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明心见性与自得之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姜允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心见性与自得之学
  姜允明
  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华梵大学 第四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0.05 ) 页171-177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p171
  一、引 言
  儒佛两家对人生修养,皆有其深邃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本文举其典型人生修养的主张 : 佛家的“明心见性”与儒家的“自得之学”,作为对比,从对比中呈现彼此的特色与异同,以此作为尝试找寻解说此两家哲学精神的线索。
  禅宗思想可以视为佛教哲学在中土发展中的高峰,曾经对传统儒学造成极大的影响,自宋代开始便产生了定向作用,程朱哲学因而转向为陆王心学。“明心见性”是禅宗学说最具关键性的见道语,“明心见性”也蜕化成儒家的心性之学,即使在浮浅的的字义上,也可嗅出内在隐藏的深远性。
  本文即是以禅道的“明心见性”观与宋明心性之学中“自得之学”作比较,从文献与义理双向的进路,作出个人的推理与审思,从而指出儒佛之间的差异。以传统的说法中“彼岸”与“此岸”之鸿沟般的差异,到了心性之学中,这种差距已经缩小,即使有其小隔阂,亦几乎不容易分辨。我们也可看到,儒家透过“禅”变成真儒,而禅宗也融合儒家精神而成为真禅,从象山、白沙、阳明都有融会儒佛的倾向,我们可以说“儒佛会通”在明代心学的发展上见证到最佳的典范实例。
  本文所讨论的主题, 佛家的“明心见性”,主要以六祖慧能《檀经》之“顿悟”与禅修方法为代表;而儒家的“自得之学”,则以宋明理学家,尤其是明儒陈白沙的自得学说为主要讨论范围。
  二、明心见性与心性之学
  佛家禅宗重视“明心见性”的修养功夫,从字面上“心”、“性”等字,就可看出与儒家的心性修养有著密切的关系。关于禅宗的“明心见性”禅法的建立,流传著一则公案,据文献记载:
  “世尊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
  云 :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
  别传,付属摩诃迦叶’。”[1]
  佛陀传给摩诃迦叶尊者的这种佛法,后人称之为“拈花微笑”[2],后来成为“以心传心”的禅宗宗旨,对心性之学曾经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中国禅宗哲学也强调“不立
  --------------------------------------------------------------------------------
  注 [1] 《无关门浅注》,文引自吴怡,《公案禅语》,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三版,下篇部分,页155。
  注 [2] 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上海知识出版社,1993年初版二刷,页1。顾先生认为此说可能后人伪托,因此说不见于《大藏经》,亦不见于魏晋随唐之佛书,随著南禅兴盛之后,“拈花微笑”的故事才广为流传而为大众接受。
  --------------------------------------------------------------------------------
  p172
  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3],直接指出“明心见性”的基本功夫在于本心,佛性即存在于本心之中,离心觅性,终成迷途。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禅宗哲学指示出两条修养心性的途径: 主张“不立文字”,非但一切事物、一切法皆具空性,连文字般若,都有其限制,故六祖惠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4],希望学者能破除文字障碍,避免徒然心外求法。而惠能大师所说“直指人心”,所指实即己心,必须透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方能彻悟,因此六祖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5]。而一切智慧亦是由自性产生,非由外力。六祖惠能强调“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生,不从外入”。由上可知,禅宗哲学之著重点在,人生界的自我精修,内心的密证,以及生活上的实践。而这一类“以心传心”的说法,也反映到白沙身上,如白沙先生说:
  “往古来今几圣贤,都从心上契心传。”[6]
  这种“言语道断”,“不说破”的禅法,在白沙学上完全是同曲同工的。白沙在岭南讲学近四十年,用意于“簿书之外”、“只对青山不著书”,正如白沙大弟子张诩说:
  “我白沙先生起于东南,倡道四十年,多示人以无言之教。”[7]
  其子弟有意合撰语录亦为白沙劝阻,他的传授方式大都仅以“心学法门”,“学之指南”,“为学次第”去点醒提示,至于对“本心善端”,“良知本体”的体验,“客来莫问我,北壁有团蒲”[8],必须亲身的经验去自悟自解,有如六祖惠能所说:
  “各自观心,自见本性”[9]
  这种自悟自得的内观体验,直捷证悟心灵实体,以陈白沙的话来说:“深思而自得”[10],用阳明的话来说:“待人自悟而有得”[11],由此可见白沙与阳明都不强调著述的绝对重要。
  以下再针对“明心见性”作一整体说明,以作为“儒佛会通”在方法论上进一步的深刻对比。
  (一)在方法上,六祖慧能“明心见性”的禅法乃继承竺道生“义由心起,法
  由心生”的顿悟说。竺道生曰 :
  “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12]
  “信”是信奉教义文字,“悟”则发乎内心知见。“悟发信谢”,乃是把宗教
  信仰归宿到自己内心开悟,悟了,“信”便如花般谢了。[13]
  又说 :
  “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极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谓之顿悟。”[14]
  都是说明所悟之理,必是一不可分之全体。悟者必悟其全。故知“悟”乃纯就知
  --------------------------------------------------------------------------------
  注 [3] 丁福保,《六祖坛经笺注》,台南大千世界出版社,1984年二版,〈跋〉,页167。
  注 [4] 同上书,〈机缘品〉,页84。
  注 [5] 同注3,〈行由品〉,页4。
  注 [6] 《白沙子全集》,卷十,页37。
  注 [7] 《明儒学案》,卷六,〈通政张东所先生诩〉。
  注 [8] 《白沙子全集》,卷九,页4。
  注 [9] 同注3,〈般若品〉,页52。
  注 [10] 《白沙子全集》,卷一,页22,卷三,页62。
  注 [11] 《王阳明全书》(一),《文录》〈大学问〉,页123。
  注 [12] 参见慧达《肇论疏》引生公语。
  注 [13] 参见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 (24) 中国思想史》,台北联经出版社,1994年初版,页143
  注 [14] 同注5。
  --------------------------------------------------------------------------------
  p173
  见上著力。而能悟者是“心”,此能悟之心即是“佛性”,因此“佛性人人本有”。[15]而此“佛性”是指众生皆具能悟之主体性而言。
  由上述可知,道生严分“悟”“信”两途,归于一心,已明确开启禅宗“明心见性”理论之大门。六祖慧能依此发挥大义:
  1.“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16]
  道生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六祖慧能则转向众生觅佛性,离却众生,则无佛可
  觅,在方法态度上实是一大革命,可见六祖实已回归中国儒家孟子“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传统,这也可看出佛法中国化的迹象。
  2.自心即佛
  六祖慧能说: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17]
  又说: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18]
  可见道生教人见佛性,慧能则指只教人见自性。此观念于《六祖坛经》书中,随处可见,如“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19]、“各自观心,自见本性”。[20]
  3.主张“当下一念即是”。六祖说: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
  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21]
  此与竺道生以大彻大悟,始见佛性,自是不同。慧能之顿悟,则是当下一念即是。
  (二) 在境界上,六祖慧能之“明心见性”,追求纯粹知见与纯粹观照。慧能说: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22]
  此纯粹知见观照,乃无内容之知见观照,即此心之本体,亦即是佛性。明心见性,乃明此心体,见此佛性。做到念念生灭,无所住而生其心,如禅门公案“一群野鸭飞过”,做到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如是烦恼即是菩提,把“一群野鸭飞向何方”的问题与烦恼解消掉。《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到了六祖身上成了“无念、不著、不取不舍”之修持法门。
  1.无念
  六祖说:
  “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23]
  --------------------------------------------------------------------------------
  注 [15] 参见《佛祖统纪》卷二十七( 《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四套第二册140页右 ),及《出三藏记集》卷十五(《大藏经》第二十七套第十册690页左—691页)
  注 [16] 同注3,《付嘱品》,页158。
  注 [17] 同注3,《般若品》,页47。
  注 [18] 同注3,《机缘品》,页90--91。
  注 [19] 同注3,《般若品》,页46。
  注 [20] 同注3,《般若品》,页47。
  注 [21] 同注3,《般若品》,页39。
  注 [22] 同注3,《机缘品》,页86。
  注 [23] 同注3,《般若品》,页41。
  --------------------------------------------------------------------------------
  p174
  即以“无念”作为真如本心之真实状态,而如何做到“无念”呢?
  2.不著
  六祖说: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
  本心。”[24]
  以“不著一切法”、“不著一切处”,为无念之真境界。
  3.不取不舍
  六祖说: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25]
  “不取不著”即不著、不住,乃无相可得,在外无相,在内则无念。
  (三)本来无一物
  如六祖的提壁偈所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主张把人心的知见,完全从外在对象物中抽离,而回归到内在的自在知见与自在观照。此种纯粹观照落实到六祖平日的教学活动,如不看重念佛诵经、不喜习禅打坐,六祖惠能说: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26]
  又说: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27]
  六祖又进一步解释: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
  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28]”
  从此可见六祖并不提倡当时极流行的坐禅,完全回归本心的明心见性,无须执著外在静坐的型式。亦不教出家修行,重视“心即是佛”,六祖说:“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29],佛法即在此世间,不必等待出世间。综上所言,可知禅宗的“明心见性”是一种心理境界,在瞬息无常、刹那生变的世态人生中,使人心把握到一种涅槃寂灭的境界,以超脱由瞬息变化与无常所带来的痛苦,刹那消失亦即此一刹那之存在,此当下刹那之观照即禅宗所捕捉之永恒的真常,此“真常”之内容,“本来无一物”,可说是纯粹形式而无内容,无内容则无相异无常之苦。[30]这是禅宗“明心见性”的根本主张,是禅宗对中国哲学及人生方向最重要的启发,也是禅宗哲学对人生修养最伟大的贡献。我们也可以从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佛家的修行法门也与儒家的心性修养融合会通,
  --------------------------------------------------------------------------------
  注 [24] 同注3,《般若品》,页48--49。
  注 [25] 同注3,《般若品》,页41。
  注 [26] 同注3,《坐禅品》,页71。
  注 [27] 同注3,《坐禅品》,页71。
  注 [28] 同注3,《坐禅品》,页71。
  注 [29] 同注3,《般若品》,页53。
  注 [30] 参见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 ? 新不朽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初版,页185—187。
  --------------------------------------------------------------------------------
  p175
  在形式上、方法上、概念上都达到相当程度的接近,就连明代“纯儒”胡居仁都要感叹儒佛的“相似”已经达到几乎可混淆乱真的地步,他说:
  “禅家害道最甚,是他做功夫与儒家最相似。他坐禅入定功夫,与儒家存
  心功夫相似。他们‘心空’与儒家‘虚心’相似。他们‘静坐’与儒家‘主
  静’相似。他们‘快乐’与儒家‘悦乐’相似,他们‘性周法界’与儒家
  ‘虚灵知觉’相似。儒家说从身心上做工夫,他亦专要身心上做功夫。儒
  家说‘诚意’,他便发‘诚心’,似是而非,莫过于禅家,所以害道尤甚。”[31]
  胡居仁的观点虽然仍大有商榷的余地,但正可以用来证明儒佛会通已达到了不可分的地步。
  三、明心见性与自得之学的会通
  “两头明中间暗”-----这是朱熹批评陆象山为流禅,而朱子看不出陆象山强调内审见性,乃是为了要建立主体性,视“性”为天地万物与人的交合汇通处,就如熊十力所说:“性智显现”,指出“性智”乃儒佛两家在理论上的交合汇通处。
  在方法上,心性之学与自得之学,皆为重内轻外,具备了同曲同工之妙,而朱熹批评陆氏的“中间暗”的部份,就是靠内审、不可用语言表达的部份,白沙先生曾经反驳朱子,替陆象山辩护说“吾心能自得,何必多读书”,而白沙先生与弟子论道时也说:
  “夫学有由积累而至者有不由积累而至者: 有可以言传者,有不可以言传
  者,……大抵由积累而至者,可以言传也: 不由积累而至者,不可以言传
  也。…….义理之融液,未易言也。…..斯理也,宋儒言之备矣。吾尝恶其
  太严也,使著于见闻者,不睹其真,而徒与我挠挠也。是故道也者自我得之,
  自我言之,可也。不然辞愈多而道愈窒,徒以乱人也。”[32]
  白沙先生反覆强调真正的学习是必须靠自己深思熟虑的,而且是难以言说,如“恐更有自得处,非言语可及也”[33]、“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可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言,皆不足以得言。曰:道不可以言。”[34] 可见“自得”的掌握只能透过身体力行而自己体会获得,无法单由言语的传授达成的。就如六祖惠能所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佛祖拈花微笑,乃佛学之无言之教,佛学中的“自得之学”。这也影响到白沙,他曾说:
  “他年谠遂得闲计,只对青山不著书。”[35]
  “莫笑老翁无著述,真儒不是郑康成。”[36]
  白沙所强调是身体力行,以自身生命承当,将道在生活中体验实践出来,这又是禅法“非关文字”另一种新的展现。
  在表达方式上,白沙“自得之学”更直接吸收禅法的直捷而鞭辟入里,如慧能所谓“直指人心”,重点在发掘自我内核,进而开展出真我深邃高明的真面目。
  --------------------------------------------------------------------------------
  注 [31] 胡居仁《居业录》,丛书集成简编,卷七,页80。
  注 [32] 《白沙子全集》,卷三,〈复张东白内翰〉,pp11-12。
  注 [33] 《白沙子全集》,卷三,〈复张亭实主事〉,p37。
  注 [34] 《白沙子全集》,卷二,〈论前辈言诛视轩冕尘视金玉〉,p2。
  注 [35] 《白沙子全集》,卷八,页50。
  注 [36] 《白沙子全集》,卷八,页45。
  --------------------------------------------------------------------------------
  p176
  从很多事迹上看,陈白沙曾被人讥为流禅、学禅,白沙曾说:“白沙诗语如禅语”[37],又作诗句“无住山僧今我是,夕阳庭树不闻鸦”以反讽,其母丧采用佛礼。至于王阳明,其父甚严,屡戒其接触异道外术,但只要父亲不知,如阳明一生曾造访寺庙八十余次,最长一次曾在佛寺停留八个月。阳明《传习录》的写作特意模仿禅语录的方式,是众人皆知的事。阳明第一次由甘泉手中获得白沙著作,要“焚香”始开椷,而且又从甘泉处得到“云锦裳”,发誓终身不改,要做白沙“衣钵传人”,俨然一派禅宗正统宗门的传承[38]。白沙思想受禅深远的影响,这在阳明思想也十分明显,此处仅举一例说明,即阳明最受清儒诟病的一句话“满街都是圣人”,根据《传习录》记载: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
  对曰: 见满街人都是圣人。
  先生曰: 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
  又一日,董萝石出游归见先生曰: 今日见一异事。
  先生曰: 何异?
  对曰: 见满街都是圣人。
  先生曰: 此亦常事耳! 何足为异。”[39]
  语气上,王艮以为满街人看他是圣人,而董萝石以满街人为圣人,在《传习录》中,王阳明皆善为解说,而这一事件可以上溯到阳明十二岁时,白沙受献宗礼聘,“名镇京师,轰动朝野”、“咸谓圣人复出”、“所到之处,辄千万人相迎”[40],当时阳明必然目睹“满街看白沙是圣人”的盛况,可能这就是阳明跟王艮所提“满街看你是圣人”的真实描写,因为满街人不知他们自己可以成圣,而人人可以成圣是白沙学的中心思想,如白沙常提到“匹夫匹妇胸中自有全经”、“今人不必不如古人”…..这一类说法不胜枚举,阳明后来承受白沙思想之后,同样强调白沙这种思想,“人人心中有仲尼”,所以教王艮“满街是圣人”,但王艮跟其师提到“满街是圣人”,阳明指出“满街看你是圣人”,就像他十二岁时,满街人不知自己可以成圣,只能看白沙是圣人。总而言之,白沙“人人成圣”的观念,源自竺道生“人人可以成佛”,而这就是阳明“满街是圣人”的真正来源,以上只是举一例。
  至于阳明学生对儒佛禅的理解与探讨,几乎是水乳交融,而且此风延续,绵绵不绝,到了晚明更形成后来清儒所诟病的“狂禅”,此禅风盛极一时,风行全国。到了当代,熊十力学说,采取唯识学理论,而有《新唯识论》的伟构,方东美先生发扬华严哲学,以及牟宗三先生倾心于天台圆教,都是受到白沙主张“撤百氏藩篱,启六经关键”融合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影响及启发。而牟宗三的钜著《心体与性体》疏解整理了整个宋代儒学,其中主要成就认朱子为“别子为宗”的观点,渊源其实始于白沙,其关键处亦在佛学禅宗的影响。
  四、结 论
  由上可知,禅宗思想可以视为佛教哲学在中土发展中的高峰,曾经对传统儒学造成极大的影响,自宋代开始便产生了定向作用,程朱哲学因而转向为陆王心学,并直
  --------------------------------------------------------------------------------
  注 [37] 《白沙子全集》,卷八,页79。
  注 [38] 《王阳明全书》,卷二,页134。
  注 [39]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页357。
  注 [40] 《白沙子全集》,〈年谱〉引自〈岭南名胜白沙钓台记注〉。
  --------------------------------------------------------------------------------
  p177
  接影响当代新儒家的发展。因此我们可说“儒佛会通”这个议题,在宋明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发展上,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议题,由此深入的探讨,不仅可澄清许多沉渊不彰的思想史的盲点,并可帮助我们了解哲学思想多方面发展的真实面貌。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