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吉藏的“十如是”解释
嘉祥吉藏的“十如是”解释
圆光佛学研究所 黄国清
圆光佛学学报
第四期(1999.12)
页59-74
--------------------------------------------------------------------------------
页60
摘要:
吉藏对中观思想有透彻的领悟,他对《妙法华》“十如是”段的解释,即富含中观的精神。无论是“诸法实相”或“十如是”,都是以语言文字形式表达的最高真理,而圣者所悟入者却是离言之境,在吉藏的许多著作中,对言说与真理的关系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指出非透过言说无法传达真理,唯圣者在“有言”与“无言”之间能够任运自在。“诸法实相”是无差别之境,“十如是”是由“诸法实相”展开的差别境,诸佛既能如实照察两者,又不偏执其中一端,此为圆融的观照。
吉藏以“佛因果”来说明“十如是”的意义,佛因果太广,包括万行万德,故又以“波若”为解释之代表。透过对波若之十个如是的开阐,波若之意义,波若与诸法实相的关系,吉藏皆有很好的发挥。吉藏以波若为中心的解释内容,有助于了解《妙法华.方便品》的深义。盖此品强调佛的智慧甚深难解,非声闻、辟支佛所能知之;又佛出现世间的主要目的,是要以种种方便言辞向众生开示佛的知见,以使众生悟入,唯有充分明了佛智慧与诸法实相之意义,始能对此品有深度的理解。
关键词:妙法莲华经、十如是、诸法实相、吉藏
页61
一、引言
吉藏(549-623)俗姓安,先世本为安息国人,祖世因避仇而移居南海,世居于交、广之间,后迁至金陵,藏即于梁武帝太清三年生于金陵。吉藏年少时即随兴皇寺法朗剃度出家[1],法朗为当时弘传三论的宗匠[2],藏从习三论之学。开皇八年(588)隋军南下平定百越,藏避乱东游秦望山,止泊嘉祥寺,因而有嘉祥大师之号。法师长于义学,一生弘扬佛典不遗余力,著作甚富,《续高僧传.释吉藏传》说:“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三百余遍,《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并著玄疏,盛流于世。[3]”后世列吉藏为“三论宗”祖师,可见三论于其教学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4],然而,他也讲说《法华经》三百余遍,为不可忽视的《法华》思想家[5]。其关于《法华》的著作,现存者有《法华经玄论》十卷、《法华经游意》一卷、《法华经义疏》十二卷、《法华论疏》三卷,亡佚者有《法华经科文》一卷、《法华新撰疏》六卷、《法华玄谈》一卷;[6]除《法华论疏》为疏解世亲《法华经论》的撰述之外,其余皆解释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华经》(下称《妙法华》)。
在《妙法华.方便品》中,有所谓“十如是”[7]的译文,即:“唯佛与佛
--------------------------------------------------------------------------------
1. 《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本传记载他“年至七岁投朗出家”(《大正藏》册50,页513下),但同书卷七<释法朗传>则指出法朗于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十一月奉敕入京住兴皇寺(《大正藏》册50,页477中),所以吉藏初会法师,最早也要在十岁之时。日僧安澄《中论疏记》卷一记载:“梁代之初,年十三岁出家”(《大正藏》册65,页21下),所说似较合于史实。引见廖明活:《嘉祥吉藏学说》(台北:学生,民国74年),页4,附注5。
2. 三论即鸠摩罗什所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百论》。法朗从僧诠学习《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并及《华严》、《大品般若》等经。法朗后奉敕入京住兴皇寺,讲说上述经论各二十余遍。(《续高僧传.释法朗传》,《大正藏》册50,页477中)近人黄忏华说:“罗什既译三论,什门之学者,各敷讲之。然研钻不精,道统不纯,至僧诠、法朗,始专弘三论。”见《佛教各宗大意》(台北:文津,民国80年影印),页358。
3. 见《大正藏》册50,页514下。
4. 黄忏华说:“法朗传之吉藏,是为嘉祥大师。三论至嘉祥而其宗极盛,亦至嘉祥而其义略变,于是一宗分为新古。嘉祥之前,名古三论,亦名北地三论。嘉祥已后,名新三论,亦名南地三论。诸祖中特定嘉祥为太祖。”见《佛教各宗大意》,页358。
5. 《续高僧传.释吉藏传》说:“然京师欣尚,妙重《法华》,乃因其利,即而开剖。”(《大正藏》册50,页514上)
6. 有关吉藏的著作,参见汤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商务,民国51年台一版),页148-151。
7. “十如”的名称可能来自天台,《法华玄义》卷二上说:“今经用十法摄一切法,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南岳师读此文,皆云如,故呼为十如也。”(《大正藏》册33,页693中)中国祖师在解释《妙法华》此段时,不一定以十个项目解之,如竺道生《法华经疏》即作十一项解,所以本文以“十如是”指称这段译文,只是一种行文上的方便。
页62
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8]”从十个面向来说明“诸法实相”的内容。“诸法实相”是罗什重要的思考倾向,也是《妙法华》中的最高真理,对“诸法实相”内容做如此直接之阐释的“十如是”,一直受到中国祖师的重视[9]。各家对“十如是”所做的疏解有非常大的差异,本文专以吉藏的疏解为主题,说明其解释的特色与内容。
二、吉藏解释“诸法实相”与“十如是”的特色
《中论.青目释》说:“第一义皆因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若不得第一义,云何得至涅槃?[10]”诸法实相本是不可言说的真实体悟之境,可是若不用语言文字表述其内容,绝大多数的众生即无由藉解悟以趣向最终的体悟。在吉藏的许多著作中,对于言说与“诸法实相”之间的关系,他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此外,“诸法实相”应是无分别的整全之体,“十如是”却又分从十个面向来观看“诸法实相”,两者之间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吉藏也透过对中观思想的深刻领悟而提出他的解释。
诸佛的体悟境界是不落于言诠的,所以佛与佛之间的沟通不必藉助语言文字,而是心意的直接感通,《法华义疏》说:“‘唯佛与佛’下,第二,明唯佛解,故不须言。《释论》云:‘若两佛相对,则无所言。’则其事也。[11]”《法华经统略》也说:“释‘如是大果报’,此颂止言,加叹佛乘。上美能乘之人、所乘之法,甚深之因,微妙之果,虽作此赞,犹未称实,不畅圣心。盖是无名相中,强作人法因果名耳。然至妙之道,未曾人法,何曾因果,
--------------------------------------------------------------------------------
8. 《大正藏》册9,页5下。
9. 在《法华文句》中智者大师即提到光宅法云、北地师、瑶师、畅师、达摩郁多等对“十如是”有不同的观点,见《大正藏》册34,页42上-下。由于《妙法华》“十如是”是对“诸法实相”内容的展开,祖师解经多会重视此段,但在天台之前,各家的观点差异甚大。坂本幸男有专文讨论道生、法瑶、北地师、玄畅、法云、法上、智顗、智顗、吉藏、窥基、湛然等,见<法华经?教理——特?十如是?解释?变迁????>,收于金仓圆照编:《法华经?成立?展开》(京都:平乐寺,1970),页275-316。
10. 《大正藏》册30,页33上。
11. 《大正藏》册34,页488下。
页63
乃至四句?言亡虑绝,始是妙法莲华,盖是一经之宗趣,一经之心髓,可不留意哉![12]”然而,诸佛要引领众生修学佛法,向众生传达无言的悟境,主要还是得透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形诸于言说的“诸法实相”是因此而暂时成立的假名,吉藏在《三论玄义》中说:
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为众生故强名相说,欲令因此名以悟无名,
是故说中为显不中。[13]
“诸法实相”是为教学而立的名相,用言说来叙说言说止息的悟境,目的在以言来止言,以引领众生体得究竟的真理[14]。吉藏的重要思想“四重二谛说”,也是在说明通过言说的示导而得到层层升进的领悟,最终悟入最高真理,《大乘玄论》说:
他但以有为世谛,空为真谛。今明若有若空皆是世谛,非有非空始名真谛。三者,空有为二,非空有为不二,二与不二皆是世谛,非二非不二名为真谛。四者,此三种二谛皆是教门,说此三门,为令悟不三,无所依得始名为理。[15]
四种二谛的第一重是以有是世谛,空为真谛;第二重视空与有皆是世谛,非有非空始为真谛;第三重以空、有为二与非空、非有之不二皆是世谛,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以上三种二谛说都属于教门,是透过言说而成立的教学指导,最后一重则是解消种种对真、俗二谛的概念执取,令人了悟无所依得的究极真理。第四重强调藉教悟理,以遮诠的表述方式逼显出无所依得之理,最终以离言直观之究竟真理的体悟来止住言说辩理的无穷循环。[16]
--------------------------------------------------------------------------------
12. 《大正新纂卍续藏》册27,页641上。
13. 《大正藏》卷45,页14中。
14. 吉藏《法华游意》亦言:“无名相法,为众生故假名相说,欲令众生因此名相悟无名相,盖是垂教之大宗,群圣之本意。所以无名相中假名相说者,如《大品》云:‘一切众生皆是名相中行。’今欲止其名相故,藉名相令悟无名相矣。”(《大正藏》册34,页642中-下)
15. 《大正藏》册45,页15下。
16. 吉藏于《中观论疏》卷二引法朗之语说:“既无言可寄,何道可寄言?即心下一无所依。若复依此无所依,即无依还是依。”(《大正藏》册42,页27中)心与无所得之理相契,才是真正的体道,若一再以言说来思惟一无所依的理,则永远有所依恃。此处要补充说明的,是吉藏“四重二谛”说意在呈显最高真理,含有真理观与方法论的意涵,非限定于实相与言说之关系的讨论。本节所关心的是实相与言说之关系,因篇幅所限,无法照顾到其他的重要侧面,读者可参阅杨惠南:《吉藏》(台北:东大,民国78年),页178-187。
页64
吉藏认为虽称体得无言之境,若不能自在地运用语言文字向众生表达此种悟境,仍是有所住著,非真悟入无言之境。圣人所说的教法,是自其悟道之心所流出,所以何时应“无言”,以直接的感通传达悟境;何时该“有言”,以言说予众生以适切的指引,诸佛都能够运用自如,《法华统略》说:
“所谓诸法如是相”下,上泯言,归于无言,今明虽复无言,而无所不言。卷舒自在,方觉其妙。若言住言,无言住无言,无言不能言,言不能无言,皆是有碍之道,未足称其巧深。与此相违,方觉其妙。[17]
“无言”,是完全体悟者之间的直接沟通方式;“有言”,不管“诸法实相”抑或“十如是”的教说,皆是诸佛以言说形式向众生传达诸法实相的内容。尤其是“十如是”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是诸佛对所证之“诸法实相”的无所不言。相对于住于言说与住于无言的有所滞碍之境,佛陀的体悟境界之所以称为“妙觉”,就是因为他全无住著,因应对言者或所教导者的根机,在有言与无言之间可以卷舒自在。[18]
对真理的直观悟入是修行的层次,以言说表达真理为教化的层次,我们在分析上不能任意混同这两层。至于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圣人的教化言说,必须有对真理的体悟为其根据;反过来,圣人的教化言说,目的在引导众生实践佛法以达于真实的体悟。经典中的“诸法实相”与“十如是”,均是寄托于语言文字中的真理,读诵者须用心体会其言外的真实意涵。可是既已落入言说表述的层次,容易因关注的侧面不同,使同一真理的表达出现多重外貌,而此多重的外貌之间可能存在著间隙,解释者的工作,除了进一步阐明真理之外,也要填补此不同真理表述之间的间隙。“诸法实相”本是整全无分别的,“十如是”却又从十个面向说明其内容,此中的矛盾,吉藏如何来调解呢?吉藏先是提出“一相门”(无差别相门)与“差别相门”的
--------------------------------------------------------------------------------
17. 《大正新纂卍续藏》册27,页460中。
18. 关于诸佛这种于有言与无言之间的自在境界,吉藏《大乘玄论》卷一亦说:“有所定性义如此耳。世谛自是说,若无说即属真谛;真谛自是说,若有说还属世谛。如此,真、俗皆是障碍法门。今明诸佛菩萨无所得空、有,因缘无碍故,空是有空,有是空有。空是有空,虽空而有;有是空有,虽有是空。说是不说说,不说是说不说。说是不说说故,虽说而不说;不说是说不说故,虽不说而常说。故得世谛不说,而真说也。”(《大正藏》册45,页24上)
页65
观念以说明“诸法实相”与“十如是”之间的关系:
诸法实相者,《法华论》云:“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故。”此亦名实相,亦名佛性正法,正观之异名也。所谓诸法如是相者,前标实相谓一相门,此下十事标差别相门。所以明此二门者,明诸法不出差别、无差别二境,诸佛之智亦不出差别、无差别二智。知无差别名一切智,则如来智;照于差别名一切种智,则是佛智。今既叹佛智,故举境显之。[19]
诸法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照:其一是对“诸法实相”的观照,由于万法皆本于同一真性,或称实相,或称如来藏法身,或称佛性正法,名异而实同,皆指称正观所照见的无分别之境,此为“一相门”。诸法呈显出来的性、相等不同面向当然具有别异性,“十如是”即从诸多面向来照察万法,此为“差别相门”。吉藏相信《法华经》为佛陀金口所说,依据经文,无论是差别境或无差别境,他都将之归于佛智慧的了知境。无差别境即“诸法实相”,唯有诸佛能够究竟体得,此对应于诸佛的“一切智”,吉藏又特指其为“如来智”。差别境是诸法显现在不同面向上的差异,也只有诸佛能作全面的照察,此对应于佛的“一切种智”,吉藏特别称之为“佛智”。对于同一真理,佛或作无差别的观照,或作差别的观照,故而有“诸法实相”与“十如是”的不同呈现方式。
“诸法实相”是从一相无差别的角度来述说真实体悟之境,“十如是”则从差别的视点以展示诸法的性质与相状等,两者之间的更深一层关系,吉藏认为举出差别的十个面向,意在解释无差别的“实相”,《法华义疏》说:
问:前句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今称“所谓相、性”,还是释其实相。云何言前是无差别,后是差别耶?答:前标实相,后明性、相者,欲明差别、无差别,故举差别释无差别也。[20]
不论是“诸法实相”或“十如是”,都是对诸法实相的说明,然而,诸法实相是离言的悟境,至为抽象,直接以“诸法实相”一词来表述,是一种“略说”(精要的说明)的方式,只有少数利根得解,所以再用“十如是”对其内涵加以“广说”(详细的解释),当可令更多人能解。吉藏认为以差别的“十
--------------------------------------------------------------------------------
19. 《大正藏》册34,页488下。
20. 《大正藏》册34,页488下。
页66
如是”来解释无差别的“诸法实相”,前者为解释语,后者为被解释语,能使两者的意义皆因此而更显得具体明确。诸法本来就可以从差别与无差别两个角度来观看,唯有同时掌握住这两个侧面,始能对“诸法实相”有全面的理解。
虽说以“十如是”来解释“诸法实相”,其实是两者的关系更应该是互相解释。“诸法实相”要有“十如是”来补充其较具体的意义;“十如是”若不统摄在“诸法实相”之下,则不成其为表述最高真理的言说,在此相互解释的过程中,两者的意义确实更为明晰。差别境与无差别境,能两者一时齐观,不偏执于任何一端,始得称为圆融,吉藏在《法华义疏》中说:
今言差别、无差别者,差别宛然而无差别,故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虽无差别而宛然差别,故云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如此了悟,唯是佛能,故叹佛智也。[21]
万法都具有“十如是”,不必取消这差别的“十如是”,即可顿见诸法的平等“实相”,这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佛照见“实相”不增不减、平等一相,却无碍于诸法“十如是”的宛然存在,所以说“不动真际建立诸法”。差别境与无差别境并非对立的两个观照境,证得诸法实相者,必能对两者作圆融相即的观照,由于只有佛证入实相,所以唯有佛能够完全通达“诸法实相”与“十如是”的圆融关系。
吉藏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与“不动真际建立诸法”的观念来说明“诸法实相”与“十如是”的关系,是得自于他对中观思想的深刻理解。“不坏假名而说实相”[22],《大品般若》经文本作“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大智度论》所引经文则作“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23],但也有版本的引文同于《大品般若》[24],无论如何,吉藏已用“实相”来理解此句。“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句,应即是《放光般若.诸法等品》的经文“不动等觉法为诸法立处”[25]。虽然两句经文皆出自《二万五千颂般若》(Pa~ncavi^m`satisaahasrikaa
--------------------------------------------------------------------------------
21. 《大正藏》册34,页488下。
22. 《大正藏》册8,页277中。
23. 《大正藏》册25,页452上。
24. 根据《大正藏》的校注,《大智度论》此处的“诸法实相”,在宋本(1239年版)与宫内省图书寮本(旧宋本,约1104-1148年版)中只作“诸法相”,与《大品般若》同。
25. 《大正藏》册8,页140下。《肇论?不真空论》言:“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立处,立处即真也。”(《大正藏》册45,页153上)元康《肇论疏》解释说:“‘经云甚奇世尊’下,引《大品经》证成也。彼经云:‘如来建立众生于实际。’古本云‘立处’,今引古《大品》文也。”(《大正藏》册45,页174中)所言的“古《大品》”,即西晋无罗叉译的《放光般若》,宋文才《肇论新疏》指出:“初引经,即同《放光》‘不动等觉建立诸法’。”(《大正藏》册45,页212中)
页67
Praj~naapaaramitaa)的汉译本,若置于中观思想的架构下,其意义更为憭然。《中观论疏》卷二说:
二谛远离二边,名为中道。问:云何真谛虽无而有,俗谛虽有而无?答:此由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有宛然而无;不动真际建立诸法,故无宛然而有。二谛生二慧者,以悟有宛然而无,故生沤和波若;了无宛然而有,故生波若沤和。沤和波若即沤和宛然而波若,以沤和宛然而波若故不著常;波若沤和即波若宛然而沤和,波若宛然而沤和故不滞断,不断不常名为正观。然离二谛无别中道,即因缘二谛名为中道。[26]
中道的不二之理不是取消空、有之后所观的非空非有,而是双观有、无,观有知其并无常恒存在的实性,观空知其因缘和合故有,如此相即于空、有的非空非有始为正观。《中观论疏》卷十释《中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一颂也说:
既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此是有宛然而空,故空不自空,名为假空;空宛然而有,有不自有,名为假有。“亦是中道义”者,说空、有假名为表中道,明假有不住有,故有非有;假空不住空,故空非空,非空非有即是中道。[27]
说空,说有,都是透过假名来表达非空非有的中道理境,这是利用言说表述的真理教义,藉此令人悟入离言的不二之理[28]。前述“无差别”对应于“诸法实相”,“差别”对应于“十如是”,在双观差别与无差别的同时,还要既不执著于差别,亦不执取于无差别,方为中道正观,得以了悟究竟的诸法实相。《法华经统略》在解释“如是大果报”一颂下即说:“余立此经,用中道为宗,显在于此。以中道故,乃可称妙;随在
--------------------------------------------------------------------------------
26. 《大正藏》册42,页20中-下。
27. 《大正藏》册42,页152中。
28. 吉藏《二谛义》卷上说:“说有说无,说非有非无,并是教,非是理。一往开理、教者,教有言说,理不可说。理既不可说,云何得悟?所以得悟理者,必假言说,为是故,说有无,说非有无,并是教,皆令悟理也。”(《大正藏》册45,页90中)
页68
诸边,不名妙矣。[29]”可知吉藏确实以中道的精神来理解《法华经》。
三、吉藏对“十如是”内容的解释
《妙法华》出现“十如是”之长行后重颂的第五颂为“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30]”古德与现代学者有将此颂视为“十如是”之成立依据者,但对照现存梵本,可发现“十如是”段与此颂所论的主体并不相同,前者为“诸法”的相、性等,后者为“道场所成果”的性、相义[31]。吉藏解经所依据的是罗什所译的《妙法华》,很自然地认为“如是大果报”一颂是对“十如是”段的再次说明,《法华义疏》说:“今依后偈文,且就佛因果明于十法,故偈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故知约佛因果,明性相义也。[32]”不过吉藏毕竟知道偈颂所述的是“佛因果”,“十如是”段则通指“一切法”,《法华义疏》说:“问:此文十句明何法耶?答:通而言之,即明一切法皆具十门,故《智度论》显一切法皆有九种,与此大同。《法华论》略明五法,通一切法。[33]”然而,吉藏终究认为重颂的“佛因果”可为解说“一切法”之十个如是的代表,所以只透过“佛因果”说明“十如是”的意义。
诸佛修种种的善行而成就种种的善果,所以论到佛的因果,是“通具万行万德”的,由于范围仍然很大,吉藏仅就“波若”(般若)一项论之。波若为大乘六波罗蜜(六度)之一,为何在六度中特别举出波若以作为说明
--------------------------------------------------------------------------------
29. 《大正新纂卍续藏》册27,页461上。
30. 《大正藏》册9,页5下。
31. 对照梵本,得知罗什对此颂的翻译并没有问题,与梵本意旨相合,只是长行后重颂第四、五两颂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应拆开来作个别的解读,否则易生断章取义之弊。这两颂罗什汉译为:“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梵本颂文:"tasyaa^m ciir.naaya caryaayaa^m kalpa-ko.tyo acintiyaa/ phala^m me bodhi-ma.n.dasmin d.r.sta^m yaad.r`saka^m hi tat // aha^m ca tat prajaanaami ye caanye loka-naayakaa.h / yathaa yad yaad.r`sa^m caapi lak.sa.na^m caasya yaad.r`sa^m //"中译如下:“于修行道上经不可思议俱胝劫之修行,我已于菩提道场见到其果报何似。我与其他诸佛能够了知其(指修行之果报)是何、如何、何似,及其相何似。”汉译颂文中的“大果报”,其实是指释迦牟尼佛累劫修行,在菩提道场证得的佛果;“种种性相义”,是指此修行所得成果之性与相的深义。在《妙法华》长行中为如来所能了知者,则为“诸法”的性、相等,非如颂文中如来所证得“果报”的性、相,两者在意义上有迥然的不同。因此,此颂文并不能当作“十如是”成立的典籍依据。
32.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33. 《大正藏》册34,页488下-489上。
页69
的例证,应与“十如是”段强调诸法实相与佛的二智有关,如此且可与《妙法华.方便品》的义理衔接。透过对波若之十个如是的开阐,波若之意义,波若与诸法实相的关系,吉藏都有很好的发挥。关于“相”、“性”二项的解释,《法华义疏》说:
今且寄波若因果显之。如是相、如是性者,波若以无著为相;无著之相体不可改,故称为性。[34]
波若是诸佛的妙慧,这种有别于世间巧智的智慧之所以称“妙”,就在于绝无执著,《法华玄论》卷三说:
然拣众经之极,以实相为宗;统群圣之心,用妙惠为主。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故圣人以无心之妙惠,契彼无相之虚宗,内外并冥,缘智俱寂,岂容名数于其间哉?[35]
“无心”即能“无著”,佛教修行所欲契入的实相,是无分别、离言说的终极之境,唯有完全无执著的心灵始能与之相契,波若智慧就以此“无著”的相貌为人所认识。在外显的“无著之相”下,“无著”亦为波若这个法保持不变的自体之性。“相”据外而言,“性”据内而言[36]。当然,这里所说的“性”,非为常恒不变的“自性”,那是佛教本要破斥的邪见之一;“性”是某一事物所保有,使此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质性。
在传统中国哲学中,体与用是关系至为密切的一对概念,简而言之,“体”多是既兼本体,又兼主体;“用”既是现象,又是功用。“用”的本身并无实义,只是“体”的功能显发[37]。熊十力说:“作用者,乃言乎体之流行,状夫体之发现,而假说作用。故谈作用即所以显体也。若体上另起一种势用,其既起,即别于体而为实有,如此始名作用者,是将体用看作两片,斯倒见也。[38]”吉藏对“体”、“力”、“作”三项的说明,隐约蕴含著体用关系,《法华义疏》说:
波若以正观为体也。波若有断惑之功名为力。波若有照境之
--------------------------------------------------------------------------------
34.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35. 《大正藏》册34,页384下。
36. 《法华义疏》说:“因中有外相内性也。”(《大正藏》册34,页489下)
37. 参见龚隽:《大乘起信论与中国佛学》(台北:文津,民国84年),页108。
38. 见熊十力:《新唯识论》(台北:学生,民国74年影印),页72。
页70
用,故称为作。[39]
波若之本体为“正观”,此“正观”之意义为何?《中观论疏》卷一说:“观此正因缘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故此因缘即是中道。因于中道,发生正观。[40]”卷二亦说:“不断不常名为正观。然离二谛无别中道,即因缘二谛名为中道;离二慧无别正观,即因缘二慧名为正观。故以二谛中道发生二慧正观,以得二慧正观寂灭断常诸边,故有佛菩萨。[41]”二慧指实慧与方便慧。据以上二段引文,正观意为真实的观照。然而,前文论及差别与无差别两境时曾引《法华义疏》文如下:“诸法实相者,《法华论》云:‘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故。’此亦名实相,亦名佛性正法,正观之异名也。”此处正观意谓称为如来藏,或实相、佛性正法等的真实观照之境。何义较为切当?“波若以正观为体”,其中“正观”的意义,可参考《中观论疏》卷二的说法:
波若直照诸法实相,故名为体,体即无二。[42]
波若直照诸法实相之时,境智泯合,无能观、所观之分,所谓“内外并冥,缘智俱寂”,诸法实相即可视为正观之本身。作为波若之本体的,就是这种缘智俱寂的无分别之境,或称“正观”,或称“诸法实相”,所指涉的都是同一对象。波若有断除烦恼的功能,这是波若的“力”;照见真实之境是波若的发用,此为其“作”,两者合观,可视为由波若之本体显发出来的作用。
波若之兴作即有其因、缘、果、报的连结。“因”、“缘”、“果”、“报”应视为一组的概念,在“十如是”中,吉藏对此四项的解释较“相”、“性”、“体”三者为详尽,并举出佛教经论的不同说法。关于“因”与“缘”,吉藏认为对应于四缘中的“因缘”与“缘缘”:
从习无所得观生,故称为因,则四缘中因缘也。由实相境发实相智,名之为缘,则四缘中缘缘义也。[43]
--------------------------------------------------------------------------------
39.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40. 《大正藏》册42,页5下。
41. 《大正藏》册42,页20上。
42. 《大正藏》册42,页21上。
43.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页71
四缘为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隋净影寺慧远《大乘义章》卷三说:“言因缘者,亲生之义,目之为因;用因为缘,故曰因缘。……言缘缘者,六尘境界,为心所缘,故名为缘。由彼所缘,与心作缘,故名缘缘。亦可疏助名之为缘,以缘故名缘缘。[44]”简单的说,“因缘”是生出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缘”意谓心之认识的成立,须有其认识对象为所缘缘。波若由无所得观的修习而生,此种实践为波若的“因”。实相境为波若之对境,波若是悟入实相境所发的实相智,故实相境是波若的“缘”。就一般的说法而言,“果”、“报”二者是“因”所招感的结果及其偿报,其意义如下:
如是果、如是报者,有人言一体异义耳,遂因力为果,酬因义为报。[45]
然而,依不同经论的说法,“果”、“报”有其不同的意义:
依《毗昙》义,果通报别,有为、无为皆称为果,报但有为;果通有漏、无漏,报但有漏;果通三性,报但无记。依《涅槃经》云:无漏之法但从因生,更不作因,名之为果;有漏之法更能生果,称之为报。《摄大乘论》云:生义名果,熟义名报。共用为果,独用为报。[46]
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以通、别来区分“果”、“报”,“果”通于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以及善、恶、无记三性;“报”则仅限于有为、有漏与无记性。有为果、有漏果始伴随有“报”;“果”由于“因”的性质而有善、恶、无记之分,但“报”仅是单纯的酬因的偿报,本身并无善恶可言。依《涅槃经》,则“果”为无漏法,“报”属有漏法。证果位的圣人已得漏尽,不复转生受报。《摄大乘论》所言出自〈依慧学差别胜相品〉的世亲释文,原文如下:“若从因生共用者名果,若从因生独用者名果报。果是生义,报是熟义。[47]” “果”是自他共同受用,“报”为自己独用。“果”是由因所生,“报”是因缘成熟而有的果报。即使同为佛教的经论,观点亦可谓异说纷纭。吉藏解释的主要关注点则在佛的因果,《法华义疏》说:
--------------------------------------------------------------------------------
44. 《大正藏》册44,页516中-下。
45.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46.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47. 《大正藏》册31,页241上。
页72
今且依佛的因果义释者:波若为因,萨婆若为果;五度为因,福德庄严为报。又佛德酬因为果,更起应用义为报。又法身为果,报身为报。[48]
一切智为“果”,福德为“报”;佛的果德为“果”,佛果能兴作种种应用为“报”;佛本体的法身为“果”,佛受用的报身为“报”,整体而言,“果”是就修行的主要成果本身而言,“报”则是伴随于“果”的因地修行酬报。又《法华经统略》说:
果则一切智,报谓一切种智,即是后文如来智、佛智。体如之智,正酬于因,故称为果。一切种智名后得智,从实智起,故名为报。[49]
一切智即如来智,为体得真如的智慧,所对者是无差别境,此为“果”。一切种智即佛智,是由实智(一切智)起用的智慧,这是“报”。
吉藏虽言“十如是”有十个项目,但他将第十项“如是本末究竟等”分为“本末”与“究竟等”加以解释。对于“如是本末”,吉藏主要就因果关系而论,《法华义疏》:
如是本末者,波若为因名本,萨婆若为果名末。亦得云由萨婆若故说波若,故萨婆若为本,波若为末。故《智度论》云:“波若为佛生因,佛为波若说因。”《十地经》云:“如是十地义,诸佛之根本。”则十地为本,佛为其末。又言:“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慧出。”则佛为本,十地为末也。[50]
“本”的意义是根本,“末”指由根本所引生者。波若与一切智的关系,可谓互为本末,以波若为因而得一切智,从此视角来看,波若为本,一切智为末;反之,从一切智出波若,此时则一切智为本,波若为末。十地与佛的关系,亦可依理类推。最后的“究竟等”,吉藏于《法华义疏》中说:
究竟等者,摄上因果归于非因非果不二之理,故〈药草喻品〉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51]
--------------------------------------------------------------------------------
48.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49. 《大正新纂卍续藏》册27,页460中。
50. 《大正藏》册34,页489上。
51. 《大正藏》册34,页489中。
页73
吉藏以佛因果来说明“十如是”,“十如是”则是“诸法实相”的展开,此处所言又将“十如是”收摄于非因非果的“诸法实相”之下。“如是本末究竟”意即从究极的立场来看,本与末终归于无分别的究竟之理。
虽然吉藏以佛因果来解释“十如是”,但仍可将“十如是”的意义广泛运用于一切诸法。“相”是表现于外的相貌,“性”是内蕴的不变质性,“体”为所根据的本体,“力”为生发作用的能力,“作”为功能的兴作发用,“因”是直接的原因,“缘”是辅助的原因,“果”是从因所生的结果,“报”是伴随果的酬报,所从出者为“本”,所出者为“末”,“究竟等”意谓本与末的究极平等。若随意举世间一法,如风、火等,套用此十个如是加以解说,只是泛泛说明佛对某个“法”所如实了知的内容,与《妙法华.方便品》以佛知见及诸法实相为核心的义理不一定有大的交涉。
四、结语
吉藏对《妙法华》“十如是”段的解释,富含中观的精神。不管是“诸法实相”或“十如是”,都是透过言说以表达最高真理,然而,圣者所悟入者确是离言之境,在吉藏的许多著作中对言说与真理的关系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指出不透过言说无能传达真理,唯圣者在“有言”与“无言”之间能够任运自在。“诸法实相”是无分别之境,“十如是”是由“诸法实相”展开的差别境,诸佛既能如实照察两者,又不执取其中任何一端,此为圆融的观照。
“十如是”本通于一切诸法,吉藏的解释则著重于佛因果,佛因果不止一端,以“波若”为说明的例子,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乃因波若为六度的中心,另一方面亦可与《妙法华》的精深义理相衔接。“诸法实相”是《妙法华》的重要思想,为〈方便品〉的义理核心。[52]诸法实相唯佛能知,而佛即是以波若来观照诸法实相,因此,吉藏选择波若为范例解说“十如是”,于说明佛智慧方面是非常适切的。通过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个面向以开阐波若与佛因果,照顾到各个侧面,可对两者的内容做深度的发挥。而最后的“如是本末究竟等”一项,又将由“诸
--------------------------------------------------------------------------------
52. 平川彰说:“说《法华经》思想的中心在〈方便品〉,是不成问题的吧!在天台将《法华经》二十八品分成迹门十四品、本门十四品的情况下,迹门的中心亦为〈方便品〉所说的‘诸法实相’。”见〈法华经????“一乘”?意义〉,收于金仓圆照编:《法华经?成立?展开》(京都:平乐寺,1970),页565-606。
页74
法实相”开出的“十如是”重新收摄于“诸法实相”,表现出两者的开阖的密切关系。吉藏对“十如是”段的解释,使“诸法实相”的意义更为具体,有助于了解〈方便品〉的深义。盖《妙法华.方便品》不断强调佛的智慧甚深难解,非声闻、辟支佛所能知之;又佛出现世间的主要目的,是要以种种方便言辞向众生开示佛的知见,以使之悟入,唯有充分明了佛智慧与诸法实相之意义,始能对此品有深刻的理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