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黄龙祖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祖心(1025-1100)是黄龙慧南的三大弟子之一,他俗姓邬,号晦堂,广东始兴人,19岁依龙山寺惠全法师出家。
祖心先参拜云峰文悦禅师,学了三年,还是一无所获,只得告辞。云峰文悦对他说:“你最好到黄龙慧南禅师那里去,或许会有满意的收获。”
当时黄龙慧南正在黄檗山积翠庵说法,祖心投到他门下,参学四年,仍旧是没有什么长进。祖心一气之下,离开了黄龙慧南,又回到了云峰山。不料文悦禅师圆寂了,他只好暂时在石霜山住了下来。
一天晚上,祖心阅读《传灯录》,一段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僧人问:“什么是多福一丛竹?”
多福禅师答:“一茎两茎斜。”
僧人说:“不懂。”
多福禅师说:“三茎四茎曲。”
这段对话正好触动了祖心的机缘,一下子就把他的“迷关”捅开了:原来禅就是这样处于本然状态,好像一丛竹子,有曲有斜,不加修饰,一任自然。
祖心又回到黄龙慧南处,他走进方丈室,什么也不说,只展开坐具,旁若无人地坐了下来。
黄龙慧南知道他已经觉悟了,高兴地说:“你已经升堂入室了。”
祖心也高兴地跳了起来,说:“原来禅法如此简单明白,师父却教人参什么话头,弄得我千方百计东搜西寻,真是没事找事。”
黄龙慧南说:“如果我不让你这样搜寻,你怎么可能在无心处自证自悟呢?否则就是我埋没你了。”
祖心先是同黄龙慧南分座接引学人,后独自行脚游方。黄龙慧南圆寂后,祖心继其丈席,世称“黄龙祖心”。
一天,黄龙祖心上堂说:“如果单单明了自己,而不领悟眼前,这人是有眼无脚;如果领悟眼前,而不是明了自己,这人是有脚无眼。这两种人,整天常有一样东西搁在胸中。胸中有了东西,不安之相就常在眼前。眼前有此不安之相,就会处处滞碍不通,怎么能够安稳呢?”
黄龙祖心把“悟目前”放在与“明自己”同等重要的位置,体现出禅宗重视现实的精神。
黄龙祖心接着说:“前代祖师曾经说过:执著到失去尺度,就必然走进邪路;放任地听其自然,就没有离去和栖住的差别。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过于执著,要有无住于念的放达,这样才能纵横自如,左右逢源。”
说到这里,黄龙祖心把手中的拂子扔在一旁,继续说:“过去的诸佛已经消失了,未来的诸佛还没有降生,当今的佛法就在我这里,放任自由则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一把抓住则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你们说是放任自由对还是一把抓住对?”
黄龙祖心在这里用老庄学说来解释禅。《老子》第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有人说禅宗是披着袈裟的魏晋玄学,释迦其表,老庄其里,从黄龙祖心的这番对话可见一斑。禅师们有时禅、道并提,可见二者有相通之处。
黄龙祖心天性真率,以闲雅自适,因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喜欢与他交谈,大诗人黄庭坚则是他的嗣法弟子。
一天,黄庭坚前来参拜黄龙祖心,乞求指引参禅悟道的途径。黄龙祖心说:“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我像孔子一样,对于学人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地方。你是在家俗士,为什么也喜欢谈论禅门中的事呢?”
黄庭坚正想回答,黄龙祖心却连声说:“不是,不是!”这是参禅的一种套式。参禅者还没有回答,禅师就作了否定,往往弄得参禅者不知所措。黄庭坚虽然聪明过人,听了这话也是迷惑不解。
一天,黄庭坚陪同黄龙祖心游山,山路两旁桂花盛开,香气四溢。黄龙祖心问:“你闻到花香了吗?”
黄庭坚回答道:“闻到了。”
黄龙祖心说:“我没有什么可隐瞒你的,凡是我看见的和闻到的,都告诉你了。”
黄庭坚一怔,电光石火间,他忽然开悟了:禅,原来不是言语,不是观念,而是眼前的一切。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山河大地,举目都是禅。黄庭坚随即礼拜,并说:“师父为什么如此苦口婆心呢?”
黄龙祖心笑着说:“都是为了你早日觉悟啊!”他为什么不用语言启发黄庭坚,却用看来不相干的桂花香促使其开悟呢?原来在禅师看来,觉悟是个人自己的事,别人是帮不了忙的。知识的传授,条分缕析的说明,一概无济于事。
黄龙祖心又叫他的高徒悟新继续开导黄庭坚。黄庭坚与悟新的交情最深,有一回悟新问他:“我死你也死,烧成两堆灰,到什么地方相见?”
黄庭坚张口结舌,不知说什么好。
悟新说:“你在师父那里得到的禅法,却不会灵活使用。”
黄庭坚后被贬官到广西。政治上的失意,终于使他省悟到,未能彻底理解禅法的原因是“疑情不尽,命根不断”,意谓俗根未净,迷妄未除。他终于在禅门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黄龙祖心临终前,要黄庭坚主持他的后事,足见黄庭坚在黄龙祖心禅师心目中的分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虚云老和尚遗文
下一篇: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