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入菩萨行》初品补注(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如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如石
中华佛学学报第 10 期
1997年 7 月出版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页45~82


--------------------------------------------------------------------------------
        

页45

《入菩萨行》初品补注

释如石
前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提要
本文是笔者对拙著《入菩萨行译注》“菩提心利益品”所
作的补充解释。补充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寂天的《学处集要》
和突滇却札的《入行疏──佛子功德妙瓶》。“补注”后面附
有一篇申论,尝试以心理学和医学的观点阐明“发心对身心之
利益”。
申论中指出,发心的修习具有如下四种心理功能︰一、赋
予生命终极意义,消除深层存在空虚;二、形成积极自我期许
,激发生命整体潜能;三、淡化内心孤寂感受,引发同体大悲
胸怀;四、唤醒深层灵性需求,强化修行心理驱力。这四种正
向的心理效益都有助于脑内吗啡的分泌,进而增进生理的健康。

关键词︰1.《入菩萨行》 2.菩提心利益 3.超个人心理学


页46


前言
  六年前,笔者译著了《入菩萨行译注》和《入菩萨行导论
》二书(简称《译注》和)《导论论》);在书中翻译、注释
了寂天的《入菩萨行》(简称《入行》),并且简单介绍了《
入行》的作者、内容、特色以及它对印藏佛教之影响等相关课
题。对于一个想概略了解《入行》思想的学者,或有意依《入
行》思惟修习的行人而言,这套书所提供的内容还算差强人意
。但是,若想依此追根究底或深入思惟,那么拙著二书就嫌太
过简略了。因为在《译注》里面,与《入行》有关的印、藏注
疏和经教依据毕竟引用得太少;除非读者自己有阅读藏典的能
力,否则实在很难循此继续深入研究。因此这些年来,笔者一
一直盼望有人能在来台藏僧的协助下,继续译出一、二部重要
的《入行》注疏,以弥补《译注》与《导论》之不足。
  皇天不有心人。半年前,笔者终于读到了隆莲法师翻译贾
曹?杰( rGyal tshab rje, 1364 ~ 1432 )的《入菩萨行
广解──佛子津梁》(或译《佛子正道》, rGyas sras 'jug
ngogs )。 今年年初,无著贤( Thogs med bzang po, 1295
~ 1369 )的《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或译《妙解大海
》,Legs pur bshang pa'i rgya mtsho )又由明性法师给翻
译了出来。这两部西藏注释的解说虽然不算十分详细,而且也
没有充份的《学集》引文,但是对我这位“寂天迷”来说,能
有机缘读到二书的中译本,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去年春天,承蒙“福严佛学院”新任院长的厚爱,有意请
笔者去讲授《入行》;而笔者也答应在身体作得了主的情况下
略尽绵薄,提携男众比丘。无奈一直到今年五月中旬为止,朽
身的健康状况仍未改善到足以授课的程度。看样子,下学年“
福严”是去不成了。现在,笔者唯一能作的,就是把这一年来
准备好的补充教材──“《入行》补注”发表出来,提供给有
心研究的同好参考。底下是有关“《入行》补注”体裁的几点
说明︰
一、“补注”依据的主要文献,是寂天的《学处集要》(
简称《学集》)和突滇却札( Thub bstan chos kyi grags
pa,十九世纪后半至二十世纪前半)的《入行疏──佛子功德
妙瓶》(简称《妙瓶》,sPyod ’ jug ’ grel bshad rgyal
sras yon tan bum bzang )·笔者选择以《学集》注解《入
行》,是因为《学集》本来就是《入行》的思想渊源和经教依
据;《入行》的印、藏注疏几乎没有不引用《学集》的。而参
考妙瓶,则是因为它的解说不但详细浅白,而且还旁征梵
本,广引印、藏各家注疏;只要有值得引述的见解,一律兼容
并蓄。因此,参考一部《妙瓶》,几乎就等于同时参考了其它
重要的注疏。
二、“补注”的基本架构,大体上仍和《译注》相同;少
数偈颂和科判的修正还是免不了的。
三、“补注”并未对《入行》的每一个偈颂作补充说明;
凡是笔者认为《译注》中已经解释清楚的偈颂,一律略过。
四、“补注”所补充的内容,有些是藏本《学集》和《妙
瓶》整段的翻译或分段摘译,有些是其中要点的转述;这些地
方都注明了出处,以便查证。其他的只是笔者个人的浅见而已

五、“补注”之后附有一篇与初品主题菩提心利益有
关的“申论”,尝试以心理学与医学的观点阐明“发心对身心
的利益”。
佛法以追求心灵的解脱为最终目的,这是不容诤议的。因
此,尽管佛法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但是与追求解脱
关系最密切的,毕竟还是探究人类心理现象的心理学。西洋的
心理学,从 Freud 的“心理分析”开始,逐渐发展出 Watson
的“行为心理学”和主张自我实现的“人本心理学”。后来,
由于受到东方宗教与哲学的影响,在 1970 年代以后,又进一
步开展出提倡追求真我、回归大我的“超个人心理学”。显然
,近代心理学家的理念与目标和佛法是愈来愈接近了。既然如
此,那么运用心理科学的语言和观念来诠释佛法,岂不是有助
于现代人更明确地理解佛法并且更加肯定学佛的价值口么?这
是笔者尝试以心理学诠释“发心利益”的主要考量。或许这种
“佛学今诠”的工作也是现代佛弟子承先启后的努力方向之一
吧!

            
页48


    序论

梵语云︰ Bodhisattvacaryaavataara
藏译佛典大都译自梵语,但其中也有少数是从巴利语、汉
语、蒙古语、 和阗( Khotan )语和勃律( Bru-sha )语翻
译出来的。大概是为了饮水思源并记别所译佛典出自何种语文
的原故,在藏译佛典的开头,通常都会先冠上用藏文字母拼写
该佛典所属语文的题名。例如,藏译《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头
的“汉语云︰ Taa'i ching pa'i haa ming mun lung ”(1)
,即明确地表示此论译自汉语。这种别致的题名处理方式,
是藏译佛典的一大特色。

译敬︰敬礼一切佛菩萨。
所谓“译敬”,就是藏人在翻译佛典时,对于三宝所作礼
敬之表示。这种附加的译敬,一方面是为了求三宝的加持,使
翻译工作顺利圆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便于区分所译典籍的类
别。这也是藏译佛典的特色之一。关于“译敬”,《妙瓶》解
释说︰

为了消除翻译本论的障碍,也为了使译文达到尽善尽美等
理想,所以才作“译敬”。“敬礼佛菩萨”,一般是为了表示
本论所诠释的是大乘典籍的意趣;不过,主要的诠释对象仍以
大乘经藏为主。这就是判别三藏的礼敬,或法王御定的礼敬。
据说︰早期的译师都遵奉法王的圣旨,如果译籍属于律藏,就
用“敬礼一切智”;属于经藏,就用“一切佛菩萨”;属于论
藏,就用“文殊师利童子”。不过到了后来,格式就不那么统
一了;因为译师们已经改依与佛典内容相符顺的神佛或个人所
虔信的本尊而作“译敬”。(2)

《入行》是一部论典,其译敬不用“敬礼文殊师利童子”
而用“礼敬一切佛菩萨”,即表示本论所诠释的主要内容是以
宣说增上心学的经藏为主 (3);而以宣说增

──────────
1. 宇井伯寿等编, 《西藏大藏经总目录》(台北︰弥勒出版
社翻印,民国 71 年),No. 4063,页 616。
2. 《妙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页 4。又,
这一段解释到底是根据那一部著作而写的,《妙瓶》中并
没有交代。据笔者看,《妙瓶》这一段话,应该是参考宗
喀的《现观庄严论妙解金鬘疏》而写的(参见陈玉蛟译著
《现观庄严论初探》。 台北︰东初出版社,民国 80 年,
页 101 )。
3. 隆莲译, 杰操注《入菩萨行论广解》(四川︰金陵刻经处
,1995 ),页 3; Kelsang Gyatso, Meaningfulto Beho
ld. Tharpa Publications, London, 1986. p. 8。


             页49


戒学的律藏(如“护正知品”)和增上慧学的论藏(如“
智慧品”)为辅。这一点从《入行》的内容和性质也可以看得
出来︰第一、论颂“今当依教略宣说”中所谓的“依教”,就
是依照佛所说的经教或经藏;第二、《入行》的依据是《学集
》,而《学集》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根据经藏编辑而成的。

二、示自谦明目的
2.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
修自心撰此论。
问︰趣入菩萨律仪的方法,佛陀在经教中都已经宣说过了
,你寂天又何必多此一举呢?难道你有什么新的创见?或者你
认为自己诗文很好,足以用来庄严佛经的教义?
答︰岂敢,岂敢!这部《入行》论中,没有经论未曾宣说
过的深奥义理,诗文和声韵我也不很精通,因此根本不敢存有
著述利他的念头;撰写这部《入行》纯粹是为了净修自心。《
妙瓶》说︰

“是故不敢言利他”一句,在某梵本作︰“故造斯论非
为他”;论颂显然是有这一层含意的。 至于其意义,
上文就足以解释了。某注疏(《佛子正道》)解释说
︰“此论不是为那些有能力自己了解经义的人而写的
。”(4)这和上述的说法雷同。.... 《入菩萨行释》(5)
说︰“如果说了经教未曾宣说的义理,就会误导; 单
凭声韵和词章之学, 则不足以阐明出世间的奥义并使
人悟入。 这也是此论颂所要开示的。”
《详注难处释》(6) 也说︰
“写作论典有两种情形︰如果在词章方面著力,那就是
以庄严经论为主; 如果在利他方面著力,那就是以调
伏自心为主。 阿阇黎寂天著重于利他,而不是词章和
声韵。.... 仅管如此,但是切莫认为此论不具备‘造
论的目的’等要项; 因为它不但有圆满的‘内容’等
要项,而且还具备了圆满利他的‘造论的终极目的’。
”黑阿阇黎(7)也表示︰
“我认为︰怀疑 "已经修成悉地并现观真谛的寂天的
论著中没有‘造论的目的’等要项 " 是不合理的。...
寂天所谓‘为自利而造论’,是为了避免某些增上慢的

──────────
4 《入菩萨行论广解》,页 6。
5 如石著《入菩萨行导论》(台北︰藏海出版社, 民国 84
年),页 94。
6 《导论》,页 91。
7 《导论》,页 92。

            页50


者作这样的责难︰ " 我们不需要你来慈悲摄受! " 而
所谓的‘劝进同侪’,则是为了令他人生起敬信;因为
具足敬信的法器才能容受法义。”
那么此论到底为何而呢?难道写作此论毫无目的吗?当
然有目的。虽然不是想要利他,但是为了使自心中以菩
提心为主的大乘道的实践能够落实,使未出生的道业能
经由薰修而生起,使已有的不衰退而增长,所以才写作
了本论。当然,如果能够依此修习而登峰造极,那么(
   一切大乘的深广义理)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现证了。
   《广释》(8)等注说︰
“颂文中的‘撰’( brtsams )字用过去式,即表示(
   此论在寂天亲自下笔写成文字以前,自修用的)腹稿早
就已经完成了。”(9)

3.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
得见此容获益。
问︰如果只是为了自修的话, 那么你自己阅藏思惟也就够
了, 何必一定要造论呢?
答︰因为菩萨学处广泛散布在三藏典籍之中, 而三藏的卷
帙浩瀚,义理又非常艰深,因此一般人阅藏,不是过目即忘,
就是看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再说,就算三藏的灵文都能消化,
试问一个人一生之中能有几次阅藏的福德因呢?能有机缘阅藏
一次已属万幸, 怎可能经常阅藏思惟法义呢?因此, 如果能
够在阅藏的同时, 顺便摘录其中要点,然后依照菩萨的修学
次第,有系统、有条理地加以编排和整理,并且在完全融会贯
通之后,使用浅显易懂的譬喻和精简典雅的文词重新表达出来
;那么不但会使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信仰更加明确深刻,而且
一册在手,随时翻阅,复习起来也比较方便省事,不必终日埋
首三藏之中。这是我发奋写作本论的主要目的。此外,利根之
人,一看经教就懂,一听说法就悟。于这些天纵英才来说,这
部论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傲慢的人,目空一切,当然也不
屑一顾。但是有些程度、秉性和我相近的同侪或后学,如果有
机缘见到本论,或许也能因此而增长他们对于修学菩萨学处的
信心与能力。《妙瓶》说︰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二句,直接表明
了此论将能利益他人。 而上一句的“暂”字则宣说︰
先于自心增长敬信等功德, [等到此论流通出来]以
后也可以同样利益善缘和我相等的其他人。 《广释》
也说︰“.... [造作]此论是

──────────
8 《导论》,页 91。
9. 《妙瓶》,页 18。

页51

有意义、有目的; 因为无论如何总需要有个利他的目
的的。”因此,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前颂所谓的“是故未敢言利
他”, 并不是说 " 寂天造作此论丝毫没有利他的动机 ",而
是暗示 " 他自己没有广大利他的狂妄想法 ", 并以此调伏内
心的骄慢。(10)

有人说,想要学通一部经论或深入了解某一个专题,最好
的方法莫过于撰写一部相关的著作。因为一个人对于自己所
要论述的观念,如果理解得不够清楚和深刻,必然无法作明确
而深入的表达;表达有困难或表达不够明确的地方,往往就是
自己不懂或理解不够清楚的地方。或许《经集》、《学集》和
《入行》这三部著作的编著,就是寂天为了深入菩萨学处所采
用的一种特殊的闻思方式吧!

三、全论体系
关于《入行》各品内容的大义,印、藏各家注疏的分判略
有出入。《妙瓶》在起首说明《入行》论体的地方,曾经提到
了这个问题。他说︰

黑阿阇黎将前三颂作为造论之因;以前三品及回向品
说明布施,第四、五品明戒律,第六九品分别论述
忍、进、定、慧,组合起来就是六度之行;最后则为
念恩礼敬。不过,其中“前三品说明布施”的意义,
必须解释为︰阐明发心主题之后附带的说明。
善天(11) 将全论判为“三善”;开头的礼赞为初善,
回向品以前全部是中善,回向品则为后善。
某些(为《入行》作注的西藏)前贤,以前两颂作为
开示珍惜暇满的教诫;初品说明发心利益;第二、三
品说明发心的仪规;第四、五品开示守护学处的要领
,而作为学处根本的六度中的前二度可以从前面五品
去理解;至于第六至九品,则分别为安忍、精进等等

遍照护(12)阿阇黎说︰菩提心的利益从“暇满... ”
这一颂开始宣示; 智作慧和善天则说︰从“犹于..
”开始。然而,威月和西藏多数的注疏都说︰“暇满
.... ”这两颂宣示菩提心的所依; 这种说法比较合
理,所以本注予以采纳。又,这两颂依次开示身依止
──暇满难得和心依止──修善心难生,以下的论颂
则开示本论所诠的内容。 开示的方式和上述说明大致
是相同的;不过,若要再说得详

──────────
10 《妙瓶》, 页 19。
11 《导论》, 页 92。
12 《导论》页 92。


            页52

细一点, 那么还可以作如下的解释︰要想引发最胜的
菩提心, 必须先“见到菩提心的利益”,从这方面去
增长对大乘佛法的信乐;所以初品首先开示“利益”
。其次,必须先忏除障碍发心的逆缘罪业并修集顺缘
资粮,才能受持菩提心;所以第二、三品依次开示了
这方面的内容。发心以后,学习成就大菩提之因行的
要领可分成总、别两方面来说明·第四品是总说,因为
“不放逸”对于诸行仪的不退失和取舍得宜至为切要。
别说,就是六度之行的实践方法;第五品从“护正知
”的角度开示学戒的方法,第六品至九品依次开示后
面四度。第十品,则以“回向”特别开示要将身、财
、善根施舍他人来净修自心,所以是对学习布施的开
示;除此以外,第四品和第五品也分别以“意若思布
施.... ”、 “施恩悲福田.... ”和“.. 三衣余尽
施”等颂开示“布施”;因此,尽管此论没有[为布
施]别立一品,但其中却含有广泛的[布施]内容;
而且[就开示布施而言]第十品中所作的“回向造论
善根”和“念恩礼敬”的开示也就够了。
由此可见,此论的确圆满开示了成佛的道次第︰先奠
定上士道修心的基础共中、下士道的修心部分,
其次发起最胜菩提心,然后再修习佛子行而圆成正觉
。至于成就佛果的情况,第九品中也作了简略的开示

关于《入行》论义的根本体系,《妙瓶》说︰

在上师的口传中,本论的论体是以“菩提心胜宝,未
生令生起,已生莫退失,辗转令增长”这个发愿摄颂
来解说的;所以本注也同样依此而解释。(13)

──────────
13 《妙瓶》,页 19。


页53


第一 品 菩提心利益
 本品最大的科判有四个。第一个科判──“明菩提心所依
”所包涵的第 4、5 两颂只是引言,真正与“菩提心利益”有
关的内容从第 6 颂开始·第 6 颂以后的三个大科判,如果我
们借用因明“宗、因、喻”的格式来说明,那么本品的大意将
显得更容易明白与掌握。
一、第 6 ~ 14 颂的“总明菩提心利益”和第 15 ~ 19
颂的“别明菩提心利益”,相当于本品所立的“宗”;也就是
本品的主要论题──菩提心的利益是广大无边的。
  二、第 20 ~ 30 颂的“明菩提心利益之依据”,相当于
成立“宗”为正确合理的“因”。这十个偈颂所举的理由,简
单明了,不过却相当具有说服力,很容易被人接受。既然“因
”可以被接受,那么菩提心利益广大的“宗”自然就可以顺理
成章地成立了。因此,这十颂可以说是本品最精彩、最具有创
意、也最能转化人心的部分。
  三、第 31 ~ 36 颂的“敬叹菩萨”,相当于“喻”;也
就是举例说明︰发起菩提心的人就是博施济众、上求下化的菩
萨。
  以上是本品内容的大意;以下则是细部偈颂义理的解释。

一、明菩提心所依

菩提心是在有情众生的心流中生起的, 而此心流又离不开
色身,因此有情的“身心”就是菩提心所依存的基础──“所
依”。

(一)思惟暇满人身难得

4. 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
世怎得此圆满?
问︰具备身心条件的六道众生都可以生得起菩提心吗?
答︰不一定。因为恶业和烦恼太重的地狱、恶鬼、畜生和
阿修罗,连听闻理解佛法的机缘和能力都没有,怎么可能生起
菩提心呢?所以,只有具备暇满条件的人、天和某些特殊的旁
生,例如龙等动物,才有机会发起菩提心(14) 尤其是人。 而
“暇满难得”最容易被人接受的理由, 应如《广论》卷 2 所
说︰第一、从因的角度来看,如果想要获得生善趣的果报,那
么只要具足持戒清净的善因就够了。但是,若想获得十足的暇
满,那么就必须以净戒为根本,再辅以布施等福行和清净的善
愿等助行才能成辨。然而,在有目共睹的世间人当中,具备这
些条件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暇满的确

──────────
14 《现观庄严论初探》,页 194。

页54


难得。第二、从果的角度来看,在六道众生中,善趣众生的数
目是远小于恶趣的众生的;而在善趣之中,得到暇满人身的比
例更是小之又小。兹以地球为例︰地球上的人类远小于其他种
类动物的数量,而动物之数量又远小于昆虫类之数量。其次,
在人类之中,真正的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亦不成比例。在这些皈
依三宝的佛教徒当中,出家的僧侣尤属少数;而出家僧侣之中
,具足暇满的修行僧尤属凤毛麟角。由此可见︰暇满的人身的
确是非常难得的。
又,关于“暇满难得”之义理,寂天在第四“不放逸品”
的第 17 ~ 21 颂中也作了较详细的开示。

(二)思惟修善之心难生

5. 犹于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
人暂萌修福意。
问︰只要具足暇满的人身就可以生起菩提心吗?
答︰不一定。因为与菩提心相应而起的心理活动纯粹是善
心所,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修习善法的意愿,即使贵为帝王
也不可能生起菩提心。然而,修善的意愿并不是那么容易生起
的。在这个世间上,有许多人家庭背景良好,身体健康,头脑
聪明,可是却了无修习善法的意愿;即使受到三宝的启发,修
善意愿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这是因为宿世善根不够深厚,而
烦恼业习又太重的原故。
问︰具足暇满的人只要具有修习十善业道的意愿就可以生
起菩提心吗?
答︰不见得。这世上有不少具足暇满的人皈依了三宝,也
受持了别解脱戒,但是真正生得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崇
高意愿者能有几人呢?恐怕是凤毛麟角吧!因此,除了一般的
修善意愿以外,一定还要具足某些和菩提心更相应的心态才容
易引生菩提心。那些心态呢?宗客巴在《金鬘疏》中依据《宝
灯论》和《大乘庄严经论》说︰

发心所依的心态有三种︰一、缘佛[或法]而生的净
信;二、缘有情而起的悲愍;三、听 闻菩提心利益[所生的
向往与愿求]。(15)

总而言之,这两颂是在向学人开示︰“生起一念想修一般
清净福业的心并不容易,而信解大乘佛法、生起不贪自乐而欲
救他离苦的大悲尤其困难。”并且教诫学人︰“因此,一旦这
种难得而又稍纵即逝的修善意乐菩提心的特殊依止生起时
,就要努力不让它退失,并促使它增长。”《详注难处释》说
︰“在身心两种条件中,前者是成就修行的助缘,也就是具足
暇满的身依止;后者是成就修行的主因,也就是具


───────────
15 《现观庄严论初探》,页 194 。

页55


足大乘种姓者心流中的善法欲。这两种条件得来不易,所以必
须善加利用,切莫白白浪费了。....即使具有慈悲性质的智慧
,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不易坚固持久,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
,勿令空过。”(16)

二、思惟菩提心利益

(一)总明菩提心利益
第 6 ~ 14 颂, 寂天分别从九种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菩提
心的利益。有一家注疏主张︰只要选取一、二种最能引起个人
发心意愿的说法或譬喻去思惟,就足以产生具体的效果了;不
必一一思惟。(17)

1.灭罪胜余善

6.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堪;舍此圆满菩提心,
何有余善能胜彼?
一般人在接触佛法以后,自然就会开始逐渐断恶修善;但
是由于无始以来串习的罪业和烦恼太强,所以还是会不断地造
成罪业,而且所造的罪业甚至远胜于善业功德。因此,如果不
努力引发出殊胜的菩提心,并藉此菩提心的广大福德为基础往
上修行,恐怕抵挡不住烦恼和罪业的惯性力量。
问︰难道二乘菩提心的福德不足以胜过这些罪业吗?
答︰由一般的经论可知,即使十善业道也具有某种程度克
制烦恼并消除罪业的效果,何况是追求出世间解脱的二乘菩提
心呢?二乘的菩提心肯定可以胜过无始以来的烦恼和罪业,并
真正的解脱;只是在时效上远不及大乘的菩提心而已。
关于菩提心能灭罪的程度,《妙瓶》说︰
本颂的重点在于提示︰引发大乘的世俗菩提心能清净
过去所造的恶趣业因,并截断后续的恶业;而不是在说明︰引
发胜义菩提心能催坏业障的种子。(18)

2.极易获利乐

7.佛于多劫深思惟,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
利能获最胜乐。

──────────
16 《妙瓶》,页 30。
17 Meaningful to Behold:p.21。
18 《妙瓶》,页31。


页56

长久已来,诸佛一直深思著该如何利益众生;结果他们发
现菩提心的利益最为广大。而且,过去发起菩提心的大乘行者
,都已逐渐断除罪障、积聚资粮,生起定慧的功德而次第趣入
加行道、见道、修道乃至于现证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我们也能
依止菩提心修学佛法,那么不必透过断食等种种苦行,就可以
顺利获得最胜妙的安乐。

3.名至敬归

9.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真实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
间人天应礼敬。
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只要能生起名副其实的思所生
或修所生菩提心,立刻就可以被尊称为诸佛如来之子。本论第
三品就说︰“复生佛家族,喜成如来子。”《入中论》也说︰
“菩提心是佛子因。”(19)这些发起菩提心的佛子──菩萨,
世间的人、天都应该向他们礼敬,而且恭敬的程度甚至于还要
超过佛陀。如《宝积经》说︰

迦叶!例如众人礼敬初月过于满月。同样,凡是对我
深信不疑的人,都应当礼敬菩萨过于如来为什么呢?
因为从菩萨出生如来,从如来出生一切声闻和独觉。
(20)

问︰为什么初发心的菩萨值得被人尊称为佛子呢?
答︰因为一切诸佛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才发心修行成佛
的,而且成了佛以后,仍然要在无尽的时空中利益众生。因此
,如果有人发心要利益众生而修成佛果,那岂不是成了荷担如
来家业的佛子吗?如《宝积经》说︰
迦叶!譬如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如果其中没有一
人有三十二种圣王之相,那么圣王就不会认为他们是将来继承
王位的太子。同样,如来虽然有百千万亿的声闻眷属围绕,如
果其中没有菩萨,如来也不认为他们是如来之子。迦叶!譬如
转轮圣王有位王后怀了身孕,虽然胎中的王子只怀了七天,但
是因为具有转轮圣王之相,所以天龙八部对他格外尊重,远超
过其他年长有力的太子。为什么呢?因为这位胎中的太子将来
必定会绍继圣王的尊位,主持国政,利益民众。同样,初发心
的菩萨也是如此,虽然尚未具足菩萨的种种德相,但是诸天神
王都非常尊重,远超过已得八解脱的大阿罗汉。何以如此呢?
因为这样的菩萨将来必能成就正觉,绍继如来的尊位,广泛利
益一切众生,不使佛种断绝,所以名为佛子。(21)

───────────
19 《入中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民国 64 年),
页 1。
20 释如石撰<《入中论释》初品译注>(《中华佛学学报》第七
期,民国 83 年), 页 52; 另见《大正藏》册 11,页
634下;册 12,页 197 中。
21 转述自印顺著《宝积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 页
147 。

页57

(二)总喻菩提心利益

1.转劣为胜成佛喻
10.犹如最胜冶金科,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
故应坚持菩提心。
关于菩提心能转化身心的功能,《学集》引《弥勒解脱经
》说︰

善男子!例如有一种名为耀金光的水银,只要用上一
两,就能把千两的铁变成黄金。....同样,发心追求一切智的
水银,若能以回向的善根和智慧任持,那么只要一念,就能完
全转化一切业障和烦恼障的生铁,而且现出现观一切法智慧的
纯金之色。(22)

不过,上述引文似乎较适用于形容胜义菩提心的功能。

2. 极其珍贵难得喻

11.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宜
善坚持菩提心。
一位善巧而且经验丰富的商主,能够带领商人前往宝洲取
宝而致富。同样,佛陀也善于利用悲智双运的舟筏,引导众生
驶向正觉的宝洲,挖取无尽的福慧宝藏,脱离六道轮回的困苦
。佛陀成道之后,回忆过去世的种种因缘;他发现,如果当初
不发起菩提心,如今就不可能成佛,而且如此善巧地度化众生
,满足一切众生的意愿。所以菩提心的确是自利利他最殊胜的
方便,在一切善行中最为稀有难得,就像如意宝是一切宝物中
最珍贵的一样。

3. 得果无尽增长喻
12.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
仅不尽反增茂。
问︰有限的善因可能感得无限的善果吗?
答︰不可能。没有菩提心作基础的善行都是有限的善因,
所以只能感生有限的善果。成熟的善果一旦受用完了以后,就
不再继续感生其它的果报。但是,出于菩提心所做的菩提善行
就不同了。由于菩提心所缘的无上菩提和所要利乐的一切众生
都是无限广大的,所以菩萨行所得的福德和果报,也会随著菩
提心的无限广大而尽虚空,遍

──────────
22 《大正藏》册 32,页 110 中;《台北版?西
藏大藏经》(台北︰南天书局翻印, 1991 )册 37, 页 99b
3 ~ 7。


页58

法界, 生生不息。不但在未成佛以前可以获得增上生的果报,
还可以成为最终的成佛之因,而且果报愈来愈增胜。
关于菩提心福德广大无边之理,寂天在下面第17 ~ 30
颂中还有更详细的说明。

4. 能损定罪除惧喻
13.如人唯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
畏罪之人何不依?
《华严经》说︰“例如依靠了勇士,就不会害怕一切仇敌
;同样,菩萨如果依止发心追求一切智的勇士,就不会害怕一
切恶行的仇敌。”这一颂直接表明了︰菩提心能使人脱离恶报
的恐惧,并且暗示︰菩提心能破坏罪报之因,使它们像腐败的
种子一样失去感果的能力。(23)
假如有一天,你被一群恶人四处追杀,好不容易逃进一座
伏藏了种种毒蛇猛兽的森林里。在那儿,你四顾茫茫,内心充
满了恐惧。这时如果有个孔武有力的泰山出现,表示愿意助你
一臂之力,并护送你安全脱离险境,那么你的焦虑和恐惧定将
顿时云消雾散。同样,我们往昔所造的重罪一直如影随形般地
追随著我们。一旦因缘成熟,它们就会生出许多恶报,带给我
们难以忍受的痛苦。然而,只要我们能依止菩提心的勇士去修
学佛法,那么这些罪业很快就会被转化或消除。为什么呢?因
为第一、菩提心本身就具有无限广大的福德,可以减轻或消除
无始以来的罪业;第二、已发菩提心的佛子,诸佛菩萨和龙天
护法必然会恒常守护。如月官在《菩萨律仪二十颂》中说︰“
尔时一切佛菩萨,以彼受者所修善,恒时生起亲善意,护念眷
愍如爱子。”(24)

5.能灭不定罪业喻
14a.菩提心如劫末火, 刹那能毁诸重罪。
《学集》“清净品”引《弥勒解脱经》说︰“菩提心能清
净罪业,就像烧劫的大火一样,能烧尽所有的业障。”(25)而
《妙瓶》则解释道︰

《广释》说︰“能令人大声惨叫等痛苦的重罪也能被
烧除。”....这半颂明言︰菩提心能根除罪报之因,
并且也暗示了︰菩提心能澈底灭除异熟果报。《妙解
大海》以“前颂说能制伏罪恶和此颂说能根除[的差
别]”作为前后两颂没有重覆的解

───────────
23 《妙瓶》,页 39 。
24 宗喀巴著,汤芗铭译《菩提正道菩萨戒论》(台北︰佛教
书局, 民国 78年),页 372 。
25 《大正藏》册 32,页 110 中; 《台北版》册 37,页 99b;
另见《经集》所引《华严经》(《大正藏》册 32, 页 51 下)。

页59

释,而且又说︰这样的出现顺序还说明了" 发心功德
是随著菩提心的提升而增胜的"。 可见,[灭罪的程
度]必须建立在对治能力的大小上。
善天也说︰“后来证得大品忍位时,决定一刹那就能
烧掉重罪。”某西藏注疏也说︰“证得大品忍位时..
..”。这些注疏也都[把灭罪的程度]安立在对治的
差别上。(26)

(三)引经证成

11b.智者弥勒谕善财︰觉心利益无限量。
除了上述的利益以外,经中还宣说了许多其他有关菩提心
的功德;如《学集》引《华严经》说︰

善男子!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的种子·它能长养所有
众生的善法,故如良田;能为一切世间所依止,故如
大地;....能真正成办一切利益,故如如意宝王;能
完全圆满众生的心愿,故如宝瓶;....含摄菩萨的一
切愿行,故如缌总纲。....菩提心不但具有前述的功
德,更具有其它无量的细分功德。(27)

以上,寂天分别从九种不同的角度整体说明了菩提心的利
益;以下,则次第依据经教和正理,分类说明愿、行两种菩提
心利益的差别。

(四) 别明菩提心利益

1.菩提心之种类
16.对于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
别。
对于“愿心”与“行心”这两个术语,印度古德有许多不
同的解释。有人以登、未登地作为二者的区别。也有人以积、
未积资粮来判别这两种菩提心。此外,还有人以证、未证不退
转和因位、果位作为区分的界限。不过,宗喀巴并不同意这些
看法。他在《金鬘疏》中表示︰这些人的理解都不够正确;因
为他们的说法偏离了《华严经》和寂天解释《华严经》的旨趣
。那么宗喀巴究竟有何高见呢?《金鬘疏》先引智作慧的《广
释》说︰

──────────
26 《妙瓶》,页 39; 其中的《妙解大海》的引文参见无著贤
著,明性译《善解义海》(台南︰湛然寺,民国 85 年),
页14 。
27 《大正藏》册 32, 页 76 上~中; 《台北版》册37,页
5a。

页60

愿心和行心都离不开" 为利众生愿成佛!" 的意愿,
所以这两种菩提心的差别应该从有无身口意三业去辨识。

然后又作了如下的解释︰

首先应该生起缘有情的大悲,然后依此大悲发起一种
纯净的意愿︰" 为了救度一切有情脱离三界,我决定
要修行成佛!" 这就是愿心。生起愿心之后,进一步
受菩萨戒,乃至趣入六度相辅相成的无上菩提之行,
就是行心。因此,在性质上,虽然愿行二心都同样具
有" 为利众生愿成佛!" 的意愿;但在是否已采取体
现菩提心的实际行动上,二者仍有差距。这就像心刚
动念想要到某处去和后来采取实际的行动而上了路的
差别是一样的。所以,愿心仅仅是最初心而已。《修
习次第初篇》也说︰“菩提心有两种,即愿心和行心
。”接著又引如下《华严经》的经文而说︰“最初发
起" 为利众生愿成佛!" 的希求,就是愿心;后来受
戒而积集各种资粮,就是行心。”(28)

《学集》说︰

菩提心有两种,就是愿求菩提的心和行向菩提的心。
如《华严经》说︰“善男子!在有情界中,愿求无上
正等菩提的人很少;与此相较,则行向无上菩提的有
情更少。”(29)

总之,第 15、16 两颂应该是寂天根据《华严经》而写的
。这两颂看起来虽然平易,没有什么特别,然而在寂天之后,
几乎所有论及菩提心的印藏论典都离不开这两颂。由此我们不
难看出,寂天对于建立大乘菩提心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2.愿心与行心之利益

(1)愿心利益
17.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关
于愿心的利益,《学集》说︰

──────────
28 《现观庄严论初探》,页 199。
29 《大正藏》册 32,页 77 上; 《台北版》册 37, 页7a。

页61

由于愿心能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无量的安乐, 所以即
使它还没有趣入行菩提心,也不该被忽视。如《弥勒
解脱经》说:
“善男子!譬如金刚宝虽然破碎了,还是能够胜过所
有殊胜的金饰;不但无损于金刚宝的美名,还可以完
全消除一切贫穷。同样的,生起一切智心的金刚宝虽
然尚未实践,仍足以胜过所有声闻、独觉如金饰般的
福德;非但无捐于菩提心之胜名,还能消除轮回的一
切痛苦。”
由此可知,即使尚未实践菩萨行,[愿]菩提心仍然
可以产生利益。为什么呢?《教诫国王经》说︰
    “大王!你国务繁重,工作忙碌,不能整天随时随地
修习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因此,你应该欲求、诚
信、追求、愿求正等菩提。或行、或立、或坐、或卧
、或醒、或饮食时,恒常相续忆念,牢记于心而修习
之。....每天三次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直到一切有情
都证得一切智并圆满一切佛法为止。大王!如果你照
这样去做,那么就可以继续为王,而且不必废弛政务
就可以圆满菩提资粮。”这部经也提到了愿心的果报︰
“大王!由于[过去世所发]正等菩提心的善根业力
成熟,你多次投生在人间、天上,领袖群伦。尽管如
此,你所发菩提心的善根业报,至今仍无明显减少的
迹象。....大王!如果仅仅生起一念无上正等菩提心
,想要救度、解脱、安慰一切有情,乃至于使一切有
情都趋入槃涅,你就能积聚如此无数无量的善根:何
况是多次像那样地发心呢?”(30)

三、菩提心利益之依

(一)引经证明
20.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某些种姓未定的声闻,由于畏惧修集广大资粮而退失了对
大乘的信乐,转发卑劣的声闻道心。为了劝勉他们回小向大,
所以如来在《妙臂菩萨请问经》说︰

过去,我曾经为了利乐无边有情而披起精进的誓甲。
由于利乐一切有情的所缘是无边际的,所以即使在放
逸、散乱或昏睡的日子里,无边的善根仍将刹那刹那
地增长、广大和圆满,生出无边的菩提资粮。因此,
圆满的菩提并不难证得呀!(31)

──────────
30 《大正藏》册 32,页 77 上~中;《台北版》册 37,页
   7b~ 8a。
31 《妙瓶》,页 46。

页62


(二)以理成立

1.愿心获益之理

(1)所缘广大

21.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关于此颂的义理,《妙瓶》先依颂文字面意义解释,然后
再随顺一般注疏,引用“慈童女”的本生故事来解释︰

释迦佛在过去生中,曾经有一世生为长者之子,名叫
慈童女。有一天,他在极度嗔怒的情况下,用脚痛踩
了生母的头。后来,终于果报成熟而堕入了地狱,必
须在地狱中长期遭受头戴炙燃剑轮的痛苦。然而,当
他知道狱中其他伙伴所受的苦甚至比他更严重时,忽
然心生不忍,宿世的善根终于被引发了出来。他心想
︰“如果我能消除这些众生的头痛之苦,那该多么好
啊!反正我的痛苦是免不了的,不如把他们的痛苦完
全转移到我身上来,由我代受吧!”当他发完这个善
愿以后,竟然罪业全消,不久就故被狱卒打死而转
生到兜率天去了。(32)

虽然一般注疏都引用了这则故事,不过所引述的故事内容
彼此都有些差异。本文是根据汉译《杂宝藏经》的“慈童女缘
”转述的。必须一提的是,这则本生因缘原来的旨意,在于告
诫世人“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
量。”(33)而不是用来宣说“菩提心的利益广大无尽”的。

关于本颂的科判,《妙瓶》说︰

菩提心有谋求他利和追求菩提大目标,其中尤以珍贵
的利他之心为出生无量福德的主要门径。某注疏将本
颂和下一颂作为前一颂“妙臂问经中,如来自宣说︰
其益极应理”的广说来解释;并且还续引前经的后文
而说︰“这两颂是说明行心利益的,把它们解释为愿
心利益并不合理。”《广释》也把这两颂作为前一颂
“应理”的广说来解释。也有部注疏说︰“前一颂是
引经证成愿心利益,而这两

──────────
32 《大正藏》册 4,页 450 下~页 451 下; 《妙瓶》,页
47;《入菩萨行论广解》,页 22;Meaningful to Behold
:p.13。
33 《大正藏》册 4, 页 450 下。

页63

颂则是以理来成立。”不过,本注却采用另一注疏[
《佛子正道》]说法,把这两颂当作愿心利益来解释
。(34)

(2) 利他之心无与伦比
23.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这一颂很像《妙瓶》中所引用《大乘经庄严论》的一偈︰
如佛子以利他心,住世成熟诸有情;父母以及诸亲友
,爱子及亲不如是。(35)
世亲对于此颂的解释是︰“譬如世人安乐自子,安乐自亲
,安乐自身,此心最胜。菩萨普欲成熟一切众生,过彼三心不
可为比;是故菩萨成熟众生,其心最胜。”(36)由此可见,本
颂与《大乘经庄严论》有关。

(3)珍贵难生

24.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一般众生即使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也不会梦到要脱离轮回
的痛苦;何况是真正为了利他而发愿要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的
痛苦,甚至于获得成佛的无上妙乐呢?

(4)作用殊胜

26.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这种珍贵菩提心,是一切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解脱安乐的
主因,也是涤除一切恶趣痛苦以及病苦的甘露妙药,它所蕴含
的广大福德怎能测量得了呢?

2.行心获益之理
 
 27.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如
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要利益“一个”有情众生,那么他将获得的
福德,就远比用丰盛的宝物供养诸佛还要广大;何况菩萨真诚
想要利乐“一切”有情,甚至于“尽未来际实际努力”去利乐
一切有情众生呢?毫无疑问,这种菩萨行的福德一定是广大无

──────────
34 《妙瓶》,页 48。
35 《妙瓶》,页 49 。
36 《大正藏》册 31,页 601 上。


页64

边的。
问︰为什么“仅思利众生”就“福胜供诸佛”呢?
答︰佛是福慧资粮已经完全圆满的圣者,不需要任何供养
。佛之所以接受供养,纯粹是基于慈悲心,为了让众生有机会
培植福德和善根。如果说佛还有任何缺憾或需求的话,那么唯
一的可能就是佛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悲愿尚未圆满。因此,如果
有人想要利益众生,那不就等于想要助成佛陀的无尽悲愿吗?
所以他的福德应该远较财物的供应更为殊胜广大。如《普贤行
愿品》说︰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
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受苦供养,如前(
诸物)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其一....。

28.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问︰避苦求乐是一切有情众生共同的心理需求;因此,众
生自己就会追求快乐,何必菩萨来操心呢?
答︰因为众生愚痴短视,不明白因果报应之理;另一方面
又由于烦恼和业力的习气太重,只想到要追求眼前短暂的快乐
,不考虑未来长久甚至永恒的快乐。所以众生虽然一心想要避
苦求乐,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造作种种恶业,白白把自己的幸福
当仇敌一样消灭掉了。泰国禅师阿姜查也作过类似的开示︰

我们的心被有为法所蒙蔽,在寻求快乐当中造就了苦
,在寻求安适当中造就了困难。....真的,我们想要
除去痛苦和困难,可是却相反地造就了它们;然后只
会抱怨。(3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