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宽忍法师著:佛教手册(5)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宽忍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僧值规约
  1.丛林里僧众杂遝,僧值应尽心尽力纠查,绝不可因循私情而害公。若有犯过者,须依条例处罚;若有包庇现象,则由僧值代其受罚。
  2.早晚勤加念佛,二时粥饭及念佛堂一切僧事,均须认真谨慎处理。一切务必依法进行,以其事关常住道风,大众慧命。
  3.不可自恃职务而骄众,切忌假公济私,违者罚之。
  4.各部门的执事宜体恤善用,绝不可白矜而轻侮他人,或因怠慢而落人口实,凡事宜深自戒慎。
  5.经常依法检查大寮及大众饮食卫生。用餐时间,早粥定于黎明前,午餐以中午11刚为准。
  6.各寮及外单清众,除公事外,凡未赴大殿(念佛堂);念佛,隐匿寮中闲谈及招惹是非等,应时加检点。若有不听劝说者,当带往客堂说明缘由后,依情节轻重给予责罚。凡有因循私情而不揭举者,一并罚之。
  7.出坡时,须先为众们准备一切应用物品,同时以敲木鱼为号,激励大众勤于作务。若发现偷安而不参加作务者,应随时纠正或举发,不可苟且护短。
  8.诵戒之日,须彻底调查病僧人数及情况,凡能下床行走的,一律随众布萨,至于病重者,当由僧值代其请假。
  9.必须经常慰问病人,应以慈悲、福田为宗,一旦西归,如沐浴、更衣、入殓、荼毗、入塔等,均须以礼为度,切不可轻忽或失之简略。
  10.外单僧众染病时,须派人料理;病重,应请示丈室,妥善照顾,处置。
  11.早粥及日落后,随即关闭三门,并应慎作督察,各殿堂门户,火烛,均须切实检点,不可敷衍疏忽。
  12.时值溽暑,特准予脱袈裟用餐。其起迄时间,须先与首领商议,获方丈首肯后始得实行,绝不可专擅用事。
  13.随时协同知客,戮力处理客堂一切事务,并晓喻僧众,一律得切实遵守《客堂规约》。

  三、入众须知
  挂 锅  今僧止所住处,名挂锡。原西域比丘,行必持锡杖,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着地,必挂于壁牙上,故云挂锡。
  安 居  形心静摄曰安,要期此住曰居。即自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名结夏安居:一无事游行,妨修出世业,二损物命,违慈实深,三所为既非,故招世谤。据《明了论》说,有五种地方不宜结夏安居:一太远聚落,求需难得,二太近城市,妨修出世道,三多虫蚁,自他两损,四无可依人,五无施主供给医药。并不可安居。
  自 恣  九旬结夏期内,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示诲,纵宣己罪,恣僧举过,内彰无私隐,外显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
  经 行  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如布之经,故名经行。据《三千威仪经》说,有五处可经行: 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
  扫 地  佛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乐福众生,于胜福田植净业故,佛即自执帚欲扫,时大声闻见,皆执帚共扫。佛言:凡扫地有五胜利:一自心清净,二令他心清净,三诸天欢喜,四植端正业,五命终当生天上。据《阿含经》说,佛教朱利槃特诵扫帚字,复教执扫帚。佛言:汝诵此字,为目何等?然此扫帚,复名除垢。檠特作是思维……以智慧之帚,除结缚垢,因此便成阿罗汉。《正法念处经》说:“若扫如来塔,命终生意躁天身,香气熏百由旬。”
   燃 灯  《僧祗律》说:燃灯不得猝入房,应先在外唱言:诸大德灯入。至灭灯时,亦不得猝灭,先以手遮灯,告曰:灭灯。众若默,方可灭。不得用口吹,当将筋欹烬折去之。
   礼拜忌  若他礼佛、诵经、写经、授经时,并不得礼。饮食、啖果、说法、漱口、嚼杨枝、剃头、裸身、大小便时,并不得礼。
   嚏  《僧祗》云:若在僧中嚏者,不得放身,应以手遮口,勿令涕唾污比座。
   剪 爪  爪长,破戒之相。《文殊问经》说:爪许长一横麦,为搔痒故。
   剃 发  发长,破戒之相,长二指当剃。
   卧 法  身向右边,累足,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起明了想,但为长养诸根火种。《发觉净心经》有二十种睡眠过患;一懒惰,二身体沉重,三皮肤不净,四皮内粗涩,五诸大秽浊,六饮食不消,七体生疮疱,八多懈怠,九增痴,十智慧弱,十一善欲疲倦,十二常趣黑暗,十三人不恭敬,十四禀质愚痴,十五多烦恼,十六于善不乐,十七白法减,十八多惊怖,十九见精进者毁辱之,二十于众被轻贱。《十诵》云;若鼾睡者,应起经行;不能者,屏处睡,不得恼众。

   小解   《毗尼母》说,不听于伽蓝内处处小便,当聚一屏惑处,若瓦瓶木桶埋地中,以物盖覆,勿令有臭气。《五分律》说,许将小便器入房中,密塞口,房外应满盛水。

   四、食法细则
   《顺正理论》说:“身依食住,命托食存,食已,能令身心适悦安泰。”食有正食的饭麦饼,不正食的根茎叶华果等。粥 有十利:一色、二力、三寿、四乐、五词清(训释言词)、六辩(展转言无滞碍)、七宿食消、八风除、九消饥、十消渴。
   食 法   凡食,限三匙为一口,第一匙默云:“愿断一切恶”;第二匙云:“愿修一切善”;第三匙云:“所修善根,回向众生,普共成佛”。食时慎勿喧笑,及交头耳语,妄谈杂事。食后必须漱口。

   五、礼节种种
   合 掌   若指合其掌不合,是由于心慢而神散的原因所致,所以必须指掌相合。
   问 讯   《地持论》说。当安慰舒颜,先语平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讯。又据《僧史略》说,卑者问尊,则说“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否?”若慰下,则说“不审无病无恼,乞食易得否?住处无恶伴否?”
   礼拜式   礼拜,必先并足(前距八寸后跟距二寸)正身,合掌俯首,以手褰袈裟。先以右膝着地,以二肘着地,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足之敬,以头在地,良久方成一拜。
   三 拜   人之所以相拜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以示尊事。俗家两拜,是法于阴阳;佛家三拜以表三业归敬。据《智论》说,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二业,佛法以心为本, 以身口为末,故以三拜为礼数。
   斋会礼拜   大众聚集斋会之次,合掌即是致敬,亦不劳全礼,礼便违敦。
   互 跪   是天竺的—种礼节。左右两膝互跪着地。故释子皆右膝。若言“胡跪”音讹也。
   长 跪   即两膝着地;亦先下右膝为礼。《神足无极经》说:“……月天子即从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长跪。”尼女体弱,佛听长跪。
   偏 袒 是天竺的礼节,此礼白曹魏时期即已废除。偏袒右肩,以示便于执作。若入聚落俗舍,皆以袈裟通披之。
   结跏趺坐   此是吉祥坐。全跏肤是如来坐,半跏跌是菩萨坐,踞坐为垂足实坐。

   第九节 佛寺殿堂
   一、佛寺名称
   人们谈到佛教寺院名称,大都简称某某寺、某某院。严格地说,凡是寺院,都有它的宗属,同时全称往往;是四个字或三个字不等。
   1.讲寺——属天台宗。如天台[1]的国清讲寺、高明讲寺和南京的鸡呜讲寺等。
   2.禅寺——属禅宗。如武汉的归元禅寺、宝通禅宗和上海的玉佛禅寺以及杭州的云林禅寺(即灵隐寺)等。
   5.净寺--属净土宗。如南京的三昧净寺。
   4.律寺—一属律宗。如苏州西园的戒幢律寺、南京的古林律寺,妙悟律院、杭州的昭庆律寺等。
   5.教寺——宗属不详。如松江的圣兴救寺、长安兴教寺等。

  二、佛寺布局
  由于最初佛寺布局是按照汉朝的官署布局建造的,同时还有许多贵族和富人施舍现成的住宅为寺,因此许多佛寺原来就是一所有许多院落的住宅。由于这些历史原因,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这种院落式的佛寺布局,现在全国各处都可以看到。一般从山门(寺院正门)起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这样就构成一座寺院。具体地说,中央一线的主要建筑,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殿之后为法堂或藏经楼,再大的寺院还有毗卢阁等殿堂建筑物。天王殿前一般有钟鼓二楼对峙。大殿之前,左右又有伽蓝堂和祖师堂相对,法堂前面东西相向的是斋堂和禅堂。住持的住处称为方丈或丈室,多在法堂的左右。其他库房、。厨房、客房、浴室等则分布四周。
  三门殿为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为三门殿。也有写作山门殿的。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小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北向。东西两旁供四人天王像。大雄宝殿即是寺院的正殿,或称大殿。大殿正中有供释迦牟尼佛和阿难、迦叶尊者像,也有供三世佛(代表中、东、西三方不问世界的佛,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药师佛,右为西方阿弥陀佛)、三身佛(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的,也有供毗卢佛一尊的,净土宗也有供阿弥陀佛(坐像)或接引佛(立像)的,也有在大殿供五方佛(正中是法身毗卢遮那佛,左首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右首第’位是西方阿弥陀佛,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骑吼的观音,骑狮子的文殊,骑六牙白象的普贤,也有塑海岛观音,在观音像旁有善财童广和龙女你的。大殿两侧大多供奉叶十八罗汉像。观音殿(又名圆通殿、大悲坛、大士阁)内奉形状不一的观音菩萨像。伽蓝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是祗多太子,右是给孤独长者。祖师殿正中供奉的是达摩初祖,左为慧能,右为百丈怀海。
  三、殿堂所奉佛菩萨像
  殿堂为佛寺中各重要屋宇的总称。殿,是安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之处,堂,是供僧众说法之处。殿堂的名称即依据所安奉本尊及八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的,有大雄宝殿(大殿),毗卢殿、药师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蓝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的,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安置祖师像的,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之用的,有法堂、禅堂、板堂、学戒堂、忏堂、念佛堂、云水堂等;共他供日常生活、接待之用的,有斋堂(食堂)、客堂、寝堂(方丈)、茶堂(方丈应接室)、延寿堂(病僧疗养室)等。
  我国寺院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两侧。
  至于佛殿中佛像的安置,历代迭有变异,古代的资料已难考查。唐代留存的格式,抓五台山佛光寺佛殿所设,主像凡五尊,每尊各朽胁侍五六尊。中尊为释迦,左次主像为弥勒佛,右次主像为阿弥陀佛,极左主像为普贤,极右主像为观音。至宋代则有一佛四弟子(释迦、文殊、普贤、迦叶、阿难)的形式。自宋代以后,较大佛殿常供三尊,即所谓三佛同殿。此或以弥勒为中尊。释迦、弥陀位于左右,或以释迦为中尊,弥陀、弥勒于左右;又有以药师代替弥陀坐于左位而成三尊。后弥勒遂另居于弥勒阁或弥勒殿。宋、辽时代,佛殿亦右供五佛乃至七佛。元代巨刹,多有前后二佛殿,前佛殿塑三世佛,即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后佛殿塑五智如来。明代佛殿犹多塑三世佛。明代以后,伽蓝规制已有定式,故设像大抵一致。一般丛林佛像设三尊,中为释迦,左为药师,右为弥陀,或释迦左为迦叶,右为阿难,药师、弥陀二佛已少见胁侍。较小佛殿,仅奉释迦与二尊者,而置药师,弥陀于别殿。此外,尚有些著名佛寺大殿,亦有唯供一佛或一佛二胁侍,或专供一菩萨的。又佛殿两侧,后世又多塑十八罗汉像的。佛坛背后,通常设观音像,手持杨枝、净水瓶,立于普陀洛伽山海之间,其四周则塑《华严经》中善财五十三参的人物,或《法华经》卷七《普门品》中救八难的景象。
寺院中佛殿以外,各殿堂的设置约略如下:1天王殿,正面本尊为弥勒,左右分塑四大天王,弥勒背后没有手执宝杵的韦驮菩萨,以守护佛寺。2金刚殿,明代佛寺于山门内有金刚殿,塑二密迹金刚力士像,称为二王。后即塑于山门内,不另设殿。此二力士面貌雄伟,作忿怒相,手执金刚杵分立左右,守护佛刹。3法堂(讲堂),为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一般位于佛殿后面。法堂内应有佛像,于堂中设立高台,称为法座,法座后设罘罳法被(今多设板屏),或挂狮子图以象征佛的说法,左钟右鼓,于上堂说法时鸣之。4禅堂(僧堂、云堂),禅僧昼夜于此行道。堂内设长连床(广单),施椸架以挂道具。中设一圆龛,正中央奉圣僧像。于唐代,食堂即僧堂,后世于禅堂外另设食堂。于是食堂于东,禅堂于西,遂为丛林定式。5毗卢阁(万佛楼、藏经阁),分上下两层设像,上供法、报、化三佛并设万佛之像,左右庋置大藏经等,后设观音大士,下奉毗卢遮那如来,旁列十八应真罗汉、二十威德诸天。6转轮藏殿(转藏殿),于收藏经藏的堂中心,设一大型旋转书架,内置经藏,旋转即可检出所需经卷。此是梁代傅翕(善意大土)所创,为不识字者或因他缘逼迫而无暇阅读者,特设方便,具信心者仅推之一匝,即可获得与看读经典同等的功德。故转轮藏殿皆奉大士宝像于藏殿前,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称天龙八部。7伽蓝殿(土地堂),位于佛殿或法堂之东,供奉守护伽蓝土地的神像,今一般多供最初施造祗园精舍的给孤独长者、祗陀太子及其父波斯匿工三像。8祖师堂,位于佛殿或法堂之西,多奉达摩或该寺开山祖师,今一般佛寺川堂,以达摩、慧能为禅宗之祖,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故多立达摩塑像于中慧能或马祖位左,百丈位右,三像并坐。9浴室,安置跋陀婆罗 (善守)之像。10香积厨(厨房),古代皆安置菩萨(传为洪山大 圣)像,白元代以后,则多奉大乘紧那罗王像,祈其监护。

第十节 僧伽的意义与机能
一、僧伽一词的起源
所谓僧(Samgha)众也译为僧伽,众是集团的意思。又称为和合众。在佛教以前,这个词汇也用来形容印度一般社会上工商团体及政冶团体。此外,也用来形容当时的宗教团体,也就是教团。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佛教也采用这个名称来称呼佛教教团,听谓僧伽的佛教团体,到底所包含的内容范围是什么?依据传统的说法,包含了比丘僧伽(比丘众)与比丘尼僧伽(比丘尼众)。也就是受过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而言。
二、四众与七众
本来佛教徒的团体可分为出家与在家两大部分,在家众有优婆塞与优婆夷;出家众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等。出家与在家合称为“七众”。而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则合称“四众”。
优婆塞(Upa^saka信士、信男) 是男性的在家信徒。他们皈依佛法僧三宝,并誓守在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过着这样家庭生活的男子就称为优婆塞。
优婆夷(Upa^sika信女) 是女性的在家信徒。和男性信徒一样,是皈依三宝,守在家五戒的人。
除了皈依三宝、遵守在家五戒之外,在家信徒还须守八斋戒。就是每月有六天(初一、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三十日)或者四天(除去六天中的十四与三十两天)做为斋日。在斋日中全天都要严守近乎出家人那种禁欲生活的八斋戒。所谓“八,斋戒”就是除去沙弥十戒的第十戒(不受金银戒),并合并七、八两戒为一戒所成的八条戒律。但实际上是包含了九戒。后来对于这八斋戒也有不同的说法。
比 丘(Bhiksu,bhikkhuni^芯刍、除懂) 是受过具足戒(二百五十戒)的出家男子。须年满二十岁才可受具足戒。
比丘尼(Bhiksuni,bhikkhuni^芯刍尼、除懂女) 是受过具足戒(三百四十八戒)的出家女子。年满二十岁才可受具足戒,但是已婚女性在二十岁以前,若已经过“正学女”这个阶段的话,也可受具足戒。
沙 弥(Sra^maneraka,samanera勘策) 就是候补沙门的意思,是指已经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具足戒的男子。因为必须满二十岁才能受具足戒,所以其身分就仅止于沙弥而已。沙弥必须遵守以下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涂饰香鬟、八不歌舞观听、九不用高广大床,十不受金银。
沙弥尼(Sra^manerika^,samaneri勘策女) 已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尼具足戒的女子。与沙弥一样,未满二十岁的出家女子就称为沙弥尼,也必须遵守十戒。
正学女(siksamana^,sikkhamana^式叉摩那) 已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尼具足戒的已婚妇人。由于不知道这位已婚妇人是否怀有身孕,因此须先以两年的时间为“正学女”。若已怀孕,则生产,育儿至少须时两年。两年之后,幼儿离开母亲,这位母亲便可正式受戒出家。为了方便正学女生产育儿,所以戒律不像沙弥尼、比丘尼般严谨,比较宽松,但也必须遵守以下六戒:一不淫、二不偷盗,三不杀生、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
三、僧伽的范围
从原始佛教以来到部派佛教为止,在这个传统的说法下,所谓僧伽,是指在佛教全体七众与四众之中的比丘与比丘尼的出家团体而言。尤其比丘僧伽,更是僧伽的主体,比丘尼僧伽则是比丘僧伽的附属团体。因此,像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正学女,以及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等信众,都不包括在僧伽的范围。
在今天的日本佛教中,僧伽一语,指的是包含出家与在家的佛教信徒的团体。像这种用法,从释尊时代开始,到部派佛教时代,以及今天的南传佛教,还有日本明治以前中国与日本的佛教,都不曾使用过。
四、僧伽的定义
在原始经典中,说明僧伽的固定定义:“佛的弟子僧伽,具备妙行、具备质直行、具备如理行、具备正行。也就是四双八辈(指声闻的圣者)。这个佛弟子僧伽在世间应被供养、被恭敬,被布施、被合掌礼拜,是无上福田。”
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僧伽原本是指佛弟子的圣者团体。尚未开悟的凡夫并没有包含在内。而且根据这个定义也可以知道:僧伽并不止限于出家者,在家圣者(在家“有学”圣者)也可包含在其中。但实际上在家人即使开悟成为圣者,也不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因此这里就单指出家的圣者而言。总之,根据前面的定义,僧伽就是四双八辈的圣者,应该接受人们的供养、恭敬、布施广合掌礼拜,是无上福田。也就是说僧宝是可供信徒绝对皈依信奉的对象。
可是律藏中,或传统的、一般所说的僧伽,是指受过具足戒的出家团体而言。依团体人数的多寡,可分为四人僧伽、五人僧伽,十人僧伽、20人僧伽、20人以上僧伽等等。在大都市有20人以上的僧伽、小都市有十人僧伽、偏僻地力则有五人、四人的僧伽。三人以下则决不能称为僧伽,三人或两人称为别众,而与僧伽有别。理想的僧团成员最好是开悟的圣者,而实际上,受过具足戒的人都成为圣者,这在释尊时代就已不可能,更遑论包含有凡夫僧的现代。那为什么还希望僧伽成员是圣者呢?关于这点,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僧伽的意义与机能就可以明白了。
五、僧伽的意义与机能
如同前面所举的定义,僧伽是值得世人尊敬供养的无上福田。僧伽的目的是在世人的信仰.与实践之下,去指导教化世人、救济世人。也就是说,僧伽这个团体的任务就是代替佛陀去指导救济世人。
所谓僧伽的意义与机能,不外乎有以下的三种。即:一、僧伽是佛教的专家,二、僧伽是民众信仰的指导者,三、僧伽是正法的承续者。对于这三点,分别详述如后,
1. 佛教的专家 僧伽必须具备正确的佛教信仰,能正确的理解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教理学说,由正确的实践修行,而得到深切的、体验的开悟。在原始经典中,认为僧伽是具备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正行等四双八辈的圣者,这里所指的就是佛教的专家。
2.民众信仰的指导者 僧伽必须是如上所说的佛教专家,同时也是民众信仰的指导者。必须具有救渡苦难的教化能力与手段方法,且具有教化意愿、而专心致力于救渡众生。在前项定义中之所以说僧伽应该接受供养,恭敬、合掌礼拜,是无上福田,就是这个缘故。另外像阿罗汉具有三咧六通等神通奇迹的灵界能力,这些都可作为软化的;手段,因此阿罗汉也应该算是符合这一项目。
3.正法的承续者 使“正法久住”是僧伽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说,要正确的传持正法,勿使断绝,直到后世永远传承持读下去。因此,僧伽闭体,就是正法的承读者。

  僧伽的使命及其来源是:释尊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教化了五比丘。最初受教的是耶舍,后来是他的四个朋友。继之又有50位鹿野苑青年受释尊教导而证得阿罗汉果,60位的弟子僧伽于焉成立,佛陀就命这些弟子们各自到四处去游行软化。
  此外,为了使佛法正确地传续于后世,后续者就必须不断出现。在佛教历史中,佛教兴盛时代,僧伽的三项机能必是充实完整;佛教衰弱灭亡的时代地域,这些机能必定也能消失瓦解。

  六、四种沙门
  释尊入灭的前—天,最后一餐是接受铁匠周那(纯陀)的供养。饭后,周那请教佛陀世间共有几种沙门(比丘)?佛陀说世间共有四种沙门,分别是;
  第一、胜道沙门,第二、说道沙门,第三、活道沙门,第四、污道沙门。
  胆道沙门 是指具有非常卓越的道行,而证得阿罗汉果最高悟境的沙门,这个人的存在是世人的灯塔,是救渡世人的。
  说道沙门 是指正确了解佛教的学说理论,在信仰与学解方面都已确立了有学圣者,也就是能适当地宣说道法的沙门。
  活道沙门 是指那些因循道法而生活、善守戒律、努力学修,但尚未得开悟的凡夫沙门。
  污道沙门 是指虽然出家受戒,却没有正确的信仰与学解、不守戒律、懈怠修道的出家人,是 玷辱正道的沙门。
  第一、二种沙门可使佛教繁荣兴盛。第三种沙门最多只能使佛教维持现状。第四种沙门如果为数一多,就会导致佛教的衰败灭亡。理想的僧伽只能是第一、二种沙门的集合,僧伽中若有了第四种污道沙门,那么僧伽机能就会被搅乱了。
  总之,僧伽并不单是信徒的集团,在信仰与修行的同时,也必须向民众弘法,因而才成为民众信赖尊敬以及皈依的对象。

  第十一节 法衣的种类和由来
  一、法 衣
  三 衣  1.僧伽梨,即大衣,2.郁多罗僧,即七条衣,3.安陀会,即五条衣。(若称:七条,偏衫,裾为 三衣,误)据,《慧上菩萨经》说,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集时衣。又据《增辉记》说,三衣之名,无正翻译,皆从人强名之也,谓见安陀会有五幅,便呼作五条,见郁多罗僧有七幅,便呼为七条,见大衣条数多,故名杂碎衣。大衣,三衣中之主,最为殊胜,若从用名,入聚落时所穿。七条名中价衣,谓不贵大衣,不贱五条故,若从用名,入众衣也。五条名下衣,谓在七条下故,若从用名,杂作衣也。《戒坛经》说:五条衣断贪身业,七条衣断嗔口业,大衣断痴心业。三,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三衣表生万善。
  袈 裟  原本作迦沙,至梁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盲道服也。袈裟,从色以彰名。梵音具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四分律》说:“一切上色衣不得蓄,当坏作迦沙色,今略梵语也,又名坏色。”袈裟,别名很多:如离染服,《贤愚经》说出世服,《幻三昧经》说无垢衣又名忍辱铠,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又名幢相,谓不为邪所倾故,又名田相衣,谓不为见者生恶故,又名消瘦衣,谓着此衣烦恼消瘦故,又名离尘服、去秽衣,又名振起。
  大 衣  有三品九种。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衣,皆两长一短,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衣,皆三长一短,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七条衣以两长一短作,亦属下品所摄。
  五部衣色  摩诃僧祗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着黄色,昙无德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发殊胜,应着赤色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法化,应着皂色衣,迦叶弥部:精勤勇猛,摄护众生,应着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着青色衣。据《舍利弗问经》说五部衣可以互着。
  紫 衣  此非五部衣色,乃是国朝赐予沙门之衣。赐紫衣于沙门,始于武则天:“有僧法朗等九人,重译《大云经》毕,并赐紫袈裟,银龟袋。”这是我国朝廷赐紫沙门之始。大宋太平兴国初(976)许四海僧入殿廷比试三学,证经律论义,十条全通,乃赐紫衣,号为“手表僧”。后来皇帝诞节、亲王、宰辅、节度乃至刺史,得上表荐所知僧道紫衣,惟两街僧录所荐入内,给紫衣四事,谓之“帘前紫”。然此衣以国恩故得着。
  染 色  有三种坏色:青、黑、木兰。青即铜青色,黑即沟渎中杂泥色,木兰即树皮染出之色。今禅僧多着墨黪衣,若深色,或即律中皂黑衣,缘用墨靛与杂泥相近,若淡而青白者或即律中青衣所摄,用铜青板绿杂墨所染。
  田相衣  田相缘起,据《僧祗律》说:“佛住王舍城,帝释石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浯阿难言:过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增辉记》云:“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衣法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初善、中善、后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也。”
  缦 衣  梵名钵吒,唐言缦条,即是一幅 不认识die 量以三衣等,但无田相。自佛教传入我国189年,凡出家者,未识割截法,只着此衣。
  衲 衣  又名五衲衣。《十诵律》说:“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人亡后衣施僧),四死人衣,五粪扫衣。佛初度五比丘时就说应着衲衣。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又云体是贱物,离自贪故,不为盗所贪,常能资身故,少欲者须济形苦,故上土着之。
  着衣法  大衣,不得随处着用。若入聚落时、乞食时、随啖食时、入众时、听法时、礼拜二师及礼同梵行者时,皆可披大衣。七条衣,应于净处着,及诸作业(诵习)等事着。五条衣,任于何处随意着用。若无中衣(七条),可着大衣讲经拜礼,五条衣亦可于入众时或礼拜时着。《十诵律》说:“着大衣不得连石土草木,及扫地、敷坐卧具、不得脚踏、不得拽地、若去村远,即叠于肩上,近村有池注,即洗手足,无水,以草木叶拭尘土,然后着衣。”
  钩 纽  《集要》云:“前面为钩,背上名纽,先无此物,因佛制尼师坛,安左臂衣下,则肩上无镇,衣小整齐,乞食时被风吹落,佛遂许安钩纽。”但依佛制,一切金银宝物,不得安钩纽上,惟许牙骨香木之类。
  坐 具  梵云尼师坛,此云随坐衣。据《毗奈耶·注》的解释:此乃敷具,坐卧皆得,佛制本为衫替卧具,恐有所损,木拟余用。又据《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若行路时,须长叠中叠,放衣囊中,回本住处,应敷而坐。其长为四尺八寸(佛二搩手,古代六寸合一尺),宽为三尺六寸(即一搩手半)。《戒坛图经》说;坐具“如塔之有基,汝今受戒,即今:是五分法身之塔, 良由五分法身,由戒生故。”
  袜  袜亦是衣,寒时所着。《古今》云:“自三代及秦,皆着角袜,以带结至踝,洎魏文乃更其样。”今释子所着僧袜,仍按魏文以前式样。
  二、道 具
  钵  梵云钵多罗,华言应器,今略云钵或钵盂,即华梵兼名。钵,是三根人资身应急之物,有瓦钵、铁钵二种。
  降龙钵   此是远取佛降迦叶火龙于钵中名之,近取晋高僧涉公,以苻坚建元十一年(375)长安大旱,坚请涉咒龙,俄顷,龙在涉钵中,雨遂告足。
  锅 杖  又名智杖、德杖。二股六环,是迦叶佛制;四股24环,是释迦佛制。《三千威仪经》说:“持锡(杖)不得入众,日中后不得复持。日中即知不得担于肩上。”
  拂 子  有线拂,列氎拂、甚拂、树皮拂,用以拂草虫。若用猫,牛、马尾制拂并金银装炳者,皆不得执。
  塵尾  鹿之人者曰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所转为准。今讲者执之以示有所指麾。
  如 意  即搔痒的爪杖。古代爪杖,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手所不到用以搔痒,如人之意,故名“如意”。今讲僧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备于忽忘,要时手执目对,如人之意,故名“如意”。由此可知有二种如意。
  手 炉  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现今手炉,仍仿此式制作。
  数 珠  梵语钵塞莫,华言数珠。《木槵子经》说:“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
数珠,亦称“佛珠”或“念珠”,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玛瑙、玉石等制成。一般粒数不等,通常为108粒。至于种类和用途,下文详述。
  扇  《阿含经》尝说阿难罗云皆执扇侍佛。优波离结集律藏时,波斯匿王与象牙装扇,令执诵律。
   拄 杖  《毗奈耶》说,佛听蓄二杖,有二因缘;一为老瘦无力,二为病苦婴身。隋炀帝在邸时,送法藏禅师灵寿杖书云:“每策此杖,时赐相忆。”凡策杖者,若见尊宿并二师,皆须投杖于地问讯,或是二师杖,必倚着处,师有所问,必抱杖以对之。
  净 瓶  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据《寄归传》说,瓶有两种:若陶质者是净用,若铜铁者是触用。
  盖   有二种:一竹盖,二叶盖。今僧戴竹笠棕笠,乃西域竹盖之遗制,今又加油绢于上,即唐马周制在席帽以御雨,故效之。
  戒 刀  按律许蓄月头刀子,为割衣用。今比丘蓄刀名“戒”,是因为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况复其它。
  滤水囊  此物中华僧人很少佩用,是西竺僧人常佩之物以护生命,即慈悲之意。《南山钞》有式样,文多不录。
  三、法器的名称和用途
  法 鼓  法堂设二鼓,东北角者称法鼓,西北角者称茶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击鼓方法:上堂时三通,小参一通,普说五下,入室三下,都须缓击。茶鼓长击一通,斋鼓三通,普请鼓长击一通,更鼓早晚平击三通。钟 佛寺作法事时,击之召集僧众,是丛林的号令。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破昏衢疏冥昧。
  木 鱼  有两种,一为圆形,刻有鱼鳞,诵经时叩之以调音节。一为长形,吊库堂前,晨朝、中午二时粥饭击之以召集僧众过堂。又名梆。
  引 磐  亦称“小手磬”。铜质,形如小碗,隆起的顶端有钮,附有木柄,便于执掌。是一种用于佛事的乐器,鸣之以引僧众注意。
  钹  亦称“铜钹”,圆铜片中间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穿以绸条或布条,手持两片拍打发声,用为法会乐器。
  铃  一般为球形,有柄与舌,摇动即发声,作法事用的一种乐器。又,悬于堂塔檐下的铃,称为‘风铃”或“金铎”。
  扁 磐  用石制成,形似云板,悬于方丈廊外,有客见住持,知客鸣三下。
  云 鼓  击之以报午斋,上画水彩形状,故名云鼓。
  云 板  亦称“大板”,用铁铸成云彩的板,击之以报时辰。
  斋 板  寺院库房前挂的大板,僧人开饭前击之。
  香 炉  烧香用的器皿。有金质的名金香炉,土质的名土香炉,二层的称火舍香炉,以上三种皆供于佛像前。导师和尚所拿的香炉称柄香炉,即有柄的香炉。
  长明灯  亦称“续明灯”、‘无尽灯”,在佛像前置放,昼夜长明不熄,故名长明灯。
  礼 盘  为办法事而设的高座。在须弥坛正面,前面有可放经卷的经几,右面放磬,左面有柄香炉的台子。
  禅 板  僧人坐禅时用的木板,或用作靠身,或用作安手。靠身时用细绳穿小圆孔,缚于绳床背后的横绳上,使板面微斜,安手时则把木板横放在两膝上。
  供 具  名词。有六种:花、涂香、水、烧香、饭食和灯烛。依次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

  四、念 珠
  来历和用途
念珠是念佛、菩萨名号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法具。最初是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佛陀就教他用木穗子树(菩提树的一种)的种子穿成珠串,持倒;名号消除烦恼。《木穗子经》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穗子一百八十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念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穗子,如是渐次度木穗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摩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这是释迦佛在世时指示以木穗子为念珠的来历。我国有关念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念珠,有人称为“拴马索”,隐喻人心如狂奔野马,杂念纷飞,刹那不停,手掐念珠以遏制妄
念。所以修行者都蓄有念珠作为必备的法物。尤其念珠以修净土念佛法门和修密持咒最所常用,手持念珠随时诵念以增定力,以生智慧,不论念佛持咒要历历分明,身心专注,一切放下。
  种类和含意
  做念珠的材料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天台菩提、仿菩提、草菩提、檀香、仿大理石,珊瑚、玛瑙、玉、水晶、琥珀、凤眼菩提、金刚菩提、星月菩提等。
  星月菩提的特色是每颗珠子上面都有一个洞,表示月亮的意思,周围许多小点表示星星,它的特色是众星拱月。金刚菩提子产于印度释迦佛成道的地区。这个地区有一种树长出来的籽特别大,也很坚韧,因此,释迦佛当时叫他的弟子们穿起来用以念佛、念法、念僧,因此把它取名“金刚菩提子”。凤眼菩提亦产于印度,因为每一个珠子上面有一个凤眼。天台菩提子的特色是每一颗珠子上面都有五条很细的线纹,珠子很小、很轻,为一般人所最喜欢的一种佛珠。草菩提产于台湾的北部,属于草本植物。其色黄,珠子本身有个洞,不须费力就可串成数珠。
  一颗颗的念珠,用线串起来,是表示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串珠中的一粒母珠是表示弥陀的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念珠虽然是串起来的,但也可以分开和断绝,这表示以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来断除我们种种烦恼。念珠有一定的数目,而且每一个数字都有它特定的含意,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是1080颗,但由于太长,一般还未通用,只在法会时作为庄严晶,或在闭关虔修时使用。
  通常用的念珠数字为108粒,这个数字是代表断除108烦恼,而证得108种三昧。次为54颗,是表示十住、十行,十信,十回向、十地,再加四:善根。再次是27颗,是表示18学人和九无学。再下品是14颗,是表示观音的十四无畏。除了这几种之外,根据藏经记载的还有42颗和21颗的。另外,未见记载、而时下流行的有36颗的,18颗的俗称罗汉珠。此外,还有密宗使用的110颗。
  除了珠数的表征意义外,珠和绳贯穿的母珠,以及珠与珠之间都有其象征意义——珠表示菩萨的胜果,中间结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以表无量寿。
  挂法和放法
  哪些人才能挂珠子呢?通常出家人中,只有住持、长老、法会的主持者及当家才能挂珠子,在家居士是绝对不能挂的。掐珠的姿式是左手引珠,右手拨珠,如转法轮,一面持念,一面观想佛菩萨圣号,如此功德方显。
  通常受戒十年以上的出家人,才可以挂念珠,念珠还有须子,如果是当家师,须子挂在右边,知客,须子在左边,住持大和尚,须子挂在背后,称为拖珠。
  要挂几圈才算标准呢?放在颈上是挂一圈,如果是手上拿着,一定是两圈,如果不挂也不拿,放在桌上,一定妥放三圈。

  五、佛教教旗
  1952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二次大会在日本举行,美籍奥尔高特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的六种光色,设计一面六色旗,作为世界佛教教旗,由锡兰(斯里兰卡)代表通过。六色为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构图,纵横均为蓝、黄、红、白、橙等色,此等诸色是象征全世界各种人种的颜色。其中,横的表示普遍全世界人类的和睦相处,纵的表示世界的和平。又就佛教立场而言,教旗的颜色,亦象征佛陀庄严法相和圣教意义。监色象征佛教慈悲和平的主旨,黄色表示中道了义,即离于空有、究竟彻底之义,红色表示成就福慧、庄严吉祥,白色表示清净解脱、法尔如是,橙色表示佛法的本质乃智慧、坚固而庄严的,五色的混合色表示真如不二之义。总而言之,佛教教旗有“不分种族、国籍,不分畛域,肤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含意。


  第十二节 戒法的条款和意义
  戒  梵语尸罗,秦言性善,以止过防非为义,《优婆塞戒经》说:“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戒:清凉义,离心热恼,安稳义,能为他世安乐因,安静义,能建立止观,寂灭义,得涅槃乐因。有二戒、三戒、二归戒、三归戒、五戒、八戒、十戒,三聚净戒及具足戒等之分。
  二 戒  一出世间戒,二世间戒。世间戒能为出世间戒作因,故云最胜。又说:一依身口戒,二依心戒。因依身口戒得依心戒。
  三 戒  一在家戒(即八戒),二出家戒(即别解脱戒),三道俗共戒(即五戒,三聚净戒)。二归戒 归依于佛宝、僧宝的戒法。《五分律》说:“初,佛成道,为二贾客及女人须 不认识 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有僧故。”这是就小乘、别体住持三宝所说的戒法。
  三归戒  有五种三归: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见《毗尼母经》)据《萨婆多伦》所说,要先受三归,方得五戒。《阿含经》也说于受归戒前,先须忏悔,然后受三归,正是戒体,后三结示戒所归。云何三归?佛为能说坏烦恼因能得正解,法是坏烦恼因能得真实解,僧者禀受破烦恼因能得正解。
  五 戒  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与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为含识所资,与杀盗淫妄酒为道俗所乖渐渐相通。所以本于仁者则不杀,奉于义者则不盗,执于礼者则不淫,守于信者则不妄,师于智者则不饮酒。奉执不杀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盗者不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扬,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百刑息于国。据《大毗婆沙论》说,此五戒名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又名学迹,若有游此,便升无上智慧殿故,又名学路,此为径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据《弥勒问经·论》说五戒名大施,“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众生乐故,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
  八 戒  除前述五戒外,加不坐高广大床,不着华鬟璎珞、不用香油涂身熏衣,不自歌舞、不得彻往观听,不过中食。此八戒又名八关斋戒。关是禁闭的意思,谓禁闭八罪不犯。此戒为俗人受,从一日一夜不犯为期。据《毗婆沙论》说:“八戒名近住,谓近罗汉住故,又名长养,谓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增长故。”所谓高广床,据《阿含经》说:“床 梐下足,高尺六非高也,阔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也,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也。”
  十 戒  有二种。一、沙弥十戒:1离杀生,2离不与取,3离非梵行,4离妄语,5离饮酒,6离处高广大床,7离着华鬟璎珞,涂身熏衣,8离作歌舞及往观听、蓄种种乐器,9离蓄金银钱宝,10离非时食。二、菩萨十戒:前五根本戒外,6不自赞毁他,7不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8不贪,9不嗔,10不谤三宝。此十戒为无我我所,离一切所得,灭诸戏论的无尽戒。
   三聚净戒  即大乘菩萨戒。1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起证道行,是断德因,修成法身,此戒止是持,作是犯。2摄善法戒,谓无不积,即身口意善,及闻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千助道行等,是智德因,修成报身果;此戒作是持,止是犯。3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谓生无刁;度,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身果,此戒作是持,止是犯。初一戒以禁防为体,后二戒以勤勇为体。
  菩萨戒 修菩萨戒(即上述三聚净戒)有五种利益,1十方佛愍念、常守护,2命终时正见、心欢喜,3生生处为诸菩萨友,4功德聚戒度悉成就,5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具足戒   即出家二众所受之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比丘尼三百四十入条。何名具足?据《决定藏论》说:一者受具足,谓百四羯摩,二随具足,谓从此向后,随一一戒,常持覆护故,三护他心具足,谓比丘一分威仪具足,名护他心,四具足守戒,谓于小罪见畏不犯,若有犯者,悉皆发露故。
  别解脱戒  梵云波罗提木叉,华言别解脱。解脱,即由戒所感之果。道戒名解脱,即七支无表思,由断惑得名。若事戒名解脱,即僧尼受戒随对杀等事不作,别别无因,别别无果,故别解脱。据《毗尼母》说:“波罗提木叉者,取胜义、诸善之本,以戒为根,诸善得生故。”
  我国受戒的开始   《大戒法本》自曹魏黄初三年(222)已传入许昌,至正元元年(254),天竺律师昙摩迦罗上书,方兴受戒之事。
  立坛的开始  天竺祗园,有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比丘受戒,如来于园外院东南置一坛,这是佛教立坛传戒的开始。佛教传入我国后,于宋元嘉七年(430)有天竺僧求那跋摩(功德铠)至扬都南林寺前竹园立坛,为比丘受戒,这是我国佛教历史上的首次立坛传戒。现今所说的方等坛,据《僧史略》说,戒坛“本出小乘教。小乘教中,应入僧界法,一一如律,若片乖违,则受者不褐戒,临坛人犯罪,今方等法,是大乘教,即不拘根缺缘差,但发大心领纳即得戒,可谓广大平等周遍矣。故称方等”。或名甘露坛,甘露喻涅槃,以戒为入涅槃初门,这是从果以彰名。今言坛场,非一也。坛则出地立基,场则除地令平。今有混称,实误。
  舍 戒  有四种因缘:1舍所学(即舍戒),2男变女或女变男(形生),3受恶戒邪见(断善根),4身死(舍众同分)。据《俱舍论》说,若已舍戒,“亦不许更出家。为于此毁损功用,由正法灭尽,毗那羯摩无故,更不得新护故。”
  戒条及八大僧残
  比丘戒分为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悔过、众学、天诤等八类,比丘尼戒除去“不定戒”共有七类。各部派戒条的数目各有差异。在中国、日本的四分律宗,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在南方佛教,比丘有二百二十七条,比丘尼有三百一十一条。八项戒条是依照犯罪轻重来分类的,关于八项戒条的情形略述如后:
   波罗夷(断头、他胜、极重)   这是最重的比丘戒,是指犯了淫、盗、杀人、大妄语等四种过错而言。如果犯了这种罪就要从教团中被开除出去。相当于世俗间的死刑罪。
   僧 残(僧伽婆尸沙、僧伽提尸沙)  是仅次于前者的重罪。如果犯了这种罪,在一定的时间里将被剥夺权利,要另外单独住。相当于世俗间的拘役、禁闭等罪。
   不 定  这是指比丘所犯,而嫌疑未决的罪。
   舍 堕(泥萨祗波逸底迦)   非法取得的东西在僧团之前舍弃,并且允许他忏悔的一种罪,相当于世俗间没收、罚金等罪。
  单 堕 (波逸提、波逸底迦)   是一种轻罪,只要忏悔便可得到原谅的罪。相当于世俗间的谴责。
   悔 过(波罗提提舍尼、对说)   与吃饭有关的不法行为,只要自白其过就可原谅。
   众 学  日常生活中不规矩的行为,只要自己反省即可。
  灭 诤(止诤)   这并不是一种罪过,而是教团中消除解决诤论的一种方式。相当于世俗法律的刑事诉讼法.


   第十三节 佛典《大藏经》
   一、什么呵《大藏经》
  佛教经籍,经过不断的整理、编纂,汇集成一部全书,称之为大藏经。在古代大藏经也叫—“切经”,又称“契经”或“藏经”。由于它的内容主要是由经、律,论三部分构成,故又称“三藏”。经,是释迦牟尼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也有佛弟子所说),律,是佛陀为弟子制订的日常生活守则,论,是佛弟子为阐明经律的理论的解释。藏,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故称“大藏经”。
  二、怎样查阅藏经
  由于佛经的翻译越来越多,晋,宋以后产生了许多佛经目录,记载历代佛经译本的卷数、译者、重译和异译等。梁僧绍在公元515年撰成《众经目录》四卷,518年宝唱改定,共1143部,3741卷。后来各家编撰经录,至唐代止,共有20余种。其中重要的有梁僧祜的《出三藏汇集》、隋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和唐智升的《开元释教录》等。其中以《开元释教录》最为精详,把当时已经流传的佛经编为5048卷,用《千字文》顺序编号,每字一函(又称帙),每函约收佛经十卷,用《千字文》548字作函号,把5048卷编为548函以便检索。
   三、汉文《大藏经》
  《开宝藏》 此藏始刻于宋刀:宝四年(971),完成于太平兴国八年(983)雕版13万块。《开宝藏》以《开元释教录》入藏经目为底本,共480帙,5048卷。《开宝藏》刻成后,经过不断校勘修订,先后出现了“咸平修汀本”,“天禧修订本”和“熙宁修订本”三 种版本。
  《契丹藏》 又名《辽藏》。约在辽景福年间(1031~1032)开雕,清宁九年(1063)工毕,是在宋《开宝藏》天禧修订本的基础上增入了一些当时流行北方的经论译本而编定的。经的内容早已失传,但《房山石经》中有辽太平七年至保大元年(1027~1121)90余年中所刻的大量经碑,多依《契丹藏》为底本。山西应县木塔内,近年陆续发现了《契丹藏》刻本残卷,是研究佛教历史和北方地区文化状况的珍贵资料。
  《崇宁藏》 又名《福州东禅院本大藏经》,宋元丰三年(1080)至崇宁三年(1104)刻成。全藏580函,1440部,6108卷。
  《毗卢藏》 又名《福州开元寺本大藏经》,宋政和二年(1112)至南宋二十一年(1151)刻成。全藏595函, 1451部,61 32卷。
  《圆觉藏》 即《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大藏经》,约北宋末年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基本刻成。全藏548函,1435部,5480卷。
  《资福藏》 即《安吉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大藏经》。南宋淳熙二年(1175)刻成。全藏599函,1459部,5940卷。
  《赵城藏》 又名《赵城金藏》。1933年在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故名。金大定十三年(1173)刻成,全藏682函,6900余卷。赵城广胜寺发现的《赵城藏》,计5497卷。现存放北京图书馆善本室。1935年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和北平三时学会合作影印其中罕见佛典49部,题为《宋藏遗珍》,作方册本120册发行。
  《碛砂藏》 即《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南宋绍定四年(1231)在乎江碛砂(在今江苏吴县)延圣禅院开始雕刻,元至治二年(1322)毕功,先后历时90余年。梵夹本,全藏591函,1532部,6362卷。1935年,上海改为方册本影印过500部,共60函,593册。
  《普宁藏》 全称《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元至元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277~1299)刻成。计558函,1430部,6004卷。
  《弘法藏》 是卷轴式藏经,相传刻于元代,但至今还没有发行流传此印本。
  《洪武南藏》 又名《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至三十一年(1372~1398)在南京刻成。此本流传甚少。1934年在四川祟庆上古寺发现此藏孤本,惜略有残缺,并有部分补抄本和坊刻本夹杂在内。全藏678函,1600部,7000多卷。
  《永乐南藏》 通称《南藏》。明永乐年间于南京雕印,为《洪武南藏》的重刻本而略有改动。全藏636函,1610部,6331卷。
  《永乐北藏》 通称《北藏》。明永乐十五年至正统五年(1421—1440)在北京刻成。全藏636函,1621部,6361卷。万历十二年(1584)又续刻各宗著述36种,410卷,41函并入。
  《嘉兴藏》 又名《径山藏》。明万历十七年至清康熙十五年(1589~1676)刻成。全藏分“正藏”210函,“续藏”95函。清康熙十六年(1677)后补刻“又续藏”47函。全藏共352函,2141部,12600卷。清康熙十六年后抽去续藏5函,又续藏4函,内容也略有变动,计343函,2090部,12600余卷。
  《龙藏》 又名《清藏》。全称《乾隆版大藏经》。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1735~1738)在北京刻成。全藏724函,1669部,7168卷,梵夹本。刻成印出100部颁京内外各寺珍藏,1935年又印过22部。
  《频伽藏》 即《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1913年由频伽精舍以日本弘教书院编印的《缩刷藏经》为底本改用四号活字印刷。全藏40函,分414册,收经、律、论1916部,8416卷,另有《总目》一册,其编号、分类均与《缩刷藏经》相同。
  《普慧藏》 1943年在上海编印100册。发行面不广。纸版现存南京金陵刻经处。
  《万历藏》 明万历十七年至清顺治十四年(1589~1657)刻成。全藏6718函,1695部。此藏不见著录,1983年11月在山西宁武延圣寺首次发现。现存660函,1561部,5997卷。
  《中华大藏经》 是最近由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领导,《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辑出版。全藏分正、续两编,所收经论达4200余种,23000余卷,分装220册。
  《武林藏》 1982年发现,仅残存17卷。至于刻印年代和具体卷数尚待考查。
  《元代官刻本大藏经》 1982年12月发现,仅残存32卷。刻印年代和卷数均待考查。
  《房山石经》 是隋大业年间静琬在北京房山云居寺以石版创刻,迄至明代的千年中,刻石14278块,3500余卷。
  《寓丽藏》 简称《丽藏》。是汉文《大藏经》在高丽(今朝鲜)的复刻本。在高丽先后刻印过三次。1957年, 日本曾用丽藏本影印成书册式100部发行。全藏539函,1522部,G558卷。
  《弘安藏》 日本宽永十四年(1637)至正保四年(1647)雕成。以下七个不同版本的汉文《大藏经》全藏函、部、卷数与《丽藏》大致相同。
  《天海藏》 日本宽永十四年至庆安元年(1637~1648)雕印。
  《黄檗藏》 日本宽文九年至延宝六年(1669~1678)募刻。
  《弘教藏》 又名《缩刷藏经》或《校汀缩刷人藏经》。明治十三年至十八年(1880~1885)铅字排印。
  《 万字符 宇藏》 又名《校订藏经》或日本《藏经书院院大藏经》。明治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02~1905)编辑铅印。
   《 万字符 续藏》 又名《续藏》或《藏经书院续藏经》。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05~1912)印行。
《大正藏》 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十三年至昭和九年(1924~1934)印行。共100卷,分三个部分;正藏55卷,续藏30卷,别卷15卷(图像12卷、总目录3卷)。有精装和线装两种版本,精装100册,线装400册,100函,每函4册,分三栏排印,有校刊脚注。共3493部,13520卷。此藏虽有错字、错句之.处,但收籍较全,为国际佛学界所常用的版本之一。
   四、藏文《大藏经》
  《甘珠尔》   又名佛部,也称正藏,收入律、经和密咒三个部分,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经和律。
  《丹珠尔》  又名袒部,也称续藏,收入赞颂、经释和咒释三个部分。甘珠尔和丹珠尔共4000余部是藏传佛教典籍的总集,8世纪桑耶寺译场,由汉,梵文泽出。此外,尚有松绷(即杂藏),收入藏、蒙佛教徒的有关著述。13世纪前,藏文《大藏经》是以抄写本形式流传,到元代皇庆二年至延祜七年(1313~1320)才有藏文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经》的雕印。此后续刻多次,其版本在国内雕印的有:
   奈塘古版、亲塘新版  清雍正八年和乾隆七年(1730~1742)分别雕印。
  南京雕版  又称永乐版,是明永乐八年(1410)所刻甘珠尔。
  万历版 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在北京补刻的丹珠尔。
  塔尔寺版  是刻于青海塔尔寺的甘珠尔。
  昌都版  是刻于昌都寺的甘珠尔。
  理圹版  是明崇祯年间刻的甘珠尔。
  北京版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和雍正二年(1724)所刻。此版本五十年代初日本据以影印过百余部,分两种精装本发行。
  卓尼版  清康熙六十年至乾隆十八年(1721~1753)甘肃临潭县卓尼寺雕造。
  德格版  清雍正七年(1729)四川德格县境内所创德格印经院内雕印。
  拉萨版   1933年在拉萨雕印的甘珠尔。
  国外版本:
  普拉卡版  由不丹雕印.但但有甘珠尔。
  库伦版 1920年刻于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
  西藏大藏经 最近日本据北京版藏文《大藏经》所影印。

   五、巴利语《大藏经》
   巴利语系《大藏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奉行的三藏典籍。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公元前一世纪,锡兰(斯里兰卡)第一次用僧伽罗文把口传心受的巴利语佛典记录下来,刻写在铜片或贝叶上保存。公元五世纪,摩揭陀国三藏法师到锡兰把用僧伽罗文写的佛经注疏译成巴利文,后来还用各种不同文字记录巴利语佛典,逐渐形成除僧伽罗文外的泰文、缅甸文、高棉文、老挝文以及四种傣文记录的巴利语系《大藏经》。近代还增加了天城体梵文本、拉丁文本和日文译本三种版本。巴利语系《大藏经》的编次分律、经、论和藏外典籍四大部分。其中律藏分三部:分别部(戒条)、犍度部(僧制)、附篇(对戒条的解释),经部分五部,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相当于汉译四阿含),小部(汉译缺),论藏包括七部论,发聚论、分别论、界论、双论、发趣论、人设施论、论事,藏外典籍包括注疏和其他两类;注疏24种,即律藏注疏2种,经藏注疏19种,论藏注疏3种,其他著作4部,即大史、岛史、弥兰王问经、清净道论。巴利语系《大藏经》,在1954~1956年纪念释尊涅架2500年时,缅甸联邦邀请缅甸、柬埔寨、锡兰、印度、老挝、尼泊尔、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的比丘2500人,举行了第六次结集,并印成了完善版本的巴利语《大藏经》。

   六,傣文南传三藏
  巴利语系的南传傣文三藏,同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的三藏分类基本相同,共分为;律藏、经藏、论藏和藏外四部分。
   经藏共分为五个部分:
   1《长阿含经》、2《中阿含经》、3《相应部经》、4《增一阿含经》、5《小部经》。
   律藏也分为五个部分,
  1波罗夷品(比丘戒解说)、2波逸提品(比丘尼戒解说)、3大晶(包括佛传等)、4小品(包括仪法等)、5附录。
  论藏一共包括七篇;
  1《法集论》、2《界论》、3《人设施论》,4《双论》、5《发趣论》,6《事论》,7《摄阿毗达摩义论》。


  第十四节 称谓的由来与意义
  沙 门
  佛法及外道,泛称出家者为沙门。沙门,义为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意思。《正法念处经》云:“心无所乐着,一切不希望,能脱一切贪,是名为沙门。”《宝积经》又说:“沙门者,寂灭故,调伏故,受教故,戒身净故,如实义故,得解脱故,离世八法故,坚心不动如地故,护彼我意故,于诸形相无染着,如空中动手,无所碍故。成就如是多法,故名沙门。”《长阿含经》说:;沙门者,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逢苦不戚,遇乐不忻,能忍如地。”
   僧
  梵语具云僧伽,唐言众,今略称“僧”。《中阿含经》云:“何名众?答;有若干姓异名异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从佛学道,是名‘众’。”《善见律》云:“等戒等见等智等众是为‘僧’。”《南山钞》云:“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种: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僧史略》说:“凡四人以上名僧,今一人亦称僧者,盖以众名之也。亦如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一人亦称军也。”

   比 丘
   梵语云比丘,秦百乞士;谓上于诸佛乞法资益慧命,下于施主乞食资益色身。《涅磐经》云:·能破烦恼,故名比丘,破我等想,修戒定慧,度三有、四流,安处无畏道,故名比丘。”《瑜伽论》云:“比丘者,舍离家法,趣非家等,具足别解脱律仪众同分是其自性,于其形色勤精进故,怖畏恶趣,自防守故,摄无损故名比丘。”《毗婆沙论》有偈云:“手足勿妄犯,节言顺所行,常乐守定意,是名真比丘。”《杂阿含经》亦有偈云:“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
   苾 刍
  苾 刍,梵语,西天竺草名,具有五种功德,故将以比喻出家人。芯刍一词,之所以不翻成汉语,因为含有五种意义;一者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续不绝,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根本律·百一羯磨本》云:“有苾刍年八十岁,满六十夏,若于‘别解脱经’(《戒本》)未曾读诵,不了其义,此名老小苾刍。”凡出家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都名苾刍。
  导 师
  《佛报恩经》云:“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为常乐故。”《大法炬陀那尼经》云:“以能不退菩提道,不断绝菩提道,故名导师。”《商主天子所问经》云:“何名导师?文殊答云:‘住是道已,能令众生得成熟,故名导师。”’
祖 师
《宝林传》载有期城洛阳太守杨衔之问达磨云:“西国相承,称祖何义?达磨曰: 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为祖师。”此土自达磨西来,距曹溪慧能大师,六人得称祖师。
禅 师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说:“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名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名禅师。无少取,非取不取,于一切法悉无所得,故无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证,故名禅师。”
宗 师
传佛心宗之师。又云宗者尊也,谓此人开空法道,为众所尊故。
善知识
《摩诃般若经》云:·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名善知识。”《华首经》云:“有四法是善知识: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常能随顺教化。”《瑜伽论》云:“善知识具十功德:一调伏,二寂静,三惑除,四德增,五有勇,六经富,七觉真,八善说,九悲深,十离退。且初调伏者,谓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以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倦故,经富者,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故。”
长 老
《长阿含经》说有三种长老:年腊多者称“耆年长老”;了达法性内有智德者称“法长老”,借用名号的称“作长老”。《譬喻经·偈》云:“所谓长老者,未必剃须发,虽复年齿长,不免于恶行,若有见谛法,无害于群萌,舍诸秽恶行,此名为长老。我今谓长老,未必先出家,修其善本业,分别于正行,设有年齿幼,诸根无漏缺,此谓名长老。”内有智德可尊名长者;有长者老年之德名长老。
大 师
佛,称为三界大师。据《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又为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号大师。”若凡夫比丘,蒙敕赐号者,则始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左街云颢赐“三慧大师”,右街僧彻赐“净光大师”,可孚赐法智大师”,重谦赐“青莲大师”。称为大师的人,据《瑜伽师地论》说,须具备五种功德;一、于诸戒行终无误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所学,四、于善立善制中,随所疑惑等皆能善断,五、教授出离。大师者,即群生师范,大,对简别小而育。
法 师
何名法师?据《杂阿含经》说:“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又据《十住婆沙论》说应行四法名为法师:“一、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二、决定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三、得禅定智,于诸经法随顺无诤,四、不增不损,如所说行。”又《辩中边论·十种法师颂》说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及思、修。具此十种功德者,才称法师。以人能上弘大法,下为物师,故云法师。如世药师以药治人病,名为药师。《三德指归》卷一说精通经论者称法师。道教称道士善符篆祈禳诸法术者,亦称法师。
律 师
善解律者名律师。《宝云经》说到具足十法名律师:“一、善解毗尼所起;二、善解毗尼甚深处,三、善解毗尼微细事;四、善解毗尼此事得彼事不得;五、善解毗尼性重戒;六、善解毗尼制重戒;七、善解毗尼制起因缘;八、善解声闻毗尼;九、善解辟支毗尼;十、善解菩萨毗尼。”《涅槃经》卷三说:“如是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十诵律》说持律人有七种功德:“一、能持佛内藏;二、能善断诤;三、持戒;四、外道顶住以律故;五、不咨问他,于众说戒无畏故;六、能断有疑故;七、能令正法久住故。”
大 德
行满德高曰大德。“大德”一词,始于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以为常式有缺即填,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补德号在中国的开始(见《僧史略》)。《智度论》说:梵语娑檀陀,秦言大德,律中多呼佛为大德。对大德的称呼,据《毗奈耶律》说,“从小芯刍,于长宿处,应呼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一般对比丘之称。
座 主
佛教取学解优赡颖拔者名座主,谓一座之主。古高僧呼讲者为高座,或是高座之主。《唐摭言》说有司谓之座主。
上 座
据《毗婆沙论》说有三上座:一、生年上座,即尊长耆旧具戒名真生故;二、世俗上座,即知法富贵,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虽年二十,皆应和合推为上座;三、法性上座,即:“心掉多绮语,染意乱思维,虽久住林园,而非真上座。具戒智正念,寂静心解脱,彼于法能观,是名真上座。”《毗比尼母》又说“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自十夏至十九夏是中座;自二十夏至四十夏是上座。五十夏以上,一切沙门之所尊敬名耆宿。”又据《十诵律》说具足十法方称上座,能令身心安住不动(有住处),无畏,无烦恼、多知识、多闻、辩言具足、义趣明了、闻者信受、善能安养、入他家能为白衣说法,令他舍恶从善,自具四谛法乐,无有所乏。名为上座。律中有四上座:僧坊上座(即三纲上座),僧上座(即坛上上座或堂中首座),别坊上座(即禅居诸寮首座),住家上座(即计斋序上座)。上座须身心安住,不为世俗违顺所倾动,是名上座。
上 人
何名上人?据《摩诃般若经》说“若菩萨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又据《增一阿含经》说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古师云: 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
上 士
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自利利他二利者名上士。
头 陀
梵语杜多,汉言抖擞。谓贪嗔痴三毒如尘,能染污真心,此人能振掉除去故,今讹称头陀。头陀有十二功德:1阿兰若处,2常乞食,3次第乞,4一受食,5节量食,6中后无饮浆,7敝衣,8但三衣,9冢间,10树下坐,11露地坐,12长坐不卧。
僧 录
唐文宗开成中(836~840),始立左右僧录,即端甫法师为始。法师由德宗召入禁中,与儒道论议,赐紫方袍,令侍太子于东朝,顺宗重之若兄弟,宪宗待之若宾友,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
僧 正
僧正,始于秦僧不契,梁普通六年,敕法云为大僧正。史云:正者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盖以比丘无法,若马无辔勒,渐染俗风,将乖雅则,故择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归乎正,故云僧正。
国 师
国师,始于北齐高僧法常演毗尼涅槃、通禅法,齐王崇为国师。唐神秀,自武则天召入,历四朝号国师。慧忠,肃代二朝入内说禅号国师。元和中,敕署知玄曰悟达国师。若偏藩则蜀后主赐僧录光业为祐圣国师,吴越称天台德韶为同师;江南署文遂为国大导师。国师,能学通三藏,兼达五明,举国皈依,乃彰斯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