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颂的解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国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颂的解读
  ──汉梵本对读所见的问题
  圆光佛学研究中心汉译经典研究室 黄国清
  圆光佛学学报
  第五期(2000.12)
  页141-152
  --------------------------------------------------------------------------------
  页141
  一、引言
  鸠摩罗什(344-413)[1]译《妙法莲华经》(下简称《妙法华》或什译本)的第二十五品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下简称《普门品》),这一品自古以来即从《妙法华》中抽出单行流通,[2]佛子们日常读诵,有助于慈悲胸怀的长养;在遭遇逆境时,此品也提供心灵的慰藉。现行流通本在长行后接著是二十六首偈颂,古代刻本如《高丽大藏经》等皆如此,然而,西晋?竺法护(约223-300)所译《正法华经》二十三品《光世音普门品》并无偈颂,较早的《妙法华》注释书也不见对偈颂的注解或述及,故什译本本来有无偈颂的译出?偈颂的译者是谁?是本文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其次,在阅读《普门品》颂文时,发现多首偈颂的文义滞碍难解,查阅前贤的注解亦感见解差异颇大。这种以“四句五言”诗颂体翻译梵文偈颂
  --------------------------------------------------------------------------------
  1. 有关鸠摩罗什生卒年代的讨论,参见 R. H. Robinson, Early Ma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Madison: The U. of Wisconsin P., 1967) 第三章附注1,页244-247。
  2. 天台智顗著有《观音玄义》二卷(收于《大正藏》册34),即为注解《普门品》的著作,所以此品的别出流通当在智者大师以前。
  页142
  的作法,由于所用的汉字不够,经常产生削足适履的问题,以致造成译文过于简省,甚至牺牲某些梵文的文义,增加汉译本读者的解读困难。[3]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重点,即是透过汉译本与现存梵本的对读,说明汉译本的解读问题,并尽可能地还原偈颂的意旨,以协助现代读诵者更确切地掌握偈颂的文意。
  二、《普门品》偈颂的翻译
  考察梁?法云(467-529)《法华义记》卷八<观世音品第二十四>[4]、隋?智顗(538-597)《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十下<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5]、隋?吉藏(549-623)《法华义疏》卷十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6],虽对《普门品》的文句逐段进行消文解释,却都未提及此品的偈颂;到了唐?窥基(632-682)《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末<观世音普门品>,则见到对颂文的疏解。[7]另外,唐?玄应作于贞观末年的《一切经音义》卷六,亦列有颂文“祝诅”、“掣电”、“降雹”、“戒雷”、“慈意”诸条。[8]法云、智顗、吉藏、窥基被推尊为中国《法华经》四大注释家,[9]同样注解罗什所译的《妙法华》,而对《普门品》偈颂的疏解迟至唐代才出现,这与偈颂的译出与编入此经的时间有关。
  隋?阇那崛多(约604卒)共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的序文说:“而护所阙者,《普门品》偈也。什所阙者,《药草喻品》之半、《富楼那》及《法师》等二品之初、《提婆达多品》、《普门品》偈也。”[10]足见阇那崛多所见《正法华经》和《妙法华》的《普门品》均无颂文的部份。序文又说:“窃见《提婆达多》及《普门品》偈先贤续出,补阙流行,余景仰遗风,宪章成范。大隋仁寿元年辛酉之岁,因普曜寺沙门上行所请,遂共三藏笈多二法师,
  --------------------------------------------------------------------------------
  3. 关于以“四句五言”诗颂体翻译梵文偈颂的缺失,参见万金川〈《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以汉译两本的译文比对与检讨为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台北:台大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第1期(民国85年),页1-30。
  4. 《大正藏》册33,页678a-c。
  5. 《大正藏》册34,页144c-146b。
  6. 《大正藏》册34,页623c-629b。
  7. 窥基疏解《普门品》的全文,见《大正藏》册34,页846c-849c;其中颂文解释的部份在页849b-c。
  8. 《高丽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影印)册32,页90a-b。
  9. 参见菅野博史《中国法华思想》(东京:春秋社,1994),页3-4。
  10. 《大正藏》册9,页134c。
  页143
  于大兴善寺重勘天竺多罗叶本。《富楼那》及《法师》等二品之初,勘本犹阙;《药草品》更益其半;《提婆达多》通入《塔品》;《陀罗尼》次神力之后;《嘱累》还结其终。字句差殊,颇亦改正。”[11]所谓的“宪章成范”,即依循前人译文的意思。叙说《普门品》偈颂前人已经译出,他们在隋文帝仁寿元年(601)以梵本勘正并将之编入《添品妙法华》中。
  唐?道宣(596-667)《续高僧传?阇那崛多传》也有相关的记述:“以周明帝武成年,初届长安。……会谯王宇文俭镇蜀,于彼三年,恒任益州僧主,住龙渊寺,又翻观音偈、《佛语经》。”[12]认为《普门品》偈颂是阇那崛多止住益州(今四川成都)龙渊寺期间所译。镰田茂雄也指出阇那崛多是在武帝时代,为益州总管上柱国谯王宇文俭翻译《妙法莲华经普门品》重说一偈一卷等,地点就是在益州龙渊寺。[13]北周武帝在位期间是西元560-578年。阇那崛多与道宣的说法不同,当以阇那崛多本人的叙述为准,故推测阇那崛多系采用前贤的“《普门品》偈”(观音偈)译文,可能也有所勘定,后人不知道这段因缘,遂将偈颂的翻译者归于阇那崛多等人。
  后代根据《添品妙法华》,将偈颂移植于《妙法华?普门品》,故所见什译本《普门品》的长行之后就有了颂文,于是产生了颂文是否为罗什所译的不同说法。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十下言:“文后偈颂什公不译,近代皆云梵本中有,此亦未测什公深意。《续僧传》中云偈是阇那崛多所译。今从旧本,故无所释。”[14]湛然所见的经本已有偈颂,但他根据《续高僧传》认定为阇那崛多的译作;且指出智顗系依据旧本,而当时偈颂尚未译出,所以没有加以疏解。其后《法华》注释家多持此说,如宋?遵式(964-1032)《释普门品重颂》说:“重颂是隋炀大业中智者灭后,笈多所译,方入大部。”[15]所谓的“笈多所译”,应是他和阇那崛多编译的《添品妙法华》,宋?闻达《法华经句解》卷八云:“什师译本即无重颂,今此偈文是后来人以笈多本经中之偈入此本中,相承传诵。”[16]文中的“笈多本经”,即《添品妙法华》。随著时间的经过,后人不察,就误以为什译本原来就有颂文,如明?
  --------------------------------------------------------------------------------
  11. 同前注。
  12. 《大正藏》册50,页433c。
  13. 参见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关世谦译(高雄:佛光,民国75年),第3卷,页455。
  14. 《大正藏》册34,页358a。
  15. 《新纂卍续藏》册35,页163c。
  16. 《新纂卍续藏》册30,页619b。
  页144
  如愚(生卒年不详)《妙法莲华经知音》卷七云:“晋译元无颂文,本译有者,梵本增损,译人传持不同故。”[17]晋译指西晋竺法护译本,本译应该就是他看到的什译本。现代法师在解说或注解《妙法华》或《普门品》时,在指出全经译者为鸠摩罗什的同时,却未说明偈颂的翻译因缘,容易让听读者误以为罗什译出了颂文。[18]
  综合以上所述,《普门品》偈颂的译者绝不可能是罗什,也应该不是阇那崛多等,但后者对此品偈颂能在后世广泛流传有很大的贡献。若非阇那崛多等对前贤所译偈颂的采用、勘正及编入《添品妙法华》,再经后人移补于什译本内,则我们今日所见的《普门品》流通本可能就不是这种样式。
  三、《普门品》偈颂的解读问题
  关于梵文经汉译后可能无法传达原本意旨的主要原因,稻津纪三认为是:“梵语中,文法就那样地与逻辑相结合,在个个概念的文法变化与文句的文法构造之中,包含著哲学性的问题,但汉译无法对其作充分的再现。”[19]这种词语之间的逻辑连结关系,在汉语中主要透过语序和虚词来表达。[20]问题是《普门品》偈颂的汉译为了满足“四句五言”的形式,常因为所能运用的字数太少,使译出的文句趋于晦涩,甚至易作出错误的解读。以下透过汉、梵本的对读,依序分析有问题的偈颂。
  --------------------------------------------------------------------------------
  17. 《新纂卍续藏》册31,页467b。
  18. 如太虚大师:《法华经教释》(高雄:佛光,民国68年)说:“‘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十字,若译作长行文,为尔时世尊以偈答曰八字,则问答段落之起讫,较为明显。今译者并译为颂文,殆取便诵读之意乎!”(页486)其中的“今译者”,多数读者会误认为罗什。未提及颂文之翻译问题者如智谕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台北:西莲净苑,民国78年)、净心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台北:九龙莲社,民国81年)等。当然,这种未特别说明颂文译者的情形,已常出现在古代《妙法华》注疏中,或许注释家不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对理解经文是重要的。
  19. 稻津纪三:《佛教人间学????世亲唯识说?根本的研究》(东京:三宝,1937初版,1988增补新版),页2。
  20. 高名凯指出:“有的语言则注重造句法与虚字,而缺乏形态学(morphology),中国语就是其中的一个。……中国语只是缺乏形态学,而不是没有语法。中国语言在形态学方面比印欧语言贫乏,但在语词秩序的安排和利用虚字方面则比印欧语言,尤其是古代的印欧语丰富。”见氏著:《汉语语法论》(台北:开明,民国74年台一版),页28。
  页145
  (一)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21]
  这是《普门品》的第一、二颂,荻原云来等所校梵本[22](下称荻原本)于第二颂后出一校记说明《添品妙法华》偈颂之前的长行在“尔时无尽意菩萨即说偈曰”前加有“尔时庄严幢菩萨问无尽意菩萨言:‘佛子以何因缘名观世音?’无尽意菩萨即便遍观观世音菩萨过去愿海,告庄严幢菩萨言:‘佛子!谛听观世音菩萨所行之行。’”[23]指出这其实是前二颂的翻译,但误解了颂文的意思,将意指世尊的形容词“citradhvaja”视为一位菩萨的名字。[24]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前引《添品妙法华》所添加的文句与现存梵本前二颂的意旨甚为接近。[25]参照现存梵本来解汉译本的第一颂,“我今重问彼”的“彼”字,是“其意义”(etam artham),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得名之理由的意义。汉译本译出了“etam”(彼),却未见“artham”(意义)的翻译,另外也不见梵本颂文中的“kaara.naat” (kaara.na[理由]的从格[ablative])的对应译语,[26]所以对照梵本,当可使解读更为精确。此外,现存梵本第二颂有“pra.nidhii-saagaru”(誓愿之大海)的词语,据《添品妙法华》添加的文句,这是指观世音菩萨所发的誓愿之海,然不见汉译本颂文有与此对应的译
  --------------------------------------------------------------------------------
  21. 《大正藏》册9,页57c。
  22. 荻原云来与土田胜弥编集:《改定梵文法华经》(东京:山喜房,1935发行,1994三版)。本文所引梵本,主要依据此本,遇文字有疑义时,则另参照其他校本。
  23. 《大正藏》册9,页192b-c。
  24. 荻原本,页367,附注7。
  25. H. Kern 对此二颂英译如下:“ 1. Kitradhvaga asked Akshayamati the following question: For what reason, son of Gina, is Avalokitesvara (so) called? 2. And Akshayamati, that ocean of profound insight, after considering how the matter stood, spoke to Kitradhvaga: Listen to the conduct of Avalokitesvara.”(庄严幢问无尽意下述问题:“佛子!以何因缘,(此菩萨)名为观世音?”[如]誓愿之大海的无尽意观察其理由后,回答庄严幢:“请听观音的大行。”)见氏著:Saddharma-Pu.n.dar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63) ,页413。但Kern 在第一颂译文后作注,认为此颂意思与长行完全不同,而且对Kitradhvaga这个菩萨名称的突然出现感到不解。松涛诚廉等译:《法华经》(II)(东京:中央公论社,1976初版,1988新订三版)为梵本的日译,其译文的意义如下:“无尽意(菩萨)问(我):‘庄严的具幢主(妙相具)(世尊)啊!由于何种原因,(此)胜利者之子名为观世音?’就其理由而探询其(名称)的意义。那时,究察如此的情况后,庄严的具幢主(具足妙相尊)(的我)就誓愿之海(的观世音),告诉无尽意(如下):请你听观世音的修行。”(页226-227)两种译文的意旨并不完全相符,也与《添品妙法华》有别,但仅为细部差异,三本的大意基本上一致。
  26. 梵文见荻原本,页367。另蒋忠新编注:《梵文妙法莲华经写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下简称蒋本)作 “kaara.naa”(页368),亦为从格形式。
  页146
  文。汉译本可能将此结合于第三颂的翻译中,成为“弘誓深如海”,现存梵本第三颂并无可对应的文字。又汉译本第二颂最后的“善应诸方所”,虽无解读上的困难,但梵本中找不到这样的意思,推测是作为前句“汝听观音行”的补充说明。汉译本似乎将梵本第二颂与第三颂的意义结合在一起翻译,故这两颂不能分开来解读。
  (二)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27]
  “有”是指种种的存在状态。此处的“能灭诸有苦”字,在梵本中作“sarva-du.hkha-bhava-`soka-na`saka.h”,[28]为单数主格,用来指称观世音菩萨,意思是“(彼为诸种)存在状态中一切苦痛与忧愁的灭除者”,以说明“不空过”的理由。能灭除“诸有苦”的主体是观世音菩萨,而非忆念观世音名号者。普行法师解为:“无论闻其名号,见其应身,而能恭敬礼拜,一心称念者,都不会落空;观世音菩萨,即以神力加被,使他灭除了三界诸有的苦难。”采取使役形式,意旨虽不能说与梵本有所违背,但灭除苦痛与忧愁的动作者变成了忆念观音者。“不空过”,梵本作“bhavatiiha amogha praa.ninaa^m”(荻原本,页368),意为“对诸有情而言,不会空过”,其中“praa.ninaa^m”是“praa.nin”(有情)的复数属格(genitive),汉译本并未译出这个词语,不过似乎不影响到意义的理解。
  (三)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29]
  其中“堕落金刚山”一句的解读,宋?闻达法师《法华经句解》释为“失足堕山”;[30]宋?守伦法师《科注妙法莲华经》说“若须弥、金刚,此是崇高危险难侔之处,设或有人于此堕落”;[31]现代注释书的解法类似。[32]从
  --------------------------------------------------------------------------------
  27. 《大正藏》册9,页57c。
  28. 荻原本,页368。蒋本作“sarvabhavadu.hkha`sokanaa`sano”(页369),将“bhava”移到“du.hkha”之前,仍可与荻原本作相同的解读。也可将“sarva”视为“bhava”的限定词,而为“一切存在”,当然荻原本也可作这样的解读。组成梵文复合词中的诸个词语,不一定要按照语序来理解。
  29. 《大正藏》册9,页57c。
  30. 《新纂卍续藏》册30,页619c。
  31. 《新纂卍续藏》册30,页639a。
  32. 如太虚大师:《法华经教释》,页487;普行法师:《法华经易解》,页601;知定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收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台北:金枫),页100-101;净心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页139等。
  页147
  “堕落”的词义来看,这样的解读不能算错,然而,若是如此,则此颂和前颂“若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的意思大抵相同,问题是为何要同时列出意旨极为接近的两颂呢?参照现存梵本,“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的对应梵文为“vajraa-maya-parvato yadi ghatanaarthaaya hi muurdhni o.saret”,[33]松涛诚廉等译为“若为了杀害的缘故,将金刚所成的山投向(彼人)的头”,[34]如此,此颂的意旨就与前颂就有了差别。汉译本无“头”字,可能出于省略。至于将“o.saret”这个动词译为“堕落”,或许因为此字为动词字根√s.r (疾走、流、滑落、吹、逃、攻击)加上接头词 ava (o 为其紧缩形式),ava 带有“向下”的意思,故有“向下投向”的意涵,[35]所以译者采用“堕落”这个译词。
  (四)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36]
  何谓“气毒烟火燃”?闻达法师说:“毒虫之气如烟火然。”[37]普行法师说:“这类毒虫的毒气,如烟火然烧,触即被害!”[38]净心法师亦言:“这些毒虫之类,会吐出像烟火一样的毒气。”[39]另外许多注释书对一句则无明确的解说。现存梵本“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的对应文句作:“d.r.s.ti-vi.sai.h pariiv.rto jvalanaarci-`sikhair du.s.ta-daaru.nai.h”,[40]坂本幸男等译为:“因吐出火焰而极为恐怖,于目光中含毒的蛇”;[41]松涛诚廉等译作:“放出燃烧的火焰(那样的)光,单只见(人)即已毒害,看到就恐怖的蛇之魔
  --------------------------------------------------------------------------------
  33. 荻原本,页368。
  34. 松涛诚廉等译:《法华经》(II),页228。H. Kern, Saddharma-Pu.n.dari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的英译类似。(页414) 藤井教公:《法华经》(下)(东京:大藏出版社,1992)亦指出此为“某人将金刚山投向头部”,与“被追逐而从金刚山落下”的意义,文意非常不同。(页1101,附注)
  35. F. Edgerton 认为此字的现在直述句第三人称为他言应是“ava`sirati”,解为“落于他的头部”(alight, fall upon his head),参见氏著: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and Dictionary (II). (Kyoto: Rinsen book Co.,1985),页75b、76b。
  36. 《大正藏》册9,页58a。
  37. 《法华经句解》,《新纂卍续藏》册30,页620a。
  38. 见普行法师:《法华经易解》,页603。
  39. 见净心法师:《普门品浅说》,页147。
  40. 荻原本,页370。
  41. 坂本幸男与岩本裕译注:《法华经》(东京:岩波,1962),页265。
  页148
  物等”。[42]这些毒虫放出炽盛的火焰,此为“烟火燃”。至于“气毒”,应对应于现存梵本的“d.r.s.ti-vi.sa”,《梵和大辞典》指出过去曾汉译作“见毒、眼毒”,意为“以其目光毒人”。[43]《佛说因缘僧护经》指出龙有声毒、见毒、气毒、触毒四种,见毒是以目见人即能毒人,气毒是以气嘘人来毒人。[44]故无论是“气毒”或“见毒”,均解得通。“气毒”与“烟火燃”本应为二事,汉地注释家却将其合为一事来加以解释。
  (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45]
  在现存梵本中,这些颂文之前有长行“atha khalv Ak.sayamatir h.r.s.ta-tu.s.ta-manaa imaa gaathaa abhaa.sata”(那时,无尽意菩萨心怀欢喜与满足,说了这些偈颂)的文句,可能出自后人的添加,[46]表示接下来是无尽意菩萨所说的偈颂。从“真观清净观”以下的几颂,确实是在赞叹观世音菩萨,由无尽意菩萨口中说出较为合理。从现存梵本读来,这两颂中的许多词语是呼格(vocative)形式,兹参考坂本幸男等与松涛诚廉等的日译译出如下:“具澄清之眼者啊!具慈爱之眼者啊!具智慧和知见殊胜之眼者啊!具慈愍之眼者啊!具清净之眼者啊!具殊妙容颜与殊妙之眼的可爱乐者啊!放出清净无垢之光者啊!放出如阳光般之离暗智光者啊!放出不为风吹灭之火焰般的光者啊!您放射光芒照亮世间。”[47]现存梵本用呼格称叹观世音菩萨具有种种的“眼”与放出种种“光”,汉译本的“观”字与“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等则表达“眼”和“光”的作用,为一种意译。“常愿常瞻仰”对应于“具殊妙容颜与殊妙之眼的可爱乐者”,“愿”当作“倾慕”解,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殊妙容颜和殊妙眼睛,使世人常生倾慕,常思瞻仰。《法
  --------------------------------------------------------------------------------
  42. 松涛诚廉等译:《法华经》(II),页228-229。
  43. 荻原云来编:《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东京:讲谈社,1986),页606b。
  44. 《大正藏》册17,页566c。另《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指蛇虫之毒有六种,第五为“眼毒”,“其虫以眼视人,即便得毒。”(《大正藏》册17,页733c)然六种中并无“气毒”。
  45. 《大正藏》册9,页58a。
  46. 狄原本,页371。然荻原的校记指出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所藏写本、河口海慧氏将来写本(照相版)、藏译本并无此句。蒋本亦有此句,然“Ak.sayamatir h.r.s.ta-tu.s.ta-manaa”作“ak.sayamati bodhisatvo h.r.s.ta”。(页371)H. Kern, Saddharma-Pu.n.dari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说这句话是由后人所加,写在旁边空白。(页415,附注3)
  47. 见坂本幸男与岩本裕译注:《法华经》,页265-266;松涛诚廉等译:《法华经》(II),页229-230。梵文见荻原本,页371。
  页149
  华经句解》解为“常常发愿得获瞻仰此。”[48]《科注法华经》解为“令众生常愿修此,常仰兹观。”[49]足见这句的汉译已让读者难以掌握意旨。“能伏灾风火”对应于“放出不为风吹灭之火焰般的光者”,意义差别甚大,可能是所依版本文字不同所致。荻原本作“apah.rtaanila-jvala-prabhaa”(页371),“apah.rta”为过去分词,有“已止息、已破坏、已压倒”等意思,故汉译本理解为“已压伏风和火”,视“风”(anila)与“火”(jvala)为并列关系。荻原本的校注指出另有版本作“aparahaataanala-jvala-prabhaa”,[50]“anala”与“jvala”同为“火”,有意义上的重复,“anala”可能为“anila”之误,若是如此,则此句可译为“放出不为风所吹灭之火焰般的光者”。若从整体文脉来看,此颂是以“光”来称赞观世音菩萨,汉译本“能伏灾风火”的译文显得有点突兀。
  (六)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51]
  日人清田寂云分析“悲体戒雷震”如下:“原文为 k.ripa-sa^mbhuuta-su`sila-garjitaa,k.ripa 原为 k.ripa,是‘怜愍’、‘同情’。其次的 sa^mbhuta 为 sam+√bhuu(结合、生出等)的过去受动分词,有‘由……而生、由……而出’等的意思,所以译成‘体’吧! su`siila 的 su 为‘妙、正、非常’(副词),`siila 为戒(习惯、举止),而为‘妙戒’。Garjitaa 为√garj(吼、轰鸣)的过去受动分词,视为中性名词而译成‘雷鸣’、‘震雷’。直译的话,可说‘悲愍为体(=由悲愍而生)的妙戒的雷震者’或“因悲心所生的妙戒,其名声响震者”,意思是由坚定地持守愍慈众生之心所生的妙戒,其名声如雷般响震,是称赞观音之德的一句。”[52]闻达法师解作:“菩萨之戒,不杀生初(当作物),悲则护生,戒体净故,名声远闻,如雷之震。”[53]与前述清田的解法相近。守伦法师则释为:“为法现形,本期救苦,故说法身名为
  --------------------------------------------------------------------------------
  48. 《新纂卍续藏》册30,页620b。
  49. 《新纂卍续藏》册30,页640b。
  50. 参见荻原本,页371,附注5。蒋忠新本则作”aparaahata-anilajala-prabhaa”。(页371)蒋忠新本页374附注223指出藏译本作”sprin gyis chod par gyur pa med pa’i ’od”(云所无法遮蔽的光),相当于”jaladhara-aparaahataprabhaa”。
  51. 《大正藏》册9,页58a。
  52. 见清田寂云:〈法华经普门品偈?正解????〉,《睿山学院研究纪要》,第15号(1992年11月),页1-13。
  53. 《法华经句解》,《新纂卍续藏》册30,页620b。
  页150
  悲体。此身先用戒德惊人,如天雷震,物无肃不(当为不肃)。”[54]因为汉译本的“体”字,故与“法身”关联起来。若作此解,则戒德用来警戒世人,令生敬肃之心,从而去恶生善。何种解法较能与观音的慈悲精神相贯通呢?我们再从“慈意妙大云”一句来思考。此句现存梵本作“`subha-gu.na maitra-manaa mahaa-ghanaa”,[55]坂本幸男等译作:“具有清净之德、慈悲之心的大云(者)”。[56]这清净之德与慈悲之心都属于观音,她像大云般普覆众生。《普门品》所蕴含的是完全他力的思想,信仰者只要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获得菩萨神力的加被,脱离苦厄的处境,或获得修行方面的深进。[57]根据整体文脉,观世音菩萨不太可能以戒警人,要悲苦的世人透过持戒来自力除灭烦恼。按菩萨“三聚净戒”有“摄众生戒”一项,出于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应该就是“悲体戒”所指。[58]净心法师说:“‘悲体’是菩萨所证的大慈悲的法身理体,这悲体是由严持净戒所报得,所以说:‘悲体戒’。菩萨从这大悲的戒体,运用身轮妙用,示现三十二应身,以大神通力,骇动十方佛刹,犹如大雷的震动,一切众生,都能闻知,所以说:‘悲体戒雷震’。”[59]颇有可从之处。
  (七)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60]
  前一颂现存梵本作“megha-svara dundubhi-svaro jala-dhara-garjita brahma-susvara.h svara-ma.n.dala-paarami^m gata.h smara.niiyo Avaloketesvara.h”[61]
  --------------------------------------------------------------------------------
  54. 《科注妙法华》,《新纂卍续藏》册30,页840c。
  55. 荻原本,页371。
  56. 见坂本幸男等:《法华经》,页267。另松涛诚廉等译:《法华经》(II)译为“具有正德与慈心的云”(页230),文意相近。
  57. 如此品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大正藏》册9,页57a)
  58. 清田寂云则认为这种戒“当然是自利、利他一贯的戒,虽有三聚净戒或密教之三摩耶戒等种种形态的差异,但应充分地尊重其内容、精神而加以活用。”他相信《普门品》为《妙法华》的一品,不会堕落为单纯的利益信仰,所以其中也应包含众生自我努力的成分。参见氏著:〈法华经普门品偈?正解????〉。问题是《普门品》是从观世音菩萨的境界展开,菩萨的悲愿与神力不可思议,不能从人心的利益信仰的角度来思考。
  59. 见净心法师:《普门品浅说》,页157。
  60. 《大正藏》册9,页58a。
  61. 荻原本,页371-372。
  页151
  (应忆念具云[般]音声、鼓[般]音声、大海所发[般音声]、梵天[般]美妙音声,体得音声曼荼罗之究竟的观世音[菩萨]。)第一句“妙音观世音”配合中国五言诗每句上二言下三言的形式,将“妙音”置于“观世音”之前,由于汉语是重语序的,“妙音”成为“观世音”的限定词,可解为“具足妙音的观世音菩萨”。这“观世音”就是指观世音菩萨,是后文“须常念”的对象。然而,中国祖师并不作这样的理解,他们把“妙音”、“观世音”和“梵音”、“海潮音”视为对等并列的四个词,如《法华经句解》释为:“开悟一切微妙之音、观察世间赴感之音。”[62]中国祖师透过汉译本的文句,似乎无法作出正确的解读。至于“胜彼世间音”一句,清田寂云指出:“原文为“ svara-ma.n.dala-paarami^m gata.h”,svara 为音声,ma.n.dala 为圆、车轮、领域等意思,译为轮、圆、场等,也音译为曼荼罗。paarami 为完成、究极,paarami^m gata 为到达究极(者)。”[63]认为“胜彼世间音”是一种意译,但似乎无法表达梵文的深广内容。此外,关于次一颂的“念念勿生疑”一句,清田也指出虽然不能说汉文译法有误,但原文为“smarathaa smarathaa”(念呀!念呀!),是动词的命令式。[64]《法华经句解》解作:“一念疑心,能为道障,应当深信,勿生疑惑。”[65]《科注法华经》注解说:“念念者,相续系念也。”[66]是因为古代佛典缺乏标点符号所造成的误读。
  四、结语
  本文尝试分析《普门品》的十个偈颂,约占汉译本二十六颂的三分之一强,足见汉译本偈颂存在著许多解读问题。经过归纳,汉译本的解读问题
  --------------------------------------------------------------------------------
  62. 《新纂卍续藏》册30,页620b-c。又如太虚大师释为:“能观世间音者,本为不可思议、不可测度之微妙性体,以此微妙性体能持音故,为众音所从出故,故名妙音。而其大用所在,即观众音声而施救济,故名观世音。”(《法华经教释》,页490)普行法师解作:“智辩无碍的妙音,寻声救难的观世音。”(《法华经易解》,页606)知定法师解为:“菩萨说法,音声美妙,不偏空有,真俗圆融,故曰妙音(Ghosa)。以妙观智,彻照世间,凡有称念,无不普应,名观世音。”(《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页116)其他相同例子还很多。
  63. 见清田寂云:〈法华经普门品偈?正解????〉。
  64. 同前注。藤井教公亦指出过去将“念念”训解为“念念之中”而为副词,“念”实应作动词解,为命令形的重复,所以据梵本应作:“念呀!念呀!勿生起疑问。”汉文也作这样的理解,则文意较通。参见氏著:《法华经》(下),页1101,附注。
  65. 《新纂卍续藏》册30,页620c。
  66. 《新纂卍续藏》册30,页841b。
  页152
  主要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 译文晦涩难解。如“气毒烟火燃”、“悲体戒雷震”等。
  (二) 文意表面上似可解,但易作出错误的解读。如“堕落金刚山”的“堕落”当作“向下投”解;“常愿常瞻仰”的“愿”字应作“倾慕”解;“妙音观世音”的“观世音”指“观世音菩萨”;“念念勿生疑”的“念念”为重复的两个动词等等。
  (三) 译文可能有所删略。要以二十个汉字翻译一个梵文偈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出现删略的情形。如“我今重问彼”的“彼”字,现存梵本为“彼意义”;“堕落金刚山”句可能略去“头”字;“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现存梵本另有云音、鼓音;“慈意妙大云”句现存梵本作“具正德与慈意的大云”等等。现存梵本文意的明晰度高于汉译本。
  (四) 可能因可运用的字数不够而采意译。如“常愿常瞻仰”,现存梵本作“具殊妙容颜与殊妙之眼的可爱乐者”;“胜彼世间音”句,现存梵本作“体得音声曼荼罗之究竟”;皆难以用五个汉字译出。
  (五) 汉译本无法精确表达梵文词语间的连结关系与格位。如“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现存梵本全作呼格,以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圣德;“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一颂,“妙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等皆在修饰“观世音(菩萨)”。
  (六) 译文可能有误。如“能伏灾风火”与前后文均表达放出光明的意义无法贯通。
  其他未分析的颂文,也有多颂出现如上问题。因此,鉴于佛典偈颂翻译采“五言四句”形式所衍生的种种问题,透过梵汉本的对读,有助于我们更确切地掌握颂文的意旨。最后要强调的,是本文绝无意完全以现存梵本为标准来评判汉本译文的正误,翻译当时所据的梵文原本可能不同于我们今日所见者,但汉译本与现存梵本的对照,由于文意的差异与文字的详略,确实能够让我们对比出许多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些晦涩的文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