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郭慧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之研究
郭慧珍
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1999年3月出版
页175-206



页175
提要
佛教肇兴于北印度,创始者──佛陀曾为僧伽制定适于修
持、求道的服装规制。其后,佛教及其服装规制传入中国,及
于台湾。但目前台湾的僧衣却与印度差异甚大,近年更在佛教
界引起争议;因而进行本研究。
历来研究僧衣者甚少,为此,对资料的搜集尽求宽广,但
觉“历史事实”经过诠释传抄成为“历史文字”后,往往有所
出入。因以“历史讯息传递模型”这个治学理论来评鉴资料,
并藉赖实物和图像的证据来解读历史。分“制衣”与“听衣”
两类以探索其造形、款式、用色和质料规制的演变,并探讨汉
僧服装和汉族民俗固有服装的关系。最后归纳前贤、高僧对汉
族僧衣意义的诠释,分为僧伽本身与外在关系两部份来求其辨
解。因得其大要如下:
一、汉僧服装的形成和流变
制衣源自佛陀所定的“三衣”,即:安陀会、郁多罗僧和
僧伽黎。其款式、用色和材质各有其特征与涵义,故有种种异
称。听衣款式乃分别受印度、汉地、西域和上述之文化交融所
影响。历代汉族僧伽服装的造形,也有多种不同于传统印度僧
伽著装的形式。
二、汉族僧伽服装发展和汉族服装的关系
汉僧服装款式造形深受汉人以“暴露肢体”为不善的观念
影响,于是形成偏衫,与种种异于印度的穿著。其款式、用色
和质料也分别受到汉人自有八卦阴阳和五行符号之应用的思想
,和服色哲学之渗透,因而



页176
在义理的诠释方面有所差异。
三、汉僧服装的涵义
最重要的是要藉赖特定的服装形象,具有强烈的识别,用
期协助僧伽修行,达成断除三毒“贪、嗔、痴”的意图。
此乃作者之硕士学位论文,承蒙 恩师王教授宇清和惠敏
法师之指导,以及多位师友的协助,内容多达十万余言,无法
尽述于此,故仅摘要其续论与结论,以利读者了解此研究之动
机、目的、方法和结果,并予指正。
关键词:1.服装史 2.僧衣 3.僧服 4.袈裟 5.服饰文化



页177
一、研究动机
本研究之企求在于探究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之成型与发展,
此乃因于近期台湾发生“中国佛教僧伽服装制度之争议”;[
注 1]兼以再续笔者大学毕业论文所作“佛教僧侣服装研究”
的前缘。
(一)中国佛教僧衣制度之争议
佛教自东汉(25~219A.D.)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至二
十世纪末已历时一千九百多年。其间,受一般中国民情风俗的
影响,汉族僧伽会在佛教所特有的“三衣”内,先穿上中国固
有的常服,如:海青、长衫、褂……等等,和原来印度僧伽的
穿著不同。
民国五十四年,台湾的汉族佛教界起了一阵“服装统一”
的呼声和争议,而“统一”的理念,曾经相当受到赞同。只是
该统一成怎样的“形式”?则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终于
不了了之。玆将当时的争议表列如下:
表一 有关“僧装统一”的意见分析归纳表

───────────────────────────
注 1:民国五十四年中国佛教会提出“佛教僧侣服装统一商榷
书”,期望佛教僧侣服装能有一致的形象,当时引起国
内外佛教僧侣热烈的回应,对统一的观点是受大家所赞
同,要统一成怎样的形式则各说纷纭。可参考《觉世》
期刊,282-285期之相关内容。



页178
符号说明:肯定○  否定×  无表示意见?
资料来源:参考印顺法师《妙云集》[注 2]和《觉世》
282-285期,星云、[注 3]圣严、[注 4]
明源、[注 5]持严、[注 6]真华、[注
7]敏慧、[注 8]祖印[注 9]和广义法师
[注10]所发表有关僧衣统一制度的文章之内
容所整理。
试分析以上表列内容,最重要的争论焦点是:
1.何谓“袈裟”之色?僧衣应为何色?
2.僧衣的款式造形应为何式?
3.僧衣是否有区辨僧众等级的必要?
归纳以上的争议,笔者不学,窃以为:假使能从佛教僧衣
起源和发展的脉络来探索,或许能获得这些争论之抉择的共识
及认同。但这必须是以上述“僧衣的起源和发展”为前提来立
论,方能得其正鹄。假如是别有“革命性”的意识,可就另当
别论了。
(二)再续佛教僧伽服装研究的因缘
笔者因对“中国服装史”和“佛学”有高度兴趣,曾于82
年对“台湾佛教显宗僧侣服装”作一初步的调查研究,[注11
]写作大学毕业论
───────────────────────────
注 2:印顺(1992)。《教制教典与教学》。pp.31-80。
注 3:星云(1965)。《觉世》。282期。p.1。
注 4:圣严(1965)。《觉世》。282期。p.1。
(1995)。《律制生活》。1995。pp.126-131(原于
民国五十四年发表在海潮音杂志),pp.104-121、pp.
126-131。
注 5:明源(1965)。《觉世》。283期。p.2。
注 6:严持(1965)。《觉世》。284期。p.1。
注 7:真华(1965)。《觉世》。284期。p.2。
注 8:敏慧(1965)。《觉世》。283期。p.1。
注 9:祖印(1965)。《觉世》。284期。p.2。
注10:广义(1965)。《觉世》。285期。p.4。
注11:吴修兴,郭慧珍(1993)。《台湾佛教显宗及其僧侣服
装之调查研究》。
全文共分为(一)台湾佛教显宗之渊源发展及(二)台
湾佛教显宗僧侣服装两部份,第一部分由吴修兴撰写,
第二部份则由笔者负责撰写。



页179
文的专题,发现:台湾佛教僧伽的服装彼此大同而小异。所谓
大同者,为众僧均有“三衣”[注12](制衣)和“听衣”的
海青、长袍、中褂(罗汉褂)、短褂、布袜、僧鞋和僧帽等服
装;而小异,则是虽然服装的用色都以朴质的黑、灰、土黄、
深褐色等为主,然而,各寺院所惯用的颜色并不全然一致。其
次,通常“罗汉褂”是“作务衣”,长袍为“入众衣”,但仍
有允许罗汉褂为入众衣的例子。[注13]然而,这和印度佛教
僧伽的服装相较差异很大。
完成上述研究之后,产生了以下的发现与存疑:
1.目前制衣虽保留了佛制三衣的若干形式,但已有明显的
差异,佛教“制衣”传入汉地,究竟在何时产生变化?
又其流变为何?
2.目前台湾僧侣除了佛制三衣外,听衣也是日常生活重要
的服装,那么汉族佛教僧侣的“听衣”何时形成?其流
变为何?
3.“袈裟”是红色或浊色:目前两者都被采用,汉族自古
以来对袈裟的色彩诠释为何?其流变为何?
希望藉著本次的研究,继续解决这些问题,并能深入僧衣
制度的内涵,了解僧伽服装所具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为再续佛教僧伽服装研究的前缘,与为僧伽服装制度之争
议提供若干历史性的参考资料;笔者希望于此研究能进一步探
究构成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之僧伽服装的起源与发展,并
了解其与汉族固有服装发展的关系。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在教义的实践方面,因民情风俗的
不同或文化思想的融合,而有别于印度佛教的实践经验。在衣
著方面,除了佛制三衣之外,听衣更是成为日常生活主要的衣
物。根据道宣的说法,听衣是在三衣以外,配合各地民情风俗
而听其穿著的衣服。原始佛教就规定
───────────────────────────
注12:“三衣”为:安陀会、郁多罗僧和僧伽黎三者。
注13:吴修兴,郭慧珍(1993)。《台湾佛教显宗及其僧侣服
装之调查研究》。【未出版硕士论文】。



页180
僧伽一定要穿著三衣,又称为“制衣”;但到了汉地,除了三
衣之外,又分别有汉族固有的海青、长袍、中褂、短褂等因时
制宜的“听衣”,流传至今;因此,汉族佛教僧伽的服装仍保
有相当高程度的汉服特色。
所以,笔者希望藉此研究能达到“澄清汉族僧伽服装的形
成和流变”,和“发现汉族僧伽服装与汉族服装发展的关系”
两项目的。或许能从中发现汉族僧伽服装应有的特色与精神;
也期能为当代流行文化,呈现另一种思考的方式。
在澄清汉族僧伽服装的形成和流变方面:主要由服装的造
形、款式、用色和质料四方面来探讨。以了解:
1.佛教制衣传入汉地,何时开始产生变化?又其流变为何

2.汉族佛教僧伽听衣的起源及流变为何?
再从上述服装整体的组合、规制──包含:款式、造形、
用色和质料四方面,探索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与汉族固有服装发
展的关系。并依此了解汉族佛教僧伽服装的意义。
三、研究范围
(一)范围界定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历代汉族僧伽服装的造形、款式
、用色、和质料。因此,在时间范围应是从开始有汉族佛教僧
伽起,到清代为止;地域范围也是设定在汉民族主要的活动疆
域──汉地。除此之外,佛教的传播途径、传播者(西方僧伽)
、戒律以及佛教的中国化,对于僧服的发展都可能产生影响,
因此,也将这些条件列为本研究考虑的范围。
(二)名词解释
1.“中国”与“汉族”之定义
“中国”原本是个政权独立区域的政治名词,“中国人”
则是指在这个主权范围之内的人民。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由
许多不同的民族所组成;到了今天,除了汉、满、蒙、回、藏
之外几个主流的民族,在中



页181
国境内还有苗、徭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注14]

根据王寒生先生在《中华民族新论》的研究中认为:中国
人对“民族”的概念和西方不尽然相同。大体上西方学者以为
:一个民族必有其共通的语言,相似的生活习性,并且有强烈
的内聚力和共同的排他性。然而,中国对民族的概念,排他性
较弱;因此,自古便不断融合各种民族和文化,而形成今日的
“中华民族”。[注15]
所谓“汉族”,是“汉民族”的简称,也是构成中华民族
的主要族群。[注16]然而,原来“汉民族”就不是一个“单
一”民族,是一个“复
───────────────────────────
注14:根据中国大陆的调查,目前中国大陆除了汉族以外,还
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台湾,原住民族群也有十个以
上。但这些民族的总人口数大约占中华民族总人口数的
十分之一。参考文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
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
p.2。
注15:王寒生(1971)。《中华民族新论》。pp.1-6。
注16: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
》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p.2。



页182
合”民族的代称;[注17]这个复合民族,成型于中国汉代;
随后,继续融合其它民族,[注18]发展为今天的“中华民族
”。由于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主流民族”[注19],而
且它的民族意识与思想,也深深影响后代的发展。因此,不论
过去或现在,海内外人士都习惯以“汉族”来通称“中国人”

因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衣著或许也有
些差异。在中国,不同民族接受佛教的时间不尽相同,如:藏
传佛教是在唐以后形成,其僧伽的服装就和汉族僧伽的衣著有
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论是汉族佛教、藏族佛教或者南韶佛教
等,都会有不同的发展情况。在僧伽的服装方面,更是各具特
色。因此,本研究仅将对象限定在“汉族僧伽”,暂且不论其
它民族佛教僧伽的衣著。
2.僧伽
“僧伽”(Wangha)又可别称为“僧”,原来是个“复数
”的名词;是指三人以上“出家共修”的团体。因此,也可称
之为“僧众”或“僧团”。本研究为了区别个人或团体,于是
以“僧”或“僧人”代表单数的个人;“僧伽”仍代表复数的
团体。其成员原包括: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bhiksu)和比丘
尼(bhiksuni),以及未受具足戒的式叉摩那(尼)
(Wiksamana),沙弥(Wramanera)和沙弥尼(Wramaneri)
五众。“式刹摩那”是沙弥尼将成比丘尼前“学戒”的过渡阶
段,为期两年的时间。[注20]然而,汉族僧伽中,并没有这
个阶段。为了行文的方便,本研究在说明三衣的穿著对象──
比丘和比丘尼时,虽然不包括沙
───────────────────────────
注17:吴主惠(1968)。《汉民族的研究》。p.1。
注18:徐杰舜(1992)。《汉民族发展史》。pp.21-22。
吴主惠(1968)。《汉民族的研究》。pp.1-2。
注19:吴主惠(1968)。《汉民族的研究》。p.1。
注20:失译。《毗尼母经》卷第八。p.844c。
原文:“若女童年十八者,受沙弥尼戒。即得受式叉摩
尼二年学戒。若女人十岁已有夫主者,度令出家受沙弥
(尼)戒,满二年后,得受式叉摩尼戒。复满二年后,
得受具足戒,是名二岁相应法。”



页183
弥和沙弥尼,仍以“僧伽”来代称。若要包含其它二众──沙
弥与沙弥尼;再以“僧伽四众”,或“僧伽五众”──再加“
式刹摩那”来说明。
3.汉族僧伽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所谓“汉族僧伽”是自从佛教传入中
国(汉地)以后,生长于汉地的汉族僧伽而言。
4.汉族僧伽服装
是指汉族佛教僧伽所穿著的“制衣”和“听衣”,包括仪
式中或日常生活所需穿著的头衣、上衣、下裳、裤、鞋、袜等
,但因有些服装资料获得不易,故仅以上衣、下裳和裤为本研
究的重点。
5.制衣
指佛陀在世时为僧众制定的服装,即三衣。
6.三衣
分别是安陀会(五衣)、郁多罗僧(七衣)和僧伽梨(大
衣),合称三衣。
7.袈裟
原指三衣的用色,后为三衣的代称词。
8.听衣
除了制衣以外,被允许为僧伽穿著的服装均是。佛陀时代
,释迦牟尼曾经对僧伽五众的穿著作了一些限制,以此来帮助
修行的落实,或者表征僧伽五众的身份。但由于实际生活中,
往往会有些例外的情况;所以,佛陀又视各别的需求开例。但
这些开例的服装,在特殊情况解除后,又必须放弃,不可贪恋
。就在唐代僧道宣律师的《行事钞》〈二衣总别〉篇,首度明
确提出这样的概念;后来,在《释氏要览》中也以



页184
“二衣,谓制、听二衣,……一者为制,一者为听”[注21]
来说明二衣;《资持记》更明确地使用“制衣”[注22]和
“听衣”[注23]的名词;近代《佛光大辞典》更延谴方法
。因此,本研究也以此作为分类的准则,来区别佛陀制定的
服装种类,和因应时际需求而开例持有的服装种类。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同时辅以深入访谈以
协助研究的进行。
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当时复杂的情境脉络所共同建构出来的
。因此,所有研究只能“趋近”而无法完整地呈现历史事实。
研究结果是由研究者穷究有限的讯息和既存资料,包括文献、
图像、雕塑,以及当代社会情境脉络等等,共同交互影响产生
。当代的情境脉络与历史情境脉络必然不同,而研究者也不可
能将所处脉络置身事外,而真正进入过去的时空。所以,必须
藉著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化的
重建,并提出合理的诠释。透过研究者这种诠释,引导读者再
次建构历史事实。当然,明白而精确的描述研究历程,就成为
读者理解研究成果的最佳索引。
“历史研究法”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虽然在“案头作
业”方面已十分谨严,但必须注意的是:除了考虑资料的量够
不够之外,同时要评鉴资料“质”的问题。比方其存在原因和
代表性──即便有无数的史料,其代表的是“共相”或“殊相
”、“精英文化”或“常民文化”、可能是讹传、谬见或是断
简残篇、郭公夏五等等,都必须审慎考据和判断的,如:传世
的汉族僧服是否得以作为了解当时僧伽服装的准则,以及敦煌
造像中佛陀及其弟子像的衣著,能否作为直接的证据,都是值
得商榷的。否则,只有使人们距离历史事实愈来愈远,丧失了
历史研究的
───────────────────────────
注21:道诚(宋)。《释氏要览》卷上。p.268a。
注22:元照(宋)。《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一。p.368c

注23:元照(宋)。《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一。p.364c




页185
本意和精神。为了使研究成果能“更趋近事实”,本研究进行
过程中,将藉著专家咨询或深入访谈,以及观察的方式,并以
“多重建构真实”的历史观、尹章义教授“历史讯息处理模型
”和Susan Kaiser“关于服装符号系统的模型”来思考如何设
计研究方法,以避免史料不足或讹误所造成的问题。
(一)方法论
什么是历史的真相?透过历史的研究,是否可以重现历史
真相?这一直是历史学者和部份哲学家所关心的议题。Lincoln
& Guba在Natu-ralistic Inquire一书中,从哲学本体论的观
点将“真实(Reality)”归纳成四类,其一是“客观的真实
(Objective Reality)”,其次是“知觉的真实
(Perceived Reality)”,其三为“建构的真实
(Contructed Reality)”,最后一类是“创造的真实
(Created Reality)”。[注24]
     笔者相信,历史真实是存在的;然而,它并不是单一形式
的客观真实,而是一多重建构的真实──“多重真实
(Multiple realities)”。因为,不同的真实建构者,所建
构的真实将会有所差异。并且,单一面向的真实总合,也不会
等于一完整的真实。25 所以,研究者只能由不同人、时、事
、地、物所建构的多重真实中,探究历史片段的真相,并重新
建构所欲探究的历史真相。
     如何能更趋真地重新建构所欲探究的历史真相呢?笔者根
据尹章义教授所提出的“历史讯息传递模型”,判断这些由不
同“人、时、事、地、物”所建构的真实片段,是“讯息源”
、“加工讯息”或“再加工讯息”,以更清处地辨识其趋真的
程度。如此,才能使本研究的重新建构也更趋近“历史真实”
。而历史讯息传递模型的基本假定如下:
      1. 历史讯息经由媒介承载而成为史料,史料透过受体
 的处理而成为“加工讯息”。
      2. 所有媒介与加工都会为历史讯息添加杂讯。
───────────────────────────
注24:Lincoln Y. S.,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pp.81-87.
   注25:Lincoln Y. S.,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pp. 83-85.


页186
3. 杂讯只能影响转出的加工讯息,无法影响“讯息源”。
4. 愈靠近史实的阶段,有近真趋势;反之,为离真趋势。这
是因为杂讯会造成讯息的扭曲,遗漏或变质,因此加工的层
级愈多,受到杂讯的影响愈大。

资料来源:尹章义:台湾历史研究法大纲(草稿),p.7。
从历史讯息传递模型的理论来看,可以将史料(资料)趋
真或离真的程度,作以下的评判:
1. 能确定时间的实物〉图像〉文字叙述──可直接引用。
2. 不能确定时间的实物〉图像〉文字叙述──利用其
他辅助资料加以判定其时间。
3. 1>2。(注:A>B;代表A的资料较B的资料较
趋真实,所含的杂讯较少。)
如此,就能将各种历史资料趋近真实的情况作一评估。接
著,就要考虑如何建构的问题了。
“历史真实”之所以会有多重面向的结果,是因为历史建
构者不同而产生的。再且,经过讯息处理过程所产生的讯息质
变或量变,更可能使重新建构的历史远离真实。许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说:理解是一种“再经验(Re-experience)
”的心智历程,必须了解作者(建构真实)所使用的语言或文
字所处的环境;以及作者(建构者)的思想,




页187
才能使理解更趋事实。[注26]
因此,在笔者重新建构“汉族僧伽服装”的历史真实过程
中,必须尽量从多方面寻找有关汉族僧伽服装的“原始讯息”
和“加工讯息”。并以“历史讯息传递模型”检验每个讯息的
趋真和离真情况。接著,更要尽可能理解汉族僧伽服装所处的
历史脉络,及建构此历史事实者的立场──包括僧伽所处的历
史脉络,以及纪录有关汉族佛教僧伽服装文献者对佛教的认知
。最后,再重新诠释这些讯息,以重新建构汉族僧伽服装的历
史事实。对于未曾被保留,或纪载不清的部份真相,也只能透
过已知的讯息加上笔者的想像才能重建。
其次,将服装可视为一种“符号”,在当代已是不争的事
实。美国服装社会心理学家Susan Kaiser在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中,进一步提出一“关于服装符号系
统的模型”(图1-3.3)。这个模型说明了构成服装的元素、
服装服与人,以及服装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本研究将本著这个
观念来探讨汉族僧伽服装,以澄清:构成汉族僧伽服装的元素
、汉族僧伽服装与汉族僧伽的关系,和汉族僧伽服装与社会、
环境的关系。
───────────────────────────
注26:Polkinghorne D., Institute S. (1983). Methodology
for the Human Science-System of Inquiry. p.220.



页188

(二)研究流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并配合专家咨询、深入访谈
的方法,以充实本研究之资料搜集及研究成果。以下将专家咨
询、调查访谈以及历史研究法的史料搜集、史料分类、史料鉴
别、史料考证以及史料解释等流程,以图示说明,其流程如下

───────────────────────────
注27:译自Kaiser, S. B.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1985. p.62.



页189



页190
(三)研究架构



五、结论
综究研究结果: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中的“制衣”原是传自
印度,导源于佛陀,是不容置疑或擅改,也是众所共知和认同
的。[注28]至于“听衣”,既然称“听”,这就不能免于因
地制宜,不得不
───────────────────────────
注28:研究,第二章第二节。p.46。



页191
适应地理、人文环境的状况,这也是不争的事。然而,两千年
来汉族僧伽的制衣和听衣究竟有什么样的变化?这和汉地风俗
文化的关联又如何?将是本研究最关心的问题。
(一)汉族僧伽制衣与听衣的种类
虽然,汉族佛教僧伽的制衣与听衣和印度佛教僧伽的服装
有些差异。但不论是制衣或听衣,都是本著佛教精神而形成。
其中制衣还是佛陀规定僧伽“尽形寿”必须受持的衣物,因此
汉族僧伽仍多承传印度三衣的模式。
制衣──“三衣”是指:安陀会、郁多罗僧和僧伽黎三者
。[注29](图六)
安陀会-五条衣

───────────────────────────
注29:本研究,第一章第三节。p.21。
本研究,第二章第二节。p.46。
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59。



页192

其别称繁多,有以三者材质特征而统称的“粪扫衣”,[
注30]或依其用色而称为:“袈裟”[注31]、依其形制而称
之为“田相衣”[注32],或依其内涵意义称为:“解脱服”
、“莲华服”、“出世服”、“离染服”……等等。[注33]
此外,三者又可分别依其意译、割截条
───────────────────────────
注30: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61。
注31:本研究,第一章第三节。p.21。
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p.59-60。
注32: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61。
注33: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p.62-3。



页193
数和用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别称:如“安陀会”又可称为:
五衣、下衣、作务衣等;“郁多罗僧”可称为:七衣、上衣、
入众衣等;“僧伽黎”又可称为:九条衣、十一条衣或二十五
条衣,入王宫聚落衣等等,如下图七。[注34]
     而听衣的种类就比较繁多:有头衣、覆肩衣、袍服、偏衫
、直缀、立播衣、裤、裙、袜和鞋……等等。[注35]若依其
?
来源又可将其分别为甲、乙、丙、丁四类。甲、是影响汉地听
衣形制的印度头衣、覆肩衣和裙等。乙、为汉地固有的服装─
─汉式的头衣、袍服、裤、鞋、袜和裙等。丙、是印度和汉族
服装融合形成的偏衫和直缀。丁、可能是受到西域服装影响而
产生的服装形制,即:立播衣。[注36]因其来源相当复杂,
种类又十分繁琐,有些还缺乏足够的资料;因此,本研究只针
对若干对汉族僧伽较为重要的服装加以探究。包括:袍服、偏
衫、直缀、裈裤和裙五项;然而,款式又分别有些差异,为避
免造成对读者的误导,于此并无附图片说明,详情请参阅原文
之归纳与推论。[注37]
接著,摘要本研究主要议题之结论:汉族僧伽服装的形成
和流变,和汉族僧伽服装与汉族服装发展关系的内容。
(二)汉族僧伽服装的形成和流变
1.汉族僧伽服装的造形变迁──服装的搭配组合
从整体造型来说:上述种种的制衣和听衣,虽然都曾作为
汉族僧伽的服装,可并不是每个时代的每一位汉族僧伽都穿著
或拥有这些服装。
自汉人开始出家,除了剃发以外,其服装造形大致有两类
,一为仿效西方僧伽的穿著方式──披挂三衣(和著裙)或加
穿上
───────────────────────────
注34: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p.66-7。
注35:本研究,第四章第二节。p.121。
注36:本研究,第四章。p.112。
注37:本研究,第四章第二节。p.121。



页194




页195
述甲类的听衣。[注38]其二,是不穿著三衣,只穿著上述乙
类的听衣。[注39]到了三国魏以后,有偏衫的形制出现,[
注40]产生了第三类新的造形,即:内著偏衫,下著裙,再外
著袈裟;这也取代了上述第一类的造形。[注41]中唐以后,
偏衫和裙缝合形成直缀。[注42]第三类造形又多了一种穿法
,即:内著直缀,外著袈裟。[注43]同时,还产生了第四类
的造形:即:先穿袍服,下著裤,再穿偏衫或直缀,最外又披
上袈裟。[注44]此外,第五类造形:先穿著袍、裤,再外披
袈裟,也是于唐以后形成。[注45]且唐以后(不包含唐),
偏衫和直缀可能已不再被使用了。于是,只保留了第五种造形
直到今天 (1997 A.D.)。[注46]见下图八之一~四:

───────────────────────────
注38: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p.114。
   注39: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p.113。
注40:本研究,第四章第二节。p.136。
注41: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p.116。
注42:本研究,第四章第二节。p.131。
注43: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p.116。
注44: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p.118。
注45: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p.118。
注46: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p.118。



2.汉族僧伽服装的形制
三衣各细节名称如下图九所示。
在汉地的制衣,起初是缦衣,没有田相特征。47 不知何时,至少
从初唐起,就有明确的田相,且小至条叶的缝迹,大至条叶和堤的
数量、宽窄,多依循戒律的规制。但仍有不合律制的情形出现,这
在第三章第四节均详细叙述。然而,不论是汉译经典或由传世物所
得的数据,大衣的长度都无法如律中所说能“绕身三匝”,自肩披
至足踝(见表二、三)。这许是翻译的错误?或是另有其因,尚待
究诘。



单位:公分
资料来源:《密教工艺美术》、48 《佐贺?美术?信仰》、49
《新指定重要文化财5──工艺品II》、50 《日本?美术》283、51
《日本?美术》263、52 《日本?美术》264、53 《比睿山?天台
?美术》、54 《弘法大师?密教美术》55。
至于听衣的形制,自魏晋以来,多没有太大的改变,尤其是
袍服和裤,只是在袖子或裤管的宽窄、长短有所变化。虽然汉
族袍服的领形曾经过两次变革,但这并不影响僧伽听衣的形制。
56 此外,关于“立播衣”是为何物?以及直缀是否为偏衫缝合
裙而成?于本研究发现若干疑点。57 但因尚无确切的证据,所
以仍依旧说。
3.汉族僧伽服装的用色
再说汉族僧伽服装的用色,自汉人开始出家以后,多以赤色
为主。58 这是承袭印度僧伽“袈裟”而来。“袈裟”原是一色
彩的词汇,表示:赤色、浊色、染色和不正色等意思。后来,
因为僧伽的三衣都一定要染成浊色──袈裟色,于是它也就成
了三衣的代称词。59
由于袈裟应是明度和彩度较低的色彩;所以,不论赤、青、
黄的色相,都可能形成袈裟的色彩。60 在印度多以青、黑、木
兰三色来表现。61 到了汉地,汉代多以“赤色”为衣;魏以后
,用色就逐渐繁多,除了赤色以外,还有黑、皂、缁、青、赤、
褐……等等,以呈现袈裟的效果。62 虽然这些文字所呈现的色
彩仍有许多可能性;但是,在符合袈裟的要求下,都不是中国
起自先秦所谓“正色”的黑、青或赤。63 这是因为印、汉传统
的色彩观互有差异所致。历代汉族僧伽服装的用色沿革可参考
下图十:

4.汉族僧伽服装的质料
由于佛教传入汉地之初,汉地普遍产麻及蚕丝,缺乏原本印
度盛产的棉花。因此,汉族僧伽多以全民广用的麻布,为僧衣
的主要原料。64 唐以后,木棉引进汉地生产,但一时仍未普遍
;因此,麻仍是汉族僧伽主要的服装质料之一,自宋以后才普
遍用棉。65
蚕丝的使用在汉地是备受争议的问题。自佛教受王公贵族的
崇隆起,僧伽每多受到其蚕丝衣料的供养,直到清代。但仍有
严守戒律的僧伽以为:取用蚕丝无非是杀生以求自足;因之或
收而不用,或避免接受此种供养。66
再则,佛陀原本同意僧伽可以接受居士的施衣,但仍鼓励使
用“粪扫衣”。67 但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汉族伽却多以“檀
越施衣”为僧衣的主要来源。

汉族僧伽服装和汉族服装发展的关系
在说明汉族僧伽服装造形、款式、用色和材质的形成与发展之
后,接著必得为汉族僧伽服装和汉族服装发展的关系作以下的结论:
1.整体造形
原来印度僧伽多只穿著三衣,且以三衣偏袒右肩为礼。68 但在
汉人的观念里:暴露肢体是极为放纵的行为。69 出家修行的僧伽
,更不能如此。于是,汉族僧伽就由只穿著三衣,经过上述第三
、四类造形的过渡时期,最后还是以汉式袍服为主要的日常服装
,但仍将三衣加穿于袍服之外以为僧伽身份的标识。也有些僧伽
一开始就无法接受第一类的穿法;所以,只穿著三衣这一类的规
制,从来就无法在汉地彻底施行。
2.在款式方面
汉族僧伽服装听衣的形成,和佛教传入汉地时汉族全民所穿的
服装形制有密切关系。当汉人开始出家时,由于三衣无法适应其
日常生活需要,乃多使用汉族固有的袍、衫、裤、裙等服装作为
听衣。
其后,唐与清两代,汉族袍服的领型分别产生了变化──唐用
盘领,清创圆领,但汉族僧伽所穿著的袍服仍固守起自先秦的曲
领。如此,正可以在用色之外,又在听衣服装形制上和一般汉人
有一些差别。
此外,由于汉族服装逐渐取代了三衣的实用功能,也使得三衣
的尺寸变小;70 但三衣的形制仍多保留印度三衣的形制,而受汉
族文化影响的踪影仍然。如:三衣割截“奇数条”具有所谓“生”
的意义,“阳”的性质;偶数条则反之。71 或大衣九品之分,有
其等级的差异观念都是。72 这种“奇”数属阳,实际是中国所谓
伏羲氏画八卦以降的传统思想。
3.在用色方面
汉族僧伽服装的用色虽然多依循袈裟的色彩观念,但因袈裟并
非指特定一种颜色,过去又无今日色彩学的分色方式,来定位袈
裟的色彩基准;因此,汉族僧伽对袈裟用色的认知和诠释,和印
度有所不同。
其次,汉族伽服装的用色也深受汉族官制用色的影响。如:自
唐武后起以降,汉族僧伽有受表征尊贵的紫色或绯(赤)色衣之赏赐
。73 宋代彷行。直到元代,这才停止以赐紫的方式来表彰有德有
功的僧伽。74 紫色和绯色原本是唐、宋高阶官服的用色,帝王会
以此来赏赐僧伽,后来它也竟成为一些僧伽追求的目标。75
其三,原本汉族僧伽喜用黑、皂和缁等色来表现袈裟的效果,
也由于唐武宗相信色彩的“符应”,深惧僧伽可能篡位,而为汉
族僧伽带来毁灭性伤害。当时的汉族僧伽就不得不暂时放弃黑衣
的使用。76
4.在质料方面
虽然在佛陀制定的十种粪扫衣中,也包括并不拒受,但在汉地
备受争议的“蚕丝”;然而,蚕丝在印度僧伽的使用并不及汉地
僧伽来得普遍。
为何蚕丝的使用会在汉地形成争议?原来依佛教慈悲护生的观
点:僧伽所使用的衣料,都不应由杀生取得。但佛陀所谓十种衣
中的蚕丝,却未说明其是否由杀生而得。汉地僧伽更有理由受持
蚕丝衣。又且,汉地盛产蚕丝,历代帝王每以丝衣供养僧伽;僧
伽为求获得政治环境的优势而良于弘法,也只得泰然接受。释道
世为遏止僧伽继续接受杀生取用蚕丝,显然又要为十种衣的蚕丝
找到合理的解释,才首先于其《法苑珠林》中,有所谓与天人的
问答,解释印度所用丝并非杀生取得,甚至不是蚕所吐丝。77
当然,这样神话的解释并无法获得汉族僧伽一致的认同。
汉族僧伽服装的意义
和一般人一样,衣服对僧伽最基本的功能原是出于“保护”,
也就是防虫御寒,以维持生命。78 但因佛教的思想内涵,使得印
度佛教服装之形成别于一般人的思考方式;也使得僧伽服装的形
式和一般人不同。如缝补粪扫衣形成纳衣,和浣洗粪扫衣所形成
的袈裟色。然而这样的差别还是不易从外观上确认佛教僧伽的身
份。所以每为僧伽代来一些困扰。
为了凸显僧伽的身份,于是就强化了僧伽服装的特征。如将
“纳衣”制度化为“田相衣”;或不论衣料是什么颜色,都一定
要染成袈裟。于是就形成了制衣。
制衣形成以后,就像一个团体特定的标识,它除了有辨识身份
的功能之外,也能传达该团体赋予服装的意义。79 当佛教传入汉
地,制衣的观念和规制也随之被汉僧接受。然而由于自然和人文
环境差异,三衣无法全然适应汉族僧伽的实际需求;于是便发展
出种种的听衣。
除了汉族固有的服装外,其它服装多半因为不够适应而逐渐被
淘汰了。虽然听衣的用色和材质多半是遵循制衣的要求;但是,
袍服、裤一类听衣形制和一般人所穿的袍服和裤并没有太大差异。
所以,它并不像三衣那样有十分强烈的象征性。主要是让汉族僧
伽能适应于生活实际的需求。也因此,三衣原本对印度僧伽的功
能性在汉族僧伽身上消失了,最后成为一种纯粹的象征性服装符
号。
但这个象征僧伽身份的符号──制衣,却蕴藏著一种最高的修
行境界──慈、悲、喜、舍;并断却贪、嗔、痴三害。80 如此,
不只是时时提醒僧伽:谨记自己的身份和修行的目标,也能藉此
传达个人的信仰和理念。81
除此之外,由于这种信念的传达,不但可以因此对僧伽的行为
产生一种外在的约束力,也可避免来自世俗一些不必要的修行障
碍,82 甚至于能提供一般人另一种穿衣的哲学。
以上是本研究成果的扼要说明。其中,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的讨
论与叙述,除了钩勒出汉族僧伽服装两千年来在汉地发展的一些
脉络,也探讨了汉族僧伽服装的整体组合的规制,制衣和听衣的
款式、用色和质料及其意义等等。但由于资料的不足以及个人的
浅知或其它种种限制,依然有许多“历史事实”未被发现。或许
这些真实早已淹没在时光的洪流里。然而,这份研究报告,就像
其它的研究一样,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以
及未来可能再发现的问题,都必须继续投入研究,用期更细致地
刻画出“汉族僧伽服装”在历史中原本的真象。
总结的回顾与前瞻
笔者虽已尽力于探究“汉族佛教僧伽服装”此一课题,并幸获海
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协助搜集资料与指导,尤其是恩蒙两位指
导老师的恳切指助而获致此一成果。但碍于个人的疏浅,自忖尚
有许多问题还未竟其事,今后希望随著生活经验与智能的增长,
和相关资源的搜求,得使对此汉族僧伽服装发展的研究更能深入
而细致地呈现,更上层楼。
其次,佛教传汉两千年来,关于汉族僧伽服装的研究和纪载,
相较于佛教历史或义理等方面少得太多。即使是关于戒律的研究
,也都鲜少深入说明关于服装的规范。或许对一般人会认为它并
不重要,但从既有经典的纪载,如果它真的不重要,也许就不会
有诸多的规定。窃以为:关于佛学形而上的研究固然重要;要让
一般人更易了解如何在生活中贯彻佛教思想,研究佛教戒律或思
想中,有关僧伽食、衣、住、行、育、乐等观念和方式,应该也
是重要的。因为僧衣原是佛教义的载体,也就是凝聚共识以崇佛
弘法的符号与先锋。

47 本研究,第三章第四节。p.91。
48 奈良国立博物馆(平成4年)。《密教工艺美术》。pp.260-263。
49 佐贺县立美术馆(1997)。《佐贺?美术?信仰》。pp.26-46。
50 “重要文化财”编纂委员会(昭和58年)。《新指定重要文化财5──工艺品II》。pp.184-193。
51 东京国立博物馆(1989)。《日本?美术》283。pp.62-5。
52 东京国立博物馆(1989)。《日本?美术》263。pp.33-41。
53 东京国立博物馆(1989)。《日本?美术》264。pp.33-41。
54 东京国立博物馆(1986)。《比睿山?天台?美术》。pp.328-9。
55 佐和隆研(1984)。《弘法大师?密教美术》。p.216。
56 本研究,第四章第二节。p.124。
57 本研究,第四章第二节。pp.125-133。
58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81。
59 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p.59-60。
60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p.78-81。
61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p.79-80。
62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86。
63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80。
64 本研究,第三章第二节。p.72。
本研究,第四章第三节。p.144。
65 本研究,第三章第二节。p.74。
66 本研究,第三章第二节。pp.74-5。
67 本研究,第二章第二节。p.45。
68 本研究,第四章第三节。p.146。
69 本研究,第四章第二节。p.126。
70 本研究,第三章第四节。pp.95-97。
71 本研究,第五章第二节。p.173。
72 本研究,第五章第二节。p.173-4。
73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84。
74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85。
75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85。
76 本研究,第三章第三节。p.85。
77 本研究,第五章第一节。p.158。
78 本研究,第五章第一节。p.153。
79 本研究,第五章第一节。p.155。
80 本研究,第五章第一节。p.157。
81 本研究,第五章第一节。p.155。
本研究,第五章第二节。p.165。
82 本研究,第五章第二节。p.165。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