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洞见──于五蕴「七处善巧」
生命的洞见──于五蕴「七处善巧」
蔡奇林
佛陀提出的教法,有着明确的目的:要根本的、澈底的解决生命、世间的一切苦迫。佛陀认为,这苦迫的来源,是对生命(乃至一切存在)的真相不能透彻,从这「无明」引发了错误的行为,从这行为造成了大苦聚集。因此,解除这苦迫的关键,便在于彻见生命的真相--所谓「如实知见」。经说,不能如实知的,「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杂阿含209 经),这可见「如实知」在修学上之重要了!(按:本文引用经皆依《大正藏》经号)
一、种种如实知
关于「如实知」的教授,在《阿含》中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容。从存在的根本性质说,正见「一切无常(、有为、缘起所生)」,「一切空」,「一切非我、非我所(、不相在)」;而从生命活动及苦迫的来龙去脉说,正见「一切苦」,正见「四谛」,正见「集、灭、味、患、离」(五种如实知),乃至「七处善」。
「如实知」是从「如实观察」而来的,观察的对象是「生命活动」。这或说「蕴」--着重心理的、存在状态的观察;或说「入处」、「界」--着重物理生理的、内外交互活动的观察;或说「缘起」--着重活动过程中,身心状态因果次第的观察;又或说「受」、「食」等。总是,一切的闻思、观察、实践、乃至现证都不离这现实的身心。本文将依《杂阿含》42经(《相应部‧蕴相应》57经),从「五蕴」这个角度,对「七处善」的内容做一概要的陈述。
二、七处善巧
「七处善」是指:对五蕴--色、受、想、行、识,在七方面--蕴、蕴集、蕴灭、蕴灭道迹、蕴味、蕴患、蕴离,得以完善的了解、把握、实践与确证。
(一)蕴
「色蕴」是「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这是物理、生理的部份。后面四蕴则属心理层面,「受、想、行蕴」是「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这是眼等六(根、境、识三合)触所缘生的感受、思惟与意志活动。「识蕴」是「六识身」,这是六根对六境所缘生的了别与忆持作用。
这样看来平常的蕴观,有它十分深刻的意义。首先,生命(五蕴)是个(四 大、根、境、识、触等)无常因、无常缘和合而生的现象,是「无常、无我」的,而非「实存、本然、不变」的。其次,它说明了生命是「内(根)、外(境)交融」而成立的,从来没有「独别存在」的生命实体。再则,它也呈现了生命活动中「色心相依」的事实,心理活动是依根缘境而成的,这是「缘起义」,而非「唯心义」、「唯识义」。最后,五蕴虽分立假说为五,实是互为因缘,「交融一体」而非「各各独立」的。
┌────────────┐
│ │
(内) 根 │ 受 ────┤
↑ │ ↘ ↓ ↗ │ ↘ │
│ │ 识 → 触 ──│─→ 想 ─┤
↓ │ ↗ ↘ │ ↗ │
(外) 境 行 ────┘
(色)←→(心) 【 附图 】
「蕴」的观察可分为几个层次(《杂阿含》55,56,58,1176 经):一是,如前所说,纯属物理、生理、心理交互作用的「生命活动」,这说为「五蕴」。它是通一切凡圣有情的,凡夫有色身、感受、思考等作用,圣者也一样。二是,贪瞋痴俱,「烦恼的生命活动」,这说为「有漏法」(受阴、取蕴),是未解脱的有情。三是,贪恚痴尽,「清净的生命活动」,这说为「无漏法」,是解脱的无学人。第一个层次是关于「生命事实」的,可说属于「科学面」--生命活动之实然--的观察,这无关凡圣。后二层次则是关于「生命实践」的,可说属于「宗教面」--生命活动之应然--的观察,这凡圣殊异。这样的层次安立,将有助于以下「蕴集、蕴灭、蕴灭道迹」三处的把握。
(二)蕴集、蕴灭
所谓「蕴集」,是观察蕴的「集生因缘」,这「集生因缘」可分两方面说:一、就生命事实的科学面看,引发「生命活动」的,说名「因缘」。二、就生命实践的宗教面看,引发「有漏生命活动」的,说名「杂染因缘」。以下就依这两方面分别说明「色、受、想、行、识」五者的「集生因缘」。
关于「色」,经说:「爱喜集是色集,爱喜灭是色灭」。「爱喜」集灭是指「杂染因缘」集灭,「色」集灭是指「有漏色」集灭,而非色的「断灭」。若从科学面的「因缘」集灭来说,色集应说是「四大集」,色灭应说是「四大灭」,这样的集灭则是(假名的)一期生命自然的、难免的过程,在凡不增,在圣不减。
关于「受、想、行」,经说:「触集是受、想、行集,触灭是受、想、行灭」。从「杂染因缘」集灭来看:触集指的是「无明触」集起。无明触是以「我、我所」见为主的虚妄分别--有、无、断、常、好、丑、胜、等、劣等等(《杂阿含》45,63 经),由此而推动了一连串的好恶情绪、想法以及强求、排斥等等杂染心行。触灭指的是「无明触」灭,经中一再说「无明触灭,明触集起」,可见所灭除的是上述的虚妄分别,而非触的作用;反而,由于灭除了虚妄分别,触的真实作用(明触)才能产生。
另一方面,若从「因缘」集灭来看:根、境、识三合是「触集」,根、境、识离则「触灭」。因此,就生命事实的科学面说,触是剎那生灭的,于是所集起的受、想、行也就剎那不住,这是凡圣无别的。
关于「识」,经说:「名色集是识集,名色灭是识灭」。首先,就十二支中「识依名色」的意义说,有情随着胎中「名色」之逐渐成熟乃至出生后幼儿诸根之日渐发达而「识」的作用也就越强--这说「识集」;而随着胎儿、幼儿之夭亡,识也就不能依之茁壮--这说「识灭」。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约一期生命中识没有因缘(名色)继续长养而说,并不是断灭义。
再则,依现实身心活动中「四识住」(《杂阿含》39,64 经)的意义说,「识于色、受、想、行(名色)中住,攀缘色、受、想、行,喜贪润泽,生长广大」,这是「杂染因缘」集而「识集」;又若「识于色、受、想、行界(名色)离贪,则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广大,唯见法欲入涅盘,寂灭」,这是「杂染因缘」灭而「识灭」。同样要注意的,经中一再说「无明灭,明生」,可见这里所灭的不是识的「作用」,而是识的「杂染」。所以实在地说,是「识灭而智生」(唯识家说「转识成智」)。
另外,在现实身心活动中,由前面【附图】也可看出「名色集灭是识集灭」在生命事实的科学面之意义。一方面,识的生起须要依根缘境--名色集(意法为名,其余为色);又,受、想、行等心理活动并不断灭,它会积集成为一种习惯、势能、记忆,而为无常「相续」的识之一分--名集,以上说「名色集是识集」。另一方面,离当下根境因缘(名色灭)或受、想、行剎那灭(名灭)时,识不现起,这说「名色灭是识灭」。而这依旧不能被想成断灭,它不过是因为没有「当境」(缘起),所以没有「现行」(缘生)罢了!
将「蕴的集灭」分成生命事实的科学面之「因缘集灭」与生命实践的宗教面之「杂染因缘集灭」两个层次是颇有深义的。首先,从「因缘集灭」说,五蕴这个生命现象既是四大、触、名色等因缘所集起的,它必然就要随着这些因缘的生灭而生灭,所以生理上有生、老、病、死,心理上有生、住、异、灭等现象,这是凡圣皆然的。然而,既说「因缘生,因缘灭」,也就显示了「生是不实而生,灭是不实而灭」无常相续的生命事实。这样,就在「无实的生灭」中,当下便体现了「无生的寂灭」!
其次,从「杂染因缘集灭」说,「有漏法」--苦迫的生命活动--不是本然、天生苦迫的,是「此有故彼有」地由无明触、爱喜等因缘集起的;因此,也就可以「此无故彼无」地由无明触、爱喜等因缘的灭除而止息。当然,所止息的不是生命活动,而是生命活动中的烦恼与苦迫,经中常说五蕴之「舍、离、尽、息、灭、寂、没」等(《杂阿含》61,78 经),指的实是这一层意义。在「有漏法」灭后,事实上将成就「无漏法」--清净、安乐的生命活动。这样,对集生因缘能层次分明的把握,才不至误解了蕴集、蕴灭的真义。
上来说了「七处善」的前三处,它们都同时具有「生命事实的」与「生命实践的」这两层意义。而以下要说的四处则纯属「生命实践面」的宗教关怀。
(三)蕴灭道迹
如上述,蕴灭道迹是属于「生命实践」的,是一套对治无明触、爱喜等「杂染因缘」(蕴集)的方法,使「有漏法」转向「无漏法」(蕴灭)。值得说明的是,蕴的集灭中属于「生命事实」的生、老、病、死,生、住、异、灭诸现象,是无关道迹的,是不劳对治的(「不实而生,生已灭尽」故),而也是无法对治的(「思欲断灭,不可得」故)。所以「蕴灭道迹」不是一套「止息生命活动的方法」,而是一套「转化生命活动的方法」。
这道迹是以正见为首的「(出世间)八正道」。「正见」是要确见生命活动的苦迫(苦蕴)以及生命活动的情形(蕴与集灭),还要进一部透视生命活动的根本性质(缘起、无常、无我);再来,必须洞察生命苦迫的原因(蕴集)以及这原因确实是可被灭除而达苦之止息的(蕴灭)。
「正志」是正确的用心,依着前述的正见,在起心动念中检察动机、心态、想法中有无「无明分别」、「爱喜」等苦因,依「正勤」力而断、而转,发之行为而为「正语」、「正业」、「正命」。依着这样身、语、意的全面检察与修正,渐得心念澄净,不落散乱、沉掉与愚念--「正念」。接着,依三昧--「正定」力增上思惟,断毁意识深处的无明妄见。八正道不只是直线的法次法,而且是循环相资的。
关于道品的修习,佛陀曾说「伏鸡生子」譬喻:若彼伏鸡不能随时荫馏,消息冷暖,欲令子出,无有是处。又说「巧师执斧」譬喻:譬如巧师、巧师弟子,手执斧柯,捉之不已,渐渐微尽,手指处现。(《杂阿含》263 经)可见,这若非时时处处一再一再地反复操作,而只「但用心求」,是不得日见其功的!
(四)蕴味、蕴患、蕴离
前面「四处」主要在:对「生命活动及其问题」的来龙去脉作完整而普遍的确解--重在离「无明」。以下「三处」则是:「增进思惟」,锁定生命活动中之「问题」,直下对治--重在离「贪爱」。
关于「蕴味」,经说:「于色(、受、想、行、识)因缘生喜乐」。也就是于生命活动中,在物质面、感受面、思想面、意志面、以及意识的认定面「认真」(执之为真、为实),而产生依赖、结恋、不舍,甚至强烈的贪爱与追求,亦即在这五方面的「耽溺」。这是生命之所以陷落,之所以苦患的主要原因。
关于「蕴患」,经说:「色(、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无常、变易」是生命的事实,原本不一定是「苦」的,可是在一般于蕴「味着」--依赖、强求、爱喜、结恋--的有情而言,青春、财富、情感、知识、技术、权位等是那样的迁流变异,或者求不得,或者留不住,或者舍不去,于是恐怖、障碍、顾念,恼苦横生!这,恰恰显示:在无常、变易的一切法中,任何一丝依赖、安全的要求,都正是不安、苦迫的来源!
关于「蕴离」,经说:「于色(、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这是说在生命活动的物质、感受、思想等各方面中解脱「苦因」(欲贪),于是也就解脱「苦果」。「离」是「解脱」义,「蕴离」是「生命的解脱」--实现清净、安乐的生命活动。
经中常将五蕴的「味、患、离」三法放在一起,而且依着次第地说(《杂阿含》13 ,14 经,《中阿含》99「苦阴经」),这是很有深义的。先说「蕴味」是要指明一切生命问题的主要根源,以及确定的对治目标。再说(由「蕴味」而来的)「蕴患」表明苦患的五蕴并非(无因无缘的)本身苦患、本来苦患、本然苦患、本质苦患,而是由于对五蕴「味着」才造成的。最后说(由「蕴味」而「蕴患」的)「蕴离」显示要被出离的不是「五蕴本身」,而是于五蕴的「味着」;而因着出离了「味着」,所以也就出离了「苦患」。这样整体地、次第地理解,才能看清生命问题的根本征结,也才能锁定对治下手的关键处,不至错用功夫。
三、深广的观察
上来略明七处善的内容。再说,于《阿含》的教授中,「如实观察」必须具备两个向度(《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册,页18)。一是「深彻的」,所谓「如所有性」,这是对缘起的生命活动之种种事实,能如其事实的确知。如观察「缘起」、「无常」、「空」、「非我」乃至「苦」、「五种如实知」、「七处善」等。二是「普遍的」,所谓「尽所有性」,缘起生命的存在与活动是遍一切行相的,经中常说「过去、现在、未来(时间面),内、外、远、近(空间面),粗、细(存在面),好、丑(价值面)」等十一种行相。所以整个说,必须把握「如所有性」中一一事实的确见,再广泛地、普遍地、无遗地,尽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样相、一切价值之十一行去观察、决定。有情的烦恼是这样的深沉而普遍,所以唯有如此深刻无遗地尽一切观察,才能于「一切」解脱。
四、小结
总上所说,观察的对象是五蕴,观察的内容是七处,观察的范围是十一行,而这样观察的还必须依止「三昧(正定)」力,才能达到「现观」--「如实知见」。这样,对生命活动的种种事实有了根本的确见后,才能真实生起「厌」、「离欲」的能力,而真正的「转向苦边」(《相应部‧因缘相应》23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如实知见」的「知见」不是一般的知识、理解、思惟、想法或学问。它是一种对生命乃至一切存在「如其本来事实」的洞见,这洞见是「经验的」,而非揣度、推测的;是「完全的」,而非片面、部份的;是「现法的」--现时而非异时,现存而非想象;是「自知、自证的」,而非依他所说而相信的;而且是「有所具足、有所成就的」--正见具足、净戒具足,也就是能引发生命的脱胎换骨与生活的全面改变,所以才说「决定正趣三菩提(正觉)」。
阿含的教授一向言简义长,然而比起其它「如实知」的教授,「七处善经」算是难得的完整、详尽,因此它实在是学者时时观察、数数思惟以趣入正见的一项重要材料。
(原刊于《法光杂志》第61期,1994年,10月,今稿稍作修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