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生命终极的意义
问:文静法师,在现代化的工商社会中,随着时代不断在改变,人们生活在繁忙快速的节奏中。但是生老病死却是一直存在的,有生必有死,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避免。师父,您是如何看待临终关怀这个课题?
答:寿命将终必须要离开人世间的情况,大致上分五种:
1.大修行人,了解有生必有死,放下一切,自在舍离,知道该走的时候就走;并且预知下一生会到什么地方。这种临终是有长期的心理准备,不需要别人的心灵照顾。
2.自己不知何时离开又能无病无痛的走,不论有没有准备,这种情况是不需要也来不及做临终关怀。
3.自知必死,但时间短促,如意外事故;这是有需要但来不及做临终关怀了。
4.自知大限已到,平日没有心理准备,不能放下一切执着,心中有很多的挂碍,就很需要临终关怀。
5.平时虽有修持,但到了临终乱了阵脚,还是需要人助他一臂之力的。
总的来说,需要别人关怀与帮助是因为产生恐惧,不知道死后会如何?现在所有一切将不再属于我了,亲人离散,不得再见,心里缺乏道理与宗教精神的支持。
我们尽量打听,并提醒他过去曾对家庭、朋友、社会等做过的好事,若真没有,而他仍然清醒并且经济能力许可下我们应劝他捐点钱做慈善;二则不清醒又无经济能力的话,也可在耳边劝之念佛回向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种族宗教和谐,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告诉他即使在病房里,仍能以心力与行动行善积善。以此善心善行安慰临终者,给他精神鼓励,让他带着信心安祥离开人世。
问:有些家属确信认为人死之后,在八个小时之内不能移动死者的遗体,否则死者就会觉得很痛苦。但是医院也有他们的立场与原则,希望能尽快把遗体移开,因此造成双方意见上的不同。师父,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环境许可下之下,八小时后才移动遗体,这是逝者与生者心想事成;大环境若不允许,我们唯有尊重现实,迁就现实,无须为此与人争执,试想每个人一生中不是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求不得苦吗?
想要求如己所愿的佛教丧礼,一个途径是努力洒下佛法种子,正如蒲公英洒到那里就活到那里。佛教徒如果令佛法的生命力如蒲公英般坚韧不拔,佛法遍大地,佛教仪规就到处有人信受奉行。积极急转弯做补救,为以后所有的佛教徒准备,总比与人争执高明。
问:有些病者希望能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但是又担心死后没有完全的身体。同时,病者的家属也可能无法接受病者往生之后,就要马上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毕竟在华人传统的观念中还是希望往生者能保留完整的身体。师父,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对遗体执着,其实只是心理要求,事实并不允许!不论火葬,土葬,躯体最终化为骨灰。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向人介绍西藏人的天葬情况,佛经对人类尸体的丑恶形象所指出的九种现象,手术时皮肉破开后的难看相。
经过上述的讲解之后,对方能不能及时转移传统的观念,就要视观念的深浅而定。总之,我们尽力让人了解执着的痛苦与不必要,放下一切,捐出遗体器官,遗爱人间,给自己积德修善是一件深具意义的事,令得器官而存活的人,不断发出感恩的电波,不论在那个空间都接收到。正如诵经回向一样,那么逝者不是多了一份善的电波吗?何乐而不为呢?
问:许多病者的家属都希望在病者往生后,请求法师每天都能够到丧礼去为往生者助念,这样他们才比较放心与安心,不知道师父您有何见解?
答:过去僧众多的年代,这种想法或可实现。现在僧众少得可怜,若思想不变,继续这种要求,就会出现:
1.伪滥僧、滥竽充数。
2.制造机会与空间让更多不法之徒混入僧团,引生种种弊病。
3.给佛教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
实际上,《学佛行仪》一书中指出,自己礼念更好。因为,逝者若是亲属,更能至诚恳切的,想至亲往生善道;「不必依俗习决欲请僧道也。」(请看《学佛行仪》务丧第23处)
地藏经内教导七种度亡的方法(请看《论地藏经》是佛对在家弟子的遗教,第四十二面,朱镜宙居士著)其实是:凡做对一切众生有利益之事,皆可回向功德给生者或亡者。故此,想超度先人,不是只有诵经礼忏,也就不是非请出家人不可了。
如果是虔诚佛子,了解以上的情形之后,及时改变本有的概念,以行动来维护僧团与佛教,回向先人,功德难量。
问:我们有时候到往生者家中助念,而他们的家人有些并不是佛教徒。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解释助念的意义呢?
答:实际上助念应该是在弥留之际,帮助对方放下怨敌,金钱及一切物质,专心一致只想善的、光明的、向上的。对佛教徒来说,当然最善莫过于念和想佛菩萨,自己选择往生净土或再来人间。总之是助对方去「善」的方向!
现代的助念演变成注重在人离世之后,甚至炫耀自家的人际交往,给亲友交待以及极尽哀荣。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不论那种情况的助念(逝世前或后),可向非佛教徒解说:动机是善良的,只是不同人以不同方法希望亲人向善与光明之道前进;反之,若是异教徒的亲友以异教方式为佛教徒祝福祈祷,我们一样可以接受,无须顾忌。彼此的出发点都是善的,希望彼此接纳,如此可以减免争执与误会。
问:有些家属在病者往生之后,只在死者身边播放念佛机,这样做是否能协助往生者念佛往生?还是必须靠家里人的助念呢?
答:家属有时间随侍身旁助念,一则加强信心,二则告慰临终者,当然很好。
现代人的脚步忙碌,若真不能亲自助念,可不断播放念佛机里的圣号(以不吵人为主),让病者听,这也是方法之一。佛号不断播放的用意;帮助临终者心中想的都是正面善念,内心能够充满着法喜,离开娑婆世界。
不过若对方从来不曾听过,不知怎么一回事的话,播放之前,应该先清楚并善巧方便的说明。若对方听后不悦,不想再听也无须勉强。跟对方多谈一些正面的已发生、未发生、当发生的好事,引领他的思想向正、向善,与助念的用意不起冲突。
能尽心尽力关怀和帮助临终的亲属,这是尽孝道的方法之一,是非常重要的孝行表现!千万别轻视忽略人将终的时段。
问:家属在病者往生之后,心情肯定是万分悲痛难过,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得到别人的关怀与鼓励。我们此时应该如何协助去帮助他们呢?
答:亲属之间,尤其是至亲,彼此心连心,这时难免不能放下的,然而生死是不可逃避的事实。
正因要为对方着想,希望亲属不受苦,往生善道,就更加要放下悲痛,打起精神做更多的善行回向给对方。如此先人知道了也觉安慰,自己也轻松,两方得益与受惠。
最好组织佛教支援服务,佛徒互相支援、探访、安慰;生者往者得利,自己也修福。自他两利,皆大欢喜。
问:若病者变成植物人,家属的心情一定是长期承受无形的压力,这时候家属应该如何去面对与调整这情境?
答:这时候,我们得学习面对现实,接受他不能动的躯体。
植物人,也是人,只是身体不听使唤。但是意识、耳朵还是起作用的。所以要把他当人对待,切勿当成机器!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对植物人讲话,他会有感情,会流泪。若他想念的人前来探访,同样会流泪。
此时,他最需要家人的支持。同样的,不断的讲述他曾做的善行;喜爱听的良善之事;劝他放下没用的躯体,让心记着所做的善(如前述,过去若不曾有善举,此时马上在耳边劝他并替他做,即使只有心中念佛,也有功德。)可生善道,不必害怕。
未满的心愿,在条件许可下,若是善的,家人向他说明尽量满他的愿;劝他放下一切,不必挂念。有些不能完成的希望,可望下生再来继续,因为佛教讲轮回呀!可再到人间继续前缘。
家属的难过心情,在人世间来说,当然难免。但为了病床上的亲人能好好的脱离这病躯,此时能助他的,舍我其谁?再想一想;我是能动的人,应比他坚强,他更须要人协助。总不能让不会动的帮忙能动的人吧!
这么一想,自己就坚强起来,排除万难,勇敢的承担一切,为病榻上的人服务。
为病者所做的善,记得回向一切众生,毕竟在这世上,还有许多受苦受难的众生,不要单只想亲人,心胸广阔,福德无穷。
问:亲人的去世往生,家属一时之间都会极度难过束手无策,同时显得彷徨无助,这时候他们应如何去处理与面对当下的心情?
答:首先决定采用什么仪式,一旦决定后,就坚持一种仪式的做法,不要三心两意,听这听那。通常人往生后,自然会有许多亲友提供不同意见,若不坚持就会没完没了。
佛教仪式,根本就没有规定,可繁可简。我们有汉、藏、南三传各不同的仪式,证明这是三种生活文化,再加上佛教滋味而形成的。所以不存在一定要这样,必须是那样,也没有任何顾忌。亲人保佑我们都来不及,怎么会加害于我们?
若照佛教的做法:
1.心情尽量平静不要在亡者前哭泣,尤其勿令逝者听到哭泣声,影响他生起不舍之心,生起悲痛之情;人刚往生还有微弱的意识。
2.周围环境安静,不发噪音,若未断气,给对方听佛号加钟磬声,增其正念,(百丈丛林清规证义卷五之四。智者大师也赞同这说法。)助生善道。
3.视情况环境而定入殓的时间。
4.衣服、鞋、袜等没有规定穿多少件,什么质地,生前所用之物不一定要带走。(若是古董,留在人间让人欣赏,利益后人。)
5.依皈依受戒的汉传佛教徒,皈依证、念珠等物件若是已属少见,建议留给后人参考纪念;海青、缦衣、衣物等等一切用具,新净的送人,一是环保,二是与人结缘;尤其寄去第三世界,有助贫困之举。旧海青要穿与否随意,缦衣不必披,除菩萨戒外,其他戒只是一期寿命受持。人走了就是这期生命了结,戒体不在无须披缦衣。
6.停灵期间,除工作与接待客人外,静下心来,跟着念佛机,不断念佛;环境许可最好的持素49天,行住坐卧,心中默念佛号,以此功德回向先人。
其他仪式、供品等事,可繁可简,参考《佛教丧仪》即可。
如果是佛教徒,应该把生死大事置于心上,平时多注意别人怎么处理,不会临事手忙脚乱,四处张罗别人来协助。
死是众生的必经之路,不会面对死亡,就不懂得怎么生。佛教的重点之一是谈了生脱死,佛教徒又怎能不积极面对和了解死亡的问题呢?这是学佛者最起码的功课之一。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