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169窟无量寿佛龛所涉之义学与禅学
炳灵寺169窟无量寿佛龛所涉之义学与禅学
赖鹏举
圆光佛学研究所教授
页次:159-182
东方宗教研究第2期(1990.10出版)
--------------------------------------------------------------------------------
159页
壹、前言及研究方法
甘肃永靖炳灵寺的 169窟是目前我国所知最早的石窟造像。其开
窟年代的下限是阿弥陀佛龛题记的西奉建弘元年 (420)。其年代与开
展中国大乘佛教的姚秦长安、东晋庐山及刘宋建康相去不远。这是本
窟在“时间”上的重要性。
又炳灵寺位河西走廊的要站,在宏观上位于中亚佛教与中国佛教
之间;在局部上位于北凉“凉州教团”与姚秦“长安教团”之间,最
能表现双方的互动。这是本窟在“空间”上的重要性。
然而本窟的整体内容不明之处尚多,全盘研究可谓在起步阶段。
故本文但取本窟中造像、铭文、供养人皆较完整的阿弥陀佛龛作为研
究的起点。
古代僧侣择名山而开窟,其主要目的是“修行”。而窟中造像则
是辅助修行中的“禅观”。然而在造像与禅观之间尚须有佛法“义理
”的存在,以作为造像布局的根据及禅法起观的所宗。故“义学”与
“禅学”是分析修行性窟洞造像的主要纲领,而“造像”与“行者”
则位于两端。如下所示:
造像→义学→禅观→行者
但“义学”、“禅学”的研究若欲落实到实际的文献,则须循“
经典”、“当代高僧论著”及“铭文”三个由远而近的层面来展开论
证。此仍因任何佛法活动(含造像)其根源所据皆来自“经典”;然经
典流传于一时一地,采撷经义,蔚为特定思想风尚者,端赖“当代高
僧论著”(如论、注、疏等);由此思想基础,形诸各别造像,有其特
别因缘。说明此特殊因缘,则在造像者所撰成的“铭文”。连贯此三
者,方能完整地证明造像背后的含义。如本龛佛像圆光中见有小佛像
,则须在经文中有“光中无量化佛”,当时佛教界已有“法身”、“
化身”的成熟思想及铭文中有“理与妙来,迹随化往。”一句话方可
完全确定其含义。
又为了叙述上的精简,本文在分析图像时采用了一些符号及其相
关的术语。但此符号系统的引入以不扭曲原有图像及其相关之佛法名
词、义理原则。
160页
贰、无量寿佛龛铭文及其解读
本铭文参照平凡社《中国石窟.炳灵寺石窟》1986年版 289页所
记,并对照同书图版28原铭文照片而稍有增益。
铭文每列字数有二十三者,有二十四者。前半铭文,字迹模糊过
甚,不便详计者,概以二十四字计。
不能识读之字,以□表之。
稍可识读但不能确定之字,在字外加()以表之。
部分铭文上下文义可解处,辄以。加以断句。
本铭文以行列编号加以定位,则每字可与一座标(a,b)(先行号,
后列号)对应。如“鸾”的座标为(8,6)。
行号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列号
1 □ (慈)(理) 全 (要) □ □ □ □ □ □ □ □ □ □ □ □ □ □ □ 1
2 弘 容 与 寄 诣 □ 萨。(衿)五。之 □ □ □ □ □ □ □ □ □ □ 2
3 四 世 妙 (帝) 齐 于 (量)(道) 清 训。□ □ □。□ □ □ □ □ □ □ 3
4 □。范。来。音。真 □ 作 味。台 之 □ □ □ □ □ □ □ □ □ □ 4
5 圆 停 迹 □ 境。□。慈 遂 郎 以 □ □ □ 之 □ □ □ □ □ □ 5
6 机 荫 随 魔 □ □ 氏。请 (□) 有 也。语 鸾 在 □ □ □ □ □ □ 6
7 化 道 化 关 以 至 庶 妙 信(适)。则 嘿 □。(口)□ □ □ □ □ □ 7
8 机。枢。往。□。(实)极 欲 匠。□ □ 神 与 坦 穷 □ □ □ □ □ □ 8
9 乃 唯 日 即 缘。于 □ 容 □ □ 晖 (当) 步 (辟) □ □ □ □ □ □ 9
10 □ 钦 寄 □ (窥) 隆 □ 慈 □ □ □ □ 而 □ □ □ □ □ □ □ 10
11建 斑 唯 □ 舒 (遇) 出。□ 尊 □ □(耀)。□ 闲。□ (指) □ □ □ □ □ 11
12弘 匠。尚。迹。光。奉 □ 以 像。起 □ (形) □ □ □ 乘 □ □ □ □ □ 12
13元 神 亩 变 国 □。□ □ 神 □ (之) □ □ □ □ □ □ □ □ □ □ 13
14年 仪 □ □ (家)(名)(大) 四 姿 □ □ □ □ □ □ □ □ □ □ □ □ 14
15岁 重 □ 聿 □ 胜 (乘) 生 琦 □ □ □ □ □ □ □ □ □ □ □ □ 15
16在 晖。美。涂 □ 咏 卑 □(茂)。□ □ □ □ □ □ □ □ □ □ □ □ 16
17玄 舍 美 出 □ □ 愿 □ □ □ □ □ □ □ □ □ □ □ □ □ □ 17
18□ 兹 苑 □ □ □ □ □ □ □ (也) □ □ □ □ □ □ □ □ □ □ 18
19三 远 (晴) □ □ □ 灵 以 □ □ □ □ □ □ □ □ □ □ □ □ □ 19
20月 悟。台。□。□ □ □ □ □ □ □ □ □ □ □ □ □ □ □ □ □ 20
21廿 圣 □ □ □ □ □ □ □。□ □ □ □ □ □ □ □ □ □ □ □ 21
22四 景 会 真 (铭) □ □ 九 □ 佛 □ □。□ □ □ □ □ □ □ □ □ 22
23日 孰 □ (温) □ □ □(有)。(若)□ □ (以) 则 □ 之 曰 □ □ □ □ □ 23
24造 追。□ 无 均 二 悟 河 无 灭 □ 神 歌 □ □ □ □ □ 24
161页
无量寿佛龛铭文之解译
本铭文与本龛造像互为表里,所诠同一境界而一以文字、一以图
像,必二者对照解读而全龛之内涵方可朗然而现。然就本龛而言,造
像大体保留完全而铭文(共491字)所余(共191字)但十中三、四 (38%)
。故铭文之解读关系全龛内容之破解至钜。兹分下列数项对铭文加以
解读:
1.铭文的体裁
就全文的体裁而言,并非全是“铭”,而是前大半为“序”,后
一小半方为“铭”。
前半为序的理由有二:
一者前半之文见子句间的联接词,如“则”(10,7)与句尾之“也
”(10,6)。这种用法在“铭”的文体中是没有的。
二者在前半之文中,每句长短不一。虽以四字为多 (如遂请妙匠
。容慈尊像(13,5)-(13,12)),但亦间六字者(如均□□于□□。□至
极于隆出。(14,24)-(15,11)),这与“铭”固定四字一句的文体是不
合的。
铭文的部分应是全文的最后三行,由“理与妙来”至“圣景孰追
”,每四字一断。
此种先序后铭的体裁,多见于历代的造像铭。与本铭年代相近的
慧远法师〈佛影铭〉(附录一)即是一个例子。
先序后铭的文体确定后,有助于整个铭文的解读。以序与铭常述
同一事,故前后之文常有对应、重覆叙述的地方。在缺字或文意不明
的情况下,掌握此重覆的性质,大有助于解读。
2.已解读的字句
?坦步而闲(8,8)-(8,11)
此句状佛行走应化之相。同于〈襄阳丈六金像颂〉:“跬神步以
感时”“峨峨神步”(注1) 。以“丈六”必是立佛,故以“神步”状
其行相。亦同于〈佛影铭〉之“婉步蝉蜕”。
162页
既所状为立像行走之佛,则非本龛主尊结禅定印之坐佛。笔者推
想,其所指应是在铭文另一侧之二立佛。
首先就造像的形制与彩绘的笔法而言,二立佛与坐姿之无量寿佛
风格相近。就造像的结构而言,三尊佛像同为“圆光有化佛”、“身
光有天人”的结构。
次再就整体结构而言,无量寿佛至二立佛所形成的空间里,铭文
便位于中央,而不是偏于一旁,这亦符合历来造像的常轨。
最后就观像修行的角度而言,立像与坐像的配合有其必要。
罗什在《禅秘要法经》中所传之〈观像三昧〉(见附录三),乃先
观三十二相之佛坐像;次观“阎浮提齐四海内”“满中佛像”;再次
“见诸坐像,一切皆起”;再次“见像立已,复见像行”。
此种“观像三昧”的次第,与本龛大体相符。先由主尊观三十二
相之坐像;次及遍虚空之“十方佛”;次及铭文对侧之“立佛”;立
佛若微曲一足,即表行走。
?语嘿与(当)(9.6)-(9,10)
“语”指“说法”,“嘿”指“默然”。此句谓“或说法或默然
皆得当”。此语出《维摩结经》,“说法”指〈入不二法门品〉中诸
菩萨各言不二;“默然”指最后维摩诘默然不言。
本窟北壁11号壁画(维摩示疾)与10号壁画(文殊问疾)皆与《维摩
经》有关。则“语嘿与当”这句话道出了本龛造像与全窟佛法背景之
吻合。
?(以)无□之训,之以有(适)(10,23)-(11,7)
序文中之此句,双言“有”、“无”,对应于铭文中“□真(温)
无”。后者应是“□有(温)无”,亦是双言“有无”。
以“有”、“无”论佛之究竟体性,乃五胡十六国“般若”盛行
时的常途。如僧肇之〈不真空论〉以“不有、不无”论空;慧远〈大
智论抄序〉以“有无”的四种状况(注2) 论法性;庐山莲社的王齐之
更在〈佛赞〉中以“有、无”赞佛:
“体神以无,动不际有,静不邻虚。”(注3)
?清台(12,3)-(12,4)
序文中的“清台”与铭文中的“美苑晴台”(19,17)-(19,20) 是
相对应的。
佛像前立台,主要作为禅观之所。远公庐山设佛影,主要的结构
亦是立台。〈佛影铭〉言“共立此台,拟像本山”。
163页
所以言“清”台或“睛”台者,以此台位西北壁靠近全窟的中央
,日出时当阳,光由东面窟口直射此台,光晴明亮故。
此重要之台现已不可见。依笔者一九九0年四月至现场的考察,
此台应介于西壁阿弥陀佛龛与15号千佛壁之间。其高度应在阿弥陀像
下方三立佛及二坐佛下缘的连线上,一直延伸至千佛壁。其材料应是
木构,斜坡上尚遗栓眼可为证明。此台面积估计是 4米长 5米宽 (如
附图一),约可坐二十人,这与此龛供养人的数目(名可读者 9人,依
像读约二十人)大体吻合。
此台面对阿弥陀佛像,背枕千佛壁,不但当阳,且居全 169窟之
中心,可游观四面故称“美苑晴台”,实不为过。
?序文中的“四生”(14,14)-(14,15)
序文中的“四生”,下文并有“以□□九□”(14,19)─(14,23)
,此“九”下一字推测应是九“有”,以与前之“四生”对应。后之
铭文在圆机化机前有“□弘四□”,其“四”亦应是“四生”。
此之“四生”与佛背光中出现之奏乐天人有关,乃弥陀净土所化
之众生。稍后译出的《观无量寿经》(宋、 良耶舍译)在观世音菩萨
一观中言及:“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言“五道
”,或言“四生”等,其义相同。
?铭文之首的“(理)与妙来,迹随化往。”(18,1)-(18,8)
此言具妙理之“法身”,有“化身”之迹而随缘往现。此种由“
法身”出“化佛”的图像表现一般见于佛之圆光或身光中,如《观无
量寿经》第九观中:“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
万亿那由他恒沙化佛”。
以此推论,此龛阿弥陀佛像圆光中之图像虽模糊不清,应有十方
化佛在,犹如铭文另一侧之二立佛然。
164页
3.最后论及此铭文的撰文者
此铭文字精练,文义深沉,在重要的义理上如描写法身之“理与
妙来,迹随化往”与关河之论“法身”相通。(见本文第四节)
又〈维摩经集注〉中保留了一条道融法师对经文“从痴有爱,则
我病生”的注解(注4) ,是中有“明为物故生”、“明起病不齐限众
生也”之句,文义与“迹随化往”相近。故本铭之撰者以道融为最可
能。
由上述分析铭文的文体与内容可知,此文多少采用了庐山远公的
〈佛影铭〉并序。就当时长安与庐山书信往返之频繁而言,这是可能
的。远公的〈念佛三昧诗集序〉就曾随著刘遗民的书问而至长安。
道融的题名在 169窟中出现二次:一在东壁的千佛像;一在北壁
的阿弥陀佛龛,这表示道融法师是在炳灵寺住了一些时日。而北壁龛
的建弘元年(420)题记,正好紧接在418年大夏赫连氏攻破长安,罗什
僧团四散之后,道融法师可说是由长安避难到兰州永靖炳灵寺的。
《高僧传》谓“融后还彭城”并“卒于彭城”(注5) ,则道融之
居炳灵在还彭城之前,且只是暂时的停留。
参、无量寿佛龛的造像结构及其纵横两轴分析
一、无量寿佛龛的造像结构
165页
本龛坐西北朝东南,龛底为半圆形,龛顶成圆锥状皆泥糊成 (图
二)。龛内平行放置无量寿佛三尊像,但“得大势至”菩萨在佛左侧。
“观世音”菩萨在佛右侧。
佛背光及背光中天人绘于龛之后壁。穹窿形龛顶则列十方佛。依
整个龛顶面积计算,约可容三组十方佛。
得大势至菩萨外缘依序为弥勒菩萨及释迦牟尼佛。铭文言及“容
慈尊像”、“二□萨”、“□(量)作慈氏”。可见弥勒菩萨亦包含在
整个构图之内。
释迦牟尼佛之外侧上方则为铭文。铭文及释迦、弥勒二像下为三
排供养人,比丘在上、在前,居士在后、在下;居士中男众在前,女
众在后。名可读者九人(注6):
第一排
□国大禅师昙摩毗之像
比丘道融之像
第二排
比丘慧普之像
博士安□□□之像
侍军□□□□之像
皇黍□伯熙之像
□生金戌□□之像
第三排
清信女妾王之像
乞伏罡集之像
依铭文言,本龛尚有一重要之结构,即“清台”或“美苑晴台”
。若坐临此台,则正可对主尊及二协侍菩萨,侧可观二立像,仰可视
十方佛,可谓是综观全龛,并依之起观的最佳地点。
二、本龛造像的纵横两轴分析
首先说明用纵横两轴分析本龛造像的原因。
任何图像所表显的含义可由两层面来加以界定:
166页
一是图像中具体完整的实物,如人物、物品、建筑等。此实物称
之为“元素”。元素形成整个图像中的基本含义,有如文字中的“单
字”。
二是元素间的“联结”,形成更进一步的含义,有如联结单字形
成复杂含义的句子。
就存在几个元素的图面而言,存在1/2n.(n-1)个联结。(图三)
但一般的构图中,只有一些联结是主要的,如句子中的字,依一
定的次第而读方有意义。主要联结元素间的联线称为“轴线”。
在上述定义下,吾人可将本龛造像的元素加以符号化:(图四)
A表无量寿佛。
A”表圆光。
C表右□侍的观世音菩萨。
D表左□侍的得大势至菩萨。
B总表窟顶的十方佛,B1、
B2等依序表东方佛、南方
佛等。
就有六个元素的本图而言,其间存在的联结应有1/2.6.5=15之
多。但后文就义学与禅学的角度而言,唯有:
A<─>A' A<─> C A<─> D A<─> A" A<─> B五
种联结是有意义的。
这五种联结恰好皆落在以A为轴心的纵、横二轴上(图四)。
横轴含A<─>A' ,A<─>A”,A<─>C,A<─>D四种联结。
纵轴含A<─>B一种联结。
又此两轴的分析亦有其禅观上的次第关系:
由横轴先观出极乐的依正;再由纵轴证入十方世界。
以上是本文采用此种几何分析方法的原因。
肆、本龛造像横轴的义学与禅学分析
167页
横轴讨论的造像有二,一是(AA”) :即无量寿佛(A)与圆光中化
佛(A”);二是(AA’):即无量寿佛(A) 与背光中天人(A’)间
的义学与禅观。
一、佛圆光中化佛
在平凡社1986年出版的《炳灵寺石窟》一书中,本龛阿弥陀佛头
光中的化佛甚不清楚。但在较早的图片,如日本放送协会在1981年出
版的《丝绸之路》?页33上,则可明显见到圆光中存在著小化佛的头
像。本龛阿弥陀佛像圆光中有化佛,背光中有天人的情况与同窟七号
二立塑佛者相同。
“光中化佛”(图五)见于当时经典者首推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之
《观佛三昧海经》(注7):
“但于光中见无量无数百千万化释迦文。”“一一毛中出无量
光,一一光中无量化佛。”
罗什译《禅秘要法》观像三昧(附录三)中:
“......,身光、圆光、项光,光有化佛,......”
此乃视主尊为“法身”,而假圆光、身光等而出“化身”。法身
、化身之关系,亦正是当时义学探讨的主流:
僧肇〈涅槃无名论〉(注8):“法身无象,应物而形。”
“应物而形”即是“化身”。
僧睿〈法华后序〉(注9):“分身无数,万形不足以异其体。”
“分身”、“万形”为“化身”;“体”指“法身”。
亦同为四哲的道生亦有〈法身无色论〉来讨论此种法身、化身之
关系。
北方长安四哲外,南方庐山亦如是:
远公〈佛影铭〉(附录一):“妙寻法身之应,以神不言之化。”
“廓矣大像,理玄无名。体神入化,落影离形。”
“无名”、“体神”为法身;“入化”、“落影”,为化身。
以是故本龛铭文言:
“理与妙来,迹随化往。”前半句言“法身”;后半句言“化身
”,可相呼应。
168页
但就 169窟整体造像的发展过程而言,阿弥陀佛龛的“圆光化佛
”另有其更早的源头。
南壁东侧上方有石雕坐佛一尊(《炳灵寺石窟》图16),由图片中
隐约尚可见其头光与身光中皆有化佛。
又 169窟西壁18号立佛,其身光下端尚可见化佛数尊,且作多层
分布。(《炳灵寺石窟》图7)
此二像由材料及造像风格看来,应属于同一时代的作品。则其完
整的造像应是头光与背光皆有化佛,或一重,或多重。
此二像一般认为其年代稍早于阿弥陀佛龛,此造形并可上接于新
疆石窟的壁画(注10)。此种造形的佛法含义亦有别于阿弥陀佛龛者。
头光与背光皆为化佛者,其义学的
含义是“法身” (出化身) ,及至“涅
槃” (双论“般若”、“法身”二者之
究竟“解脱”,如此则头光化佛表“般
若”佛智,身光化佛表佛“法身”)。
姚秦僧肇在 413年左右所完成的〈涅槃
无名论〉是最好的例子。其中“法身无
象,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
”(注8)即双言“般若”与“法身”。
而阿弥陀佛龛主尊及二立佛的头光
是化佛而背光则是天人。这代表了由“
法身”、“涅槃”向前更推进一步的“
净土”思想,其中的演进当在下文中述
及。
二、佛身光中天人
接下来则要讨论 169窟如何由“背光中化佛”发展至“背光中天
人(图六)”。
169页
首先观察“背光天人”在当时及稍后的分布:
此种造形首见于炳灵寺 169窟西秦的无量寿像及二立像,断见于北凉
的莫高窟(如272窟)及河西石窟 (注11),断见于北魏早期的麦积山石
窟(如74、76、78诸窟)及云冈昙曜五窟的主尊及二立佛,龙门宾阳中
洞的主尊及二立佛。
涉及背光中天人众的经典,首
见于东晋佛陀跋陀罗所出的《观佛
三昧海经》。其“云何观如来相”
(注12)中:
“是名颈相出圆光相。”“
诸化佛光、化菩萨光、化比
丘光,于众光中皆悉显现。
大须弥山四天王宫、诸天宫
殿、日月星辰、龙宫神宫、
阿修罗宫、十宝山神......
,如是等神,于佛光中悉皆
显现。”
次见于罗什所译《禅秘要法》的“观像三昧”(注13):
“......身光、圆光、项光,光有化佛、诸大比丘众、化菩萨
,如是化人......”
上述二条圆光涉及化佛、化菩萨、化比丘、化诸神等。而同于《
观佛三昧海经》中亦见光中有六道众生(注14):
“此光入时,佛身之内如琉璃水澄清不动,三界五道一切众生
映现佛心。”(〈观四无量心品第五〉)
稍后译出的《观无量寿经》(刘宋 420─479译) 在观世音菩萨一
观(注15)中亦言及:
“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在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尚可见到身光中有六道众生 (天、人、阿
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的壁画(注16)。但揆诸中国的造像,背光
中除化佛外,但有人、天二道,而无“三
170页
恶道”。
这就涉及了净土观念在中国的发展。
〈净名经关中疏〉(注17)〈佛国品〉中,罗什师资即有“佛”、
“众生”共成净土的观念:
罗什:“净土因缘有三事:一、菩萨功德,二、众生,三、众生
功德。”以此说明本品所言:“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以净土
由佛及众生二者功德共同成就故,则背光的带状区域内,既属佛的一
部分,亦见众生悠游于其间,则可明显地表达出二者共成、共有之含
义。
又《维摩经》同一品:“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
生来生其国。”
其中“菩萨成佛时”是“三因”中菩萨功德成就;“不谄众生来
生其国”是“三因”中众生功德成就。
以有众生功德故,净土中但有人天而无三恶道。故《弥陀经》言
:“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故背光中众生由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六道”至兰州炳灵寺的人天
二道,代表了中国净土观念形成的过程。
本龛的铭文中有二部分与上述背光中的净土含义有关:
一、是“神晖”(10,8)-(10,9)及“神仪重晖”(20,13)-(20,16)
。
“神晖”是指“头光”、“身光”等。“神仪重晖”则进一步言
此等光有多重。
二、是“诣齐真境,□以□缘。”(16,2)-(16,9)
“真境”即指“净土”,亦即佛、众生所共在之“背光”。“□
缘”即同什公所言成就净土之“三因”缘。
最后讨论观音、势至二菩萨。此二菩萨当极乐净土菩萨之首,助
弥陀教化,故列主尊两侧。
《无量寿经》:“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
界。”“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
铭文:“□二(菩)萨”所指即是。
171页
伍、纵轴图像的义学与禅学分析
纵(Y)轴上的图像为上部的十方佛(B)及中央的主尊无量寿佛(
A)。兹先讨论十方佛,后再合述二者。
彩绘的十方佛位于佛三尊像上方的穹窿龛顶,取结跏趺坐之姿。
分上下二排,佛佛相次,光光相接。十佛的内侧伴有天王立像一尊。
因剥落的关系,整个龛顶的十方佛,仅余得大势至菩萨一侧之一组十
尊。但以残迹尚见趺坐佛像的腿部来判断,尚应有他组之十方佛存在
龛顶。
每尊坐佛的侧上方有墨书之名号(注同6) ,依原图之排列位置示
之如下:
东北西南东上
□方方方□排
明行习智□
智智智火□
佛佛佛佛□
上下西西□下
方方北南□排
伏梵方方□
怨智自上□
智佛在智□
佛 智佛□
佛
经中言及佛名的经典,有的为千佛名,有的为十方佛名。言千佛
者如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千佛名号品》、阙译附梁录之《过去庄
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等。
言十方佛者有净土经,如罗什译之《阿弥陀经》,但其只言六方
,不及十方。有十方佛名经,如西晋竺法护所译《佛说灭十方冥经》
、失译之《十方千五百佛名经》、失译传出梁代之三十卷《佛名经》
及兼言千佛与十方佛之魏菩提流支译十二卷《佛名经》。
然上列诸十方佛名经,除三十卷者外,所列十方佛名皆一方并列
多名,与本龛每方但举一佛名者不同;且其实际名号亦与本龛无有吻
合者。
172页
而三十卷《佛名经》形式驳杂,所集有佛名、有经名、有菩萨名
。佛名中有三世佛,有十方佛。然十方佛中有别集每一方各一佛名成
一组的形式。其中多组内容与本龛所列多少吻合,兹举最吻合之一组
依原次序列之如下(注18):
东方金海佛
南方超出须弥佛
西方无量幡佛
北方行智佛
东南方究竟智佛
西南方无上智佛
西北方自在智佛
东北方明智佛
下方梵天智佛
上方伏怨智佛
比对两者,吾人发现有下述雷同之处:
一、本龛十方佛的读法若依铭文由右至左,由上至下的顺序,则
十方依序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下、上;
而三十卷《佛名经》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下、上。仅东北一方位序不符而已。
二、就各方佛名,相符者有六,因一方阙文不可比对者二,不符
者二。
此部佛名经部帙庞大,内容驳杂,出经背景当颇不简单。卷一之
后有按语(注19):“《开元录》云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
揉金而无括正,何以别真伪乎。”“传出梁朝”。
由此可知本《佛名经》远在晋代即已传出部分内容,但不一定有
三十卷之多。此后流转民间,至梁代方正式传出。亦因流转民间故,
易多揉杂,故使部帙变大,内容真伪不分。
而本龛所列十方佛,不见于他经,独与此《佛名经》相符,且年
代又近此经初传之时,则应是此经早期未经揉杂时内容的一部分。
又前述及本龛顶似另有佛像,依所余空间来估计,至少尚可容下
二组十方佛。这与三十卷《佛名经》备有多组十方佛名的结构亦相符
。
十方佛同于千佛亦是大乘禅观的重要课题,合称十方三世一切诸
佛。罗什所传大乘
173页
禅观多处涉及十方佛,于《思惟略要法》并有专章明“十方诸佛观法
”(附录二)。是中先分别观各方佛,最后总观十方诸佛,令“一念所
缘,周匝得见”。
亦即十方佛之观法,最后须归之总观,令一念得入。如同为罗什
所译的《坐禅三昧经》亦言及“能见一佛作十方佛,能见十方佛作一
佛”(注20)。这就涉及到本节主题Y轴上“十方佛”与“无量寿佛”
间的关联。
佛经中,陈述十方佛的经典除前面言及的佛名经之类外,就数各
方佛净土的经典最重要,如述东方琉璃世界的《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东方阿比罗提世界的《阿□佛国经〉及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经
》等。其中以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佛与十方佛关系最为密切,且以
无量寿佛为证入十方佛境界的“门关”。
最早言及“十方佛”与“无量寿佛”的是后汉支娄迦谶所译的般
舟三昧经。“般舟”原文的含义是“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 (
注21) 。经文中除提十方佛外,特别提及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
,没有再单独道及他方佛土或佛名。
其次是罗什所译的《阿弥陀经》(注22),出六方佛,各劝众生信
是经并护念受持是经者。且经文中又言及:“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
以衣祴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明生极乐即可得见十方诸佛
并往来其间。
宋□良耶舍所译的《佛说观无寿经》第九观(注23):
“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
现前授记。”
失译人而附梁录的《阿弥陀鼓音王陀罗尼经》(注24)亦言:
“若能令心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并见十方
世界如来及所住处。”
故知言十方佛的净土诸经中,特别以无量寿佛为证入十方佛境界
的门关。故僧肇法师在答刘遗民信中,赞庐山所修之念佛三昧为“游
涉圣门,扣玄关之唱”(注25)。无量寿佛龛成立的年代(420) 虽较宋
译及梁录为早,但由般舟三昧经、罗什译之阿弥陀经、十方佛观法及
肇公所言,应可谓“由无量寿入十方佛”的观念在罗什僧团内部已经
蕴育得相当成熟了。
但在残缺的无量寿佛龛铭文内尚不能寻出与“十方佛”有关的线
索。
174页
结论:由X轴与Y轴合论无量寿佛龛图像
最后吾人将X轴 (无量寿佛与天人背光等)与Y轴(无量寿佛与十
方佛)的结论合而论之。
无量寿佛(A)位于独立的X、Y两轴的中心交点上,表A可同时开展
出X与Y上的现象(图四),而成为整个无量寿佛龛禅观的重心。
在横向 (X轴)的开展上,表示由无量寿佛而缘起出整个极乐依正
的净土禅观,所涉及的义学主要是法身、化身的缘起及《阿弥陀经》
中的阿弥陀佛缘起。
在纵向 (Y轴)的开展则更进一步透过无量寿佛观的成就而进入大
乘十方佛的究竟境界。所涉及的义学与禅学主要的是《般舟三昧经》
及《阿弥陀经》而导出“由一佛入十方佛”的观法。
总之由前文的分析可知本无量寿佛龛的建立是作为西秦高僧修行
净土禅观而设。其每尊塑像及每幅壁画皆有其修行内容及次第上的意
义。吾人并可在禅观造像的底下,寻找出丰富而坚实的义学基础,成
为早期净土的珍贵资料。
申论
“申论”的用意是将本文所得到的结论,放在一个较大的时空中
来看其意义,以作为本文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一、首先就中国净土宗的教史而言:
《维摩诘经.佛国品》关中疏中可见到甚多罗什师资对净土“义
学”的建立;由本龛的研究中可见到罗什师资对净土“禅学”的建立
。如此关河的“净土学”有建立的可能,而昙鸾建立于北方的净土一
□或可找到其源头。
二、就净土的图像而言:
175页
(一) 169窟的无量寿佛龛可作为分析后世大幅净土变相图的一个
起点。后世巨幅净土变相图内容虽多,而布局皆陀佛为中心而展开。
这点早在本龛中,无量寿居圆光、身光的中心而展开极乐的依正,已
然确立了。又本龛造像的三项基本要素:一上方的十方佛,二中央的
无量寿三尊,三伎乐天背光所他代表的净土依、正二报,在历代净土
造像中,皆或简或繁地存在著。故本龛造像可谓是中国净土变相图最
早的“雏形”。
又若本龛“佛像的天人背光”意味著「早期的净土思想”,则吾
人可以此为线索寻找中国早期净土造像(含弥陀净土及弥勒净土)的所
在 (如敦煌莫高窟、河西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及龙门石窟)
及其发展过程,以解答唐代复杂净土变相图的形成,并藉图像以重寻
北朝净土思想发展的轨迹。
(二)中国历代石窟造像中,明确地保留“十方佛”造像及其名号
者,以本龛为最早。而本龛的“十方佛”造像有二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此十方佛出现在穹隆顶弧形的曲面上,而不是如“千佛像”一般
出现在平面上。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有相同几何结构的十方佛(注26)
。二是此十方佛伴著主尊阿弥陀佛出现,与千佛相伴的主尊大都为弥
勒(注27)等可资比对。
三、就禅学而言:
(一)由本龛禅学的分析,引出甚多罗什所传的大乘禅法,如“十
方诸佛观法”、“观像三昧”、“观佛三昧法”、“观无量寿佛法”
等。
(二)历来禅学的发展过程即反映了“禅定”与“义学”二者之间
的结合与互动。故禅学古来又称“禅数”,“禅”即禅定;“数”即
数法,如五停、四念。而数法所涉主要即是义学。由本龛的造像中,
可看出关河“义学”与“禅观”的密切配合,如成熟的“法身、化身
”义学而有“圆光化佛”的观法;净土依正二报理论的建立而有“背
光天人”的观法。本龛可看作中国禅学发展上二者密切结合的早期例
子。
四、最后就西秦佛教而言:
176页
新疆传来的“背光化佛”像,首度在炳灵寺被转换成“背光天人
”像。这代表了佛法思想由“法身”、“涅槃”而进入“净土”的重
要关键。“西秦佛教”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值得吾人多加注意。
西秦或将与姚秦、北凉鼎足而立,成为河西走廊中佛教发达的三国之
一。
177页
附注
(注1)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五,页208,新文丰,1976,台北。
(注2) 此四种状况是“未有而有”、“既有而无”、“有而在有”、
“无而在无”。其结论是“非有非无”、“有无交归”。见拙
著〈东晋庐山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东方宗教讨
论会1991年年会,台北。
(注3)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页492─493,新文丰出版社,
1976,台北。
(注4) 〈维摩经集注〉《佛教大藏经》 124册,页 222,佛教书局,
1983,台北。
(注5) 《大正藏》卷五十,页363。
(注6) 《中国石窟.灵寺石窟》,页 289,平凡社,1986,东京。
(注7) 《大正藏》卷 15,页 654下。
(注8) 《大正藏》卷 45,页 158下。
(注9) 《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卷 55、,页 57。
(注10)(i)克孜尔石窟第 17窟右侧甬道外壁绘有立佛,头光有一重化
佛,背光有三重化佛。《新疆?壁画???千佛洞》(上)图71
,美乃美,1981,京都。
(ii)克孜尔 123窟主室左壁绘有立佛,头光背光不分,中有多
重化佛。出处同(i)(下),图50、51、52。
(注11)马蹄寺千佛洞第八窟中心柱东面及南面下层佛背光中可见天人
。《河西石窟》图 109、110、143、144,文物出版社, 1987
,北京。
(注12)《大正藏》卷十五,页659中。
(注13)《大正藏》卷十五,页255下。
(注14)《大正藏》卷十五,页667。
(注15)《大正藏》卷十二,页343下。
(注16)《新疆?壁画.???千佛洞》(下),图88、89、90,美乃美
出版社,1981,京都。
(注17)《佛教大藏经》124册,页562-962,佛教出版社,1983,台北
。
(注18)《大正藏》卷十四,页255下。
(注19)《大正藏》卷十四,页190下、191上。
(注20)《大正藏》卷十五,页277上。
(注21)《大正藏》卷十三,页898下。
(注22)《大正藏》卷十二,页346。
178页
(注23)《大正藏》,卷十二,页343下。
(注24)《大正藏》,卷十二,页352下。
(注25)《大正藏》,卷四十五,页155下。
(注26)《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二)》,图 257,其中并刻有“上方、
东方、南方、东南方、西南方、北方、东北方、西北方一切诸
佛”平凡社,1988,东京。
(注27)东壁千佛像中作说法印之主尊依铭文有“弥勒初下”一句,应
是弥勒佛。《中国石窟,炳灵寺石窟《页 291,平凡社,1986
,东京。
附录一 万佛影铭并序
释慧远法师《广弘明集》卷十五,《大正藏》卷五十二
,页197-198
夫滞于近习,不达希世之闻;抚常永日,罕怀事外之感。是使尘
想制于玄襟,天罗网其神虑。若以之穷龄,则此生岂遇;以之希心,
则开彻靡期。于是发愤忘寝,情百其慨;静虑闲夜,理契其心。尔乃
思沾九泽之惠,三复无缘之慈,妙寻法身之应,以神不言之化。化不
以方,唯其所感,慈不以缘,冥怀自得。譬日月丽天,光影弥晖,群
品熙荣,有情同顺。咸欣悬映之在己,罔识曲成之攸寄。妙物之谈,
功尽于此。
将欲拟夫幽极,以言其道,仿□存焉而不可论。何以明之:法身
之运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图终而会其成,理玄于万化之表,数
绝乎无形无名者也。若乃语其筌寄,则道无不在。是故如来或晦先迹
以崇基,或显生涂而定体。或独发于莫寻之境,或相待于既有之场。
独发类乎形;相待类乎影。推夫冥寄为有待耶?为无待耶?自我而观
,则有间于无间矣。求之法身,原无二统,形影之分,孰际之哉。
而今之闻道者,咸摹圣体于旷代之外,不悟灵应之在兹;徒知圆
化之非形而动止方其迹,其不诬哉。
远昔寻先师,奉侍历载。虽启蒙慈训,托志玄籍,每想奇闻以笃
其诚。遇西域沙门,辄餐游方之说,故知有佛影而传者尚未晓然。及
此山,值罽宾禅师、南国律学道士,与昔闻既同,并是其人游历所经
,因其详问,乃多有先征。然后验神道无方,触像而寄。百虑所会,
非一时之感。于是悟彻其诚,应深其信。将援同契,发其真趣,故与
夫随喜之贤,图而铭焉:
廓矣大像 理玄无名 体神入化 落影离形
回晖层岩 凝映虚亭 在阴不昧 处闇逾明
婉步蝉蜕 朝宗百灵 应不同方 迹绝两冥
茫茫荒宇 靡劝靡奖 淡虚写容 拂空传像
相具体微 冲姿自朗 白毫吐曜 昏夜中爽
感彻乃应 扣诚发响 留音停岫 津悟冥赏
抚之有会 功弗由曩 旋踵忘敬 罔虑罔识
三光掩晖 万像一色 庭宇幽蔼 归途莫测
悟之以静 震之以力 慧风虽遐 维尘攸息
匪伊玄览 孰扇其极 希音远流 乃眷东顾
欣风慕道 仰规玄度 妙尽毫端 运微轻素
180页
托彩虚凝 殆映霄雾 迹以像真 理深其趣
奇兴开衿 祥风引路 清气回轩 昏交未曙
仿□神仪 依稀真遇 铭之图之 曷营曷求
神之听之 鉴尔所修 庶兹尘轨 映彼玄流
漱情灵沼 饮和至柔 照虚应简 智落乃周
深怀冥托 宵想神游 毕命一对 长谢百忧
晋义熙八年(412) 岁在壬子五月一日,共立此台,拟像本山,因
即以寄诚。虽成由人匠而功无所加。至于岁次星纪赤奋若贞干太阴之
墟,九月三日,乃详检别记,铭之于石。爰自经始,人百其诚,道俗
欣之,感遗迹以悦心。于是情以本应,事忘其劳。于时挥翰之宾,佥
焉同咏。咸思存远,猷托相异闻。庶来贤之重轨,故备时人于影集。
大通之会,诚非理所期。至于伫襟遐慨,固已超乎神境矣。
附录二 十方诸佛观法
出罗什译《思惟略要法》,《大正藏》卷十五,页299
念十方诸佛者,坐观东方,廓然明净,无诸山河石壁,唯见一佛
结跏趺坐,举手说法。心眼观察,光明相好,画然了了。系念在佛不
令他缘,必若余缘,摄之令还。如是见者,更增十佛。既见之后,复
增百千,乃至无有边际。近身则狭,转远转广,但见诸佛光光相接。
心眼观察得如是者,回身东南复如上观。既得成就,南方、西南
方、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上下方都亦如是。
既得方方皆见诸佛如东方已,当复端坐,总观十方诸佛。一念所
缘,周匝得见。定心成就者,即于定中,十方诸佛皆为说法,疑网云
消,得无生忍。
若宿罪因缘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悔,随喜劝请,渐自
得见。纵使诸佛不为说法,是时心得快乐,身体安隐,是则名为观十
方诸佛也。
附录三 观像三昧(亦名念佛定、观佛三昧)节要
罗什译《禅秘要法》卷三,《大正藏》卷十五,页255-256
地既明已,还当摄心观于前地作莲花想。其华千叶,七宝庄严。
复当作一丈六金像想,令此金像结跏趺坐,坐莲花上。
181页
见此像已,应当谛观顶上肉髻。见顶上肉髻,发绀青色。一一发
舒长丈三,还放之时,右旋宛转。有琉璃光住佛顶上。如是一一孔一
毛旋生,观八万四千毛皆使了了。
见此事已,次观像面。像面圆满如十五日月,威光益显,分齐分
明。
复观额广平正,眉间毫相白如珂雪,如颇梨珠,右旋宛转。
复观像鼻,如铸金铤,似鹰王□,当于面门。
复观像口,唇色赤好,如频婆罗果。
次观像齿,口四十齿,方白齐平。齿上有印,印中出光,如白真
珠,齿间红色,流出红光。
次观像颈,如璃璃筒,显发金颜。
次观像胸,德字卍字,众相印中极令分明。印印出光,五色具足
。
次观像臂如像王鼻,柔软可爱。
次观像手,十指参差,不失其所,手内外握。手上生毛,如琉璃
光,毛悉上靡如赤铜爪。爪上金色,爪内红色,如赤铜山与紫金合。
次观合曼掌,犹如鹅王,舒时则现,似真珠网,摄手不见。
观像手已,次观像身。方坐安隐如真金山,不前不却,中坐得所
。
复观像胫如鹿王□,□直圆满。
次观足跌平满安祥。足下莲花千幅具足。足上生毛,毛如绀琉璃
,毛皆上靡。脚指齐整,参差得中;爪色赤铜。于脚指端亦有千辐轮
相,脚指网间,犹如罗文,似雁王脚。
如是诸事及与身光、圆光、项光。光有化佛、诸大比丘众、化菩
萨。如是化人如旋火轮,旋逐光走。
如是逆观者,从足逆观乃至顶髻。顺观者,从顶至足。
如是观像使心分明,专见一佛像。见一佛像已,复当更观得见二
像。......。见二像已,复见三像。......。乃至见十像。见十像已
,心转明利,见阎浮提齐四海内......满中佛像。
......,见坐像已,复更作念,世尊在世,执钵持锡,入里乞食
,处处游化,以福度众生。我于今日,但见坐像,不见行像,宿有何
罪。作是念已,复更忏悔。既忏悔已,如前摄心,系念观像。观像时
,见诸坐像,一切皆起。巨身丈六,方正不倾。身相光明,皆悉具足
。见像立已,复见像行。执钵持锡,威仪庠序。
182页
"The Amitabha Crypt in Gave No. 169 of Ping-ling Monastery
and its Relation to Buddhist Doctrine and Meditational
Practice."
---Lai Peng-jeu
The Ping-ling Monastery in Yung-ching, Kansu, is situated
in the Ho-hsi Corridor, a key passag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from Central Asia to China. The creation of the
images found in Cave No.169 is contemporary to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Mahayana` in China. These images,
preserved in tact, and the inscriptions that accompany them
are among the earliest extant Chinese epigraphical/
representational materials on the pure lands.
A discussion of these images and inscriptions as they
relate to doctrine and meditation sheds light on aspects of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in China. For instance, the
Buddha-images that appear in the Buddha's halo are linked to
visualization practices centered on the dharmakaya; and the
celestial beings that appear in the light around the Buddha's
body stem from early practices involv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pure land. In addition, the "Buddhas of the Ten
Directions" on the ceiling of the crypt are the earliest
example of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al exercises discussed
by Kumarajiva.
Analysis of the Amitabha Crypt not only reveals much
about Cave No.169 at Ping-ling Monastery, it also touches on
a number of issues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t doctrine,
meditation. and pure land history and art. In addition, the
crypt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sia, northwestern China, and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the period when Buddhism spread to China from India.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