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宽忍法师著:佛教手册(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宽忍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四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汉语系佛教
  约从公元1世纪起,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吴、两晋以至南北朝,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典籍,给佛教学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于是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了一时之盛。到了隋唐时代,逐渐咀嚼消化、吸收营养,变成了中国佛教徒自己的血液,特别是在佛教教理的组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了唐代,已形成了八个主要宗派,都是属于大乘的。就是三论宗、天台宗、贤首宗(华严宗)、慈恩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和密宗。这八个宗派经过千余年的演变,其盛衰程度和过程各不相同。为行文的方便,按顺序将八宗及其祖庭作简单的介绍。
  一、三论宗
  此宗以印度的中观学派龙树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百论》为所依经典,故名三论宗。这三部论著白鸠摩罗什翻译以后,经他的门下道生、昙济等相继研究,传承不绝,后来僧朗到江南,又传之于栖霞山慧诠。至隋代吉藏始完成了三论宗的理论组织,世称之为新三论宗,而称吉藏以前的三论宗为古三论宗。此宗将思维方法分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八个范畴,一一加以破斥,叫做“破邪显正”;而将“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称为“八不中道”。其理论传承至唐渐衰,尔后历代固不乏其研究人士,但现在作为宗派已不能独立了。
三论宗的祖庭——栖霞寺 在南京东北40里摄山。刘宋明帝泰始中(465~471),处士明僧绍住此。时有法度自黄龙(今江西永修县西)来,与僧绍交游甚厚。僧绍殁后,舍宅为法度造寺,称栖霞精舍。僧绍子仲璋秉承父志,于山崖雕无量寿佛并二菩萨像。梁时辽东人僧朗精于《三论》及《华严》,南来师事法度,称为三论宗初祖。僧朗寂后,弟子僧诠,诠弟子慧布相继住持山寺。隋文帝于天下各州建造舍利塔,此寺是其一。现存的佛舍利塔为五代时重修。基座及塔身雕饰精美。塔基上雕八相成道图。寺山门外有唐高宗制《明征君碑》。
  嘉祥寺 在浙江绍兴境内,三论宗僧诠传弟子法朗,朗传吉藏,吉藏居此寺讲学,后世因之称为嘉祥大师。唐初吉藏入长安,其学说有所改变,故世称其学派为新三论宗。
  二、天台宗
  此宗为陈隋时代智岂页所创立。智岂页的思想渊源于北齐慧文和南岳慧思。他晚年住在天台山著书立说,完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学者称他为天台智者大师,他所立的一宗称为天台宗。天台宗以《法华经》为所依,又称为法华宗。智者大师把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说法分为五个时期,把说法的内容和方式分为八种,合称为“五时八教”。天台宗的思维方法叫做“一心三观”,就是“空、假,中”三种观察事物的方法。一切事物除生灭变异外,本身并无实体,名为“即空”,因缘和合能起作用,名为“即假”,空假二而不二,名为“即中”。智者大师以后,历唐至宋,经灌顶、湛然、法智、遵式诸大师相继传承,发扬光大,并远播东邻,因而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发达的宗派之一。
  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 位于浙江天台县城北3公里,晋宋时名僧多在此山修习禅定。天台宗初祖慧文在河北,二祖慧思住湖南南岳,三祖智岂页于陈太建七年(575)来居此山,大弘祖业。世因称此学派为天台宗。天台山下国清寺为天台宗根本道场。寺前有九层砖塔,是隋代所建,宋代重修。寺门前有宝塔七座,山上有真觉寺是智者塔院,祖殿中有六角智者大师真身宝塔。正面有龛,内奉大师像,拱壁间原雕大师平生事迹。山中寺院甚多,宝相寺是大师入灭处。国清寺门前有丰干桥和天文学家一行禅师墓塔。
  玉泉寺 在湖北当阳玉泉山麓。智者大师在此寺讲《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今寺大殿前有隋大业十二年(616)造大铁锅及元代所铸铁钟、铁釜各二。大殿左有观音菩萨像碑,碑高2.3米,像相传是唐代吴道子所画。寺前隔溪有宋嘉祜六年(1061)建十三级铁塔,高17.9米,形式优美壮观。
  延庆寺 在浙江宁波市。北宋时中兴天台教观的知礼于至道二年(996)居此,世称四明尊者。明永乐中列此寺为天下诸宗名山的第二山。
  天台宗演派 自北齐慧文尊者,观《大智度论》得道,传教与慧思尊者,思传观与天台智者大师,立为天台教观,演派六十四字;
  智觉慧圆,法性玄妙, 明了思修,
  能宏祖道, 志广戒清,续宗演教,
  誓愿行深, 寂光普照,辉古腾今,
  周天朗耀,瑞遍沙界,天台为号,
  佛传心印, 四恩总报, 世代永真,
  提衍经钞。
  智者下传二十六世高明寺百松真觉大师演派六十四字:
  真传正受, 灵岳心宗,一乘顿观,
  印定古今,念起寂然,修性朗照,
  如是智德,体本玄妙, 因缘生法,
  理事即空, 等名为有, 中道圆融,
  清净普遍,感通应常,果慧大用,
  实相永芳。
  百松老祖又衍表行偈六十四字为号如:真传正受大教演绎。
  并立名号:
  大教演绎,祖道德宏,立定旨要,
  能所泯同,功成谛显, 了达则安,
  万象海现,孰分二三,初门悟入,
  化法进行, 己他益利, 究极彰明,
源深流远,长衍纪纲,百千之世,
  恒作舟航。
  百松传无尽灯,灯传灵峰蒲益智旭大师,为“灵峰宗”,开净土法门,演派四十字:
  智净真如行,全性起妙修, 汇本分河息,
  归源觉海周,守信培因裕,宏愿振先猷,
  扶律谈常旨,法道永千秋。
  三、贤首宗(华严宗)
  此宗为唐初杜顺所创立,智俨继承杜顺的法系,法藏从智俨研究《华严经》,著《华严探玄记》及《华严五教章》等,完成了一宗的理论体系,武后尊他为贤首大师,故有贤首宗之称。贤首宗以《华严经》为所依,又名华严宗。其后澄观、宗密相继传承,称为华严宗五祖。贤首宗把佛教教理分为五教(小始终顿圆),主张自己一宗属于五教中的圆教。因为《华严经》说明法界重重无尽的理论,圆融深奥,法藏为助人理解这些道理,特取十面镜子安排在八面和上下,中间相隔一丈余远,面面相对,中央安置一尊佛像并点一盏灯,光光相映,佛佛普现,表达了“刹海涉入”的意义,从而使听众收到深入教义的良好效果。
贤首宗初祖——法顺和尚塔 在陕西西安市南樊川岗上;祖庭还有五台山清凉寺和陕西户县草堂寺。贤首宗初祖法顺、二祖智俨均住终南山至相寺。五台山清凉寺,为贤首四祖澄观所居,三祖法藏号贤首,世因称其学派为贤首宗。法藏入灭后,澄观私淑其学,撰新译《华严经疏》及《随疏演义钞》,以竞法藏之志,故世称澄观为清凉大师。
草堂寺 在陕西户县东南圭峰下,相传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经之处。贤首宗五祖宗密居此,世称宗密为圭峰大师。寺有鸠摩罗什塔。宗密葬于东小圭峰,有唐裴休撰并书圭峰禅师碑,今移置于草堂寺内。
贤首(华严)宗演派 自唐初杜顺帝师,阅《华严经》得道,传教与云华大师,云华传与贤首法师,为贤首教(宗)第一世。贤首传清凉澄观国师,清凉圭峰宗密大师为第三世,演派二十字:
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
成等正觉果。
(按此派与沩仰派类同,未知何故。)
贤首下第三十一世,京都广善怀一庆余法师起派二十字:
庆性善正宗,祖道德兴隆,慧轮光普照,
妙觉本圆融。
自圭峰传二十二世至云栖莲池袜宏大师,立“云栖派”二十字:
果与因交彻, 心随境廓通,玄微机悉剖,
理性妙咸穷。
柏亭法师续演六十字:
忆念常清净, 闻思悟睿聪, 戒定忍慧力,
万善总归功, 华藏圆融观,安养圣贤宏,
寿光照无量, 能仁教道隆,京兆总持旨,
海印炳现胸,如勤静思虑,永振祖家风。
四、慈恩宗(法相宗)
此宗继承了印度的瑜伽学派,是唐代玄奘法师根据《成唯识论》所创立,而大成于弟子窥基。窥基在慈恩寺著书讲学,完成唯识的理论体系,世称为慈恩大师。称其学派为慈恩宗。这一宗依《解深密经》说明诸法事相,又名法相宗。窥基传于慧沼,慧沼传于智周,他们都有重要专著。是慈恩宗的正系。《成唯识论》的文句构造,多运用因明——印度逻辑三段论法。这一部甚深哲理的佛学论书,最忠实地保存了印度论理学的形式。
慈思寒的祖庭之一——慈恩寺 位于陕西西安市。唐贞观二十二年(648)高宗为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建,所以名为慈恩寺。寺极具规模,总有殿堂房舍1897间。延玄奘法师为上座,于寺西北立翻经院,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弟子窥基秉承其学。玄奘法师圆寂后。窥基继住此寺,所以世称其学派为慈恩宗。永徽三年(652),玄奘法师仿西域制,造五级砖塔,高59.9米,塔基座东西45.9米,以安置梵夹,名曰“雁塔”(印度摩揭陀国昔有伽蓝,住小乘僧,食三净肉。后时求三净肉不得,会有群雁飞翔。有僧戏曰:“今日僧供不充,菩萨应知是时。”时有一雁应声自坠而死。群僧惭愧,更不食三净肉。乃建塔埋之,名曰雁塔)。武后长安年间改建为七级。其后屡经重修。原有四门楣尚是唐初原物,刻有佛像。塔有褚遂良书《大唐圣教序》碑于外壁。
此宗祖庭之二——兴教寺 在陕西长安县。寺有玄奘三藏及其弟子窥基、圆测三塔。玄奘塔在中央,南面,五层.约高23米,左右是窥基、圆测(新罗人)二墓塔,面东,皆三层,高5.7米,有《大慈恩寺基公塔铭》及《大唐西明寺大德圆测法师舍利塔铭》二碑。二塔初层中原有木雕窥基及圆测像,今已不存。
五、律 宗(南山宗)
此宗以戒律为所依,名为律宗。戒律是僧尼共同遵守的规制。印度律典本有五部,我国翻译了四部.其中以《四分律》一部最为盛行。南北朝以来,慧光、道洪、智首等已开始研究,到了唐代终南山道宣集其大成,故又称律宗为南山律宗。一直到现在,中国出家僧尼受戒和日常生活实践,还是传统地依照道宣这一派行事,故律宗又通于各宗。
  律宗在印度的律学有五部不同:1、摩诃僧祗部《僧祗律》,2、萨婆多部《十诵律》;3、昙无德部《四分律》;4,沙弥塞部《五分律》,5、迦叶遗部律未传汉地。姚秦以后,《十诵律》盛弘南北,《僧祗律》行于江南,元魏以后,《四分律》大盛。入唐又分为三家:1.法砺住相州(今河南安阳)同光寺,著《四分律疏》,为旧疏,称相部宗。2.怀素住长安崇福寺东塔院, 著《四分律。疏》,为新疏,称为东塔宗。3.道宣住终南山丰德寺,著《四分律行事抄》,称为“南山宗”。其后新旧二家失传,南山一宗独盛。
  律宗的祖庭之一——道宣律师塔 塔在陕西长安终南山。祖庭之二为江苏扬州的大明寺。此寺原名栖灵寺,唐称大明寺,清代改名法净寺。1980年鉴真和尚像回国巡礼,恢复大明寺名。唐道宣的再传弟子鉴真在此寺讲律,后赴日本,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文化的先河,在日本奈良建唐招提寺,鉴真塔即在该寺后院。律宗祖庭之三为江苏句容县宝华山的隆昌寺。元代律学废绝,明末寂光居此寺,中兴律宗,为宝华第一世。其后读体、德基,真念、常松、实泳、福聚诸律师相承,为有清一代律宗根本道场。
  律宗(南山宗)演派 自终南山道宣律师,为律门第一世。十三传至金陵古林庵慧云如馨,馨传三昧寂光,为宝华山第一代,从“如”字起,演派五十六字:
  如寂读德真常实, 福性圆明定慧昌,
  海印发光融戒月,优昙现瑞续天香,
  支岐万派律源远,果结千花宗本长,
  法绍南山宏正脉,灯传心地永联芳。
  三昧律师又演一派二十字:
  寂戒元常定,信理妙恒融,从间修福慧,
  绍隆佛祖心。
  接此派下,未知何人续演二十字:
  大智德勇健,观照万法通,本性周沙界,
  应现临济宗。
  湖北麻城如是山支浮戒岳律师亦如前派“心”字下续演二十字:
    禅灯照本觉,灵源自永昌,法云迷大地,
    智日亘光扬。
  三昧律师法孙宜洁(玉书字辈)律师,从华山分住杭州昭庆寺,从“读”起,分演四十字:
    读书福穗大,持戒定方真,慧发开心地,
    灵光耀古今,千华同一脉,万善总归因,
    顿悟佛祖位,永远续传灯。
  附列不知世数未考何宗各家汇集
  佛日金台大轮法师演派三十二字:
    大道心体,定慧圆满,教观一宗,
    实相如是,是谓至理,三界唯识,
    顿渐偏圆,毋意固必。
  向上采商戒荣*9*1师演派二十四字:
    戒元天童传德,化衍向上传灯,
    大展光明普照,全在立雪云仍。
  武昌九峰无念和尚演派六十四字:
    慈光遍照,达本自空,止观双持,
    见自性佛, 三道亘岩,扣融秘密,
    洞彻法源,究竟无作,从体起用,
    果后施因, 隐显俱该, 变现平等,
    大愿辅弼,六度十方,登涅槃天,
    入萨婆若。
  云峨禧禅师演派二十字:
    行至觉海澄,光含福慧清,慈舟兴普济,
    正法印南能。
  慧林宗禅师派演十六字:
    本常清净,行解宏深,宗开慈济,
    绍祖传灯。
  眉山霈禅师派演十六字:
    道传正宗, 戒宣真印,万古祖灯,
    光明吉庆。
  麻城兴福寺派演三十二字:
    绍续联芳,慧灯普照,智广觉圆,
    了悟心宗,继起善德,道果周隆,
    广云法海,清净光风。
  随州大洪山派演十六字:
    祖道兴隆,万世联芳,戒德元宏,
    永远遐昌。
  黄冈宝盖寺派演四十字:
    本有智善法,因证悟尚因,自从今古派,
    万代永兴隆,传道如来慧,广施济世功,
    了明真实义,理事悉圆融。
  鹅湖峰顶派演二十字:
    悟本成等妙,应修戒定章,元遵定理实,
    古世慧从昌。
  大悟山派演四十字:
    祖道明宗正,戒定福慧圆,妙性真如海,
    慈济广弘传,机灵心大悟,义胜理周全,
    若问玄中旨,长空月皓然。
  六、净土宗(莲宗)
  此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故名净土宗,俗称“念佛法门”。净土宗的成立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集道俗123人结白莲念佛社为始,故又称为莲宗。继之提倡念佛法门的北魏昙鸾、唐代道绰和迦才等,而建立此宗的理论体系则为善导大师。历代以来,净土教义在民间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净土宗祖庭——东林寺 在江西庐山,为根本道场。寺为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刺史桓伊为慧远建。慧远于山中立般若台,安弥陀西方三圣像,集道俗结莲社,念佛期生净土。宋时尊慧远为初祖。寺东岗石室中有八角覆钵形慧远塔。塔右方有石造圆窦、藏骨室。
净土宗又一祖庭——玄中寺 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20里的石壁山中。元魏昙鸾在此依《十六观经》修净业,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唐初,道绰于玄中寺见昙鸾遗迹,因专修净业,并教人念佛用木穗子记数。善导从道绰学,后至长安教化道俗,一心持名念佛。宋人奉善导为净土宗二祖。在净土法门的传承上,昙鸾的功绩是不可泯灭的。日本净土宗亦尊此寺为祖庭。
灵岩山寺 位于苏州岩灵山,原是春秋时吴王夫差馆西施处,俗名“馆娃宫”,梁天监中始建寺。其后为禅寺。近代印光法师住此寺,改宗净土,专修念佛法门,近人推印光法师为莲宗十三祖。
七、禅 宗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译为“静虑”。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法,以期彻悟自心,故名禅宗。5世纪时,菩提达摩从南印度来到我国,住河南嵩山少林寺,传心法于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主张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所以禅宗又称“教外别传”。慧可以后至僧璨、道信,传至弘忍,称为五祖。弘忍门下出神秀、慧能二大弟子,分为南北两宗。后来慧能在广东曹溪南华寺弘扬禅法,开顿悟法门,弟子们尊他为禅宗六祖。慧能以下,又分为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一系发展为临济和沩仰二家,青原一系发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合称五家宗派。自唐以来,禅宗势力最大,直至现在,全国寺院除了少数律寺、讲寺外,几乎都是属于禅宗。禅宗及各派祖庭简述如下:
禅宗祖庭
少林寺 在河南登封县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为佛陀禅师建。菩萨达摩来此,于此凝修壁观,建立了禅宗。历代以来屡经重修,现存鼓楼仍是元大德六年(1302)原建筑,柱石雕刻甚为富丽。禅宗的传承以达摩为初祖。在少林寺西北2里许有初祖庵,建于宋代,石柱上有宣和七年(1125)题字。寺西南八里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像。
匡救寺 在河北成安县。二祖慧可于此说法。相传达摩为二祖说法于此。
山谷寺 在安徽潜山西北30里三祖山。有三祖僧璨大师塔。宋黄庭坚居此寺,因自号山谷。
真觉寺 在湖北黄梅东北2里冯茂山上。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居此。禅宗至五祖始盛,门徒常过千人。世称之为东山法门。
南华寺 在广东韶关南60里处,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有六祖真身塔。六祖真身犹存,供于六祖殿内。六祖以下分为南岳,青原二系。南岳系下分出临济、沩仰二宗,青原系下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临济后又分为黄龙、杨歧二派。杨歧下又有虎丘和大慧两派。
禅宗下沩仰宗及祖庭
唐代灵祜居沩山,祜弟子慧寂居仰山,共同建立沩仰宗。但是流传不广,自晚唐以至宋初,约150年便衰歇了。
沩 山 在湖南宁乡县,山顶为广野,平畴千亩。古来住僧耕作,人称“罗汉田。”山有密印寺,即灵祜所居。
仰 山 在江西宜春县南80里。山有栖隐寺,宋时改名太平兴国寺。慧寂于此大建法幢。
沩仰演派 自六祖传至百丈怀海,百丈传沩山灵祜,沩山传仰山慧寂,后人遂立为沩仰宗。演派二十字(未知从何世起):
宗福法德慧,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
成等正觉明。
仰山为六祖下第六世,圭峰为六祖下旁出第十世,未知此派因何与后圭峰派类同。沩山下第四世芭蕉慧清禅师与徒继彻禅师共演二十字:
慧济妙真恒,心空悟上乘,续宗宏法远,
万古耀联灯。
禅宗下曹洞宗及祖庭
唐代良价住洞山,弟子本寂住曹山,共同建立了曹洞宗。
洞 山 在江西宜丰县东北50里。山有普利院,唐大中年间,良价住此。世称其禅风为洞上宗风。
曹 山 在江西宜丰东北30里,山有荷玉寺,本寂住此,大振洞上宗风。
天童山 在浙江宁波附近。晋初创建寺宇,原名太白山。其后寺屡有兴废,唐代复兴。宋建炎三年(1129),正觉禅师住此,为寺第十六世,于曹洞宗为第十世,大阐曹洞宗旨, 立“默照禅”。宝庆元年(1225)如净禅师住持(曹洞宗第十三世)此寺。日本道元入宋,从如净受学,回国后建立日本的曹洞宗,即为始祖。明代以此山为天下禅宗五山的第二山,明成化中(1465~1487),有日本僧雪舟来此寺为首座。雪舟善绘画,名振艺坛。
洞山演派 自六祖法传青原慧思,青原传石头希迁,石头传药山惟俨,药山传云岩昙晟,云岩传洞山良价,洞山传云居道胤和曹山本寂,云居和曹山后人立为曹洞宗。
洞山下十四世顺德府(今北京市)净土寺万松行秀禅师演派二十字:
  行从福智立,贯彻入环中,化统三千界,
  宏开洞上宗。
  洞山下十五世(万松下法嗣)少林祖庭雪庭福裕禅师从“福”字起演派七十字:
  福慧智子觉, 了本圆可悟,周宏普广宗,
  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
  性明鉴崇祚, 里正善禧祥,谨悫愿济度,
  雪庭为导师, 引入归元路。
  洞山下十五世(曹山下十四世)江西豫昌(今南昌市)后人演派二十八字:
  清净觉海圆宏广,悟本真常慧性宽,
  祖道兴隆传法眼, 普周沙界定心安。
  洞山下十六世(万松下第四世)智洪禅师演派二十字。
   智信正得宝, 志善了道行,妙净本明真,
    正法惟思谨。
  洞山下十九世(万松下第六世)口道公敬口禅师演派三十二字:
    敬礼修持,功成福庆,缵续心灯,
    圆通自性,普度大干,权衡曹洞,
    依钵传承,万松祖令。
  洞山下二十世(雪庭下第六世)顺德府(今北京市)蓬鹊山兴化寺演派二十字:
    了因明祖道, 觉海永洪宣, 普度大千界,
    同登般若船。
  洞山下二十六世(鹊山下第七世)绍隆少室彼岸海宽禅师从业师“觉”字起演派一百二十字:
    觉海永洪,宣投传宗,正脉遐衍,
    善庆福隆,自性周遍,本来圆通,
    真智妙理,清净澄明,实相寂照,
    慈悯利生,平等普度,方便权衡,
    教启贤哲,戒行克功,学由悟达,
    法在信起,止观定慧,闻思修崇,
    庄严品位,玄奘参同,德充果满,
    佛圆续灯,秉持心印,师范寰中,
    我愿如是,世宜教从,彼岸为祖,
    诒训云仍,嗣先昌后,万代常兴。
  洞山下二十六世(智洪下十一世)燕京艮牧山决定妙相禅师住清净庵度天华净口禅师为二十七世,从“净”字起,演派二十八字:
    净善香然喜敬宗,万光瑞宝显明灯,
    世界浩月宣圆照,通天了道贯乾坤。
  洞山下二十六世(雪庭下十二世)顺德天宁虚照宏口禅师为元太保刘秉忠之师另演派十六字,俗呼为“刘太保宗”:
    宏子友可,福缘善庆,定慧圆明,
    永宗觉性。
洞山下二十六世(雪庭下十二世)江西寿昌无明慧经禅师演派二十八字:
    慧圆道大兴慈济,悟本传真续祖先,
    性海洞明彰法界,广宏行愿证真常。
  寿昌下旁出博山无异元来禅师另演二十字为(大艤元来)派:
    元道宏传一,心光普照通,祖师隆法眼,
    永传寿昌宗。
  洞山下二十七世(雪庭下十三世)绍兴显圣(散木湛然)圆澄禅师另演五十六字:
    识心达本,大道斯彰,能仁敷衍,
    古洞源长,果因融彻,显密均扬,
    法云等润,灵树舒芳,慧灯明耀,
    遍照慈光,应化乘运,玄印元纲,
    匡扶奕世,传永弥唐。
  洞山下二十八世(雪庭下十四世)顺德开元万安广口禅师(俗姓贾)另演三十二字,俗呼为“贾菩萨宗”:
    广从妙普,洪胜禧昌,继祖续宗,
    慧镇维方,圆明净智,德行福样,
    澄清觉海,了悟真常。
  洞山下三十世(万安下第三世)兴阳清剖妙净禅师演派二十八字:
    妙明觉海圆宏广,悟本真常慧性宽,
    祖道兴隆传法眼,普周沙界定心安。
  洞山下三十世湖心天根传本禅师演派十六字:
    传灯正宗,永绍新丰,人天仪范,
    绵远昌隆。
  洞山下三十一世(雪庭下十七世)处州随昌卉隐庵贯一兴缘禅师另演派一百字:
    兴隆传法眼,普周沙界玄,心融明皎洁,
    尝生果自然,拈花如来旨,福德广洪远,
    放光证觉地,坚固妙恒圆,优昙重发现,
    止观顿钦缵,严宏流印玺,利益永无边,
    灵机惟廓彻,月朗耀中天,大通成圣学,
    绍继偶言诠,九鼎闻思续,用报一灯禅,
    杲日当空照,万派悉归源。
  洞山下三十四世(湛然下第八世)于潜龙藏寺会乘祥觉禅师演二十字:
    祥光普照圆,本觉兴昌隆,法宏续佛灯,
    永传湛然宗。
  灵机山永宁寺牧云禅师于此派下续演十六字:
    净智妙圆,福海湛清,广宏法界,
    祖灯常远。
  洞山下三十七世(虚照下十二世)无极明信禅师,从“性”字起续演“刘太保宗”十六字:
    性能广达,妙用无方,蕴空实际,
    祖道崇昌。
  洞山下三十八世浙绍上虞泰岳寺行道宏觉禅师自演二十八字:
    觉宏遭师自为宗,泰岳山前振古风,
    普愿嗣孙遍法界,吴兴越顺悉圆通。
  洞山下四十四世(元来下十八世)铜陵县莲花寺德风寿存禅师,续演大艚派二十字:
    寿昌灯照世,正法永兴隆,德种莲花宝,
    风化满天中。
  附列曹洞分支未知世系子后
  长庆宗鉴道口禅师演派二十八字庐山栖贤寺亦宗此派:
    道函今古传心法,默契相应达本宗,
    森罗敷衍谈真谛,此印亲承永绍隆。
  云居诸缘洪口禅师演派二十四字:
    洪常祖道,法性清净,广启胜因,
    志行性远,了悟玄宗,宽证圆融。
  九华山百岁宫以“贾菩萨派”下“常”字起续演二十八字,
    常持妙法胜庄严,果证无为道上玄,
    西来大意修般若,月朗天中振万年。
  智彻禅师演五十六字:
    了悟真常慧性灵,如同杲日照乾坤,
    优昙香彻三千界,信愿行超最上乘,
    圆通果满光祖印,戒德流芳续嗣深,
    法绍洞山宏正道,派传万古耀联灯。
  焦山巨超清恒禅师拈三十二字以续“了悟真常”之后。派曰:
    肇自迦文,传灯法界,寂光朗照,
    千万亿载,心诚相印,定即是戒,
    用宝斯言,佛能永在。
  禅宗下云门宗及祖庭
   大觉寺 在广东乳源县云门山,原名光泰禅院。五代时文偃住此,大弘禅法,建立云门宗,在北宋时极为繁盛,南宋末便衰歇,流传约200年。
  云门宗演派
  自六祖法传青原行思,青原传石头希迁,石头传天皇道悟,天皇传龙潭信,信传德山宣鉴,德山传雪峰义存,义存传云门文偃,后人遂立为云门宗。
  云门下第八世育王昙振优鸿禅师演派二十字:
    优昙从广政,了性悟真如,德智圆通品,
    方知绍祖灯。
  光孝禅师续演二十字:
    灯月光难比,万法总归心,照彻三千界,
    八面体灵明。
  后未知何人又续二十字:
    愿法慧福德,清净智能宏,了悟真如性,
    妙明达本宗。
  禅宗下临济宗及祖庭
  临济禅师塔 亦名“青塔”,在河北正定。正定城南2里临济村有临济寺。唐义玄住此,建立临济宗。此寺于抗日战争时被毁。临济禅师塔独存,近年复修,大雄殿亦已修复,其余诸殿堂亦正在修复中。
  黄龙山 在江西宁州西南80里。山有永安寺,一名黄龙院。宋仁宗时慧南(临济宗八世)住此,大振禅风,建立黄龙派。
  杨歧山 在江西萍乡县北70里,是战国时杨朱泣歧之处。寺名普通禅院。宋时方会(亦临济宗第八世,与慧南为同门)住此,大弘禅法,建立杨歧派。
  虎丘灵岩寺 在江苏苏州虎丘。春秋时阖阊葬此。晋竺道生说法处。宋绍兴四年(1134)临济宗杨歧第五世绍隆住此,建立虎丘派。
  径 山 在浙江杭县,寺名能仁兴圣万寿寺,简称径山寺。宋绍兴七年(1137),杨歧派第五世宗呆居此(与绍隆为同门),立“话头禅”,世称大慧派(大慧是宗呆的封号)。
  黄檗山 在福建福清县西20里,有寺名万福寺,唐代希运禅师(。临济义玄之师)曾居此。明崇祯九年(1636)隐元隆琦住持此山,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渡日本,在日本宇治县建万福寺,创日本黄檗宗。
  金山寺 在江苏镇江。东晋元帝时创建。宋时以修水陆法会知名。一度为云门宗道场。宋苏东坡相熟的佛印禅师(云门宗第五世)住此。南宋以后便成为临济宗的主要寺院。
  临济宗演派 自六祖法传南岳怀让,让传马祖道一,马祖传百丈怀海,海传黄檗希运,运传临济义玄。后人立为临济宗。
  临济剃(度)派(人名不详)作十六字:
    提金刚体,振妙朝元,存慈希戒,
    贯古腾今。
  续演二十四字:
    承宗广大,佛法宽宏,正怀文本,
    了悟良因,守心显祖,方觉钦崇。
  后又续五十六字:
    教法向玄,厥旨趣真,潜会恒灵,
    契传有得,绍替匡修,秉志巨光,
    启宏宗大,永兴世缉,毓用彦昭,
    授从静式,月可久华,雪若惟白,
    默继空延,提嘉悟铎。
  临济坌派(人名不详)作十六字:
    善洪祖道,惟德可存,永继明觉,
    光显先宗。
  临济下第八世黄龙慧南禅师演派二十字,
    慧正普觉济,圆通湛海清,广演法界性,
    永远德宏宗。
  临济下十二世径山大慧宗杲禅师演派三十二字:
    宗觉妙道,明了本真,恢宏祖印,
    联广慧灯,性空法界,绍继续荣,
    圆通果满,福德转轮.
  临济下十七世断桥妙伦禅师演派十六字:
    慧性妙悟,真机全露,广济彻源,
    符因证果。
  临济下十九世碧峰性金禅师演派二十字:
    性空原朗耀,镜智本虚玄,能包罗万有,
    故统御大千。
  临济下二十一世云岩福爱禅师演派三十字:
    福德宏慈广,普贤觉道成,利益无边界,
    宗本永兴隆,妙悟恒常满,自性证圆融。
  临济下二十二世(天台下十五世)闽中雪峰祖定禅师演派二十字:
    祖道戒定宗,方广正圆通,行超明实际,
    了达悟真空。
  龙池幻有正传禅师剃度(密云天隐)圆(悟修)禅师,传法亦日此派,今天童磬山后哲均用上派传法者,遵龙池意也。
  龙池复续“空”字下接演二十字;
    觉性本常寂,心惟法界同,如缘宏圣教,
    正法永昌隆。
  天童亦续“空”字下二十字;
    嗣续曹源脉,传等济众功, 慧灯恒照世,
    佛法亘穹窿。
  临济下二十四世琴山妙随禅师演派二十八字:
    妙继宏传正法眼,兴从鉴觉庆维昌,
    彻可印宗圆佛杲,绍隆祖道续联芳。
  临济下二十五世东明海舟永慈禅师演派一百二十字:
  普永智广宏胜德,净慧圆明正法兴,
  性海澄明显密印,大乘妙道悟心灯,
  佛恩浩满流芳远,祖行超宗续嗣深,
  戒定弥坚通义理,规成谨守镇常新,
  翼善昌荣因达本,祯样隆盛复传增,
  功勋寂照融真际,宝镜高悬体用亲,
  饶益灵文舒景秀,信持玄记济时珍,
  了然无际空诸幻,觉树开敷果自馨。
  现今箬庵通问禅师下各家均从“空”字改换此派“清”字起。
  临济下二十五世(碧峰下第七世)突空智板禅师演派十六字:
    智慧清净,道德圆明,真如性海,
    寂照普通。
  五台、峨眉、普陀前寺续演三十二字:
    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
    常演宽宏,惟传法印,证悟会融,
    坚持戒定,永纪祖宗。
  普陀后寺从突空下“通”字派接续演四十八字:
    湛然法界,方广严宏,弥满本觉,
    了悟心宗,惟灵廓彻,体用周隆,
    闻思修学,止观常融,传持妙理,
    继古贤公,信解行证, 月朗天中。
  临济下二十五世(碧峰下第七世)五台月山智胜禅师演派四十字:
    智本了心事, 觉思方可贤, 正宗增佛果,
    道广法能传, 月印千江水, 光舒万里天。
    若无清净慧,何心礼长干。
  临济下二十五世(碧峰下第七世)西蜀大随智潮禅师演派四十字(包括后续二十字):
    智慧法界广,了道得证果,圣教如常满,
    觉海福圆明。明珠光照世,心印本无文,
    密运通天眼,显扬亘古今。
  临济下二十五世(碧岩十第七世)庐山赮封智素禅师演派四十字(包括后人从“传”字接续二十字):
    智圆明胜果,戒定悟清禅,妙行通方广,
    心宗永远传。传持无相法,一著在机先,
    万古长空月,舒光本自然。
  临济下二十五世(碧峰下第七世)庐山天池智光禅师演派(十一字,读不成句,姑存):
    智江圆明洪慈悟本道大德。
  临济下三十世雪峤圆信禅师,从“圆”字起演派十六字:
    圆宏顿教,传祖心宗,戒定慧法,
    璇玑化工。
  临济下二十七世(突空下第三世)北京西山鹅头禅师演派二十四字:
    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
    本来自性圆明,行理大通无学。
  后人复续二十四字:
    学精三藏妙义,究意半字非有,
    体用定力如斯,方可超凡证圣。
  后人又从“学”字下另续二十四字:
    真觉宏宗广敬,普隆正悟高贤,
    永远福海传心,定祖文章守信。
  临济下三十一世(径山下十九世)圣因文学隆效禅师续演二十八字:
    隆济能宏法本玄,坚持戒定永流传,
    灵机豁彻朗斯皆,慧性恒圆佛祖禅。
  临济下三十一世玉琳通琇国师住天目山另演二十四字:
    法宏济祖,真宗绍续,永传英俊,
    净明梵行,严持亘古,嘉谟大根。
  临济下三十一世杭州理安箬庵通问禅师从“圆”字起演十六字:
    圆通大法,顿越真常,悟祖超师,
    慧灯永照。
  临济下三十一世绍兴平阳木陈道忞禅师另演二十八字:
    道本元成佛祖先,明如杲日丽中天,
    灵源广润慈风溥,照世真灯万古悬。
  临济下三十一世四川双桂破山海明禅师另演四十字:
    海印发光,悟真永昌,寂常心性,
    戒定慧香,佛身克果,祖道联芳,
    双桂荣野,一苇渡江,禅观固远,
    五叶攸长。
  临济下三十一世嘉兴古南牧云通门禅师演派三十二字:
    通诠遵化,博审竺文,慎嗣英彦,
    演畅崇深,行至福圆,知明道兴,
    正法眼藏,永载传灯。
  临济下三十一世常熟三峰汉月法藏禅师演派三十二字:
    法宏济上,德重律仪,教扩顿圆,
    行尊慈忍,参须实悟,养合相应,
    后得深渊,永传光灿。
  临济下三十二世(平阳下第二世)天岳木昼禅师演派三十六字:
    本惟恒,用宁勤,月虚白,镜空明,
    离慧辨,通无心,归太宗,一法印,
    昺当机,六可证,此灯传,利度尽。
  临济下三十二世(三峰下第二世)灵岩山继起宏储禅师演派十六字:
    法宏修智,道行超宗,代持真实,
    永绪瑫琮。
  临济下三十二世(三峰下第二世)硕机宏圣禅师演派十六字:
    宏元密印, 显正宗常,谋列再振,
    宝持永昌。
  临济下三十二世天童下无碍行彻禅师从“行”字起演十六字,为万年宗清凉寺楚北广传此派:
    行大源远,化导英灵,宏智慧定,
    宗正传灯。
  临济下三十二世(破山明法嗣)福州黄檗象岩性挺禅师另演十六字:
    性道昌隆, 智慧圆通, 瑞光普照,
    德振宗风。
  临济下三十*3*7世(突空下第六世)憨山德清大师从“德”字起,演派四十字:
    德大福德广,慈忍量普同,修持超法界,
    契悟妙心融,寂净觉常满,圆明体性通,
    慧光恒朗照,道化久昌隆。
  临济下三十三世(三峰下第三世)灵隐豁堂济喦禅师另演六十四字:
    真宗克体,直指心源,逆寻殊远,
    浩往长存,统终原始,(此间似少一句,待补)
    居中端表,随运周旋,机神不测,
    显密恒传,利智悬解,得旨释诠,
    高幢誓固,重铠忍坚,效仰先志,
    宜慎勉旃。
  临济下三十*3*7世(突空下第*3*7世)安徽黄山普门惟安禅师演派五十六宇,
    惟觉能仁愿行广,妙明性寂真常中,
    清净澄源戒定海,善祥永兴法海宗,
    福慧同本远周济,恒心常照素德隆,
    悟果勤修先祖胤,智力普道证圆通。
  临济下*3*7*3*7*3*7世毗卢庵*3*7世演派十六字:
    顿觉性融,理趣真宗,灵鹫正脉,
    绵远昌隆。
  临济下三十三世(突空下第九世)归宗紫柏真可大师演派从“真”字起十六字:
    真法元在,解契恒灵,慈门师子,
    大吼霄音。
  临济三十五世绍兴福庆寺定如实觉禅师从“空”字下接演四十字:
    建德开元化,传心振大同,慧灯宏远照,
    法脉永昌隆,智海融珠树,鸿沱发道潀,
    灵机承觉性,奕世继高崇。
  临济下三十六世(报恩下第六世)京都长椿寺妙云崇如禅师演二十四字:
    崇佛拳祖,德行圆融,明持净戒,
    定悟本宗,心源永续,法道昌隆。
  接此派下新续二十四字:
    能仁智觉,慧本常荣,果证恒圆,
    惟传性宗,克承祖印,光灿普灯。
  临济下三十七世(崇如下法嗣)慧林佛*3*7禅师住药王普济寺演派六十字:
    佛理大信慈,普度悉等元,法演持净戒,
    心悟现真禅,智海澄清显,慧悦广照边,
    亮同能仁道,圣贤启自然,玄空成妙义,
    教严永续传,福缘常茂秀,花香结果圆。
  临济下三十七世(报恩下第七世)安徽绩溪太平寺道开了证禅师另演派五十六字:
    西国家风指实权,明心见性顿超贤,
    菩提果满华藏界,圣谛真如今古悬,
    戒律勤修参妙理,慧光朗照彰弥天,
    灵机悟彻拈花旨,正法流芳继有缘。
  临济下三十七世(报恩下第七世)浙江嘉兴觉海寺谨庵了根禅师,从前“空”字下接演二十字(首句用龙池祖派):
    觉性本常寂,能仁理自通,心传参妙谛,
    永久德惟崇。
  天台华顶寺亦从“空”字下续演四十字;
    寂照无为体,理事本函容,端然起妙用,
    权衡显圣功,三乘分顿渐,禅教意相同,
    建立华峰旨,遗流后世荣。
  临济下三十八世(报恩下第八世)天台国清寺宝林达珍禅师从“达”字起改演四十字:
    达道通真量,明极越祖先,正悟超妙学,
    大用智光圆,石磬清音显,性海续济源,
    传持佛心印,法界广宏宣。
  临济下四十世杭州白衣寺定宗真果禅师另演五十六字:
    显日天中万里明,山河大地及乾坤,
    宗风永脉源根在,今得安和传续灯,
    只望能仁贤后德,道超高耸旧祖庭,
    成就如是重新整,历代创建尽莲生。
  临济下四十世(福严下第九世)海昌指南寺云开天霞禅师另演二十四字:
    天缘明德,立道振纲,端庄中正,
    世序攸长,参同净智,果满祯样。
  临济下四十一世杭州仙林寺九峰空恒禅师从“空”字下续演派二十字,
    法善普倚心,智觉照虚征,思聪诚远见,
    性净积功能。
  临济下三十三世(鹅头下第九世)庐山开先若昧智明禅师演十六字:
    佛道兴隆,有开必先,传灯绍祖,
    以永万年。
  附列未知世数临济下分支各家姑存待查。金陵紫竹林颛愚观衡禅师从“观”宇起演派三十二字;
    观音旋明,闻复清净,殊胜妙德,
    真实圆通,功超戒定,行越明一,
    智愿广大,福慧周围。
  黄檗山无念深有禅师住麻城立派五十六字(包括后续二十八字):
  祖觉宗清净行深,常怀戒定慧圆明,
  神通法性真如海,永远兴隆见太平,
  干空一月印千江,照世舒光化日长,
    识得本来人面孔,宗风万古自恢张。
  报慈灰亮禅师(未知住于何地)自演十六字:
    济源浩瀚,觉性澄圆,海印发光,
    朝宗百谷。
  无幻性聪禅师(来知住于何地)自演四十八字,
    性慧妙悟,真机全露,广彻济源,
    符因契果,传佛心印,直演上乘,
    宗宏圣道,学超戒定,兴自嵩岳,
    祖灯遍照,辉今耀古,了明顿教。
  节岩觉琇禅师(未知住于何地)自演三十二字,
    觉智惟彰,灵运斯昌,发明戒月,
    洞达心光,慈源应满,果愿弥芳,
    永隆济统,正脉渊长。
  法眼宗及祖庭
  清凉寺 在江苏南京城内。五代时文益居此,立法眼宗(法眼是文益的封号)。流传大约百年,便衰歇了。
  法眼宗演派
  自六祖法下七传至雪峰义存,雪峰传玄沙师备,玄沙传地藏琛,琛传法眼文益,后人立为法眼宗。
  法眼下第六世翠岩嗣元祖光禅师演派二十字:
    祖智悟本真,法性常兴胜,定慧广圆明,
    觉海玄清印。
  后未知何人续演二十字:
    佛天通至宝,万圣承斯命,同登般若船,
    誓度众生尽。
  天皇下宗派
  自六祖四传至天皇道悟,天皇五传至圣寿净严禅师,演派六十四字(后人遂立为“圣寿宗”,不列五家宗内):
  净觉明显,菩提果成,大千普度,
  永远利生,开示悟入,佛图续灯,
  善庆遐衍,本来性能,宗教周遍,
  慈悯深洪,平等均济,惟方修崇,
  学具圣具,贤达克功,权衡在己,
  万世兴隆。
  八、密 宗(真言宗)
  此宗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所依。在大乘佛教中有显教和密教两大系。显教是用理论说明佛教教义,密教则以真声(咒语)、手印、仪轨等方式,以达即身成佛。此宗以身、口、意三密相应为宗要,故名密宗。密宗的成立,始于唐玄宗开元时代,是由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等在长安建立的。不空译经很多,是唐代密宗传教中心人物,其后一行、惠果等相继宣扬,曾经盛极一时,但五代以后就衰微了。现在西藏所行的密宗和唐代所传的部系不同,一般称为藏密或喇嘛教,而称唐代长安的密教为唐密。
  密宗(真言宗)祖庭
  大兴善寺 在陕西西安市。唐天宝中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不空三藏居此,屡设灌顶道场,建立了真言宗,并译出众经。寺有徐浩书不空三藏碑。真言宗的传承是以毗卢遮那为初祖,普贤金刚萨埵为第二社会,龙猛为第三祖,龙智为第四祖,金刚智为第五祖。金刚智于开元七年(719)来华,传弟子不空为第六祖。
  青龙寺 在陕西西安市,原唐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唐不空三藏弟子惠果住此寺东塔院,世称为真言宗第七祖。开元二十年(804)日本僧空海入唐求法,从惠果受灌顶,传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并受传法阿阁黎灌顶。回日本后,在高野山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其后日本僧圆仁、圆载、圆珍、真如、宗睿先后入唐,皆在此寺受学真言宗法。此寺在宋时已圮废,今于遗址建惠果空海纪念堂,并立碑以为纪念。
  以上八宗的思想体系,先后传入朝鲜(唐称新罗, 宋称高丽)和日本。现在日本佛教的许多宗派,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佛教宗派的传授和影响而成立的。

  第二节 中国藏语系佛教
  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开始传入的时间,要比汉族地区晚得多。其发展过程约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弘期佛教和后弘期佛教。
  前弘期佛教 是指西藏佛教发展的前一个阶段, 约从公元640年开始,到840年为止共200余年。在这个时期,佛教开始传入西藏,并建立寺庙、塑绘佛像,度人出家、建立僧伽制度、传译经典、讲习弘布,据西藏人所著的史籍,把这时期称为“西藏前弘期佛教。”
  后弘期佛教 西藏佛教自朗达玛王辛酉(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灭法后,卫藏等地都没有出家的僧众,经百余年,才有卢梅等往西康学佛法,回到西藏建僧伽,弘扬佛教,直到现在,约一千余年来的西藏佛教从未中断。史学家把这一期的佛教——对前弘期而言,名为“西藏后弘期佛教。”
  西藏后弘期的佛法,由西康,哦日、印度三个方面传入而复兴起来。西藏佛法复兴时,各大译师各弘扬于一方,因之他们的弟子传承修行方法也各有不同。从1042年阿底峡尊者到哦日以后的百余年中,产生了许多教派,并建立了各自的根本道场。兹略述如下:

  一、噶当派(后演变为格鲁派,俗称黄教)
  “噶当”意为一切佛语都是对僧人修行全过程的指导。西藏后弘期佛教初期,学法僧人中,重密法者则轻显教,重师承者则轻经论,重戒律者则反对密法,致使佛法修行次第混滥,显密分歧。阿里王益希微迎请阿底峡入藏弘法,阿底峡作《菩提道灯论》,阐明显密教义不相违背之理和修行应遵循的次第。阿底峡去世后,由其弟子仲敦巴继传其法。宋嘉祜元年(1056)仲敦巴建热振寺为根本道场,后形成噶当派。该派的特点是强调戒律。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传法,又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派。教典派系博多哇所传,以一切经论都是成佛的方便和修行的依据的思想为主旨,教授派系粗赤拔所传,以《菩提道灯论》中“三士道次第”见行双运为主旨,教诫派系普哇(1031~1136)等所传,以“恒住五念”教授为主旨,所崇本尊为释迦、观音、绿度母、不动明王,该四本尊与三藏教法合称“噶当七宝”。噶当派教法传播甚广,其他教派均深受其影响。15世纪初,宗喀巴依其教义创格鲁派,亦称“新噶当派,”噶当派遂先后改宗格鲁派。
  热振寺 在西藏林周县北部。北宋嘉祜元年(1065)由仲敦巴兴建,是噶当派第一座寺院。15世纪初叶,格鲁派创立后,改宗格鲁派,属色拉色结巴扎仓。该寺的热振呼图克图,是清代以来西藏四大呼图克图之一。曾于1847年和1934年两度出任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 寺址位于山腰,是藏传佛教著名古刹。

  二、噶举派(俗称白教)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因此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11世纪时玛尔巴所创立。一传弥勒日巴,再传达波拉结。此派主要学说是月称派中观见,其大印传承,不重文字,重在以证理通达大印的智慧。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此派支系众多,有达布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传承系统。但香巴噶举到14、15世纪就衰微,而达布噶举一直延传至今。今天人们说的噶举就是指的达布噶举。达布噶举的创始人布达拉吉·索朗仁钦,是宋代著名医学家,是弥勒日巴弟子。他的最著名的四大弟子在前后藏建寺收徒,形成四大支系。即噶玛噶举,蔡巴噶举,拔戎噶举,帕竹噶举。其中帕竹噶举一系又分出八个小系。帕竹噶举和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有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保存一定势力。主要寺院有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止贡寺 一译直扎提寺。在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北。南宋淳熙六年(1179)由噶举派止贡支系的创始人止贡巴·仁钦贝主持兴建,为此派止贡支系(简称止贡噶举派)主寺。寺主由止贡巴家族世代相承。元初止贡噶举派实力强盛,与萨迦派屡有征伐。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萨迦地方政权集合地方武力,并奏请元朝派军队入藏,打击止贡噶举派,止贡也遭受严重破坏。14世纪中叶,噶举派帕竹支系掌权,此寺又受到帕竹噶举派控制。15世纪初,格鲁派兴起,止贡噶举派的实力进一步削弱,但止贡得以留存至今。

  三、萨迦派(俗称花教)
  宋熙宁六年(1073)贡却杰波在后藏萨迦寺弘法,遂形成萨迦派。又以此派寺庙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因三色成花,故俗称“花教”。教主由贡却杰波的昆氏家族世代相承。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第一至三祖,都娶妻生子,后人称为白衣三祖。以后四祖贡噶坚赞和五祖八思巴是出家持戒,故称红衣二祖,合称萨迦五祖。1253年,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应召来大都(今北京),并给元世祖忽必烈传授灌顶。1260年,忽必烈即位,并封八思巴为帝师,兼领西藏13万户,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为西藏地方僧侣贵族统治之始。1269年,八思巴创制“蒙古新文字”有功,忽必烈封他为“大宝法王”。此派根本道场为萨迦寺。
  萨迦寺 分南北两寺,在西藏萨迦县的奔波山附近。奔波山土质灰白色,不同于当地土质颜色,藏族人民传说这里是神鸟落下的地方。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而作寺名。北寺是北宋熙宁六年(1073)由萨迦派(花教)创始人衮却杰布创建,后屡经重修。南寺建于1288年,是萨迦五祖八思巴·洛进坚赞所建。占地5500平方米,殿内有40根粗大的木柱,殿高11米。寺外四周有围墙,高10米馀,厚3米,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100米。寺内保存元代壁画、雕像和刺绣,藏有卷帙浩瀚的手抄经卷和各种文献图书、供器,是西藏少有的藏书和写经中心。萨迦地方政权的办公楼和萨迦法王的居室、殿堂,也是元代的历史遗迹。现寺院建筑保存完好。萨迦寺藏有极为珍贵的贝叶经。
  四、觉曩派
  “觉曩”是地名,因悲精进在其地建寺弘扬他空见,故名觉曩派。此派创始人不动金刚,初为在家瑜伽师,出家后名信王,从迦湿弥罗国卓敦曩拉则学时轮及集密的教授。由修时轮金刚法,获得感应(见色空色的天身从内显现),又依《如来藏经》等说“一切众生皆本具相好庄严的佛身名如来藏”等,遂起“他空见”。信王将此见及时轮教授等传其子法自在,法自在传虚空光,光传虚空幢,幢传慧光,皆对于时轮教法十分珍秘。 唯慧光以下,弘传渐广、慧光传法身光,光传悲精进。悲精进建觉曩寺,传胜者智,智传功德海,海传慧幢。慧幢著《了义海论》等,广弘他空见,遂成觉曩派。悲精进为八思巴弟子,故觉曩派也是萨迦派的属寺,住持大德也多是从萨迦学成后转入觉曩派的。明朝末年,达惹那他建达敦彭磋陵寺,弘他空见法门,盛极一时。五世达赖时,将该寺改为格鲁派寺院,易名嘎敦彭磋陵。其他如却陇降则等觉曩派寺院,亦多改宗格鲁派。现在西康藏塘地区,还有慧幢弟子宝祥所建的寺院,讲习觉曩派的他空见。后藏地区的觉曩派寺院及他空见学说已衰绝。

  五、希结派
  “希结”是能息灭的意思。说依此教授能息灭业力或非人损恼所致的身心众苦。即是依般若空义对治我执烦恼,加上密法的观想和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力,来息灭惑业苦等。此教法渊源于入藏印僧帕荡巴桑结。分初中后三传。初期传承者有喀伽若那姑赫拉。由翁薄译师翻成藏文的有“息灭灯”及“大威德”等教授。中期传承的有玛法慧、梭穹僧然、岗智幢等,其教授包括显密无量法门。后期传承的有荡巴卡勤、卡穹、班哕卓达、荡巴滚嘎等,主要传习“大印无垢点行持”。此三期先后所传的般若波罗蜜教授,总名希结派。
  
  六、觉宇派
  “觉”是能断义,谓以慈悲菩提心能断自利心,以般若空见能断我执,此二种和合,能断四魔。觉又作“决”,是行义,指修菩萨方便般若行。此派也是由印度帕荡巴桑结传来,帕荡巴中期在后藏传法时,传与觉敦棱曩喇嘛及雅陇玛惹赛荡二人。玛惹传宁巴赛绒,宁传则敦、松敦,这系相承的称男系。由觉敦传劳准,以下多女性,也称女系。此系教授法门,遍融于全藏各宗派中,至今未断。

  七、廓札派
  “廓札”是地名。此派创始人福幢(1182~1261)初从释迦室利学修菩提心法,又从金刚祥学旧派密法,于贡摩山静修,证得大印甚深义。复从宝铠论师受胜乐灌顶。曾在底斯山专修五年,现证如理最智,如实见金刚身真理。后在仰垛建寺名廓札巴。福幢遍学新旧各派所传一切法门,故当时前后藏的大德们没有一个不从他参学。他的学说,不定属于那一派。

  八、响巴迦举派
  “响”是地名(今西藏南木林县)。创始人是琼波瑜伽师,曾七度赴印度学法,亲近过大善知识150人,尤以大金刚座、弥勒巴、鞠多瑜伽、罗睺罗鞠多、尼古空行母,乐成就空行母等6人为主。归藏后于响地建寺108所,弘法30年,摄受弟子8万余人,神通变化不可思议,寂时寿150岁。门徒建葭寺和桑定寺,形成该派两个支系。其教授皆从印度学来,故别成一派。

  九、夏鲁派
  又名布敦派。创始人布敦宝成(1290~1364),原是中兴律学的嫡派,后又遍学迦当、迦举、萨迦所传的因明、对法、中观及各部密法,成为一代教主。31岁时住持夏鲁寺,兴建70余种大曼茶罗仪轨,广弘四部密法教授,并校订西藏所翻译的藏经,编有大藏目录,著述30余函流传于世。晚年建夏鲁山谷茅蓬,住修行者160人,夏鲁寺常住僧3800人,讲说修行极一时之盛。弟子有法祥,童福、宝胜等,名夏鲁派。
夏鲁寺 在西藏日喀则县东南。北宋元祜二年(1087)由杰尊喜饶迥乃兴建。14世纪中纪布顿·仁钦珠(1290—1364)主持寺务,寺又扩建。后以夏鲁寺为中心,创立夏鲁派,又称布顿派。主要建筑为大殿,是一座汉藏建筑的混合体。寺内保存有珍贵的元代壁画和八思巴文文告。
  以上诸派中的希结、觉宇,时代稍久,其教及修法,已融入其他各派中,无独立的系统可寻。廓札夏鲁二派教授,后被摄入萨迦、噶举、格登等派中,而宗喀巴大师即尽承两派遗轨,故此二派也没有独立地流传下来。

  十、宁玛派(俗称红教)
  此派即传前弘期中莲花生、无垢友,遍照护等所传的密法教授,遂成一派。当时并无派名,以其遵循前弘期密咒“宁玛”意为“古旧”,故称之为宁玛派(别称红教)。明末清初有吉祥力胜在前藏建金刚岩寺,又有得达陵巴不变金刚建邬仅民卓陵,五世达赖亦曾在尊胜利乐善说洲兴建宁玛派修法。是为宁玛派极盛时代。这一派寺庙,后虽经准噶尔王一度摧毁,但不久即修复,代有大德住持,至今未衰。西康的迦陀寺、佐勤寺等处,亦代有大德住持,故宁玛派教授,亦遍弘于全藏。宁玛派的中心寺院桑伊寺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惜已毁。此派著名寺院有多吉扎寺,敏珠寺,四川西部的竹箐寺和噶妥寺等。
多吉扎寺 在西藏贡噶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十六世纪末叶由扎西道杰兴建,为宁玛派在西藏的重要寺院之一,与敏珠寺齐名。1718年蒙古准噶尔部入侵,寺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颇罗鼐掌管西藏地方政权期间(1725~1747)又加以重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