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观经四帖疏》纲要(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要门”是自己修行定善或散善,回向求生;此龙树菩萨谓之“难行道”,昙鸾祖师谓之“自力”。
  “弘愿”是全凭弥陀本愿力,弥陀本愿已预先?十方?生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救度力,亦即大愿业力,十方?生万机不漏,善恶皆摄,弘广大愿,故名弘愿;此龙树菩萨谓之“易行道”,昙鸾祖师谓之“他力”。
  接著于第三“宗旨门”判定《观经》之宗旨而言:
  今此《观经》: 即以“观佛三昧”为宗;
  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因?《观经》一部的内容既然在说“要弘二门”,所以便有要门的观佛与弘愿的念佛之“念观两宗”,所谓“一经两宗”。然而“观佛”是自力难行之道,既非弥陀本愿,也非释尊本怀,更非十方?生所能;而“念佛”是他力易行之道,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十方?生所能。因此《观经》之〈流通分〉释尊不付嘱要门之法,而付嘱念佛之法,释尊自己“废观立念”(废要门立弘愿)而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体悟弥陀、释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正宗分〉广泛地细说定善之十三观与散善之三福九品,依之而修虽有利益,回向皆得往生;然而尚有更大的利益不在此定散两门,而是在弘愿一门,亦即《大经》第十八愿之本愿念佛(大经流通分谓之“大利无上功德”),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招唤(欲生我国)十方?生信顺(信乐)其真实不虚(至心)的救度(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释尊在此《观经》之〈流通分〉咨嗟赞叹地付嘱阿难,要他“好持无量寿佛之名号”,亦即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在此有一向任凭阿弥陀佛的救度之意,因?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具足全部功德,能救度十方所有?生,任何?生只要一向任凭弥陀之救度,就已领受弥陀之全部功德,之后的称名便成?赞叹之他力称名,而不是要门所修的回向求救之自力观佛或自力称名。
  从“要弘二门”的“念观两宗”到“要弘废立”(废要门立弘愿)、“念观废立”(废观立念)的“念佛一宗”,有“从假入真”(从方便入真实)的隐显之意,亦即此是释尊?了引导圣道门的诸种机类进入净土门,再由净土门中的要门导归弥陀本愿之弘愿念佛的施设。就行者之修学过程而言便是“三重废立”(1内外废立,2圣净废立,3真假废立),若以《大经》而言即是“三愿转入”,亦即不能直入十八愿之机,引导其先由十九愿到二十愿,最后由二十愿归入十八愿。故《观经》的目的不在十三定观或三福九品,而是在一向专称的弘愿念佛,亦即弥陀本愿之救度。附表于左:
  念观两宗: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宗;亦以念佛三昧?
  ↓ 宗。         --观经疏.玄义分--
  念观废立: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
  名。 --观 经.流通分--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生,一向
  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疏.散善义--
  圣道门
  佛法 要门
  净土门
  弘愿
  定善 十三定观
  上 三 品 行福
  上品
  散善 中 中品   三福九品
  下品  世福
  下 三 品 念佛
  七、佛立空中 显彰弘愿 韦提一见 得无生忍
  前面提到善导大师于〈玄义分〉说〈安乐能人〉(弥陀)显彰别意之弘愿”,然而阿弥陀佛究竟在《观经》之何处“显彰弘愿”呢?是在〈正宗分〉十三观之第七“花座观”之初,此即是“显彰弘愿,韦提入信”之处。亦即花座观之初释尊表明要宣说“除苦恼法”之时,南无阿弥陀佛应释尊之声立即显现在空中让韦提希夫人观看,善导大师解释此处而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意谓“除苦恼法”在于弥陀本身,凡是全凭弥陀救度的业深障重之苦恼?生,其苦恼立即消除,决定往生,不断烦恼得涅槃,此后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亦即韦提希夫人之见佛,不单单只是眼触佛体,而是领解深信这便是救度自己的佛;换言之,即是彻见弥陀之愿力。此意第九“真身观”言:
  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见佛身即见佛心,见佛心即悟佛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于救度眼前丑恶卑贱、怯弱无力的自己,这便是入信,亦即是得到“信喜悟”的无生法忍(信心不退),这与《大经》十八愿成就文所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同一意趣。昙鸾祖师说“名即法”,“名体不二”、“名体一如”;见佛身而起信(见佛得忍)与闻其名而起信(闻名不退),所入门户不同,终归一致,故闻与见毕竟同样都是体悟到弥陀大愿业力的本愿救度,此谓之“闻见一致”。?了具体显明此义,大师在三心释中设立“二河白道喻”,说明行走白道的行者,在自觉贪欲、嗔恚之心强盛,无法止息,进退皆死,必堕地狱的当下,忽然听闻阿弥陀佛救度的招唤之声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突闻此语,犹如百雷贯彻身心,豁然醒悟,信眼开朗,不可思议,叹未曾有,立即住于大安心大满足的境地(不退转),本愿法门所说的见佛或闻名即是这种心境的体悟。“二河喻”可说是行者心路历程的具体描绘,而阿弥陀佛招唤之声即是第十八愿的具体内涵,如左表:
  弥陀唤声: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汝 十方众生
  一心 至心信乐欲生(信心)
  正念 乃至十念 (念佛)
  直来 若不生者
  护汝 不取正觉
  不畏(慈悲) 唯除逆谤(智慧)
  行者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所照,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贪嗔逆谤三定死无救之机(唯除),而与这同时阿弥陀佛“我能救汝,不要畏惧”的慈悲救度之声贯入身心,成?不畏水火,安走白道的机法二种深信的念佛人;此亦即是“真身观”所言之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之意。
  所谓“直来”即是不须绕远路,不踌躇,不换装;亦即若不能改变原样,就以当下的模样向著白道直进。此即不顾自己之贪嗔,唯直仰弥陀愿力之白道,唯任凭弥陀本愿之救度;所谓“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男女缁素,智愚善恶,随其根机,不须改变,毫无限制;若有限制,须要改变,则十方?生绝对不堪。
  故“直来”的招唤是弥陀悲心的极致,愿力的高峰;这也正显示弥陀之“十方?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是“超世愿”。
  所谓“超世愿”即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悲愿,亦即不改变男女、善恶等十方?生、五浊凡愚之本形,以弥陀本愿力之不思议,使不能救度的人被救,不能往生的人往生;故弥陀本愿名?“超世悲愿”,此道亦名?“超世直道”。
  由于弥陀在因地时发起“十方?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超世愿”,也由于完成了这空前绝后的超世愿,故此佛名?“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南无阿弥陀佛与其他诸佛迥别,五浊恶世的贪嗔凡夫、极重恶人,十方诸佛无此愿力可救,无此净土可容;十方诸佛中唯有弥陀一佛有此愿力可救,有此报土可容,故弥陀的超世愿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所没有的“弘愿”,因而释尊于《大阿弥陀经》中金口极赞南无阿弥陀佛是
  诸佛之王 光明之尊
  如果使十方?生之我等堕落地狱,“南无阿弥陀佛”的立场就站不住,南无阿弥陀佛就失去了所以?“南无阿弥陀佛”的身份。
  当我沉溺大海,无力上浮,即将灭顶,南无阿弥陀佛躬身跳入海中把我抱上岸来,不但使我重生,且获得不退转。
  当我将堕地狱,始发现南无阿弥陀佛已在此伫候十劫。
  在这三学不成,三毒难断的当下,闻到了直来的悲唤,于是大安心大满足地行走白道,过著生活即信心,信心即念佛的日子。
  又,行走于白道的行者终于闻到弥陀唤声而获救,推其因也要归功于释尊的发遣,“二河喻”言:
  东岸忽闻人唤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而〈玄义分〉第一“序题门”之后半也预先显明释尊发遣与弥陀来迎的“二尊遣唤”、“二尊一致”之大悲而言: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
  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二尊遣唤”之中,弥陀招唤之经证已于花座观之初的“住立空中尊”看出,此亦即是弥陀自己显彰弘愿;而释尊发遣之经证又是出在《观经》之何处呢?是在最后之〈流通分〉的“付嘱阿难”之文: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二尊之意无别,二尊之意一致,这边发遣,那边招引,都是本愿力的自然作用,目的在于主动地、平等地、无条件地救度水深火热中的群萌。
  二尊之恩,粉身叵报,碎骨难谢,《般舟赞》言:
  不蒙弥陀弘誓力 何时何劫出娑婆
  得免娑婆长劫苦 今日见佛释迦恩
  若非本师知识劝 弥陀净土云何入
  又,前面所说的“见佛入信”或“见佛得忍”是唯指十八愿之机,信心决定时而言,学佛者或有梦中见佛、静坐中见佛、念佛中见佛,甚或危难中蒙佛菩萨现身解救,这些都是寻常感应,与机法二种深信不可等同而语。
  八、往生正因 在深信心 信机信法 二种一具
  《观经》“九品段”之初言:
  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此三心是净土真髓,行者心肝;是《观经》眼目,出离要道。故善导大师在此句之前特置“经云”二字,举出佛言以显其重要而劝人信顺。
  大师于此三心释之初标言“辩定三心以?正因”,意谓三心是往生的正因;而三心释之结尾说“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意谓十三种定观也须有此三心,若三心不具,不能往生。由此可知:不论定善,不论散善,十方所有之?生,往生在此三心;有此三心即得往生,无此三心不得往生。故此三心不只是《观经》,可说是净土门的核心,其重要可知;故法然上人于其《选择集》〈三心章〉说:“三心者是行者至要也。”
  就其文意,三心有“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之义。
  要门之定善三心及散善三心是“回斯二行求愿往生”的“自力三心”。
  弘愿三心是“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他力三心”。
  三心有此“要门自力三心”与“弘愿他力三心”之别。
  “自力三心”是行者自己发起三心之故,机有千差,故各个所发之三心程度亦有万别,而且自力之三心不是虚假谄?无真实心,秽恶污染无清净心的罪恶生死凡夫所能发起,故是“难行道”。
  “他力三心”是不论定善,不论散善,不论智愚善恶,有漏无漏,皆悉信顺弥陀本愿之救度,故三心皆统摄于“深心”。大师说“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而开展出“七深信六决定”的解释,归纳之即是“二种深信、就人立信、就行立信”等三要义;“二种深信”,即是“机法二种深信”。“机”指自己,“法”指弥陀;信机无真实心,所以罪恶生死,无有出离之缘;信法有绝对真实心,但乘弥陀真实愿力(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定得往生。此信凡圣平等,万人一味;救度皆由弥陀之力,皆因一味之信,故是“易行道”。
  此机法二种深信即是第十八愿的内容,也是二河白道喻的主旨。机法二种深信之文云: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往生礼赞》解释“深心”之文云: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以此释可知:本愿法门之信乃信“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一念,亦必往生”,既信之后,自必一生一向专称佛名。此亦即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之意,是故龙树菩萨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若信而无行,即非真信;若能专行,则信自在其中,符本愿之理故。
  法然上人于其《选择集》〈三心章〉之“信疑决判文”云:
  “深心”者谓“深信之心”,当知:
  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
  生死、涅槃之因,以圣道门而言是在于烦恼之断除与否,亦即在于迷悟,迷则生死,悟则涅槃;并非信疑。因?圣道门是全靠自力,以自己之力破无明悟实相断烦恼,以自己之力出三界六道轮回,若不断烦恼则不得涅槃,所以圣道门是自力之教。
  净土之本愿法门是纯他力之教,是全托弥陀愿力;亦即乘托弥陀不可思议之本愿力往生极乐,既往生极乐,则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自然远离。昙鸾祖师谓之“胎卵湿生,缘之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且极乐是无?涅槃的境界,往生即悟无生(生即无生),与弥陀同证光寿无量的身心。故若信弥陀本愿者,昙鸾祖师谓之“业事成办”(往生之业已经完成)、“不断烦恼得涅槃”。
  因此,以净土门而言,生死、涅槃之因在信与疑,不在迷与悟;信者得生,疑者不生。犹如病人,信医生之言(信心),饮服其药(念佛),则病自愈;然而不信其言,不服其药,以致死亡。虽死因在于病重,但因不服药而终致死亡。吾等烦恼病重,不能自愈,唯有服弥陀本愿所成之阿伽陀药的六字洪名,不但万病皆愈,且得无量寿命,身心安稳,六通自在。
  往生安乐国 只在信念佛
  若具此深信 三心自然具
  九、五种正行 定业称名 皆是名号 全体显现
  大师于“深心释”之中谈到二种深信、就人立信、就行立信等三要义。
  “二种深信”如前所述,而“就人立信”即是就释迦、诸佛等满足大悲之人所说的以安立对弥陀本愿救度的信心,弥陀本愿的救度法门是释尊所宣说,十方诸佛异口同音所证诚,此等诸佛都是悲智圆满之人,其所言说,丝毫无误,无可置疑,皆可信受;若是菩萨等因人,智行未满故,其所言说不足信用;这便是“就人立信”。故大师作结论说:“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此名就人立信。”
  此释迦、诸佛所说之念佛法是本愿力之法,是名号全现之行,以此行业安立对弥陀本愿救度的信心便是“就行立信”。
  大师在此说明“行”有二种,一是“正行”,二是“杂行”。此就往生净土之行而言,以向于西方净土的弥陀之行业谓之“正行”;与此相对的,以此土入圣的圣道万行回转趣向于往生净土谓之“杂行”。
  “正行”有五种,所谓“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如次:
  读诵正行:一心读诵净土三经。
  观想正行:一心想像净土依正。
  礼拜正行:一心礼拜阿弥陀佛。
  称名正行:一心称念弥陀名号。
  赞供正行:一心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此五正行又分?“正定业”与“助业”二种,亦即前三后一是助业,第四之称名是正定业,大师如是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大师又说:
  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杂行”。
  杂行是与正行相对而言的,因此约之可说有“五种杂行”,推广之则有无量杂行;无量杂行亦谓之“诸善万行”或“六度万行”。五种杂行如左:
  读诵杂行:?往生极乐而读诵净土三经以外的经典。
  观想杂行:?往生极乐而想像极乐净土以外的依正。
  礼拜杂行:?往生极乐而礼拜弥陀以外的诸佛菩萨。
  称名杂行:?往生极乐而称念弥陀以外的诸佛菩萨名号及咒语。
  赞供杂行:?往生极乐而赞叹供养弥陀以外的诸佛菩萨。
  大师说: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此“往生行相”既有“正杂二行”,便有“二行得失”,其得失有五种,如左:
  “正行五得”:与弥陀亲、近、无间、不用回向、纯。
  “杂行五失”:与弥陀疏、远、有间、必用回向、杂。
  列表于后:
  读  诵
  观  察
  正行 礼  拜
  赞叹供养
  称  名 正定业
  杂行 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
  亲 疏 对
  近 远 对
  二行得失  无间有间对 五番相对
  不回向回向对
  纯 杂 对
  本来五种杂行也好,六度万行也好,都不是坏事,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只是从行业的性质来讲,杂行是属于圣道门、难行道、自力,亦即是此土入圣的行业;而正行是属于净土门、易行道、他力,亦即是彼土得证的行业。此二者的性质、利益完全不同,大师?了详细区分之,故作此二行之判;并举出“二行得失”,有褒贬废立之意,亦即褒正行贬杂行,而劝导实践正行、舍弃杂行。
  此“正杂二行”之判是净土门的判释,杂行以圣道门而言不名?杂,然而来到净土门,因?不是纯粹弥陀极乐之行业,必须回向方能往生,若不回向便不能往生,故名?杂。犹如直达车,到站即是目的地;若非直达车,便须到处转车,回转趣向于目的地,否则永难到达。凡与弥陀无关的行业,即使专修一行,亦名?杂,仍须回向方能往生。
  原来是修圣道门的人,想在此土入圣证果,因此以六度万行?其因行;然而毕竟自觉烦恼强业障重,以自己之力无法圆满六度万行诸波罗蜜,无法在此土证果,因而发愿求生极乐净土,而以其所修功德作?回向。若一改其圣道门行业,舍杂行归正行,舍杂修入专修,则不用回向,因?是纯粹极乐之行体故;而杂行非纯极乐之行,是广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随其业因而感果;因既千差,故果亦万别,若不回向便不能感极乐之果,故谓之杂。然而虽可回向,也只在报土中之方便化土,不能直入报土,因?不是弥陀本愿真实行,乃是凡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且不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不蒙弥陀光明摄护。故大师于《往生礼赞》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又于《般舟赞》言:
  相好弥多八万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 唯觅念佛往生人
  杂行不生之事,大师于《法事赞》卷下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念弥陀专复专”即是“正定业”,亦即大师所说的: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正定业”有二义:即“正选定之业”与“正决定之业”,前者是就弥陀而言的,弥陀于二百一十亿的诸佛誓愿中选舍一切诸行,独选定念佛往生之愿,故名?正选定之业;后者是就?生而言,?生信顺此愿,称名念佛,则往生决定,故名?正决定之业。
  “正定业”之文解释:
  “一心”即是本愿之“三信”。
  “专念”即是本愿之“十念”。
  “弥陀名号”就三信而言是“所闻所信”,就十念而言是“所称”。亦即信者信弥陀本愿,行者行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的“不问”二字贯通前后,故不问行住坐卧即是不论时处诸缘,不问时节久近即是不论称名多少。此“不问时节久近”即是本愿文所言“乃至十念”的“乃至”之意。“乃至十念”之意即是以“乃至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之理建立信心,故本愿文言“乃至十念”,成就文言“乃至一念”;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则何人不得往生!是故一生念佛,更必往生。
  大师在此之前的“就人立信”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此“不问罪福多少”即是不论?生之机,亦即不论?生的身份如何,圣人凡夫,出家在家,善人恶人,?皆不论;而“不问时节久近”即是不论称名多少,只要专念弥陀名号,百年也好,乃至七日一日、临终之十念一念也好,定得往生,无一念之疑。因此,可知往生极乐在于弥陀本愿之名号(名号独运),也在于凡夫一念之信心(唯信独达)。往生之业因既已满足,则随其报身长短,尽形寿一心无二心,信心无疑心的专念弥陀名号,不论行住坐卧的时处诸缘,不论时节久近的称名多少,其称名乃是名号的全体显现,信心的自然发露。昙鸾祖师说“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亦即往生之业因在十念一念之信心即已完成决定,此古德亦谓之“平生业成”。
  此“不问罪福多少,劝专念佛名”之文,正显示弥陀本愿无碍救度之法门,以消除一切疑见之执著。或有执著罪福因果,修福应生,造罪不生;或有执著福多罪少,尚可得生,罪多福少,则不得生。?除此等疑执,故言:“不问罪福多少,但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然有邪见之人,滥解弥陀救度,不问罪福多少故,罪不可畏,福不可修,若有畏罪修福者,是未信弥陀愿力之人;因而增长放逸懈怠,任性胡作非?。此等之人,犹在问罪福之中,以修福?非,造罪?是,执此邪见,自谓信心决定,是净土之因。亦有称自身是罪恶凡夫故,放纵三业,任情?恶,都无惭愧,放言“我实他力行人,乘佛愿力,定得往生”。如此等辈,与弥陀本愿不相应,可谓欲求超升,反更沉沦。
  学本愿之人,既知自己是罪恶凡夫,则生惭愧忏悔,心存谦卑柔软,而思弃恶行善,如善导大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又既知弥陀大悲救度,且受恩感恩,则谢恩报恩,如同善导大师言“学佛大悲心”,而悲愍?生,利乐有情。
  “念念不舍”有二义,即“机相策励”与“法德不断”。“念念”二字就弥陀而言是光明?那?那摄取念佛?生,就?生而言是念而又念。信本愿救度之人,直至临终,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弥陀佛名,不必?那?那称名,而是尽身心所能,想到就念,出口便念。古德谓之“既归佛愿,机法一体,自有不行而行之理,故言不舍。”这是弥陀所选定,?生信顺之,往生便已决定,故言“顺彼佛愿故”。
  又“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在此更特别用“专”之一字,有融化读诵、礼拜等诸行归于专称佛名之意。
  “是名正定之业”是显示专称佛名正是往生决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是显示专称名号是相应于阿弥陀佛之第十八愿。
  以这几点来看,大师之意不在前三后一之行立信,是就第四之称名一行立信,故名就行立信。
  此段文之初有“就行立信者”之句,这是标目,标目在于指出本文的旨归,而其旨归正是在于顺彼佛愿之正定业的称名一行,因此就行立信的“行”是指“称名一行”,并非指五正行。
  然而,既然说不问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则很明显地不论称名多少,故大师于《往生礼赞》说: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既然不论称名多少,从这点来看,可知并非累积称名之功,以称名之力往生,是本愿名号之力使信受念佛之人往生。
  以此名号全现的称名?正定业,则往生之业因满足,前三后一的助业自然也融化于称名之中;当然尚未获得信心,未成?正定业的称名之前,助业即是方便行,助成获信的方便;一旦获得信心,蒙佛救度,则任运称名,称不认称功,助不执助相。
  “正助”在获信之后便成?君臣、主伴之义,以称名?主位,礼诵等随顺之,因而分?正助,恰如龙动云随,君来臣侍的风貌。然倘若以?一心专念不足以往生,须助业补足之,因而五种正行兼修,以求往生,这很明显地带有自力,古德谓之“助正兼行之杂修”,亦谓之“助正间杂之杂心”。这是由于尚未获信,故未通达助正有方便与真实的关系而将两者并重的兼修之,故说“虽无修杂行的专修,却有修正行的杂修”。
  以上大师分辩“杂行、正行、助业、定业”,而劝导不问行住坐卧的称名,有舍杂归正,舍助专定的废立之意。
  前面曾谈到“五种杂行”都不是坏事,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只是既然要了脱生死,往生极乐,却不一心信顺弥陀的救度,而去依靠阿弥陀佛以外的诸佛菩萨等其他法门,不知此等对往生来讲都是无力的,不能往生的,力量全在弥陀一佛。由于迷而不知,其心其行皆杂,故言“杂行”,劝应舍弃。
  当然读诵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等净土五祖正确解释净土三经的论释,不算是读诵杂行;又阅览有关因果的经论,有助于机的深信,也不算读诵杂行。
  至于“诸善万行”(六度万行),以勤修此等诸善,以?但有此善必能救度自己,必能往生极乐,仰仗修善之力,这种心态便是自力之心;以这种自力心所作的诸善便是杂行。当然行?是善的,应该?善奉行,但自力心是不好的,大师贬之,嫌?杂行,要人舍弃。这绝非舍弃行善,善不可舍,所应舍的乃是自力之心。当自力心舍掉之时,则一切所谓的杂行之诸善便完全转变?报谢广大佛恩之行。
  至于“杂修”即是助正兼修,这当然是心向阿弥陀佛一佛的行业;然而以?勤修此五正行之故才能往生,不知助业是方便,唯有正定业才是真实,才是往生因种,因而依靠自己所修五正行之力,这便是自力心;以这自力心所修的五正行名?“杂修”。当然所修的是正行,行此正行方知本愿之旨,然而仍存自力,大师贬?杂修,劝人舍弃;这绝非舍弃五正行,而是舍弃自力心。当自力心舍掉之时,则从来被贬?杂修的助正兼行便完全转变?报谢广大佛恩之行。
  此“就行立信”之“行”既是顺佛愿的正定业之称名,而此称名不是行者累积自己称名之功,不是以称名之力祈求往生;往生在弥陀之本愿名号,而此称名乃是本愿名号的全现,信受之即得往生;因此“就行立信”不外是“机法二种深信”中的“法深信”的内容。大师于“法深信”说:“决定深信(立信),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就行,念佛即是乘彼愿力)。”又〈玄义分〉说:“南无者即是归命(立信),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就行,名号即行)。”愿力名号,一体异名,信愿力即是信名号,信名号即是信念佛。就弥陀而言即是本愿名号使人往生,故言“本愿名号正定业”;就?生而言即是信心念佛得往生,故言“正定之因唯信心”。名号、信心、念佛,一体异名;名号即信心,信心即念佛。既然心中信受本愿之名号,自然口中亦流露本愿之名号,此亦即是大师于《往生礼赞》所说: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在此可知“名号正定业”、“信心正定业”、“称名正定业”亦是一体异名。
  阿弥陀佛往昔广发四十八大愿,成就本愿名号救度?生,唯有信者得生;大师于“三心释”之结论说“辩定三心以?正因”,三心即是一信心,故亦可说“信心以?正因”。往生之正因在此信心,有一因无二因,唯此一信一行,更无二信二行,故就行立信不是另有别因别行,乃是以信弥陀本愿的称名念佛作?正因,故言正定业。
  兹将五正行之大判门与细判门,图示如左:
  读诵      前三
  观察         助 业
  正行 五种 礼拜      后一
  称名 正定业
  赞叹供养
  杂行 念余佛、修余行等
  正定业 专修
  助 业 助正兼行 细判门
  杂修…杂行 正杂兼行 杂修
  祈祷现世 专名祈现
  十、二种深信 五种正行 意在导归 一向专称
  “信”字由“人”与“言”合成,意谓“人之言”?“信”;然而若其人无人格,所言虚妄不实,则不能成“信”,而不可信。故善导大师解释“深心”谓之“深信之心”,而从“就人立信”及“就行立信”说明之。所谓就人、就行立信,目的在于就可信之人、就可信之行,建立凡夫得生之信心。
  “就人立信”,此人不但非凡夫,亦非二乘三乘之圣者,而是满足大悲、觉行圆满之佛,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狂语者,是故佛说最可深信,此是就“佛”建立信心。而佛说什??“就行立信”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此正是佛说之“言”,自然成“信”,故最可“深信”;此是就“佛言”建立信心。故“深心释”之大纲有二:一就大悲满足之人所言建立信心(就人立信);二就本愿正定业之行建立信心(就行立信)。
  故知:“深心释”中最初之“两种深信”中之“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如何“乘”彼愿力,尚未明言,直到“就行立信”时才点出“一心专念”之正定业。盖所谓“愿力”即是“第十八愿”之力,第十八愿言“乃至十念”,凡“乃至十念”之人,即是乘彼愿力,而“乃至十念”正是“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弥陀佛名”,故言“顺彼佛愿故”。是以“一心专念”即是“乘彼愿力”;若非“一心专念”,即非乘彼愿力,因“不顺彼佛愿”故。
  这是二种深信,五种正行的眼睛之处,也是整部《观经》的心要,所以《观经》虽然广说定善十三观与散善三福九品;可是到了〈流通分〉时,释尊舍定舍散,独举“持无量寿佛名”流通于现世及未来久远之世;善导大师亦解释?“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故知即此两种深信、五种正行,释尊之意,在于导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故应信“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得往生,正定之业故,顺彼佛愿故,乘彼愿力故。
  十一、观经内容 以施开废 引圣道门 入净土门
  详研《观经》内容,并考其说时因缘,便知《观经》有“从假入真”之“施、开、废”三义,所谓施、开、废即是:
  实施权(?莲故花)——定散二善
  开权显实(花开莲现)——定散中说念佛
  废权立实(花落莲成)——流通分废定散立念佛
  “定散”中说念佛之文:
  定善中“第九观”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生摄取不舍。”
  定善中“第十二观”言:“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散善中“下品上生”言:“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又言:“化佛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散善中“下品中生”言:“善知识广赞彼佛光明神力,闻已即生。”
  散善中“下品下生”言:“应称南无阿弥陀佛。”
  〈流通分〉废定散立念佛之文:
  〈流通分〉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又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流通分〉之文,释尊不言“观无量寿佛身”之十三种“定观”,而言“持无量寿佛名”之“称名念佛”,以此明知释尊之意,目的不在定散二善,而是以定散二善引导圣道门之行人归入净土门,故最后独举《大经》第十八愿所言“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亦即“持无量寿佛名”),是故善导大师解释此文,并作《观经》及一代教法之总结论而言: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亦可知凡《观经》中所说“观想”之利益,亦皆在称名念佛之中,是故善导大师解释“第九观”所言“光明遍照十言世界,念佛?生摄取不舍”之益,即是“称名念佛”之益,亦即以“念佛”即是“称名念佛”;除了上面所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外,其文尚多,如《观经疏》释“第九真身观”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生摄取不舍”的经文而言: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 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以上可知: 释尊于〈流通分〉所言之“持无量寿佛名”,及善导大师所释之“望佛本愿,意在?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文,不只是整部《观经》的结论,也是一代佛法的总结论,既上承《大经》第十八愿之本愿正旨,也开?了无问自说的《小经》之由序。
  十二、五部九卷 一贯宗旨 唯信本愿 唯称名号
  善导大师之“五部九卷”,法门广大,义理磅礴;?引导时人,故其内容有真实(真)有方便(假);初学之人,若不知真假,无善知识指导,虽自己读尽五部九卷,难免不知方针,不知指归;不知五部九卷在说什?,应该如何实行。
  故在此序文之后,将“五部九卷”提纲挈领录其要点,名?“善导大师要文”,欲使行者,一眼便可明知:不论何人,唯信弥陀本愿之救度、唯称弥陀本愿之名号,愿生极乐,则百即百生,千即千生;此是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一贯宗旨,不磨定论。五部九卷在说此一事,更无别事;唯此是真实,其他皆方便;方便虽多,真实唯一。
  当然大师是祖师的根器,佛圣的示现,故其自行,卓绝不群;然而不论大师自行如何,智愚善恶,士农工商,随其根性,都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其往生因行,这是万人共通,古今皆同的,也是大师一以贯之的思想。故但能唯信弥陀本愿,唯称弥陀名号,则就往生证果而言,大师之智善不增,我辈之愚恶不减,今生今世,同生极乐,同证光寿,同因同果,真正“五乘齐入”。故《法事赞》卷上云:“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这更无别因,都是由于弥陀本愿力之故。
  此念佛必得往生之信心(安心)是万人一味,不增不减,《大经》所谓“诸有?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至于称名(起行)如何,各各不必相同,《小经》所谓“青色青光,黄色黄光”,青黄赤白,虽不相同,各自有光,则无不同。古德所谓“鹤脚长,鸭脚短,就那个样子救度。”此亦即是大师“二河喻”中“直来”之意。
  信念佛之因,得现在往生不退之果,此因此果,都来自弥陀与释尊。
  弥陀恩德,粉身叵报;释尊恩惠,碎骨难谢。
  愈深知佛恩,愈觉粉身碎骨难酬谢。
  因此,愈深知佛恩,愈想念佛,也唯有念佛,尽形寿“称念佛名以报恩”,这其实也是“本愿文”所说“乃至十念”的深义。
  《观念法门》云:
  敬白一切往生人等:若闻此语,即应声悲雨泪,连劫累劫,粉身碎骨,报谢佛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