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土文摘(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现代语译意
  目 录
  一、念佛方法与原理
  念佛加行 往生净土怎样行持 摄心为戒 三大要 信愿持名 死心念佛 无后心念佛 念佛应防魔 痛念无常用心真切 念佛心勘验 念佛方法 怎样居家修行 出生死法 信真愿切行纯 念佛三昧 往生净土决疑 修净须知 念佛原理 十六字决 真实信心 修净正行 念佛和十法界 明心和净心 修净切要 唯心净土和一相三昧 念佛的微妙道理 念佛和止观 念佛和参禅 净土证成 佛法平等
  二、念佛往生实证
  西方来信 成都文殊院清定师 丁固元居士 清居比丘 自知时至无病往生 心真则事实,天乐迎行人 丁炳文居士 谷海涛居士 石经寺常扬法师 一念投诚即登彼 金亦相居士往生记 聋彭往生
  最近念佛往生纪实
  三、杂 录
  一心念佛 灾厄解脱 假修和真修 感 应 环境和心
  一、念佛方法与原理
  念佛加行
  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一)不要妄想。对眼前一切境界,都要看作是空的,不可执着它想念它。因为我们到世间来受生,都是由於妄想所成,所以妄想是生死根本,不可不知。(二)耐冷淡。世人造业,都是由於耐不得冷淡,要在名利热闹场中去生活。要知,既想做个出世圣贤,怎么可以同世俗人一般,贪逐五欲呢?这不但修不成佛,就是阎罗老子他不是瞎子,也不会轻易放过你的。那末,为什么有妄想呢?就是因为耐不得冷淡,过不惯平淡朴素的生活。所以说,这是大病根。如果先除去这二种病,心内自然寂静,智慧自然光明,於佛法修持,就能得到迅速成就了。
  学佛法,因地要真。求了生死,求生西方,这是正因;求世俗果报,这是邪因。求持咒灵验,求神通,求特殊功能,也是邪因。
  有人问,日课应该怎样规定呢?这非常简单,只要努力念佛就是了。四字六字都可以,能盘膝坐念最好,如果有多余时间,可念《普贤行愿品》。如果经济生活不宽裕,可以随便做一些工作,所谓“治生产业,不碍圆宗”。为了生活而生产,是并不妨碍修圆融的佛法的,但不能犯十恶业;过去的不正确的知见,必须彻底扫除干净,一心念佛,也不要求义理解会。(刘洙沅居土《佛法要领》节录现代语译意)
  往生净土怎样行持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临终往生极乐世界是决定无疑的。而其中“行”更重要。在处理日常公私事务中,不论闲忙顺逆,内心应不忘记佛,并时刻想念极乐世界。比如世俗的人有紧要关切的事牵挂在心上,虽然经历着谈话、行动、坐卧等种种活动,但那件事总是宛然在心头,密密忆念着,念佛的心也应该这样。如果偶然忘失,就应立即摄收过来,忘了又想,再忘再想,使得久久成为习惯,经常在记忆之中。《楞严经》说:“假使众生的心时常想念着佛,那末,现在或者将来必定能见到佛。因为念念在忆想着佛,就和佛相距不远,可以不必另外有什么方便,自然能开悟明心了。”
  能这样系心于佛,也可以随时止息恶念,因为当你要作恶的时候,由于心里在想佛,恶行就作不成了,即使随着恶念而作恶的时候,心情也会柔和些,这犹如身有香气,自然离臭了。
  还有,当你发觉心里稍微在起恶念时,立刻想起佛来,由于佛力的作用,恶念自然会消失。这就象一个人在遇难时,求强有力者来相助,一定可以得到免脱的。
  念佛的人,若见到别人在受苦的时候,应该以念佛心怜惜他,愿他离苦。就是作法官的。当判刑时,也要以念佛心,怜悯罪犯,愿他能够离苦。虽然按照国法应当处罚,但在心里可私自祝愿:“我为了执行国法,必须判你的罪,可这不是我的本心,愿我能生到净土去,然后一定来救济你。”
  在经历一切境界中,不管是善是恶,必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普贤愿王说:“愿我作一切恶都不成就,若作善业都能和合成办。”含义也是这样。如果能相续不断念佛在心,就能办成一切净因功德。(慈云忏主《净土决疑论》)
  摄心为戒
  一句佛名,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力,能治一切烦恼心病。当每次逆境来的时候,心生烦恼,当即绕着圈子,步行念佛,四步一声佛号,循环往复,念了数周之后,就会觉得心地清凉,热恼自然消除。有时事多,心里烦扰,夜半更深不能入睡,也可专称佛号。经过片刻之后,就会心身安定,容易睡着,没有颠倒梦想。当写经时,一笔一句佛号,能使精神不散,妄念不起,时间写得久了,也不会觉得辛苦。如果能相信这一念佛法门,专心称念,没有间断,念到心空境寂,烦恼自然无从生起了。
  《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念佛正是收摄散乱心的最好方法。因为这是以念佛的正念,止息攀缘的妄念。倘若遇到妄心攀住色尘的缘就专念阿弥陀佛,净念不断,妄心就自然不会随着色尘而转,摄归到念佛的正念中去了。攀着声尘、香尘……等缘,也都可用念佛的方法。这样,自然不至於破戒作恶了。
  念佛念到念念与佛相应,一切念头当然不会起来,意业就能清净,各种戒律自然都具备而不犯了。要知,身口二业,都是从意业所起,意业不想作杀、盗、淫,不想说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身业和口业自然不会去犯戒。所以念佛是净业法门,一念佛名,能净三业。这不是念佛具备了一切戒学的明证吗?(《圆瑛法汇》节要现代语译意)
  三大要
  对於年老的人,生前应办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说话,多念佛。要做的事,快快做成,应吩咐的事,早早吩咐。不要留恋人间富贵,不要羡慕天上快乐。关於做好事,办福利事业,劝化人起信学佛,应随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去做。但主要应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念佛求生西方见佛闻法上面去。
  第二、立定主意,不听他人的闲言语,随着他人口头转,跟着他人脚跟走。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敷衍。年老了,光阴有限,切勿空过。对於佛法有疑问的地方,应随时向善知识请问明白,不可含糊自误。
  第三、时时反问自己:阿弥陀佛在心头吗?佛像在眼中吗?行住坐卧都在念佛吗?不论闲忙,总在念佛吗?凡所做的佛法世法中的善业,如举办慈善福利事业,诵经、念佛、持咒、礼忏!静坐等功德,都要作如下的回向:现在家属平安、将来庄严净土,临命终时,预知时至,心不颠倒,蒙佛接引。(文觉大师遗著现代语译意)
  信 愿 持 名
  要想速脱轮回的苦,没有比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更好的了。要想决定生到极乐世界去,最好是以“信”为前导,以“愿”作为鞭策。信得坚决,愿得真切,就是散心念佛,也能必然往生;如若信不真,愿不猛,就是能达到一心不乱,也是不能往生的。
  什么是信呢?一、信阿弥陀佛的愿力;二、信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三、信六方诸佛的赞叹。对于这些不能相信,那真是不可救药了。所以应该首先深信,不起疑惑。
  什么是愿呢?无论在什么时候,应该厌恶娑婆生死的苦,羡慕净土菩提的乐。所作的任何事情,不管是善是恶,都要回向求生。所作善事,固然要回向净土;就是作了恶事,也要在至诫忏悔以后,发愿求生极乐。除此之外,更没有第二志愿。
  信愿既然具备了,然后必须切实去行持。要以念佛为正行,改恶修善为助行。随着功夫的浅深,分为九品和四土。修行到了哪一品、哪一土,只须自已检察,不必去问旁人。
  当深情切愿念佛,而念的时候:心多散乱的,就是下品下生;散乱逐渐减少的,就是下品中生;不会散乱的,就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瞋痴的,就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逐渐先断见惑、思惑和尘沙惑,并能伏断无明的,就是上三品生。所以信愿持名念佛,依照功力浅深,能分别进入九品,是确实不会错的。
  还有,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的,所到的是凡圣同居净土;没有了见、思惑以后往生的,所到的是方便有余净土: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的,所到的是实报庄严净土;持到了究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的,所到的是常寂光净土。所以持名能净四土,也是确实不会错的。
  为什么持名能断无明呢?因为所持的佛号,无论对已开悟的,或者还没有开悟的来说,都是一境的真、俗、中三谛。能持的念心,无论对已通达的,或者还没通达的来说,都是一心的空、假、中三观。只因为众生妄想执著,以情识见解作分别,所以不能契合圆常的真理,要知道,能持的心,就是始觉,所持的佛,就是本觉。就在直下持去,能持的心以外没有佛,所持的佛以外没有心,能所是统一的,是不二的。这样,始觉合于本觉,叫做究竟觉。
  念佛法门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所贵的,只在于信得真,守得稳,一直念下去,或者昼夜十万,或者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则。在一日中,出声一炷香,默持念一炷香,接着,再一炷香一炷香念下去,循环不断,决定以一心不乱为预期目标,尽这一生,誓不改变。在这样用功之下,如果不能往生的话,三世诸佛就成为诳语者了。
  得到了往生之后,就永不会再退转,种种法门都会显现在目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到教下人讲经说法,就想遍读经论,寻章摘句;遇到宗门下禅客,又想参研问答;遇到修密人,又想持咒求速效求神通。这样,就会头头不了,账账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了,三藏十二部最高最微妙的教理,都在里面了,向上机关也在里面了,六度万行、三聚净戒也在里面了。
  为什么说,六度万行也在里面了呢?因为真能念佛,不再起贪瞋痴,就是大持戒;不计人我是非,就是大忍辱;不稍间断夹杂,就是大精进;不再妄攀缘,就是大禅定;不为其他歧路所惑,就是大智慧。
  修学的人,应该随时自己检点:若是身心世界还没有放下,贪瞋痴还在现起,是非人我还时刻挂在胸怀,间断夹杂还没有除尽,妄想驰逐还没有消灭,种种歧路还能惑乱意志,那就不能算是真念佛。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最初下手必须用数珠,将数字记得分明,并且要规定课程。规定以后,决不减缺。久久纯熟,就会不念而自念。然后,计数也好,不计数也好。若是初心修学的人,念佛没有根底,就说好听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触自在,那总是因为信不深、行不力。纵使你能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也都是生死岸边的事。临命终时,决用不着。(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摘要译意)
  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念佛。比如作贼的人,只有把贼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这样,直念到没有能念的我和所念的佛。到了能所双忘,也就没有身心世界了。
  杂念一起就成障碍,因此,要用念佛的念,加以清除,要像铁扫帚一样扫去一切杂念。杂念虽多,不出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先应以铁扫帚扫粗念,然后再扫细念;虽一时扫不完,也须逐渐减少,务必全部扫清,方见太平。
  修持的时候,要自己仔细检察:念佛能不能扫去自己的恩爱牵缠、名利污染?若是扫不了,须生大惭愧,更加发愤精进,更深信、更切愿、更力行、一定要得到实际受用,一定要达到一心不乱。要想一心不乱,还须要一心不乱地去念。(慈舟大师法汇节要现代语译意)
  无后心念佛
  承你问我,念佛从什么地方下手。昙鸾法师有“无后心和无间心”的话,是值得你参考的。来信中说:“光阴易移,早办前程”等的话。这些话看来没有错 可是已犯了“无后心”的诫语了。要知道,人命在呼吸间,怎么可以存这种后心,以为还有时间可作准备呢?无论千念万念,只应该用当前一念(佛念),作为往生正因。因为前念已过,后念还未到来,当前一念极为重要,必须紧紧抓住。这样,心就不会缘虑过去,预计将来,而能专注当念的一句,这也就是所谓“一心”,有了这心就什么时候都可往生了。久久纯熟,当前一念也自然脱落,便进入到理一心了。如能这样往生,品位一定是很高的。至於无间心呢,也就是无后心的纯一境界。因为没有后心,就能念念没有间断,纯净一片了;而念念没有间断,也就没有后心可产生了。
  来信说:“求生净土,必须发菩提心,修六度行。这不是很难吗?”其实,这也不难。因为信净土法门的,发愿自度度人,使大家共同证得佛果,这就是菩提心,专修念佛,看到世间一切财物,没有一件可爱乐的,不起贪吝的想念,就和布施度相应了;专修念佛,当逆境现前时,不生瞋恚的心,就和忍辱度相应了;专修念佛,心不散乱,就和禅定度相应了;专修念佛,不受世间愚迷的习俗所惑,就和般若度相应了。专修念佛,念念在佛,不起恶念,就和戒度相应了。专修念佛,不间不断,就和精进度相应了。如果能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增进,便成菩萨妙行了。(杨仁山居士遗集节要现代语译意)
  念 佛 应 防 魔
  近来修行的,多有着魔的事故发生,这都是由于躁妄心,急于希望有感通、有胜境出现。应该知道,不要说显现的境是魔所现,就是胜妙境界,只要生起贪着喜爱的心,就会受到障碍和损害,对修持不会有丝毫的利益,又何况多数境界未必都是胜境啊!
  假使对佛法有涵养的人,没有躁妄心,见到了各种境界,不加理采,如同没有见到的一样,不生欢喜贪着,或恐怖惊疑的心情。那末,不要说是胜境的出现对他有益,就是出现魔境也是有益的。为什么呢?因为不为魔转,就能顺利上进了。
  急躁情绪是修法的一大障碍。急于求成,非但不能称心如愿,还将成为障道因缘。如果不急不躁老实念去,到了功夫成熟,自会得到应有的成果。古人说:“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只要辛勤耕耘,不必去问收获迟早或数量多少。
  出现黑影,并不是佛菩萨的影,也不是怨家对头的影。因为佛菩萨现身,必然是明了的,可以见到面目和身体;怨家会现出可怖畏的面相,所以黑影可能是宿生有缘的孤魂,希望仗修行者念佛诵经的力量,得以超生到善道里去的。因此,当于课诵回向以后,专作回向,使他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这样才不负他现影一番的苦衷。
  念佛必须至诚,但由于至诚恳切,有时会心中悲痛起来,这是善根发现的相状,但决不可经常这样,否则,必然会著“悲魔”。如果遇到适意的事,也不可过分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
  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分,以致心火上升,这样,可能发生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所以必须调定适中。
  闭目念佛容易昏沉,若是不会很好用心,或者会有魔境出现。偶或出现魔境,当思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唯心所现,即时提起正念,张开双目,正视现实,魔境即便消失,这时,可继续闭目念佛。
  念佛时,头上假使有物在抚摩或牵制等情况,这是念佛时心往上想,以致心火上升了。发现有这种情况时,应将眼皮下垂,心向下想,那末,心便沉潜,不再浮动,火就不会上升了。切不可认为这是念佛的功夫,也不可恐惧,以为这是魔境。只要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花上坐着或立着,一心想着所坐或所立的莲花,自然可以去除这些毛病了。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脚底下,这样,心火头火都可以不生了。
  见佛很不容易,在没有得到一心以前,断不可有见佛的思想。等到得了一心,那时,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要见佛就立即可以见到佛,不见佛,对修证佛果也无影响了。如要急于想见到佛,以致心念纷飞,想见佛的念头固结在心中,就成了修行的大病,时间久了,多生怨家会趁这躁妄情想,现作佛身,来企图报复宿怨。由于自己心中没有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此魔入心肺,着魔发狂,虽有活佛在前,也没有救药了。
  因此,只要念佛能一心,又何必预计见佛不见佛呢?一心之后,就会自己知道是非邪正。不见,固然能功夫上进,见了,更加能息心专修,决不会发生误会,只有向前胜进之益了。(印光大师文钞节要现代语译意)
  痛念无常 用心真切
  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真是象石火电光,一眨眼,便过去了。因此,应该趁现在未老未病之前,抖擞精神,把世事看清淡些,能得一日光景,就念一日的佛名;能得一时的工夫,就修一时的净业,不管它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的车旅费已预先备办好了,我的前程已经稳当有把握了。
  世网中人,若是能够痛念无常,用心真切的,他虽在苦乐逆顺、静闹闹忙,公私事务纷繁,迎宾待客,八面应酬交扰中,和他念佛还是两不相妨。假使有的人,念佛功夫较浅,力量稍弱,而世缘又较重,但也必须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每日或念三万声、一万声、三千声、一千声,定为日课,不可一日放过。再如有人繁忙到了极点,没有片刻空闲,但在每日早晨必须十念,积累日久,也有一定的功德。
  念佛以外,或诵经礼拜,或忏悔发愿;种种结缘作福,随力布施,修众多善的功德,作为助行。所有极微小的善。都要回向西方。如果能这样无间断地用功,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必然增高品位。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或加礼拜忏悔,这正合善导大师“专修无间”的教导。专修无间是:身须专礼阿弥陀佛,不掺杂其它礼拜;口须专称“阿弥陀佛”,不称念其他名号;意须专想“阿弥陀佛”,不掺杂其他想念。当贪瞋痴来间杂的时候,应随犯随忏,不要等到隔日隔夜,一定要使心念常在清净之中。(元。天如大师净土或问节要。现代语译意)
  念佛心的勘验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了。”海州回答说。
  “合眼就忘了吗?!”大师震威一喝,说:“这样念佛念一万年也没用。从今以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才有出苦的希望。若是睡梦中不能念佛,忘记了,一开眼时,应该痛哭起来,直向佛前叩头流血,或念千声万声,尽自己力量便罢。这样做了二、三十次以后,自然能在大昏睡中念佛不断了。世上有很多念佛人,有的念了二、三十年,有的尽一生都在念佛,可是到了临终,却是没有用处。为什么呢?这是由於在睡梦中不曾有念佛的念头。要知道,人活着如觉,人死了如梦,所以梦中念得佛的人,临死自然心不散乱,一心往生了。
  “念佛的心真不真,勘验关头,须在欢喜,烦恼中取得证明。这时,真假的心很明显地可以辨认出来,大抵真心念佛的人,於欢喜、烦恼中,必然还是念念不间断的。因为欢喜动他不得,烦恼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然不能动,那末,死生境上自然不会惊怖。现在人念佛,遇到一些微小的可喜可怒景象,就把“阿弥陀佛”撤到脑后去了,怎么能得到念佛的灵验呢?如果依照我的方法念佛,真的能於爱憎关头不忘失这句“阿弥陀佛”,假使在目前日用中得不到受用,临终又不得往生,我的舌根必然破烂。”(《紫柏老人集》节要。现代语译意)
  念佛方法
  念佛有各种方法,如高声念、默念、金刚持念等等,可以随各人自由选择,以能对治昏散,身心安适为准则。
  高声念佛觉得太费力,默念又容易昏沉,这时可用金刚持法。那就是绵绵密密。声从唇齿间轻微出来,但又不可执定,觉费力时不妨默持,觉昏沉时不妨高声。如今念佛的人,只是手打木鱼,随口叫喊,所以得不到利益。必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比如一人浓睡,一人叫唤他说:“XX,X x!”他就立即醒觉了。所以念佛最能摄心。
  杂念是病,念佛是药,念佛正是为了治杂念。有的人为什么治不了呢?那是因为他念佛不亲切。当杂念起来的时候,应该立即用力加工念,便字字句句精一不二,这样,杂念自然平息下去了。
  念念念佛,再没有其他杂念,这叫做一心。一心念佛,又—心修其他种种法门,这是二心。到了没有杂念的程度,还只得到事一心。现在学佛的人,就是事一心还不能得到,更谈不上理一心了。所以念佛的人,必须守志不二,不要因为三昧难成,而随意改修其他法门。
  新学佛法的后生,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越觉得闲思妄想沸腾起来,於是说,这是念佛功夫不能摄心。他不知道,无量劫来的生死根由,怎么能立即断除呢?而且万念纷飞的时候,正是做功夫的时节,应该提起正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功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又应知道,能觉知妄念多的,亏他这句佛号,如果在不念佛时,虽然妄念如潮翻腾,刹那不停,又怎能觉察到呢?
  对老年人来说,七十古来稀,百年能有几?面临这一暮景,正应该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然象一场戏,有什么真实呢?只宜以一声“阿弥陀佛”消遣光阴,将西方极乐世界作为我的家乡。我现在专心念佛,日后必然往生西方,这是多么可欣慰啊,应该发大欢喜,不生烦恼。倘或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即刻拨转心头,把这一声佛,急急提念,同时,回光返照,往心里想一想:“我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中人,怎么可和世人一般见识?”於是回瞋作喜,一心念佛。这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法门哩。
  疾病的原由、大多是从杀生中来,所以应该偏重於放生。当放生的时候,请僧人代忏,与内心自忏,所有功德是有很大差距的。在亲自忏悔时,必须把心胸扫荡一空,所有事务放置一旁,於空心中单念一句,“阿弥陀佛”。这里所谓“念”,不必开口动舌,只要默默用心眼返照,字字分明,句句接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心心不相间隔。如果有痛苦,要稍为忍耐,一心想念经中的话:“至心念佛一声,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请人代忏,那有这样至诚恳切呢?所以功德是大不相同的。(莲池大师《云栖法汇》节要。现代语译意)
  怎样居家修行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於真实修行。因此,作为在家居士,诵经礼佛,随众行道,不一定要穿僧衣海青,可以用常备服装念佛诵经;好静的人,不必敲鱼击鼓,可以安坐寂默念佛;怕事的人,不必成群结队朝山进香、参与法会,可以闭门自修念佛;识字的人,不必定要入寺听经,可以自阅经论,依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念佛。
  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为来生拜忏诵经寄库,不如多作善事修福念佛;许愿保平安,不如悔过自新念佛;阅读外道(不属於内学的)书籍,学习外道理论,不如一字不识念佛;自己一知半解,对人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鬼灵通、神异境界,不如正信因果念佛。
  在家的佛弟子们,如果能这样不专重事相,而重视内修的,凡是端正自心,灭除恶念,这样念佛,可以号称善人;收摄心念,除去散乱,这样念佛,可以称为贤人;悟明心性,断除惑业,这样念佛,可以称作圣人。(莲池大师《云栖法汇》现代语译意)
  出生死法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直捷简要。佛经里说:“若净佛土,当净自心。”现在修行净业,必须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恶业,是三恶道的苦因。
  持戒先须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了,那心也自然清净了。为什么呢?如果身不杀、盗、淫,身业就清净了;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口业就清净了;意不贪、瞋、痴,意业就清净了。这样,十恶永断,三业冰清玉洁,心地不就清净了吗?
  在这清净心中,要厌恶娑婆的苦,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树立起念佛的正行。念佛要为生死心切,先断一般不必要的外缘俗务,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十二时中,行住坐卧,饮食起居,酬酢应对,动静闲忙,於一切时。不昏沉、不散乱,置心一处,并没有其他的想念。这样用心,久久纯熟,以至梦中也不忘失。做到寤寐一如,使功夫绵绵密密,打成一片,这正是得力的时候了!若是念至一心不乱,那末,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会被生死所拘留,就会感得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这就是必定往生西方的效验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起心动念,都是妄想。那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招来恶果;现在把妄想的心,转为念佛。那就念念成为净土的因,所以是乐果。若是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这就成为佛的法身了。
  念佛求生净土,是要了生死大事,假使不知生死根株所在,毕竟向什么地方去了呢?古人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由此可知,爱乃是生死的根株。自从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去一身。又受到一身,都是爱欲在流转,因此,现在我们发心念佛,就是要念念断这爱根。
  很多学佛人在家念佛,日常眼见儿女子孙、家务财产,没有一件不爱,没有一事、没有一念,不为亲属家庭打算,这就是所谓“生死活计”。这样,虽正在念佛,可是心中的爱根不曾一念放得下,佛尽管在念,爱尽管在增长,生死又什么时候能了呢?
  我们应该在儿女之情现前的时候,回光返照,看一看这一声佛号,果能敌得这爱吗?果能断得这爱吗?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因为爱是多生以来习惯了熟练了的。念佛则是才发心,很生疏,还不切实,因此不得力。如果目前的爱境控制不得,那末,当临终时,就会只见生死爱根现前,毕竟自己作不得主张。
  因此,奉劝念佛的人,第一要为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斩断。如若能下坚强决心,努力做去,那末,念念就是出生死的时候了。古人说:“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果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而不能出离生死的话,诸佛都将成为妄语者了。(憨山大师《梦游集》节要现代语译意)
  信真愿切行纯
  持名念佛,必须信真诚、愿切实、行纯一。先须放下胡思乱想的一切杂念,然后单提正念,将四字名号牢牢系缚在心上。不必长时间用高声,高声恐伤元气,引起喉痛等疾病,只要在昏昏欲睡时,用高声以破昏沉就是了。也不要长用低声,低声恐易昏沉。总之,要自己审察,很好调节。当思虑起时,总觉心不归一。这时应收来正念,默默持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这叫做“口耳相传,自他不隔,”最易入手,也最易纯熟,久久自然成为念佛三昧了。《文殊所说摩诃般若经》说:“象人们学射箭一样,学习久了,自然巧妙。到后来,虽然不十分用心,也能箭箭中的。”单提正念,久久纯熟,不想成念佛三昧,三昧也会自然现前了。(谛闲法师语录现代语译意)
  念 佛 三 昧
  念佛三昧的境相,只有到了一定程度,亲自证到,才能了了分明,这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说明的。至于修学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当念佛的时候,要一面念,一面反观自心,专注一处,不要让它向外奔驰,念念照管住心源,心心符合于佛体(心体)。把自己能念的心,反过来念自己所念的心;把自己能观的心,反过来观自己所观的心。(比如灯发出的光,还照自己的灯。)边念边观,边观边念。一定要使整个的念就是观,念以外没有观;整个的观就是念,观以外没有念。这样,观和念虽已融和在—起”,但还没有达到根源。这时,应更进一步,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这二句是深切地不断地体会和觉照的意思。“体究”与宗门的“参究”不同。)越究越切,愈提愈亲,等用力到了极点功夫炉火纯青,忽然根和念一起脱落,便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界,那时正所谓“独有灵光辉耀,六根和六尘全部脱落。这样,就露出真常之体,便不再被语言文字所转,知道心性原来是没有染污的,本来是圆满成就的,只要离开妄念,就是如如不动的佛性现前了。”
  工夫到了这一阶段,念佛已经有了相当成就,正好着力向上。现在虽没有脱离娑婆,但已经常参与诸佛的海会了。到了临终,必然能上品往生,顿时证到佛乘。(印光大师文钞节要现代语译意)
  往生净土决疑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临终往生极乐世界是决定无疑的。关於“信”的问题,前面已经谈过了,现在从“行”方面来说。修净土的,在处理日常公私事务中,不论闲忙顺逆,内心应不忘记佛,并时刻想念极乐世界。比如世俗的人,有紧要关切的事牵挂在心上,虽然经历着谈话、行动、坐卧等种种活动,但那件要事,总是宛然在心头,密密忆念着,念佛的心也应该这样。如果偶然忘失,就应立即摄收过来,忘了又想,再忘再想,使得久久成为习惯,经常在记忆之中。《楞严经》说:“假使众生的心,时常想念着佛,那末,现在或者将来,必定能见到佛。因为念念在忆想着佛,就和佛相距不远,可以不必另外有什么方便,自然能开悟明心了。”
  能这样系心於佛,也可以随时止息恶念。因为当你要作恶的时候,由於心里在想佛,恶行就作不成了。即使随着恶念而作恶的时候,心情也会比较软和,这犹如身有香气自然离臭了。
  还有,当你发觉心里稍微在起恶念时,立刻想起佛来,由於佛力的作用,恶念自然消失,这就象一个人在遇难时,求强有力者来相助,一定可以得到免脱的。
  再从“愿”方面来说:念佛的人,若是见到别人在受苦的时候,应该以念佛心怜惜他,愿他离苦。就是作法官的,当判刑时,也要以念佛心,怜悯罪犯,愿他能够离苦。虽然按照国法,应当处罚,但在心里可私自祝愿:“我为了执行国法,必须判你的罪,可这不是我的本心,愿我能生到净土去,然后一定来救济你。”
  在经历的一切境界中,不管是善是恶,必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普贤愿王说:“愿我作一切恶都不成就,若作善业都能和合成办。”含义也是这样。如果能相续不断念佛在心,就能办成一切净因功德。(慈云忏主往生净土决疑节要现代语译意)
  修 净 须 知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速不得,疑畏不得,放松不得,矜喜不得。这四句包含着八种意义,应分四层来看,一层深入一层。现在一层层分析说明如下:
  第一层:急速不得。急就是焦急,遽就是匆遽。在初用功时,往往都有这一现象,急于求成,恨不能立即得到灵感、神通,或一些什么效益。要知道,我们生活在大地上的凡夫,从无量劫来,所造的罪业,所有的妄想,真要比恒河里的沙还多呢。要将这些罪业和妄想清除掉,那又谈何容易。若是不知道这一道理,一味想求得速效,是会欲速则不达的。有的人见到效果不快,于是产生焦急情绪,不知焦急是退悔的根,实是学道的大忌。所以说,急不得。
  还有,初发心的人,慕道心很切,恨不得将所有教理,在一日之中就融会贯通,将所有功德,在一个早晨全部做完。今天看到这部经很为稀有,就急切地想诵完它,明日听说某一咒不可思议,又急忙去持诵它。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是不是够得到?和自己所修的法门是不是有夹杂?结果,导致终日忙忙碌碌,没有从容自得的情趣。由于头绪纷歧,虽然化了不少劳力,可是收效却很少。
  还有,每当做功课之前,应该先静坐片刻,将游思杂念打扫打扫,然后再用功,那末,心就比较干净;若是刚做完一事,就匆匆进佛堂,作功课,这就会心头乱糟糟,一时安定不下来。所以说,遽不得。
  第二层:疑畏不得。疑是忧疑,畏是怖畏。这是用功在渐进时所有的现象。在没有念佛之前,自己觉得心中没有杂念,念佛之后,反觉妄想很多。等到用功越长久、越加紧,那妄念也随着愈来愈多。于是产生忱疑。这是什么道理呢?实不知,在没有念佛用功时,妄念原来是多得不可计数的,只因你自已不觉得吧了。现在能觉知它非常之多,正是你的心已渐入宁静的境界,于是才能察觉到。比如日间处身在闹市中,虽然车来马往噪声很大,但不觉其闹;可是在夜深人静时,就是虫鸣鼠跳,也会嫌其烦扰。就是这个道理。如果错误地生起忱疑的心,一定会阻碍修道的进步。所以说,疑不得。
  功力日渐增进,或一日之间妄念很少,忽而明日又妄念很多,甚至怎么排遣也不肯去。这时不可强行抑制。只有极力提起正念,或高声念,或追顶念,或跪念,或拜念。时间稍久,妄念敌不过正念,就会逐渐退去。有时念佛念得很好可是妄想会突然生起,就象是从天外飞来,甚至会是穷凶极恶的妄念,为生平所没有想到过的。这时切不可恐怖,须知这是多生以前曾经作过这种事,在八识田里留下的种子,现在幸亏得佛力冥熏,将它逼出。这时应向佛前痛切忏悔,哀求加护,使以前所造的罪业根本拔除。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因此生畏怯心,这就会妨碍功德。
  还有,功夫加紧的时候,或忽觉眼前的山河大地以及自身空无所有。这也不必畏惧,只要极力念佛,求佛摄受,把空境置之度外,不予理采就是了。否则也会障碍修道进程,所以说,畏不得。
  第三层:放松不得。放是放任,松是松弛。这是对用功渐纯时说的。念佛到了纯熟的时候,一句佛号冲口即出,本是好事,但如果认为已到了无念而念的境界,放开胸怀随口念去,象世俗所谓“滑口读过”那样,这又成为毛病了。病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求佛摄受的心不切。这时必须声声着实,字字靠紧,应当聚精会神,一心悲仰,句句都从心中恳切流出。然后生西的愿才能着实有凭。所以说,放不得。
  功夫越做越纯的时候,心里没有渣滓,遍体轻快,异常安适,这就是佛经里所说的“轻安”。但是切不可一味悠游自在,自以为得;相反地,更应紧紧着力,更加勇猛,否则,不进则退,就连这既得的轻安也将失去了。应该知道,要想逆生死流而出轮回,岂可片刻松劲呢?所以说,松不得。
  第四层:矜喜不得。矜就是自夸自大,喜就是欣喜。这是用功到了接近成功的时候,所容易发生的情况。绵密用功,精勤不息,忽而妄念暂销,心光发露,能够见到圣境。这时只可向真善知识密求印证,切忌逢人便说,到处宣扬。因为,你如果把这种事宣扬出去,就会引起各方面的称颂,同时,自己也会有不正确的想法,认为几经勤苦,而今终于得到了,这是多么幸运啊!若有这样的心念,那就是自矜。矜心起来,我慢心也就随着产生了。于是前功就会退堕。所以说,矜不得。
  如能既不矜张,而还是勤密用功,那末,久而久之,就会自见已身趺坐在莲花上,或见三圣金容,或蒙弥陀放光摩顶,或自己列队在清净海会之中。这样境界能经历一日二日,甚至数月经年现前不散。这时切不可欣欣自喜。喜心若起,念佛的心就已不专一,不专一就散乱了。这样,即将得到的念佛三昧就会因此失去。所以说,喜不得。
  以上四层,只是依言说方便,排列次第,实际上,或前后互起,或一时同现。也有人念佛很久,并没有什么出入,或念虽不久,境界却是很好的。这要看根性的利钝,业障的深浅,功行的勤怠,随人而异。总之,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发现什么境界,必须审察它的利弊,知道怎样修治,这是最要紧的。假使自己不能审知,就应当亲近真善识知。进一步说,用功固然应该求得念佛三昧,但不可着意去求,因为功到自然能证得,不是可以强求的。即使生前不能亲自证得,但只须真信切愿,老实力行,临终必能蒙佛接引,切不可自暴自弃,灰心丧志。(江昧农居士讲述,现代语译意)
  译者按:江老居士是现代稀有的法门龙象,我在他所著的《金刚经讲义》中,曾获得不少法益。在本篇中,他为不同程度的净土学者解决了在修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但他只谈到四层,为着相众生强调提出了圣境,使他们有相可循,有目标可求,因为众生总是希望抓住些什么,深怕落空,若是对他们说,修三昧要修到“无所得”,就会茫然不知所以了。其实,在修学念佛三昧的过程中,不一定须要出现“趺坐莲花,面见三圣”的圣境。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说“净念相继,入三摩地。”见如来岂待圣境相现前?善恶无记诸念全都清净,才能入三摩地。既然全都清净了,又何来圣境?古德说:“一念不生全体现。”那所现的岂是有相的圣境?江老居士为了方便教化,所以这样开示,但我们切忌追求圣境。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要求得到的是真实,岂能在虚妄中兜圈子,所以只要记住经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把定一句佛号,将心意念得一片清净,妄念不生,妄相不现,待至水到自然成渠。所以江老居士说:“念佛三昧不是可以强求的。”
  念 佛 原 理
  念佛一法,是断除妄念方便中的方便。念佛不使其他杂念起来,也就是转换一个念头。作观也是转换念头的一种方法,但念佛更为亲切。因为念佛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来对治向来染浊的念头;并且要使一心持续而念,这又是以纯一之念对治向来杂乱的念头。这不是特殊的方便吗?
  而且佛就是觉,念念在佛,就是念念是觉。所谓“觉”,是觉悟自性本来无念,所以说,更为亲切,修学念佛的,只要能诚诚恳恳一心念去,便能做到念而无念,虽念而不觉有念。应该知道,念佛的目的,必须达到无念。无念便是归于真如。这样,不求断而自然断除,不求证而自然证到了。那不是最方便的办法吗?
  念佛功夫,虽然没有做到念而无念,但只要行愿真切,依靠弥陀愿力,也能蒙佛接引往生。到了极乐,就等于阿鞞跋致(不退),就到了初住地位。假使修学其他法门,可要经历久远劫数;而现在修习念佛法门,一生就能办到,所以说是方便中的方便。
  不过,行愿必须真切,要经常一心在念佛求生上,若是一面念佛,一面又起尘浊的思想,这样,行愿就不真切了。所以念佛人,对于断念一层,即使不容易办到,但对于《金刚经》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两句话,务必要做到。遇到色等六尘,不可以住着不舍,不可以起心动念。不然的话,就是愿不切,行不真;这样,怎能得到佛来接引呢?因为尘浊气重,就和清净太不相应,所以佛也没有办法拯救了。
  应该知道,不管善念恶念,只要一起念,那就是妄。念佛的念也是妄,不是真。为什么呢?因为真如之性本来是无念的。但由于凡夫染念不停,不得已,借念佛的净念,来对治住着于尘浊的染念。因为念佛的念,虽不是真如的本体,但却是趋向真如的妙用,为什么呢?因为真如是清净心,佛念是清净念,二者同是清净,这样就能得到相应。所以念佛的念,念念不息,就能达到无念,因此说是胜方便。
  极乐世界也和娑婆世界一样,同是幻相,然而不可不求愿往生,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因为极乐是净幻,净幻不同于染幻。又因为极乐净土,本来就是从清净心愿所显现的,所谓“心净则土净”啊!
  还应知道,弥陀来接,实则并没有来;往生西方,实则并没有去。虽然未尝去来也何妨现来现去。为什么呢?不来不去是理体,有来有去是事相;这也就是古德所说的“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决定往生是事相,实在不去是理体。理事从来是不二的,性相必须是圆融的,所以尽管不来不去,但不碍有来有去;尽管有来有去,其实是不来不去。最要紧的,就是来去要在不来不去上去体认;不来不去,要在来去上去做出。这是念佛求生的要诀。得到了这一要诀,就决定能往生见佛。(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现代语译意)
  十 六 字 诀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十六字是念佛法门的一大纲宗。如果学佛的人,真为生死的心不发,那末,对他所说的开示教理,都将成为戏论,不起作用了。因为世间最严重的痛苦,再没有超过生死的了。俗语说:“除死无大事,讨饭永不穷。”如果生死不能了脱,就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皮袋。这样已是痛苦不堪,更何况没有出轮回,还难免堕落。一念之差,就会堕入三恶道。古德说:“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一想到这里,能不忧心如焚?所以现在就应该痛念生死,象丧了父母那样痛心,象救头上火烧那样急迫。
  同时应该想到:我有生死的痛苦,要求出离生死,一切众生也都处在生死之中,也须要出离。他们和我本来是同一体性,都是我的多生以来的父母,未来的诸佛,若是不想普度他们,只求自利,那在情理上怎么说得过去?於心就有所不安了。况且菩提大心不发,对外不能感通诸佛,对内不能符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众生,无始以来的恩爱怎能解脱?无始以来的冤业又怎能消除?多生多劫以来的罪业难以忏去,多生多劫以来的善根难以成熟。在修行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道因缘。即使有所成就、也必堕入偏小。因此,必须随顺自性,发大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以后,应该修大行。在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最为稳当。最为圆顿的。没有任何一法能超过“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一修行方法了。
  所谓信,就是信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不会诳语,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没有虚愿;而且以念佛求生的因,肯定会感得见佛往生的果,就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音必应声,影必随形。“因”是不会虚弃的,“果”是不可能随便得到的。这不须要去问佛,自己就可以相信的。况且我们的一念心性,是不断地随缘而又始终不变的,它是横遍十法界,竖穷三世间的,所以弥陀净土也在其中。既然弥陀净土就在我们的心性之中,那末,以我具有佛的心,念我心里所有的佛,那有心具的佛,不响应我具佛的心呢?《往生传》中记载的念佛人临终瑞相记述详明,难道是欺骗我们的吗?
  这样相信了以后,愿意往生的心就生起了。更进一步,将净土的乐,来对比我们娑婆的苦,自然就会产生厌离的心,象厌离坑厕、厌离牢狱那样了。将娑婆的苦来遥望净土的乐,自然就会起欣乐的心。就象回归故乡,奔向定所,又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想良药,如婴儿思慈母,如避冤家持刀相迫,如堕水火急待援救。如果真能这样恳切的话,那末,一切世间事缘,都不能引转他了。
  然后,以信愿的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品莲花的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的正因。就这样心心相续,念念不差,越专越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持切,久久自成片段,进入一心不乱了。能这样真诚专一地修行,若是还不能往生,那释迦如来说的便是诳语,弥陀世尊发的便成虚愿了,哪有这种道理呢?(彻悟大师语录节要现代语意译)
  真 实 信 心
  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弥陀是已修成的佛,觉性(心)是没有两样的。我现在虽昏迷颠倒,但觉性并没有失去;我虽多生多劫轮转六道,但觉性并不曾动摇。所以说,“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不要轻视没有开悟的人,只要他能一念回光返照,便能见到本有的觉性。
  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在理性上、名义上说起来也是佛,弥陀则是究竟佛。佛性虽是一样,但在品位上就有天地之差了。如果不专念弥陀,求生极乐,必然会随着善恶业流转六道,受苦无穷。所谓“法身(觉性)流转六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
  三、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远以来,生活在苦厄之中,但还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但还是我心内的佛。既然我和佛是同一心性,自然能得到感应道交。我的苦切心愿,必能起感召作用,佛的慈悲愿力必能积极相应,就象磁石吸铁,是没有可怀疑的。
  具备了以上真信的人,他所作的虽是一毫的善、一尘的福,都可以回向西方去庄严净土,更何况持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难道不足以充实净土的资粮吗?只恐信得不真,於是就沦落成为有漏了。(持戒、布施等都将成为有为法,只能作为修人天福报的资粮了、)所以,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只要在二六时中,助长这三种真信,切实念去,就不必另找门路了。
  若是真信不能确立,娑婆事业时刻挂在心头,念佛功夫一曝十寒,心不诚笃专一,遇到五欲时,即如胶似漆地被它黏着;遭逢逆境时,又怨天尤人,衔恨结怨。这是由於净因微弱,偏重於娑婆事业,对五欲放舍不下,到了临命终时,重处偏堕,就难脱苦轮了。
  因此,应该各自痛念娑婆险恶,必须早求出离。要知六道匍匐受苦,九品逍遥自在,利害相差,真有天上地下的区别,切须猛省!所以必得生极大的欣厌心,舍秽取净,不要羡慕虚名,贪着财色;不要轻易受人口头迷惑、动摇信心;不要希求快速效益;不要妄想心外有佛现前,引起种种魔事。应当经常以念佛为正行,勉力修习众善为助行;尤其应该对贪瞋习气。要刻意揩磨,使重处得轻,生处渐熟,再加以净念相继,愿行并进,自然就千稳百当了。
  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没有间断夹杂,不必以快念多念为殊胜;只要不缓不急,密密持念过去,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就和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也不昏沉。这样持名,可以说是事上得一心精进了。
  现在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悔发愿,可是与西方还相距很远,往生没有保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於没有真实信心,不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不信我是弥陀心中的众生,弥陀是我心内的佛,自然会感应道交的。於是对往生信心不足,在娑婆爱桩没有拔去,情缆还系缚坚牢;如果能将世俗恩爱,视同嚼腊,不加爱恋,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着一句佛号,象依傍在须弥山一样,那末,就不会被世间一切缘务动摇了。有时,或者感到精神疲懈,惑业习气现前,即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没处逃窜;又象是洪炉猛火,使无始以来的情识,销熔得净尽无余。象这样的人,现在虽还处在五浊之中,可是已浑身坐在莲花国里了,那又何必等待弥陀垂手接引,观音前来劝驾,才相信是往生了呢。(截流大师《净土警语》节要现代语译意)
  修 净 正 行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弥陀要解》说:“阿弥陀佛是千千万万功德汇集起来的伟大称号。也就是说,这一称号,包含着无穷无尽的万德。因此,修净土的,就以执持名号作为正行,不必再用观想、参究等修行方法。所以念一句佛号,是最简易、最直截快便、最有成效的法门。”
  由於执持不放,就能念念忆想佛的名号。然而执持有二种:一是事持,二是理持。一、事持是从事相上去修,相信西方有阿弥陀佛,但没有通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只是以坚决志愿,求生极乐世界,象儿子忆念母亲一般,没有暂时忘怀。二、理持是从理上认识念佛的真实意义,相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所本来具有的,是我心所造的。於是就以自心所本有、自心所造作的洪名,作为系缚自心的境界,使得不会暂时忘怀。
  “一心也有二种:一、不论事持理持,持到伏除了烦恼,以至见惑思惑相继断尽,那都是事一心。二、不论事持理持,持到心开见到本性佛,都是理一心。得到事一心以后,就不会被见、思惑所乱;得到理一心以后,就不会被空有、是非等二边所扰乱,那也就是修慧。”
  憨山大师说:“修行的方法也有程序。所以对於出家僧人所修的功课方法,在家居士们不必定要拘泥仿效他们的一套。因为他们所按排的程序,是适合於他们所修持的,而在家居士,只要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就诵《阿弥陀经》一卷,拿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三、五千声,或一万声;念完了,就对佛回向,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早课,晚课也是—样。就这样作为每日定课。规定了以后,不可间断,不可减少,这叫做常行。
  若是为末后(人生最后)一件大事,那末,做功夫更要亲切勤奋,每日除二时功课外,在日间十二小时中,单将一句佛号作为自己命根子,咬定牙关,决不放舍,就是饮食起居,行住坐卧的时候,定要使这一声佛号时时现前。假使遇到顺逆、喜怒、烦恼境界,心里不安的时候,就将这一声佛号提起一拶,即时就能见到烦恼当下消灭。因为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现在用念佛消灭烦恼,就是佛度生死苦处。若是念佛念得能消除烦恼,就可以了脱生死,更没有其他办法比它好的了。
  “如果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就能在睡梦中作得主;若能在睡梦中作得主,则於病苦中也能作得主;若於病苦中作得主,那末,临命终时,分明了了,就知道去处了。”
  觉明妙行菩萨说:“修净土的方法,不出“专勤”二个字。专了不再分心於其他的事,而专心於佛;勤了就不会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灵岩十三祖印光法师说:“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他教导我们说,修有二种,一、专修,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这样,往生西方,就能万修万人去,决不会漏掉一个。二、杂修,兼修种种法门,回向西方。虽然目的是准确的,但因心不纯一,所以很难得益。”
  因此,我们一定要修念佛正行,更应重视专勤精进,力行不懈!(毛惕园著《念佛三要》摘录现代语译意)
  念 佛 和 十 法 界
  我们现前一念的心,原来是完全纯洁的真心,但被五欲污染成为妄心,所以说“全真成妄”;但虽被污染,而真心还是存在,所以说“全妄即真”。由於真心始终存在,所以“终日不变”。又由於妄心随着各种条件而转化,所以是“终日随缘”,不随佛界的缘而念佛,便念其它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因为凡是有心,就不能没有念,真正没有念的心体,只有到了佛的地位,才能证到,在等觉菩萨以下都是有念的。
  只要有一念起来,就必然会落到十法界中去,再也不能出十法界之外的,因为十法界之外,更没有其他处所了。所以每起一念,就成为一份受生的缘。如果知道了这一道理,而不去念佛的,这种人是不会有的。为什么呢?若是这一念心能和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就是念佛法界;能和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就是念菩萨法界;以无我心和十二因缘相应,就是念缘觉法界;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就是念声闻法界;与四禅八定和上品十善相应,就是念天法界;与五戒相应,就是念人法界;若修戒善等法,并有瞋慢胜负的心,就落入修罗法界;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就堕畜生法界;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就堕饿鬼法界;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就堕地狱法界。因此,应当密自检点日常所起的念头,这些念头跟那一法界相应的多,跟哪一法界相应的猛?这样,以后安身立命的地方,就不必去问旁人了
  我们现前的一念,是随着各种条件而生,但没有自性(空),所以说“缘生无性”;虽然没有自性(空),但能因各种条件的凑合而生,所以说,“无性缘生”。不生佛界,便生其他九界。如果从“缘生无性”这一点来说,众生和佛都是平等一空的;如果从“无性缘生”这一点来说,十法界中高低优劣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阿祈达王临终的时候,因为侍者为他拂蝇,一失手把拂子误触到王的面上,阿祈达王生起一念瞋心,就堕落为毒蛇身。一个妇人抱着小孩渡河,一不小心,把儿子投入河中;妇人因救捞孩子也同遭灭顶。由於她的一片慈心,得以上升到天上。
  从以上两则故事,可以充分说明,只因一念瞋心和慈心,就有畜生和天人的区分。那末,这临终的缘生一念,又将是何等重要!可不谨慎从事吗?假使用这一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怎能不见佛往生呢?可是这一念不可能侥幸而至,必须平日存心真诚,锻炼纯熟。所以我们在这一句弥陀上,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无非为熟练这一念吧了。假使到了一念纯熟,那末,在临命终时,就只有这一念弥陀,没有其他杂念了。智者大师说:“临终在定的心,就是净土受生的心。”若是只有这一念,更没有异杂念,这不是在定的心吗?果真能够这样,不见弥陀,还见什么人呢?不生净土,还生到哪里去呢?只恐我们自信不足罢了。(彻悟大师语录节要现代语译意)
  明 心 和 净 心
  佛教的一切法门,主要是使人明白自心(明心见性),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主要是使人清净自心(自净其意)。
  明心的法门中,没有比念佛更重要的了。因为《楞严经》里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不是说明,念佛是明心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法门吗?
  净心的方法中,也没有比念佛更优胜的了。因为念一声佛,就和佛相应一次,不断念佛,就和佛不断相应,比如清珠投入到浊水中,浊水就不得不清。所以佛号投入到散乱心中,乱心也不得不转而为佛了。这不是念佛为净心最好的方法吗?
  信解修证,是学佛的必经程序,一句佛号含容了“解”、“修”两门,能念佛是已经了解了它的意义,那念佛就是修行。而解中就有信在其中,因为没有信心,就不会去求理解,解悟了也肯定会深信;修中也有证在其中,因为修得一分,必然证到一分,修行圆满,必然究竟证果。所以一句佛号,把信解修证,全都收摄在内了,大小乘一切经论要旨,也都包括无余了。这不是一句弥陀是修道最要的途径吗?(彻悟大师语录节要现代语译意)
  修 净 切 要
  念佛正要在闹处练,不论行住坐卧在嘈杂的地方,能一心不乱地念,以念佛的微少声胜过多种的噪声,环境也就清净了。这就是所谓心净即土净啊。如能在闹处练,就到处可以念佛,一天到晚虽然忙,难道没有片刻空闲的时间?为什么不挪出喝几口茶的时间,心不外驰地念佛呢?这样,劳心者可以借此养心,劳力者可以借此积蓄精力,这种有益无损的事,是任何事都不能超过它的。因此,急须起真切心,发勇猛力,世俗事情可以放下的就放下。要知人命不常,切勿留恋自误。虽然有些事是一时不可放下的,但也不要妨碍念佛。应该将念佛一事,看得非常郑重,象有极重要的事在心头一样。试想,一个人如遇爱子有危病在家,他虽在干其他的事,岂肯忘掉儿子?假使能这样念佛,自然没有杂念,也不至一曝十寒了。
  但是,有的人心虽很真切,可是由于往昔罪深业重,往往为魔所烧乱。魔分内魔和外魔二种:内魔是心里有时清醒,有时昏迷,贪瞋痴爱严重,这一心才离开,那一心又起来。外魔是遇到的事情不顺利,对念佛起种种障碍作用,逼迫身心,不得安稳。遇到魔障,应该即时对佛发愿,勤求忏悔。要紧的一着,是在于念佛的心不要因为魔娆而退却。必须下定决心,不管任何严重的障缘,一声佛号总不离心。这样,魔力虽强,我们依仗万德洪名抵御,不计利害死活,只管念去,誓不退转,最后必蒙佛力暗中加彼,障缘必定消失,净缘肯定成熟。佛是不会辜负我们的,一定会满足我们的愿望的。
  上面虽说,念佛要在闹中练,但初修学人,重点还应该放在闭门潜修方面。无论趺坐念、经行念、默持念、出声念,必须一心靠定佛号,字字分明;才发觉模糊不清,就要立即提起觉照,看是否落入无记,或者流于妄想,随觉随提,要将这一句佛号薰逼意根,塞断杂念、昏沉两路,这是念佛的正轨。念佛也不可急,急了难以持久;不可过缓,缓了容易昏散;也不可希望入定,因为希望心也是妄念。但是,完全不作意,放下一切,随口而念,又容易入于轻微昏沉的境界。因为念佛重在一心不乱(不要有二心 不要有昏散),临命终时,全仗这个念头进入莲胎。等到一心到了极点,不想禅定现前,而禅定自然现前了。这是功夫纯熟的时候,跟一般随口而念所得到的轻昏景象完全不同。
  真如体性本来是没有念的,但不妨显示念的作用(由体起用)。由于念是从没有念的体上所起的作用,所以念就等于没有念(摄用归体)。这和波即是水,水即是波的道理是一样的。水的体性本来是没有波的,但不妨有波的作用。由于波是从没有波的水体所起的作用,所以波就等于没有波的水。所以这一念就是空假中三谛,(就念的体性说是空,就念的现象说是有,体性和现象原是统一的,所以是中。)就是事理四法界,就是唯识和唯心二观,就是实相无相涅槃妙心。这是上根理一心的念法,但是也不能离开一心靠定佛号,字字分明而念。这是正行持名的规则。
  正行之外,更须广修助行:
  一、礼敬三宝。把纸画木雕的佛像,看作和真佛一样,早晚礼拜,须要必恭必敬。出入要问讯,虽外出百里千里,也要象佛在眼前一样。
  二、忏悔业障,由于无量劫来,身口意所造的业已很深重,能起种种障碍,所以说是业障。忏悔可以除障,使身心清净。
  三、戒恶行善。只要有不好的心一起来,就立即用力念佛,定要念退这不好的心。 四、割舍情爱。人们都要爱恋骨肉,贪财如命。这样,在世俗上这一边情重了,对净土那一边当然情轻了,命终的时候,神识必然归向到重的一边去。应该知道,从来妻子骨肉缘尽则散,散后都不相识,多生以来妻子骨肉今在何处,还恩爱吗?如果遇到恶因缘聚会,眷属就是冤家,不知不觉中会暗受其害。想到这里,就不容我们不看得淡薄些了。财产等物质,转眼成空,当然更应该看破了。
  五、解释冤结。杀生、偷盗、邪淫等事,以及贪瞋等习气,都是结冤仇的因,如果能戒除,就不会结冤;已经结成冤仇的,应该设法解除。如眷属冤仇,狗咬蛇伤,都是由于宿世所结的冤,所以要欢喜承受,和他解结,切不可一来一往,以牙还牙,使冤仇越结越深。并须在佛前发愿:“以此念佛功德,普利一切冤家仇对,如果我得作佛,当先度此类众生。”由这一慈心愿力,可以使宿冤自然消灭,甚至可以化仇为恩。
  六、发愤为雄。要把以上助行,绵绵密密,精进不懈,直至证果不罢休。(清,陈熙愿居土劝修净土节要现代语译意)
  唯心净土和一相三昧
  学佛的人,为了想速成念佛三昧,用摄心念佛来对治昏沉和散乱,其中以随息方法最为有效。将要静坐的时候,先想自己身在圆光之中,默观鼻端,注意出入息,每一息(一呼一吸)默念“阿弥陀佛”一声,随息长短,方便调整,不缓不急,念佛心和气息互相依傍,跟着出入,这样,在行住坐卧中’都可以做功夫,不要使它间断,经常密密行持,直至深入禅定,息和念都忘失了,这时身心似乎跟虚空一样。久久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然现前,这就是唯心净土。
  《宝王论》说:“修持一相三昧的,应该在行住坐卧中,把住佛念。不要忘失,即使到了昏沉瞌睡的时候,也要带着佛念去睡觉。待到一觉醒来,立即继续持念。”这就是说:佛念一刻也不能忘,不要被其它事情间断,不要为贪、瞋等烦恼间隔。如有违犯,随即忏悔。要做到不隔离这一念,不变异这一念。总之,不隔日,不隔时,念念常不离佛,念念清净圆明。这样,就是得了一相三昧了。
  在家菩萨奉佛持戒,逐日要为生活,做各种工作和家务,不能一心修行,可是,必须早起焚香,礼敬三宝,随意念佛。每日晚上,也要这样礼念,定为常课。倘使因要事没有时间,第二天应该对佛忏悔说明。这一法门,不会妨碍本职工作:学者不妨碍修读。农民不妨碍耕种,工人不妨碍生产,经商的不妨碍买卖。他们在早晚功课以外,还可以在日间十二小时中,偷些空闲工夫持念佛号,不管百声千声,都是功德的积累,只要存心至诚,以预期生净土为目的就是了。
  修净土的人,必须下绝大决心,一定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应当考虑到无常迅速,时间是不会等待我们的。必须把念佛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如果能深信不疑,就得从今日开始,发大勇猛精进,不要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象靠着一座须弥山一样摇撼不动。专一心意,或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兹在兹,用心专一,常忆常念,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象母鸡抱卵那样;常使暖气相接,这也就是“净念相继”。假使再加上智慧观照、就知道净土即是自心,也就是所谓“唯心净土”了。这是上智人修进的功夫。
  这样,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稳,即使遇到苦乐顺逆境界现前,也只是念“阿弥陀佛’,没有一念变异心、退惰心、杂想心,直至生命尽头,永远没有别的想念,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假使能这样用功,那末,多生多劫的无明、生死业障,自然会消失了,尘劳习漏,也自然会清净了。将来亲见弥陀,不离本念,功行圆满,愿力资助,临命终时,必定能生到上品的。
  若是念佛的人,尘垢还没有除净,恶念起来的时候,必须自己检点,是不是有悭贪心、瞋恨心、痴爱心、嫉妒心、欺诳心,人我心、贡高心、谄曲心、邪见心、轻慢心、能所心,以及由多种逆顺境界所带来的一切不善的心。当这些恶心念起来的时候,急须高声念佛,收敛恶念归於正念,不要使恶心相续,直下把它打消干净,永不再生;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以及一切善心,应该经常保持守护,更要远离不属于清净梵行的活动,断除邪恶的律仪。鸡狗猪羊不要畜养,打猎捕鱼不应去干,必须跟随佛的德行学习,应以去恶取善为鉴戒。
  真信修行的人,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时刻放在念想之中,不教失落,念念现前,念念不离心。没事时这样念,有事时也这样念,安乐时这样念,病痛时也这样念;生也这样念,死也这样念。这样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再去问人家怎样修习佛法呢?(元、虎溪尊者莲宗宝鉴节要,现代语译意。)
  念佛的微妙道理
  心本来是没有念的,有念起来就乖离了心的理体。但是众生无始以来,习惯於妄想、不容易遣除,现在佛怜悯我们教我们念佛,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的无上极妙法门。
  众生学佛,有无量修行的方法,其中念佛法门是最直接、最便捷的一路。而念佛一法又有多门,现在只要持名一法,就可以概括无量修行法门。因为持名就是持这一心,心包括千千万万修行法门,如四谛、六度……以至八万四千恒河沙数一切法门,没有不摄收在内的。
  又因为佛有无量德性、无量功能,现在只用四字名号,足以概括这一切。为什么呢?那是由於“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的全体是一心,心包含着众德:如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万的名称,都是这一名所摄,包括在这一名之中。
  持名有数种:一、明持,就是出声称念;二、默持,就是无声密念;三、半默持,就是微动唇舌念,也就是咒家所说的金刚持;还有,计数持和不计数持。在这些持念中,又各分事和理,不断的忆念,叫做事持;不断体究,叫做理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