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禅影(十四)
灯前禅影(十四)
如来清净禅
王开府 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89.1.8
禅宗史中一般以达摩所传的禅法为“如来禅”。“如来禅”一语是出自四卷《楞伽经》,在该经中又称之为“如来清净禅”。《楞伽经》提出“四种禅”的说法,“如来禅”是其中的第四种。而前三种禅依次是: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观察相义禅)、攀缘如禅(攀缘如实禅)。《楞伽经》对这四种禅都有所界定,这是大乘经典对禅法的一种分级说明。这些禅法的修养方法,有层次上的不同,因而所达到的境界也有差别,它们是一层比一层造诣更深,而最高境界是如来禅。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四卷《楞伽经》,全名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异译本又有元魏菩提流支译的十卷《入楞伽经》、唐代实叉难陀译的七卷《大乘入楞伽经》两种。关于四种禅,魏译作:愚痴凡夫所行禅、观察义禅(观察义相禅)、观真如禅(念真如禅、观念真如禅)、观察如来禅(诸佛如来禅、究竟佛净禅)。唐译作: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观察义相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如来清净禅)。三译的译名,大同小异。三译本对四种禅的说明,也详略互见。以下引用较为通行的四卷本原文,并参考魏、唐两种译本,对四种禅依次予以诠释。
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琐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这段译文有些隐晦之处,不如魏、唐二译清楚,魏译语义尤其明确,其原文为:“何者愚痴凡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自相、同相骨锁故,无常、苦、无我、不净,执著诸相。如是、如是决定,毕竟不异故。如是次第因前观,次第上上,乃至非想、灭尽定解脱。”依据译文,“愚夫所行禅”是外道与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的。这种禅法主要在观察“人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还执著事物的个别性质(自相)与共通性质(共相、同相),看到这些性质如白骨连锁,而执著生命实有无常、苦、不净之性质。以为这些观察到的性质本身,是如此真实不变。这样藉著禅定的工夫,由先前的观察,继续上转,以至于“灭尽定”而解脱。所以这种禅法虽然证得“人无我”,还不能证“法无我”,是主张“我空法有”的。
文中所谓“自相”“共相”,译自梵文,历来有种种解释。大体上,自相,又作“自性”,指每一事物(法)所特有的、属于自体的体性:共相,指事物与事物(法与法),甚至一切事物(一切法)共通的、通于自、他的体性。
共相,系以分别心对诸法体性所作的诠解、所安立的施设。如:一切色法都有其各自的自相,进而以“一切法都是无我”来诠解诸法的体性时,这“无我”就是共相。仿此,苦、无常、空等,都是用来诠解诸法的体性,也都是共相。
共相,也有“合相”之义。虽然诸法各有自相,互不相同,如色、受、想、行、识;但因缘和合,数法共成一相,便是共相,如色等诸法合成“五阴”或“五阴身”。《金刚经》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因此一切事物合成一相“世界”,这便是一个共相。
不论自相或共相,都是依因缘而有,按照唯识学的说法,它们都是“缘起自性”或“依他起性”。众生对自、共相的计执,就是“妄想自性”或“偏计所执性”。
唯识又有一种说法:诸法的自体,只有“现量”之“证智”(无分别知)可知,不可言喻,是为自相:诸法的体性,为“比量”之“假智”(分别知)所知,可以言诠,是为共相。不过唯识学也认为,透过分别知,对共相予以层层之探讨分析(如科学、哲学之所为),分析至极,也可以辨知诸法的自相。
如果就“因明”(佛教的逻辑学)来说,自相是“现量”之对象,这对象是透过感官之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概念的思惟分别活动。现量即非分别之知。而共相是“比量”之对象,比量系分别之知。事物都具有自相与共相二性。如青色,在个别事物的青,称为青的自相:而叶之青、果之青、衣之青等,是通于不同事物的共性,称为青的共相。
火的自相,在现实中虽具有燃烧的能力;但火的共相,并无燃烧的作用。中国先秦名家说“火不热”,也是就共相来说。
成观法师在所著《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中指出,自相、共相即别相、总相。他又认为自共相,有世谛、真谛之不同。就世谛的自共相说,以自体所特有的体相,为自相;自体与他体所共有的体相,为共相。就真谛的自共相说,法法有别,为自相;一切法乃真如自性随缘所起之妙用,此真如为圣凡、净染、世出世法所共,为共相。佛能了此共相,并通达诸法自相,所以能同体大悲、无缘大慈,饶益众生。
笔者试以“三智”来说,“一切智”知“空”,明诸法共相,为三乘所证:“道种智”知“假”“有”,明诸法自相,为菩萨所证;“一切道种智”知空假不二之“中”,明自相、共相乃一心所现,是为佛智。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这种禅法,不仅观察“人无我”,也知道事物的个别性质与共通性质,以及外道所执著的自、他二者,都没有实在性,而能观察“法无我”。对“法无我”各层次修行境界的实义,能随顺观察,所以叫“观察义禅”。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
这是由观察二无我,进一步连“二无我”的分别妄想也消除,如实地不生一切妄想,魏译说:“尔时不住分别心中,得寂静境界。”即以无分别智,现观“真如”不生不灭,观无所观,证寂灭真境,所以叫“攀缘如禅”。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如来禅”是由前面现观真如、亲证寂灭,进一步契入如来境界,得自觉圣智的三种乐而安住其中,能成就度化众生的不可思议佛事。此处所论“三种乐”,魏译作“三空三种乐行”,未详其实义为何?
三种乐,学者或认系禅定乐、菩提乐、涅槃乐,或指为天乐、禅乐、涅槃乐,未见提出可靠之文献佐证。普行法师《楞伽经今文译注》,指“三种乐住”系经文首卷提及的“圣智三相”,但仍有可疑之处。经文虽提及圣智三相,却未直接由此说三种乐。《楞伽经》曾提及“自觉圣差别相乐”,并视为“正受乐”“三昧乐”,但这些似乎指的是同一种乐,而非三种。此外,《楞伽经》又有“自觉圣智善乐”“第一义圣乐”“禅定乐”“无相乐”“涅槃乐”等语,可是这些与“三种乐”的关系如何,仍无法确定。
综合上述,由《楞伽经》所述的四种禅中,究竟清净而圆满的是“如来禅”。《楞伽经》站在大乘的立场,自然不满意“愚夫所行禅”,但也没有明确要求修行人迳自超越“观察义禅”“攀缘如禅”,顿入“如来禅”。楞伽禅依据《楞伽经》以如来禅为最高标准,实持之有故。可是,如果要论断《楞伽经》的禅法为顿教或渐教,却也缺乏直接而有效的文证。这或许也是如来禅后来开出南顿、北渐两宗的原因。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