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的差别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法比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章来源:台湾 法雨道场 * 本文因应两个多月前一位法友问起「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的差别」,本文之作。

原始佛教

后期佛教

注 释

导师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弥陀、观音、文殊、普贤、地藏或某位本尊 除了释迦牟尼佛之外,其它佛、菩萨皆非人类历史人物

礼敬

三宝(佛、法、僧) 三宝,或上师、佛、法、僧 某些教派把上师提升到三宝之上,衍生出依人、不依法。

经典

巴利三藏(原始圣典):经典(尼柯耶、阿含经)、律藏、阿毘达摩(论藏)──传承自佛陀 后代编出的「佛说」经典、律藏、阿毘达摩,或吸纳各地民间信仰与学说──包容广大。 巴利三藏经过严格审查、编辑,最为信实。后代编出的经,常有编者开创之学说,且与巴利三藏相异,称之为「佛说」是谤佛。

日常活动

禅修、佛法教育、讨论法义 佛法教育、诵经超度法会、各种忏(悔)法会、才艺班 《杂阿含经》1041经说,只有「入处饿鬼」才可得到施食。

信徒

三根普被,特别是利根或中等根器者。 三根普被,特别是中根或下根,及容易被说服的信仰者。 《杂阿含经》915经有三种田譬喻:上田肥沃,中田普通,下田塉薄。比丘、比丘尼为上田,优婆塞、优婆夷为中田,诸外道异学为下田。

外表

重视实际。朴实,有步骤可实践 重视门面。有华丽的,有玄虚的、神秘的 佛陀禁止持咒,因无论善恶咒愿皆有所求,不能对治苦、灭苦。

道路

解脱道:侧重学习此生解脱之法。所有功德、用功,回向为此生解脱资粮。佛陀鼓励众生先得自利(证涅盘),再作利他。 菩萨道:学习法门广泛、杂学。所有用功、波罗蜜,回向成佛。 解脱道:可以在这一生证得圣果
菩萨道:无量劫,有的想即身成「佛」。不屑于在这一生证得「四向.四果」。

中心思想

四圣谛、八正道 六度、万行(杂学杂行) 佛陀初次说法即说中道、四圣谛

戒律

在家:五戒、八戒
比丘:227戒(戒条部分)
在家:五戒、八戒
比丘:250戒
后期佛教禁止白衣阅律

禅定

止禅:四禅、八定
观禅:理路清晰
止禅:四禅、八定
观禅:理路不清晰
因传承断绝,而观禅理路不清晰,以致延伸出玄妙之学说。

波罗蜜
(度到彼岸)

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出离(含禅定)、智慧、精进、忍辱、真实(不虚言)、决意(决定)、慈、舍(无瞋.无爱.中立)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波罗蜜之说, 在《本生经》(547个今生、前世故事)中详细解说。

轮回

三界或四地(恶趣地、欲界地、色界地、无色界地),轮回的根本:业 轮回三界。中阴身(会被误认为轮回的根本)思想流行 巴利三藏无净土、十方佛之说。在嗏帝经(《中阿含201经》、《中部38经》),佛陀呵叱识在轮回。

涅盘

贪瞋痴止息后,最后身不再生死轮回(无业力推动)、不再“倒驾慈航”。 以为得生死、涅盘无差别智,可以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 巴利三藏无「无住涅盘」之说。不是生死,就是涅盘,没有中介于生死与涅盘间之状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