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贵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刘贵杰
新竹师范学院教授
中华佛学学报第 4 期
页 235 ~ 285
--------------------------------------------------------------------------------
235页
提要
道安为东晋高僧,著名佛教学者,十二岁出家,因形貌
黑丑,未被重视,令作农务。 然本性聪敏,博学强记,数年
之后,其师改变态度,令受具足戒,并准其出外参学。 年约
二十余岁, 于后赵邺都得佛图澄嫡传,因而经常代澄讲说,
并解答疑难问题,故有“漆道人,惊四邻”之誉。
道安穷览经典, 钩深致远,所注《般若》、《道行》、
《密□》、《安般》诸经,序致渊富,妙尽深旨。 后在襄阳
、长安等地传布佛法, 主倡“本无”之学,衍为般若学六家
七宗之本无宗。 因其生当玄学与佛学互融之际,故每藉老庄
词语, 论述佛经之要旨,而有言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
为”、“与进度齐轸,逍遥俱游”。 道安谓“先旧格义,于
理多违”、“弘赞理教, 宜令允惬”,然亦援外书以明内典
,未能摆脱格义之窠臼,其思想深受玄学之影响。
道安认为“禅”系断惑之正要, “定”乃伏结之初门,
“止”为禅定之胜因, “观”乃智慧之由籍,所言“执寂以
御有,崇本以动末”,实为禅观之要路。 道安之“执寂御有
”意即王弼之“崇本息末”, “执寂”正是“本无”之意,
就王弼而论,“本无”实即“以无为本”。 道安亦藉何晏之
易理以解释其禅观, 复以禅观阐明何晏所欲达乎之玄学境界
, 进而扩展其玄学之领域,故道安之禅观系受王弼、何晏之
玄学观点所影响。 道安思想系由禅观之学以入般若之境,首
以“执寂御有”之“本无”概念诠释“安般守意”之禅观,
复藉“以无为本”之“本无”观念说明般若性空之义理。
道安初期之禅观乃在否定“末”“有”, 而复归“本”
“无”,其般若思想,
236页
则以“一”或“如”为本体, 而消解“本”与“末”、“有
”与“无”之对立, 视“真如”为“本末等尔”,视“法身
”为“有无均净”; 真如、法身实即超越对立之“一”或“
如”,此“一”或“如”乃指“绵绵常存”之本体。 此种见
解,就理论而言,可谓源自《庄子?齐物论》之思想。 道安
复认为“等 ( 观 ) ”、 “不二入 ( 观 ) ”可与“一”或
“如”冥合,并视之为对立概念 ( 本与末; 有与无 ) “两
忘”“双亡”之观法。 因此,“安般守意”之禅观乃与“空
有一如”之般若互相泯合,圆融无碍也。
道安深知《增一阿含经》录有戒律, 以为绳墨,旨在警
示参学者淬励心志,检束行为。 道安认为修持有其次第,无
论在家出家,莫不以戒为始,乃可奠基。 戒律实为三学之本
,守戒始能得定,得定方可发慧。 佛教僧团首重戒律,犯戒
必遭弹劾, 此系因“须臾不矜不庄,则伤戒之心入矣”,破
戒之心已萌,而欲免入恶道,未之有也。 故道安乃言“宁持
戒而死, 不犯戒而生”,此种洁身自爱,笃守戒律之行持,
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精神,足为后世修行者之楷模。 道安
复注重佛典之翻译, 且谓翻译佛经有五失本、三不易之困难
,此皆为其经验之谈,后世译经,多所依循。
道安特重戒、定、慧三学, 认为三学乃“至道之由户,
泥洹之关要也”, 并总结汉代以来流行中土之禅观与般若二
系之学说, 且组织僧徒、制定戒规、以释为姓、整理佛典、
主持译经、编纂经录, 对中国佛教之奠基与发展,均有卓越
之贡献, 诚佛门之龙象也,于中国佛教史上实有崇高之地位
。 本文依次析论其方外思想、佛学思想、禅观思想、般若思
想、戒律思想、译经思想, 以显其在初期中国佛教思想之胜
义。
237 页
一、 前言
道安为东晋、前秦时代高僧, 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
一“本无宗”之主要代表人物。 据《梁高僧传》卷五记载,
道安本性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 十二岁出家,受
具足戒后, 入邺城(今河北临漳)师事佛图澄(西元 232~3
48 ),其后在山西、河北、河南一带研习禅学,弘扬佛法,
徒众数百。 后赵石氏被灭后,即南下襄阳等地传法十五年,
著重般若学说。东晋太元四年(西元 379 年),前秦苻坚攻
克襄阳, 道安即被送至长安(今西安市),于五重寺弘法,
并主持译经。 曾与法和协助僧伽提婆(一译僧伽提和)、昙
摩难提与僧伽跋澄等译出部分《阿含经》与说一切有部论书
等。 鉴于沙门多随师姓,以为师莫如佛,以显佛徒一家,故
倡沙门以释为姓,为后世僧徒所遵循。 道安并制定僧尼轨范
, 条为三例,对僧团讲经说法、食住与平日佛教仪式亦有规
定。 将空无、寂静之“本无”视作宇宙之本体,主张通过禅
定, 扫除杂染妄念,使“心”与“本无”合而为一,以臻于
佛法最高之境。 并总结汉代以来流行之禅观与般若二系学说
;著有〈光赞折中解〉、〈放光般若析疑准〉等文, 与经论
序文近二十篇, 注有《道行品经》及《安般守意经》等,且
整理新旧译之经典,辑有《综理众经目录》。 现存资料主要
为经序,收录于《出三藏记集》。 弟子有数千人,其中较著
名者为慧远与僧睿、慧持等。
二、道安之生平著述
道安(西元 312 ~ 385 ), 生于西晋永嘉六年(西元
312 年),遭逢乱世,早丧双亲, 自幼即由外兄孔氏抚养,
七岁读书,再览能诵。 十二岁出家,因形貌甚陋,不为剃度
师所重, 受命“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
” ( 注 1)。 数年之后,方启师求经,其师始授以《辩意经
》与《成具光明经》, 道安赍经入田,因息就览,暗诵不已
, 暮复还师,并“执经覆之,不差一字,师大惊嗟,而敬异
之。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 ( 注 2)。
其后,道安至邺,遇佛图澄,澄见而嗟叹,与语终日,
众人因其形貌黑丑,咸共轻怪,澄谓众曰:“此人远识,非
尔俦也”(注3)。道安因而成为佛图澄之弟子。佛图
───────────
(注1) 《高僧传》卷第五?〈释道安传〉,《大正》50-351下。
(注2) 《高僧传》卷第五?〈释道安传〉,《大正》50-351下。
(注3) 《高僧传》卷第五?〈释道安传〉,《大正》50-351下。

            238 页

澄每次讲经,均由道安覆述,当时疑难锋起,道安挫锐解纷
,游刃有余,时人乃有“漆道人,惊四邻”之赞语。佛图澄
圆寂后,石氏内乱,道安避难濩泽(山西省阳城县),时沙
门竺法济、支昙讲《阴持入经》,道安从之受业。后与同学
竺法汰俱憩飞龙山,并与僧先、道护共同研究经典,且于太
行山创立寺塔,改服从化者,几乎“中分河北”。继应武邑
太守庐歆之请前去开讲佛法。年四十五,复还冀州(今河北
省高邑县西南),住受都寺,徒众数百,常宣法化,并应赵
王石慕之请,入华林园(北朝宫苑,在今河南临漳西南古邺
城北),然因冉闵之乱,道安复率众入王屋(今山西省垣曲
县)之女林山。后渡黄河避难,迁至陆浑(河南省嵩县),
山楼木食,以修道行。复因慕容俊乱军逼近,又逃至新野(
河南省新野县)。
为广布教化,道安乃令法汰前赴扬州,法和深入巴蜀,
己则亲率弟子慧远等四百余人南下襄阳,因门人众多,白马
寺狭,乃以清河张殷之宅改建寺院,名为檀溪寺,因有富豪
资助,故能建塔五层,起房四百。凉州刺史杨弘忠送铜万斤
;苻坚致赠黄金倚像、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
成像各一尊;东晋孝武帝亦下诏遣使表扬其高德重望。襄阳
高士习凿齿,锋辩天逸,名震当时,道安未至襄阳,早已致
书通好,及闻安至,即往修造。宾主既坐,习乃言:四海习
凿齿,安则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道安在襄阳前
后十五年,穷览经典,钩深致远,注《般若》、《道行》、
《密迹》、《安般》诸经,又为四方从学之士,制定僧尼规
范,即行香定坐、上经上讲之法,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
以及布萨差使悔过之法。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西元379年), 苻坚遣苻丕攻占
襄阳,道安与习氏俱获于坚,苻坚谓仆射权翼曰:“朕以十
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翼曰:‘谁耶?’坚曰:‘
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注4),可知苻坚对道安之景仰。
道安应苻坚之请,由襄阳至长安,住五重寺,僧众数千,大
弘法化。道安久居长安,除讲经说法外,复倡导翻译佛典,
如昙摩难提译《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三法度论
》;僧伽提婆译《阿毗昙八犍度论》;鸠摩罗跋提译《毗昙
心论》、《四阿鋡暮抄》;昙摩□译《摩诃钵罗蜜经抄》;
耶舍译《鼻奈耶》,道安均与竺佛念、道整、法和参与其事
,或考正译文,或劝令重译。其“五失、三不易”之说,皆
为经验之谈,而为后世译经之圭臬。
道安多闻广识,长安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时人
有“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之语,可见道安为当世推重之一
斑。因此,当苻坚欲攻东晋,朝臣劝谏无效之
───────────
(注4) 《高僧传》卷第五?〈释道安传〉,《大正》50-
352下。

            239 页

时,唯请道安乘机“为苍生致一言”。道安乃在与苻坚同舆
之际,进言相劝,然苻坚未从,终至败亡,北方复陷于分裂
与混乱,长安伐鼓近郊,道安仍译经不倦。东晋孝武帝太元
十年(西元385年)二月八日,道安忽告众曰:吾当去矣!
是日斋毕,无疾而卒,春秋七十有四。
道安毕生致力《般若经》之研究,因注释《光赞般若经
》,而成《放光般若析疑准》、《放光般若析疑略》、《放
光般若起尽解》;因注疏《道行般若经》,而有《道行经集
异注》。关于禅观之作有:《大十二门注》、《小十二门注
》、《了本生死经注》、《人本欲生经注撮解》、《安般守
意经解》、《阴持入经注》、《大道地经注》;尚有《贤劫
八万四千度无极经解》、《密迹金刚持心梵天经甄解》等二
十余部注释之书(均已佚散),可谓佛典注释之祖。
在注释佛经之际,道安复撰写各类经典之序文,以阐明
佛典翻译之由来、佛典之题解,及其独特之见。例如:〈安
般注序〉、〈阴持入经序〉、〈人本欲生经序〉、〈了本生
死经序〉、〈十二门经序〉、〈大十二门经序〉、〈道行经
序〉、〈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
序〉、〈增一阿含序〉、〈道地经序〉、〈十法句义经序〉
、〈阿毗昙序〉、〈□婆沙序〉、〈比丘大戒序〉等十四经
序(俱载于《出三藏记集》,《大正藏》卷五五),本文即
据此现存有限之资料,析论其思想之大要。

三、道安之方外思想

魏晋之世,时人竞尚玄论,固为事实,而儒道思想并行
不悖,深于玄学者,虽崇庄老,然仍尊儒术;虽身入空门,
亦受习儒学。道安家世英儒,多所博涉,“内外群书,略皆
遍睹,阴阳算术,亦皆能通”(注5),故曰:

“圣人也者,人情之积也。圣由积靡炉锤之间,恶可
已乎”(注6)

圣人之品德修养乃由凡夫日日琢磨,真积力久方可臻于
炉火纯青之境,何能怠惰间断哉!且圣人立名无常,因病予
药,觉润苍生,感而遂通,故道安云:

───────────
(注5) 《高僧传》卷第五?〈释道安传〉,《大正》50-
352下。
(注6) 〈十法句义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
正》55-70中。

            240 页

“立名无常名,则神道矣;授药无常药,则感而通故
矣”(注7)

圣人之心,寂然不动,为渡众生,乃不执于定名,不囿
于一法,因材施化,普救群迷,故能感而遂通且:

“神变应会,则不疾而速,洞照傍通,则不言而化”
(注8)

圣心感事应物,不惑不迷,不疾而速,不言而化,应会
无穷,泽润各方,此乃源自《易经》之思想,道安复云:

“知异知同,是乃大通;既同既异,是谓大备也。以
此察之,义焉庾哉!义焉庾哉!”(注9)

圣人既能洞彻异同,故曰“大通”,复可冥合异同,故
曰“大备”,必兼具此“大通”“大备”之德,始臻圣境也
。道安复曰:

“明此二行,于三十万言,其如视诸掌乎!颠沛造次
,无起无此也”(注10)

“二行”指禅观与般若,两者经卷繁浩,修行之人视之
为掌中之珍,虽颠沛造次,亦不敢或忘。“颠沛造次”语出
《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道安云:

“有力道士乃能见当以著心焉,如其轻忽不以为意者
,幸我同志鸣鼓攻之可也”(注11)


───────────
(注7) 〈十法句义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
正》55-70上。
(注8) 〈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上。
(注9) 〈十法句义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
正》55-70中。
(注10)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中。
(注11) 〈增一阿含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九,《大正
》55-64中-下。

            241 页

出家修行之士,必得体悟真谛,拳拳服膺,不可轻忽,
否则同修之人,当可鸣鼓攻之。道安云:

“贪淫囹者,荒色勃烝,不别尊卑,浑心耽勉,习以
成狂,亡国倾身,莫不由之”(注12)

荒淫无度,贪财好色,尊卑不别,君臣不辨,沉湎酒色
,习以成性,则必招致灭身亡国,仁人君子,不可不慎。儒
者首重正名,正君臣父子之名,正上下尊卑之名,且戒酒色
,以免乱国损身,道安亦有同感焉。道安曰:

“无形而不因,故能开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
(注13)

有因有形,以显事物之最终真相;无事不适,以示人事
之各得其宜。此诚《易经》所云:“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如斯而已者也”(〈系辞传〉上)。此外,道安云:

“道之所寄,无往不因;德之所寓,无往不托”( 注
14)

“道”、“德”为老子哲学之基本范畴,“道”为宇宙
之本体;“德”即得之于道,乃道之性能。《老子》云:“
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即指“道”生天生地,“
德”蓄养万物,无不因其事,无不顺其成。道安云:

“人之处世,曚昧未祛,熙熙甘色,如飨大牢”( 注
15)

世人安于逸乐,迷于美味,其中隐伏忧患,而曚昧无知
,末句语出《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二十章)。
道安曰:

───────────
(注12)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注13) 〈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3下。
(注14) 〈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3下。
(注15)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下中-下。
            242 页

“世之深病也;驰骋人心,变德成狂;耳聋口爽,耽
醉荣宠;抱痴投冥,酸号三趣”(注16)

驰骋田畋令人心发狂,靡靡之音令人振耳欲聋,过份贪
求令人食不知味,执著荣宠令人患得患失,痴迷不悟令人趋
向三趣(地狱、畜牲、饿鬼三恶道),此为世人之通病也。
本句乃承袭《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之思想,故道
安云:“以大寂为至乐,五音不能聋其耳矣;以无为为滋味
,五味不能爽其口矣”(注17),即以“大寂”对治五音,以
“无为”对治五味。道安曰:

“圣人见强梁者不得其死,故训之以等。丹心仇亲,
至柔其志,受垢含苦,治之未乱,醇德邃厚,兕不
措角,况人害乎”(注18)

圣人深知强梁者不得其死,故而革除心机,弃绝巧智,
知荣守辱,洞烛先机,其德性醇厚,善于养生,岂会为害众
生?唯“令自浣涤,挫锐解纷,返神玄路”(注19)而已。道
安云:

“岂非为之乎未有,图难于其易者乎”(注20)

圣人察微知几,虽小事亦不忽视,故能化难于无形,防
患于未然,致治于未乱。盖天下之难事必自易时兴起,忽略
易时,失却机宜,难必更多。因此,须预审难事,有备于先
,毫不疏懈,故能此难为易,终无难矣。本句源自《老子》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六十三章)。道安复云:

“圣人有以见因华可以成实,睹末可以达本,乃为布
不言之教,陈无辙之轨”(注21)
───────────
(注16) 〈阴持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4下。
(注17) 〈阴持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4下。
(注18)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注19)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注20)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6上。
(注21)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中。

            243 页

圣人把握本体,理解现象,以无御有,以本制末,乃能
推行不言之教诲,陈敷无辙之行迹,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
寻。其中“不言之教”,乃源自《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道安云:
“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注22)
“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漠,块然无主,此智
之纪也”(注23)
“要斯法也,与进度齐轸,逍遥俱游,千行万定,莫
不以成”(注24)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语出《老子》“损之又
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两忘”、“块然”、“
逍遥”,语出《庄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
道”(〈大宗师〉)、“块然而自生耳”(向、 郭《庄注》
?〈齐物论〉)、“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大宗师〉)。魏晋之世,盛行玄学,时僧乃藉易、老
、庄词语,谋对印度佛学有所理解,故“以经中事数,拟配
外书”(注25),此之谓“格义”(量度经文正义)。道安虽
谓“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弘赞理教,宜令允惬”(注26)
,然亦未彻底摆脱格义之窠臼,故知道安思想深受玄学影响
,而富有老庄色彩。兹将其著作涉及易、老、庄辞语者,对
列于次:
┌────────────┬────────────┐
│“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老子》“损之又损,以至│
│ 至于无为” │于无为”(四十八章) │
│“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
│ 至于无欲” │”(三章) │
│“夫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老子》“执古之道,以御│
│ 末,有何难也” │今之有”(十四章) │
│“斯皆四乘之妙止,御六息│《庄子》“若夫乘天地之正│
│ 之大辩者也” │,而御六气之辩”(〈逍遥│
│ │游〉) │
───────────
(注22) 〈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3下。
(注23)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上。
(注24)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上。
(注25) 《高僧传》卷第四,〈竺法雅传〉,《大正》50-
347上。
(注26) 《高僧传》卷第五,〈僧光传〉,《大正》50-355
上。

            244 页

│“成务者,即万有而自彼;│《易》“夫易,开物成务,│
│ 开物者,使天下兼忘我也│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 ” │”(〈系辞〉上) │
│──以上〈安般注序〉 │ │
│“驰骋人心,变德成狂;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 聋口爽,耽醉荣宠”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以大寂为至乐,五音不能│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 聋其耳矣;以无为为滋味│;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五味不能爽其口矣” │十二章) │
│“其为行也,唯神矣,故不│《老子》“是以圣人不行而│
│ 言而成;唯妙矣,故不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 而至” │(四十七章) │
│“统斯行者,则明白四达”│《老子》“明白四达,能无│
│ │知乎”(十章) │
│“大慈流洽,播化斯土,译│《易》“夫易彰往而察来,│
│ 梵为晋,微显阐幽” │而微显阐幽”(〈系辞〉)│
│ │下) │
│──以上〈阴持入经序〉 │ │
│“不言而化,故无弃人;不│《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
│ 疾而速,故无遗物” │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 │故无弃物”(二十七章) │
│“神变应会,则不疾而速”│《易》“唯神也,故不疾而│
│ │速,不行而至”(〈系辞〉│
│ │上) │
│──以上〈人本欲生经序〉│ │
│“世人游此犹登春台,甘处│《老子》“众人熙熙,如享│
│ 欣欣,如居华殿” │太牢,如登春台”(二十章│
│ │) │
│“令自浣涤,挫锐解纷,返│《老子》“挫其锐,解其纷│
│ 神玄路”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
│ │或存”(四章) │
│“渐断微想,以至于寂,味│《老子》“为无为,事无事│
│ 乎无味” │,味无味”(六十三章) │
│“丹心仇亲,至柔其志” │《老子》“虚其心,实其腹│
│ │,弱其志,强其骨”(三章│
│ │) │
│“受垢含苦,治之未乱” │《老子》“受国之垢,是谓│
│ │社稷主”(七十八章)、“│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 │

            245 页

│ │未乱”(六十四章) │
│“醇德邃厚,兕不措角” │《老子》“兕无所措其角,│
│ │虎无所措其爪”(五十章)│
│“穷神知化,何复加乎” │《易》“穷神知化,德之盛│
│ │也”(〈系辞〉下) │
│──以上〈十二门经序〉 │ │
│“三藏圣师莫不以为教首而│《易》“夫易圣人之所极深│
│ 研几也”〈了本生死经序│而研几也”(〈系辞〉上)│
│ 〉 │ │
│“执古以御有,心妙以了色│《老子》“执古之道,以御│
│ ” │今之有”(十四章) │
│“岂非为之乎未有,图难于│《老子》“为之于未有”(│
│ 其易者乎” │六十四章)、“图难于其易│
│ │”(六十三章) │
│“色解则冶容不能转,形解│《易》“慢藏诲盗,冶容诲│
│ 则无色不能滞” │淫”(〈系辞〉上) │
│──以上〈大十二门经序〉│ │
│“两忘玄漠,块然无主,此│《庄子》“与其誉尧而非桀│
│ 智之纪也” │,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
│ │宗师〉 │
│“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庄子》“关尹、老聃乎,│
│ 朽种” │古之博大真人哉”〈天下〉│
│“道动必反,优劣致殊,玄│《老子》“反者道之动;弱│
│ 诽不其宜乎” │者道之用”(四十章) │
│“要斯法也,与进度齐轸,│《庄子》“芒然彷徨乎尘垢│
│ 逍遥俱游” │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 │大宗师〉 │
│“颠沛造次,无起无此也”│《论语》“君子无终食之间│
│ │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
│ │于是”〈里仁〉 │
│──以上〈道行经序〉 │ │
│“佛之兴灭,绵绵常存,悠│《老子》“绵绵若存,用之│
│ 然无寄,故曰如也” │不勤”(六章) │
│“真际者,无所著也,泊然│《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
│ 不动,湛尔玄齐,无为也│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
│ ,无不为也” │自化”(三十七章) │
│ │ │

            246 页

│“万法有为,而此法渊默,│《庄子》“尸居而龙见,渊│
│ 故曰无所有者,是法之真│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
│ 也” │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在│
│ │宥〉 │
│“常道,则或曰无为,或曰│《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 复说也” │”(一章)“为无道,则无│
│ │不治”(三章) │
│──以上〈合放光、光赞随│ │
│略解序〉 │ │
│“正当以不闻异言,传令知│《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
│ 会通耳,何复嫌大匠之得│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
│ 失乎” │礼”(〈系辞〉上) │
│“巧则巧矣,惧窍成而混沌│《庄子》“日凿一窍,七日│
│ 终矣” │而浑沌死”〈应帝王〉 │
│“乃见前人之深谬,欣通外│《易》“元者,善之长也;│
│ 域之嘉会也” │亨者,嘉之会也”〈乾卦文│
│ │言〉 │
│──以上〈摩诃钵罗若波罗│ │
│蜜经钞序〉 │ │
│“诵二阿含,温故日新,周│《论语》“温故而知新,可│
│ 行诸国,无土不涉” │以为师矣”〈为政〉 │
│“斯谆谆之诲,幸勿藐藐听│《诗》“诲尔谆谆,听我藐│
│ 也” │藐”〈大雅?抑〉 │
│──以上〈增一阿含序〉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之墙邈然难逾矣” │(四十八章) │
│“其为像也,含弘静泊,绵│《老子》“绵绵若存,用之│
│ 绵若存,寂寥无言,辩之│不动”(六章)“寂兮寥兮│
│ 者几矣”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 │,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
│ │章) │
│“恍惚无行,求矣漭乎其难│《老子》“无状之状,无物│
│ 测” │之象,是谓惚恍”(十四章│
│ │) │
│“乃为布不言之教,陈无辙│《老子》“不言之教,无为│
│ 之轨” │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
│ │三章) │
│“髦彦六双率由斯路,归精│《老子》“谷神不死,是谓│
│ 谷神於乎羡矣” │玄牝”(六章) │
│“人之处世,曚昧未祛,熙│《老子》“众人熙熙,如享│
│ 熙甘色,如飨大牢” │太牢”(二十章) │

            247 页

│“真可谓盛德大业,至矣哉│《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
│ ” │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 │〈系辞〉上) │
│──以上〈道地经序〉 │ │
│“斯乃众经之喉衿,为道之│《庄子》“彼是莫得其偶,│
│ 枢极也” │谓之道枢”〈齐物论〉 │
│“夫玄鉴莫美乎同异,而得│《老子》“涤除玄览,能无│
│ 其门者或寡矣” │疵乎”(十章) │
│“授药无常药,则感而通故│《易》“寂然不动,感而遂│
│ 矣” │通,天下之故”(〈系辞〉│
│ │上) │
│──以上〈十法句义经序〉│ │
│“至德无妙而不出,可不谓│《论语》“泰伯其可谓至德│
│ 之邃乎” │也矣”〈泰伯〉 │
│“众祐有以见道果之至赜,│《易》“圣人有见天下之至│
│ 拟性形容,执乎真相,谓│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
│ 之大也” │宜”(〈系辞〉上) │
│“富邃洽备故,故能显微阐│《易》“夫易彰往而察来,│
│ 幽也” │而微显阐幽”〈系辞〉下)│
│──以上〈阿毗昙序〉 │ │
│“恨八九之年方窥其牖耳”│《老子》“不出户,知天下│
│ 〈□婆沙序〉 │;不窥牖,见天道”(四十│
│ │七章) │
│“然后乃知淡乎无味,乃直│《老子》“道之出口,淡乎│
│ 道味也”〈比丘大戒序〉│其无味”(三十五章) │
└─────────────────────────┘

魏晋时期,玄学盛倡,乃当时学术思想之主流,在此玄
学思潮影响下,中国学者乃以玄思吸收佛学,僧伽亦以佛法
与玄理沟通,谈玄者,多引用佛典;佛学者,多比附玄理。
佛史显示,晋代僧家每将佛法名相与中国老庄概念互相比附
,认为可以量度经文正义,此对融汇中印思想有其特殊贡献
。此后,印度佛法乃能融入中国固有思想中,而渐次深化,
实其理有必至,事有固然者也。

四、道安之佛学思想

道安理怀简衷,多所博涉,阴阳算数,亦皆能通,佛经
妙义,故所游刃,其有言曰:

            248 页

“人在生死,莫不浪滞于三世,飘萦于九止,绸缪于
八缚者也”(注27)

“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九止”乃一欲
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三定生喜乐地(色
界第二禅)、四离喜妙乐地(色界第三禅)、五舍念清净地
(色界第四禅)、六空无边处地(无色界第一定)、七识无
边处地(无色界第二定)、八无所有处地(无色界第三定)
、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无色界第四定)。“八缚”为无惭、
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等缠缚身心之烦恼。众
生流浪生死,三世轮转,飘泊于九止,牵缠于八缚。道安云:

“凡在三界,罔弗冠痴佩行(疑为衍)婴,舞生死而
趋阴堂,揖让色味,骖惑载疑,驱驰九止者也”(
注28)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乃有淫食二
欲众生所居之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之四大洲,
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乃无淫食二欲,然仍有色相
之众生所住之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乃色
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之众生所居之世界,四空天属之
。此三界皆为凡夫生死往来之境,故佛家乃以跳出三界为目
的。凡在三界之内,无不愚顽癫狂,造业获罪,生死轮转,
趋于幽冥之地,甚者贪图美色,疑惑丛生,驱驰九止,何能
自拔于苦海!道安云:
“愚痴城者,诽古圣,谤真谛,慢二亲,轻师傅,斯
病尤重矣”(注29)

愚痴之人,不明真理,毁谤圣贤,怠慢双亲,不敬师长
,罪业尤其深重。道安云:

“夫计身有命,则随缘缚,谤佛毁信,若弥纶于幽室
矣”(注30)

───────────
(注27) 〈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上。
(注28) 〈了本生死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中。
(注29)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注30) 〈了本生死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中。
            249 页

计人有生之年,均为外缘所缚,甚者诽谤佛法,不信三
宝,此等恶人,无处无之。道安曰:
“既生□[屯]邅,罹遘百凶,寻旋老死,婴苦万端,漂溺
五流,莫能自返”(注31)

人生在世,路途险恶,事事多艰,生老病死,旋踵而至
,旋踵而来,孤苦飘零,无法自已,故道安云:

“夫唯正觉乃识其谬耳,哀倒见之苦,伤蓬流之痛,
为设方便,防萌塞渐,辟兹慧定,令自浣涤,挫锐
解纷,返神玄路”(注32)

“倒见”即颠倒之见,共有四种:无常为常、以苦为乐
、无我为我、不净为净。道安以为正真之觉者乃能了知以幻
为实,以假为真之误谬,对于颠倒之见解,深觉苦楚;对于
飘泊之人生,深感伤痛,因此,随缘方便,防微杜渐,定慧
双修,自我洗涤,收敛锋芒,消解纷扰,反观自性。道安云

“圣人深见,以为苦证,游神八路,长陟永安。专精
稽古,则逸乐若此,开情纵欲,则酸毒若彼。二道
显著,宜顺所从”(注)33

“八路”又名“八正道”,即八种离苦得乐之法:一正
语(正当之言语)、二正业(正当之行为)、三正命(正当
之职业)、四正念(正确之观念)、五正定(正确之禅定)
、六正见(正确之知见)、七正思惟(正确之思考)、八正
精进(正当之努力)。依此八路,可证得阿罗汉果。释迦见
众生随缘牵缠,流转生死,因而敷演八路,使之脱离苦海,
永得安乐。俗人若专精勤修,则身心轻安,如尽情纵欲,则
痛苦无穷。研修佛法与开情纵欲,两者差异至为显著,宜谨
慎抉择。道安云:

“以慧探本,知从痴爱,分别末流,了之为惑,练心
攘慝,狂病瘳矣”(注34)
───────────
(注31)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下。
(注32)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注33)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下。
(注34)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250 页

以无上之慧力,了知宇宙现象均由痴爱而起,皆为业惑
感招,迷昧真性,若能修心除恶,则痴迷之病,即可痊愈。
道安曰:

“要者,八忍九断,巨细毕载,非人中之至练,其孰
能致于此也。”(注35)

四法忍与四类忍合称“八忍”。四法忍为苦法忍、集法
忍、灭法忍,道法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四类忍为苦类忍
、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
以上八忍可断除三界见惑。九断或为断灭九种烦恼:爱、恚
、慢、痴、疑、见、取、悭、嫉。要之,真修实练者须坚守
八忍,断除九结,然若非痛下决心,勤于修炼之人,何克臻
此境界,道安曰:

“不滞者,虽游空无识,泊然永寿,莫足碍之,之谓
真也”(注36)

不滞于物,方能体“空”;不执事相,寂然不动,淡泊
无为,万物融协,互不相碍,此即真修之境也。道安云:

“若取证则拔三结,住寿成道,径至应真,此乃大乘
之舟濈,泥洹之关路”(注37)

“三结”即见思、尘沙、无明三种烦恼,系缚众生身心
,使之无法解脱,永轮生死。“泥洹”即“涅槃”,又名“
圆寂”,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佛之圣境乃拔
除三结,现世成道,应现真身之境,此为大乘佛法之津筏,
离苦得乐之进路。道安以为成佛之道在于安般与念根,故云


“安般居十念之一,于五根则念根也”(注38)

───────────
(注35) 〈阿毗昙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72中。
(注36)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上。
(注37) 〈阴持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上。
(注38) 〈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3下。

            251 页

安般即梵语Anapana-smrti之简译, 亦即安那般那或阿
那波那之音译,直译念出入息,意译持息或数息观。“念”
即梵语smrti,或译为忆。“十念”即念佛、念法、念僧、
念戒、念施、念天、念灭、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
“五根”即信、精进、念、定、慧五无漏根,于清净中,坚
持五根,有增上作用,故成佛之道乃在“定”与“念”。道
安曰:

“定有三义焉,禅也、等也、空也。用疗三毒,绸缪
重病”(注39)

梵语Samadhi音译为“三摩地”或“三昧”, 意译为“
定”,乃心住一境而不散乱之精神状态。道安认为“定”有
三种意义:一为禅,二为等(观),三为空。修定可以对治
三毒(贪、嗔、痴),医疗重病。道安云:

“根立而道生,觉立而道成,莫不由十二门,立乎定
根以逆道休也”(注40)

十二门即四禅、四无量、四空定。修习十二门禅可以固
“根”启“觉”,而致生道成道,且“定”功湛深,亦可防
止道心退失。道安云:

“是乃三乘之大路,何莫由斯定也。自始发迹,逮于
无漏,靡不周而复始。习兹定也,行者欲崇德广业
,而不进斯法者,其犹无柯而求伐,不饭而徇饱,
难以获矣”(注41)

“定”乃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修行工夫,若能奋
发精进,必至清净无染,摆脱烦恼之境。修行之人,如欲崇
德广业,而不努力修“定”,则无异于缘木求鱼,不食求饱
,一无所获。道安自述其日常生活曰:

“所乐而现者,三观之妙也;所思而存者,想灭之辞
也”(注42)

───────────
(注39)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中。
(注40)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6中。
(注41)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6上。
(注42) 〈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中。

            252 页

“三观”之意颇多,一指天台三观:空观、假观、中观
。“空观”即观诸法空无自体;“假观”即观诸法但有缘生
假相;“中观”即观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实理。
修此三观,能破五惑、证三智、成三德。二指华严三观:真
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真空观”即观一切法界
事相,皆以空为性,惟此空并非虚无之空,而是超绝诸相之
真如理性;“理事无碍观”即观真如理性能生万法,万法即
为真如,犹水即是波,波即是水;“周遍含容观”即观诸法
互相含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
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而相应。三南山三观:性空观、相
空观、唯识观。“性空观”即观诸法缘生性空;“相空观”
即观诸法空无虚妄;“唯识观”即观诸法唯识所现。四慈恩
三观:即有观、空观、中观。“有观”即观依他圆成之二性
为有;“空观”即观遍计一性为空;“中观”即观诸法以遍
计执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圆成之故,非空,亦即非有非空
之中道。五《人本欲生经》之三观:身观、五阴观,六衰观
。“身观”即观身为幻;“五阴观”即观色、受、想、行、
识为空。“六衰观”即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
耗真性。道安所谓之“三观”似指《人本欲生经》之“三观
”,并自称其所乐而玩味者,乃三观之妙用;其所澹思存虑
者乃除惑之良方也。道安复云:

“大圣以是达五根,登无漏,扬美化,易顽俗,莫先
于正,靡不由兹也。真可谓盛德大业,至矣哉”(
注43)

“五根”:一指眼、耳、鼻、舌、身五根。眼根能生眼
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
生身识。二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乃产生圣
道之根本,故名“五根”。依道安之意,五根系指信、进、
念、定、慧五根。“无漏”即清净无烦恼之意。道德崇高且
精通佛法之人修习止观,故能五根牢固,清净无染,弘扬教
化,订顽易俗,真可谓盛德大业,至高宏伟矣。故知道安对
禅定与止观之重视,并显示其对佛学之正确了解。
梁《高僧传》谓道安出家三年后,首先阅览《辩意经》
,(即《辩意长者子经》),此经旨在阐释善恶果报之所以
然,又名《诸法要义》,对初入佛门之人,深具启信作用,
道安即由此经而建立其佛学基础与佛法信念,并促进其思想
之发展。其后复读阐释六度及不以生死为生死之《成具光明
经》,而奠定其般若思想之根基
───────────
( 注 43)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