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其实人人都需要佛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历史上每个政治稳定、国富民强的时期,必然伴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反之,每当国家政治暗淡、灾难深重之际,又必然有不少仁人杰士疾声呼唤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佛家》)。

的确,从社会角度来讲,佛教着实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点不仅历史给予了验证,及至当今社会的“和谐”观念也与佛教的“和平”理论大相吻合。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认为,如今越来越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珍视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

在2006年4月13曰至16曰杭州普陀山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期间,有报导呼吁:“佛陀的和平理想也许比任何时候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想要战胜人类当前在和平与安全、发展与全球环保领域里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就必须摒弃狭隘、短暂的一己之利,站得更高,把人类的福祉与个人的幸福看得一样重要,人人都希望有一个更加和平、平等、可持续的未来,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社会一员,我们的行动都必须以此共同的理想为指导。”

正是这样,在谈到“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主题“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时,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阐述到:“‘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我们所追求的崇高境界。”他说:“建设和谐世界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各种文明、各种宗教都来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世界性宗教,与其它宗教一样,在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实,随着现阶段人类科学、物质文明方面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强烈地冲击着传统信仰、伦理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类在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亦时感精神空虚、道德伦丧,面临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有恐怖主义、战争威胁、世界不宁、人心不安。佛教界自己也认为: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的佛教应该承担净化人心、化导社会的重任,因为佛教之道,虽绵绵不绝,但究其根底,还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也就是说,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修心正心,放大心量,息灭贪、嗔、痴,由个体而家庭而小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从事佛教史研究四十多年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佛教是以它的智慧破除人们的愚昧,以它的慈悲拯救众生,通过净化人们心灵的方式,让人们找回自我。从这个意义上,佛教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他认为,“和谐”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理念之一,从佛教乃至传统文化中挖掘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就中国而言,是一种有效和值得称道的实践,也为其他国家类似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以上阐述的是佛教的社会功能,倘若科学地分析,也依然可见其具备促进和谐的独特优势。一是佛教文化的相容性优势。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了中国儒教、道教的一些观点,主张三教并存,形成了儒、道、佛三教的合流,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这种文化的相容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二是佛教理论的宽容性优势。佛教的宽容伦理和“普渡众生”的慈悲情怀,使佛教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独断专行,始终宽容化解排斥与冲突。而宽容伦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三是佛教修行的实践性优势。其实,“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人间佛教的实践上,佛教体现了注重社会实践,服务普通大众的实践性优势,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举措。

护国利民,是佛教对国家和社会的庄严承诺。其实,即便是法律,也是治人于了然,对罪犯的绳之以法,也是在构成破坏之后;而佛教,他的道德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除了社会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危机需要佛教之外,在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面临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方面,佛教同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佛教可以引导佛信徒平静和理智地对待身边事,及时调整心态。”

其实,对人来讲,学佛就是因为人生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人生有烦恼、痛苦、困惑。另外,探究生死问题,寻找生命的归宿和人生的意义,也是我们学佛的目的。如果不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佛,往往就会流于迷信,或变成功利性学佛。

总的说来,人生的苦恼,至少包括:诞生的苦恼(生苦);老衰的苦恼(老苦);病痛的苦恼(病苦);死亡的苦恼(死苦);遇到可憎的事苦恼(怨憎会苦);同亲人别离的苦恼(爱别离苦);所想要之物不能得手的苦恼(求不得苦);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即色、受、想、行、识的作用炽盛,盖覆其性,造成人生的种种苦恼(五阴炽盛苦),凡此种种。但不管哪种,人生一切“苦”难,都是由于自己的起惑造业,即不明是非,胡作非为,自行招“集”而来的。如果想得到苦难“灭”绝的果,则必须修行正“道”。

也就是说,要克服、消除这些苦恼,而得到真正的永久的快乐,我们就要学佛,用佛法寻找一条解脱之道。因为:

(一)佛学可以使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之所以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就在于让人对人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和乐观两种。悲观者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着就是在等死。因而,整天愁眉苦脸,萎蘼不振。而所谓乐观者,其实也不是真正“快快乐乐地过曰子”,他们只是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用狂欢、纵欲、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他们并没有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来说,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勉强用一个词来概括,可称谓为“中观”。所说“中观”,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用的是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真正地认识人生的真相,把握人生的方向。有人怀疑佛教是悲观的,因为它提倡“苦空无我”,认为人生充满着诸多的苦恼,认为眼前的世界都以短暂的聚合而成,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其实,佛教只不过是不“讳疾忌医”,根据现实直言罢了,它不是悲观,更不是不负责任,它是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这些苦恼的根源来自于人们自己无知的贪欲,最后指出人们要想克服这些苦恼,走上幸福之道,就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有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

佛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劝人不必太贪恋,太贪求,相反劝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名利枷锁,从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事实的确如此,财富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充实与否,只有修养品德,净化心灵,才能欢度心安理得的人生。

二)佛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

佛教在直言人生真相之后,可以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这样才能积极地为他人,为大众服务,也就是在所谓地“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再度地阐明和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四大”是指地(物质的固体)、水(物质的液体)、火(物质的暖性)、风(物质的动性)。这四种是一切世界和身体赖以成立的元素。就身体而言,皮肉筋骨属于地大,精血涎唾属于水大,温气体暖是火大,呼吸运动是风大。人的身体就是由这“四大”元素组合而成,也将因“四大”的分离而消灭。人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是空的,假的。佛教的这一思想,目的是在劝人不要“处处为我”,而要“我为人人”,因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么,一味贪求功名利禄又有何用?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之说,也不认为佛是万能的救世主,认为自己造作得由自己承担。因此,人人要刻苦耐劳,努力奋斗,辛勤耕耘,以收取丰硕。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板的束缚,而是热情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防罪恶;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无论是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邪淫,还是不饮酒,总之是劝人行持正道。

如此,“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心理将不复存在,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则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同情、公理与正义的人间。

(三)佛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

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至少要严守五种基本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作药用时,暂可通融)。这五戒不仅与儒家的仁(不杀)、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而且更是做人的根本。违反五戒不仅在社会上不能立足,甚至为国法不容,身陷囹圄。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我们暂且不说下世如何,且看目前,若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能有男盗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

这样,整个社会不就宁静、安乐了吗?因此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四)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

人要想真正快乐,须要:心情平静,不生烦恼,对于眼前的苦难,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对宇宙人生的种种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答;对于未来能有满意的结果;自己前途、命运、归宿,以及成败、苦乐不操纵在别人手中。

对于这些要求,佛教都可以满足。因为:

佛教劝人知足常乐,乐观进取。依照这样去做,心情自然平静,不生烦恼。佛教认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种的因所结的果,所以要勇于忍受,敢作敢当,不可怨天尤人。佛教的所有经典不是在显示佛的权威和能力,而是完全而彻底地解释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能使人得到合理的答案。佛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因缘(即来世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让众生转迷成悟,从苦难中解脱,永远享受自由和快乐。佛教认为,人就是顶天立地的,在人之上没有一个可操纵人们生死、成败、福祸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奋发努力,一定有光明灿烂的明天。

因此说,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五)佛教可以培养自尊自信和独立自由的人格

佛教是“无依道长”,即从修行到证果,没有别人能够替得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佛教肯定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别人的奴仆,不必依赖神或佛,只要自己努力修法,照样可以成佛,这鼓励了我们的自信和自尊。

佛教认为,人人具有成佛的本性,没有谁可以驾驭人类,可以奴役人类,人的成败祸福全在于自己,不是神的恩典,也不是佛的救拔,是众生自救的。

佛教的这种思想,使人从神权的束缚中释放出来,从而得到自由,它提醒了人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归罪于天或埋怨别人。人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的权利,人有独立的人格,因此才有自尊和自信。

此外,我们学佛,还因为佛是一位慈祥的导师。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身为太子,抛弃功名富贵,以广大的慈悲心和智慧,度脱众生出离生、老、病、死之苦。但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温疫来处罚人类的。佛永远以爱心和耐心来教导弟子,他不认为有笨到不可以教育的人,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佛虽然说法无数,详尽地说了无数伟大的真理,教导了无尽众生,但他从不以“教主”或“主宰”自居,他认为他来世间,只是尽到了承前启后的责任,即发扬过去无数佛所发现的真理,启发后知后觉的人。迷是凡夫,悟是佛,他本身是佛,而确信宇宙所有众生,将透过他们本身的努力和磨炼,达到和他一样睿智、伟大的境地。

总之,和谐社会需要佛教,人生在世也需要佛教。佛教绝不是凭我们看到烧香拜佛,就以为是保佑平安的一种手段;因看了一场《少林寺》电影,就以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代表了佛教的真正内涵;只读了小说中鲁智深因杀人而出家,就以为佛教消极遁世。其实,要想生活没有愁苦烦恼,要解脱人生的痛苦,要让生活更有品味,要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必须从学佛入手,以佛的智慧来解决一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斋天
下一篇:舍 得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