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否迷信
佛教是否迷信
“佛”或“佛陀”,是印度梵文BUDDHA译音出来的名词,它的意思有三︰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圆满。“自觉”是说自己能觉悟;“觉他”是说不单自己觉悟,并且化导他人,令他觉悟;至于“觉行圆满”,是说自己觉悟,又觉悟他人,这二种德行,已到了圆满无缺的地步。
佛教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晚近西洋文化传入中国后,被许多人认为是迷信的宗教。他们看了装金的佛像,听到了木鱼钟磬声,就说佛教是崇拜偶像。那知道佛教的一事一物,都有理论的根据,只是这种理论非经一番探究,不易明白。梁启超先生说︰“佛教是智信,而不是迷信。”佛教的信仰,是指信仰宇宙人生的真理。
佛陀对我们说︰“人人都有佛的智慧德相,因为人被欲念所蒙蔽,不能证得,所以长受诸苦,无从解脱。”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是说不仅人与人之间平等,佛与佛之间平等,就是人与动物,也是平等。而且“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仅有情平等,心法与色法,因法与果法,无不平等。众生所以有差别相者,因为迷失了本性,实则各各本性,依然平等,未尝改变。万事万物,皆从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其体本无自性,所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何谓科学?简单的说,科学是分科的学问,是对每一种事物的相互关系,作有系统的研究,经过实验,造成公式,从公式得来的结论,就不是主观的臆测。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外乎探讨和归纳二种。探讨则是从已知的公理,或已证实的规律,再推求未知的理论。归纳是从种种事物的变化,求得共同遵守的规律。
佛教的因明,认为事物的真相,必须远离烦恼与所知二障,方能显现。所以,因明学的三支式与科学的三段论法,虽然次序相反,结果则是相同。三段论法是从“大前提”,“小前提”,最后得到“结论”。因明是先出“宗”,次出“因”,最后出“喻”。三段论法的“结论”,即因明的“宗”,小前提即“因”,大前提即“喻”。因明的喻,分为同喻及异喻二种,比大前提周到,喻中用“现见”二字,亦较大前提灵活。可见佛教所用的研究方法,比科学方法更为完善。
科学的立场是客观的;佛教的立场,也是排除主观的“我执”。科学是理智的产物,破除人类对物理上的谬见;佛法是理智的彻证,破除人类心理上的迷执。科学家研究对象,是物质的构造,物质的变化,及变化中所发生的各种数量关系,这仅仅研究到《百法明门论》所说的“色”、“时”、“方”及“次第”等几个不相应行法,并未研究到“心王”及“心所”等心法。色法与心法比较,色法较心法呆滞,心法较色法灵活。
近世纪来,科学对于宇宙实相方面的认识,无疑有极其重大的发现,对于宇宙的构成,也有更具体的认识。但科学的发展,不但不足以否定佛教的理论,而且替佛教理论,作了有力的佐证。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经中就用“芥子纳须弥”来说明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收缩的时候,可藏之于芥子,发放的时候,可以大过须弥山。近代科学的分裂原子,小小的物质,能成极大的力量,这不是相同的理论吗?
科学的发展,无疑已震撼了某些宗教的理论,动摇了某些人的信仰,丧 ═F精神上的寄托,造成了精神上的空虚。但对于佛教,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佛教不但不像其他宗教的理论一样,经不起科学的考验,相反的,科学已为佛教的理论,作了有力的注解,证明佛教的伟大。近年来,我国的佛教徒中,就有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对于科学的造诣愈深,愈能解释佛经中一向不能解或不易解的义理,所以佛教可说是人类智慧、光明的象征。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它照破了世界的愚闇,解除了人们的迷执,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
英国保罗博士说︰“佛教是今日人类的救星,近来世界研究佛教者日渐增多,实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科学纵有长足进步,其所发明,亦只和佛法互相印证。而佛法之最精深处、最伟大处,则非现代其他学术宗教所能企及。”孙中山先生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之一种最大的自然力量,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愿社会人士,断疑生信,依教奉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