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印度佛教史
略述印度佛教史
许楚群
佛教在印度兴起的契机
一?印度地域 二?风土特色 三?人种复杂性 四?吠陀时代的社会
五?婆罗门教 六?业报轮回 七?沙门思潮 八?六师外道
九?悉达多创教
原始佛教
一?佛陀的生平 二?出家修行 三?转法轮 四?晚年的不幸
五?佛入涅槃 六?佛陀在世的思想 七?佛在世的教义
部派佛教的分裂及主要学说
一?教团的成立 二?比丘生活方式 三?戒律体系与僧伽
四?第一次结集 五?第二次结集 六?分裂传说 七?统一国家出现 八?第三次结集 九?部派的发展 十?三藏的成立
十一?部派主要学说 十二?主要部派的主张
南传上座部佛教
一?南传上座部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文献
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
一?婆罗门势力 二?印度教的形成 三?大乘佛教的兴起
四?初期的大乘经典
大乘佛教的思想体系
一?南印度的情势 二?龙树 三?空的论证法与中道 四?大乘佛教的总合五?龙树的后继者 六?佛典的梵语化 七?有部与经量 八?大乘经典的新倾向 九?如来藏思想(1) 十?瑜伽师与唯识思想 十一?唯识说的体系化
印度中期佛教及晚期佛教
一?如来藏思想(2) 二?中观自续派中观经量派 三?有相唯识与无相唯识
四?瑜伽行派与中观派 五?大乘学说二派的命运
密教的形成
一?密教的特点 二?真言乘 三?金刚乘 四?时轮乘 五?初期的论师
回教徒入侵印度与佛教的灭亡
佛教在印度兴起的契机
一 印度地域
印度的地形,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突出于印度洋的半岛,面积有四百十五万平方公里。印度北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等山脉把它与大陆的其它部分隔开,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以科摩林海与印度洋相对。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印度独立的文化体系形成很大作用,这一文化体系表现印度的孤立性,与西洋对立的东方文化圈内,它与波斯、中国是有区别的。
从印度半岛自身的构成,地理特色有三个部份:
(1) 印度河流域:北部、西部以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的山岭,南部包括拉贾
斯坦沙漠地带。
(2) 恒河流域:由恒河和朱木拿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互交会而成,形
成不等四边的印度斯坦平原。
(3) 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横断半岛中央部的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为三角形的德干高原。
二 风土特色
印度地形从热带到温带过渡地带,一般说属于热带地域。它与亚洲大陆和印度洋的特殊关系,在一年的一半时间东北风向海洋吹,这季风相应,印度季节大体分为暑季(三月至五月),雨季(六月至九月)、凉季(十月至二月)三季节,对居民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有人认为,气季酷热,高度湿润,大气清澄干燥三种情况,给予了居民以被动的、忍从的、思索的性格。
三 人种的复杂性
印度的民族包括扪达人、达罗毗荼人等原著民族,入侵的雅利安人和本系统的其它族人,雅利安人与原居民混血。情况极为复杂,难以想象。
达罗毗荼人在上古,他们用石器及铜器、青铜器生产,主要务农,并驯养牛羊等牲畜,手工业及商业也相当发达,城市设计水平高,然而这种文化到了西元前二千纪上半叶衰落。至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就灭亡,原因至还不能确证,但有一假说为
被入侵操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所灭,雅利安人原居波兰到中亚之间广大平原,在公元前二千纪至一千纪年,一支南下印度河上游,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还有一支迁入亚细亚。自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印度的历史文化发生了变化,此后印度历史,开始有了文字资料,这主要靠吠陀文献。
四 吠陀时代的社会
雅利安人早期历史和西元前二千纪中叶后,印度历史的最古资料是“吠陀”。吠陀文字属印欧语系,称吠陀梵文,吠陀原意“知识”,共有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最古,形成于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一千年,文献为对神的赞歌的合集,其中对自然现象、威力,如风、雷、雨、电等构成要素,以抽象观念等予以神格化,作为崇拜对象。诸神被配置于天、空、地三界,据称有三十三位神(或作三千三百三十九位神)。吠陀设祭坛,祭祀献牲,奉敬多神中的一神,在祈祷中期待得到现实利益。梨俱吠陀的思辨,首先赞颂宇宙由“造一切者”、“祈祷之主”、“黄金之胎”等创造的“创造赞歌”,其次是赞颂从布路沙(原人)产生万物的“原人赞歌”,最后则是赞颂宇宙的本原是“彼之唯一物”的“无非有歌”,至此而达到“极限”。
“挲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大约形成在西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所收内容包括献祭仪式颂诗、仪法、咒语等,他们所反映的时代称为发展期吠陀时代。每部吠陀经都有各种注释性的散文集,被称为“梵书”,后面部份叫《阿兰若书》《森林书》,其后,还有评注性的附加部份称为《奥义书》,含义深奥的哲理。
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他们指原住民是黑色,没有鼻子,称原居民为“蔑戾车”,意指蛮人,或称“达萨”,意为敌人。早期吠陀的雅利安人没有城市,依畜牧为主,向神祷告主要是盼望神赐给牛,发起战争主要目的为夺牛。进入印度河流域后渐学农耕,手工业也发展,被征服的“达萨”成为奴隶。《梨俱吠陀》的末卷,首次提到社会地位四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首陀罗(非雅利安人的部落平民,地位低下)。
进入后期吠陀,四等级的发展成为种姓制度,雅利安人东迁至恒河流域,利用铁器及耕牛务农,手工业及商业生产力提高,商人地位也提升,奴隶制度已确立,有血缘为组织的原居民部落瓦解了,以军事首领通过战争目的在掠夺,拥有很多土地及奴隶,军事领袖成为当地世袭的统治者。
四种姓中婆罗门为最高,掌握神权及教育权,主持宗教祭祀,教授吠陀经典;刹帝利掌握军政权;普通的村社农民、牧民、手工业者、从事商业的广大平民阶层,成为吠舍种姓;其后从吠舍种姓中也形成具有众多土地财富的奴隶主,但吠舍绝大多数为小生产者,有些也沦为奴隶,吠舍种姓以纳税及布施等形式供养前两个种姓。首陀罗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失去村舍,不能独立从事生产,成为奴隶,不能接受教育和参加宗教祭祀仪式。
五 婆罗门教
根据吠陀文献,早期雅利安人崇拜自然神,认为宇宙万物,一切自然现象皆受神灵支配,以为祖先神灵不灭,英雄人物死后进身为神祗,崇拜泛神论,有天神(生主,后称梵天)、雷电神(因陀罗,为战神)、司法神(婆楼那)、日神(计有苏里耶、萨毗陀罗、普善等)、火神(阿耆尼)、风神(伐由)、雨神(帕阇尼耶)、酒神(苏摩)、祖先神(阇摩)等等。
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在吠陀本集后面附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一部分为祭祀、用具、咒语等的规定和解释,也有一部分充满哲学,探讨宇宙和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提出“梵天”创造世界和人类及万有,一切社会现象。婆罗门垄断讲授、解释吠陀经典,主持祭祀,掌握天文、地理、历数,祭司为世袭。
认为吠陀经典传承天意,是一切知识本源,社会法则依据,借仙人之口传到人间,约在西元前二世纪至西元二世纪的《摩奴法论》,按,指梵天从火神、风神、日神挤出以〈梨俱〉、〈夜柔〉、〈沙摩〉为特征的永恒三吠陀,还说:法(按此处相当于行为规范)的根是全部吠陀。
祭祀献供,祈求现世及来世利益,吠陀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王室献祭仪式,举行力钦祭,每年连续十七天,认为这种仪式可增加中年国王的力量,而且可成为有权势的大王。国王加冕时举行灌顶。举行马祭,为期三天,预备仪式则持续一年以上至二年,参加仪式有四个祭司,国王的四个妻子,四百名侍卫及大批观众,每次献祭杀大量牛羊牲畜为祭品,还须向祭司献巨额酬金。《摩奴法论》列举祭词有梵祭、祖先、天神、精灵、人祭(供养客人),天神祭是把供品投入火中,称“烧供”,传说献给太阳,可使太阳生雨,此外,还有谷祭、季末祭、冬至夏祭,苏摩祭等。在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中,可看到佛陀对婆罗门教献祭宰牲的批评。
吠陀文献以神的名义对社会的种姓制度作肯定,宣称梵天(或由梵天创造原人补鲁洒)用口创造婆罗门,用手创造刹帝利,用双腿创造吠舍,用双脚创造首陀罗。婆罗门从事教授吠陀,主持祭祀,接受财物布施,刹帝利进行统治,作战和惩罚罪犯,吠舍从事畜牧业、农业、商业、放债,首陀罗从事工业及作奴隶。《摩奴法论》关于四种姓的地位和职业说法,婆罗门至上,有理智,人最优秀,世上任何东西全是婆罗门的财产,有资格享有一切。原始佛教经典《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多处提及佛与弟子反对婆罗门(梵志)种姓至上的观点,针对当时婆罗门到处宣扬自有“清净”、“第一”、“最尊”、“他人卑劣”而提出批评。
在吠陀本集的附属文献中,《梵书》多说祭仪,《森林书》注重祈祷,唯《奥义书》最富有哲理,但种类多,据说有二百余种,现已汇为总集或为百零八书,或百二十书,自古认为最有价值的不过十余种,中国近年所出版的由徐梵澄译的《五十奥义书》收有五十种奥义书,其中有些古奥义书认为在佛教产生之前已经存在。我们可从一些重要篇章括出以下的宗教观点。
宇宙万物有统一本质“性灵”,就是“自我”,因它清净无染,称为“梵”,是世界万有、动物、人,一切自然的社会现象为依据,本原,在时间是永恒,范围是无边际,称“大梵”,每个人都有自己本质“灵性”,也是“自我”称“小我”,每个人的“自我”与“宇宙自我”并无二致,是合一的,此即“梵我一如”,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气息”为重要,视为人的根本,“自我”的本来含义是“气息”、“呼吸”,然而表述“自我”以“生命气息”表示“性灵”、“灵魂”本质。
把“宇宙自我”人格化,称“梵天”、“自在天”,说梵天造就了日月水火,世间万物及人类,甚至说众天神、鬼怪都是梵天造的,从“万事万物”,皆出乎自我。“大梵”就是因陀罗神,就是诸天,也创造“十大仙”、“众天神和天神的住处”。认为“大梵世界”至真、清净,是“永生”的所在,众生之所以不能到达这一境界,受到“虚伪迷误”,想回归“大梵世界”,就应修持“贞行”,即祭祀、玄默(禅定)、斋戒、隐居林间修行等,唱赞《奥义书》。
六 业报轮回
业(羯磨)指人的行为,婆罗门教宣传人的善恶业为将来带来不同果报,有杀生者,死后转为下等种姓或畜牲、植物。如习吠陀、苦行、行善,死后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从“梵我一如”个人的灵魂(我、自我)与宇宙灵魂同等,自然自我清净无染。对于业与灵魂的关系没有详说,以种种理论来表显婆罗门至上的种姓等级制度作辩据,广大下层民众不为满意,到西元前六至五世纪,婆罗门教面临各种新思潮挑战。
七 沙门思潮
西元前六至五世纪,恒河流域农业、工业,商业很大发展,势力的增长,旧有的阶级制度发生变化。在佛教的原始经典(如《阿含经》)中关于当时的阶级或身份,举出六种:“王族、婆罗门、庶民、隶民、屠夫、清道夫。”并且记载,即使是出身为隶民的拥有财宝、米谷、金银的工商业主,也得到来自王族、婆罗门、庶民的敬意。相对在婆罗门种姓当中有亦医生、佣人、樵夫、商人、牧人、屠夫、猎人、商队的向导,婆罗门种姓的败落由此略见一班。
这种社会环境促成了自由革新思潮产生,传统的权威衰落,社会上形成新的统治阶级领导集团。佛教文献中提到作为新统治阶级的组成包括:受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地方豪族、将军、村长、行会首领、氏族首长。
据佛教的原始经典、阿育王碑文和希腊的拉丁文献等推论,在初期佛教时代(西元前五至三世纪),与婆罗门教对立的新的精神指导者“沙门”,处有强力的地位。
沙门是这个时代革新思想家的总称。他们游历各地或在森林修行,或在村落说教,作为说法的报酬,人们布施他们食物,他们依此维持(乞食)生活。他们因生活表现不同而被称游行者、遁世者,苦行者、行乞者(比丘)等,作为团体的指导也尊称为沙门。沙门是僧伽,宗教的共同体之主,教团之主。古代的婆罗门社会主张血统的纯粹,婆罗门种姓自认为诸种姓中地位最高,而沙门共同体却不问阶级和身份,都允许出家,佛教和耆那教的创始人都出身刹帝利种姓。这时代,农村社会姑且不论,在城市中,刹帝利取代婆罗门提高了地位,国王虽被认为是社会上最高统治者,但不被认为是神圣的。他们对宣说人人皆应尊奉之法的沙门,亲自拜访受教。
在沙门之中,有些围绕著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哲学、果报、生死轮回、精神解脱等宗教理论、思考、辩论,提出各种的宗教理论和实践方式。佛教经典把婆罗门教及以外的沙门学派,称为“外学”或“外道”。在佛教创立时有很多外道,有的佛经说有九十五种外道,有讲九十六种,甚至有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其中有六人的学说影响较大,在佛经称为“六师外道”。
八 六师外道
1.富兰那?迦叶(不兰迦叶)
姓迦叶,从母得名富兰那。否认因果报应论,认为是无因无缘论和无道德论。他说:“无福无施,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增一阿含经》〉因为万有无生无灭,事物之间不存因果联系,自然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的业报轮回论就不能成立,他说:“一个人无论是自己去杀害众生,还是教人杀害众生,都不算作恶。自己或教人去偷盗、淫佚、妄语、放火,也没有罪,不会有报应。相反,到处布施行善,也没有福报。人们道德好坏是自然的,是无因无缘。”
2.末伽梨?俱舍梨子(末伽梨瞿舍梨)
从母得名俱舍梨子,末伽梨是字。认为人的一生是命运决定,个人意志和行为
是宿命论,因此从事任何道德修行和行善都没有意义。他说:“无力,无精进,无士夫方便,无士夫精勤等等的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神,无方便,无力,无势,无精进,无堪能定分,相续转变受苦乐六趣”;“苦乐常住,生死定量。”〈《长阿含经》〉。
还否认善恶因果报应和三世轮回论,反对婆罗门倡祭祀布施,他说:“无施无为,无祭祀法,亦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众生。”《长阿含》《沙门果经》。实际否定婆门教宣扬的梵天创世说法。末伽梨被认为是古印度重要的哲学派“邪命外道”创始人。邪命外道是佛经中的译法。原意“严格遵守生活规则的人”。这派别在后世与佛教、耆那教都有较大的影响。
3.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阿耆多是字,钦婆罗是粗敞衣名。认为人从“四大”地水火风构成,否认灵魂存在。他说:“受四大取命终时,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愚若智取命终者,皆悉败坏为断灭法。”《长阿含经》《沙门果经》。也反对善恶果报和轮回理论,对婆罗门教的祭祀及当时的苦行法,持否定态度。他的学说以四大因素作为世界的本原和基础,具备唯物主义。被认为古印度唯物主义派别“顺世论”先驱者。
4.婆浮陀?伽旃那
亦作迦罗鸠驮?迦旃延。迦旃延是姓,从母得名迦罗鸠驮,他认为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七种因素:地、水、火、风、乐、苦、命(灵魂)。它们独立永恒地存在,不生不灭。众生的身体也由这七种因素构成,但他们之间有空隙存在,并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用刀杀人,刀只是在七种原素间的隙中穿过,“容刀往返,亦不害命,于彼无杀无杀者”《杂阿含经》。他既承认地、水、火、风,四大因素是世界的基础,又承认乐、苦、命,这些精神因素为世界的基础,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
婆浮陀?伽旃那又否认因果报应,众生受苦受乐皆由定命论,不可改变。他说:“无力,无精进人,无力,无方便,无因无缘众生染著,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一切众生有命之类,皆悉无力,不得自在,无有冤仇,定在数中,于此六生中受诸苦乐。”《长阿含》《沙门果经》。既说命运决定一切“定在数中”,又说无因无缘,实属矛盾。但他说七种因素,对印度的胜论派有很大影响。
5.删阇耶?毗罗伲子。(散若夷毗罗梨沸)
从母得名毗罗伲子,删阇耶是字。回避对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持怀疑论的观点,如有人问因果报应,他回答:“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异非不异。”《长阿含》《沙门果经》。不主张积极修行,认为经过“八万劫”(可概释为无穷尽的时间)自然可达到精神解脱。
6.尼乾陀?若提子。
若提子从母得名,尼乾陀是出家号,意为“脱离束縳”,从肉体及精神的束縳中解脱。本名筏驮摩那,是耆那教创始人,称为“大雄”,相传他出生于吠舍离的一个刹帝利种姓家庭。年三十出家修行,四十二岁成道,在鸯伽、摩揭陀、跋蹉、拘萨罗等地传教三十余年。他在世时与释尊大致相同。尼乾陀认为构成世界的原素有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两种。非灵魂的有物质和不定形物质两种,物质由原子组成,不定形物质包括运动之因(法),静止之因(非法),虚空和时间四种元素。物质由原子组成,带有下降的属性,而灵魂本身则具上升的属性,可自由流动。众生的灵魂由于受到由物质组成的“业”束縳而不能自由,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从他的解释中,在哲学上是多元论者。
尼乾陀对世界基础解释,主张宿命论的业报轮回的宗教理论。在《中阿含》《尼干经》。他认为众生现世所受苦乐都由宿业(“本作”或“本作恶业”)决定的。由诸种因素“合会”造作的,要宿业达到解脱,是修种种肉体及精神苦行,如裸体不穿衣受日晒雨淋、绝食、常立不坐,睡刺床、火烤身等等,宣称“若本作恶业”,“彼业皆可因此苦行而得灭尽。”《中阿含》《尼干经》。达到解脱,坚守五戒:无相害、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不积私财和不贪财利)。从行动、语言、思想三方面“不复作恶不善之业”,使灵魂不再受业力而轮回于生死苦恼流转中。
在佛教产生前后,印度思想家百家争鸣,上述六师思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大的学说。此外,还有很多思想学说流行。佛经上记载有“六十二见”及“二十二见”,耆那教经典记载有三百六十三种见解。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家,提出了种种主张,从所看到的资料分析,当时争论焦点总归三个问题。
第一,世界和人类是如何形成?决定人、事现象根本是什么?有的主张“大
梵”(或称尊祐),自在天创造世界和人类;有的以四大因素解释世界万物和人类的构成;有的以“宿命”决定;有的主张“无因无缘”论;有的对世界永恒或不永恒(常、非常)、有限或是无限(有边,无边)等问题争论。
第二,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业报轮回?除了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朴素唯物
论外,一般的承认人有灵魂(命、想),围绕人死灵魂灭或不灭(死后有想、无想、断灭)的问题提出很多见解。
如承认有灵魂,人死后将到何处?转生到不同地方的力量是甚么?业报轮回,在吠陀本集中没有提出业报轮回思想,后期《奥义书》才开始接触这些问题,直到佛教产生之前,对此说还没有系统,似乎“轮回”一词也刚提及。当时社会对业报轮回普遍关注,思想界的争论十分激烈。提及业报轮回必然联系到道德行为问题。因为轮回要有一个主体,他生前的业力,将决定他轮回趣向,六师中的耆那教尼乾陀对灵魂和业报作出了解释,否认业报轮回者持无因论,有的否认有过、现、未三世的存在。
第三,怎样摆脱现实苦难的精神解脱?婆罗门教以最高修行目的回归“大梵”,其次通过业力转生为神;六师中尼乾陀主张“苦行”、“持戒”来解脱;有的以认为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涅槃解脱;有的以为修持禅定达到精神解脱就是涅槃。
在沙门中,流行种种修行方法,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苦行。《中阿含》《狮子经》记载佛陀在世时“外道”的诸种苦行方法,计有裸体、有以树叶为衣,有不食鱼肉,甚至连水也不喝,有的一天只喝一、二口水,有以六七日吃一顿饭,有以只吃野果树根,有以披头散发,有以剃发,有以拔发,有以站立不坐,有以光蹲著,有以卧刺床等等形式,也有在深山野林静坐修禅观。
九 悉达多创佛教
悉达多原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太子。从小爱沉思,常思考人生问题。父净饭王担心他受当时修行者影响出家,便提供给丰厚财宝和众多美女让他享受人间最高的欢乐,但悉达多见到人生有老的时候,有病时,最后谁都不能摆脱死亡,感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及烦恼,同时世间现象无常。在他出城外游看到瘦弱驼背老人,呻吟痛苦的病者,看到哭泣的亲人抬著死尸,又见剃发托钵行走修行者。回宫后,决心弃舍太子地位而出家,对父王说:“诸有生者,会有离别。若人觉知世间之中皆有别离而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此非善智。”又作一偈:
“若睹一切决无常,诸有之法终散坏,宁忍世间诸亲别,死命欲至事须成。”〈《佛本行集经》〉
可见,悉达多太子看到人事现象无常,为了在精神上摆脱人生苦恼,决心出家。
净饭王听到后,心内十分痛苦,见劝无效,以种种方法阻止。悉达多潜伏在马车,带一个家奴,在一深夜逃出城。途经跋伽婆仙人苦行林时,打发家奴回国,自己走入森林,剃发出家。后又到王舍城外的盘荼婆山,继续修苦行和禅定。后又到尼连禅河边伽耶附近象头山下的苦行林,在一棵树下敷草静坐。据《普曜经》说:“日服一麻一米”,日夜结跏趺坐,不避风两,苦行六年。《佛本行集经》说他“身体羸瘦,喘气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气力。”
经六年苦行,认为修苦行不能达到彻底解脱,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澡,上岸受牧女献乳糜,恢复体力,走到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据说悉达多连续坐禅思虑了七日七夜,得到觉悟。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报应,他创了独立的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
一 佛陀的生平
释迦牟尼?释迦,为族名,能仁之义;牟尼,寂默之义。诞生于古印度东北之喜马拉雅山麓,迦毗罗卫城,是一个小国,释迦族是此国主人,是当时的贵族共和国之一,于罗泊提河东北(今尼泊尔),分有十个小城,再从十小城选出一位最有势力的城主作领袖,迦毗罗卫城城主净饭王,为当时的共和国领袖,太子悉达多(一切义成),母摩耶夫人。出生后七天,母逝,由姨母摩诃波阇提抚养。年七岁,习文艺、武术。年十九,纳拘利城主善觉王女耶输陀罗为妃,嗣一子名罗睺罗。释尊少年时受到王室良好教育,过著尊荣富裕生活,豪华宫庭,但不感到快乐,故数度出城游历,却起了不满现实的意念,遂决意出家。传说:<一>由于在田野里,见农耕而引起,如《佛所行赞》说:“路旁见耕人,垦壤杀诸虫,其心生悲恻,痛逾刺贯心。又见彼农夫,勤苦形枯悴,蓬发而流汗,尘土坌其身。耕牛亦疲困,吐舌而急喘。太子性慈悲,极生怜悯心。”释尊见贫农(农奴)劳苦而不得休息,众生互相残害,不觉慈悯心起,因而在树下作深长静思。<二>由于外游,见年老的龙钟艰苦,病者疾患缠绵,死人形容变色,深感人世间无常。在当时解脱的宗教风气影响下,发心出家,愿修道证悟后,广度众生。年二十九(有说年十九),一日夜半(时十二月初八日),带仆乘马车潜出王城,跨上白马犍陟,往东方蓝摩国,剃发为沙门。
释尊从小就被称许为:“若当出家,成一切种智,若在家者,成转轮王。”转轮王,是不以武力,不为民族移殖,经济掠夺,而是以十善教化,使世间和平、繁荣、安乐、统一的仁王。一切种智就是佛,佛是彻悟人生实相,阐扬正法教化,而使人间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大自在。
二 出家修行
出家修行为沙门,为东方新宗教。依佛说:“家”为男女互相占有,物质私私组合,依此发展,人间起互相侵略,苦迫不已。出家,只是为了勘破自我,舍却我所有,以求解脱。释尊向南游行,往毗舍离国跋伽婆仙,摩揭陀的阿罗罗仙(阿罗罗迦蓝,或作阿罗罗伽罗摩)习前四禅(有色定),再参访郁陀罗仙(郁头蓝弗,亦作优陀罗摩子)习比前四禅更微细更深入的四无色定,明了进入最高禅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一旦出离禅定,苦的现象依然,但习成后,还不能解脱,婉拒继承师职。又到优楼频螺村,修苦行。调息、止息、节食、断食,精严苦行,频临死亡,还不能解脱,遂舍弃禅定、苦行。
释尊受优留频罗村牧女的乳糜供养,在尼连禅河中沐浴,恢复体力,才到林北的伽耶村(今菩提伽耶),毕波罗树(菩提树)下,端然静座禅思,敷草结跏趺,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至二月八日晚,夜睹明星而悟,得一切种智。成为大觉者,为人天之大导师,时年三十五。(诸经论中亦云十九岁出家,入雪山修行六年,出山后,在迦耶山菩提树下,得悟世间无常,缘起诸理,有说在三十岁成道。)
释尊成佛后,曾作七七日禅思,享受解脱法乐。感正法深奥,众生的贪恋,有作不想说法的传说。释尊成佛,凡年四十五(有作四十九)载,跋涉游化,踏遍恒河两岸,化导众生,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说四圣谛,八正道。成道后,在四七日间,于附近树下,自己受用解脱之乐。第一七日,在菩提树下,佛在此成道。第二七日在阿逾波罗树下,有魔王波旬,来请佛入灭而未果。第三七日,在目真邻树下,遇暴风雨,目真邻陀龙见之而即以己身护佛。此龙即受皈依,及为傍生中的第一弟子。第四七日,在罗阇耶恒那树下,有二商主,提谓、婆梨迦,道经佛处,以蜜供佛,并皈依佛、法而去,此二人乃为最早的优婆塞(奉事三宝的净信男)。
三 转法轮
佛法是甚深,但不是世俗学问的精深,而是众生本性刚强(兽性、人性、神性)的症结窟宅,不易突破,就难以解脱。传说,自称人类世界的创造者“最高神”印度名为梵天,殷勤请佛说法,众生的确难以度脱,但也有利根而可能达解脱。释尊到迦尸国波罗奈,为五比丘,阿若憍陈如、马胜、跋提、摩诃男、十力迦叶,于鹿野苑初转法轮,证阿罗果,称五比丘。释尊以依八正道而成佛,为众生说法,弟子依法修行,八正道就出现于弟子心中,从佛心而转到弟子心,降伏一切烦恼,如轮宝般的从此到彼,故名转法轮。法轮以“八正道”为体。释尊与五比丘开始僧伽生活,法味共赏,财味共享。不久,随法出家的弟子达百人,释尊嘱付弟子分头教化,弘扬正法。翌年,释尊游化王舍城,频婆沙罗(平沙)王受归依。佛二大弟子,舍利弗、大目犍连,加入释氏沙门僧伽。那时出家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释氏“以法摄僧”,出家众的“和乐清净”集体生活,在僧伽中,人人平等,依德化的法治,依戒律而生活,在和谐团结,身心安乐,清净健全的僧伽,努力修证。释尊成道第五年,受拘萨罗国舍卫城须达多长者的礼请,住进祗园精舍,此乃第二个弘化中心。同年佛陀回祖国迦毗罗卫省亲,并度亲子罗睺罗出家,接著释迦族的王室青年及佛陀的姨母和妃子也受度出家。
释尊曾劝优波离住在僧中,劝大迦叶放弃头陀行而住僧中。离众的苦行,受当时东方摩竭陀国与央伽国民间无数人崇敬,释尊的戒律精神,是集团体的僧伽,佛法在人间的具体形象,释尊在恒河两岸,平等教化。五十岁后,体力渐衰,经过四十五年的跋涉游化,但多住王舍城。
四 晚年的不幸
释尊的言教身教,随类摄化,不分贫贱,不别男女老幼,一路程程步行,处处说法,佛法相当兴盛。释氏晚年,有三件不幸事项。
<一>提婆达多的“破僧”叛教。释尊与释族密切的东方比丘,觉得佛法是我
们的。释尊堂弟提婆达多(阿难菩萨的胞兄),有领导僧众的企图,但得不到释尊的支持。释尊的见解,佛法不是种族的、国家的、而是世间全人类的,不应以某一族为主体。释尊说:“我不摄受众,亦无所教令。”释尊不以统领自居,也不交与大弟子统领,何况提婆达多!因此,提婆达多率五百初习比丘,脱离佛陀自立门户,说苦行的“五法是道”(五法内容,异说纷纭)依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所传,指不食乳酪、不食鱼肉、不食盐、受用衣时不截其缕绩、不住村舍而住阿兰若处。又据〈五分律〉所载,不食盐、不食酥乳、不食鱼肉、乞食而不食他食、春夏八月露坐而冬四月住草庵。另〈十诵律〉也有不同说法。
提婆达多趁佛行经灵鹫山下时,投大石欲杀之,佛陀受到石子打击而足趾出血。
虽由舍利弗与目犍连说法,使初习者回归于佛法的僧伽,而教团分裂的不幸,影响于未来。
<二>释族被灭。佛陀祖国迦毗罗卫,早沦为波斯匿王的憍萨罗国的附庸。波
斯匿王向释族索婚。释族感非我族类,但又恐开罪,结果,乔装一婢女,冒充释女下嫁,后来生下王子毗琉璃。当毗琉璃王子回释族省亲时受到羞辱,才知道了母亲和自己的身分,后来登位成了毗琉璃王,就立心进军迦毗罗卫国,以雪身份之辱。消息传至沙门团,提议给予实力的支援,然受苦行厌离的时代思潮,不能实现有力的援助,佛陀以大慈悲无畏精神,在毗琉璃王的大军通过的大路边,释尊安闲坐在一株没有枝叶荫蔽的舍夷树下。毗琉璃王闻佛于此,过来礼拜问讯,不理解独坐枯树下用意。佛陀说:“我现在没有荫蔽的人了!”毗琉璃王闻后,听“亲族之荫,胜余人也”的慈训,感动而退军。毗琉璃王在部属挑拨再次出兵,见佛陀还在,又再撤军。第三次出兵,绕道出发。释族本身又是憍逸而没有自信,见兵临城下,主战派最先受制裁。是和?是守?一番辩论,杀主战派首将,开城迎敌,甘受敌人屠城。
传说佛陀悉闻释族被灭时,头痛多日,目睹祖国与亲族不幸,佛陀指导人间的
佛弟子,应该关切自己的国家民族的自由独立与生存。可见释尊内心,虽然出家,却没有忘却国家及民族,也不能不有所感动。
<三>舍利弗与大目犍连入灭。舍利弗、大目犍连称“双贤弟子”,释尊晚年,
游他各方,使佛法得到正常的展开。很不幸,大目犍连为婆罗门所袭击,伤重而死;舍利弗也回故乡入灭!对佛法的展开,是很不幸的,如《杂阿含经》说:“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于彼方我(释尊)则无事”;“我观大众,见己虚空,以舍利弗、大目犍连涅槃故。我声闻(弟子),唯此二人善能说法,教诫教授。”
五 佛入涅槃
释尊年八十那年,在毗舍离安居。而在五十岁后,体力走下坡,体弱有病,自说“朽车”般。在毗舍离居住三个月,率阿难等比丘向北游行,在波婆,受纯陀的供养饮食,引发病势急剧恶化。勉力前进到拘尸那,于该天夜半,释尊在婆罗双树间涅槃。涅槃前体极虚弱,还化度须跋陀罗为最后弟子。谆谆的教诲弟子:“我成佛来所说经(法),戒〈毗奈耶〉,即是汝护,为汝等(怙)持”〈《长阿含》“游行经”〉;不要以为世尊入涅槃,就没有依怙。诸行是坏法,精进莫放逸,此是如来最后之说。
诸行无常,必然灭坏,佛的色身也没例外。释尊在世说法四十五年(有说四十九年),感化无数人民,其势力远驾婆罗门教之上;释尊实一慈悲智慧说法不倦之老比丘,应机指导,未赏自组教义,亦没对其它异派攻击,对众弟子,极其亲切,又其生活,至为朴素,戒行严明,以平民圆满人格,留模范于人间;住世八十年入于涅槃。
关于佛灭的年代古来有各种说法,由于古印度传承缺乏历史性,所以难以确定。在佛教相传记载中,有很多与教团有关事件发生在佛灭若干年的说法。确定如下两个要素:(1)历史上某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代;(2)佛灭与事件之间的年数,可以往前推算佛灭的年代。因此,关于佛灭的年代,中外学者有各种说法。关于要素(1)与希腊历史有关,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的即位年代(西元前317)和阿育王的即位年代(公元前268)是最确实的;(2)据斯里兰卡上座部(分别说部)的传承(南传),阿育王即位是佛灭218年,而据克什米尔(说一切有部)的传承(北传)是“百有余年”(或116,或160年),如此,南北传佛教相差约一个世纪。如根据南传说法,佛灭的年代是西元前485年(268加218减1);北传则认为西元383年(268加116减1)。在以往说法中,对阿育王即位的年代的确有些变化,所以对佛灭的年代有不同看法。一般说法,欧洲学者多以南传说法进行推算,日本学者则持北传说法推算。
六 佛陀在世的思想
释尊是位国际主义者,对军阀的争雄,根本不表同情。“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对侵略者著名的教训。释尊悲悯众生如一子心境,因种族歧视,互相侵略,国陷民生悲惨,痛心众生自残,而有别辟坦途的必要!释尊倡佛教的解脱论,没有忽略世间。正确的出世观,配合世间净化。释尊倡种族平等论,消除种族间的歧视、对峙、非法压迫。抨击野心者侵略的残杀,鼓吹无诤的和平。组织大智大悲自由集团,就是社会的自由族。和平共存,多少予当时纷争的印度以有效的救济。一切活动,从伦理的宗教出发。释尊没有忽略人间,更没有忘记祖国。那些以为信佛出家,不问朝政及国家民族的存亡者,无疑是佛的叛众。
释尊出家,不但常被外人视为小乘学者,也常误为消极厌离。释尊出家目的,是不忍人世残酷的杀戮,不忍贫农的胼手胝足而不温饱。在佛本行经太子观耕故事中,可明白看出。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种种的苦恼与缺陷,是佛教观察的对象。人类爱欲刚强的自私,父母、儿女、兄弟,都在揣度私利,互相诽毁,这种情况扩大,就是民族国家的侵占掠夺。佛陀所说的苦,不只老死,解脱目的,勘破自我爱取,以改变自我的业力净化。
七 佛在世的教义
<1>佛法以因缘为立义。佛法的特色“因缘论”,每一法生起,必须具备某些条件;凡是能生起的法,皆由缘起。缘起法或因缘法是指法则。宇宙的一切现象在迁流不息生灭中,是因缘假相,可是人性习惯浮现自我执著为中枢,不能察觉人生真实相貌,这狭小假相的我,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熏起现行,四缘缺一不会熏起。
佛陀发现见证缘起,方便教导弟子而已。缘起是“法”的又一内容,所以经典多方面表示缘起的意义。如法住,是说缘起确立而不可改易的;法界,缘起是决定的因性;法性,缘起是自然如此的;法定,缘起是不乱的;谛,缘起是如实不颠倒的;如,缘起是如此如此而不变异的。这一切,都表示缘起的实性“性”。
缘生法的“法”指现象或事物,即是缘起理则下而呈现的现象或事物,就是由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生起的种种现象或事物,在佛法看来,由因缘所生的现象及事物,是暂有的,不能永恒存在,所以是无我的,是无常的,所以又说是“虚妄”。空,即是说一切皆由因缘所生的,佛法说“空”,幻象宛然前后生灭相续不断,并非空无,佛法对宇宙人生的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所说的真理,只说“变灭”而不说“断灭”,就是“空”,即一切有为法缘生缘灭,故说为“空”。
<2>四圣谛。是佛陀觉悟的主要内容,佛陀应用他所觉悟的因缘法考察轮回及解脱的因果关系而发现的真理。佛说四圣谛,教导众生离苦得乐,教导众生所作的一切,须对自己负责,为度众生解脱生死,离苦得乐。
<3>八苦。佛说八苦,是指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包括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及五蕴炽盛苦。由于对自我的执著,总希望一切美好的事物永远保有而坏的事物远离,但人生变化无常,快乐的时刻终究不能永远存在,即一切事物迁流不得安定,人生的种种痛苦使心灵创伤。佛陀说解脱方法,众生要舍弃执著。
<4>十二因缘。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过程,以十二因缘,包括三世二重因果,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缘起推动我贪、我嗔、我痴、我慢等迷惑的六根烦恼造业,引发身、口、意,颠倒梦想, 一切有为法,所谓“百忧其心,万事劳形”,由惑、业、苦三者连锁,惑、业、苦,总是自心昏迷妄为,因惑造业,因业受苦,因苦生惑。佛法要习者有觉照,澄清妄念,转迷为觉,明心见性。一切的惑、业、苦,都是因缘的假相,本性是空,心无执著,妄念也无依据。
<5>八正道。佛说四圣谛之道谛,说明人生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真理。八正道可分为戒、定、慧三学,三学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助益,但不能互相取代。持戒,能够坚忍,摄己的身、口二业,断恶修善;持定,以禅定之静虑心,扫除心的染习气,散乱妄念;持慧,重视自我心观,观身心无常、无我,证五蕴四大相的因缘假和合,缘起皆空,断灭一切热恼,直达涅槃,以求解脱生死流转。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以“三法印”或“四法印”加以表述。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以上三法印)、一切皆苦。其根本则可从“四圣谛”来加以说明。
苦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总括就是苦苦、坏苦、行苦。是对现实世间的认识,是人生的真理。
集谛:这个原因是,色、受、想、行识的五取蕴;以及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十二有支,说它们前后之间互为因果,互为生灭的条件,是六根对境生起积集苦恼的原因。
灭谛:就是灭除了一切烦恼,苦不再生起。以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守五戒,修持十善为根本,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不再堕生死轮回。
道谛: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原始佛教重视对人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五蕴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无常、无我,充满苦恼。色蕴指人的物质身体,受想行识蕴(称为名)指人的精神现象。五蕴根源(集),在人们对物质或精神追求或贪爱,带来“喜乐”(味),但是五蕴变幻无常,归根到底带来“苦恼”(患)。因此,对五蕴和五蕴和合而成的人生,应当舍弃(离)。所以论证人生无常、苦、无我的问题。
五蕴论是原始佛教基础,由五蕴与人生的关系,进一步论证苦、集、灭、道四圣谛,揭示苦因,灭苦道理。由五蕴聚散合离,再推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还可推论出“一切皆苦”,成四法印。五蕴的聚合散离,众生的生与灭,取决于众生对五蕴是持贪爱或厌弃的态度,故五蕴论又与十二因缘论密切相结合。
原始佛教主张“诸法无我”,即客观外界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主宰者,主体的人也没有一个起主宰作用的灵魂。这是不是对灵魂的彻底否定?婆罗门教主张宇宙有大我,个人有小我,“我”确实有宇宙灵魂和个体灵魂的意义。因此,佛教说“诸法无我”是反婆罗门教的灵魂主张。原始佛教中“众生”、“饿鬼”、“地狱”包含鬼神,“天”有浓厚的神秘色采,其中“人”包含有前世、今世、未来世。佛典纪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观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没有把人与灵魂相区别。此后,产生四有说法,即把轮回于三世的生命分为四个阶段:生有(入胎和出胎的刹那)、本有(生死之间)、死有(死时的刹那)、中有(死后到转生的中间的生命),可见“中有”即灵魂,但这有别于其他主张具常恒不变的灵魂。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关于轮回主体的灵魂问题,是争论激烈问题之一,中有(中阴)学说之外,有的部派以“补特伽罗”为轮回的主体。
原始佛教主张有因果,反对无因论。因果论从总体来说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即有因必有果,因灭故果灭。这种因果论具体运用,一.是四谛,有苦因(集)则有八苦,苦因灭则苦灭。二.是十二因缘的三世二重因果。
在佛教的体系中,善恶报应、三世轮回是属于低层次的教义,《阿含经》中所常提到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说法,因为它易于一般信徒接受,所以影响很大。部派佛教的分裂及主要学说
一 教团的成立
依《律藏大品》传说,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对五比丘作最初说法,他们皆信受成为弟子,是佛教团的初度成立。佛陀对六十名弟子教诫:“汝等已解脱一切束縳,应为利益众生而游行。”这是教团初期生活方式简单规定。
初期佛教的沙门称为“释子沙门”,其教法称“释子之法”就是佛教被认为当时游行者的一派。早期,佛教没有派别的倾向,以推行“法”的普遍化为目的。佛陀的觉悟称为正等觉,佛灭后,教团也不推举领导者,而指示以自己与法为依止处。由于法的普遍化,于各地域的“现前僧伽”,以及横的关系“四方僧伽”的理念形成,遂使释子沙门的共同体,原始小僧团,发展成为皈依唯一本师与法的教团。
二 比丘生活方式
印度的气候,每年从六月中旬以后的三个月时期,降雨量大,河川暴涨,常发洪水,比丘的游行生活以严格限制,比丘在这个期间必须停止游行,寻避难场所,成为游行者团体之间的共同习惯。
比丘必须托钵乞食,住处须选择于街市或村落之外。由于定居环境之差异,乃形成两种安居的定居处所,即“园”与“住处”。起初“园”、“住处”不过是安居期中的定居处所。安居三个月间的团体生活,制定了布萨、自恣、迦絺那衣等仪式。因有人向僧伽生活供养,致于行乞规定遂失去其必然性。园与住处,变成半永久的定居。住处并不是有组织的僧院,乃构成僧伽的集团。从游行生活转到定居生活,形成初期的僧团,加上戒律形成,遂使比丘僧团的修道者集团。
“住处”原为比丘的暂住处,安居完满后,则荒废。“园”在郊外的“花园”、“果树园”,都是由拥有者的个人永久地献给僧伽,充作宗教的集会或禅定的修习与法的讨论场所,此名为僧园(僧伽蓝)。随著游行者的渐成定居,以及训练比丘的依止,有关法的讨论,布萨、自恣、迦絺那衣等集合仪式的发展,他们集会的会堂,以致僧院告成。 僧院,据有五种,即精舍、平覆屋、殿楼、楼户、窟院,其中精舍与窟院应用最久。
三 戒律体系与僧伽
《梵网经》有指示小戒、中戒、大戒。《沙门果经》也含有与此相应内容,这些戒的集成,称为“圣戒蕴”。具足此戒蕴则内心得感受无垢清净安乐。戒并不是禁止的命令,乃是自动的要求。小戒的最初是教诫“舍离杀生、不与取、、非梵行、妄语”,这与外道习惯法相通的。撇开戒经最重罪四波罗夷法,戒经是立足于当时游行者团体的共通法。
然而,戒经(波罗提木叉、戒本)全部条文,可分类为八:波罗夷法、僧残法、不定法、尼萨耆波逸提法、波逸提法、提舍尼法、众学法、灭诤法,对违反僧伽生活规则,规定有罪或无罪。据传戒条的制定是“随犯随制”的,“戒经”以来的目的,逐渐地组织在定住地发展的集团生活,个人生活里的检举,“戒经”条文形成广泛的律体系。
佛灭后,没有指定教主,又没有统制的绝对权威存在。形成同一“住处”有二团僧伽共居,成为诤论原因。因此有承认分派为合法的必要。为了维持僧伽的和合,有僧伽羯磨的必要。所以乃有僧伽的议事及裁判等事程序。
在发展阶段的僧伽组织,可分为七种:
1. 比丘:二十岁以上出家男子。
2. 比丘尼:二十岁以上出家女子。
3. 沙弥:未满二十岁出家男子。
4. 沙弥尼:未满二十岁出家女子。
5. 式叉摩那:预习比丘尼(二年)。
6. 优婆塞:在家男子信徒。
7. 优婆夷:在家女子信徒。
以上称七众,一至五又称五内众,比丘与比丘尼各自独立;僧伽依僧伽会议经
营自治。僧伽至少由四人组成,举行授具足戒仪式的僧伽按规定在十人(边地五人以上),比丘的所有物分为四方僧伽(四方僧物)、现前僧物、个人的等类。
僧伽的教义,所谓“三法印”或“四法印”,又,根本立场依“四圣谛”以认识论的方式说明。十二因缘、五蕴,说明其形成世间生起的原因。以修持八正道,有达成理想世间的方法。
四 第一次结集
据佛陀指示,佛灭后的教团,应以“法”及“律”为依止,所以佛陀一代教法的整理与传承是必要的。佛陀是随机说法,教法没有一定形式,因此,后人乃将教法加以整理,统一编集,以适合传承。又随时代转异,对于法,加以解说。在初期的传承以口传,佛法随得存在,需要具备暗诵一部教法的专门能力。有持律者、持法者、说法者、持论母者、持论者、持经者等专门人才。
据佛教历史纪载,有几次结集传说。所谓结集,是教法合诵的意思,共同诵读比丘集会中的圣典,承认佛教所说的。附于“律藏犍度部”的末后的二章,有记述第一、第二结集传说。
第一结集,据说佛陀寂灭当年,在王舍城由五百比丘集会举行。大迦叶为主持者,优波离诵律,阿难诵法。虽有某些学者对第一次结集的历史性表示怀疑,但“律”、“法”是最初期的片段内容,是王舍城集会所承认的,这一点被认为此传说的原始形态。
关于第一次结集,佛经中有各种不同说法,有说集结了佛经、戒律、也有说集结了经、律、论三藏,有说集结了经、律、论、杂集、禁咒五藏。从佛教历史考据,第一种较为可信。
据《五分律》《摩诃僧祗律》佛陀大弟子摩诃迦叶,在拘尸那办理佛陀葬事后,率众比丘到王舍城,自任上座,征得众比丘的同意,首诵“法藏”,阿难为佛陀身边侍者“多闻第一”,众比丘推选任诵集法藏,阿难根据记忆,把佛陀在不同地方对各种人所说的教法,一一讲述,说:“我是听佛这样讲的(如是我闻)。”,阿难所讲述在座比丘对其内容,认为符合佛陀原意的就示认可,凡认为不正确或有遗漏就予以纠正或补充。这样,便会诵确定出最早的佛教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接著,推选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诵集律藏(戒律),确定最早佛教戒律总集,一般八大部分(八段)组成,合并内容称“五篇”,在最后附僧团受戒,说戒及日常的生活,犯重戒(淫、盗、杀、妄语)逐出僧团。在结集经法、戒律二藏后,摩诃迦叶宣布:
“从今以后,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遗,如佛所教,应谨学之。”〈《五分律》卷三十〉
原始佛教团所宣说教法、戒律,在佛陀一代又一代的带领,向社会各阶层传教。第一次结集所编出的经、律二藏,没有写成文字,按佛教传教的惯例,通过师徒之间口头传承方式传到后世。
五 第二次结集
佛灭后一○○(或一一○)年有毗舍离的跋耆族出身的比丘等提倡十事:
1. 可以蓄盐于角器中。
2. 可以规定时间后二指量(日影)之时间内进食。
3. 可以饭后,向其他村再食。
4. 可以在同一教区内之居院各别举行布萨。
5. 预测能得应到之比丘之同意,则虽不足规定人数出席,仍可举行羯磨。
6. 所习净,可按和尚阿阇梨(导师)的惯例举行事。
7. 可以饮食未经搅拌之乳。
8. 可以食用未发酵之椰子汁。
9. 无缘坐具净,可坐缝制无贴边之坐具。
10. 金银净,可接受金银布施。
跋耆比丘以此十事为合法净。对这十件事,保守的长老比丘认为违法而加以反
对,遂于教团内举行诤论。在毗舍离集会的七百比丘检讨结果,排斥跋耆族的比丘所主张的十事为非法。这是第二次结集(毗舍离城结集、七百集法)。这传说有历史根据。
六 分裂传说
“律藏”第二次结集,对于结集以后教团分裂,没有记载。依后世的史传南传《岛王统史》、《大王统史》记载,西苏纳加王朝迦罗育王治世,对于此次结集事议不满的一万名比丘,曾另行结集。遂使教团分裂倾向保守的上座部,与倾向于进取的大众部,此名为根本分裂。依北传,根本分裂原因则是大天所提倡五事,1.余所诱、2.无知、3.犹豫、4.他令入、5.道因声故起。这是对上座部的最高觉悟者“阿罗汉”的非难。大天于布萨之日,将五事以偈诵出,因而引起僧伽诤论,仲裁此事的国王将上座部移往迦湿弥罗。上座部与大众部根本分裂。原载此事的《大毗婆沙论》》没有记载事件的年代及当时治世国王名。在世友(波须密多罗)所著的《异部宗轮论》〈《十八部轮》、《部执异论》、藏译《异部宗轮论》〉中所载,此事发生在佛灭后一一六(或一六○年)年,为阿育王执政的时候。又真谛译《部执异论疏》与《婆沙论》有出入的传说记载。其它,清辨的正量部传承,为佛灭一三七年难陀王统的摩诃波陀治世。又同是清辨的上座部传承,为佛灭一六○年孔雀王朝阿育王治世,〈舍利弗问经〉“大众部传承”记载为佛灭后二○○年以前(孔雀输迦王)。有关分裂的传说,南北传说年代不一。又依南传,大天是在第三结集后在南印度布教的长老,依佛音的《论事注》,五事是大众部的支派“案达罗派”。又,北传也以此为大众系诸派之说。因而推究,属大众部之支派的大天与五事传说,和根本分裂的传说相结合,再以说一切有部之诸事,反映出来的就是《婆沙论》等传说。
第二次结集的发端,据说起因于比丘们接纳受金银的问题,此项事件包含在十事内。因律的条文是佛陀规定的,已制定的规则,不容废除。随社会的变化,于是有条文上附加条件而不抵触规则的“净法”产生。第二结集所见十事提倡,视为主张上附加细节的净法,在违法行为中找出合法性,而采取宽大立场的持法者与采取严格立场的持律者之两集团的抗争。
又大天五事指出上座部所崇尚理想果位“阿罗汉”之不完全,主张对律的净法的容纳,可以视为持法者对持律者的非难。两种传承,是由持律者与持法者彼此抗争所形成的。可推想教团在初期就有倾向保守与进步的两派存在,他们的抗争渐成表面化,发展成为相互间不能融和的两个部派。
七 统一国家出现
佛陀以后,印度诸王朝不断盛衰交替,小国被专制国王所支配的大国并吞,以摩揭陀国势力较强。在哈尔央迦、西苏纳加、难陀等王朝之后出现的是孔雀王朝。此王朝建立了大统一的国家,领域几乎遍及全印度。
西元前三二七年,亚历山大帝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但部下拒进军,他改沿印度下游,后转向西进军,西元前三二三年七月病死于巴比伦。当时恒河平原在难陀王支配下,西元前三一七年,旃陀罗笈多打倒难陀王朝创立孔雀王朝。
继宾头婆罗之后即位的阿育王,一面扩充祖父旃陀罗笈多所统一国土,另一面尽力于文化的发展。其国版图南达半岛南端,西至阿富汗斯坦与阿罗哥西亚,成为印度大帝国。在位时推行诸种事业,皆成为法敕并令人铭刻于岩壁或石柱,这些石刻法敕为古印度历史提供唯一确实资料。
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地方时,爆发惨烈战争。结果使他成为热心的佛教徒,阿育王为了将自己信仰的佛法使人民生信、实践及增长,乃下令铭刻法敕并传布各地,是以一般人民为对象的道德训诫为主要内容。阿育王亲自为法巡行国内各地,对各地人民教诲正法。又废除过去诸狩猎习惯,改为巡礼佛迹。在宫廷废除以往为宴会而大举屠杀的惯例。对地方官,令其五年巡回其所辖领域,并特设“正法官”,对佛教僧伽、婆罗门教徒、耆那教徒、邪命外道,采取宽容态度,为一切宗教有益增长于“法”,给予平等的保护。为人民及动物,建设两种疗养院,栽培药草及果树,道路立标志,多掘井泉以供人畜之用,对囚犯行恩赦。
阿育王又增筑当时一般人信仰的过去佛拘那含牟尼的佛塔,大兴供养,派遣佛教传导师往帝国边地,远及希腊与埃及等国,以“法施”施行亲善和平外交。
八 第三次结集
华氏城的第三结集,源于后期的传承,其内容,在南北两传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要有系统的解释是非常困难的。依南传《岛王统史》、《大王统史》、《善见律毗婆沙》所载,因阿育王对于佛教僧伽供养比较丰富及恭敬,引起达六万外道“贼住”在僧伽中,使阿输迦园七年间不曾施行布萨。阿育王为了处理僧伽的混乱,乃从阿呼恒伽山,招请目犍连子帝须。他废弃分别说以外的非正统说者,并集一千阿罗汉作成《论事》一书。这所谓第三结集,时为佛灭二三六年。对于此事,北传的第三结集已如前所述,其他部派则未提此事,也许是了解第三结集实况。但是,在憍赏弥、鹿野苑、山琦等地曾发现见阿育王对于破僧伽之训诫碑文。
九 部派的发展
佛教在第二结集时,发生关键性变化,此所谓的根本分裂。大约到西历纪元前后间,产生了十八部乃至二十部的部派。关于诸部派发生的情形及分派系统,乃至部派的名称等,诸传说间各有异说,并未一致。南北两传分派系统内容如下:
一..〈岛王统史〉〈大王统史〉(分别说部所传)
1牛家部 |
3多聞部 | |
4說假部 | ||
一.大眾部 |
| |
2一說部 |
| |
5制多山部 |
|
二‧上座部:
|
1化地部 |
7說一切有 |
9飲光部 | ||
10說轉部 |
11經部 | ||||
8法藏部 | |||||
|
| ||||
|
2跋闍子部 |
3法上部 | |||
4賢冑部 | |||||
5密林山部 | |||||
6正量部 | |||||
|
|
| |||
|
|
| |||
1雪山部 | |||||
2王山部 | |||||
其後印度分裂 |
3義成部 | ||||
4東山部 | |||||
5西山部 | |||||
6西王山部 | |||||
〈大王統史〉所傳
1大寺派 | |
其後錫蘭分裂 |
2無畏山派---法喜部 |
3祗陀林寺派---海部 |
二.〈異部宗輪論〉〈十八部論〉〈部執異論〉(說一切有部所傳)
1一說部 | |
2說出世部 | |
3鷄胤部 | |
一 大眾部 |
4多聞部 |
5說假部 | |
6制多山部 | |
7西山住部 | |
8北山住部 |
1.說一切有部 |
3犢子部 |
4法上部 | |
5賢冑部 | |||
6正量部 | |||
二.上座部 |
7密林山住部 | ||
|
8化地部 ── |
9法藏 | |
10飲光部── |
善歳部 | ||
11經量部── |
說轉部 | ||
2.雪山部(本上座部) |
这些部派因其所主张之学说各异,或以指导师长、前辈为中心,或者虽然其思想及学说相差不多,因地域遥隔而另成一派等种种原因,形成各个不同的僧团。他们共同宗奉佛陀的教义,但其徽章(自派的标帜)、三衣的颜色,以及其著衣法,乃至日常之行义等,派别之间,各具独特的内涵。
至于部派地理分布,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大众部、法藏部、饮光部等,主要遍及于西北印度诸地。以正量部为中心的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义城部等,则以摩腊婆、阿槃提为根据地,向西南印度普及,再弘布于西印度的沿海地方及秣莬罗、信度诸地。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牛家部(鸡胤部)诸派是弘布于自中印度到西北印度。制多山部及由此派分立的东山部、西山部等南方大众部是以南印度的阿摩罗婆提为中心。锡兰也有所谓方等派或大空派等部派的存在。
佛陀以其活动主要地方语言(摩揭陀语)说法,佛教经典、戒律起初以摩揭陀语流传。佛教发展至各地,在各地形成教团,种种俗语乃被采用当地方言。无论如何,有力的部派有其独自编纂而传持三藏。据说以语言传承的部派是在西元前一世纪(西元前八八─── 七六年)才开始用文字记录,而作始者为锡兰的上座部。
十 三藏的成立
佛教圣典可分为律、经、论三藏。三藏之中以律、经成立较早,论则比较晚出。
首先说律藏,因为是部派所属,现存的律藏多知其所属部派之名。其主要者,具有完全形态的广律有六种:《摩诃僧祗律》(大众部)、《巴利律藏》(分别说部)、《四分律》(法藏部)、《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化地部)、《十诵律》(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根本说一切有部)。广律是教团中的个人生活规定,表示律最初期阶段注释“戒经”的“经分别”与记录教团团体生活规定的“犍度”;以及后期的摘要、附则的“附随”构成。“经分别”与“犍度”所包括的内容,在部派之间是共通的。律藏的组织,大众律与上座部律之间是有显著差别。又广律之外,有各派部分残存。
经藏,在最初期的形态被称为法,是佛教的片段集成。后人将其教法整理,称为法门。记载在阿育王法敕的七种法门,是教诲日常生活的伦理是考察原始形态资料。其后这些教法依内容形态及编集形式,可分为九分教或十二部经。
九分教
1. 修多罗(贯经、亦称契经),经中“直说者”,即散文体经文;
2. 祗夜(重颂,应颂),与修多罗相应,重宣教义,采用颂体;
3. 伽陀(讽颂,孤起颂),偈体有韵的经文;
4. 尼陀那(因缘),记述佛说经律的因缘,“一切佛语缘起”;
5. 阿波陀那(譬喻),经中譬喻部分;
6. 伊帝曰多伽(如是语,本事),佛说弟子过去因缘的经文。
7. 阿浮陀达磨(未曾有,希法),记载佛现种种神通的经文;
8. 阇陀迦(本生),佛说自己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9. 优婆提舍(论议),问答和议论诸法意义的经文;
在九分教后再发展成十二部经:
10 和伽罗那(授记),佛给弟子预言未来修行果位的经文;
11 优陀那(自说,无问自说),无人发问,佛自说经;
12 毗佛那(广经或方广经),佛说方广正大教义的经文。
所谓九部、十二部的分类是佛经发达之后对以往佛经体裁,结构成分的概括说
法,在早期佛经的口头传承,其中有些体裁(如本生、本事、方广等)形成比较晚。在佛经的口头传承其中的内容由简到繁,佛经的体裁和构成分是由少到多的。
十一 部派主要学说
部派最初分裂是大众部与上座部,争辩的内容,有种种传说,但至少是对佛说的解释方法和看法上有根本分歧。上座部对佛说采取“分别说”的态度,以为对佛说和解释佛说要有分别地看待;大众则主张“一说”的态度,认为对佛说要全部肯定。故此,上座部称为“分别说部”,大众部称为“一说部”。
佛教部派,后来各部分遣许多大德到各地弘法,每到一处,自成一派,各派都有类同。这些派别,后来愈说愈多,南传有二十四部,其中有些名称是重复,如要列举即有四十多个。从考古推究,发现的铭文碑刻上,记载部派名称有二十多个,根本的十八部中,除了大众部的鸡胤与说假尚未发现,其余部派全有。
部派诤论的主要内容,是依佛教理论是否承认“补特伽罗”的问题,至西元六世纪,这些部派即归为四大系统:一、上座部(北传以化地、法藏为代表,南传以大寺为代表。大寺又分无畏山、祗多林住),二、正量部(犊子为代表),三、大众部,四、说一切有部。(诸部派的思想,从异部宗轮论,详加探究)。
十二 主要部派的主张 〈异部宗轮论〉
(1) 佛陀观
此中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本宗同义者,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
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无有边际,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佛无睡梦。如来问答,不待思惟,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一刹那心,了一切法;一刹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诸佛世尊,尽智无生智恒常随转,乃至般涅槃。
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佛与二乘,解脱无异,三乘圣者,各有差别,佛慈悲等,不缘有情,执有有情,不得解脱。应言菩萨,犹是异生(即凡夫),诸结未断。八支圣道,是正法轮;非如来语,皆为转法轮。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
(2)论世间万有
大众、一说、说出世等“过去未来,非实有体;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
是所通达。”
“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去来体用无,故并非实有;曾有当有,名去来故。”
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
一说部“此部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
说出世部“此部说明世间烦恼从颠倒起,此复生业,从业生果,世间之法,既颠倒生,颠倒不实,故世间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颠倒起,道及道果,皆此是实,世间皆假。”
说假部“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虽积聚假,义经于蕴,蕴体无假,无依缘故,不名为意;人过去时,方名意处,依止义成,体非现在。问:十八界等若为假实?答:亦有依积聚假义故,此亦非实。”
(《俱舍论》关于五位七十五法,略说)说一切有部“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有定俱生,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
(《品类足论》)色云何?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者,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所造色者,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及无表色。
《异部宗轮论》
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谓一切有部诸法有者,皆二所摄:<一>名、<二>色。过去未来体亦实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及所通达,生、老、住、无常相,心不相应,行蕴所摄。
说一切有等,谓一切有者有二:<一>法一切,谓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二>时一切,谓去、来、今、各对诸部,名色摄一切法。
(3)大众部系的“心性本净”说:客尘随烦恼染,故名烦恼染,非心无始本性,
故名客尘。问:有情无始有心称本性净,心性本无染,宁非本是圣?答:有情无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圣。问: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净,说染为客?客主齐故。答:后修道时,染乃离灭,唯性净在,故染称客。〈《异部宗轮论》〉
(《大毗婆娑论》)或有执,心性本净,如分别论者(按,属大众部系统)。彼说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
(4)关于补特伽罗 《异部宗轮论》
犊子部。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
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计之我,悉皆是无,非无不可说,非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者,谓我非即离蕴,处界亦尔。然世说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蕴等假施设此我名,我实非蕴等。
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
化地部。亦有齐首(齐首:即无色界最后一天“有顶天”)补特伽罗。
经量部。其经量部本宗同义,谓说诸蕴有从世前转至后世,立说转名……有根边蕴,有一味蕴……执有胜义补特伽罗。
“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住生死根本,故说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起,即同诸宗所说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边,其余间断五蕴之法是末起,故名根边蕴。”
说一切有部。有情但依有执受相续假名,说一切行皆刹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说有移转,活时行摄,即无余灭,无转变诸蕴。
(5)说一切有部的修行解脱论〈《大毗婆娑论》〉
或自读素怛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义甚
为广博,若恒忆持,令心厌倦,三藏所说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作是念已,先观察十八界,乃至此名意识界……自相者,谓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意识界自相。共相者,谓十六行相(即四谛十六行相)。所观十八界十六种共相,所缘此界修智修止。……
此十八界即十二处,故应略之入十二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心界(六识加意根)即意处,法界即法处。此十二处除无为即五蕴故,应略之入于五蕴,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名即色蕴,意处即识蕴,想即想蕴,余心所法,不相应行即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