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含经》的菩萨道──兼论《般若经》的出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含经》的菩萨道
  ──兼论《般若经》的出现
  林崇安(2004)
  一、前言
  二、《阿含经》的菩萨前五度
  三、《阿含经》的菩萨般若度
  四、《般若经》的出现
  五、结语:印度前后期菩萨道的开展
  一、前言
  释尊在《阿含经》中的开示,是以声闻道为主,兼及菩萨道。每当释尊提及自己「往昔如何如何修行」时,便是在教导菩萨行。这些教导散见于《阿含经》中,其内容不外是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和般若等六度(六波罗蜜)。以下引《阿含经》的明文来说明释尊累世如何积聚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文中特别指出,前五度之重要是在于熏习出禀性仁慈的大悲心或佛种,此为菩萨道之前段所必须先完成者,菩萨道之后段则是为了「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多行空」,此时以般若度为主修,依此超越「梵世法」。在后者的需求下,佛灭五百年起印度便有《般若经》的大量出现。
  二、《阿含经》的前五度
  在《阿含经》中,释尊很善巧地谈到自己的前世,一方面说明因果之不虚,一方面暗示菩萨道的尊贵与不易。以下先引经说明释尊前世,具体实践布施、净戒、安忍、精进和静虑等前五度的实例,如此经由累世的积聚福德资粮,才播下大悲的菩萨种子,成为具种性者。
  (一)以长者、尊师的身份积福
  【例1】释尊的前世,曾是名为「随蓝」的大长者,以在家的身份广行布施以培养大悲心并积聚福德资粮。
  证明:《中阿含?须达哆经》(一五五)中,释尊说:
  昔过去时有梵志大长者,名曰随蓝,极大富乐,资财无量,封户食邑多诸珍宝,畜牧产业不可称计,彼行布施其像如是: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行如是大施;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行如是大施;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金,行如是大施;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银,行如是大施;八万四千象,庄校严饰,白络覆上,行如是大施;八万四千马,庄校严饰,白络金合霏那,行如是大施;八万四千牛,衣绳衣覆,[壳几+牛]之皆得一斛乳汁,行如是大施;八万四千女,姿容端正,覩者欢悦,众宝璎珞,严饰具足,行如是大施,况复其余食噉含消?…昔时梵志大长者名随蓝者,谓异人耶?莫作斯念!所以者何?当知卽是我也。(T1, p678a)
  【例2】释尊的前世,曾是名为「阿兰那」的大长者,以尊师的身份教导无量百千弟子,说梵世法。诸弟子中有具足奉行者,命终生梵天中。阿兰那自己更修增上慈,命终生晃昱天中。释尊此世用前五度来积福,特别是修习四静虑。
  证明:《中阿含?阿兰那经》(一六○)中,释尊说:
  比丘!拘牢婆王有梵志,名阿兰那大长者,为父母所举,受生清净,乃至七世父母不绝种族,生生无恶,博闻总持,诵过四典经,深达因、缘、正、文、戏五句说。比丘!梵志阿兰那有无量百千摩纳磨,梵志阿兰那为无量百千摩纳磨住一无事处,教学经书。…于是,梵志阿兰那则于后时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若干国众多摩纳磨亦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从彼尊师梵志阿兰那出家学道,是为尊师阿兰那,是为尊师阿兰那弟子名号生也。尔时,尊师阿兰那为弟子说法:『诸摩纳磨!甚奇!甚奇!人命极少,要至后世,应作善事,应行梵行,生无不死,然今世人于法行、于义行、于善行、于妙行,无为无求。』…复次,尊师阿兰那为弟子说法:『摩纳磨!我于世断除贪伺,心无有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不起贪伺,欲令我得,我于贪伺净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我于世断疑度惑,于诸善法无有犹豫,我于疑惑净除其心。摩纳磨!汝等于世亦当断除贪伺,心无有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不起贪伺,欲令我得,汝于贪伺净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汝于世断疑度惑,于诸善法无有犹豫。…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尊师阿兰那为弟子说法。复次,尊师阿兰那为弟子说梵世法。(a)若尊师阿兰那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终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佥]摩天,或生兜瑟哆天,或生化乐天,或生他化乐天。(b)若尊师阿兰那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设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舍离于欲,彼命终已,得生梵天。…尊师阿兰那则于后时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尊师阿兰那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比丘!于意云何?昔时尊师阿兰那者谓异人耶?莫作斯念!所以者何?比丘!当知卽是我也。(T1, p684a)
  【例3】释尊的前世,又曾是名为「善眼」的大师,得如意足,教导无量百千弟子,说梵世法。诸弟子中有具足奉行者,命终生梵天中。善眼大师自己更修增上慈,命终生晃昱天中。释尊此世也用前五度来积福,特别是修习四静虑,并达成慈无量心。
  证明:《中阿含?七日经》(八)中,释尊说:
  比丘!昔有大师名曰善眼,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善眼大师有无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师为诸弟子说梵世法。(a)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终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焰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乐天,或生他化乐天。(b)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设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舍离于欲,彼命终已,得生梵天。……彼时善眼大师则于后时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师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诸比丘!于意云何?昔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T1, p429b)
  【例4】释尊的前世,曾是名为「大典尊」的大臣,善理国事,后修四无量,剃除须发,服三法衣,舍家修道。有七国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转,有八万四千人同时出家,从大典尊游行诸国,广弘道化,多所饶益。释尊此世也用前五度来积福,特别是修习四静虑,并达成慈无量心。
  证明:《长阿含?典尊经》(三)中,梵王告诸天众说:
  大典尊理七国事,无不成办。时,国内有七大居士,典尊亦为处分家事,又能教授七百梵志讽诵经典。七王敬视大典尊相,犹如神明,国七居士视如大王,七百梵志视如梵天。… 时,大典尊于彼城东造闲静室,于夏四月,卽于彼止,修四无量,… 时,大典尊还诣七王白言:大王!唯愿垂神善理国事,今我意欲出家离世,法服修道。所以者何?我亲于梵童子闻说臭秽,心甚恶之。若在家者,无由得除。…过七日已,时大典尊卽剃除须发,服三法衣,舍家而去。时,七国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转,有八万四千人同时出家,从大典尊。时,大典尊与诸大众游行诸国,广弘道化,多所饶益。」
  尔时,梵王告诸天众曰:「时,典尊大臣岂异人乎?莫造斯观,今释迦文佛卽其身也。」(T1, p33c)
  (二)以转轮圣王的身份积福
  【例1】菩萨为了有效地积福必须多生作转轮王并修梵行,要成为转轮王必须前世就积聚了三福业事或三种善本:a布施,b持戒(调御),c禅思(修道、守护)等福德资粮。《集异门足论》说:
  三福业事者,一施类福业事、二戒类福业事、三修类福业事。…施类者,谓施主布施诸沙门、婆罗门、贫穷苦行道行乞者,饮食、汤药、衣服、华鬘、涂散等香,房舍、卧具、灯烛等物,是名施类。…戒类者,谓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妄语、离饮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处酒,是名戒类。…修类者,谓慈、悲、喜、舍四无量,是名修类。(T26, p385c)
  证明1:《长阿含经》中,释尊说:
  尔时,佛告阿难:「时(大善见)王自念:我本积何功德?修何善本?今获果报,巍巍如是。复自思念:以三因缘,致此福报。何谓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禅思,以是因缘,今获大报。」(T1, p23c)
  证明2:《杂阿含经》(大二六四)中,释尊说:
  比丘!此是何等业报,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种业报。云何为三?一者、布施,二者、调伏,三者、修道。(T2, p68a)
  证明3:《中阿含?牛粪喻经》(六一)中,释尊说:
  比丘!我(剎利顶生王)复作此念:是三业果,为三业报,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调御,三者守护。(T1, p496c)
  【例2】释尊的前世,曾作大梵王、作帝释三十六次、作转轮圣王百千次,领四天下。作转轮圣王时,以正法治化,积极修习前五度来积福。
  证明:《杂阿含经》(大二六四)中,释尊说:
  我自忆宿命,长夜修福,得诸胜妙可爱果报之事。曾于七年中,修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光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殿中,作大梵王,无胜、无上,领千世界。从是以后,复三十六反作天帝释。复百千反作转轮圣王,领四天下,正法治化。七宝具足,所谓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玉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千子具足,皆悉勇健。于四海内,其地平正,无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调伏。(T2, p67c)
  证明:《中阿含?福经》(一三八)中,释尊说:
  莫畏于福,爱乐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说乐,畏于福,不爱乐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说苦。何以故?我忆往昔长夜作福,长夜受报,爱乐意所念。我往昔时七年行慈,七反成败,不来此世。世败坏时,生晃昱天;世成立时,来下生空梵宫殿中,于彼梵中,作大梵天。余处千反,作自在天王;三十六反,作天帝释。复无量反,作剎利顶生王。(T1, p645c)
  证明:《中阿含?牛粪喻经》(六一)中,释尊也相同地说:
  比丘!我忆昔时长夜作福,长作福已,长受乐报。比丘!我在昔时七年行慈,七反成败,不来此世。世败坏时,生晃昱天;世成立时,来下生空梵宫殿中,于彼梵中,作大梵天。余处千反,作自在天王;三十六反,作天帝释。复无量反,作剎利顶生王。(T1, p496b)
  【例3】释尊的前世,又曾是名为「大天」的转轮圣王,以正法治事,年老时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释尊此世以修习前五度来积福。
  证明:《中阿含?大天[木*奈]林经》(六七)中,释尊说:
  阿难!在昔异时此弥萨罗[木*奈]林之中,于彼有王,名曰大天,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阿难!彼大天王成就七宝,为何谓耶?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大天王告诸小王曰:『卿等各各自领境界,皆当以法,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彼大天王寿命极长八万四千岁,为童子嬉戏八万四千岁,作小国王八万四千岁,为大国王八万四千岁,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住大天[木*奈]林中。…阿难!昔大天王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是念!当知卽是我也。(T1, p515a)
  【例4】释尊的过去第七世,是名为「大善见」的转轮圣王,以正法治事,年老时修习四无量(四梵室),此世便也是用前五度来积福,命终生梵天中。而后释尊前后来回共六次当转轮圣王,到了第七次就成佛了。《中阿含》和《长阿含》都记载有相同的大善见王的事迹。
  证明:《中阿含?大善见王经》(六八)中,释尊说:
  阿难!如是大殿华池及多罗园具足成已,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即共往诣大善见王,白曰:『天王!当知大殿华池及多罗园悉具足成,唯愿天王随意所欲。』阿难!尔时,大善见王便作是念:我不应先升此大殿。若有上尊沙门、梵志,依此拘尸王城住者,我宁可请一切来集坐此大殿,施设上味极美肴馔,种种丰饶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饱满,食竟收器,行澡水讫,发遣令还。阿难!大善见王作是念已,卽请上尊沙门、梵志,依彼拘尸王城住者,一切来集升大正殿。都集坐已,自行澡水,便以上味极美肴馔,种种丰饶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饱满。食竟收器,行澡水讫,受咒愿已,发遣令还。阿难!大善见王复作是念:今我不应大正殿中而行于欲,我宁可独将一侍人升大殿住。阿难!大善见王则于后时,将一侍人升大正殿,便入金楼,坐银御床,…次入银楼,坐金御床,…入琉璃楼,坐水精御床,…入水精楼,坐琉璃御床,敷以氍氀、毾[登*毛],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阿难!尔时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并久不见大善见王,各怀饥虚,渴仰欲见。…阿难!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还去不久,大善见王卽共侍者还升大殿,则入金楼,坐银御床,敷以氍氀、毾[登*毛],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鬪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心与慈俱,…心与悲俱,…心与喜俱,…心与舍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阿难!大善见王于最后时生微微死痛,犹如居士或居士子,食极妙食,生小微烦。阿难!大善见王于最后时生微微死痛亦复如是。阿难!尔时大善见王修习四梵室,舍念欲已,乘是命终,生梵天中。阿难!在昔异时大善见王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卽是我也。…阿难!从拘尸城,从惒跋单力士娑罗林,从尼连然河,从婆求河,从天冠寺,从为我敷床处,我于其中间七反舍身,于中六反转轮王,今第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T1, p518b)
  以上释尊于无佛出世的时代,以长者、尊师、转轮圣王的身份积福,并达成慈无量心。于有佛出世的时代,或以在家身份供佛,或以出家身份修行,例如,于迦叶佛出世的时代,释尊的前世名为「童子优多罗」,于迦叶佛前出家学道,积聚资粮,《中阿含?鞞娑陵耆经》(六三)中,释尊说:
  于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难提波罗去后不久,度优多罗童子出家学道,授与具足。出家学道,授与具足已,于鞞婆陵耆村邑随住数日,摄持衣钵,与大比丘众俱,共游行,欲至波罗[木*奈]迦私国邑;展转游行,便到波罗[木*奈]迦私国邑,游波罗[木*奈]住仙人处鹿野园中。…于意云何?尔时童子优多罗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卽是我也。(T1, p500c)
  以上释尊在菩萨道的前阶段,累世先培养三福业事或三种善本,播下了大悲心的种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真实菩萨,福德资粮也日臻成熟。
  (三)前世智慧资粮尚有所不足
  释尊前阶段所修的三福业事,含摄了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等五度,如此经由累世积聚了福德资粮,但是智慧资粮尚有所不足,欠缺般若度,因而说法未达究竟,未能解脱一切苦,要到此世成佛后才达究竟。今以下面四例作证明。
  【例1】释尊说:
  我昔为梵志大长者,名曰随蓝。居士!我于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T1, p678a)
  【例2】释尊说:
  我于尔时名尊师阿兰那,我于尔时有无量百千弟子,我于尔时为诸弟子说梵世法。…我于尔时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我于尔时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于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我于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比丘!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我今自饶益,亦饶意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已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我今已得脱一切苦。(T1, p684a)
  【例3】释尊说:
  般遮翼!时,大典尊有大德力,然不能为弟子说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隐之处。其所说法,弟子受行,身坏命终,得生梵天;其次,行浅者生他化自在天;次生化自在天、兜率陀天、焰天、忉利天、四天王、剎利、婆罗门、居士大家,所欲自在。般遮翼!彼大典尊弟子,皆无疑出家,有果报,有教诫,然非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隐之处。其道胜者,极至梵天耳。
  今我为弟子说法,则能使其得究竟道、究竟梵行、究竟安隐,终归涅槃。我所说法弟子受行者,舍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T1, p34a)
  【例4】释尊说:
  阿难!在昔异时大善见王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卽是我也。阿难!我于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阿难!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我今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得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我今已得脱一切苦。(T1, p518b)
  以上所举出的实例,一方面明示释尊在菩萨道的前阶段,累世积极培养三福业事,一方面暗示前五度是菩萨道所必须。另一方面又指出「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我于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表示三福业事或前五度尚不足以真正的利益众生,菩萨道的后阶段要积极圆满般若度才能究竟利益众生,由上述《阿含经》的众多实例,可以看出释尊圆满般若度而成佛后,才完成究竟利益众生的目标。所以,菩萨道的后阶段所要补强的就是般若度,在这一线索下,促成了后来(佛灭五百年起)《般若经》的大量出现。
  三、《阿含经》的菩萨般若度
  在菩萨道的前阶段,释尊累世先培养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等五度,如此经由长期的积聚福德资粮,播下了大悲心的种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真实菩萨,福德资粮也日臻成熟。依据《阿含经》的数据,可以看出,释尊为了使智慧资粮成熟,因而在菩萨道的后阶段,释尊就积极修「空三昧」和「多行空」,以圆满般若度。今以下面三例作证明。
  【例1】《增一阿含经》(四○六)中,释尊对舍利弗说:
  善哉!善哉!舍利弗!乃能游于空三昧。所以然者,诸虚空三昧者最为第一!其有比丘游虚空三昧,计无吾我、人、寿命,亦不见有众生;亦复不见诸行本末;已不见,亦不造行本;已无行,更不受有;已无受有,不复受苦乐之报。舍利弗当知!我昔未成佛道,坐树王下,便作是念:此众生类为不克获何法,流转生死不得解脱?……此众生类皆由不得三三昧故,流浪生死。观察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我尔时,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观视道树,目未曾眴。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于诸三昧最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T2, p773c)
  【例2】《中阿含?小空经》(一九○)中,记述着:
  尔时,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一时游行释中,城名释都邑,我于尔时从世尊闻说如是义:『阿难!我多行空。』彼世尊所说,我善知、善受,为善持耶?」 尔时,世尊答曰:「阿难!彼我所说,汝实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a)阿难!若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彼一切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b)阿难!若当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彼一切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c)阿难!若今现在我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T1, p737c)
  【例3】《中阿含?大空经》(一九一)中,释尊对阿难说:
  阿难!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当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彼持 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若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已,(1a)当以内空成就游,彼内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1b)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者,是谓正知。(2a)阿难!比丘当以外空成就游,彼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2b)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者,是谓正知。(3a)阿难!比丘当以内外空成就游,彼内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3b)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者,是谓正知。(T1, p738c)
  在这《阿含经》的三个实例中,释尊分别指出自己往昔修习空三昧,「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成佛者都是「多行空」,并说明如何观察(1)内空、(2)外空、(3)内外空,其主旨便是培养般若度。
  四、印度《般若经》的出现
  佛灭二二六年后,印度阿育王开始推行仁政,各地所刻的石柱敕文,只有提到《阿含经》,《般若经》尚未出现,也未提及其它任何大乘经典,此期整个传往锡兰的佛法也只提到五阿含而已。佛灭四五百年,印度本土开始重视成佛之菩萨道,承袭上述《阿含经》的看法,一方面知道前五度之不究竟,一方面特别强调般若度在菩萨道上的重要地位,因而出现大量的《般若经》,例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57(第五分)记述着: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佛所得一切智智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成办。」尔时,庆喜便白佛言:「如来何缘不赞布施乃至静虑波罗蜜多,唯赞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庆喜:「由此般若波罗蜜多能与前五波罗蜜多为尊为导,故我偏赞。复次,庆喜!于意云何?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布施乃至般若,此可名为真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不?」庆喜对曰:「不也,世尊!」佛告庆喜:「于意云何?若离般若波罗蜜多,为能真回向一切智智不?」庆喜对曰:「不也,世尊!」佛告庆喜:「由此因缘,我说般若波罗蜜多能与前五波罗蜜多为尊为导,故我偏赞。」(T7, p875c)
  此处《般若经》指出其目标是要成佛(获得一切智智),并指出般若度是前五度的指引者,强调菩萨道中「甚深见」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般若经》更将《阿含经》甚深见的(1)内空、(2)外空、(3)内外空,扩大范围至十八空或二十空:例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08(第二分)记述着: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入正性离生?」善现对曰:「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内空,不依内空而观外空;不见外空,不依外空而观内空,不依外空而观内外空;不见内外空,不依内外空而观外空,不依内外空而观空空;不见空空,不依空空而观内外空,不依空空而观大空;不见大空,不依大空而观空空,不依大空而观胜义空;不见胜义空,不依胜义空而观大空,不依胜义空而观有为空;不见有为空,不依有为空而观胜义空,不依有为空而观无为空;不见无为空,不依无为空而观有为空,不依无为空而观毕竟空;不见毕竟空,不依毕竟空而观无为空,不依毕竟空而观无际空;不见无际空,不依无际空而观毕竟空,不依无际空而观散无散空;不见散无散空,不依散无散空而观无际空,不依散无散空而观本性空;不见本性空,不依本性空而观散无散空,不依本性空而观自共相空;不见自共相空,不依自共相空而观本性空,不依自共相空而观一切法空;不见一切法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观自共相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观不可得空;不见不可得空,不依不可得空而观一切法空,不依不可得空而观无性空;不见无性空,不依无性空而观不可得空,不依无性空而观自性空;不见自性空,不依自性空而观无性空,不依自性空而观无性自性空;不见无性自性空,不依无性自性空而观自性空。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作如是观,名入菩萨正性离生。」(T7, p44b)
  此处指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入正性离生时,现观了十八空:(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空空、(5)大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10)无际空、(11)散无散空、(12)本性空、(13)自共相空、(14)一切法空、(15)不可得空、(16)无性空、(17)自性空、(18)无性自性空,可以看出《般若经》对空性的彻底深入。
  至于《般若经》于何处开始传播于印度?阿育王时期(约佛灭218-255年)所刻的石柱敕文,只提及阿含相关的经典,未记载有《般若经》或任何大乘经典的流传。依《般若经》本身的说法,《般若经》先兴盛于印度南方,而后是北方、东北方,例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0(第五分)记述着:
  佛告舍利子言:「…舍利子!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佛涅槃后,流至南方,渐当兴盛,后从南方流至北方,渐当兴盛。非佛所得法、毗奈耶无上正法有灭没相,如来所得法、毗奈耶无上正法即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如是经典,住菩萨乘善男子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恭敬供养,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常以佛眼观见护念,称扬赞叹,令无忧苦。」时舍利子便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后时后分于东北方广行流布。」尔时,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舍利子!后时后分彼东北方住菩萨乘善男子等,…」(T7, p890a)
  五、结语:印度前后期菩萨道的开展
  佛灭当年结集的《阿含经》所显示的菩萨道,有前后二阶段,前阶段以三福业事或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等五度的「广大行」为核心,用以累积福德资粮,培养大悲心,播下佛种,这五度是菩萨道所必须,但尚不足以成佛,后阶段以般若度的「甚深见」为核心,用以积聚智慧资粮,最后圆满福慧二资粮而究竟成佛。佛灭五百年起,针对般若度的空义和强调菩萨的「多行空」,《般若经》便从印度南方开始盛行,到了龙树菩萨时期(150-250AD),般若的「甚深见」便于印度大为弘扬,广破异论,畅谈空性。到了无着菩萨(310-390AD)出世,他所传出的《菩萨地》就回归到菩萨道的「广大行」,少谈空性,注重前五度(特别是布施与菩萨戒)的具体实践。到了印度佛教后期(750-1200AD),解释《般若经》的《现观庄严论》也顺此脉络,详述菩萨道的广大行和现观的次第,而风行一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