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贵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53 页

。后又师事佛图澄,并研习安世高所译之《道地经》、《阴
持入经》、《大十二门经》等佛教典籍,与分析诸法之阿毗
昙学说(注44),以及禅观经典。故道安之佛学思想架构乃兼
具毗昙、禅观、般若之义理,而于禅观与般若之持论,尤擅
胜义,以下拟析论其禅观思想与般若思想。

五、道安之禅观思想

禅观乃魏晋时期与般若学并行之佛学派别之一,东汉安
世高所译《安般守意经》为禅学传入中土之始。由汉至南北
朝,先后译出之禅经约五十种,学者群相研习,遂成派别。
禅观偏重修持,主要流行于北方。佛法初传,其时安世高一
系之禅法,主倡默坐专念,形成“心专一境”之观想,旨在
修炼精神,守意明心,亦即“摄心还念”使“诸阴皆灭”,
此即“安般守意”,亦即禅观,其重要典籍有《安般守意经
》、《阴持入经》,……等。魏晋以还,流行之禅法大抵承
此一支之统诸。道安曾注《安般》诸经,并为之序,妙尽深
旨,其有言曰:

“安般者,出入也。……是故安般寄息以成守,守四
禅寓骸以成定也。寄息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
阶之别”(注45)

安般即气息之出入,亦即调息,此种调息(数息观正)
乃修行应有之基础。安般乃依调息而成“守”,四禅则藉体
骸而成“定”。调息有:数、随、止、观、还、净六个阶段
,体骸修行则有四禅(注46)之阶段。数息观与四禅乃安般之
具体内容。道安以为禅观之修行,乃在人我双遣,守于唯守
,止心息念,寂然不动,故云:

“彼我双废者,守于唯守也。故《修行经》以斯二法
而成寂。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
,疾吹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舞,斯皆乘四禅
───────────
(注44) 道安云:“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其说智也
周,其说根也密,其说禅也悉,其说道也具”(〈
阿毗昙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55
.72 上),故知其对毗昙学说之推崇。
(注45) 〈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3 下。
(注46) 梵文 Caturdhyana 意译“四禅”,亦称“四禅定”
、“四静虑”、“四定静虑”,佛教用以治惑、生
诸功德之四种基本禅定,修四禅可生于色界四禅天
。其“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
”。从一禅至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四种
不同之精神境界。四禅由心理活动来分共三类十八
支,如表所示:
254页

之妙止,御六息之大辩者也”(注47)

修持之人于禅定深入有得,乃能遨游大千世界,与日月
同光,而不受铁围山与须弥山之限隔。若非行深禅定,调息
顺畅,何克臻此?道安曰:

“阴入之弊,人莫知苦,是故先圣照以止观,阴结日
损,成泥洹品,自非知机,其孰能与于此乎”( 注
48)

阴入即色、声、香、味、触、法等荫覆真理,积聚生死
之苦果。“止”,梵文Samatha(奢摩他), 译为“止寂”
或“禅定”。“观”,梵文Vipasyana(毗钵舍那), 意为
智慧。“止观”即“禅定”与“智慧”之合称。东晋名僧僧
肇(西元384~414)云“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
(《注维摩诘经》卷五)。“止”即让所观察之对象“住心
于内”,不分散注意;“观”即以“止”为基础,专

───────────

┌─────┬─────────┬─────┬───┐
│ 三类│ │ │ │
│十八支 │ 对 治 支 │利 益 支│自性支│
│四 禅 │ │ │ │
├─────┼─────────┼─────┼───┤
│ 初 禅 │寻(觉)、伺(观)│ 喜、乐 │心境性│
├─────┼─────────┼─────┼───┤
│ 二 禅 │ 内 等 净 │ 喜、乐 │心境性│
├─────┼─────────┼─────┼───┤
│ 三 禅 │ 行舍、正念、正知 │ 乐 │心境性│
├─────┼─────────┼─────┼───┤
│ 四 禅 │ 舍清净、念清净 │不苦、不乐│心境性│
└─────┴─────────┴─────┴───┘
“对治支”所列者,指能用以对治和由对治所达到之
心理活动;“利益支”是进入相应境界之主观感受
。如初禅虽已离“欲恶不善法”,感受到离开欲界
生活之喜、乐,但仍有寻(觉)、伺(观)等粗细
分别之心理活动,还应加对治。至二禅时,寻、伺
亦已断灭,形成内心信仰,名“内等净”,由此所
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名“定性喜乐
”。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
”境地,具正确意念与智慧活动,继续精进修习,
名“正念、正慧”,由此产生“离喜妙乐”。四禅
舍去三禅之妙乐,名“舍清静”;唯念修养功德,
名“念清净”,由此得“不苦不乐”之感受。此一
切思念活动与心理感受,均在“心一境性”之禅定
状态中进行,故名“自性支”。道安所谓“四禅”
乃指《人本欲生经》之“四禅色天”,亦即色界四
禅。
(注47) 〈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3下。
(注48) 〈阴持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4下。

255页

心一意观察与思维预定之对象。“止观”即定慧双修。“涅
槃”,梵文Nirvana之音译,旧译“泥洹”, 意译“灭度”
、“寂灭”、“无为”等;或称“般涅槃”、“般泥洹”(
Parinirvana),意译“圆寂”、“入灭”, 为佛家最高之
修行理想,一般乃指断灭“生死”、“烦恼”,而获得之精
神境界。小乘以“灭身灭智,损形绝虑”为“涅槃”;大乘
以“诸法实相”为“涅槃”。“实相”即“缘起性空”之异
名,故世间与涅槃,无有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有分别。
世人不知生死轮回之苦,佛陀乃教人止观双运,禅智双修,
解脱烦恼,灭除痛苦,以达自由自在之“涅槃”境域。有关
“智”与“观”之意义,道安亦有其持论而曰:

“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
智也。……三脱照空,四非明有,统鉴诸法,因后
成用,药病双亡,谓之观也”(注49)

“三脱”即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相解
脱门,乃禅定之一。空解脱为观一切法,由因缘而生,自性
本空,无作者,亦无受者,如此通达者,能悟入涅槃;无愿
解脱又名无作解脱,是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
不生希求后世之有,以悟入涅槃;无相解脱为了知四大五蕴
皆空,根身是假合之相,离人我执相,而悟入小乘之涅槃。
“四非”即四非常:无常、苦、空、非身。道安以为曲成决
著,八地无染谓之“智”,空有互融,主客双泯谓之“观”
,复云:

“圣人……乃为布不言之教,陈无辙之轨,阐止启观
,式成定谛”(注50)

圣人见微知著,因末达本,乃能行不言之教,陈无迹之
轨,宏止观之法,成涅槃之谛。通过“止观”,即可彻悟“
性空”之理,而成就佛果。道安曰:

“夫绝爱源、灭荣冀、息驰骋,莫先于止;了痴惑,
达九道、见身幻,莫首于观”(注51)

───────────
(注49)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中。
(注50)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中。
(注51)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中。

256页

调息静虑(止),可以割舍爱源,灭除荣宠,断绝攀缘
;洞彻事理(观),可以革去惑业、臻于九道(九有情居)
,可见“止”“观”之功,亦见其为道安所重,且有喻言曰:

“夫地也者,苞润施毓稼穑以成,镠镣琼琛罔弗以载
,有喻止观,莫近于此”(注52)

此乃道安推崇大地,承载万物,长养群生,无一挂漏,
并喻“道地”为止观,包藏定慧,成大佛境。道安复曰:

“无本之城杳然难陵矣,无为之墙邈然难逾矣”( 注
53)

止观乃契入“无本”(本无)、“无为”之法门,亦为
了脱生死,超越轮回之途径,端视个人之修持,他人无法替
代,故道安云:

“禅思守玄,练微入寂,在取何道,犹觇于掌,堕替
斯要,而悕见证,不亦难乎”(注54)

止观禅修,调息身心,寂然不动,无所执取,犹如掌中
之物,任运自如,游刃有余,然禅观之修炼,如人饮水,冷
暖自知,若欲取证他人,无异画饼充饥,无济于事。然则,
止观或禅智由何而得?道安云:

“物之不遗,人之不弃,斯禅智之由也”(注55)

真修之士,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廓然大公,无所
拣择。苗民混夷,亦可以化;牛溲马勃,皆得其用,故无弃
人,亦无弃物,此即禅智之所由。道安谓:

───────────
(注52)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中。
(注53)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上。
(注54) 〈阴持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上。
(注55) 〈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上。

257页

“故经曰:道从禅智得近泥洹,岂虚也哉?诚近归之
要也”(注56)
“行者□禅海之深醴,溉昏迷之盛火,激空净之渊流
,荡痴尘之秽垢,则皎然成大素矣”(注57)

佛典明载:止观双运,定慧双修,始可离苦得乐,得大
自在,故修行者必深入禅海,扫除执迷,涤荡尘垢,清净无
染,方能成就大定智慧,而达乎涅槃之境。道安云:

“明夫匪禅,无以统乎无方而不留;匪定,无以周乎
万形而不碍”(注58)

透过禅定即可统乎各方,周乎万形,亦且了无挂碍,任
运还同。实则“定”乃伏结之初门;“禅”为断惑之正要。
“定”乃爱养心识之善资;“禅”系策发禅解之妙术;“止
”是禅定之胜因;“观”为智慧之由籍。若能成就止观或定
慧二法,必可臻于无入而不自得之境。道安师承佛图澄,澄
即以神变见称,而神变又出于禅修,道安谓“禅定不愆,于
禅变乎何有也”(注59),“冀诸神通照我喁喁,必枉灵趾烛
谬正阙也”(注60),系受其师影响所致。其时修习之禅法与
后世之大乘禅不同,然道安依教修禅,真参实证之风对当时
习禅之人影响至深,堪为中国禅宗史上甚可注意之要事。此
外,道安早期之禅观乃藉玄学家何王“贵无”之论,以解释
安世高系统之禅学,兹分两点,析论如下:
一、道安以为息心去欲可以达于“安般守意”之境,道
安云:

“安般者,出入也。……寄息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
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无为故无形
而不因,无欲故无事而不适。无形而不因,故能开
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成务者,即万有而自
彼;开物者,使天下兼忘我也。彼我双废者,守于
唯守也。……夫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有何难
也”(注61)
───────────
(注56) 〈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上。
(注57) 〈大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注58)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6中。
(注59)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6中。
(注60)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下。
(注61) 〈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3下。

258页

此即认为“无为无欲”可以臻于寂然不动之“本无”境
界。道安藉老子之“损”与庄子之“忘”,以解释调息之理
,而藉《周易》之开物成务以说明坐禅之功,并藉《老子》
之无为无欲,《庄子》之忘人忘我,以阐释禅观之境。有关
本末、有无之论,魏晋玄学家王弼(西元226-249 )已有言
在先: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
矣”(注62)
“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
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故自统而寻之,
物虽众,则知可以一名举也”(注63)

王弼思想之要旨乃:以静制动,以一御万,以简御繁,
以寡济众。安世高系统之禅学所谓“安般守意,名为御意,
至得无为也”(注64),以及道安所言“执寂以御有”、“崇
本以动末”之观点,实即王弼所云:以一御万,崇本息末之
主张。道安所言,几为儒道合流之玄学概念,尤其“寂寂以
御有,崇本以动末”实为禅观之要路。道安复云:

“渐断微想,以至于寂,味乎无味,故曰四禅也”(
注65)

断除妄想,如如不动,此即四禅之境。道安云:

“执古以御有,心妙以了色,虽群居犹刍灵,泥洹犹
如幻,岂多制形而重无色哉!”(注66)

体认本无,割舍末有,彻悟真理,了脱色相之士,虽与
人群居,却如刍灵(茅草扎成之人马),无心于物,不受尘
累,而达心清形释之境。“寂”、“古”均为“无”之意,
道安之“执古御有”与“执寂御有”意即王弼之“崇本息末
”,而“执寂”与“执古”正是“本无”之意。依王弼意,
本无即“以无为本”,王弼主倡
───────────
(注62) 王弼《老子指略》。
(注63) 王弼《周易略例?明彖》。
(注64) 《安般守意经》,《大正》15-163下~164上。
(注65) 〈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5下。
(注66)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6上。

259页

“贵无”而“贱有”,故曰“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
有,必反于无也”(《老子注》四十章)、“天地虽广,以
无为心”(《老子注》三十八章);并由本未、体用、动静
、一多等关系论证“以无为本”或“本无”之观点,故知道
安之禅观系受王弼“本无”思想之影响。
二、道安认为可藉“执寂御有”之“安般守意”而致开
物成务之功,亦可由“四谛”“四信”以达“不疾而速,不
行而至”之神妙境界,道安云:

“以慧断知入三部者,成四谛也。十二因缘讫净法部
者,成四信也。其为行也,唯神矣,故不言而成;
唯妙矣,故不行而至”(注67)

调息入定,安般守意,努力精进,真积力久之后,其身
心活动必至神妙莫测之域,故能“不言而成”,“不行而至
”,然玄学家何晏(西元190~249)早有言曰: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
不存者”(注68)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太初是也。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唯神也,不疾
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注69)

道安系藉何晏之《易》理以解释禅观,其措词用语亦皆
承自何氏,尤以“唯神矣,……故不行而至”几同出一辙。
道安复以禅观阐明何晏所欲臻之玄学境地,进而扩展玄学思
想之领域,其有言曰:

“四谛所鉴,鉴乎九止;八解所正,正乎八邪。邪正
则无往而不恬,止鉴则无往而不愉。无往而不愉,
故能洞照傍通;无往而不恬,故能神变应会。神变
应会,则不疾而速;洞照傍通,则不言而化。不言
而化,故无弃人,不疾而速,故无遗物。物之不遗
,人之不弃,斯禅智之由也”(注70)

───────────
(注67) 〈阴持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正
》55-44下。
(注68) 《晋书》〈王衍传〉。
(注69) 《魏书》卷九〈何晏传〉注引《魏氏春秋》。
(注70) 〈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上。

260页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佛法认为世间一切皆
苦,故名“苦谛”;招感苦果之业因,名为“集谛”;解脱
痛苦,扫除烦恼,名曰“灭谛”;欲达清净境界,得大安乐
,则须修“道”,故名“道谛”。“九止”即欲界五趣地、
色界四禅、无色界四定。“八解”即八正道:正语、正业、
正命、正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等八种正确之修行方法
。“八邪”即与八正道相悖之八种邪道:邪语、邪业、邪命
、邪念、邪定、邪见、邪思惟、邪方便。四谛可以鉴明九止
;八解可以对治八邪。改邪归正,由止及鉴,则无往而不恬
,无往而不愉,故能洞照旁通,神变应会。既能洞照旁通,
神变应会,则必能不言而化,不疾而速。既可不言而化,不
疾而速,故无弃人亦无弃物。“物之不遗,人之不弃”正系
由禅观之功,而显发之同体大悲精神。道安已透过禅智之修
持,而提升魏晋玄学之形上境界。由上可知,道安循王何“
本无”观念,释世高一系之禅学,而形成其早期之禅观思想
。此后,道安深入有得,乃有言曰: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
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
形,两忘玄漠,块然无主,此智之纪也”(注71)

《智度》即《大智度论》,简称《智度论》,亦译《摩
诃般若释论》,后秦鸠摩罗什译,一百卷,乃《大品般若经
》之注释,引经颇多,为研究大乘佛教之重要资料。道安认
为《大智度论》乃大乘与小乘佛法之宝典,论中述及大小二
乘及空有两宗之交涉,历历可见。大小互融,空有互泯,“
形”“名”两忘,淡泊无执,实为《智论》之中心要旨。道
安云:

“执道御有,卑高有差,此有为之域耳,非据真如游
法性冥然无名也”(注72)

真如即梵文Tathata 或Bhutatathata之意译,亦译“如
”、“如如”。早期佛经译籍中译为“本无”,意为事物之
真实状况或真实性质。佛教认为用语言、思维表达事物之真
相,总不免有所增减,无法恰到好处。若要表示其真实,则
仅能用“如”字以为形容。“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
”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
───────────
(注71)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上。
(注72)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上。

261页

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中国佛教学者大都解释为
绝对不变之“永恒真理”,或宇宙万有之本体,与性空、无
为、实相、法界、法性、真性、实性、佛性、法身等同义。
法性即梵文Dharmadhatu之意译,与实相,真如同义, 指现
象之本质或本体。般若学以为诸法缘生,体性本无所有,故
以“性空”为诸法“法性”。道安以为因妄心分别,崇本抑
末,贵无贱有,故而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此乃因缘造作之
法,未臻“有”“无”相融,“本”“末”互泯之域,然非
彻悟真如法性,杜绝虚名假号,何克臻此?道安已将“执道
御有”贬为“有为之域”,而探索“据真如游法性”之第一
义谛,道安解释“如”、“法身”与“真际”云:

“如者,尔也,本末等尔,故能令不尔也。……法身
者,一也,常净也。有无均净,未始有名,……真
际者,无所著也,泊然不动,湛尔玄齐,无为也,
无不为也。万法有为,而此法渊默,故曰无所有者
,是法之真也”(注73)

“法身”乃梵文Dharmahaya之意译,指以佛法成身,或
身具一切佛法。法身有二义:一为显法本性以成其身;一以
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因体现诸法之本性始能成佛,即以此
“法性”为法身;亦因修得佛教一切功德与教法方能成佛,
此“功德法”名为法身。“真际”指不生不灭之宇宙本体,
犹言真如、真谛。道安认为真如乃永恒不变之理,本末有无
等假名,无法诠释此真理。法身清净无染,离诸“有”“无
”,绝名弃形。真际澹然不动,无生无灭。宇宙万法迁流变
化,有为有形,而真如法身则寂然永恒,无为无形。故本无
性空,一无所有,始为真正之真如法身也。道安早期主倡“
执寂御有”、“崇本动末”,复以“本无”与“末有”相抗
,而后则注重本末、有无等对立之消解,故以“本末等尔”
为“如”;以“有无均净”为“法身”;以“无所著”为“
真际”;以“无所有”为“真”。此即道安后期之禅学观点
,但仍保有“本无”之义。道安思想系由禅观之学以入般若
之境,首以“执寂御有”之“本无”概念,解释“安般守意
”之禅观;复藉“以无为本”之“本无”观点,说明般若“
性空”之学说。

───────────
(注73)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上~中。

262页

六、道安之般若思想

梵文Prajna音译般若,亦作“波若”、“钵罗若”等意
译为“智慧”、“智”、“慧”、“明”等。全称“般若波
罗蜜多”(Prajnaparamita)或“般若波罗蜜”,意译“智
度”、“明度”(无极)等,为大乘六度之一,谓通过智慧
到达涅槃彼岸。般若思想之基本理论为“性空幻有”或“缘
起性空”,即宇宙事物均为因缘所生,故无固定不变之自性
(性空),但“空”非虚无,自性虽空,仍有虚幻之假象(
幻有)。唯有“般若”之智始能把握诸法真如实际。欲得“
般若”智慧,则须藉否定法,以破除世俗之知,尘缘之累。
自汉末支娄迦谶(约二世纪)译出《道行般若经》始,
般若类经典即源源传入中土。此类经籍将宇宙分为“色”与
“心”两部分,“色”指物质世界;“心”则指精神世界。
“色”虚幻不实;“心”亦无实体,两者自性皆“空”。般
若思想与当时流行之魏晋玄学互相结合,而蔚为一代学风。
至后秦鸠罗什(西元343~413)传译龙树、提婆之中观学说
以前,在阐发般若思想方面,即因各种不同之解释而形成“
六家七宗”之说,后因罗什之译介与僧肇(西元384~414)
之发挥而渐入胜境。一般将此种对“般若”义理之研究称为
“般若学”,为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之基本理论,影响及于
隋唐有关宗派。
道安之般若思想为对《般若经》“空义”之阐发,道安
讲论般若之学,以“无”(真如)为本,以“万有”(事物
)为末,唯有视宇宙万物均为虚幻不实,不起贪爱执著,以
虚无为本体,始为最高智慧,此即“般若”。当时我国佛教
学者多藉玄学观点以契接般若义理,道安受此影响,亦以“
玄”解“佛”,藉玄学家何晏、王弼之“贵无论”,以解释
佛家之“般若学”。由于道安将般若学说解释为玄学“以无
为本”之思想,故被称为“本无宗”之学人。道安毕生勤习
般若诸经,且有实际之体验,认为大乘经典与禅经实为众生
脱离苦海,步登极乐之阶梯,道安云:

“且其经也,进咨第一义,以为语端,追述权便以为
谈首。行无细而不历,数无微而不极,言似烦而各
有宗,义似重而各有主。璅见?庆其迩教而悦寤,
宏哲者望其远标而绝目,陟者弥高而不能阶,涉者
弥深而不能测,谋者虑不能规,寻者度不能尽”(
注74)
───────────
(注74)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上~中。

263页

般若经典首重空复亦空之至高无上真理,然亦不失权便
之法,无细而不历,无微而不极,既有宗旨,复有义理,般
若之智精微深邃,非世俗所能测,亦非凡夫所能度,道安复
云:

“般若波罗蜜者,成无上正真道之根也”(注75)

般若系成就无上正等真道根基,此为道安对般若极深之
体认,道安云:

“是故,般若启卷必数了诸法。卒数已成经,斯乃众
经之喉衿,为道之枢极也”(注76)

《般若经》之义已涵括诸法之理,而为众经之纲领与入
道之关键,道安云:

“诸五阴至萨云若,则是菩萨来往所现法慧,可道之
道也。诸一相无相,则是菩萨来往所现真慧,明乎
常道也。可道,……或曰世俗……常道,则或曰无
为,……此两者同谓之智而不可相无也。斯乃转法
轮之目要,般若波罗蜜之常例也”(注77)

“五阴”即五蕴,乃梵文Pancaskandha之意译,佛家认
为人身并无自我实体,仅由色蕴(组成身体之物质)、受蕴
(随感官生起之苦、乐、忧、喜等感情)、想蕴(想像作用
)、行蕴(意志活动)、识蕴(指意识)集合而成。五蕴乃
一切有为法之总括,或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总和。“萨云
若”即一切智,就广义而言,乃指无所不知之“佛智”;就
狭义而言,乃指三智之一,相对一切种智言,特指对现象之
共性认识。“法慧”即离诸烦恼之清净智慧;“一相”即真
实之相或涅槃之别名;“无相”即于一切相,离一切相;“
真慧”即断除惑业之无漏智慧。“可道之道”与“常道”乃
禅智之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为说法度众,转凡
成圣之要目,更须藉助般若而得。道安曰:

───────────
(注75)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上。
(注76) 〈十法句义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
正》55-70上。
(注77)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中。

264页

“夫淫义存乎解色,不系防闲也;有绝存乎解形,不
系念空也。……以四空灭有,有无现焉。淫有之息
,要在明乎万形之未始有,百代犹逆旅也”(注78)

革除淫念在于断灭色心,不在禁制视听;杜绝有相在于
摆脱形役,不在念诵空理。以“四空”(空无边处、识无边
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乃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
灭绝有相,则有相无从显现。止息淫念,要在明了宇宙万物
性空本无,未始为有。道安云:

“夫解空无命,则成四谛,昭然立信,若日殿之丽干
矣”(注79)

法无自性,无所住著,由缘而起,以成四谛。此理昭然
可信,诚如丽日中天,朗朗可鉴,道安云:

“凡论般若,推诸病之疆服者,理彻者也”(注80)

般若性空之义,贯穿佛教各家之理,而能对治贪著执取
之病根,且可“练心攘慝,狂病瘳矣”,道安云:

“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者,智度之奥室也”(
注81)

体认真如,彻悟法性,冥然无名,澹然无为,此乃般若
之极致。所谓“法性”,道安之意为何,不得而知,然道安
曾云“三脱照空,四非明有”,故“法性”或即“性空”。
道安弟子僧睿谓:

“亡师安和尚,凿荒涂以开辙,标玄指于性空”( 注
82)

───────────
(注78) 〈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6上。
(注79) 〈了本生死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六,《大
正》55-45中。
(注80)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中。
(注81)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55-47上。
(注82)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55-53上。

265页

故知道安之般若思想乃以“本无”为宗,倡一切诸法本
性空寂。道安虽视现象(诸法)为“空”,然亦以诸法之本
体实即“真如”,道安云:

“如者,尔也,本末等尔,无能令不尔也。佛之兴灭
,绵绵常存,悠然无寄,故曰如也”(注83)

道安所谓“如”系以自身为存在之根据,不因任何事物
而有所改变,亦即是永恒之实体,事物虽呈现为“空”之状
态,然其真相却“如”此这般而存在。关于“如”之另一代
称──法身,道安亦有言曰:

“法身者,一也,常净也。有无均净,未始有名,…
…故曰净也,常道也”(注84)

法身清净无染,离诸有无,乃恒常不变之本体。道安视
“真如”为“本末等尔”;视“法身”为“有无均净”与绝
对之“一”。前曾述及道安之初期禅观思想乃在否定“末”
“有”,而复归于“本”“无”。然其般若思想则藉“一”
或“如”为本体,以消解“本”与“末”、“有”与“无”
之对立。此超越对立之概念~“一”与“如”,就理论而言
,可谓源自《庄子》?〈齐物论〉之思想,但《庄子》?〈
齐物论〉中“然”之概念,乃指万物被肯定之真实状态,而
道安之“如”则系“绵绵常存”之本体,依此而论,道安之
般若学实即本体论也。道安复倡“等(观)”、“不二入(
观)可与“一”或“如”互相冥合,并视之为将“本”“末
”与“有”“无”等对立概念“两忘”或“双亡”之观法。
故知“安般守意”之禅观与“空有一如”之般若相辅相成,
圆融无碍也。道安云:

“痴则无往而非徼,终日言尽物也,故为八万四千尘
垢门也。慧则无往而非妙,终日言尽道也,故为八
万四千度无极也。所谓执大净而万行正,正而不害
妙乎大也”(注85)

───────────
(注83)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上。
(注84)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中。
(注85)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中。

266页

无智慧则必然产生滞碍,终日所言均不合理,故为八万
四千尘劳门;有智慧则必可显发妙用,终日所言无不合理,
故为八万四千波罗蜜。所谓意念清净,行为方正,即是此理
。语云“举足下足皆道场”或“头头是道”,亦不外此理。
故知,道安虽处于般若弘传之初期,而于性空之理亦有正确
之了悟,僧睿盛赞其师云:

“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已来,虽曰讲肆格义迂而乖
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
实”(注86)

道安之般若思想属于性空(本无)宗,在《中论》、《
百论》、《十二门论》尚未传译来华之前,其本无性空之说
,最得大乘空宗之实,然道安系藉何王“贵无”之论以解释
般若之学。何晏云:

“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 注
87)。“夫道者,惟无所有者也。自天以来, 皆有
所有矣,然犹谓之道者,以期能复用无所有也” (
注88)

天地万物系“有”,然“有”则由“无”而生,由“无
”而成,复归于“无”,“无”乃宇宙之根源。何晏并以“
道”为“无”,“道”唯无名,圣人体“道”,故圣人无可
名。“道”唯无所有,圣人体“道”,故能于“有所有”之
客观世界中,复用“无所有”。王弼亦将“无”视为绝对之
精神本体,而有言曰: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注89)
“天地虽广,以无为心”(注90)

王弼主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为始,“无”系一切存在
之根源,亦为超现象之形上本体。物之生成,物之变化,未
有不以“无”为本,故“无”即天地万物之本
───────────
(注86) 〈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大正》55-59上。
(注87) 《列子》?〈天瑞篇〉张湛注引何晏《道论》。
(注88) 《列子》?〈天瑞篇〉张湛注引何晏《无名论》。
(注89) 《老子注》?第一章。
(注90) 《老子注》?三十八章。

267页

体。王弼复以“道”为“无”之别名,无相无名,寂然无物
,故曰:

“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
,寂然无体,不可为象”(注91)

“道”即“无”之别称,任何事物无不依其而成,称“
无”为“道”,仅强为之名,“道”乃静止无体,不落形象
。王弼复云:

“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极,未足以府万
物”(注92)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
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注93)

宇宙万物均有形有名。然而,“道”则无形无名,若“
道”有形有名,即有其限制性,有限制性即无法涵盖天地之
大,亦不足以摄受万物之繁,而不能成为万物之始基,唯有
无形无名,方是宇宙万物之源。王弼以为万物之上,仍有一
终极之本体,此即“无”或“道”,而“道”与“无”均系
超越万物,无形无名之抽象观念,王弼视之为万物之本体,
从而主倡: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注94)
“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
至无,是其本矣”(注95)
“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
无欲,而自朴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注96)
“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注97)

───────────
(注91) 刑昺《论语》〈正义〉引王弼《论语释疑》。
(注92) 《老子指略》。
(注93) 《老子指略》。
(注94) 《老子注》?四十章
(注95) 《周易》?〈复卦注〉。
(注96) 《老子注》?五十七章
(注97) 《老子注》?三十八章

268页

母即“本”也,子即“末”也。守母以知其子,得“本
”以知其“末”,亦即守母存子,崇本息末。故知王弼与何
晏均以“无”为本,以“有”为末;以“无”为精,以“有
”为粗。“本”“末”“有”“无”之概念乃玄学贵无派之
论点,两晋时期之般若学说,大多援此“本无”观念以说明
宇宙之本体,与佛家之“真相”、“法性”、“真如”等名
相。僧肇即谓“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注98),安澄《中论疏记》谓道安作《本无论》,《祐录》
载道安有《实相义》,元康《肇论疏》指道安作《性空论》
。按僧肇本无、实相、性空一义耳之说法,则《本无论》、
《实相义》、《性空论》三者,其义一也。道安云:

“其为像也,含弘静泊,绵绵若存,寂寥无言,辩之
者几矣,恍惚无行,求矣漭乎其难测。圣人有以见
因华可以成实,睹末可以达本,乃为布不言之教,
陈无辙之轨”(注99)

道安以寂然不动,无形无象之“无”为本,以万物之自
然现象为末,认为“无”即“泊然不动,湛尔玄齐”(注100
),以“本无”为真,“末有”为俗, 此即道安之“本无”
义。以下拟引吉藏、安澄、慧达、昙济等人论道安本无义之
资料加以佐证:

“释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
。夫人之所滞,滞心末有,若宅心本无,则异想便
息矣。……详此意,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
性空寂,故云本无”(注101)

此已点出“本无”乃“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本无
宗亦即性空宗。

“释道安《本无论》云: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故
方等众经,皆明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
谓无在元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
在末有,若宅心本无即异想便息”(注102)
───────────
(注98) 《肇论》?〈宗本义〉,《大正》45-150下。
(注99)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
55-69中。
(注100)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
,《大正》55-48中。
(注101) 吉藏《中观论疏》,《大正》42-29中。
(注102) 安澄《中论疏记》,《大正》65-92下。

269页

“无”与“空”为万物与众形之基础,“有”之前有“
无”,由“无”而生万物,亦即以“无”与“空”为万有之
根本或现象之本体。道安复认为“末”“有”(外物)乃认
知之障碍,思想之累赘,唯有“宅心本无”,即可放弃“末
有”,息灭“异想”,此即“本无”或“崇本息末”。

“弥天释道安法师《本无论》云:明本无者,称如来
兴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深经,皆云五阴本
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须得彼义,为是本无,
明如来兴世,亦以本无化物,若能苟解本无,即异
想息矣”(注103)

道安之《本无论》认为如来出世,以“本无”弘扬佛法
,故《方等经》均讲说五阴本无。如来出世即是以本无教化
世人。如能理解“本无”,即可止息“异想”。实则,本无
云者,并非一切诸法皆无,仅是“本无”为真,“末有”为
俗,此大致与吉藏(西元549-623)所谓“本性空寂”之义
相同。

“(昙济)著《七宗论》,第一本无主宗曰:如来兴
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深经,皆备明五阴本
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何者?夫冥造之前,廓
然而已。至于元气陶化,则众像禀形,形虽资化,
权化之本,则出于自然,自然自尔,岂有造之者哉
。由此而言,无在元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故谓
本无,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夫人之所滞,
滞心末有,苟宅心本无,则斯累豁矣。夫崇本可以
息末者,盖此之谓也”(注104)

“冥造”并非冥冥之中,有造物者,因元气陶化与万物
流变均出于自然,而无造物主,道安之意乃在演绎“本无”
之义,认为“空”“无”乃宇宙万物之本,然又否定“无”
能生“有”,因万物(有)同样本性空寂,并非实有,“有
”“无”互融消解,即由玄学之“无”演为佛法之“空”。
道安之“本无”已较玄学家所倡之“无”,进而否定主观与
客观之世界。此段旨在说明宇宙即“无”,亦即所谓“冥造
之前,廓然而已”、“无在元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以
“无”为核心,元气陶化,群像禀形,“形虽资化”,然而
“权化之本”则出于自然,并无造物主之
───────────
(注103) 慧达《肇论疏》,卍续藏150-0866上。
(注104) 《名僧传抄》?〈昙济传〉引,卍续藏134-0018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