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睿思想研究(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贵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53页
镜本,告其终也” (注93)。

《法华经》旨在崇“本”,《般若经》旨在息“末”,
“本”张而“末”冥,则可凝照与解悬。解脱痛苦,趣向佛
境,乃菩萨度众之方法;观照实相,彻悟真源,乃人生终极
之目标。此已说明《法华》与《般若》二经之关系,并揭示
其意趣与目的。僧睿云:

“是以法华般若相待以期终,方便实化,冥一以侠尽
”(注94) 。

《法华》主方便;《般若》倡实化,二者相辅相成,合
而为用,接引大众,广度苍生。僧睿云:
“是故叹深则般若之功重,美实则法华之用征”(注 95)。
“般若指其虚标,勇伏明其必制,法华泯一众流,大
哀旌其拯济”(注96)。

《般若经》明示空义,《法华经》独标一乘,《勇伏定
经》扫除欲念,《大哀经》广开拯济。以上诸经,标准宏廓
,幽旨玄凝,各有其美,各有其功。僧睿复云:
“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
博,十二门观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
不朗然鉴彻矣”(注97)。
《百论》为提婆造,世亲释,罗什译,二卷,旨在破斥
古印度数论派、胜论派哲学之观点,以明毕竟空之理。《中
论》即《中观论》,龙树造《中观本颂》五百偈,其弟子青
目注释,罗什译,四卷,旨在阐扬诸法性空之思想、“八不
中道”之理论,破斥偏空等执见,以认识宇宙万有之实相。
《大智度论》简称《智度论》,龙树造,罗什译,一百卷,
乃《大品般若经》之注释,故亦称《大智度经论》。《十二
门论》为龙树著,罗什译,一卷,其内容分为十二门,说明
一切事物之性空理论,故而名之。《中论》、《百论》、《
十二门论》系中国佛教三论宗所依之三部论典。南北朝时,
三论宗盛行于南方,北方讲三论者,多兼习《大智度论》,
合称《四论》,唐初惠均即撰有《四论玄义》十卷。僧睿称
赞《四论》之全体大用,并揭示其特色,且谓“予玩之味之
,不能释手”(注98),可见其对《四论》之钦重。此外,僧
睿对《涅槃经》亦有所判释:
“什公时,虽未有大般泥洹文,已有法身经明佛法身
即是泥洹也。与今所出,若合符契。此公若得闻此佛
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便当应如白日朗其胸衿
,甘露润其四体,无所疑也”(注99)。

《涅槃经》分大、小两类,小乘《涅槃经》记载佛入灭
之历史,现

254页

存有西晋白法祖译本二卷,东晋法显译本三卷,及阙名译本
三卷。大乘《涅槃经》则以阐明教义为主,《大藏经》共收
录十六种,著名者有北本、南本两部,北本《涅槃经》四十
卷,北凉昙无谶译;南本《涅槃经》三十六卷,为南朝宋慧
观、觉严、谢灵运等参照法显译《大般泥洹经》删订整理而
成。罗什之世,《大般涅槃经》尚未译出,但另有《法身经
》宣说佛之种种法身,僧睿乃主《法身经》所谓之法身即是
涅槃(泥洹)。涅槃乃熄灭烦恼,清净无染之境界。大乘《涅
槃经》即在说明佛身常住、悉有佛性,与阐提成佛之思想,
并指出二乘与三乘之差异,而倡一乘成佛之观点;《法华经
》亦主舍三乘方便入一乘究竟之理论。虽此二经意趣不同,
然就其宏扬一乘究竟与一乘成佛之精神,以及《法华》主开
佛知见,皆得成佛;《涅槃》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论旨
,二者实有异曲同功之妙。僧睿云:
“三藏祛其染滞,般若除其虚妄,法华开一究竟,泥
洹阐其实化,此三津开照,照无遗矣”(注100)。

释尊说示教法时,并非仅限于一途,为因应不同之根器
,而有各类说教,如《经》、《律》、《论》三藏要为扫除
众生之执迷; 《般若经》乃在破除一切之虚妄;《法华经
》旨在开示究竟之真道;《涅槃经》则在阐明佛陀之实化。
《般若》、《法华》、《涅槃》三经普化众生,觉润无方,
而有其密切之关系。佛教真理,永恒常在,无论《三藏》或
《般若》、《法华》、《涅槃》,均无二致,唯“优劣存于
人,深浅在其悟”(注101),实则,小乘经典,《般若》、
《法华》、《涅槃》并无优劣之分, 唯在应机施教而已。
之分, 唯在应机施教而已。僧睿云:
“此三经者,如什公所言,是大化三门,无极真体,
皆有神验,无所疑也”(注102)。

诚如罗什所言,《般若》、《法华》、《涅槃》三经乃
导化群迷之津梁,至高无上之真理,皆有应验,无庸置疑。
“若能体其随宜之旨,则言无不深;若守其一照,则惑无不
至”(注103)。如能体认佛教经典乃在随宜施教,则可明了
任何佛典均言之有物,语重心长。苟偏执某一经论为正法,
而鄙视他经,则必导致错误,遗害匪浅。故僧睿之判释思想
实承自罗什之观点而有以致之,且于中国佛教之教相判释,
尤能显其原始型态之重要意义。

八、结论

255页

由上可知僧睿旨在摄受印度佛学,判摄中国佛学,因其
生当魏晋玄学衍盛与般若思想流行之际,故有其时代与学术
背景之限制,然以其谦虚内敏,博通经论,乃能剀切般若、
法华、禅观之真意,深契佛教哲学之本义,而有其判摄思想
之特色。
魏晋之际,玄学盛畅,其所讨论之哲学问题乃为:“本
”、“末”、“有”、“无”等概念;般若经典与经鸠摩罗
什传译始流入中土之龙树中观哲学则主倡性空之论,此“空
”理与“无”义,不谋而合,同为玄学所研讨之主要课题,
故般若学说亦为当时学界论究之对象。其时,《般若经》尚
未完全译出,而各种节译本,译文之品质既劣,译师复藉玄
学之名词以比附佛学之概念,以致佛法之“空”义,含混不
彰。故僧睿慨叹“前译之伤本,谬文之乖趣”,“于识神性
空,明言处少;存神之文,其处甚多”。
由于译文不备,复须起信于众,故僧睿乃藉“本无”以
明“性空”,而有言曰:“功托有无,度名所以立;照本静
末,慧目以之生”,亦即合本末而为“性”,托有无而为“
空”;统一“功托有无”与“照本静末”,即是“本无”或
“性空”;复主“以不住为始”,“以无得为终” 而有其
般若性空思想之基本精神。且谓若不竭尽般若之智慧,“则
未可以涉中途,泯二际”;若不行深般若之观照,“则不足
以夷有无、一道俗”,故知般若性空与中道实相必有密切之
关系。
僧睿师事罗什,从受禅法,盛赞禅法乃“向道之初门,
泥洹之津径也”,经云:无禅不智;无智不禅。僧睿亦云:
“然则禅非智不照,照非禅不成。大哉!禅智之业,可不务
乎”。且谓“无明非明,尔乃几乎息矣,几乎息矣,慧之功
也”,故知僧睿倡“禅”“智”双运之主张。换言之,禅法
须以般若为体,般若须以禅法为用,体用合一,“禅”“智
”双运,始为圆融通透之大乘佛法。
僧睿视《法华经》乃“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也”,
并以莲花未开之前喻“二乘”;花正盛开喻“法华”;花落
时期喻“入涅槃时”,故“二乘”、“法华”、“入涅槃时
”乃有其时间性与连贯性。就僧睿而言,所谓“法华”之数
,实即“一乘”之数,故云“法华开方便门,令一实究竟”
,然而,“应务之门,不得不善权为用”,终须暂用还废,
究竟旨归。亦即舍离三乘方便,而入于一乘究竟之佛地,此
即其所谓“唯有佛乘,无二无三”。
僧睿承受罗什之教诲,对大乘佛典有深切之体认,并禀
其观点而判

256页

释佛教经论,以为《般若》“指其虚标”,《勇伏》“明其
必制”,《法华》“泯一众流”,《大哀》“旌其拯济”,
以及《三藏》“祛其染滞”,《般若》“除其虚妄”,《法
华》“开一究竟”,《泥洹》“阐其实化”。此外,于《百
论》、《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亦有所判释
,且“无不朗然鉴彻”,故僧睿于中国佛教之教相判释,尤
能显其原始型态之重要意义,且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其
特殊之地位。

注解

(注 1) 有关僧睿问题,《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将僧睿与慧
睿视作同一人(《大正藏》卷四十九页266中—下)
。日本学者境野黄洋于其《支那佛教精史》(境野
黄洋博士遗稿刊行会)页415,布施浩岳于其《涅槃
宗之研究前篇》(丛文阁)页176-186,均论证僧睿
与慧睿为不同之两人。伊腾义贤于其《支那佛教正
史》上卷(竹下学寮出版部),页333-341;横超慧
日于其《中国佛教之研究》第二,页119-144,则
论究僧睿与慧睿系同一人。横超慧日认为两人之出
生地冀州与魏郡长乐系同一地;两人均称道安为亡
师,称罗什为鸠摩罗法师,或究摩罗法师。此外,
两人之正法、像法思想亦有共通之处,亦均重视《
般若经》与《法华经》,故认为僧睿与慧睿乃同一
人。僧睿在长安时,本称僧睿,至建康后,即称慧
睿,因此,《高僧传》著者慧皎乃误作两人而加以
记述。本文从横超慧日之见,以僧睿即慧睿。

(注 2)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上。

(注 3)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上。

(注 4)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虽未明示僧睿与
道安之关系,然僧睿于其多篇序文却尊道安为师,
如“亡师安和尚,凿荒涂以开辙,标玄指于性空,
落乖踪而直达,殆不以谬文为阂也”(〈大品经序
〉,《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
页53上)。“执笔之际,三惟亡师五失及三不易之
诲”(同上,页53上—中);按五失及三不易为道安
所提出之译经原则,见道安著〈摩诃钵罗若波罗蜜
经抄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
五五,页52中—下)。“禀玄指于先匠,亦复未识
其绝往之通塞也”(<毗摩罗诘堤经义序>,《出三
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58下)。
“先匠所以辍章于遐,慨思决言于弥勒者,良在此
也”(同上,页59上)。“义不远宗,言不乖实,起
之于亡师”(〈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
《大正藏》卷五五,页41中)。由此可知僧睿曾亲
近道安。

(注 5) 〈四阿鋡暮抄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4下。

(注 6) 《高僧传》卷第七,〈释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7中。

页257


(注 7) 《高僧传》卷第七,〈释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7中。

(注 8)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上。

(注 9) 《高僧传》卷第七,〈释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7中。

(注 10)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中。

(注 11)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上。《禅法要》即僧睿〈关中出禅经
序〉所谓之《众家禅要》,亦即现存之《坐禅三昧
经》。

(注 12)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上。

(注 13)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上。

(注 14)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上—中。

(注 15) 《高僧传》卷第七,〈竺道生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7上。

(注 16) 《高僧传》卷第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
卷五十,页332中。

(注 17)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中。

(注 18)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上—中。

(注 19)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
卷五十,页364中。

(注 20)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中。

(注 21)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中。

(注 22) 《高僧传》卷第七,〈释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7中。

(注 23) 《高僧传》卷第七,〈释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7中。

(注 24)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中。

(注 25)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睿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中。

(注 26)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卷五五,页41中。

(注 27)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中。

(注 28)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5上。

(注 29)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上。

(注 30) 〈大智释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5上。

(注 31)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藏》卷五五,页58下。

(注 32) 〈思益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8上。

(注 33)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下。

(注 34)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藏》卷五五,页59上。

(注 35)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上。

(注 36)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藏》卷五五,页59上。

(注 37) 僧肇云:“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
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寻夫立文之本旨者
,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
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
即物之情哉”。“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
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即色者,明
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
色,岂待色色而后色哉?此直语色不

页258

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肇论》。〈不真空论
〉,《大正藏》卷四五,页152上。并请参阅拙著
《僧肇思想研究》(文史哲出版社),页127-135。

(注 38) 《肇论疏》卷一,《大正藏》卷四五,页162中。

(注 39)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五,《大正藏》卷八,
页400下—401下。

(注 40)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下。

(注 41) 〈大智释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藏》卷五五,页74下—75上。

(注 42) 〈思益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入,《大正藏
》卷五五,页58上。

(注 43)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藏》卷五五,页59上。

(注 44)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藏》卷五五,页58下。

(注 45)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4下。

(注 46)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藏》卷五五,页58下。

(注 47) 〈大智释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74下。

(注 48) 〈十二门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7下。

(注 49) 〈十二门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7下。

(注 50) 〈十二门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7下。

(注 51) 〈十二门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7下。

(注 52) 〈十二门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7下。

(注 53)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

(注 54)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4下。

(注 55)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2下—153上。

(注 56)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上。

(注 57) 〈中观论疏〉,《大正藏》卷四二,页297上。

(注 58) 〈名僧传抄〉?〈昙济传〉,《卍续藏》第一三四
册,页18上。

(注 59)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上。

(注 60)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下。

(注 61)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4下。

(注 62) 〈十二门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7下。

(注 63) 吉藏〈十二门论疏〉,《大正藏》卷四二,页172
下。

(注 64) 〈十二门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正藏》卷五五,页77下。

(注 65) 〈中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正藏
》卷五五,页76下。

(注 66)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大正藏》卷二五 , 页
370上。

(注 67)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下。

(注 68)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

(注 69)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

(注 70)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下。

页259


(注 71)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

(注 72)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下。

(注 73)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下。

(注 74)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

(注 75)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2上。

(注 76)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下。

(注 77)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2上。

(注 78)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2上。

(注 79) 〈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5上。

(注 80) 〈卢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疏序〉,《出三藏记集》卷
第九,《大正藏》卷五五,页65下。

(注 81) 〈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5中。

(注 82) 〈卢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疏序〉,《出三藏记集》卷
第九,《大正藏》卷五五,页65中。

(注 83) 〈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5上。

(注 84) 〈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5上。

(注 85) 〈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5上。

(注 86) 〈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5中。

(注 87) 〈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
正藏》卷五五,页65中。

(注 88)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2中。

(注 89)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2中 。

(注 90)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

(注 91)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藏》卷五五,页59上

(注 92)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中。。

(注 93)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4下。

(注 94)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4下。

(注 95)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4下—155上。

(注 96) 〈自在王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
正藏》卷五五,页59上。

(注 97) 〈中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正藏
》卷五五,页77上。

(注 98) 〈中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正藏
》卷五五,页77上。

(注 99)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2上。

(注100)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中—下。

(注101)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下。

(注102)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2上。

(注103)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大正藏》卷
五五,页41中。
260页
A STUDY ON THE THOUGHT OF SENG-JUI
By Liou guei-jie
Summary
Among the thousands of disciples of Kumarajiva
(344-413), `Tao-seng` (道生), `Seng-ch'ao` (僧肇),
Tao-yung (道融) and `Seng-jui` (僧睿) were
being praised by the people as "The Four Sages of
the Ch'ang-an Area" for thei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on Buddhist philosophy. This paper well
present a discussion of `Seng-jui's` (355-439)
thought.
Before the arrival of Kumarajiva, many errors
had been committed in the translated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This is because the Chinese
monks who were involved in the translation work were
weak in Sanskrit, while those foreign monks were
weak in Chinese. Therefore, people found it hard to
grapse the profound Buddhist doctrines when reading
the scriptures rendered by the early translators.
`Seng- jui` had long been discontented with it is
situation.
After having followed Kumarajiva, the Sanskrit-
Chinese bilingual Chief Translator, to work in the
translation centre in Ch'ang-an, `Seng-jui` began to
grapse more and more the real aspect of Buddhist
philosophy. Then, he established his own point of
view to the doctrines of the `Prajnaparamita` Sutras
and of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Also, he began
to classify the script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oughts that was containing in them.
In addition, `Seng-jui` emphasi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meditation practice, and he stressed
that meditation and wisdom are of the same
importance.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