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皈依三宝身心安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皈依三宝身心安泰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精神没有寄托。人们在读书或工作期间,未必有愁闷感觉,但到了退休之后,长居家中,便会常常觉得生活缺乏乐趣而悒悒寡欢。出外旅游或其他活动,又会觉得精力不足,因而很易生起消极与悲观的念头。据调查报告,香港独居老人心态消极,八成自认“无用”,二成表示“等死”。
  如果我们能信仰佛教,皈依三宝,口念弥陀,目阅佛经,耳闻大道,心思真理,礼佛静坐,便能身心安泰,愉快地安度晚年了。
  其中静坐对人身心最有裨益,能使中枢神经宁静,有助它的指挥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顺畅,帮助新陈代谢,心身愉悦,不特不觉烦闷,且能消除百病。因身以心为主,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精足则神旺。另外,静坐久了,即起来一心礼佛、念佛,使动静相调,却病延年,临终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受诸乐,无有众苦。
  皈依三宝之先决条件,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逆天悖理的事不应去作,损人利己的恶念不应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心必须常存。说好话者,不是要人听到欢喜,而是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而厚德载福。行好事者,凡对人有所帮助的,莫不勇往直前,令其有所成就。这是初入佛门应受的皈戒,其他并无严格的规定。若要再进一步受五戒,八戒,出家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那就有了戒律的约束。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信佛的人应该皈依佛、法、僧三宝。佛为圣人,法是真理,僧可续佛慧命。佛法僧是世间希有,世界之大,有佛法之处不多,是故一定要护持它。佛法僧不但令人了生脱死,也能使人离苦得乐。
  佛法僧称为三宝。为甚么名为皈依三宝?宝有三义:一是尊贵义。价值超越任何物质,备受保护,是故极尊极贵。二是希有义。世间不可多得,现今既得,就要经常爱护,令其不失。三是自利利他义,自家既有宝,当然享用不尽,也可周济他人,令他人不受贫苦。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所以我们应该要皈依佛。
  一般人以为法只是书籍,我们为甚么也要皈依它?须知佛在世时,唯皈依佛便可,因佛本身便具足三宝。佛既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本身就是佛宝;随时随地,如证如说,则是法宝;示现光头赤脚比丘相,便是僧宝。但今佛宝已经圆寂,唯留泥塑木雕之佛像,它不能随机说法,我们现在要理解佛法,唯有阅读佛所遗留之法,就是佛经,由文显理,悟入诸法实相。法是诸佛之母,能出生一切圣贤,是故皈依佛宝之后,仍要皈依法宝。
  那么皈依佛法二宝就可以了,为甚么还要皈依僧宝?因为佛宝入灭,法宝又是白纸黑字,故须依赖僧宝代为宣化。有人以为佛宝是觉悟的圣人,理当尊敬,法宝令人解义明理,文殊普贤及阿罗汉是出世圣僧也应恭敬,为甚么要皈依未断烦恼的凡夫僧人?这是因为僧人可以住持三宝,如果没有僧人,就不知有佛与法,则三宝又何能住世呢?无疑,道高德重的高僧,固然能绍隆佛种,度化上根利智的知识分子;即使知识水平较低的僧人,也可续佛慧命,引导下根智浅的众生,因其知识水平互相接近,彼此容易相契,时久缘熟,对佛法自会生起信心,即便皈投佛门,一经僧伽证明,皈依三宝圆成,便可称为佛教弟子。大凡现比丘相的出家众,皆可为人作证,皈依三宝。
  如未曾皈依,无论其人对佛教信仰如何虔诚,总不能称为佛教徒。因此信佛教后,必须皈依三宝,方符合正轨。
  皈依三宝,既是一举而数得,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不但自己皈依三宝,凡是孝子贤孙,皆应奉劝长辈、亲戚、以及朋友皈依三宝,共沾法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略解六根清净
下一篇:药师佛与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