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大智度論》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釋海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   纲
  一、前 言
  二、四无量心
  (一)慈、悲、喜、舍义
  (二)无量义
  三、龙树对四无量心的立场
  (一)承续《阿含经》解脱的立场
  (二)以三种缘明不共二乘之差别
  四、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
  五、结 论
  【参考书目】
  一、前 言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在原始佛教中,本是佛陀所重视的修行法门之一。世尊不但顺应当时沙门、婆罗门等,希求生梵天而教授其法,[1] 更进而开示,修四无量心能得无量心解脱的要义。但至部派时期、声闻学者却将四无量心视为是胜解观(假想观)、一般的世俗定法,仅能降伏烦恼,不能依此引发无漏慧得证解脱。直至大乘佛法的兴起,龙树菩萨以一切法无自性空的立场,来解说四无量心,这才又回复佛陀的本怀,并以三种缘(众生缘、法缘、无缘),来论述当时声闻学者对四无量心的错误观点。
  此外,慈悲本是佛教的精髓,大乘行者无不以此为要著。而长养慈悲的方法,不外乎是修习四无量心。那四无量心要如何修习才能与菩萨道相吻合呢?龙树又如何解说四无量心,如何会通原始佛教解脱的立场呢?今即对此等问题,以本文略加探讨。
  二、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等心等名,[2] 一般称为慈悲观。慈、悲、喜、舍,原本于《阿含经》中只是慈心而已,如《杂阿含》卷二九云:
  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大正二、二0九下~二一0上)
  但因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视的,佛教亦对慈心有崇高的评价,故约义而将其分为四心。所以《中部》<教诫罗侯罗大经>,于同样的修法,却说修慈、悲、喜、舍、不净、无常,入出息念—七类的修习观想。[3] 那《大智度论》(以下简称《智论》)对四无量心是如何解释呢?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四无量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大正二五、二0八下)
  现就对此四者名、义,兹述如下:
  (一)慈、悲、喜、舍义
  慈(metta),主要的特性是与乐。即以种种方便、利益,给予众生使其快乐,但这非一般以情为本(以爱染心)的世俗爱,而是平等于一切的爱心。如《解脱道论》卷八云:
  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爱念;见子起慈,起饶益心。如是于一切众生,慈心饶益心,此谓慈。(大正三二、四三五上)
  这慈爱,即是将自己与一切众生,视为同体,不起分别。如同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没有偏颇(慈、喜、舍亦同)。
  悲(karuna),是欲拔济众生苦难,解除众生生死根本的心。主要特性为拔苦,也就是见众生受苦时,引发自己同情的、悲悯的心,而愿拔除其苦的意思。悲悯会促使人,以利他之心服务于群众,所以一个真正悲悯之人,是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他人。他能为寻找利他的机会,而不图报答,甚至感谢他人。
  喜(mudita),即是因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之欢悦。乃至见众生一时之成功,也是随喜而赞叹;以众生的快乐视为自己。但是随喜他人是不容易的,众生因从本(痴)而来的我执,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无法看见或听到他人成就(即嫉妒心),而对他人的失败却常生幸灾乐祸之心。所以喜德,对自己而言,能消除毁灭自己的嫉妒,于外又能帮助他人(修习喜德之人,不会试图阻碍他人利益的发展)。因此,随喜的主要特性,就是怀著喜悦之情,承认他人的成功。
  舍(upekkha),解释为怨亲平等,一视同仁的意义。如《成实论》卷一二云:
  是故行者欲令心等,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初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大正三二、三三六下)
  但四无量心的“舍”,不仅是舍怨亲而平等,亦有舍前三心(慈、悲、喜)而立于不动(不染三者)。如《智论》所说:“舍名舍三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4]
  无疑的,如具有上述四种德行的人,将是这世间最完善的人。可是在这世间似乎一切都是相对的,每一标准善德,一定具有其相对的罪恶(嗔恨、残害、嫉妒、贪嗔),而奇怪的是,这些存在人们内心中的罪恶,几乎是极为自然引发的。而这些善德,却看起来不怎么普遍和自发。所以,为对治这些恶法及增长这些善法,有了四无量心的修习,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修慈心,为除众生中嗔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爱憎故。(大正二五、二0八下)
  可见四无量心是有对治烦恼,遣除心中愦浊的一分作用。因此佛陀所说的四无量心,不仅含摄了世俗法(生梵天),亦阐发了佛法不共的解脱法。
  (二)无量义
  在解释何谓无量时,《大智度论》卷二十云:如表

廣  心

大  心

無 量 心

一方

高遠

下方及九方

緣四方眾生心

緣四維眾生心

緣上下方眾生心

破瞋恨心

破怨心

破惱心

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

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惡心

欲得涅槃,故除惡心

持清淨戒

禪定具足

智慧成就

以慈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

念諸天及人尊貴處

念得道聖人

以慈念親人

以慈念中人

以慈念怨憎

狹緣心

小緣心

有量心


  (大正二五、二0九中)
  又卷二十云:
  无量有二种:一者实无量,诸圣人所不能量。譬如虚空、涅槃、众生性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大正二五、二一0下)
  可见真实的无量是超越一切的,连无量也超越,如虚空涅槃,不可测量。观一切众生而超越了限量,又于一切众生不起自他分别之想,这与依缘起而显的无我、我所的空慧是相同的。这一义,于《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即有明确的解释。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云:
  须菩提!若空即是无尽,若空即是无量。(大正八.五六六下)
  所以,真实的四无量心,并非如声闻学者所云:只缘广大的,难以计数的有情,是胜解作意,纯是世俗的吧!
  三、龙树对四无量心的立场:
  (一)承续《阿含经》解脱的立场:
  在原始佛教中,提到了四种与实相相合的法门。如《杂阿含》卷二一质多罗长者告尊者那伽达多:
  有无量心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空心三昧……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大正二.一四九下-中)
  四种三昧本是源于《阿含经》,皆是为除(空)去贪、嗔、痴,而入于涅槃界。烦恼是依缘而生起,所以是有相、有量、有所有的。如以四无量心,空去众生内心中有限、有量的烦恼心,即是与解脱相应的。如《杂阿含》卷二一云:
  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大正二.一五0上)
  因此,就空去烦恼而得无我、我所而言,四者是同一味、同得解脱的。此外,南传<中部>四三经,对此亦有详细的说明:“贪为量因,嗔为量因,痴为量因。彼等漏尽比丘,已舍、已断根(如截)多罗树头,归于非有,未来为不生法。尊者,与无量心解脱相比,彼等不动心解脱称为最上。彼不动心解脱,即贪空、嗔空、痴空也。”[5]
  可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佛法初期,显然是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的。从其目标(空一切烦恼)而言,与三解脱门是平等平等;只是依观想方便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脱名目。
  但此一精神,于部派佛教中,而将其遗忘了。认为四无量心,只是胜解作意,不能断尽烦恼。如《大毗婆沙论》卷八一云:
  无量不能断诸烦恼,但能制伏或令转远。(大正二七.四二0下)
  说一切有部将作意分为三类: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胜解作意。[6] 其中,唯有于诸法起共相作意,才能引发无漏慧。次第进入暖、顶、忍、世第一中,进而进入决定(正性离生)得圣果位。[7] 而四无量心,只是假想观,是想像而成的定境,所以判定为胜解作意。
  初期大乘时期,龙树因见声闻学者,对四无量心有此误解,所以加以评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佛知未来世诸弟子钝根故,分别著诸法,错说四无量相。是四无量心众生缘故,但是有漏;但缘欲界故,无色界中无。何以故?无色界不缘欲界故。为断如是人妄见故,说四无量心无色界中。(大正二五.二一一下)
  无色界,是没有色法的形象。龙树以佛说修四无量心能缘无色界的众生,表示普缘十方的意义,来纠正声闻学者将四无量心视为缘欲界、有漏法、世间定的错误观念。[8] 其实,四无量心是能含摄世间与出世间二法的。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取众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诸法实相故无漏。(大正二五.二0九上)
  依上得知,初修四无量心时;虽缘众生相,但若能与般若相应;了解众生自性不可得,并无自他间相对的限量心;进而不取众生相,不作忆想分别;则是契入于诸法实相之中的。这与《阿含经》中所说,修四无量心,以空贪、嗔、痴,得不动心解脱的意义是相符合的。佛陀的本怀,于大乘佛法中,才再度的表达出来。
  (二)以三种缘明不共二乘之差别
  “三种缘”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云:
  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大正二五.三五0中)
  “无缘”即无有对象的意思。为什么没有对象呢?因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缘的关系下存在的。相依相缘的存在与生起,佛教称为“缘起”。凡是缘起的,没有不是受著种种关系的局限与决定。受种种关系条件而决定其形态与作用的缘起法,即不能不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即空,如《大智度论》卷三七云:
  若从因缘和合生,是法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空。(大正二五.三三一中)
  《中论》卷四亦云: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大正三十.三三中)
  一切诸法的实相是毕竟空寂而无实体,因此也唯有彻证了诸法自性本空,当下显了众生是缘起和合无自性唯假名、无有对象,才能以“无缘”表现出慈悲的究竟义。即如龙树于《大智度论》卷五十所说:
  悲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此中说无缘大悲具足。所谓:法性空乃至实相亦空,是名无缘大悲。(大正二五.四一七中)
  至于这三种缘是何人能具足呢?如《大智度论》卷二十所云:
  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诸佛。……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大正二五.二0九中一下)
  由上文可知,无缘慈是唯诸佛才能得到的。而二乘极果圣人-阿罗汉、辟支佛只有法缘慈。为什么呢?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上过去世,未来、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大正二五.二0九下)
  又卷二十七云:
  诸声闻、辟支佛,不能离众生想而生慈悲。诸佛能离众生想而生慈悲。(大正二五.二五七中)
  有法缘的二乘圣者,虽破了我、我所执,但欲起慈心,仍须依五阴因缘和合的众生相,而生起慈悲心。而诸佛知众生相毕竟不可得,尽行不诳法故,能离相而行慈悲心。又,三者利济众生的程度亦有差别。二乘圣人因见众生不知一切法空;迷于五欲,一心追求,因愍念之而随令众生得所须求之乐。而这种利济只能说是世间乐,是欺诳不实,不离生死的。而非诸佛以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而入无余涅槃的大慈大悲来得殊胜。所以龙树以金银宝物(法缘)与如意真珠(无缘)二者之天壤之别来赞叹诸佛的无缘大慈。
  可是,如果大慈大悲是诸佛但有,那为何经论常说菩萨行大慈大悲呢?在《智论》中龙树也对此疑问而提出了回答。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
  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复次、凡夫、声闻、辟支佛、菩萨慈悲名为小,诸佛慈悲乃名为大。复次,……(大正二五.二五六中一下)
  可见,就相待而言:菩萨对佛是名为小,如对二乘即名为大。但这也只是假名为大,而非诸佛真实的大慈大悲。但是能发心行菩萨道的行者,终究是难能可贵的,是异于二乘的。因为二乘人,厌离心切,只求自我解脱,缺少强有力的意志;力量薄弱难发长远大愿,故不能成就度化众生的大行;仅能说是“逮得己利”而已,所以如《大智度论》卷五二云:
  初入道乃至阿罗汉名声闻人。观因缘法空悟空小深,小愍众生,名辟支佛人。深入空法,行六波罗蜜,大慈大悲,是名菩萨人。功德别异,故名字亦异。(大正二五.三二0上)
  菩萨的广大行,是以救济一切众生、利济一切众生为弘愿的。而这难行深远的路,如没有大悲心为基础;是容易退堕,不想前进,而转向求取二乘果为败坏菩萨。但只有悲心是不够的,更要有悲行才可。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此但忆想未有实事,欲令众生得实事,当发心作佛,行六波罗蜜具足佛法,令众生得是实乐。(大正二五.二一0中)
  换言之,发心求佛道的菩萨行者,要从实际的事行—行六波罗蜜中;去充实慈悲的内容,而不但是空心愿而已。菩萨因修四无量心,故可将自己的心胸开启,时时欲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如得福德果报或出家修行时,即能多所饶益众生;并引导众生教令行禅,得生清净戒、受无量心乐。这比声闻行四无量心但为自利是殊胜多了。又如经中说“大悲为根本”、“大悲为上首”、“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9] 可见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别的,就是慈悲;离了慈悲,就没有菩萨,没有诸佛,那佛法也将不能流传于世了。故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大正二五.二一一中)
  又如卷二十七云: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正二五.二五六下)
  可见即因为“慈以功德难有故,悲以能成大业故。”[10] 所以经论中,以种种的文句、语词来赞叹慈、悲二事。
  由上得悉,诸佛菩萨与二乘不仅于智慧上有深浅之差别,[11] 亦有不共二乘的慈悲心。以是故,龙树才以三种缘显示出大小乘四无量心的不同处。(菩萨除以假名为大慈大悲外,如以因中说果-能成佛道而言,亦能说有无缘慈,但这应只局限于证无生法忍的八地以上菩萨而言)
  四、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
  慈悲观,它是用一再重覆的语句、意象、情感来引发对个人及对他人的慈爱和友善。修习的方法虽有不同,[12] 但大抵是从慈心观著手修习。如《增一阿含》四三品、第五经云:
  由慈三昧,办悲三昧;缘悲三昧,得喜三昧;缘喜三昧,得护(舍)三昧。(大正二.七六一上)
  在《智论》龙树也说明了,为何应先从慈心开始修习,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一切众生皆畏于苦,贪著于乐。嗔为苦因缘,慈是乐因缘。众生闻是慈三昧,能除苦、能与乐;故一心勤精进,行是三昧。(大正二五.二0九上)
  又说:
  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民。(大正二五.二一一中)
  现就对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及次第兹述如下:修习慈无量心(以慈心观为代表)之前,应先知其功德与嗔恚之过患。[13] 初修时应确定所缘。取相的所缘,于经典中,大多言从亲人著手修习。但《智论》却有一特别处。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行者欲学是慈无量心时,先作愿。愿诸众生受种种乐,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是相渐渐增广,即见众生皆受乐。(大正二五.二0九下)
  先发愿,这是《智论》不同于其他经典的所在。为何龙树如此重视发愿呢?如《大智度论》卷二十解说:
  是菩萨作佛时,虽不能令一切众生得乐。但菩萨发大誓愿,从是大愿得大福德果报,得大报故能大饶益凡夫。(大正二五.二一0中)
  可见菩萨初发心时,虽不能令一切众生皆离苦得乐;但因有大誓愿,所行一切皆以此为目标,为所导;故等到有大福德或大方便力时,自然能对众生施以广大的救济。修慈三昧亦复如是,初生慈愿虽只限于亲人,但等慈力增广时,即能遍及一切众生。譬如钻火,先以软草干屑置于木头上,等火势较大时,即能烧较大的木头乃至湿木。所以说:“初生慈愿,唯及亲族知识。慈心转广,怨亲同等皆见得乐。是慈禅定增长成就故,悲、喜、舍心亦如是。”[14]
  行者如能对怨亲行平等慈,无有差异,即称为慈相应心者。所行一切身、口、意业及心不相应诸行皆是与慈相应,心中无有恚、恨、怨、恼等染污的烦恼来侵扰众生及自己。如是修习完满,其次则是增广所缘,直至遍满十方无边世界中。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有比丘以慈相应心,无恚、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满东方世界众生,慈心得解遍满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众生以悲、喜舍相应心亦如是。(大正二五.二0九上)
  《智论》将这扩大所缘的方法,分为广、大、无量三个层次,而逐渐扩张。如卷二十云:
  广大无量者,一大心分别有三名;广名一方,大名高远,无量名下方及九方。复次,下名广,中名大,上名无量。复次,缘四方众生心是名广,缘四维众生心是名大,缘上下方众生心是名无量。……广心者,畏罪,畏堕地狱,故除心中恶法。大心者,信乐福德果报,故除恶心。无量心者,为欲得涅槃,故除恶心。……(大正二五.二0九上~中)
  将能缘的心,分为广、大、无量三个阶位,来说明修行者的程度。但这修习方法,除了为逐次的增广所缘外,亦注重修行者修学之动机,是以同种心态来修习四无量心。如但为求福德果报或生梵天、怕堕三恶道,而修四无量心,即不名为无量心。所以行者应改变修学心态─为除烦恼能证涅槃而来修持。
  其次,当行者能增广行缘直至无量后,即应反覆的多加修习,直至慈心坚固不变,才能名为“善修者”。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修行者,是慈(悲、喜、舍)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为修,非但爱念众生中,非但好众生中,非但益己众生中;但一方众生中,名为善修。久行得深爱乐,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大正二五.二0九中)
  由此可知,善修的意义,并不是自己内心有些慈心、悲心或只对一些人行慈悲心即名之。是要慈心于一切时、地、物(对象)皆坚固不变,并要普缘十方无量众生而给予慈心,平等无异才可名之。如大德月大论师云:“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15] 众生从无始以来,即被烦恼所覆盖。现在虽修习慈悲等德行稍有成就,但这并不足以改变往昔的恶性。犹如(口+敌)哒大树(极苦之树),以一二滴糖汁,浇于其上,是不足以令其甘甜的。所以修习时,若已能对怨亲,乃至一村、一国众生行慈心,亦不应满足停止修习;应加倍努力,直至慈心遍满无量世界中,这才算是善修四无量。
  智者大师亦提到何谓善修,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六云:
  若但与众生欲界乐不名善修,但与初禅乐不名善修;但与二禅乐不名善修,若能具足与欲界乐乃至三、四禅乐,是名善修。(大正四六.五一七下~五一八上)
  由上可见,善修义不仅是能对十方世界众生行慈心;而且须付诸于实际,且给予的快乐是愈殊胜愈好。那这唯有以无我之心而行的菩萨道,才是真正四无量心的善修,即令众生得诸法实相智慧。[16] 故如《智论》云:“菩萨不愿众生但受福乐,欲令得解脱,常乐涅槃。”[17]
  总之,善修不仅是慈心牢固,亦含摄了六度、四摄的利他广大行于其中的。至于悲、喜、舍的修行方式,除了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舍心中取受不苦不乐人相外,大抵是与慈心观相同的。但是对于修舍无量心,有人则提出了疑问:修习慈悲观不是要深爱众生不令有苦吗?为什么要修舍呢?《大智度论》卷二十回答:
  行者行慈心,或时贪著心生;行悲心,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大正二五.四一0上)
  初修时,行者是以染爱心而修慈悲观。慈悲的特性即是深爱众生,所以如见众生受苦,即易起忧心;见众生得到快乐,则又起贪爱心。这种因见众生苦乐而生起的心,其实是因染著众生而起的结使心。不仅所得功德少,又会障碍吾人进一步修道;故如《智论》云:“慈悲喜心,心爱深故,舍众生难,入是舍心故易得出离。”[18] 但这不仅是因见这三法的过患而修舍无量心。亦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六云:
  行者从喜定出,心自思念:若慈与众生乐、悲欲拔苦、喜令欢喜,而计我能利益,不忘二事即非胜行。(大正四六.五一九中)
  由此可知,慈、悲、喜之三法成就时,吾人并未真正成就自他平等观,还有一个能与乐、能拔苦的相待心─我见。因此修舍,即是为除此执著。所以,真正成就四无量心的,对于一切众生应是平等无二、不起分别,而内心又极安稳;不受贪、嗔、痴等诸烦恼所束缚,如同出污泥不染之莲花的镇定、安祥。故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舍心者,舍众生中苦乐;苦乐舍故,得真舍法。(大正二五.二一一下)
  因此,四无量心的修习,能否契入于解脱道的关键,即在于舍,而修习时如有所偏失,即会成为“无智舍”或成为“无情冷漠”的人,对一切事物不起关怀。不但不能去除烦恼,反而更堕于负处了。
  五、结 论
  在《阿含经》中,本有四种与空相应的四种现观法: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及无量三昧。[19] 但是在声闻佛教的偏颇中,无量三昧是被遗忘了。不知道,无量即是无限量;向外谛观时,慈、悲、喜、舍遍缘众生而没有限量。向内谛观时,众生自性不可得,并无自他间的限量,所以无量三昧是无自无他的平等正观。无量三昧的被忽视,实为初期佛教的不幸;到大乘佛教兴起,才又开显出来,回归佛陀的本怀─悲、智融贯的实证。
  真正的慈悲心,是要体证无所得的空慧之后,才能发出的。即如印顺法师于《中观今论》云:“唯有无我,才有慈悲;从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资的缘起正觉中,涌出无我的真情。”[20] 以是故,只有与般若空慧相应的“无缘”,才能表达出佛法慈悲的真实涵义。
  慈悲观的禅修法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以一再重复的语句、意象、来引发对个人及对他人的慈爱和友善。我们可以亲身去体验,看它对自己是否有用。每天利用一些时间,不断的练习。刚开始时,可能会觉得枯燥而机械化;如发生这种情况,应对自己更耐心些。等到慈力稳固了,不仅只局限禅坐上练习,亦可四处练习。当你静静地在人群中练习这种慈爱之心的观想,你会感到与他人之间产生一种美妙的联系之感,这就是慈爱之心的力量。当我们产生力量了,即能运用它们来克服心中种种的烦恼,使自己更像一位菩萨行者,不仅只是口头称呼而已。
  【参考书目】
  A. 《中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一册)。
  B. 《杂阿含经》刘宗、求那跋陀罗译(大正二册)。
  C. 《增一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泽(大正二册)。
  D.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二五册)。
  E. 《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大正二七册)。
  F. 《成实论》诃梨跋摩造,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三二册)。
  G. 《解脱道论》优波底沙造,梁、僧伽婆罗译(大正三二册)。
  H.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隋、智顗说(大正四六册)。
  《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
  I. 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译,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85年7月初版。
  J. 宗喀巴大师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修订版。
  K. 觉音著,叶均译《清净道论》、台北、中和圣慈精舍。86年1月。
  L. 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60年10月初版,83年12月再版。
  M. 印顺法师著《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39年1月初版,81年4月修订一版。
  N. 印顺法师著《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74年7月版,81年10月六版。
  O. 中村元元、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86年9月初版。
  P. 杨郁文著《阿含要略》台北、东初出版社,82年6月初版。
  --------------------------------------------------------------------------------
  [1] 东晋、瞿昙僧提婆译《中阿含经》卷六云:
  世尊告曰:舍梨子,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过梵天法,……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彼诸梵志,长夜爱著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宽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佛说如是。(大正一.四五八中)。
  [2] 四梵行:《增一阿含》卷四十八<三宝品>(大正二.八一0上)。
  四梵室:《中阿含》卷六(大正一.四五八中)。
  四梵堂:《长阿含》卷八(大正一.五0中)。
  四等心:《增一阿含》卷二十三<增上品>(大正二.六六七下)。
  [3] <中部>II,第十册《汉译南传》页一八0。
  [4] 《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二五.二0八下)。
  [5] <中部>II,第十册《汉译南传》页一八。
  [6] 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云:有三种作意,谓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胜解作意。自相作意者,思惟色是变碍相;受是领纳相,…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行相等。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大正二七.五三上)。
  [7] 《大毗婆沙论》卷五(大正二七.二五上~下)。
  [8] 《成实论》主诃梨跋摩亦对此等问题做解释。参见《成实论》卷十二(大正三二.三三七中~下)。
  [9] 《学佛三要》页一一七。
  [10] 《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二五.二二一中)。
  [11] 《大智度论》卷三九云:“问曰:上已反问,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复问?答曰:以舍利弗欲以须陀洹同得解脱故,与请佛菩萨等,而佛不听。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与虚空等,以是故佛重质其事。”(大正二五.三二二上)。
  [12]

初 修 處

經  論

慈、悲、喜、捨

有 情 相

出  處

《大毘婆沙論》

親人

(大正二七.四二一下)

《菩提道次第廣論》

中人

卷八.頁二一五

《清淨道論》

自己

中冊.頁一0三


  [13] 功德:《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二五.二二一上),《增一阿含》卷四十七放牛品(大正二.八0六上)。过患:参见《大智度论》卷十四(大正二五.一六四中~一六八上),《解脱道论》卷八(大正三二.四三五上~中)。
  [14] 《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二五.二0九下)。
  [15]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页二二三)。
  [16] 《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二五.二0九下)。
  [17] 《大智度论》卷三四(大正二五.三0九下)。
  [18] 《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二五.二一0中)。
  [19] 四种三昧与空相应能入解脱,参见《空之探究》(页二0~二三)。
  [20] 《中观今论》(自序、页八)。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