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一、契子
在台湾的现代佛教学者,无论直接或间接,大都受有印顺老法师的影响。当老人八十大寿时,蓝吉富先生曾编有《印顺导师的思想与学问》﹔这次集文祝寿,是倡议于两年之前的事。老法师从不与人诤,清修、自持、著述不辍。德行如山,智慧如海。竟不知如何着笔。
既为称寿集文,虽未局限于老法师的行谊思想,但仍宜有所摄、系。今年在研究所讲授「唯识」,不能不谈及如来藏问题。很久以来当我见《央掘魔罗经》有下列之说法,一直使我感到十分惊讶﹕「菩萨摩诃萨为一切众生演说如来常使不变如来之藏,当荷四担﹕何等属四﹖谓凶恶常欲加害,而不顾存亡,弃舍身命,演说如来恒不变如来之藏是名初担……正法欲灭余八十年,舍弃身命,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彼众生闻法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能起信乐是亦甚难。」(注1)
使我惊讶的是﹕「凶恶,常欲加害」者究竟是谁﹖「不顾存亡,弃舍身命演说如来恒不变如来之藏」应属为神圣严重的问题。「正法欲灭余八十年,舍身演说如来藏甚难……能起信亦甚难」,此一时代究竟是何时代﹖
如能推出,「欲加害者」,即可能确定如来藏初期之时代。如能找出时代,或亦可确定「欲加害者」。
---------------------
(注 1)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大正,二、五三八页,上。
为了这,我再把印老有关《如来藏之研究》,重温一遍。根据老人如来藏思想之脉络,稍作引申与补充。本文主体分三部份叙述﹕首先叙述老人如来藏思想之脉络﹔次述如来藏初期之时代﹔第三部份试图廓清初期如来藏之思想。其实,初期如来藏之时代,与初期如来藏之思想是互为因果的。这一部份就留在结论中,作一综合地说明。
二、脉络
老人《如来藏之研究》一书指出﹕如来藏思想应「继承初期大乘,适应世俗,有了独立发展----不共大乘。初期大乘以《般若》、《华严》为两大流……《般若经》所说的是菩萨道……重于正法的悟入,在般若的实现中﹕一切法----、行、果﹔一切入----声闻……如来都如幻如化,本来空寂。 (注2) ……如来藏思想,隐约的出现于《华严经》中,以譬喻的,象征的而表示出来……唐实叉难陀(Siksananda)所译《华严》第三七品名《如来出现品》……晋译作《如来性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五,(有)『如来性起品』。(注3) 同经卷五二:『如是洪范,则是如来秘奥之藏。』(注4) ……大众部说﹕『色身无边际』……这只信仰的事实,受到佛法平等,相涉相入思想的启发……在华严经无碍法界中,以象征的,譬喻的形式,渐渐地开展出来。」(注 5)
---------------------
(注 2) 《如来藏之研究》,第四章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八九页。正闻出版于民国七十二年十二月。
(注 3) 同(注2),九八页,引大正,九,六二三,下~六二四,上。
(注 4) 同(注2),九九页,引大正,一○,二七八,下。
(注 5) 同(注2),九七页。
根据本书第四章,似可推定:般若经与华严经「孕育」了如来藏思想﹔则《如来藏经》即是早期如来藏思想之形成期﹕「继承《华严》的『如来性起品』,以如来藏为主题而出现于大乘佛教界的,是《如来藏经》。」(注6)
至于《如来藏经》的集出,老人推定为公元二五○年以前﹕「《如来藏经》传入中国,与竺法护(Dharmarksa)之译「华严部」的《如来兴显经》、《渐备一切智德经》、「大集部」之《大哀经》等同时。可见《如来藏经》的集出,约这几部经同时,可能多少迟一些,成立于公元二五○年以前。」(注7) 另有一推断﹕「传说本经是如来成道十年而说﹔表示比佛成道时所说的《华严》还迟些吧﹗」 (注8)
因此,论及两经之关系﹕「经文一开始,佛就现神变,象征了这一法门。如《大方等如来藏经》说﹕「世尊于旃檀重阁,正坐三昧而现神变……见佛有千忆,坐莲花藏。」……这与《华严经》的「华藏」相同……是如来在「华藏」中,也说是名为「如来藏」的根本喻。 (注9)
根据老人《印度佛教思想史》,初期如来藏思想,是属后期大乘经,计有五部﹕「『后期大乘经』中,明确阐扬如来藏法门的《大般涅槃经》的前分十卷外是﹕一、《大方等广如来藏经》……二、《大法鼓经》,与《法华经》有关,(如)「会三归一」、「化城喻」、「穷子喻」(等)。三、《央掘魔罗经》 (Angulimalya)。四、《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五、《不增不灭经》。(注10)在《如来藏之研究》中则有《大云经》----又称《大方广无想经》。(注11)
---------------------
(注 6) 同(注2),一一○页。
(注 7) 同(注2),一一○~一一一页。
(注 8) 同(注2),一一一页。
(注 9) 同(注2),一一一~一一二页。引大正,一六,四五七上~中。
(注 10)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五章「后期大乘佛经」,一五六~一五七页。正闻,民国七十七年出版。
(注 11) 同(注2),第五章「如来藏之初期圣典」,一一五~一一六页。
至于初期如来藏经传出之地点,老人说﹕「依经文所说,可证明是兴起于南印度的。在传说中,与一切世间乐见(Sarva-Loka-Nadna-Darsana)比丘有关﹕如《大法鼓经》说﹕『有离车(Li Cchavi )童子,名一切世间乐见,作转轮圣王……佛涅槃后,正法欲灭,余八十年作比丘,持佛名,宣扬此经,不顾身命。』(注12)……这住持法比丘,受到当时一般比丘的反对,如《大方广无想经》说﹕「咄哉﹗咄哉﹗如是众生乐见比丘,实非比丘,作比丘像,远离诸佛所说经典,自说所造名《大云经》----《大方等无想经》……如是邪法谁当信受﹗……诸恶比丘寻共害是持法比丘。」(注13)此外,「《大涅槃经》、《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都说到正法灭时,法在南方。」(注14)
诸恶比丘为什么寻共害是持法比丘呢﹖老人指出,可能是因为「如来藏法所显出的,就是「扶律谈常」可能由于「佛寿无量」,「常住不变」,「一切众生一众生」的信仰,净持不赦之戒,而彻底禁止肉食。肉食,声闻学派是没有禁绝的﹔大乘的《般若》、《华严》、《大集经》等,也没有提到。」「《大云经》与《大般涅槃经》一再说到﹕正法将灭时,非法比丘的恶行,非常严重。持住比丘是戒律的谨严者,倡导者,与非法比丘们,形成严重对立。《大般涅槃经》,要国王以武器来保护持戒比丘」。(注15)可见是由众生生众生之平等思想,常住思想而形成如来藏大乘行者,不肉食,持净戒,因而与破戒僧发生以刀箭相向的严重局面。
说到破戒僧与持净戒的如来藏系僧系之对立,基本上乃是基于信仰而引起的。因为如来藏思想起于民间,是通俗化,大众化的宗教。
---------------------
(注 12) 同(注2),一一九页,引《大法鼓经》大正,九,二九四下~下﹔二九八下~二九九上。
(注 13) 同(注2),一二○页,引《大方广等无想经》大正,二四, 一一○○,中~下。
(注 14) 同(注10),一五七页。
(注 15) 同(注2),一二二页。并引《大般涅槃经》大正,一二,三八四上~下。「佛涅槃后,正法住世无量亿岁,余四十年佛法未灭。尔时,有一持戒比丘,名曰觉德,多有德众、眷属围绕能师子吼,颁宣广说九部经典,制诸比丘不得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尔时多有破戒比丘,闻作是说、皆生恶心执刀杖逼是法师。是时,国王名有德,闻是事已马护法故,即便往至说法者所,与是破戒诸恶比丘极共战斗。」
西藏多拉那他( Taranatha )的《印度佛教史》说﹕『南印度毗士耶那竭罗(Vidyanagara )地方,《如来藏经》的倡颂连童女们都会吟咏歌唱。』」(注16)因为外道、小乘、民众不懂空理,于是说如来藏中有我﹕《究竟一乘宝性论》提出五点解说﹕「一、觉得佛道难行,如知自心本具如来藏,就能精进不退。二、如来藏众生同具,修大乘法者不致轻漫众生。三、如就以如来藏为依,小乘学者就不会执着虚妄法。四、如知依真如说佛性,小乘行者就不致以为成佛是希有的,而谤真如佛性。五、为开引计我诸外道,为断愚夫畏无我句而说如来之藏。」(注17)
至如来藏后期思想「以空性智融摄《空》义﹔以如来藏心融摄《唯识》义,」 为印度大乘学的又一「大系统。」(注18)本文存而不论。
三、初期
如来藏(Tathagata Garbha)一词,是由印度黎俱吠陀经(Rgveda)之胎藏(Garbha),或金胎( Hiranyagarbha)(注19)说与有关佛陀法身(Darma-kaya),如来界(Tathagata-Dhatu)……稍后与心性本净(Cittaprakritivisuddhi)相关联而形成如来藏思想。(注20)老人已说得很详细,不必多述。
---------------------
(注 16) 同(注2),一一三页,所引多拉那《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及日译本,一三九页。)
(注 17) 同(注10),三一七页。笔者已将原文稍加浓缩。仍存原意。原引《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中。
(注 18) 同(注10)、一七六页。
(注 19) 《黎俱吠陀》一○,一二一,乃是生殖观与太阳神格化综合而作文学性之描述。
(注 20) 同(注2),见第二~三章,一九~八八页。
「如来藏」一词,在佛典中最早出现处,为增一阿含﹕「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法无差别。佛经微妙极甚深,能除结使如河流﹔然此增一最为上,能净三眼除三垢。其能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后身便得高才智。」(注21)
如按文中「佛经……能除结使如河流」﹔「然此增一最为上」,「便为总持如来藏」,之「如来藏」解释为经 (Sutra),律(Vinaya),论(Abhidarma )三藏,前后文是极为相洽的。如然,这段文字,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释﹕
增一阿含的教法是通三乘的,虽然佛所说的其它经典也很高深,能使众生得到三种清净眼 (The Three Insights)(注22)以消除贪、瞋、痴三毒。但是,如能专持「增一阿含」,即使不能即身消除业力之纠缠,来生便可以得到很高的智慧。
日本学者,胜又俊教,则较保留地说﹕「此处所说的『如来藏』其原语是否是 (Athagata Garbha),因为无原文无法确定。」(注23)
除非有原文为证,否则,将增一阿含的「如来藏」仅解作是三藏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样解释是「空前绝后」的见解,在常识上,在常情上,都无法使人想得通。
且就在同经序品里说﹕「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注24)经、律、论合称为「三藏」已属通例,并将以后一切方广经称之为「杂藏」。
---------------------
(注 21) 佛光大藏经《增一阿含经》第一序品,二○~二一页。佛光版(注10)如来藏,此处指佛陀经教三藏。是否如此,并未注明根据何处。
(注 22) 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或肉眼、天眼、慧眼。
(注 23) 见其所著「《佛教心识说之研究》,第六○二页,第三章,如来藏思想之发达,第三节初期如来思想。昭和三十六年三月山喜房佛书林发行。
(注 24) 同(注21),二二页。另十三页「我今当为作三分,……,契经一分,律二分,阿毗昙经为三分。过去三,佛皆为三分﹕契经、律、论为三藏。」
增一阿含凭什么说「正使今年不尽结,后身便得高才智」呢﹖因为「从一增一至诸经,义丰慧广不可尽﹔一一契经义亦深,是故名曰增一含」。(注25)总之,增一阿含是「三乘教法无差别」、「义丰深广不可尽」的。所以才称之为「如来藏(Tathagata-Garbha)」。「其能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了。
因此,我们可说﹕增一阿含经含有「通三藏」、「通三乘教法」,也就是通一切教法的「法藏」,而形成「如来藏」一词,发展而成如来藏思想的(先锋佛学注:我不同意这一论点,因为《增一阿含经》中的“如来藏”,只不过是佛说法总称,也就是后来的“三藏”,是指经典而言,不是后来心性意义上的“如来藏”)。
阿含(Agama )意为原始或无始的圣典,印度各部派的早期经典都称之为阿含。佛教亦不例外。增一 ( Ekottarika Gama)意为增上一(圆滑)的法数。增一阿含(Ekottarikagama)合译成「增一一圆满法数的原始圣典」。
增一阿含,属大众部的经集,学者多为定论。(注26)不过老人认是属大众末部之作。如然,初期如来藏思想与大众末部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异部宗轮论》(注27)﹕「(六)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十三)一剎那心,了一切法。(十四)一剎那心,相应般若」。又「(二十一)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
众生心性本净,佛一剎那心知一切法,如来色身无边无际,所引导出增一阿含「如来藏」思想应是直接的。因此,「正使今身不尽结,后身便得高才智。」
---------------------
(注 25) 同(注21),二○页。
(注 26) 同(注21),三页。「增一阿含经颂本所属部派,法幢「俱舍稽古」属于大众部(大正,六四、四四○,下)。现代学者则谓其属大众部末派,而非大众部(见老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七五六页。」
(注 27) 采用寺本婉雅及平松友共编译注之《藏汉和异部宗轮论》二二页、大众、一说、鸡胤四?根本教义。昭和四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国书刊行会社发行。其中(一)佛陀论,见二三页﹔(三)其?余?法相论,见三十四页。
大众部及早期大乘发迹是印度东部之摩竭陀(Magadha),然后分散到雪南山,及南印。(注28)
「一切世间现,乐见比丘」是《大法鼓经》所提到的。《央掘魔罗经》曾提到「一切世间现」﹕「舍卫城此去不远,彼村有村名萨那,有一贫穷婆罗门女名跋陀罗,女生一子名『一切世现』……」以是同缘名「央掘魔罗」。(注29)
《央掘魔罗经》中之「一切世间现」与《大法鼓经》之「一切世间乐见比丘」都是持戒比丘。二者应是同一人。而且,《央经》与《法鼓经》所指之两生长地亦近﹕《央经》之「舍卫城此去不远,有村名「萨那」……女生一子名「一切世现」。而《大法鼓经》﹕「有离车(Licchav)童子名『一切世间乐见』」。(注30)
唯一所不同者是「一切世间现」是出自婆罗门的家庭,先稽通《四毗陀》(Vida),而后才皈依佛陀者。「一切世间乐见比丘」,其出身何如,未加指出而已。但二者并不必有矛盾。
如果说,如来藏思想是始于南方﹔而「一切世间现」、「一切世间乐见比丘」都在北方之离车出生。而说离车童子在南方传如来藏,有可能吗﹖有的。请看《大法鼓经》卷下曾是这么说的﹕(注31)
「尔时世尊复告迦叶﹕『汝不堪任法欲灭时余八十年护持正法,南方菩萨当能护持……』迦叶答言﹕『……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则是其人。』」
---------------------
(注 28) 拙著《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一二八~一二九页,所引吕澄先生及印顺老法师之佛教部派之比较表。并参阅二三页大众及大乘弘化区。中华民国七十五年由中央文物供应社发行。
(注 29) 《央掘魔罗经》卷第一,大正,二,五一二页,中~下。原文较长,简述如下﹕「世间现」十二岁入邻村婆罗门家受教,师一日受王请,婆罗门妻见「世间现」少年英发,图诱其奸行,少年不从。婆妻遂自凌辱。婆师归之,婆妇反污「世间现」非礼。「世间现」恭顺受罚,不加反驳,故名央掘魔罗 (Anguli-Malya)。
(注 30) 见拙译《印度通史》上册、七九页「古代印度形势图」。
(注 31) 《大法鼓经》卷下,大正,九,二九八,中~二九九,下。
但离车童子不肯应迦叶之请﹕「先请大德,然后及我,我是俗人,性根下劣……」
「尔时,世尊复告迦叶﹕『汝今闻此大法鼓,于我灭后四十年中,当护持正法……』然后『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于正法灭八十年,当以五系缚彼恶魔及其眷属如缚小兔,广当宣唱大法鼓经。』」
又曰﹕「贤护五百菩萨最后一人----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于我灭后,当击大法鼓……建大法幢」。「尔时童子而放弊魔。时请大众语童子言﹕『汝已授记』」。
「尔时世尊,复告大迦叶﹕『……今此童子闻此经已,能诵读,现前护持,为人演说。当能示现凡夫身……正法欲灭八十年,在南方『文荼罗国』,大波利村,善方便河边,迦耶姓申生,当作比丘持我名……舍先所受本不净物为说《大法鼓经》,第二为说《大空经》,第三为说《众生界如来常住大法鼓经》。』」
西藏多拉那他之《印度佛教史》所说之南印度毗士耶那竭罗(Vidyanagara ),或许是指「文荼罗国」,善方便河大波利村(Tungariddrd),今已将其改为河名,源于西高止山之东麓流向孟加拉国湾出口。 (注32) 「文荼罗国」之后裔在四百多年以后,很有势力,并出了一位圣者 ( Madhava Vidyaranya ),为了纪念这位圣者,另建立了一座城,称之为「毗迦耶」(Vijayanagar ),也以城名为国名的。(注33)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离车童子」是离车地方的童子,现凡夫身护持正法。当「正法欲灭八○余年」又「在南方文荼罗国迦耶梨姓中『诞』生……离俗出家。」从历史角度来看,当然不能说,离车童子授记于前世﹔童子之时出家,而于后出家才鼓吹《大法鼓》。我们只能认定离车童子生长在北方而出家于南方之文荼罗国。这也可以看出,大众部及初期大乘由北方传到南方之线索。
---------------------
(注 32) 同(注30),上册,二九一页,「中古时期,早期印度形势图。」
(注 33) 同(注30),上册,五六六页「毗迦耶帝国」。
至于第一为说《大法鼓经》,第二说《大空经》,第三为说《众生界如来常住大法鼓经》,可视为如来藏思想之分期。初期即为《大法鼓经》。 《大空经》即是「如『般若经』与文殊 (Manjusri) 有关的圣典」,观佛如观虚色空﹔佛是不能于色、声、相好中见的,被称为「法身无色论」。「在一切法本空中,如来、菩提、涅槃都是空如幻化。这一甚深义,是一般人所难以置信的,也不免误解而流入岐途」。第三《如来常住大法鼓经》即是「以如来藏,佛性等为主流的『后期大乘』经,可说是继承大众部『如来色身无有边际』之信仰而来。……」形成『法身有色』说。(注34)
如说《大法鼓经》为初期如来藏经典,而就在《大法鼓经》中说到第二乃至第三期之如来藏思想,如来即显示《大法鼓》就是第三期如来藏以后的思想了。如然,《大法鼓经》为初期如来藏思想便不能成立。有如以上离车童子再投生到南部护持正法一样的难以解释。
如从宗教观点,则没有问题,正是「如来一剎那了知一切法」。当佛说《大法鼓经》时,就能了知迦叶不能护持本经,唯有「一切世间见乐见比丘离车童子」才能护持,并为其说三种经是可以设想的。
但站在文献学的观点,我们就只能说﹕《大法鼓经》集出时,已有《大空经》思想,及《众生界如来常住大法鼓经》。不过《大法鼓经》只重视如来藏初期思想而已。如然,《大法鼓经》应属保守的,而反对如来藏思想的应属《大空经》一系的行者。而持奉《众生界如来常住大法鼓经》者,应是以后「以空性智融摄『空』,以如来藏心融摄『唯识』义。……为印度大乘学的又一大系统」。(注35)
因此,「欲加害」如来藏之持奉者,除了「破戒比丘」而外,应属《大空经》一系的行者。而《众生界如来常住大法鼓经》正是者二者之调和,融入空,识而成如来藏之大系。
---------------------
(注 34) 同(注10),一七一页。
(注 35) 同(注10),一七六页。
我们无明文证来证明《大空经》中有「加害」如来藏之持奉者,但从玄奘大师所译《大般若经》中,明白指出﹕「十方殑伽河沙(恒河沙)等诸世界一切有情,寻佛光明亦见此土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声闻菩萨众会围绕。」但是是有条件的,必须「无空过者」,才能「到此佛所顶礼双足,绕百千匝,奉花陈事。」 (注36)
只有「无空过者」才有资格参加此大法会﹔相对不能参加或无资格参加者即「有空过者」。「有空过者」可能曾是指「如来藏」论者了,连礼佛都无资格,其责斥之词已很严厉了。任何佛教徒,如拜佛之资格被剥夺,都会加以反击的,难怪即使要牺牲也要说「如来常住」了。
初期般若经都没有提到「有空过者」文字。这可以推知,般若思想已近成熟,而如来藏论者,再提出「有」的思想,难怪要受到「加害」了。说到「加害」,尤其应指能对「破戒者」而言,因为能「破戒」,而有暴力,「加害」之举是有可能的。而指的如是《大空经》行者,那就是指其无资格拜佛,而不是指暴力的加害。如不然,未免言过其实。也可能因「如来藏」行者,来自「大众」,起于民间,而「反应过当」不无可能。
但不必推论《大般若经》与《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同一时代。或可能在《大空经》之后而作之反应。如推定《如来藏经》为公元二五○年左右所结成是合理的。 (注37)
至于「正法欲灭八十年」,或「四十年」「护持正法」之说。虽只是这一、两部经典之说法。(注38)但却突出了对如来藏思想之重要与护持。我们留待以后在「结语」中讨论。
---------------------
(注 36) 玄奘大师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二,大正,五,三~十一页。
(注 37) 同(注28),二四六页。「时代及其背景」之二○一注----见三四三页。
(注 38) 除《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有「正法欲灭八十年」或「四十年」「护持正法」之说外,依笔者所查其它经典乃至如来藏系列之经典亦无此说(先锋佛学注:《楞严经》也说什么佛法灭时,《楞严》先灭,都是抬高自己身价的拙劣措辞而已)。
其次,我得说明的是﹕经典虽是晚期集出,但其思想不必是晚期的。理由已在本文中有所陈述。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地说﹕《大法鼓经》,虽是较晚于大般若经的经典,但其思想则是崇尚如来藏初期思想。凡与《大法鼓经》相通的思想之如来藏系经典,我们都归入早期如来藏思想。
下面就有关如来藏系经典来作检讨,以指出其为初期如来藏经典之理由所在。
四、思想
我个人认为初期如来藏思想,以下列原则判定为宜﹕篇幅短,而无理论系统﹔思想素朴,没有深入之思辨﹔介于大小乘之间,具有过度阶层色彩。能被锁定在此三原则之中的,为《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
《央掘魔罗经》编在大正第二册《杂阿含》经中,这也足以说明其早期性了(先锋佛学注:我个人认为是后来掺入的,因为其思想体系实在与《阿含》不同,且是典型的大乘义理,有待考证)。本经除了在本文「楔子」中所引「不顾存亡,弃舍身命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外,其它可述者为「道有两种﹕谓声闻道,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我次第断诸烦恼得佛性」(注39)在如来藏的思想上并无所发挥,只是表现在强有力之信仰上。「次第断烦恼,得佛性」一语,尚有三乘渐修,尚不及一佛乘思想。
《大法鼓经》虽是大乘后期之经典,我们在前面已提到,但其思想却着重早期如来藏的。本经说﹕「众生轮回生死----我不自在,是故说无我义﹔然诸佛所得大涅槃,常住安乐」(注40),故有我义。「有我」与「无我」之介定,在于「不自在」与「常乐」之上。尚不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深义。
---------------------
(注 39) 《央掘魔罗经》大正,二,五三九,下。
(注 40) 《大法鼓经》,大正,九,二九六,中。显然也说﹕「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一性,一乘者」。「如是不乐一乘者,为说三乘。所以者何﹖此是如来善巧方便」。见大正,九,二九七,中~下。
虽然本经也提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彼(佛)性故,一切众生得涅槃」。但它的譬喻有同《法华经》,如「穷子喻」、「化城喻」(注41)……却有些不类﹕因为《法华经》虽然讲「诸法实相」(注42),但也讲「一切法空」。 (注43)而本经则说﹕「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余说。」(注44)「有余说」的意思是有待补充,有条件地,相对真理﹔「非有余说」才是完善的,无条件地,绝对真理。相对真与绝对真怎可用同一譬喻呢﹖
我们在前面已指出《大法鼓经》是在后期大乘中集成的,但其思想却是针砭《大空经》的,从而了知本经是晚于《法华经》,而其譬喻自然是从《法华经》因袭而得。就合乎思想素朴,没有深入之思辨原则了。
《如来藏经》全名为《大方广如来藏经》,有两译﹕一为不空译﹔一为佛陀跋多罗译。综述如下。
有清净如来藏即是佛﹕「有如来藏常无污染」(注45)。「如来藏在身内,俨然清净如我(佛)无异。」(注46)
如来藏为烦恼所染为众生﹕「一切有情具如来体,为烦恼皮所包。」(注47)「但彼众生为烦恼所覆」(注48)
---------------------
(注 41) 《大法鼓经》卷下,大正,九,二九六,上。为「化城喻」,二九七,中,「穷子喻」。《法华经》妙法卷三,大正, 九,二六页,上「化城喻」。卷二,十六~十七页为「穷子喻」。
(注 42) 《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九,五,中~下。「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报、本未究竟。」
(注 43) 同(注42)大正,九,二五,下﹕「了达法空,入禅定」。同上,三一页,下﹕「入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注 44) 同(注40),卷下,大正,九,二九六页,中。
(注 45) 佛陀跋多罗译《大方广如来藏经》,大正,十六,四五七,下。
(注 46) 同(注45),大正,十六,四五八,下。
(注 47) 不空译《大方广如来藏经》,大正,十六,四六二,中。
(注 48) 同(注45),大正,十六,四五七,下。
如来体亦即如来藏体,有如真金,常住不变﹕「真金宝者,如来藏是」。(注49)「众生如来之藏常不变」。(注50)众生生死流转之主因﹕「一切有情无主无依,生(贪、瞋、痴)三有中,寄于下劣,弊恶之舍,为生死苦所迫」。(注51)这些都是如来藏经典之共说,不必多赘。
《佛说不增不减经》已近于中观之辩证﹔又提出本际如来藏﹕「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即如来藏,如来藏即法身。我所说法身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注52)
众生有清净法,与本际如来藏相应﹕「与如来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以来,有此清净相应体。」(注53)
众生烦恼法与本际如来藏不相应﹕「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总不清净者,此本际如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所不能断。」(注54)
本际如来藏恒摄一切法﹕「如来藏未来际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注55)
众生与法身相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便缠过一切苦……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应如来,应正遍知……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注56)
本经之「本际如来藏」与《如来藏经》之「如来体」或「如来藏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都是指「常住不变」的佛性。
---------------------
(注 49) 同(注5) 、大正、十六、四五八、上。
(注 50) 同(注5) 、大正、十六、四五七、下。
(注 51) 同(注5) 、大正、十六、四六三、下。
(注 52) 《佛说不增不减经》、大正、十六、四六七、上。
(注 53) 同(注52)、大正、十六、 四六七、中。
(注 54) 同(注52)、大正、十六、 四六七、下。
(注 55) 同(注52)、大正、十六、 四六七、下。
(注 56) 同(注52)、大正、十六、 四六七、中。
本经「众生有清净法」之「清净法」就是「清净心」也就是「本际如来藏」,故岂止相似而已,简直是同一的。因此「众生烦恼法与本际如来藏」就不相应了。
至于《胜鬘经》、《无上依经》、《无想经》应属以上如来藏思想稍后之经典了。
例如《胜鬘经》不但统一了以上经典之名词,将「如来藏智、佛乘、涅槃境界、清净心」等竟视为同义语。(注57)而且,在思想上也综合了以上经典而形成一相当的体系。但经过相当之反省,仍留下理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来藏处甚深……细微难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注58)「唯佛实眼、实智、为法根本、如实知见」。(注59)然而透过修行仍可了知﹕「随增信上……而得究竟随顺智﹕观察施设意根解脱境界、观察业报、观察阿罗汉眼、观察心自在乐、观察罗汉……大力菩萨圣自在通,此五种巧便观成就自性清净心。」(注60)
《无上依经》也提出类似问题﹕「云何如来界不可思议,如来界在有垢地,净、不净法俱在一起,是处不可思议……诸菩萨、声闻、缘觉信佛语得知此法。」(注61)这些都是经过反省、批判后之成熟思想。如《法华经》之「究竟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注62)也是例证之一。
《大方广无想经》有三个名字﹕「一名大云、二名大般涅槃、三名无想。」大云密藏菩萨所问故名《大云》,如来常住无有毕竟入涅槃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得名为《大涅槃》,受持、读诵如是经典,断一切想,故名《无想》。(注63)
---------------------
(注 57)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广经》,自性清净第十三,大正,十二,二二二,中。
(注 58) 同(注57),大正,十二,一二○,中。
(注 59) 同(注57),大正,十二,二二二,中。
(注 60) 同(注52),大正,十二,二二二,下,中。
(注 61) 《无上依经》,大正,十六,四七。
(注 62) 《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九,五,下。
(注 63) 《大方广思维经》,卷五,大正,十二,一○五九,上。
「断一切想」也?#092;是「无自性」之「法空」思想﹕「……因恶心故,得名杀者,如是恶心住在何处﹖为在欲界﹖为在色界﹖……我今已得如是法门﹕见一切法无着无取,无住、无性、无体不可宣说……是故我今默然无言。」(注64)
本经虽然也提到「梨(离)车童子,名曰『一切众生乐见』」,但未受到重视,反受到一婆罗门的告诫﹕「梨车,是大云经其义甚深,如来密语难可得解,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何况我等边之人。」(注65)本经佛所付嘱者为无畏功能疾行菩萨。(注66)
本经将无常、乐、我、净与常、乐、我净作了清楚地分辨﹕「菩萨未得成就是三昧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若成就已则名为常、乐、我、净。……不能永断烦恼故,名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若能永断烦恼则得名为常、乐、我、净。」(注67)已无初期只重真常思想之论调了。
本经另外尚付嘱一国王传持﹕「我涅槃后千二百年,南天竺地有大国王名『婆多婆呵那』,法乘欲减四十年,是人尔时当于中出讲宣大乘方广等经典。」(注68)
本经是北凉(431 )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出。与佛涅槃千二百年时间相差近三百年。这位「婆多婆呵那」国王是否就是建迦耶(Vijayanager) 的那个国王两兄弟 Harihara与Bukka。或说就之「荼罗国」的国王。(注69)但时期则恰是七世纪左右。
「荼罗国」曾存在在今印度南部戈达瓦利(Gadavari)河与克利希纳(Krishna )河一带,与案达罗(Andhra)可能有家族关系。「案达罗国」与《大云经》中之「沙多婆诃那 (Satavahana)」
---------------------
(注 64) 同(注63),卷九,大正,十二,上,一○八,下。
(注 65) 同(注63),卷四,大正,十二,一○九六,下。
(注 66) 同(注63),卷九,大正,十二,一一一○,上。
(注 67) 同(注63),卷六,大正,十二,一一○四,下。
(注 68) 同(注63),卷五,大正,十二,一○九九,下。
(注 69) 同(注33),上册,六五五,「毗迦耶帝国」。
王室是异名而已。沙多婆诃那王族操泰鲁古(Telegu)语,共传三十五主,统治了四五六年,其亡国时期大概在第三世纪后的中叶。(注70)
「一切世间乐见比丘」,如属「边人」,可能是指不属雅利安人,而是泰鲁古人。而「离车童子----一切世间乐见比丘」,是不是就是成为转轮圣王之「沙多婆诃那王」呢﹖如然,就与老人推定在公元二五十年不谋而合。
五、结语
以上文中尚有两则难题﹕一为《大法经》中说「离车童子----一切世间乐见比丘,为婆罗门种。」而在《大方广无想经》中说他是『边人』。「边人」究竟其涵意是什么可能指不是雅利安文化主流中人物﹔也可能是住地偏僻之乡下人,也可能是泰鲁古人之自谦之词,但这与婆罗门身份不相排斥,况且,学佛以后便自动放弃了阶级性。而且,称「我等边人」者,正是一位婆罗门说的。所以「边人」与离车童子之出身并无干联。
二为《大云经》所引起之问题﹕佛涅槃后千二百年有国王婆多婆诃那宣讲大方广经典(法云)。婆多婆诃那实为三世纪人物﹔如按佛涅槃后一千二百年算,应算为七世纪人物,前后相差达四个世纪。《央掘魔罗经》及《大法鼓经》只提「正法欲灭八十年,舍身护持如来藏思想。」
---------------------
(注 70) 同(注30),一七二~一七三页。译名有异马安德那(Andhra),沙陀婆那王朝(Satavahana)。同时亦参阅同书六○页,案达罗之繁荣地区为戈达瓦利河流一带。及二六七~二六九页,说明沙多婆诃那王族之后起者。如再向后推就是毗迦耶国了。
「正法欲灭」之「正法」究是指「佛法」?还是指反对《大空》及反对后期声闻不禁肉食之恶比丘持如来常住者自身之思想?(注:释尊之后,群魔乱舞,每个经典都自居“正法”,《楞严》这种粗鄙不堪的东西也来凑热闹,真是荒唐!)如然,则是指般若思想展开以后之八十年,或龙树中观思想发展后八十年,专以对抗空观,般若之如来藏思想,推算到三世纪亦很合理。(注71)
由此可见「大法云经」,已是晚期如来藏思想之集成。初期如来藏思想源于大众部,但并未受到重视与流行。虽未受到重视与流行,可是仍受到般空后期经典之摈斥,及部份破戒声闻之怨怼。才有如来藏一系列经典之集成,甚至「不顾存亡,弃舍身命要说如来不变如来之藏」。
这一系列初期经典之论集,应是在《大般若经》摈斥如来藏思想四十或八十年左右。因此其所谓之「正法」则是指《如来藏》思想。
从增一提出「如来藏」一词,并「总持」三藏、三乘。以后便没有见到如来藏思想的具体文献。直到面临存亡。对抗「大空」及「破戒恶比丘」时,才有如来藏之初期经典。其中,原因何在﹖根据个人之度恻﹕可能是因为主张如来藏一系之行者,是持戒、重律﹔原不重学术论究。只因为受到批评才起而抗争。所以其论旨虽「微妙极甚深」,可是体系是十分单纯的。
最后还得拟清一下《大云经》的时代问题﹕如是在佛涅槃后千二百年,应是在七世纪左右﹔但本经却早于四三一年在中国译出。两者相差近三百年。因此,我们可以确信本经是五世纪左右的作品。断非七世纪的产物。如与初期如来藏经典相比,还是要晚出两个世纪左右。
本文皆在对老人「如来藏思想」中之如来藏初期,及其初期思想,稍作引申与补充。至于早期如来藏思想与《华严经》、《法华经》,乃至唯识思想之间之纠葛、纷衍因篇幅
未能论及,但也是值得一一引申阐述的,只有待之异日了。
---------------------
(注 71) 同(注38),至于《大法鼓经》所引「佛告迦叶﹕护持正法……」云云,只是集经的人之「通例」而已,都是假佛而说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