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注释家与文法家对巴利文献的影响
「大名声」(vighusta-wabda)与「离覆障」(vivatta-chadda)
—— 兼谈注释家与文法家对巴利文献的影响
蔡奇林
目次
0. 序言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的由来 1.2. Norman的新发现 1.3. Hinyber的质疑与主张 1.4. Norman的重新出发2. 运用的数据与追索的过程 2.1. 巴利圣典中的种种异读 2.2. 巴利注释文献的解释 2.3. 巴利早期文法书资料 2.4. 佛教混合梵语资料 2.5. 耆那教资料3. 造成异读的原因 ——注释家、文法家、抄经手的影响4. 结语:如何洞察与还原巴利的真貌【略语表】【后记】
2000年3月完稿 2001年4月修订
0. 序言
佛教的「译典」(如汉译、藏译)有着诸多问题 ,这是众所熟知的。但是以印度语言纪录的所谓「原典」是否就忠实可靠?其间是否也历尽沧桑、几经易容而真貌难辨、疑窦重重?本文探讨的正是此一问题。
文中讲述K.R.Norman怎样从一个巴利的疑难词(vivatta-chadda)下手,追索经典传持过程中(在词汇上)可能历经的迁异,以及如何洞察及尝试还其原貌。其中主要涉及三篇文章,一是Norman的〈二个巴利词的词源〉 ,二是Hinyber的〈子音群 -tm-, -dm- 与 -sm- 在中期及近代印度雅利安语中的演变〉 ,三是Norman的〈巴利注释家与文法家对上座部传统的影响〉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谈前面两篇二人对Pali “vivatta-chadda”一词「词形」、「词源」及「词义」问题的论辩与对立看法。第二节以下是本文的主体,讲述Norman在第三篇论文中如何就此问题重新审视,并对Hinyber的质疑提出响应,其间引出了本文的核心论题 —— 注释家、文法家、乃至抄经手对巴利文献的影响。
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的由来
【1.1.1.】K.R. Norman曾在 “Two Pali Etymologies” (〈二个巴利词的词源〉)一文中讨论Vivatta-chadda一词的「词源」及「词义」问题。这个词在巴利经典中,经常作为佛陀的一个名号,出现在叙述诸佛出生的「定型句」中 (描述国王请占相婆罗门为王子(佛)看相的情节):
Sace kho pana agarasma anagariyam pabbajati, araham hoti sammasambuddho loke vivattacchaddo (可是,如果他出家修行,就会成为一位阿罗汉、正遍觉者 —— 舍离世间覆障之人) (D.II.16,22-24)
巴利圣典协会(PTS)的《巴英辞典》(Pali-English Dictionary, PED)给这个词的定义是 “having the cover removed, with the veil lifted; one who draws away the veil, or one who is freed of all (mental & spiritual) covering” (除去(内心)覆障(者))。在该文中,Norman认为这个定义错了,因为PED以及其它辞典类似的定义, 都是根据注释书的解释而来,而注释书所判定的语源颇有问题。
【1.1.2.】 此外,Norman在披读文献的过程中还发现,vivatta-chadda一词在巴利经典中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复合词前后两部主要的异读就有 -t- / -tt- / -tt- 与 -d- / -dd- 等多种。除此之外,甚至还有vivattha-cchaddo, vivata-cchedo, vivata-cchedo, vivatta-cchido, vivata-cchada, vivata-cchado, nivatta-cchadda等琳琅满目、莫衷一是的拼读方式。 他认为,这种「众“读”纷纭」的景象,正足以说明巴利传统以来对这个词的来源及词义一直就疑而未决。
1.2. Norman的新发现
【1.2.1.】Norman从几部佛教混合梵语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BHS) 经典中,找到与上面「Pali版」相应的语词及定型句。一个在 Lalita-vistara (《广大游戏经》):
sa cet punar agarad anagarikam pravrajati tathagato bhavisyati vighusta-wabdah samyak-sambuddhah. (Lal. 118,14-16)
其中与Pali版vivatta-chadda对应的词是vighusta-wabda,此词Mitra翻作“of great renown” (声名远播,名称普闻), E.J. Thomas译作 “loudly proclaimed” (广为传扬)。 此外,它也与复合词vighusta-kirti-rekha一起出现在Mvu (《大事》),Jones翻作 “famous”(有名),并释为 “the renown of whom is proclaimed”(其声名远播)。 另外,这个复合词也出现在CPS (《四部众经》) ,Ria Kloppenborg译作“whose voice resounds in the world” (其音声(名声)传遍世间)。 最后还有一个与巴利《长部》平行的相应句出现在MAV (《大本缘经》):
bhavisyaty arhan samyak-sambuddho vighusta-wabdo loke
【1.2.2.】由于有上面几个BHS版的相当句及相当词,并且在Gandhari Dhp(《犍陀罗语法句经》)中也有chada一词意指wabda的例证, 这样,Norman认为毫无疑问的,vivatta-chadda与vighusta-wabda是「相同的语词」,并且给它们建构出下面的语源关系 (同样源自Skt *vivrtta-wabda < vi-vrt):
(1) 演变到佛教混合梵语的过程:Skt *vivrtta-wabda > *vivutta- ( r > u, 受v影响;tt > tt, 受r影响) > *vihutta- (v被滑音h取代) > vighusta- (h > gh; tt > st, back-formed逆构,俗语形的梵语化) = BHS vighusta-wabda。
(2) 演变到巴利语的过程:j Skt *vivrtta- > vivatta- / vivatta- ( r > a; tt > tt)。 k *-wabda > -chadda (w > ch; bd > dd) = Pali 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
【1.2.3.】根据以上相应经句的对读以及词源关系( < *vivrtta-wabda),Norman得出了下面的结论:(1) 在巴利的各种拼读方式中,正确的读法应是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 (-tt- / -tt- 是俗语中常见的异读)。含单子音 -t- 的vivata- 是个误读,而 -cchadda 开头的c极可能是抄经手依据一般连音规则添加上去的。(2) 这个词的正确词义是 “one whose name (or fame) has roll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声名传遍十方之人),这有别于原来PED所给的 “one who draws away the veil” (除去覆障者)。
1.3. Hinyber的质疑与主张
【1.3.1.】O. von Hinyber对上面Norman的新解颇不赞同, 他认为Norman提出的所谓Pali与BHS相当的定型句只是「类似」而非「等同」,因此Norman「大胆假定」Pali vivatta-chadda对等于BHS vighusta-wabda,并据以追溯其「词源」与「词义」的办法根本行不通。
【1.3.2.】 对于vivatta-chadda一词,Hinyber认为应该回归巴利传统(注释家与文法家)的解释,他的主要意见与证据如下:
(1) 关于vivatta- 部份:这个词在两大主流传统的情形是,锡兰一般作vivatta-,这有别于古代缅甸传统的 vivata-,而近代缅甸传统 (1956年的第六结集)则改作vivatta-。至于高棉一系的传承,有作 -tth- 的,因为远非主流,不值一顾。又,Norman使了大量力气,希望藉由偈颂的韵律节奏,断定 -tt- / -tt- 与 -t- 之间的孰是孰非,尽管结果稍稍倾向双子音的 -tt- / -tt-,可惜这个办法效力有限,就像梵语偈颂文献中 vivrta- 与 vivrtta- 之间的讼案一样,自来就不得解决。
(2) 关于 -chadda部份:Hinyber认为这部份比较重要。虽然在尼柯耶(Nikaya)中,它的主格单数形非常一致的读作 -chaddo,可是他更发现了几项意义非凡的线索:j「长部注释」《吉祥悦意》(Sv 445,11),明白证实主格单数应读作 -chadda ,并且这个读法又为长部解疏《吉祥悦意古疏》(Sv-pt II 46,11)所追认。 k这个 -a 的主格单数形也出现在《本生经》:vivatta-cchadda nu si sabbadassi (Ja III 349,4*),这个句子同时又在「增支部注释」《满足希求》中被引用到 (Mp I 132,7*)。l -chadda 一读最重要的证据是,Aggavamsa (胜种,十二世纪缅甸文法家)在他的语法巨著Saddaniti (《语法论》) 中特别教导说 vivatacchadda 是个「an-语基」的词 (Sadd 164,19-33),书中还讨论到这个词后来变成「a-语基」的可能成因(Sadd 636,8-12)。an-语基变成a-语基是相当寻常的现象,可是反向的演变 ( -a > -an) 却得不到任何证据的支持。
【1.3.3.】这样,有了注释家与文法家的解释作为坚强靠山,Hinyber最后的结论是:这个词正确的语形(主格单数)应作vivatacchadda (而非 -ddo),它源自梵语 *vivrta-chadman (< vr覆;chad覆),是个 -an结尾的词(而非-a结尾),词义是 “he who has removed the veil (of ignorance)” (除去(无明)覆障者)。也就是,这个复合词前后两部分的语源与Norman主张的 *vivrtta-wabda (< vrt转;wabda声)都不相同,从而,词义也不一样。
1.4. Norman的重新出发
【1.4.1.】 在Hinyber上述质疑与主张的激荡下,Norman回头更加细致周全的检读Pali与BHS的相关证据,并运用佛教传统之外的,耆那教的相关辅证,重新考察vivatta-chadda一词所涉及的各项问题,四年之后,发表了一篇宏观而颇富启发性的文字 “The influence of the Pali commentators and grammarians upon the Theravadin tradition” (〈巴利注释家与文法家对上座部传统的影响〉)。 文中对这个词的「词源」、「词义」、「词形」(正确拼读)做了细腻周详的考察,更重要的,追索出造成各种异读、异解的可能原因,从而显示出今人赖以索解经教之义的注释家、文法家乃至抄经手,在经典传持过程中可能留下了怎样的影响。这对我们了解当今巴利文本的真貌与问题,乃至怎样着手解决,都有着具体而重要的启示作用。
【1.4.2.】 接下来,我们将就Norman在该文中运用的材料、追索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与看法,做一重点的陈述。
2. 运用的数据与追索的过程
2.1. 巴利圣典中的种种异读
【2.1.1.】首先,我们来观察vivatta-chadda一词在巴利经典中出现的实际情形:
------------------------ 主格单数 (Nom.sg.) -o 的情形 ----------------------
‧Sn 372a : vivattacchaddo, v.l. Ba vivatacchedo, Bim vivataccha(d)do. 又Ce -o.
‧Sn 378c : vivattacchaddqsi, v.l. Bam vivataccha(d)do ’si, Bi vivatacchedo ’si,
又Ce -o.
‧Sn 1003c : vivattacchaddo, v.l. Baim vivata-, Ck -dda, Ba -cchido, Bim -cchado.
‧Sn 1147c : vivattacchaddo, v.l. Ck -dda, Ba vivatta-.
‧Sn p.106,20 : vivattacchaddo, v.l. Ck (Pj.) Mk -cchadda (perhaps a genuine form
可能是正确的语形); Bai vivata(c)cheddo. 又Ce -o, Be -o.
‧D I 89,9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 16,24 : vivattacchaddo, v.l. K vivatthachado. 又Ce -o, Be -o.
‧D II 17,8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I 142,20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I 177,20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I 179,4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Kv 286,12 : vivattacchado, no v.l. 又Ce -o, Be -o.
------------------------------ Nom.sg. -a 的情形 -----------------------------
‧Ja III 349,4* : vivattacchadda, v.l. Bd vivatacchada, Bf vivattacchada.
又 Ce -o, Be -o.
同一颂出现于:
Ja IV 271,18* : vivattacchaddo, v.l. Bd vivatacchado, Cs vivattacchadda.
又 Ce -o, Be -o.
同一颂被引用于:
Mp I 132,7* : vivattacchaddo, v.l. M9 -dda, T -cchanda, M10 -cchada,
Ph vivatacchedo.
-------------------------- 主格复数 (Nom.pl. ) -a 的情形 -------------------------
‧A II 44,2* : vivatta-cchada, v.l. SD ST nivattacchadda, BK vivatacchada.
【2.1.2.】 从上列的异读情形,可以归纳出几点:(1)三藏中最主流的读法是 vivatta-cchaddo (Nom.sg)。(2)字中几个部份的异读情形分别为:j -tt- / -t- / -tt- /-tth- (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列)。k -cch- / -ch-。l -chad- / -ched- / -chid- / -chad- / -chand-。m -dd- / -d- 。n Nom.sg. -o / (极少数) -a。(3)异读中最常见的情形可以写成vivatta-(c)cha(d)do; -tt- / -tt- / -t-, -o / -a。
【2.1.3.】 上列资料中的 Sn 378c一条 (vivattacchaddqsi),Norman认为特别值得注意。它极可能是造成主格单数 -o与 -a二种异读的根本原因。这个连音很容易被误认为是vivattacchadda + asi (因此将Nom.sg.判为 -a),事实上它应该是vivattacchaddo + asi才对 (据此,Nom.sg. 应为 -o)。这个连音现象相当古老,巴利三藏还留有不少例子。 另外,本条的三个异读也支持这项判断。
【2.1.4.】现在问题来了,除了「主格单数语尾」已经有了解决线索之外,其它纷繁多样的拼法,到底哪个对呢?这是个判定「正确拼读」(词形)的问题,它同时也牵涉到「词源」与「词义」的问题,三者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互相决定。单依三藏数据,似乎难以决定,现在我们扩大范围,看看注释书怎么说。
2.2. 巴利注释文献的解释
【2.2.1.】以下是注释书(atthakatha)及解疏(tika)对vivatta-cchada一词的释义:
(1) chadanan ti, pabca chadanani -- tanha-chadanam ditthi-chadanam kilesa-chadanam duccarita-chadanam avijja-chadanam. (覆障,即五种覆障——爱障、见障、烦恼障、恶行障、无明障。) tani chadanani Buddhassa bhagavato vivatani viddhamsitani samugghatitani pahinani samucchinnani vupasantani patipassaddhani abhabb’-uppattikani ban’-aggina daddhani. (这些覆障已被佛世尊所揭除、碎坏、舍断、离弃、断除、寂止、息灭,为智慧火燃烧净尽,不能再生。) tasma Buddho vivata-cchado. (因此,佛称为「揭除覆障者」。) (Nidd II 251,19-22 ad Sn 1147) (小部《小义释》对《经集》的注解)
(2) vivatta-chaddo ti, vivata-raga-dosa-moha-chadano. (所谓「舍离覆障」,即是揭除贪瞋痴的覆障。) (Pj II 365,28-9 ad Sn 372) (《胜义光明》对《经集》的注解)
(3) raga-dosa-moha-mana-dittha-avijja-duccarita-chadanehi sattahi pati- cchanne kiles’-andhakare loke, (充满烦恼的黑暗世间,为贪、瞋、痴、慢、见、无明、恶行等七种覆障所遮蔽,) tam chadanam vivattetva (v.l. -tt-) samantato sabjatqloko hutva thito ti vivatta-cchado.(舍离此种覆障之后,就能住于完全充满光明的状态,这就叫做「舍离覆障」。) Atha va vivatto ca vicchado ca ti vivatta-cchado (或者,把vivatta-cchado解为 vi-vatto与vi-cchado) vatta-rahito chadana-rahito ca ti vuttam hoti. (这样,意思就是「离于-轮回」与「离于-覆障」。) (Sv 250,34 foll. ad D I 89,9) (《吉祥悦意》对《长部》的注解)
(4) vivata-cchado ti, rago chadanam doso chadanam moho chadanam sabbakilesa chadana ti evam-vutta chadana vivata ugghatita viddhamsita anena ti vivata-cchado. (「揭除覆障」:揭除、舍断、碎坏被称为覆障的贪障、瞋障、痴障、一切烦恼障,这样就是「揭除覆障」。) (Ap-a 475,33 foll. ad. Ap 249,22) (《譬喻经注释》对《譬喻经》的注解)
(5) -1- : PTS版《吉祥悦意》对《长部》的注解:对于D II 16,24 : vivatta-cchaddo (v.l. vivatthachado),《吉祥悦意》(Sv 445,9-12) 有如下的注解:Tattha raga-dosa-moha-mana-ditthi-kilesa-tanha-savkhatam chadanam avaranam vivatam viddhamsitam etena ti vivatta-cchaddo. Vivatta-cchadda (v.l. vivatacchado) ti pi patho. (彼处,因为揭除、碎坏所谓的贪、瞋、痴、慢、见、烦恼与爱等覆障、遮障,所以叫做「舍离覆障」。也有「异读」作Vivatta-cchadda (v.l. vivatacchado)。)
- 2 - : 缅甸版《吉祥悦意》对《长部》的注解:对照缅甸版(Be)的情况,《长部》的这个词拼作:vivata-cchado,《吉祥悦意》对这个词的注解,最后部份读作:… etena ti vivata-cchado. Vivatta-cchada ti pi patho. 显然其「被释语」(lemma)及提到的「异读字」与PTS版(Ee)皆不相同。
- 3 - :《古疏》对《吉祥悦意》的注解:对于上面《吉祥悦意》提到「异读」的最后那句,《吉祥悦意古疏》(PTS版Sv-pt II 46,11 ad Sv 445,11) 解释为:vivatta-cchada ti o-karassa a-karam katva niddeso. 此句缅甸版(Be)作:vivatta-cchada ti o-karassa a-karam katva niddeso. 也就是,按照《古疏》的意见,这个「异读」指的是:也有把语尾的「字母o」读作「字母a」的。
【2.2.2.】综合以上几则注释材料,可以看出: j vivatta-chadda一词在注释书中绝大多数释作vivata-(c)chada(na) (即视为 < vi-vr; chad),少数释为vivatta-(c)chada(na) (即视为 < vi-vrt; chad),甚至有的注释,其「被释语」(lemma)即作vivata-cchada(如第(4)则)。k关于主格单数,除了第(5)则提到一个异读 -a之外,所有地方都作 -o,也就是把 -(c)chad(d)a / -(c)chada(na) 视作-a结尾的字 (而非-an结尾)。l 词义方面,除了第(3)则有个「另解」(离轮回与离覆障)之外,都一致的理解作「断除或舍离覆障」。
【2.2.3.】 把注释文献的状况,拿来跟前一小节三藏的情况相较,可以发现:主格单数一致的倾向于 -o结尾。可是整个词的拼法却壁垒分明,各有所钟。「三藏传统」倾向vivatta-cchadda,而「注释传统」则偏好vivata-cchada(na)。这样,正确读法似乎还不容易决定。我们再来看看文法家的意见。
2.3. 巴利早期文法书资料
【2.3.1.】 缅甸十二世纪文法家Aggavamsa (胜种)在他的巨著 Saddaniti (《语法论》)中,明白教导到vivatta-chadda一词。可是当中引用的例子一律拼作vivata-cchada (单子音 -t-, -d-,双子音 -cch-,亦即与「注释传统」相符应),主格单数则同时有-o及-a二种三藏引用例。他明白表示这个词的语尾有 -a及 -an两套变化,主格单数可以采 -a,就像raja与brahma一样,并引了上面《吉祥悦意古疏》(Sv-pt) 的说法作为证明。他甚至还列出这个词 -a及 -an完整的两套变化表。自然,其中有许多语尾在三藏中根本找不到例证 (如,对格复数 -ane)。书中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既然他把这个词拼作 -cchada (单子音 -da 而非双子音 -dda),可见他并未认定这个词来自Skt -chadman,他之教导「-a及 -an两套变化」,并非在谈「语源」问题,而只是反应文献现实中的「语尾」状况。
【2.3.2.】 总结Aggavamsa书中的看法:(1) 这个词拼作vivata-cchada。(2) 有 -a及 -an两套语尾。(3) 并未涉及「语源」问题。
【2.3.3.】Hinyber的论据与破绽:检阅过巴利系统的有关文献后,我们回头核对一下Hinyber的论据。前面提到他主要着力于 -chadda这部份,他根据2.2.1.节第(5)项《吉祥悦意》及《古疏》该条(主格单数) -a的异读及解释 (以及《本生经》一条 -a 的用例 ),认定正确读法为 -cchadda,且源自chadman (an-语基)。Hinyber的推论过程似乎是:既然《古疏》明白解释了语尾为 -a;因此《吉祥悦意》的读法应为 -a;进一步,《长部》也应作 -a;最后,这个词所有地方的正确读法都应作 -a。这个推论初看似乎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就会发觉很有问题。《古疏》的拼法是 -cchada而非双子音的 -dda,可见《古疏》作者并未认为这个词来自Skt -chadman。再者,Hinyber又引Saddaniti的「an-语基说」作为源自 -chadman的另一力证,可是上面我们已经看到Aggavamsa书中一律拼作 -cchada (也是单子音 -da,而非双子音 -dda),并且Aggavamsa同时还教导了「a-语基说」,所以他心里也没有把 -chadman当作来源。这样,Hinyber的论点有几个错误:j《古疏》及Aggavamsa只说有 -a 的异读, Hinyber却扩大解释,说 -a才是「正读」。k Aggavamsa只说 -chada可以作 -an变化, Hinyber却扩大解释,说其来源是 -chadman。
【2.3.4.】总结以上巴利文献,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三藏传统」倾向于vivatta-cchadda,「注释传统」则偏向vivata-cchada(na),除此二大主流之外,还有各种零星的读法。主格单数都倾向于 -o结尾,但也有明白作 -a的,并得到注释书与文法书的采用。到此,巴利的数据能用的尽可能用了,可是,「语源」的问题还不明白,「语形」问题还远不能决定,主格单数也还有一点争议。现在,似乎走到了水尽山穷的无路之处,我们只能向外另觅消息了。
2.4. 佛教混合梵语资料
【2.4.1.】 前面曾谈到,Norman在几部佛教混合梵语(BHS)佛典的同类定型句中找到 vighusta-wabda一词,并认为它「对等于」Pali vivatta-chadda。也谈到此论遭到Hinyber的强烈质疑 (对Hinyber而言,这两个词根本毫不相干,也就是那几则BHS材料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Norman回头仔细考察相关文献之后,接受了Hinyber的部份意见,对原来的主张做了修正,不再认为 -chadda直接源自 -wabda,可是他依然认定这两个词是「相当(或相关)的」(有着相同的来源),亦即虽非父子关系,却还是亲属关系。他的理由是:(1) 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多则同样的定型句中,要说毫无关连是不太可能的。 (2) 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发现Pali中有其它对等于BHS vighusta-wabda的语词,同时也没有发现BHS中有其它对等于Pali vivatta-chadda的语词。(3) vighusta-wabda 除了在上述 Lal (《广大游戏经》)、CPS (《四部众经》)、Mvu (《大事》)以及MAV (《大本缘经》)几部经典中作为「佛陀名号」之外,Norman还发现,它也作为「菩萨名号」,出现在GV (《华严经‧入法界品》)、Samadhirajasutra (《三昧王经》)以及Bhadrakalpikasutra (《贤劫经》)等几部佛典。既然随着大乘佛教的开展,佛菩萨数目不断增加,这样,一个传承的佛名,被另一传承用作菩萨名号,也是不难想见的。因此上面几经的vighusta-wabda应该都还是一个来源。这就益加增强了这个词与Pali vivatta-chadda同属一源 (而非无关) 的合理性。
【2.4.2.】证明vighusta-wabda与vivatta-chadda有相同的来源,对整个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可以拿它协助鉴定vivatta-chadda几个异读 (-tt- / -tt- / -t-; -dd- / -d-)的孰是孰非。其次,可以拿它协助判断主格单数语尾 -o / -a的问题。第三,可以拿它协助推断(巴利注释书透露的)词源 vr / vrt何者适当。就第一点看,vighusta-wabda的双子音 -st- 与 -bd- 可以支持 -tt- / -tt- 及 -dd- 一读。就第二点看,-wabda一词可以支持 -chadda为「a-语基」而非「an-语基」。就第三点看,过去分词(pp.) ghusta的双子音(-st-),比较能支持vrt这个词源 (pp. vatta / vatta ),而非vr (pp. vata)。
【2.4.3.】 尽管从上面的证据,我们可以相信vighusta-wabda (声名-远播) 与vivatta-chadda (舍离-覆障,依巴利注释书)有着同一来源,可是,这个来源是什么?并且,它们传到不同传承之后,已经演变成眼前所见的,词形、词源、词义皆判然有别的不同语词,这样「貌离神合」的二个语词,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又,为什么Norman会放弃 “-chadda < -wabda”的主张,转而接受Hinyber的(部份)意见?这种种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资料才能解答。
2.5. 耆那教资料
【2.5.1.】就像Pali vivatta-chadda以及BHS vighusta-wabda在佛教传统中作为佛的名号(或后来的菩萨名号)一样,Pkt (Prakrit俗语)中也有个词 vi(y)atta-chauma,作为耆那教(Jain)教主大雄的称号,出现在耆那教经典中,一长串描述大雄的种种称号的定型句中。这个词在耆那教文献中以「属格/为格‧复数」形出现时,语尾作 -anam。耆那教注释家给它的释文是:vyavrtta-chadmabhyah : ghatikarmani samsaro va chadma tad vyavrttam ksinam yebhyas te。 又,Jacobi把这个词翻作 “Who have got rid of unrighteousness” (除尽恶行者), Williams作 “who have thrown off all travesties” (舍离虚伪(不实)者)。 这似乎清楚显示了,这个词正是相应于Pali vivatta-chadda的「俗语版」(Pkt)。
【2.5.2.】上面耆那教数据透露了几项重要讯息,可以厘清Pali版的各项疑点:(1) Pkt形 vi(y)atta-chauma的双子音 -tt- (而非-t-)以及单子音 -ch- (而非-cch-)恰恰符合出现在巴利偈颂时所需要的韵律节奏。此点表达,在Pali vivatta-chadda的几种异读「-tt- / -tt- / t- 与 -ch- / -cch-」中,应采取「-tt- / -tt- 与 -ch-」(其中 -tt- / -tt- 也可以由BHS vighusta- 的 -st- 得到支持)。(2) 这个词在耆那教文献中采 -a变化 (而非 -an 变化),正如绝大多数巴利文献所显示的情形,再加上BHS版 vighusta-wabda也是a-语基,这就表明,这个词在俗语系统(Pali及Jain)以及混合梵语系统(BHS)自来就被看作 -a结尾。(3) vi(y)atta- 及其释文vyavrtta- 明白透露,耆那教传统认为它来自梵语的vrt,而非vr (这也正如BHS vighusta所支持的一样)。(4) 另一方面,Pkt的 -chauma一形以及上引耆那教文献的释义,却也清楚显示了,在耆那教传统,这个词被视为来自梵语的 -chadman (隐覆、虚矫、伪善)。
【2.5.3.】Norman对词形、词源、词义三大问题的总结:综合以上四点,基于第(4)项理由,Norman放弃原来“-chadda < -wabda”之说,接受Hinyber “-chadda < -chadman”的看法。 可是基于前三项理由,他同时又反对Hinyber之认定(Pali)正确拼读应作vivata-cchadda (Nom.sg.) —— 亦即反对其采取单子音 -t-、双子音 -cch- 以及an-语基。这样,对于这个词他的看法是:「词形」(正确读法)应作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是a-语基的字,主格单数应作 -o,「词源」是Skt vrt (转)及chadman (< chad覆),「词义」是「舍离或除去-覆障(者)」。
【2.5.4.】Pali / BHS / Jain三版的语音演变过程:最后,我们归纳Norman对Pali vivatta-chadda、Jain vi(y)atta-chauma、以及BHS vighusta-wabda三个词怎样从Skt *vivrtta-chadman衍生出来的意见如下:
(1) 演变到Pali的过程:j Skt vivrtta- > vivatta- / vivatta- ( r > a; tt > tt)。k -chadman > -chadda (dm > dd; -an > -a) = Pali 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
(2) 演变到Pkt (Jain) 的过程: j Skt vivrtta- > vivatta- ( r > a; tt > tt) > vi(y)atta- (v失落或被滑音y取代;Jain中有viutta-的异读,可见v失落是常态)。k -chadman > *-chaduma (插入元音u; -an > -a) > -chauma (d失落) = Pkt vi(y)atta-chauma。
(3) 演变到BHS的过程:j Skt vivrtta- > *vivutta- ( r > u, 受v影响;tt > tt, 受r影响) > *viutta- (v失落,参以上Jain变化) > *vihutta- (插入滑音h) > vighusta- (h > gh; tt > st, back-formed逆构)。k -chadman > -chadda (dm > dd; -an > -a) > -wabda (ch- > w-; dd > bd逆构) = BHS vighusta-wabda。由语音演变的规律观察,这个复合词在流传过程中必定丧失了原来的词形与词义,只留下原来词形的部份特征,后来受到附近文句中vighusta-kirti (声名-远播)的影响,而「变造」出vighusta-wabda (名称-普闻) 一词。
3. 造成异读的原因
——注释家、文法家、抄经手的影响
解决了vivatta-chadda的三大问题之后,Norman更进一步追索造成异读的原由。以下按照异读产生可能的「历史过程」(前后顺序)叙述Norman的主要意见。
【3.1.】从初始到「准注释书」阶段:这个词最初拼作 “vivatta-chadda”(Nom.sg. -o),小部经典《小义释》(可看作最早期型态的注释书)以 -chada(na) 解释复合词后部 -chadda (可能因为chadda在三藏未单独使用)。又因为 -chadda 为「覆障、遮障」之义,于是复合词前部 (vivatta- / vivatta- )就以意谓「揭开、揭露、揭除」的vivata解释。这样,因为《小义释》的释文,使得这个词形(vivata-cchada)偶而「混进」三藏,造成了不同的读法。这个过程也可能跟「婆罗米文字」(Brahmi)没有双子音的写法有关(-tt-,-dd- 被写成 -t-,-d-)。这样,巴利就有了两大主流拼法:「三藏」以vivatta-cchadda为主(-cch-开头的c可能是抄经手依连音规则补上的);而以《小义释》领衔的「注释书」则以vivata-cchada为主。
【3.2.】注释书阶段与语尾-a的产生:继《小义释》之后,其它注释书跟着采用类似的解释。这样,由于注释书的普遍支持,使得vivata-cchada势力日渐强大。有些三藏写本把它奉为正确拼法,但同时也有拼作vivatta-cchadda (或vivatta-cchadda)的。所以「长部注释」《吉祥悦意》就明白写下了这个异读情形 (以下是依PTS :Sv 445,11 ad D II 16,24一句对应的缅甸版所拟构出来的「原初句」,标“*”表拟构,注意:此时还都是 -o结尾):
*(a) … etena ti vivata-cchado. Vivatta-cchaddo ti pi patho. (或Vivatta-)
【被释语】 【异读字】
就是说,vivata-cchado有个异读字,作Vivatta-cchaddo。后来又有抄经手发觉《长部》主流多作vivatta-cchaddo,于是改动「被释语」(lemma),成了:
*(b) … etena ti vivatta-cchaddo. Vivatta-cchaddo ti pi patho.
这样,造成了被释语与异读字一模一样的状况。于是有抄经手发觉不对,就把(b)的异读字换成vivata-cchado,成为(c)的写法。而另有抄经手则因为看到Sn 378c vivattacchaddqsi之类的例子,以为有-a的异读,于是把(b)的异读字换成vivatta-cchadda,成为(d)的写法,这时就产生了主格单数 -a的读法。这样,最初的异读主要是 -tt- (-tt-) 与 -t- 之间,以及 -dd- 与 -d- 之间,后来由于「连音的误判」而有了 -o与 -a的异读。
(c) … etena ti vivatta-cchaddo. Vivata-cchado ti pi patho. (PTS v.l.)
(d) … etena ti vivatta-cchaddo. Vivatta-cchadda ti pi patho. (PTS)
句(d)与(c)就是目前PTS版的情形。又有抄经手见到 -a的读法,以为这才是异读的主要部份,于是把(a)句的异读字改作vivatta-cchada而成为(e)。
(e) … etena ti vivata-cchado. Vivatta-cchada ti pi patho. (Be)
这就成立了目前缅甸版的读法。
【3.3.】解疏阶段与语尾-a的确立:《吉祥悦意古疏》的作者见到以上的(e)句,不明了原来本该是vivata- 与 vivatta- 之异,反而把目光摆在复合词的后部,而写下:
vivatta-cchada ti o-karassa a-karam katva niddeso.
也就是白纸黑字,明白解释为语尾 -o与 -a的异读。
【3.4.】文法书阶段与an-语基的产生:接着,Aggavamsa见到三藏中偶有 –a结尾的用例,又看到《古疏》这一条解释,便确定这个词有vivata-cchado与vivata-cchada二读,认为它可以如raja、brahma一般变化,于是成立了他的「a-/an-二语基说」。这样,语尾-a初因抄经手对连音的「误判」而崛起,成为众多异读的一个,后又受到《古疏》作者的青睐,凌驾别的异读而确立了突出地位,但此时还只是「a-语基」主格单数的异读身份。到了文法书阶段,则更得到Aggavamsa的「拔擢」,终于脱离旧属,别立门户,而成立了「an-语基」。Hinyber据此(an-语基说),更扩充解释,给 -cchada定出了来源 “-chadman”。 这样,巴利传统对于这个语尾,可说是一路「解」来,讹误连连。
【3.5.】抄经手的影响:由于Aggavamsa (胜种)在Saddaniti (《语法论》)中,明白教导an-语基,使得后来的抄经手把三藏的一些地方改为 -a (不管原来是否如此)。这样,这个语形又从文法书「蔓延」到三藏。文法家对抄经手的影响一直存在,Norman还举了另一例:在Kaccayana (迦旃延)的文法书中,「十二」一词拼作 “barasa”,可是这个「古形」在巴利三藏中已经完全消失,所有「十二」都换成了更加「梵语化」的 “dvadasa”,之所以造成这个结果,极可能是因为Aggavamsa在Saddaniti中教导说这两种语形都可以使用。这样,今天我们见到的三藏,早已不复昔日容颜,而是几经注释家、文法家、以及抄经手改妆易容之后的样貌了!
4. 结语:如何洞察与还原巴利的真貌
【4.1.】Saddaniti的编校者Helmer Smith早在1928年就提出了卓见,他在该书前言明白指出,解疏( tika)的作者与文法家必定给几个世纪之后的抄经手带来甚多影响。 一如前述,Norman自己在披读文献的经验中,确实印证了这一点。解疏作者有时误解了注释书(atthakatha)的原意,从而写下错误的疏解,接着这个误解或误读又「喧宾夺主」,通过抄经手,反过来取代了三藏本文的读法。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正确读法(-chaddo)在不同写本会出现纷繁多样的不同写法(-(c)cha(d)da)的原因。
【4.2.】诚如Helmer Smith所言,任何人想要穿透目前的巴利文本,见到其背后的真貌,就必须具备十二世纪缅甸与锡兰语言文献学的知识。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运用十二世纪以前的写本,这样才能免除文法家与注释家「梵语化倾向」的影响。拿此处语尾–a的问题来说,如果要确定它到底是原来的「古形」,还是经过「变造」之后的「异形」,就非依靠未受文法家影响的数据不可。但问题是,现存的巴利写本,早于十二世纪的,已经难以寻得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善用十二世纪之前的,巴利以外的其它传统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Norman论文中要乞灵于佛教混合梵语与耆那教文献的道理。
【略语表】
A Avguttara-nikaya, ed. R. Morris, E. Hardy, 5 vols., London 1885-1900
(PTS).《增支部》
Ap Apadana, ed. E. Lilley, 2 vols., London 1925-1927 (PTS). 《譬喻经》
Ap-a Buddhaghosa, Apadana-atthakatha, Visuddhajanavilasini, ed. C.E.
Godakumbura, London 1954 (PTS). 《譬喻经注释》
Be Burmese edition. 「缅甸刊本」
BHS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佛教混合梵语」
Ce Ceylonese edition.「锡兰刊本」
CPS Das Catusparisatsutra, Ernst Waldschmidt, Berlin 1952-1962. 《四部众经》
D Dighanikaya, ed. T.W. Rhys Davids, J.E. Carpenter, 3 vols., 1890-1911 (PTS). 《长部》
GV Gandavyuhasutra, ed. P.L. Vaidya, Darbhanga 1960. 《华严经‧入法界品》
Ja Ja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 ed. V. Fausbøll, 6 vols., London
1877-1896 (PTS). 《本生经》
Kv Kathavatthu, ed. A.C. Taylor, London 1894-1897 (PTS). 《论事》
Lal Lalitavistara, ed. Rajendralala Mitra, Calcutta, 1877. 《广大游戏经》
MAV Das Mahavadanasutra, Ernst Waldschmidt, Berlin 1953,1956. 《大本缘经》
MIA Middle Indo-Aryan. 「中期印度雅利安语」
Mp Buddhaghosa, Manorathapurani, Avguttaranikaya-atthakatha, ed. M.
Walleser, H. Kopp, 5 vols., London 1924-1956 (PTS).「增支部注释」《满足希求》
Mvu Mahavastu-Avadana, ed. Émile Senart, 3 vols., Paris 1882-1897. 《大事》
Nidd II Cullaniddesa, ed. William Stede, London 1918 (PTS). 《小义释》
PE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ed. T.W. Rhys Davids, W. Stede, London
1921-1925 (PTS). PTS版《巴英辞典》
Pj Paramatthajotika II, Suttanipata-atthakatha, ed. Helmer Smith, 3 vols.,
London 1916-1918 (PTS).「经集注释」《胜义光明二》
Pkt Prakrit.「俗语」
PTS Pali Text Society.「巴利圣典协会」
Sadd Aggavamsa, Saddaniti, ed. H. Smith, 5 vols., Lund 1928-1966. 《语法论》
Skt Sanskrit.「梵语」
Sn Suttanipata, ed. D. Andersen, H. Smith, London 1913 (PTS). 《经集》
Sv Buddhaghosa, Sumavgalavilasini, Dighanikaya-atthakatha, ed. T.W. Rhys
Davids, J.E. Carpenter, W. Stede, 3 vols., London 1886-1932 (PTS).「长部注释」《吉祥悦意》
Sv-pt Dhammapala, Sumavgalavilasinipuranatika, Linatthapakasini I, ed. Lily de
Silva, 3 vols., London 1970 (PTS).「长部解疏」《吉祥悦意古疏》或《显明隐义》(行文中也略作《古疏》)
大正 《大正新修大藏经》,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六年一月修订版。
【后记】本文是课堂上给同学讲习用的稿子,目的主要在于:(1) 引介西方语言文献学的一个处理手法,(2) 一窥巴利文献(及其它所谓「原典」)的可能问题,(3) 顺此实际体验「译典」所遭受的局限。至于这个问题(「大名声」还是「离覆障」?还是其它?)是否就此拍板定案?Norman运用的材料与提出的论据是否已经充足?该词在几个不同语本的演变情形是否果如文中所述?加之相关汉译的种种问题,凡此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处理,总之,这只是个引子,而不是结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