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作意
什么是悲心?
悲心就是我们真的可以将心比心。
悲心就是我们无法看见别人在受苦而心不苦。
你做一个人,是否像人的主要关键,就是有没有恻隐之心?
佛教所讲的悲心,范围非常大,包括看到对方的我慢、看到对方的猜疑心、嫉妒心很重、很偏激,都可以看到他的苦,照样可以“将心比心”,进入他的心去感受。即使看到他对我们不好,我们仍然看到他的不快乐,一个人如果快乐,就不会对人不好。看到他的不快乐,我不会再计较;看到他的苦,我愿意承担,愿意承担才叫“悲”。
人的心情不是贪、嗔、痴,就是慈悲喜舍,你选择让自己驻留在那一个?看到对方的无明、贪、嗔、痴苦,可以生嗔,也可以生悲,你选择那一个?你有没有选择的余地?能知对方比自己苦,就是悲,悲心不比嗔心好受吗?何必让自己非嗔不可?
不间断的体会,世间就是六道轮回,取一个“六道众生轮回苦难相”,完全的将心比心,“要我是他,我也会跟他一模样”,真正了解他,就是完全接受他的身、口、意,能这样,才是了解他、接受他。灵活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学习去承担每个人内心的苦。
不间断的问自己:每天从早到晚、从醒到睡,我们是在选择离苦﹙寂静对待﹚?还是避苦﹙不寂静对待﹚?
悲心就是一直去看苦,看自己的苦、看世间的苦、看见众生没有选择的苦、看见众生以五蕴为“我、我所”、种种欲望冲突的苦,一直去看,一直去感觉?感觉到眼泪掉下来。
把整个人都泡在苦海无边里,泡在对苦的理解里,事实上你我都在苦海里,都在世间的种种欠缺里,看到苦无法分彼此。
你有十个所爱的人,九个人都很快乐,只要有一个人不快乐,你就很难快乐。地球上有六十亿人口,有三十亿人过得很好,但有二十亿人都过得很苦,你知道的话,你能不苦吗?你要不苦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冷漠,第二种是慈悲,第三种是涅槃。但若冷漠,冷漠本身就是苦,你若慈悲,除非是进入慈悲三昧,那个苦才会过滤掉,但是慈悲三昧也是无常,那个无常也是苦,所以要不苦,只有涅槃,否则世间就是苦。
世间确确实实有几十亿人在受苦,我们会不知道吗?我们都知道,我们知道却认为那跟我没有关系,非洲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中南美洲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别人受苦跟我没有关系,“跟我没有关系”那就是“身见”,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冷漠、就是分别心,这个冷漠、分别心就是苦。
事实上,你越不能感觉到世间的苦,你就越会随著自己的苦而转,当你越能感觉到世间的苦,反而你离系的力量越强,这就是“习苦生信”,因为你常常泡在苦海里、常常泡在众生的苦难里,常常取众生苦难相、常常觉得众生的苦难跟我分不开,那样的一种取相,就是在破我们的身见。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破身见,身见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苦不是我的苦、我的苦不是你的苦,经常在“我、我所”的思维上做反应,这就是身见。
我们要破身见,不要从见解入手,你分析无我、无我所;分析五蕴非我、非我所,都不如直接从你的觉受下手,直接去感受面对一个人的苦难,你能否无动于衷?我们直接来观想众生的苦难,我们来思维,这个思维是要去感受的,它不是很难。
当你感受到的时候,每一个众生的苦就是你的苦。破身见的时候,就是每一个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我的苦就是众生的苦。看见别人在受苦,我们的心很难微笑、很难不感受到苦;我们若不能微笑,别人见了也很难微笑、很难不感受到苦,这就是世间苦,都在互相回向。
所以,悲心就是在看六根触境当下有没有苦?最根本、最内在的是看自己有没有苦?再看出去对方有没有苦?整个注意力都是在看苦,和苦的消失。
比如讲一句话,心起作意:“这句话跟离苦有什么关系?”又比如听一个人讲一些很无聊的话,此时作意:“这已经是苦了”,而不要说:“你讲这个好无聊”,这样想就是对立、就是世间粗俗的反应,自己起了好恶心,心不能收摄,就是苦上加苦。
我们能观到苦,就有一种“不忍之心”,在佛教来讲叫“苦能软坚”,苦能软化我们的执著和僵硬,让我们那种没有弹性的个性活泼起来,让我们面对境界时,心念流畅、能够回转,不会停滞在一个角度看事情。
所以从现在起,有人对你傲慢、有人对你猜疑、有人排斥你、攻击你、不喜欢你、和你对立,你看到的是什么?你是看到对方的苦,也看到自己不能安住的苦,这样的苦,已经够了,你就安住在那里,不忍再增加一丝一毫,这就是“见苦即收”,就是“悲心涌现”。
悲心的好处,让我们的心常常处在一种看到自己的苦、看到别人的苦,感受到苦是不分彼此的。看到只要有苦,我怎么去避,那个苦还是在那里,苦是不能避的,苦只能离啊!离与避最大的不同是,离来自于自己能安住当下、内心平静,转到一种积极的,想要做一些事来减少世间苦。不但消极的不增加,更积极的想要帮助,这就是佛教讲的“离苦”。
佛教讲的悲心就是这样一种见到众生苦,内心恻隐悸动、感同身受、完完全全的接受,却没有伤悲,没有那一种悲伤、挫折、沮丧、忧愁。所有的悲伤、挫折、沮丧、忧愁,常常都是与自我有关,因为在感受的当下,如果没有住在过去、没有住在未来的话,他是不会生出悲伤、挫折、沮丧、忧愁的,因为这一些都与比较有关,都有一种人我比较的成分。
悲心只是很单纯的看到“苦”是来自贪嗔痴慢疑的不消化,看到每个人都是做不了主的“境”,去体会“我”不是人,“我”只是一个境界。心苦是因境﹙相﹚苦,境﹙相﹚若不苦,心也不会苦。离境不是避苦,是转相,背后原动力是慈悲心,看到自己的苦与世间互相回向,心生不忍。
对待自己好像对待过去五蕴已灭的再生人,这个“再生人”从零岁开始,从谁也不认识谁开始,这是一个历“劫”归来却历久弥新的五蕴,对此五蕴唯一的认识是“他还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还是我慢炽盛,经不起五盖诱惑”,身为圣弟子,你如何给他由衷的“建议”“提醒”,帮助他少苦少依。
然后做到待人如己,由衷地站在对方立场与处境,去“设想”对方可以少依少苦、离依离苦的因缘,在体会对方因缘困难的同时,也看到法界的无所不在,看到真的有法肚﹙度﹚,只要肯“界相聚”﹙广结善缘、深结出世缘﹚,只要肯放下、放松,一定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打从心肝底﹙内心最深处﹚愿意无条件、无所求地“协助”走向离苦、离依之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