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
没有实体唯有事件
事件的本质是了别
了别概念非了别之真实相
了别之真实相即诸法空相
空去一切实有见方能悟入唯了别
解题
识,了别义,唯了别学即唯识学,言唯了别学而不言唯识学,因唯识之识字一般做名词解,此处之了别做动词解。做名词解,识为识体,犹有“我执”;做动词解,了别乃了别之“行”,刹那刹那迁流不息,中无实体,实乃依他起相,缘起相。若能破除对实有的执着,建立唯了别的观点,则可以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反之,分析量子力学这个案例也有助于理解唯了别学。
1量子力学哲学诠释概述
在哲学层面上思考量子力学,则无需涉及复杂的数学细节,一个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已包含了量子力学的全部奇异之处。
考虑光子由一个光源出发,通过与光源等距的两条平行狭缝,射到感光屏上,在屏上呈现出光子的分布。在实验中,先分别打开一条狭缝,关闭另一条,这时感光屏上的强度分布为光子通过单缝的衍射图样。然后将双缝同时打开,这时在屏上得到的是光子通过双缝后形成的干涉图样。这个实验反映了光的波动性。
如果在光源处换上一架机枪,则子弹通过双缝后的分布等于两个单缝分布的直接相加,这里不发生干涉现象,反映了经典粒子的特性。
如果在光源处换成电子枪,则结果与光子干涉实验相一至,而与经典粒子的结果不一致。
那么是否就可以把电子理解成波呢?按这种解释,电子波到达双缝时,形成两个子波,这两个子波相互叠加产生干涉花样。但是,这样的解释意味着电子在双缝处被分成了两部分,分别通过双缝,这显然与电子的粒子性相矛盾。同时,如果电子是波,那么单电子的衍射条纹应该是分散的分布着,但事实上,却是单个的点。
那么是否可以把电子理解成粒子呢?按这种解释,电子在双缝处不会分解为两个,而是只从其中一条通过,并射到感光屏上形成一个感光点。这虽然解释了电子的粒子性,但也会产生一个矛盾,既然电子只经过一条狭缝,那么另一条缝的启闭不应该对电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因此,先分别打开一条狭缝得到两种衍射图样,它们的相互叠加应该与同时打开双缝相同,不应该出现干涉。同时,按粒子观点,电子应该落在屏上同一个点上,而不是呈衍射条纹,这也与实验结果矛盾。
所以,用经典的波或粒子概念理解上述实验现象都会产生矛盾,现在流行的是一种波粒二象性的解释:和微观粒子相联系的波是一种概率波,波函数在空间中某一点的强度与在该点找到粒子的概率成比例。按这种理论,当双缝同时打开时,电子有可能通过其中任何一条,不会分成两个。只打开一条缝时,对电子来说只有一种机会,与双缝同时打开是有区别的,应用不同的概率波来描写。电子通过双缝后,概率波相干而产生干涉图样,亮条纹的地方波的强度大,电子落在这里的概率也大,电子数目多;暗条纹的地方波的强度小,电子落在这里的概率小,电子数目少。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经典粒子解释的一种改进,粒子不是按经典力学的规律运动,而是按一种概率的规律运动,这种概率用波函数描写。由于这种解释能说明各种实验现象,因而被广泛接受。但也有很多人对它不满意,因为波函数只能描述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而不能给出确定的位置,如果问电子射到屏幕之前在什么位置,则难以回答:作为粒子它只能在空间中的某一个点,但是,如果电子在某一个点上,则意味着电子在这一点的概率为1而在其它各点的概率为0,而这与波函数矛盾。流行解释对此的回答是,在某一点找到电子的概率和电子在某一点的概率是两回事,在某一点找到电子的概率不是1不等于电子不可以在某一点。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粒子与波两种物理图景就这样被整合到了一起,物理学家们学会了不去追问为什么,而是记住一套规则,在该用粒子性的时候用粒子子性,在该用波动性的时候用波动性,这样就可以保证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了。
量子理论的不自然还体现在波包坍缩问题上:在微观世界出现了两种物理过程,在电子射到屏幕上之前,它的运动遵循连续的薛定谔(ESchrodinger)方程;但在射到屏上的一瞬间,连续的过程发生了中断,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发生了坍缩,电子好象忽然进行了一次决策,选中了它要投射的那个点。这一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又该怎样理解它与前面连续过程的关系,对这一问题量子力学不作回答。
反对主流解释的著名物理学家有薛定谔和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薛定谔直到晚年都在尝试用一种波包理论解释电子的粒子性,他希望建成一个只有波没有粒子的物理图景,但最终没能成功。爱因斯坦没有建造什么有关理论,但他与波尔(Niels Bohr)长达几十年的持久论战更为著名,其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著名的EPR(Einstein, BPodolsky, NRosen)悖论。爱因斯坦认为,现在的量子理论只能算是一个过渡,现有理论与其说是把问题解释清楚了不如说是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概念网把质疑的人暂时阻住了,他认为,不管这个概念网构造的多么精巧,最终总是要被攻破的。所以,他在同波尔的论战中一直采取进攻的策略,他要揭示量子力学的矛盾,把哥本哈根(Copenhagen)的追随者从梦乡中惊醒。奇怪的是他为此努力了多年竟然没能成功,但他还是把一句话深深刻入了人们的脑海,“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波尔在去世前一天的晚上,仍然在画一张爱因斯坦量子箱的草图,画在他实验室的黑板上。他曾经和爱因斯坦就此问题争论了多年,当他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念念不忘的还是这个问题。
EPR悖论之后,爱因斯坦和波尔都没有进一步发表什么。其他人还给出过一些非主流诠释,有两种比较著名。一种是尝试用一些隐参量解释波包坍缩中电子的古怪行为,其代表人物是波姆(David Bohm)。这类理论给出的结果与常规理论总会有一些不同,以后有关贝尔(JSBell)不等式的判别实验对隐参量解释不利。还有一种尝试,企图用一种更大胆更奇异的理论消除波包坍缩的奇异性,它认为在波包坍缩的一瞬间,空间和电子分裂为无数个,在各空间中电子分别选择了所有可能的状态。这种解释避免了电子的随机决策,但它比主流解释更为奇异,很少有人认真的看待它。至今,最好的解释还是主流解释。
2量子力学的唯事件诠释
这里想对量子力学提出一种新的解释。
物质在相互作用中存在。所谓一个事物是存在的就是说它能与其它事物相互作用,与其它事物的相互作用是物质表现其存在的唯一方式。
脱离相互作用的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安立。一般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把物质与相互作用割裂开,想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物体,这个物体在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而没有注意到,离开了相互作用则无所谓物体,恰恰是在与其它事物的相互作用中这一物体表现出它的存在。常人认为在不与其它事物相互作用时这个物体依然存在,这纯粹是一种想象,是外推的结果,而这种外推是没有依据的。
只有相互作用没有物质。把上述意思表达的更明确些就是:所谓物质其实就是对一连串的相互作用进行概括而从中抽取出的一种概念,借助这种概念,人们可以很方便的理解连续的相互作用,具有概念上的经济性和实用上的方便性。但经过透彻的考察就会发现,从一开始这种脱离开相互作用的物质概念就是无法证明的,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假设而以,完全没有坚持的必要。
有人会问,相互作用都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了物质哪里还有什么相互作用呢?答曰:这正是需要我们在思想上来一次彻底变革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认为相互作用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呢?相互作用只是一些事件,当企图把这些事件串起来解释的时候提出了物质概念,这样做具有概念上的方便性,但并没有必须如此的理由,所以没有必要执着于是物质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完全可以抛弃物质概念而把事件作为解释一切现象的基础。用物质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一切现象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习惯,用事件和事件的相互关系来解释一切现象也是可以的。
在上述哲学背景下就很容易理解量子力学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有三个微观事件,1,电子枪的一次发射;2,中间的隔板上没有事件发生;3,感光屏的某一点上有一次碰撞。把三个事件联在一起就勾勒出一个图景,电子由电子枪发射,穿过双缝,打在感光屏上。为了进一步把三者定量的勾勒在一起,就要假定电子遵循一套波函数的规则在活动。其实不仅波函数是不可测量的纯理论构造,连这三个事件中间确有一个电子从电子枪运动到感光屏这一点也是一个纯理论的构造。物理事实仅仅是三次事件而已,粒子和波都是理论构造。真正的图景只有一个,就是一次次相续的事件。
由于概念体系固有的僵化性,使得在面对量子现象时,用一种概念全面的解释所有现象为不可能,于是只能用波和粒子两个概念分别解释一部分,用二者合起来近似的凑出一个事件的原貌。波和粒子都只是为了用概念思维说明现象而创造出的理论工具,二者都不是真实的存在。作为工具,只应该要求它们能满意的说明量子现象,不应该把它们看成实有。量子力学遇到的问题都源于将二者看成实有。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使用了电子枪,隔板,感光屏等概念,而在彻底的唯事件的观点下,则这些也都是没有的,一切宏观事物只是从大量的事件概括综合而成的纯粹假设,并没有实体可得。从宏观到微观,一切现象只是刹那刹那的事件,实体是根本没有的。
抽掉粒子和波的实有性之后,量子力学还剩下些什么呢?它已不再是“物理”学,因为其中无物可言。量子力学本质上成了一种算法体系,一种可以根据一些现象预测出另一些现象的算法。其中仍然有粒子和波的概念,但只是算法中使用到的一种符号和工具而已。
波尔提出互补原理其实就是把波和粒子作为纯理论工具使用的,他说:“在量子尺度上,一些经典概念的任何确定应用将排除另一些概念的同时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是阐明现象所同样不可缺少的。”“从量子尺度看,任何客体最一般的物理性质都必须用成对的互补变量来表示,其中每个变量仅仅以相应地减少另一变量的确定程度为代价才能成为比较确定的。”如果不把概念和变量看成非实在的描述工具,则上面这些话是很难理解的,但这一点哥本哈根学派却并没有明确指出,而为什么这样作的原因则更没有涉及。
3运动与静止
只要有实有观存在则总会产生一些矛盾,量子力学只是将问题比较鲜明的揭示出来而已,即使没有量子力学,矛盾也是存在的。在量子力学中矛盾显示为波粒二象性和波包坍缩,而在经典力学中则显示为运动与静止的问题。
运动与静止是再平常不过的概念了,但深入的分析却会发现,要想对此给出一个恰当的理论说明是不可能的。牛顿(Isaac Newton)时代,贝克莱(Berkeley)主教对微积分的攻击涉及到这个问题,黑格尔(Hegel)讨论过这些问题,恩格斯(Engels)在《自然辨证法》一书中也讨论过运动的问题,他说,“物体运动意味着在同一时刻物体既在一处又不在一处”,他使用了一些辨证法的技巧而回避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如果再向远推,那么古希腊时代著名的芝诺悖论——飞矢不动等命题,所涉及的也是运动与静止的问题。
在唯事件的图景中,动与静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动与静存在的前提是物体的存在,要先肯定物体的存在然后才谈得上物体处于运动或静止状态,而唯事件的图景中没有物体,所以也没有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只是描述现象所使用的工具,象波粒二象一样,动静二象也是不可能统一成一体的,所以它们是对立的,但在解释物理现象时二者又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同时使用,所以它们又是互补的。
对飞矢不动问题可以这样认识。一连串事件在相续的发生,要解释这些事件,出于与粒子和波同样的原因,人们在潜意识中不自觉的构造了飞矢和飞矢的运动这两种象,把这两种象合起来能够满意解释大量事件,于是人们以为真的有飞矢和飞矢的运动了。但是,这两种象的联合只能是粗略的,当企图把它们完全统一成一体时就会出现矛盾,这就产生了芝诺悖论。只要不执着于实有飞矢和飞矢的运动,则芝诺悖论本是戏论。
4测不准原理的意义
在玻尔阐述互补原理的同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提出了测不准原理,这两个理论以后成了以后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
测不准原理有着明确的物理含义和精确的数学表达形式,故在一般的量子力学教科书上对测不准原理讲的较多,而对互补原理则较少讨论。其实,互补原理和测不准原理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互补原理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理论,是站在量子理论之上对该理论进行诠释,它的物理学之根是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等;测不准原理则是一个物理结论,是量子理论的一个推论,由此可以引申出丰富的哲学思想。
很多关于测不准问题的讨论涉及了主客观问题,作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观测过程中所发生的都是一般的物理过程,与其它物理过程相比,没有任何物理上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仅仅在于,这些过程被当作了测量,在勾勒自然界的面貌时人们利用了这些信息,而其它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则没有被利用。虽然注定了只能有一部分物理过程被当做观测,但测不准的结论其实是可以推广到观测活动之外的一切过程的。
所以,最好先不要涉及主客观问题,而把讨论范围限制在客观世界之内,在这个范围内,测不准原理的意义是很清晰的。测不准原理所揭示的其实不是测不准,而是本来不准,不管有没有人关心对某一物理事件的解释,该事件背后的物理量都是不准的,这些物理量所代表的那个物质实体都是不真实的。所以说,本无粒子亦无动量,只有相续的事件,人们构造了粒子、空间位置和动量等概念,用它们来解释各种事件。这些量是本来无有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显得似乎是有,测不准原理就是给出了这个似乎是有的条件。在测不准的尺度下,经典物理量不再真实。
主客关系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但不应放在这里讨论。
5EPR悖论与时空观
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EPR实验可简述如下。假设两个电子A和B由同一源中产生又同时发射出来,它们以同一线路但沿相反方向运动,同时假定整个系统没有自旋,则两个电子在任何直线上的自旋分量相加等于零,自旋角动量守恒。这有两种情况,要么是粒子A自旋+1/2粒子B自旋-1/2,要么是粒子B自旋+1/2粒子A自旋-1/2。根据量子力学,表达整个两电子系统的波函数不能完备的描述两电子中的任何一个,不能由波函数确切的知道电子A是否自旋+1/2或-1/2,对电子B也是如此。当对其中一个电子进行测量时,波函数发生坍缩,另一个电子的量子数也确定了,这一作用是超距的,可以大于光速。以后的实验表明,粒子间的纠结是存在的。
这种超光速作用的存在表明,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还存在深刻的矛盾,因而发展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突破口也就在这里。按照唯了别的观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审视我们的时空观。如果说波粒二象性启示我们必须放弃对物质实有的执着,那么,EPR实验则启示我们必须放弃对时空的执着。
在牛顿力学中,时空是坚硬的,在相对论中,时空是可以伸缩和弯曲的,而从唯事件的观点看,柔软的时空观毕竟还是一种时空实有观,仍然是不究竟的。时空概念也正如粒子和电子的概念一样,是为了解释刹那刹那的事件而引入的一个概念,是本来没有而人为加上去的,引入它的意义仅仅在于解释现象的方便。时空概念的实质也是在反映相续的事件间的某种关系,事件本身不仅不是物与物的相互作用,而且也不在一定时空结构下发生。
物质和时空概念都是用于描述事件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工具,事件间有如是之关系,对它进行执取则产生物质和时空概念。所以,很自然的,应该放弃时空观而以事件间的关系来组织理论,把时空还原为事件间关系的某种模式。事件间的关系也许可以用某种形式的矩阵来表达,时空结构和物理规律与某种对称变换相联系。
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要比现有的时空观所描述的更为丰富,故时空不仅可以是可伸缩和弯曲的,而且可能是高维的,复合的(多个三维空间平行存在),超连接的(多个空间连成超文本式的网状结构)以及更复杂的乃至不能用空间概念想象的结构。以相对论为代表的经典时空观和量子力学可望在这个全新的图景下得到统一。
6事件的本质是了别
脱离开物质的事件总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既然物质概念已经被扬弃,事件不再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围,因为既然已经以事件作为解释一切物质现象的出发点,那么事件本身已经不能再用任何物质现象进行解释了。正确的做法是,或者把事件作为解释一切的出发点,不再问事件本身是什么;或者到物质现象之外寻找答案。佛教中的唯识学可以作为对此的一个回答。
唯识学对世界的解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切现象的本质唯是了别。佛教的世界观是根本不同于常人的,在佛学理论中,世界的基础不是落实于物质而是落实于心,当然此心不是人的意识,而是更广大的阿赖耶识,世界万象都是阿赖耶识的心念活动而已。心念活动是刹那生灭相续流转的,最基本的心念活动就是了别,了为觉了,别为分别,粗略的可理解为觉知已起的心念和产生新的心念的过程。
佛学认为,世界万象都是阿赖耶识的心念活动,更准确的说是阿赖耶识的念念了别;量子力学的唯事件诠释要求放弃实体观念,唯有事件,没有物质。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对应关系,阿赖耶识的了别对应于物理世界中的事件,两者是从不同角度看待一切现象,因而安立了不同名称。
7科学规律的起源
用物质的观点或事件的观点看待一切现象,可以不对物质或事件之间为何具有如此的规律做出回答,自然科学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如果把事件看做是阿赖耶识的念念了别,那么必然要问阿赖耶识的念念了别间何以会存在这些规律呢?唯了别的图景下,可对科学规律的起源作如下解释。
科学规律之于众生也正如语法和法律之于每个人一样,是由外部加于每个人的,既没有内在原因也没有超越群体之外的客观原因使人必须遵守语法或法律,语法和法律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因为群体中的每个人的自觉遵守和群体对企图破坏的人的惩罚。世界万象只是阿赖耶识的念念了别,阿赖耶识本来无须遵循任何规律,但由于对规律的执取,众生在自觉的按规律念念了别,同时每一个企图跳出规律限制的的众生都会受到来自其它随顺规律的众生的压力,这种力量使人觉得规律是客观的,因而加深了执取。
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众生的执取,但要想让大量众生产生统一的执取,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形成象科学规律一样坚固的规则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是一套合理的规则才行。首先是这套规则不能自我矛盾,这样才不至于产生混乱,而能形成稳定的共振使其中的众生长期统一步调;其次,规则越合理越和谐则越能为更多的众生所接受,这样形成的合力也越大,这样的规则也就显得更坚固更稳定。总之,无矛盾的规则才能长期存在,和谐的规则才能坚固,所以,坚固和持久的的规则必然是和谐的。科学规律是坚固而持久的,所以,科学规律必然是和谐的。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语言和法律上。我们知道,不同的语言在语法结构上经常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不同国家的法律也总有很多相同之处。按理,语法和法律都是人为制定的,可以自由设计,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形成的语法和法律是可以完全不同的,为什么会在不同的人群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语法和法律呢?原因即在于,语言和法律并不是个人的事,它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给一个小团体制订一套语言或规则可以比较自由,但是一个能被广大的群体长期接受的语言或规则则必须具有某些内在的合理性,才能为群体中每个人所自觉遵守和维护。在语言上,这表现为语法结构的合理性,在法律上这表现为法律的公正性,而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规律的和谐性。
所以并非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将一套和谐的规律赋与自然界,仅仅是众生阿赖耶识的念念了别形成了世间一切现象和现象间的关系,并使得它满足一套如此和谐和优美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的和谐性并不能证明科学规律的真理性,而恰恰表明科学规律只是一套经过充分优化而为众生所接受的规则而已。
能够象科学规律一样坚固的规则体系也许不只一种,但肯定并不多,也就是说也许还存在若干种其它形式的世界,接受相应规则的众生生存于其中并维护着它(无色界当属此列)。
众生本是自由的,规律只是后加给他们的,因而每一众生都有可能摆脱规律的束缚,按自己的意志去念念了别,当他的力量足够大时就可能在小范围内出现超出自然规律的现象,这就是神通。但神通现象只能是小范围和暂时的,无法与和谐的规则所凝聚起来的力量相抗衡。特别是对于执着于规律的众生来说,束缚其自由的力量直接来自其自身的执着,神通更不可能与其自身的迷执相抗衡。
娑婆世界堪忍众生刚健勇猛,而南瞻部洲人民尤胜,此土众生心力强故,众生心念造作结成的规律也最为坚固。故它洲和它方世界众生神通现象较多,而此土神通现象较少。
8科学的未来
科学是以概念体系为工具来认识世界的,这种方法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科学的发展将有两大特征。
首先,还科学之本来面目,不再把它看做是认识真理的手段,而仅把它看作解释和利用世间现象的实用工具,因而科学理论的建造活动变得更为自由,在很多学科中都可能出现一些和经典理论不同的理论体系,科学优化世间的职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探索真理的这部分职能将从科学中分离出去,新一代以探索真实认识真实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人们将转而寻求其他方法。
其次,非物理规律的研究将受到重视。现阶段的科学本质上是物理学,其它学科都是物理学的应用,不能用物理概念解释的理论一概受到科学共同体的排斥。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把物理规律等同于真理。当这种执着被放弃的时候,各种非物理规律的合理性就显示出来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易学规律。
易学不是神通,神通现象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念力,无任何道理或规则可言,而易学不同,它不靠个人或它人的神通,而是按一套规则推算,其背后的力量也是按照这些规则起作用,且这种规则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对称性(如先天八卦图的S形规则排布,河图洛书的“纵横十五在其中”),因而它与科学规律一样是靠着规则的对称性凝聚起一部分众生的念力而产生作用的,只不过它的对称性远不及物理规律,因而坚固性也差,当它与物理规律发生冲突时就要让位于物理规律。不过量子力学早已否定了决定论的世界观,物理规律不能必然的决定一切现象,所以,这类次级规律仍然有其存在空间。
9唯了别学的几个概念
生灭
在大乘唯识学中,有为法的生灭是生灭同时中无住相的,成唯识论说:“有为法灭,灭不待因,灭若待因,便非灭故”。故生灭其实只是一相,因为生灭之所以成为二相正是被住相分开的,常人认为有住相,住有开始和结束,因而有生有灭,如果没有住相,则生的同时也就是灭,则生灭本来就是同时发生的一件事。所以,准确的说,没有一般理解的生灭,只有生灭同时亦生亦灭非生非灭的一相。此生灭一相的本质就是事件,就是了别。事件、生灭和了别是从不同角度说同一个东西。
种子
事件分为两种,显著的和隐性的。显著的事件如电子打在感光屏上,隐性的如电子穿过了隔板而没有打在上面,这两种情况下同样有一个事件发生了,或者说同样发生了波包坍缩,或者说同样发生了别。这只是隐性事件的一例,实际存在的隐性事件应该比显著事件更多,并且不仅局限于物理过程。对相续的显著事件进行执取而产生了物质的概念,对相续的隐性事件进行执取,并用一个名词加以概括,则产生了种子的概念。
识体
将种种事件总括为了别,再执取了别的背后有个能了别的主体,这就是识体。此能了别的主体也正如所了别的物质实体一样,是为了解释刹那刹那的生灭现象而安立的一个概念,本质上也是由实有观产生的妄执,其自性是了不可得的。
了别
了别的真实相不是概念思维所及的,当我们要理解了别这个概念时,在我们的已经习惯了时空框架的头脑中所成的相只能是一些象尘埃一样,微细、间断、刹那生灭的东西,而这些了别之间又存在种种相互关联,是相依而起的。这幅图景较执万物为实有的图景要好,也比尤有识体存在的图景更接近于真实,但本质上它依然不是了别的真实相,而仅是一种思维的建构。了别概念虽非了别之实相,但它能揭示出实有概念错误,故它本身虽也是执取却有破除其它粗分执取的功能。
更究竟的破除执取的方法是安立三性。
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三性是存在的三种模式。
遍计所执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绝对化的常一不变的存在,如粒子和波都属遍计所执性,是本来不存在而妄计为存在,只有概念,全无实体。遍计所执性即中观派所破斥的自性。为什么说遍计所执是不存在的呢?因为这种绝对化的存在若实有则不能缘起万法。如粒子若存在,则粒子性是绝对的,则不可能有波动性,于是不可能有一切量子现象,反之,若波动性是绝对的,也不可能有一切量子现象,其它一切形式的遍计所执若实有都会出现类似问题。
粗略的说,刹那刹那的事件或了别属依他起性,细说,则事件概念的背后有物质实有观念随转,了别概念的背后有识体观念随转,即便泯除识体之相还仍有了别之相,都非依他起的真实相,广说乃至一切言说概念所及都非依他起的真实相,都属遍计所执。依他起的真实相究竟为何,唯有亲证。中观学派称依他起为缘起。
一般以物质和规律等概念解释一切现象,在唯了别的指导下也可建立另外一套概念表达之,但所有这些概念都属遍计所执,只有实用价值而不是真实,且能障蔽真实。只有消除一切后天言思分别所建立的和与生俱来的遍计所执,才能显发智慧亲证依他起的真实相,这就是圆成实性。此真实相中空去一切实有见,故亦称空性。故依他起的真实相即圆成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的中道实相。
要悟入此实相,必须由实修冲破无明,舍弃无始以来念念随转的执取相。在开悟前的一刹那是以凡夫的有执取的观点来认识世界的,天地万物,时空结构俨然都是真实的,后一刹那在认识上来了一次彻底的翻转,不是概念上的翻转,而是破俱生我法执而产生的根本翻转,人不再戴着有时空,有万物,有动静,有种种执取的眼镜来看世界,真实相豁然显现。所谓“虚空粉碎”就是对此境界的形象描述。
参考文献
MJammer The 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 John Wiley & Sons, 1974
秦克诚译,量子力学的哲学:量子力学诠释的历史发展, 商务印书管,1989
无著菩萨造,摄大乘论
大学量子力学教材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