世界达到平等清净,终不能实现,只能增加世界的烦乱。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试想:如果大迦叶、舍利佛等佛陀十大弟子,都来用心评论在家、出家四众弟子的过失,恐无量劫也评论不完,因为凡夫时刻有过失,旧的过失评论完,新的过失又出现,这样怎会有时间和心力修习正法,怎会有十大阿罗汉出现?经典中介绍,十大阿罗汉都是菩萨示现,为我们做榜样。十大阿罗汉并不知自己是菩萨示现,只依佛陀正法修习,就证得了解脱圣果。我们与十大阿罗汉也没有区别,只是恋此尘劳,未能发深切出离心、全力修习,所以不证圣果。
又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大愿救度众生,乃至众生可以带业往生,终未闻佛菩萨批评众生:你业障深重,虽念佛名号,也不接引。
所以,佛菩萨善巧设化,无量方便,皆是为我们众生证得究竟安乐,我们不体会佛菩萨慈悲用心,不一心修习无漏智,反而执着一点点学识和知见,要去改变别人的过失,已经大大背离了佛菩萨辛勤化导的目标,我们自己最终既不能改变别人的过失,又不能证得究竟智慧,岂不是大失。
评论四众弟子(包括在家、出家)的过失,发心可能是为正法久住,但评论和批评恐怕没有好的作用,只增加法界的贪嗔痴心念而已。想善巧引导有缘众生,要有方法和恰到时宜。除非是不思议解脱大菩萨,对有相应善根的造罪众生示现嗔怒威武相,令其彻底归向正路;否则,我们凡夫,又遇到没有相应善根的众生,还是不要感情用事,既不能利益增上,又制造怨对,徒增修行障碍。
佛法不是几个魔众毁戒可以灭掉。毁灭佛法的因缘是没有人实修实证,当然就没有清净戒律和正法住持。我们即便有能力使魔众不毁损戒律,也不能指望魔众修习无上正法,如果其不能自己忏悔业障,只有魔业苦报受尽,脱离魔心,才可能生起不思议清净心,修习正法。
善知识中如果有人想靠纠正魔众的错误,由改过自新的魔众来修习和住持佛法,就太不负责了。无量众生、无数人中,得遇佛法,又俱足正信和正知见的人极罕见、极罕见,我们今日有大福德,能遇佛陀正法,修习和弘扬正法正应当从我们自己做起。
我们正处于减寿时节,确切的名字是减寿小劫,人的平均寿命每一百年减少一岁,减少到十几岁时,将逐渐出现刀兵、疾疫等灾难,这些都是众生贪、嗔、痴三毒增长所自然感应而来。我们凡夫批评、议论他人过失,都不脱离三毒,只增加此减寿小劫的恶因素,也感应自己的苦报。如果每一个人能各安本分,一心修习清净行,那么此减寿小劫将增加无量善因素,众生才能获得真实利益。
现在,我们会明白是否应当说四众过失了。
要澄清的是:戒律中不是单独要求不说出家人过失,是要求不说四众过失,四众包括在家众。
《法华经》有常不轻菩萨的往事。常不轻菩萨是威音王如来法中的出家菩萨,像法之中,四众慢心充满,常不轻菩萨没有议论、宣扬四众过失,却顶礼赞叹此四众:于佛法中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此我慢四众不知深奥义理,反而打骂常不轻菩萨,常不轻菩萨依然顶礼赞叹。后来常不轻菩萨临命终时,因宣示众生必定成佛的深奥义理,于虚空中闻威音王佛先所演说法华经,而得六根清净,获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然后广为四众演说法华经,此慢心四众方发清净信心,常不轻菩萨又以法华经化千万亿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日我们当学常不轻菩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