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净天老法师纪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天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真修实证 宏愿笃行
  —净天老法师纪事
  一.谨严细微 惜福护生
  与净天老法师接触的人都从老法师的行事中明确地感觉到他的谨严细微和惜福扩生。例如:洗脸水不让打得太多,能把脸弄湿就行;洗脸时,只用手打湿脸而小用毛巾来擦洗,毛巾只是在擦干时才用,为的是减少磨损节省毛巾。老法师在喝茶时除将茶水喝完外,还将茶叶也吃下,怕的是倒掉浪费可惜。
  在某地驻留期间,老法师看到身边的工作人员随便将痰吐在了地上,老法师便劝告不要那样做,一是不卫生不恭敬,二是随便吐在地上也会伤害地上的虫蚁。常教导人戒杀护生,即使往地上倒水也须看看有否虫蚁会受到伤害。对于长期放置大家都不再吃的饼干等物,老法师也总是将其收集起来,并持以大悲咒,喂鸟和蚂蚁。
  二.身体力行 弘扬佛法
  净天老法师生于1 9 2 5年正月初二,十二岁出家,十八岁受戒。在文革下放陕西扶风农村劳改,处境艰难,信仰愈坚。在受尽欺凌的情况下,依然冒着坐牢的危险,坚持弘法,其间度化有缘数千人。至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佛教百废待兴,老法师效马祖建丛林之遗风,恢复和兴建寺院十几座。为振兴佛教道场,披肝沥胆, 殚精竭虑,为的是“佛法一定有大兴的时候,将来修好道场,能为一方众生作大福田”(老法师语)。
  老法师晚年更是以弘法利生为其生命之全部,奔波于全国各地讲经说法。在自度度人的法缘中,勤奋积累福慧资粮,利益众生无有限量,深得四众弟子的爱戴和拥护。
  三.修持精进 宏愿度生
  已故陕西省佛协会长净一法师曾说;“比净天法师福报大的多得是,比他地位高的多得是,比他文化好的多得是,但是比他利益众生大悲心切、自身修持精进勇猛、惜福勤劳、真修实干的不多。”
  老法师一生修持精进,宏愿度生,这在他1998年《百日宣佛发起因缘序》的自述中亦有所体现。兹原文摘录如下:“……我常劝人学佛菩萨、学祖师、学善知识,亦向我学,略举如下:
  (一) 我十四岁父亲去世,虽未孝养其身,而六十年来不忘为父回向;我自十八岁开始奉母,至三十七岁送母往生,至今不忘为母回向。
  (二)我自十二岁出家,至今七十四岁,未破大戒。我自十九岁将此身心奉献十方三宝、普施众生,无有自私之心。
  (三)自母出家时,将我所有家业,舍奉双溪寺。我在终南山二十里高山,夏天背粮一日一次,每次多者一百三十斤,少者一百一十斤。冬天满地冰雪,无人做饭,我来做饭,夜不倒单。
  (四)二十余年年满了一百万遍大悲神咒;五体投地拜满了一百万拜佛。(五)头顶、两臂及心胸间共燃了三十五个灯。背上燃了个多宝佛塔,一共一百零八支香疤。
  (六)七四、七五两年在安康放生共计百万余。
  (七)巡礼印度、泰国、香港并在缅甸请回大小玉佛共三百余尊。
  (八)曾在终南山前后共住二十年。行过两次般舟三昧:第一次五十八天,他缘破坏;第二次三十天,西安解放,般舟停止。
  (九)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经六、七年,次因大病,虽食两餐,仍然不吃夜饭。
  (十)文革时我在农村劳动十年,未废修福修慧,乃至监狱担粪是修福,念咒是修慧。我在终南山冬天喂鸟;我在宝光寺夏天喂蚂蚁。
  诸位能学我否?我们学圣贤不可举……马祖道一能建四十八个大丛林,阿弥陀佛能创建极乐世界,毗卢佛能创建华藏世界。彼是丈夫我亦尔,先发大愿,现在办不到,将来一定能办到。我今赞佛百日,是令大家慕果修因。诸佛都是凡人修成的,他们能修成,我们也能修成。”
  老法师圆寂前,预知时至,多次向众人告别相示。圆寂后,显示诸多瑞相,时长境妙,不可思议,被人称为奇迹。老法师虽然圆寂也不忘以此证信来启发后学,实是宏愿悲心,定当乘愿再来!亦是:去则未去,已在众生心中;来则定来,早有宏愿善缘!
  [原稿序]净天老法师于2004年5月28日 (农历四月初十)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享年8 0岁,僧腊六十八,戒腊六十二。本刊有幸于老法师往生前(5月2 3日)派记者专访了老法师。该文及老法师为本刊的题词在上期登载后,本刊编辑部又陆续收到了众多有关净天老法师的资料和信息。形式各异、内容牛富,从各种角度追述了老法师艰难求道、刻苦修证、慈悲济世、护持佛教、培养僧才、惜福勤劳、精进持戒、真修实干的一生。大师风范,高山仰止,难以全述。盖知“尝一滴而知海之百味”,不妨拮录些许事例予以彰现。一者,表示对净天老法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追思;二者,满净天老法师“结万世佛缘,度无量众生”之宏愿,使阅文者能“同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同见弥陀佛,同闻妙法音,同证无生忍,同化诸众生,同满普贤愿,同达寂光地” (老法师《百日宣佛发起因缘自序语》。
  说明:本文原载庐山东林寺2004年《净土》秋季刊
  相关链接:《净土》杂志2004夏季刊文章《净土为归——净天老法师访谈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