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
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
──以《清净道论》为主──
释见法
福严佛学院初级部
大 纲
一、 前言
二、 与初禅相应之心所
三、 略探各个心所生起之缘
(一) 信
(二) 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三) 惭、愧
(四) 无贪、无嗔、无痴
(五) 寻、伺
(六) 欲
(七) 精进
(八) 胜解
(九) 念
(十) 喜、悲
(十一) 中舍性
(十二) 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
四、 “遍一切心所”从“定觉支十一缘”及“不散乱”而增强
五、 初禅相应的三十四心所与修定前方便之次第
六、 结语
关键词:1. 初禅 2. 心所 3. 修定前方便
一、 前言
“定为慧的近因”,修定固然是学佛道路上必经之路,然而,若修定前的资粮还没具足,不仅修定过程事倍功半,而且无法得定,甚至生诸苦恼。有的还以为修定即学佛,而走入邪道却懵然不知。如《长阿含21经》云:
复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复有现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此名现在泥洹。1
有人以为入定即涅槃,持著这种邪见就成了学佛的大障碍。不得定,而急求定则苦恼生;得定,则邪见生。此二极端皆因为前行不具足所造成。
修定依何为前行?经中云:“净其戒、直其见,修习定与慧”2,可知修定的前方便不外乎身、口的清净及见解的正直纯正。忽略了此前行,也就是内心的素质还没与修定所要求的内心条件相应,结果修习起来当然难于进步。谈到心的素质,就与心、心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了。
《清净道论》对心与心所的说明很详细,同时其对于禅定修习的前方便的陈述也有很高的实用参考价值。依《清净道论》所说,与禅定相应的心所生起,必与其所陈述的定前方便有很大的关系。“数数习行缘”3就是说明通过修习,可建立起心所生起之缘。初禅相应之心所生起是果,修定前行是前因;以果溯因,笔者尝试依初禅之心所,回过头来探讨可能促成此心所生起的助缘,以便能更了解修习禅定所需的心理准备。
二、 与初禅相应之心所
在南传阿毗达摩论中,精神作用被分为心、心所两种。其中,心所有四类五十二个。四类心所为:遍一切心心所﹝七个﹞、杂心所﹝六个﹞、不善心所﹝十四个﹞及美心所﹝二十五个﹞。4在五十二个心所当中,笔者采用了三十四个与初禅相应的心所来探究。为何选择初禅为代表?初禅是根本禅的第一阶段,并且依据《清净道论》,它含括了入定后所有的三十四个心所。约探讨的方式而言,对此三十四个心所中除去七个遍心所,其余的二十七个,笔者将逐一探讨其促成的可能因缘。由此希望能在禅修时期或日常生活中,可渐渐地培养此心所。为何遍心所不详探讨?文后将对此作交代。除了七个遍心所,与初禅相应的心所如下:
信、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寻、伺、欲、精进、胜解、念、喜、悲、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
对于心所的阐释,诸巴利论师采用了四种鉴别法以区别之。这四种鉴别法即是通过掌握各个心所的相、作用、现起、近因,来达到认识心所的目的。此中,一、相(lakkhaNa),它的特相;二、作用(rasa,亦作味),它所执行的任务(kicca)或所获得的成就(sampatti);三、现起(paccu-paTThAna),它呈现于(禅修者的)体验的方式;四、近因(padaTThAna),它直接依靠的近缘。5同样的,笔者将借用此四种鉴别法以方便诸心所之探讨。
三、 略探各个心所生起之缘
(一) 信 (依“四预流支”及“厘清修习概念”为缘)
信的特相是信任,作用为净信,现状为不玷污或信解,而其近因是:缘于起信之事,或四预流支。6信是五根之一,故在修定方面,它是很重要的。如何促进此“信”心所的生起?就其近因来探讨,四预流支即是“信”的生起因缘。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四预流支的实践实可生“信”。
在《清净道论》中的〈说取业处品〉中,提到“亲近教授业处的善友”:先选择可教导二种业处(一切处业处及应用业处)之善士。若有这样的善士可把业处的经验传授予学生,学生对其方法也更有信心。其次,关于亲近善士时应具有的态度,《清净道论》中提到各种礼仪。在面对阿阇梨时应“作正务”,即为老师服务。对老师更强调要有恭敬心。请问正法或业处时要有谦虚的态度,及耐心的学习。7这样的前方便,不单可调柔自己的慢心,更能使心正直并使心好乐于对业处的修学。同时,也可通过恭敬心而增进对老师的信任。由此而促进信心所的培育。这也正如《中阿含54经》的道次第所陈述:
……亲近善知识,恭敬顺语,乐见贤圣,乐闻正法,观法义,受持法,玩诵法,观法忍,生信……。8
对善士恭敬,自然对其所教的业处起好乐心及信心,由此生“信”。
从情感之“信”的培养,要再提升到理智的“信”,就是对修定的知见建立了。修定的知见建立,可依三方面探讨:(一)确认“慧地”-对蕴、处、界等真实法的认知;9(二)确认发心的正确-即为出离三界,或依四弘誓愿而发心;10(三)确定修道的次第-即对下手处一直到涅槃所要路过的次第。11前者要求行者在理论上厘清其修学的下手处。中者则为行者指引方向,而后者则把下手处及目标连接起来。如此一来,整条修习的道路都清楚了,在中间出现的烦恼及障碍也自然晓了如何去面对。依这样引申出来的“信”心是很坚固的。因此,亲近善士、厘清修习概念能作为“信”心所生起的因缘。
(二) 身12、心柔软性,身、心正直性
(依“善士”及“正确发心”为缘)
若亲近善士的态度恳切,其实也同时可促进其他心所的增长。关于“身、心的柔软性”,在《清净道论》中,“身”指的是心所;身、心为“受想行识”四蕴。此二个心所都有“寂灭身心强情(可能是“顽强”)13的特相”及“破除身心强情的作用”。通过对善士的服务、敬从,而使自我的强情之心调柔,这也正是此二心所生起的助缘。此二心所也正能“对治使身心强情状态的见与慢等的烦恼”14。
至于“身、心正直”的心所,此二心所都有“身心正直”的特相,有“破除身心歪曲的作用”,“他们是对治使身心成歪曲状态的谄与诳等的烦恼”。“诳”是矫现有德,“谄”是曲顺时宜。15此二烦恼的对治,也是可从亲近善士及听闻正法而来。以诚恳的心态亲近善士,犹如将自己“舍与阿阇梨”的心情而作此说:“尊者!我今把自身供献与你。”16这都是《清净道论》建议的修定前方便。也正是如此做才可令“身、心柔软及身、心正直心所”生起。除此之外,要通过离谄、诳来使“身、心正直”心所生起,也离不开听闻正法及知见建立。如前所说,若有正确的知见,对修定的下手处(慧地)、发心及次第都肯定后再来修,就可谨慎提防那为名闻利养而修定的心生起。无此“自私”的心,则谄诳心不起,“身、心正直”心所也能生起。17
(三) 惭、愧心所 (依“持戒”及“正知正见”为缘)
“惭、愧的特相为厌恶及怖骇于恶行”;二者各以“尊重自己及尊重他人”为近因18。守护戒即是尊己重他之具体实践。因为有惭愧,才能守护戒;护戒又能促进此二心所生起。正如《长阿含20经》中云:
具诸戒行,不害众生于刀杖,怀惭愧心,慈念一切,是为不杀……。19
惭愧心也是诸经中强调的修道前行。20此二心所之生起,在《杂阿含749经》(大正2,198b)云:“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此中,“明”是相对于“无明”而说。即具备正知正见,离于无明烦恼而持戒时,惭愧心随生。这里也因此再强调:“慧地的确定、发心的正确及次第的肯定”的重要性了。依于正知正见,“净其戒”,日日对戒行作反省,乃至“见微小罪而起大布畏”,此乃惭愧心所的生起因缘。同样的,惭愧心所生起后,又能成为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源。21如此一来,辗转行之,善法增长。
(四) 无贪、无嗔、无痴心所生起之缘
此三心所皆为“一切善的根本”。“无贪”心所“能于所缘有不贪求或不执著的特相”;“无嗔”有不激怒或不反对的特相;“无痴”有通达如实性或通达无过的特相。22此三心所,可以通过以下修定前行的实践来培养:
1. 无贪 (依“方便离欲”及“根律仪”为缘)
“初禅之获证,只有从断除诸欲而来”。所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23可见离欲对禅定的修习是多么的重要。同时,离欲也可令行者舍离贪而使无贪心所生起,所谓“欲”为“贪性之因”24故。要作何前方便才能使离欲具足呢?《清净道论》提供了很多方便,如“舍离不适合于修定精舍,住于适当的精舍”25;乃至“破除十种障碍中的住所、家、利养、旅行、亲戚、神变等”。或直接依“呵五欲”为此前方便。26要做到呵五欲(色、声、香、味、触)而使无贪心所生起,“根律仪”的实践是很重要的。对于根律仪的实践,应该要到达甚么程度呢?如《杂阿含241经》中说:
宁以火烧铁锥而烙于眼,不以视色兴起乱想……以耳、鼻、舌、身于声、香、味、触亦复如是。27
所以,生活中若能正知正念而守护根门,呵五欲,即可对无贪心所的生起有很大的帮助。再者,于饮食知节量;不贪著睡眠也正是呵五欲,修无贪心所的方便了。
2. 无嗔 (依“十种行”及“慈想”为缘)
“无嗔”心所是“以温和的状态”为近因。《清净道论》中有列出“十种行”,其中九种为“如理作意”。第十种则以行布施来对治嗔心的生起28:
(a) 观察嗔恚之过患及忍辱之德。
(b) 忆起佛陀之所教:“若人切断他的四肢……他若起嗔意,他不是我教的实行者”。
(c) 随念(令自己生气的人)的寂静遍净之法而取信乐,即念其身、口、意或其中可信乐之行来折服自己的嗔心。
(d) 思惟为何自己因他人而忿怒。
(e) 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自作业29。
(f) 忆念导师(世尊)宿世所行之德。
(g) 思惟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每一众生都可能是自己的父母、亲人等。
(h) 观察慈心可为自己带来的十一种功德30。
(i) 依十八界分析所缘,再观察自己是对那一界而忿怒。
(j) 行布施于令自己起嗔心之人。
依以上的十法,渐次的运用以灭除自己的嗔心,乃可令身心温和。
除此之外,在亲近善士的一缘中,乃是要亲近可教授一切业处的善士。何谓一切业处?即慈念、死念、及不净想。依慈念的修习正好可培养无嗔心所;而不净想亦培养无贪心所;死念:“我必然会死”,如此想念而断除邪求,更加增长自己警惕之心,以便不迷恋生活。31这更反映出死念能令无贪心所乃至无嗔心所生起。
3. 无痴 (依“择法觉支”及“如理思惟”为缘)
“无痴”心所生起的近因为如理作意。相对的,“痴”心所的作用是“不通晓或覆蔽所缘的自性。”32依此而推论,无痴心所的生起,同时也是痴心所的折服,方法为如理思惟。如理思惟的训练,约修习禅定而言,不离于前述之慧地、发心及修道次第知见之掌握。依此为前方便,加上“择法觉支”的训练,即可提升无痴心所。如何是择法觉支之训练呢?
诸比丘!有善、不善法;有罪、无罪法;劣法与胜法;黑、白分法。常常于此等法如理作意,这便是使未生的择法觉支生起的原因,或为已生的择法觉支令其增长、广大、修习而至于圆满。33
简而言之,无贪、无嗔、无痴心所,此三心所是“一切善的根本”。而定心是必然与善心相应的。所谓:“善心一境性为定”34。此三心所的生起,多赖于实践修定前方便时,多作如理思惟以调伏内心的烦恼,以便使身、口、意行趋向于善。
(五) 寻伺心所(依“择法觉支”之训练及“调心等法”为缘)
“寻”是思考的意思,它的特相是专注于所缘及以引导心向于所缘为现状。“伺”是伺察,即深深考察的意思。以数数思惟于所缘为相、及令心继续(观察于所缘)为现状。35此二心所的近因同样是以所缘为目标。唯有入安止定,才可真正的提升此二心所至寻、伺禅支的境界。然而,“寻、伺”不离思惟,36故正确的思惟可提升此二心所的力量。如何作正确思惟呢?这就是择法觉支的训练了。如同之前所述的择法觉支训练,37加上以下的因缘,可令择法觉支生起,38也可令“寻伺”增长。
(a)清净事务(身内、身外之事务)。
(b)诸根(五根)平等而行道。
(c)远离恶慧的人。
(d)亲近有慧的人。
(e)观察深智的所行境界(即闻思关于蕴、处、界、谛、缘起及空等
的经典)。
(f)专注于“慧或择法觉支”。
(g)多询问 “十论事”39。
依此训练思惟,再加上多思惟忆持如“九住心”40 及“七种作意”41的调心方法,可令寻、伺心所契向禅定的修学。
(六) 欲心所 (依“如理思惟”及“离家出家”为缘)
这里所谈的“欲”,并非指五欲。以心所而言,“欲”即“希望去做”的意思。它有“遍求所缘的作用”,并以希求于所缘为近因。42约修定的欲心而言,要如何“希求”才可令欲心所生起以便对禅修不断的有动力?《清净道论》云:“对于离欲及超越一切苦的方便出要而生希求,随念于佛法僧之德而生喜悦想:‘此乃一切诸佛、辟支佛、声闻所实行的出要之道。’”并对此行道生尊重想:“诚然以此行道,我将享受远离之乐。”43常依此而想,欲心所自然生起。除此之外,已生起的欲心所,可更加的提升,如《瑜伽师地论》中云:
闻正法已,获得净信。得净信已,应如是学:
在家烦扰,若居尘宇。
出家闲旷,犹处虚空。
是故我今,应舍一切妻子眷属,财谷珍宝。
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
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圆满。
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44
这里所指的不外乎舍家出家,强调出家乃实修正道之途;这才更具体的提升对修道的欲心所。
(七) 精进心所 (依“十一因缘”及“听闻询问”为缘)
欲心所的延续,应是精进心所的效应了。然而,光只有欲心所,而精进心所力量不足,也是起不了具体作用的。顾名思义,精进心所有“努力”的特相。此心所是以“怖畏、或以会起精勤的故事为近因。”45怖畏乃是通过闻法而深信轮回之苦,而对生老病死起怖畏,进而努力修行;或通过在生活中,观察所亲近之善士的行为。当了解其用功办道之志趣时,自己也受影响而精进。《清净道论》提出十一因缘可令精进心所生起:46
(a)观察恶趣等的怖畏。
(b)见于依精进能得证世间、出世间的殊胜功德。
(c)如是观察:“我当依于佛、辟支佛、大声闻所行的道路而行;并且那都是不可能以懒惰去行的。”
(d)受人饮食的供养,当思惟布施之人将以彼而得大福果。
(e)应这样观察佛陀的伟大:“佛陀是勤精进的赞叹者,他的教理是不可否认的,并且,对于我们有很多利益;唯有以恭敬的心行道,实无有他。”
(f)以光明想而作意,变换威仪及露地住而习行等,除去其昏沉和睡眠。
(g)远离懒惰之人。
(h)亲近勤于精进的人。
(i)观察四正勤。
(j)专注于精进觉支。
除此之外,《瑜伽师地论》建议以“恭敬听闻、勤加请问”正法来对治不精进修习的心。47此皆为精进心所生起之缘。
(八) 胜解心所 (依“理解确信”及“四种作意”为缘)
胜解即“信解”。有“确信”的特相,“不犹豫”的作用;“决定”为其现状;以“确信之法”为近因。它于所缘是“不动的状态”。48可见此心所的生起有赖于之前所述的“信心所”。约修定而言,此胜解应以六种行相为具足:“定的胜解、定的尊重、定的趋向及涅槃的胜解、涅槃的尊重、涅槃的趋向”。并确信“不论过去、未来及现在的四双八辈乃至佛陀,都是依此六种行相而各自得证胜位的。”49是故,胜解心所乃是在“信”的基础加上听闻正法及如理思惟的实践,方可令其坚固。
虽然,修定的胜解心所,专指对所缘相的胜解,然而,日常生活中若能调伏“不胜解”的“优柔寡断”习气,对修定时要摄取所缘是有很大帮助的。《百法直解》云:“不为他缘引诱改转”为胜解的业用。50如何不为他缘所转并有胜解心所呢?这样的内心调练,可参考《瑜伽师地论》:
我今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何等为四?一、调练心作意,二、滋润心作意,三、生轻安作意,四、净智见作意。51
(a)调练心作意:当心有“可厌患法”(不善法)生起时,“令心厌离”于它。
(b)滋润心作意:当心有“可欣尚法”(善法)生起时,当令心欣乐于它。
(c)生轻安作意:随时察觉心有善或不善之法,随时令心欣乐或厌离于彼。由是对治身心一切烦恼,身心就得轻安。
(d)净智见作意:重覆(a)至(c),令心安寂,“于法观中修增上慧。”
由此可知(d)为心一境性时方可发挥的作意。但约修定前行而言,(a)至(c)有助于修学者远离于“他缘”,而令心“欣尚”于所缘。时时如此训练,心对于所缘之胜解是可培养的。对此所缘之胜解,有助于恒常忆持所缘之习惯的培养。
(九) 念心所
(依“破除妄念五法”、“身行念”(身随念)及“忆持”为缘)
前面的寻伺、精进、胜解心所可令心投向并习惯于所缘。但真正能令修定具足的功臣则非念心所不可。因为“念能应用于一切处”。“心常以念为依止,以念守护其现状,以及无念则不能策励抑制于心”,来平衡五根。52并且“如果失念者及不正知者,即近行定也不能成就,何况安止定?”53可见念心所对于修定是多么的重要。
念即忆念,有不忘失的作用;以守护为现状;以“坚固之想”或“身等念处”为近因。54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此念心所的功能以作为“定前方便”的修习呢?应思惟五蕴、住不散乱、当一其心、专精护持。思惟五蕴者,则以四念住为下手处。依四念处(若身、若受、若心、若法)为所缘而专心观察于彼,常令心不散乱,护此念似护油钵。如此一来,散乱之习惯将减弱而正念即能培养起来。正如Ledi Sayadaw说:当保持“身行念”(身随念),常加于修习,当世或来世即可入流。55
如何能够住不散乱而“一其心”呢?佛陀在《除妄念经》或《除寻经》中有教导“五种法”以对治妄念:56
(a) 作意“其他对象”(不作意“恶念”)。
“恶念”者为一切与贪、嗔、痴相应之念。“其他对象”者,为与佛法相应的五项依止,即:
(i) 依照导师(世尊)的指导而生活起居。
(ii) 学习佛法。
(iii) 研究佛法的义理。
(iv) 在适当的时候听闻佛法。
(v) 探讨什么是因,什么不是因。
(b) 思惟恶念所带来的危险。
(c) 努力的把恶念忘掉。
(d) 作意于去除恶念的来源-“生起这些恶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助缘是什么?”类似这样的思惟。
(e) 以决心击败恶心-“即使身上的血与肉干枯,只剩下皮、腱和骨,我也要战胜恶念”。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依以上五法对治妄念,勤行于“身行念”(身随念);正念之心将强化。除此之外,在修习禅定前若能像《清净道论》建议的方法:先作意才执取业相,对修定的念力必定会有帮助。该如何先作意才取业相呢?如《清净道论》云:“瑜伽者应当谛听(老师的教导)而取于相。所谓‘此为前句,此为后句,此为义理,此为其意旨,此为譬喻’等的行相,一一忆持于心。”57依如是作意而“善取、善忆持,善坚定于彼相”;并“见于相之功德,作珍宝想,于心尊重。”最后生起“喜爱,集结其心于所缘之相:我今以此行道,诚将脱离老死。”58依这样的方法令心调整于单一的所缘相,其结果是对于所缘之念心所增强而相应于禅定的修习了。
(十) 喜、悲心所 (依“十一因缘”及“发慈悲心”为缘)
“喜”以“喜悦”为相,无嫉为其作用(味),“不乐的破坏”为现起,“见有情的成功”为足处,“不乐的止息”是它的成就。“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不堪忍他人苦”为味,“不害”为其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怙”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59
对于“喜”心所的培养,可参考《清净道论》中对“喜觉支”生起的十一缘之说明:60
(a)佛随念(念佛陀之功德)。
(b)法随念。
(c)僧随念。
(d)戒随念。
(e)舍随念(也是施随念)。
(f)天随念。
(g)止息随念。
(h)远离粗恶的人。
(i)亲近慈爱的人。
(j)观察于信乐的经典。
(k)专注于喜觉支。
前六者为六随念,亦是使行者对佛陀的教化起信心的行法。也就是依以此“随念”的力量,加上思惟于“八种悚惧之事”:生、老、病、死、恶趣之苦、过去的轮回苦、未来的轮回苦,及现在的求食之苦,61而使心喜悦起来。此为喜心所增长的助缘。
如何培养悲心所呢?“悲心所”因“不害”而生起,若多加一缘,即可强化此悲心所。此一缘为何?笔者在此参考印顺导师的意见:“要存著慈念,就是利乐众生的意念来修定。”62也就是一开始修定时,其发心已是以慈悲为主。即发现有情众生因心染著于五欲,散乱并放逸,造种种恶业。没禅定的基础,不但不能救他,连自救也不能,所以发心修习禅定。如此一来,在日常生活中越是见到身旁的众生受贪嗔痴的束缚,内心就越想充实自己以便助他。这样实践,悲心所即油然生起。《清净道论》建议通过观察以下之所缘来令悲心生起:
可怜、丑恶、境遇极难、逆境、恶运、穷人、饥饿常带乞食之碗在前者、生在孤独堂中者、手足常集蛆虫者、常作呻吟之声音。63
(十一) 舍心所 (依“五缘”及离“错误之舍心”为缘)
舍心所亦为“中舍性”,是对于诸法抱著中立的态度。以“中庸的状态”为现起。64其足处为“见业为所有”。“见业为所有”的意义为何?即:“诸有情是自己业的主人,他们随业力而成幸福,或解脱痛苦……。”65以此“足处”为基础,可再学习“使舍觉支生起的五缘”66:
(a) 中庸的对待有情。
(b) 中庸的对于诸行。
(c) 远离对于“有情”和“诸行”爱著的人。
(d) 亲近对于“有情”和“诸行”中庸的人。
(e) 专注于舍觉支。
从以上可见,此舍心所是相应于“对有情众生”而说的,即它的所缘是有情众生。虽然还有对于其他所缘的舍(十种舍),然而,笔者藉此“对有情众生”之舍,来谈修学舍心所是因为它是相应于修菩萨道的舍波罗蜜。除此之外,为了令舍心所生起,在修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相似”的舍行以避免误入歧途。如:
显现为对各种好恶目标无动于衷的不醒觉(失念)是具有误导性的。
不愿意修善(的舍)也是会欺骗人的,懒于行善也会伪装成舍心。
因此我们应该小心,以免受到伪装成舍心的愚痴或懈怠欺骗。67
依于有情为所缘(包括自己),忆念起有情皆为自己之业的主人,同时也作如是想:“无论苦乐与毁誉,我都有如一个平等的尺度。”、“有些人伤害我,有些人帮助我,我对他们的态度都是同等的。”68依如此而修习,在任何时候都在培育舍心所了。69显然,菩萨是“舍”掉对有情的烦恼及业,而非“舍”对有情行于善业。
(十二) 身心轻安、轻快、练达、适业性
(依喜心、轻安觉支及“执持一所缘”为缘)
身心轻安有“寂灭身心不安”的特相;有“破除身心不安”的作用;以身心的“不颤动及清凉的状态”为现状。它们是对治使身心不寂静的掉举等烦恼的。70身心轻快性有“寂灭身、心沉重状态”的特相,有“(名)身、心不粗重的状态”为现状。身心练达性有“(名)身心健全”的特相,以“无过失”为现状。身心适业性有“寂灭身心不适应状态”的特相,以“(名)身的把握所缘成功”为现状。此四者皆以“(名)身心”为近因。71所以它的生起是要经过心之调练的。前二者能对治“身、心”的沉重烦恼(掉举、惛沈及睡眠);中者能对治使“身、心”过失的不信(疑);后者能对治“除了掉举、惛沈、睡眠、见、慢等”以外的诸盖(贪、嗔),72可见此四者为五盖的对治。推而论之,五盖的调伏也即是此八心所的生起。虽然如此,针对身心轻安而言,《清净道论》有提供轻安觉支生起的七缘来作参考:73
(a) 受用殊胜的食物。74
(b) 受用安乐的气候。75
(c) 受用安乐的威仪(如结跏趺坐、正直其身)。76
(d) 用中庸的加行。
(e) 远离暴恶的人。
(f) 亲近于身轻安的人。
(g) 专注于轻安觉支。
再者,“(名)身、心”的轻安之成就,可从“五种喜”的成熟开始。五种喜77为:小喜、刹那喜、继起喜、踊跃喜、遍满喜。这正表示喜、轻安心所是相互影响的。所以要培养身、心轻安之心所,喜心所得先生起。
再者,昏沉的对治是身、心轻快心所的功用。此二心所的生起有赖于心的策励功夫。如何策励心以令此二心所生起呢?《清净道论》中建议以精进、择法、喜觉支的如理作意来提升此二心所的作用。78简而言之,此三觉支的生起,即能令身、心轻快心所生起。针对此三觉支生起的助缘,上文已有提到,在此略之。
对于身、心练达性之心所的生起,笔者以为它与“数数习行缘”有很大的关系。所谓:“前前诸善法,对于后后诸善法,由数数习行缘为缘。”79要如何使此二心所生起,并且能发挥它们的功能,以便行者能健全操作于所缘的专注及破除对所缘的不信?方法还是不断的练习专注于所缘相。通过重复的练习而使心“熟悉”于所缘,那么此心所即生。
同时,不断的重复练习专注于所缘也是令身、心适业性之心所生起。因为它的现起为“成功的把握所缘”。实际上,应如何操作才能成就此心所呢?笔者参考《瑜伽师地论》:“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80也就是不断的忆念专注于前后相似的所缘境(同分所缘),无散乱行,并无缺无间(流注);同时,也远离一切所缘境以外的境(无罪)。由此而使心相续于“极安稳熟道”之处。这样的训练,即可熟悉的把握所缘境,如此一来,等持之心也就生起了。
简言之,身心轻安心所的生起是可以通过喜心所的具足来成就。而身心轻快心所则能以精进、择法、喜,三觉支的培养而生起。后四心所(身、心练达性与适业性)是要在执持一所缘为业处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专注于同样的所缘而生起。行者若能成功的生起此八心所,他也就能降伏五盖的。同样的,若在日常生活中行持于“弃五盖”的作行,则有助于此八心所的生起。
四、 “遍一切心所”从“定觉支十一缘”
及“不散乱”而增强
遍一切心所有七个:触、作意、受、想、思、一境性及命根。此名为遍一切心所,是因为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会生起。81由于它必然生起的原因,笔者在此只略述能强化这些心所的助缘-专注。只要心、心所常习惯专注于要专注之所缘,此七心所将强化。一般人因为常住于散乱地,所以此“七心所”不得发挥。要训练心习惯于专注的状态,可参考定觉支生起的十一缘:82
(1) 清净事物。
(2) 于相(所缘相)善巧。
(3) 诸根(五根)平等而行道。
(4) 适时抑制于心。
(5) 适时策励于心。
(6) 用“信”和“悚惧”使无兴趣之心而生喜悦。
(7) 对于正行不干涉。
(8) 远离于无定之人。
(9) 亲近有定之人。
(10) 观察“禅”与“解脱”。
(11) 专注于定觉支。
也唯有通过对治散乱,此“七心所”才可强化。此“七心所”之强化,尤其是思心所,可引导“正知”的提升。正知有“不痴”的特相,而“能作‘选择’”是它的现起。83要知道自己当下之心处在于何种状况,应作何种调整(抑制、喜悦等),这都是正知的作用。可见正知就是“简择善不善法”的努力。若心散乱,正知则不得而生。遍一切心所的功能也因为有太多散乱之所缘才不能被强化。
五、 初禅相应的三十四心所与修定前方便之次第
前述各个心所的生起,其实也不是单独的,它们都相互有关联。就如一善心生起,十九个“遍一切善心所”及“遍一切心所”也一定同时生起的。84此文也只是依于每一个心所的特性来探求其成就的因缘,以便能理出一条“定前方便”修习的次第。此次第为何呢?先一睹诸心所及令其生起的“缘”。
心所
能令“心所”生起的“缘”
信心所
亲近善士,恭敬顺语;
立定“慧地”的认识,确定“发心与次第”。
身心柔软、
正直心所
为“善士”作务,调息慢心;
确定“慧地”、“发心”与“次第”而离于“因地不正”的发心,以便避免“谄”及“诳”之心。
惭愧心所
净其戒,向于“明”而学习。
无贪嗔痴心所
护诸根、离欲;
以如理作意而制嗔及痴;
修慈念及择法觉支。
寻伺心所
择法觉支,忆持调心之法。
欲心所
如理作意,离家出家。
精进心所
如理作意,恭敬听闻、询问。
胜解心所
信,闻正法,
如理作意,修“四作意”以调柔心。
念心所
学习“身行念”(身随念),依“五法”对治妄念,如理作意,忆持圣言。
喜、悲心所
信心、如理作意;修慈悲想。
舍心所
如理作意、
远离“不中庸人”及“错误舍心”。
身心轻安、身心轻快、
练达性、适业性心所
培养“喜”,
执持所缘(业处)而数数习之。
遍一切心所
住不散乱地,培养正知,适时调心。
总观以上之心所,修定前方便之次第可略述如下:
先亲近善士,与彼共住时可调柔自己的心。并依恭敬心而培养起“信心”及对业处起信乐之想。也可通过如此而了解善士之所以是善士的原因。从而激发起“精进”修道心。
通过亲近善士则得以听闻正法,从而认识慧地、发心及修道次第,进而厘清自己修行的道路,以便增强修道“信心”。并且从善士处听闻正法,可以安全的习于业处。
再者,因持戒发现自己身、口、意之不圆满,从而生起“惭愧心”。有“惭愧心”便能更精进不放逸的修学,同时激起对“护六根”的确信而行之于离欲之生活。
听闻善士的引导后就马上实践于修行生活,这也就是不断的在运作闻及思慧了。通过“信心”的加强,培养正知,提升“如理作意”及“调制心”,再依于身、口、意之善行常习于“身行念”(身随念),破除散乱心,如此一来,五盖即被调伏而心也向于定的修习。
以上所谈修定前方便之次第,简列如下:
亲近善士→恭敬顺语→为师作务→调柔身心→闻正法→确立慧地、发心及次第→具足信心→持戒→生惭愧心→护诸根→离欲生活→思惟法义→学习业处→行于“身行念”(身随念)→破除散乱→远离五盖→正念正知→不断修习于业处
六、 结语
依据南传阿毗达摩的分类,初禅相应之心所的类别,也正与欲界善心心所的类别相似;不同的是两者间心所的势力有强弱之别。所以,初禅相应之心所应是善心之提升。心所的生起不离于色法及其相应之名法,因此,定前方便之修习必然与心所的生起相应的。了解“与定相应之心所”而再回头看修定的前方便,不但有助于行者把握其修学的方法次第,更能使行者肯定古德所建议的“定前方便”是实在有用的。除此之外,行者在筹备修道资粮时,对于自己所修的身、口、意行能更有方向,以便一切的作行都符合于心所的发挥而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已。了解了这一点,修定资粮的筹备过程也将是一种身心行为的训练与调治。如此一来,日常的生活也就是修行了。
参考书目
一、原典
1. 《长阿含经》22卷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1册,No.1。
2. 《杂阿含经》50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大正藏第2册,No.99。
3. 《增一阿含经》51卷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大正藏第2册,No.125。
4. 《瑜伽师地论》100卷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正藏第30册,No.1579。
5.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16卷 (安慧菩萨糅,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No.1606。
6.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10卷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大正藏第46册,No.1916。
7. 觉音著,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槟城,The Penang Buddhist Association,1998年5月。
二、现代人著作
1. 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高雄,正觉学会,民国八十九年元月。
2. 帕奥禅师著,《菩提资粮》,高雄,财团法人净心文教基金会,民国八十八年十一月。
3. 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敬法比丘(英译中),《南传菩萨道》(下),高雄,正觉学会,民国八十九年二月。
4. 简金武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台中,青莲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十一月。
5. 杨郁文著,《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民国八十六年。
6. 吕胜强编,《妙云华雨的禅思》,台北,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民国八十七年四月。
7. The Requisites Of Enlightenment, Ledi Sayadaw, Sri Lank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2nd Printing, 1983.
1 《长阿含21经》(大正1,93b11)。
2 参阅《杂阿含624经》(大正2,175a);杨郁文《阿含要略》173页。
3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501页。
4 参阅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57~60页。
5 参阅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6~7 页。
6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29页。
7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92~93页。
8 参阅《中阿含54经》(大正1,489c28),《阿含要略》018页。
9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08页
10 参阅《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1上 (大正46,476a~b)。
11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08页。
12 此“身”指的是名身(kAya):诸相应心所之整体。基于它们是整组的所以才称为“身”。参阅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73 页。
13 身心强情指的是心、心所的僵硬性。导致心、心所僵硬的因素是邪见或我慢。参阅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73 页。“强情”﹙thambha﹞有僵硬性、傲慢、顽迷等的意思。参阅水野弘元著《パ一リ语辞典》,春秋社发行,1997年。
14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15 参阅简金武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156~158页。
16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04页。
17 参阅简金武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156~158页。
1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29页。
19 参阅《长阿含20经》(大正1,83c);杨郁文著,《阿含要略》056~057页。
20 “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见、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参阅《杂阿含经》(大正2,96b15~23);杨郁文著,《阿含要略》033页。
21 “世间若无有,惭愧二法者,违越清净道,向生老病死。世间若成就,惭愧二法者,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杂阿含经》(大正2,341a1~4)。
22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23 参阅《大集法门经》(大正1,228b29~c2);《清净道论》(简体版)126~127页。
24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6~127页。
25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12页。
26 参阅《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2上 (大正46,484a)。
27 《杂阿含241经》(大正2,58a7)。
2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68~279页。
29 “自作业”意思指:自己是造业的主人,自己是自己业报的继承者。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73页。
30 十一种功德者:安眠、安寤、不见恶梦、为人爱敬、为非人爱敬、诸天守护、不为火烧或中毒或刀伤、心得迅速等持、颜色光彩、临终不昏迷、不通达上位而得梵天界。《清净道论》(简体版)278页。
31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90~91页。
32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3页。
33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0页。
34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78页。
35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8~129页。
36 参阅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64~65页。
37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0页。
3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0页。
39 十论事者:少欲、知足、远离烦恼、无著、精勤、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49页,注17。
40 九住心者: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参阅《瑜伽师地论》卷23 (大正30,450c~452a)。
41 七种作意者: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作意。参阅《瑜伽师地论》卷33 (大正30,465b29~c2)。
42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1页。
43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14页。
44 参阅《瑜伽师地论》卷21 (大正30,397a)。
45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28页。
46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0页。
47 参阅《瑜伽师地论》卷30 (大正30,457c)。
4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1页。
49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05页。
50 参阅简金武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71页。此书中的引文来自《百法直解》。
51 参阅《瑜伽师地论》卷30 (大正30,449c~458c)。
52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19页。
53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43页。
54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29页。
55 “身行念”也是[Body Contemplation (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the ability of placing one's attention on one's body and its postures for as long as one wishes throughout the day and the night at all working hours....Those who enjoy mindful Body Contemplation (kAyagatAsati), enjoy the Deathless (NibbAna),《The Requisites Of Enlightenment》by Ledi Sayadaw, p.40~41。
56 参阅帕奥禅师著,《菩提资粮》41页。
57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89页。
5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13页。
59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89页。
60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1页。
61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2页。
62 参阅吕胜强编,《妙云华雨的禅思》39页。
63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85页。
64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1页。
65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89页。
66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2页。
67 参阅明昆大长老著,敬法比丘译,《南传菩萨道》(下)256~257页。
68 参阅明昆大长老著,敬法比丘译,《南传菩萨道》(下)261页。
69 参阅明昆大长老著,敬法比丘译,《南传菩萨道》(下)254页。
70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71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72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73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2页。
74 参阅 “食物”及“时节”,《清净道论》(简体版)117页。
75 同上。
76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44页。
77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30页。
7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19~420页。
79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501页。
80 参阅《瑜伽师地论》卷21 (大正30,450b~c)。
81 参阅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59 页。
82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2页。
83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43页。此中“选择”一字,原字为pavicaya(巴利P.T.S.底本163页),义为简择、思择。或pravicaya(梵)。《瑜伽师地论》中提到的四种毗婆舍那(大正30,451b),其中的“最极思择”梵译为pravicinoti,而pravicaya 则有“简择、最极简择、思择”等义。又,《解脱道论》对正知的说明:“云何为智?知解为慧,是正智,此谓为智。……问:智者,何相、何味、何起、何处?答:不愚痴为相,缘著为味,择取诸法为起,正作意为处。”(大正32,419b17~24);同《清净道论》(简体版)153页,注110。可见正知与慧观有很密切的关系。
84 参阅菩提比丘著,寻法比丘汉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70 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