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佛教研究的系统诠释方法-以宗喀巴思想为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惠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研究的系统诠释方法-以宗喀巴思想为例
  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王惠雯 撰
  提要
  佛教研究的方法论在国内尚未有长足的发展与具体的成果,目前大多以文献学做为基本的研究方法。此外,一般的哲学方法亦常被借以分析佛教的义理;与其他宗教思想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亦时有所闻。一般而言,依于不同的目的,自然有其相应的不同方法。而每种方法皆有其适用的范围,相对的也就有其限制。然而究竟有没有一套共通的准则能够做为佛教研究的根本判准?佛教研究方法的内涵应当具哪些特质?是否有一种普遍、共通的方法足资为所有佛学研究的基础方法…等,截至目前学界尚未有定论。
  笔者以为:在思考如何建构“佛教研究方法论”之前,应当就“目的-实践方法-检证的方法”进行各种思想系统的厘清。透过诠释方法的运用,关于历史背景、概念的逻辑发展脉络、意义的呈现三方面的解析,始能予以安其位、显其用。此一方法即是笔者所谓的系统诠释法。在此基础上,若能再进一步针对不同的思想脉络,分析比较其相应的方法特色,再归纳出基本、共通的部分;理解并发展各别的、不共的方法特色。经由上述的步骤,才能进入所谓“方法论”的层面。这样将能避免任意套用其他似是而非的方法所导致的曲解。
  由于佛学领域浩瀚无涯,历来诸多成果多呈现在教法流布的贡献上,而不同的流派思想体系经过发展,已衍成种种各具特色的风貌。然而其间虽有所别,但仍具有相关性,甚至可以说是在佛教的基本系统下的各种组成部分。如何就其发展的脉络加以回溯,寻求其间相融的合理依据,面对其间的差异性,甚至是分歧的原因,都可做为佛教研究的旨趣。然而,若能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寻求各个重要概念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与适当的定位,则更能符应佛法研究的要旨。因此,本文尝试藉由宗喀巴所具有的上述思想风格特色,透过系统诠释方法的反省与思考,以究明其如何诠解佛教实践方法的原则问题。
  壹、前言:
  本报告的主旨拟在呈现以系统诠释法进行佛教研究的初步思考,并提出个人
  粗浅的研究心得,期望抛砖引玉,能有更进一步的学习与收获。基本上藉由诠释学及对于系统概念的掌握,运用在对于藏传佛学大家宗喀巴(Tsong Kha Pa,1357-1419)思想的理解与诠释上,呈现此一示例的研究方法进程与其间相应的思考方式。希望有机会能做为建构研究方法论的一个参考。
  佛教研究的方法论在国内尚未有长足的发展以及具体的成果展现,目前多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为盛行的基本方法。另外,一般的哲学方法亦可借用来提供佛教的义理分析。此外,比较研究的方法亦有所闻。然而究竟有没有一套准则能够做为佛教研究的判准?佛教研究方法的内涵应当具哪些特质?是否有一种普遍、共通的方法足资为研究的基础方法…等,都尚未有定论。事实上,每种方法皆有其适用的范围,也都有其限制。所以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应当朝向如何各安其位、各显其用,以进行建构方法论的主要思考。尤其面对世界各种思潮的盛行,佛教的研究方法如何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又能接受挑战,从而得到新的发展,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佛学领域浩瀚无涯,历来诸多成果多呈现在教法流布的贡献上,而不同的流派思想体系经过发展,已衍成种种各具特色的风貌。然而其间虽有所别,但仍具有相关性,甚至可以说是在佛教的基本系统下的各种组成部分。如何就其发展的脉络加以回溯,寻求其间相融的合理依据,面对其间的差异性,甚至是分歧的原因,都是笔者研究的兴趣所在。而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寻求各个重要概念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与适当的定位,更是探求的重心。也因此希望透过系统诠释方法的反省与思考,了解在佛教思想中属于“集大成”式-宗喀巴的思想风格,究明其如何诠解佛教实践方法的原则问题。
  所以本文以下分从三方面进行反省:一、系统的诠释方法,二、宗喀巴的思想诠释,三、方法示例。后二者大致以笔者的博士论文《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为主要参考架构,并稍微涉及《菩提道次第论》的内容。
  贰、正文
  一、系统的诠释方法
  (一)系统:
  一般对于系统的了解多半把它当成是整体的组织,由各个部分所组成。然而,一堆不同的或相似的东西凑在一起,并不能成为系统。亦即部分和整体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但其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其定义如下:
  所谓系统,就是各个组成部分发生互动,而以整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功能的个体。系统思考所著眼的是全体,以及各个单独组成部分与各部分之间产生的连结关系。[1]
  在系统的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之间具有的关连性质大抵有三:不矛盾性、一致性、完备性。[2]而系统的特色即在于一种整全的表现,但和其组成部分之间息息相关,[3]其中“各组成部分的安排相当重要”,亦即将不同的组成成份予以适当的定位,将影响系统的表现。
  (二)诠释:
  研究一般而言要求客观性,但对诠释学来说:
  理解一个作品就是按照你的观点解释了这个作品,而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成见”或者说是偏见。因此…理解和阅读只不过是读者所进行的另一种写作。哲学家把考虑到这些问题的思想方法叫做”解释学”。[4]
  然而这样的解释仍具有价值和意义,并不会因其具有主观性而减损。由于诠释和主体的认知有关,不可能有所谓完全脱离认知主体的客观性认知,因此,与其将主观排除在外,不如正视主体认知过程的各种条件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的考量,诠释应当具有三个层面:一、历史的背景,二、逻辑的脉络,三、意义的呈现。其分别就外缘性、内在性与主体特性进行解释。它一方面从发展的过程来探讨,而不是只求还原出研究对象本身的原意;另一方面亦针对重要的概念加以分析、厘清及定位,将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给予廓清。因为好的诠释仍然期望能够尽陈对象本身的特质,只是当无法立即确认或检证的情况下,加上众多意见纷陈,最好避免坚持独断式的解读-以为只有自己所认可的才是唯一最佳解读的方式。
  这种迂回的方式,期望能结合主观与客观两者,其进行的方式并非一开始即强调主观的认知,在理解→解释→批判的顺序过程中,理解一方面是对概念的客观性掌握,同时也要含括主体自我的理解。后者加上对于历史背景烘托所形成的理解,事实上明显的影响解释的形成,以及意义的呈现。在完成前述的步骤之后,才能够提出合理的批判,因而形成批判式的创造,或者创造性的诠释。
  二、宗喀巴的思想诠释
  (一)《菩提道次第论》(《广论》)的方法论:
  在《广论》中提到“道次第”的方法特性,即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易于获得圣者密意殊胜,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5]其教法意义乃在说明其为含括任何一位补特伽罗趣向成佛之道所应修习之法,因此三乘佛法具有相顺的内涵,而所有上乘的法皆有与下乘共通之道,或许有开遮之不同,但并无互相矛盾相违之处。
  其次,对于佛所说圣言教法应明其皆是为令众生获得解脱之利乐,而圣教即不外如《俱舍论》所说:
  “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除其教证二圣教外别无圣教。教正法者,谓是抉择受持道理修行正轨。证正法者,谓是如其前抉择时,所抉择已而起修行。”[6]
  此外,透过道次第教法及善知识之教授,将能易获通达,得到定解。并且能避免一己所见之狭而导致妄行错误判分教法的谤法重罪。
  基于上述的教法特色,宗喀巴在《广论》中强调思辨、抉择的方法。基本上结合各大经论的义理以及传承教授,予以融通。其目的即在开展可成为一补特伽罗成佛所需的实践原则,《广论》中常见宗喀巴自行设问,将某些互相冲突的论点或观点,运用逻辑思辨的方式加以抉择取舍。[7]这在《菩提正道菩萨戒论》(《戒论》)中亦有许多例子。
  (二)《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中的诠释特色:
  《戒论》虽以瑜伽戒做为注释所本,但其中融合中观的传承,包括其特重的经论典籍,如:《虚空藏经》、寂天的《学集论》、《入行论》等等。而对于印藏流传的注释疏本,亦多所参酌。对于当时流传的论说、观点,宗喀巴在其思择过程中,皆加以分析论述及批判。
  其基本造论目的即在思考:如何将菩萨戒做为显密共道,以及其如何依于别解脱戒的重要性。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对于大、小乘戒是否相融的议题,以及如何融通不同的戒律传承等。
  三、方法示例
  以博士论文《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为例,其中以系统诠释的观点来看宗喀巴对于菩萨戒思想的论述,就其理论上本即强调佛教戒律实践具有系统性,亦即三乘戒律在开遮上有别,但所依据的基础原则并未矛盾相违,所以持守上上乘戒不应违下下乘戒,因而在戒法上具有一致性、不矛盾性和完备性。这是佛教戒律的本质基础,而在实践行持的开遮方法上,事实上有其要求的条件限制,并非可容任意解释,有关诠解的原则,在《戒论》中亦有所阐明。因而可说宗喀巴的诠释即含应了“异质性差别的连续性”[8]
  而笔者在研究宗喀巴的菩萨戒时基本上即采取历史、逻辑、意义的三层诠释架构,并运用与更广的参照架构-汉传的菩萨戒诠释进行对照,以期了解其间的同异性,重要即在了解宗喀巴的诠释特色同时并给予初步的检证。论述的脉络请参见<附录一>。
  参、结论
  本文并无法进行严格意义下的方法论探究,对于系统诠释方法论的说明,大致从概念上提供相应的思考。此一方法的运用有其适用的对象,必须属于历来各大论题尚未统一汇整,和教史发展脉络有关,属于同一系统但有各种不同传承派别,有各种不同意见纷陈而未趋定见的议题讨论等,才较为适用此法。事实上,研究方法有各种运用的机制,有其灵活应变的一面。
  要如何活用方法而不受限于方法,必须要能随著研究的目的与目标做调整。当然,熟知各种学术研究方法,多具备学术研究的相关背景知识,势必较能左右逢源。若要严肃的从方法论的建构来看,似乎先要发展出一套判别好的研究成果的标准,才能形成较为整全式的佛学研究方法理论。
  <参考书目>
  宗喀巴大师造,《菩提道次第广论》。台北:福智之声,84年。
  仁千曲札译,《掌中解脱-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Ⅰ)》。台北:白法螺,2000年。
  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选集(二)》。台北:法
  鼓文化,2000年。
  约瑟夫.欧康纳等著,王承豪译,《系统思考实用手册》。北县新店市:世茂,民
  88年。
  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1999年。
  中村元著,徐复观译,《中国人之思维方法》。台北:台湾学生,民80年。
  岩崎武雄著,郭二民译,《开启思维的窗》。台北:世界观,1998年。
  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导论》。台北:万卷楼,民82年。
  布顿大师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北京:民族,1986年。
  贡噶法狮子等著,《显密修学法要》。台北:佛教,民77年。
  贺文宣著,《汉藏翻译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5年。
  周季文等著,《汉藏互译教程》。北京:民族,1999年。
  王惠雯撰,《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新庄市:辅仁大学哲研所博士论文,民
  87年。
  冯耀明,《中国哲学方法论》。台北:允晨,。
  余雄,《中国哲学概论》。金门:源成,民66年。
  赵汀阳,《思想的功夫》。台北:书林,民85年。
  龚隽,<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5期(台北:业强),2000年7月。
  游祥洲,<龙树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
  庆论文集》(竹北市:正闻),2000年4月。
  <附录二>一般研究报告写作参考书目
  曹俊汉,《研究报告写作手册》。台北:联经,77年。
  廖庆荣,《研究报告格式手册》。台北:五南,87年。
  林庆彰,《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科适用》。台北:万卷楼,1997年。
  朱浤源,《撰写博硕士论文实战手册》。台北:正中,88年。
  周庆华,《思维写作》。台北:五南,民国88年。
  Walter Watson等著,吴佳绮译,《大学生如何做好报告》。永和:稻田,1997年。
  钟宪文等译,《企划提案50要诀》。台北:书泉,1998年。
  宇平、苏青玉等译,《企划行销工具书》。台北:凯信,民国87年。
  邱富宏、刘建人编著,《专题制作:理论、技术与实例》。台北:松岗,1998年。
  潘震泽,《科学论文写作与发表》。台北:艺轩,民国85年。
  吴文峰编,《英语论文研究报告-超速写作之法》。台北:众文,86年。
  王贰瑞,《实务专题制作与写作报告》。台北:华泰,民国87年。
  郭柏立、邹国益编著,《专题制作与论文写作》。台北:全华,85年。
  周文钦编,《研究方法概论》。芦洲:空大,89年。
  王锦堂编,《大学学术研究与写作》。台北:东华,民国81年。
  周昆谟等编著,《论文及报告写作概要》。台北:五南,民国80年。
  丘志威等著,《如何撰写及发表科学论文》。新店:艺轩,1999年。
  Bronwyn T. Williams著,《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指导》。台北:桂冠,1999年。
  刘兆祐著,《治学方法》。台北:三民,民国88年。
  叶至诚编著,《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台北:商鼎文化,1999年。
  吕亚力等著,《论文写作研究》。台北:三民,民国72年。
  Jonathan Anderson等著,《大学学术写作》。台北:东华,民国74年。
  林显茂编著,《小论文写作秘诀》。台北:大展,民国81年。
  Joseph Gilbaldi 等著,《MLA论文写作手册》。台北:书林,79年。
  李瑞麟编著,《突破研究与写作困境》。台北:茂荣,1996年。
  宋晞,《史学方法与论文写作》。台北:文化大学,民国85年。
  [1] 参见约瑟夫.欧康纳等著,王承豪译,《系统思考实用手册》。北县新店市:世茂,民88年。页23。
  [2] 参见何秀煌,《镭辑》页253。根据哥德尔原理,系统必须具备三大要件:不矛盾性、一致性、完备性。以知识理论为例,它往往依靠其内部组织之间,纷繁多样的互相关联,互相支持,彼此印证,使整个系统保持一种平衡实用的状态。
  [3] 同前揭书,《系统思考实用手册》页24。系统:“各组成部分彼此相连,但表现出整体的功能。一旦增减当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整体就会发生变化。就像将一个系统切成两半,…原来系统的功能反而被破坏。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安排方式相当重要。所有组成部分彼此都有关联,并且一同发挥作用。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由整体的架构决定。一旦结构产生变化,系统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4] 同前揭书《思想的功夫》。页75。
  [5]参见《广论》页8。
  [6]参见《广论》页13。
  [7] 参见《广论》页151。此提到比丘戒的重要,对于有人认为居士亦可证阿罗汉,强调居士的难行殊胜。对宗喀巴大师来说,那是未能了知圣教扼要的极大乱言;“应以下下律仪为依受上上者,委重护持圆满学处。”
  [8] 参见龚隽之文,页108。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