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存在的本质:正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文] 僧迦罗什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存在的本质:正见
[文] 僧迦罗什陀

  不管我们对佛教了解得多么有限,我们至少知道它是一种“道”或“路径”。这条“道”或“路径”引导人们感悟到真理,或者说引领我们与实相合而为一,我们把这称作觉悟、称作涅槃,或称作见到自己本有的佛性。这条“道”或“路径”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系统化概念来表达,其中“八正道”大概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了。
  八正道是四圣谛中的第四谛。假如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佛陀的第一次布道,也就是在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后不久,在鹿野苑所做的那次转法lun的布道,我们就发现,佛陀在将他的伟大精神发现传达给人类的时候,他所讲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四圣谛:苦、苦集、苦灭以及苦灭道,其中这最后一谛不是别的,正是八正道。
  还有,如果我们回溯佛教的历史轨迹,那么,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不管是在印度、西藏、缅甸、泰国、日本或斯里兰卡,只要是佛法传播到的地方,我们发现人们会一再提及四圣谛,特别是八正道。因此,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真谛,尤其是道谛,如果我们对它们没有一些较深入的理解,我们就谈不上对佛教有太多的了解。
  在英文中,“八正道”被译为“Noble Eightfold Path”(“尊贵的八重道”),是梵文arya-astangika-marga (巴利文ariya-atthangika-magga)的意译。英文译名里的“Noble”(尊贵)这个字眼与arya相对应。在古代印度,这个字眼本来是多少带些种族意味的,指的是那些通过西北部的关隘从中亚地区倾泻而下,侵入印度的平原地带并征服了土著居民的人。几个世纪过去以后,arya这个词以及与之有关的另一个词形“aryan”(译注:即“雅利安”)逐渐引申出一种伦理道德和精神上的意义。在佛教中,凡直接或间接与觉悟到终极实相相联系的事情都用这个词来指称。凡与精神境界有关的事物,不管是精神道路本身也好,精神目标也好,或精神生活中的任何其他方面,都可以用arya来形容。所以arya的意思就不仅是“尊贵”,而且还是“神圣”。
  于是有些英译者就不仅仅说四圣谛[2]和八正道,而说“四项神圣的真理”和“神圣的八重道”。(有一次高文达喇嘛(Lama Govinda)给我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佛教在德国弘扬的初期,有两个互不相让的派别,其中一派坚持认为arya的意思是“尊贵”,而另一派则说它的意思是“神圣”。于是这两个派别,也就是“尊贵真理派”和“神圣真理派”,就总是论战不休。这个故事除举出了一个实例,说明人们会因哪些原因而闹不和外,还告诫我们不要受文字迷惑。虽然说,“尊贵”和“神圣”这两个字之间确有一定的不同,然而总的来说,这种争论相对而言并不重要。)
  梵文asta这个字就是“八”的意思,而anga的意思则是“肢体”,“成员”,甚至是“节外生枝”的“枝”的意思。比如,在印度的一些现代方言里,就有pancanga-pranama这样的说法,意思是用“五个肢体”投地,也就是两臂、两腿还有头触地。(梵文和巴利文把头叫做uttamanga,也就是“最高处的肢体”。)所以,尽管我们经常把八正道看成是八个前后相续的步骤或是阶段,梵文原文里所用的anga这个字眼实际意味着,与其说这些步骤是依次进行的不如说它们是同时并举的。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道是八重的,它有八个肢节,或组成部分,而不是由先后八个步骤组成的。
  Marga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路径”或“道”。
  正见
  八正道中的第一个所谓“步骤”,用梵文来说就是samyag-drsti(巴利文是samma-ditthi)。这个用语在英语中通常翻译成“正确的理解(Right Understanding)”,但是这个译法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只有追溯到原文中去才能了解它的真实含义。在理解佛教用语和表达方式的时候常常是这种情况。那么samyag-drsti到底是什么意思呢?Samyak(或巴利文的samyag),是加在“八正道”的每个angas或者叫“组成部分”之前的一个字,是“恰当”、“完整”、“彻底”、“不可分割”、“整体性的”、以及“圆满”的意思。它的意思绝对不是相对于“错误”而言的“正确”。当人说“正确的理解”时,给人的印象是,这应该指的是一种与“错误”的理解相对立的“正确”的理解,或者是区别于“错误”行动的“正确”行动,诸如此类。这种对道的解释给人一种比较狭窄、纯道德标准的印象。然而samyak的意思远不止是“正确”。我说过,它也有“完整”、“不可分割”、“整体性”和“圆满”的意思。也许最合适的译法应该是“圆满”。
  Drsti这个字的字根是“看”的意思,而drsti这个字本身的意思是“视野”、“观点”和“知见”。它不仅仅是“理解”,并且绝对不是纯理论、学识和抽象意义上的那种“理解”。它是一种直截了当的、直觉上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暇思索地把samyak-drsti,“八正道”中的第一步,翻译成“正确的理解”,那就会使我们从学习,也包括修持,佛法的一开始就抱有一种细微的误解。Samyag-drsti真正的意思更倾向于“整体视野”或“圆满知见”。按这样翻译以后,我们就更接近它的真正意思,接近了这个用语的内在感觉。如果把这两种译法比较一下,试着品味一下它们在意境上的差别,你会发现“圆满知见”的含义与“正确的理解”有所不同。“正确的理解”显得陈腐、平庸、学究气。但是如果你说“圆满知见”,那感觉就象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就象是引进了一个新的维度。所以我们要用“圆满的知见”这个名称:让我们暂且说,这是对存在的本质的知见、对事物真相或实际状态的知见。
  见道与修道
  根据印度的佛教传统,八正道很自然地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称为见道(darsana-marga),第二部分称为修道(bhavana-marga)。所以八正道是由两个次一级的道组成的,它们是前后相接的两个阶段。见道仅与八正道中的第一步骤,即“正见[3]”相对应。修道则与其余七个“步骤”对应:即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正见代表的是初具精神上的慧观与体验这么一个阶段,而八正道的其余各部分则是在初具精神上的慧观与体验的基础上,对应于人的全身心修习转化过程,是在一切高度和深度层面上的全方位的修习转化。修道指的是人在情感、言语、人际沟通、谋生方式等方面全部彻底的修习转化。你可以在转化自己的言语,也就是第三步之前,先转化自己的谋生方式;但最终是要实现整个身心的转化,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所有的高度和深度上、在显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上实现全面转化。
  那么对于不同的人,这种初步的精神体验,这种正见或“见道”,会以不同的方式生起。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别总的来说在修行生活中,以及在人踏上修行道路的方式上也同样会得到体现。
  对于有些人来说,见道是因为个人悲剧、亲人亡故或蒙受损失而生起。他们的整个生存状态被扰乱了、颠覆了,就像经过了一场剧烈的地震,他们所珍视、钟爱的一切都被夷为平地。在这样的劫难中,在他们的生活被这样毁灭之后,他们开始质疑、开始看得更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
  对于另外一些人,正见可以通过一次自发的神秘经历而生起。(我本不想用“神秘”这个字眼,它会让好多人联想到神秘事物,以为我们是在贩卖神秘信息。但我们现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字眼。)人们可以从巴克所著的《宇宙意识》一书中找到对这种神秘经历的一些描述。这本书出版于1901年,至今仍很有阅读价值。有过这类经历的人数之多,令人惊讶。这包括像经历了瞬间的狂喜、慧观闪现或生起极其强烈的慈爱之心等,似乎都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占据了他们的心灵,冲击了他们的身心,使他们升华到一个新的维度,使他们的生活观念彻底改变。虽然我们上面说的是神秘经历,但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对大自然的感受包括进去,比如我们被壮丽的日落景象所倾倒、或当我们身处乡间时感受到的那种巨大的、无所不包的和平、宁静和安逸气氛。
  有时见道会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或聆听美妙的音乐时生起。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被席卷进一个新的生存维度。有时它会在经过一番深沉持久的思索之后生起。有些人竭力想通过理智的方式探究和抓住真理。他们想用推理和逻辑的方法去探究存在的奥秘。这是思想家、哲学家和圣贤们采用的方式。有些人实际上就是靠思索而达至实相,达至见道。
  对于另外一些人,它可以通过相当不同的方式,即通过禅修的方法生起。当我们通过系统的修习使心静止下来,当我们排除了种种思绪,而依然保着清明意识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正见有可能生起。
  有时,从事利他事业,比如看护病患者和老年人的时候,人也会生起正见。牺牲自己和个人利益的人,以及在工作和行动中完全忘我的人甚至就在他们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就会生起正见。
  最后,至少是对某些人而言,正见也会从他们的整个人生阅历中生起,特别是当他们年事渐高的时候,因为那时他们的阅历应该变得更加成熟了。当所有的千头万绪似乎都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生活历程似乎昭示了某种意义,反射出某种意味深长的辉光,于是从他们纯朴而又成熟的阅历深处就可能生起正见。我并不是说智慧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地显现。绝非如此!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费尽周折趁着年轻的时候去追求智慧了。但对那些有过真正的人生历炼的人来说,当他们变得老成,也许变得温和一些以后,随着他们的经验变得清晰起来,见道有时会生起。
  所以,对于不同的人,见道会以所有这些不同的方式生起。对有些人,见道甚至会从梦中生起。但是不管它以什么方式生起,我们一定要十分珍视它,不要失去它,忘却它。这种结果是很容易出现的,因为正像诗人说的那样,“红尘滚滚”。我们有可能有过一次奇妙的经历,使我们觉得好像永远也不会忘却。但是时间不长,几天或几个星期之后,这种感觉就不再有了,就好像它从来不曾发生过一样。所以我们就应该忆念它,培育它,追忆它,时刻试着把它加深、使它更清晰,使它成长。我们最终应该试着让它弥散到我们的全身心,转化我们的全身心,转化我们的整个生活。
  总之我们可以说,佛教关于见道和修道的这一重要教言,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能够把自己整个的生活历程升华到它瞬间能达到最高水平上去。从精神上进化,指的就是这个意思。遵循八正道,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它意味着,要采用这样那样的方法去获得正见,并且依照这种正见来转化我们的整个身心。
  存在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正见?在佛教典籍中对正见,也就是英文中一般所说的“正确的理解”有许多论述。由于有些论述的帮助不是很大,甚至可能有误导性,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方面的论述过多了。有些对佛教进行论述的作者在“正确的理解”这个标题下,简直像是要把整个的佛教教义都囊括进去。任何在其他标题下不好论述的内容都被塞进这里。他们似乎认为,“反正都是个正确理解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理解的事情。”于是所有的内容都被塞进这里,整个的教义、整个的教法、整个的哲理。这就可能造成错误印象。我发现佛教的修学者经常以为八正道中的第一步,即英文译成“正确的理解”的那一步,意思是要对全部的佛教思想加以彻底的研究,最好能拿到佛教哲学的博士学位。他们以为,在开始实践八正道之前,必须先全面了解中观派和瑜珈行派,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以及天台宗和华严宗等等。他们以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踏足于道,才能开始修习佛法。
  但确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一定要强调,samyag-drsti只是“圆满的知见”。它与学习佛教哲学各宗派没有关系。它是一种知见。由于是一种知见,它就是一种直截了当的东西,与其说是一种学识了解,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体验的性质。当然,这种精神体验,这种慧观,可以以学识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教义概念、哲学体系等等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它不等同于这些东西。知见本身是独立存在的,是高于它们的。
  那么正见是什么呢?虽然我们可以说它就是对存在的本质的知见,但是这种知见昭示出了什么呢?存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本来很好回答,但正是因为太好回答了,所以就很难回答。这不是在讲悖论。我是意思只是说,我们手头现成的概念太多了。用以解答这个问题的佛教哲理难以计数。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几个专用术语,参照这个或那个体系,然后说,根据佛教,这就是存在的本质。但是这样做太笼统,太简单。我们必须注意,不要动不动就想轻易提出一些概念。我们想要传达的绝不简单地是一套思想体系,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哲学体系,而是佛陀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的,用他本人的语言来说就是:drsti – 知见。
  传递知见可以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通过形象,还有一种是通过概念。在佛教里,主要有三个形象用于描绘存在的本质。它们是:生命之轮、佛陀的形象和道的形象。由于这些形象传达的是一种知见,所以在接受它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它的画面”,而不仅仅是用抽象的方式去“思考”它们并假定自己已经理解了它们,那就会有帮助。
  生命之轮
  生命之轮由4个同心圆构成。在当中那个构成生命之轮轮毂的圆圈里,有三样动物,一只公鸡、一条蛇,还有一头猪,彼此咬住前一个动物的尾巴。这三种动物代表着贪、嗔、痴三毒,它们控制着我们的心,整个的俗世之轮因之而转动。这个轮毂之外是第二个圆圈。它分成两个等份,一黑一白。白的一半代表善,代表向上的符合道德的路径,通往乐的境界。黑的一半代表恶,代表不道德的向下的路径,引向苦的境地。第三个圆圈分为六段,代表着不同的“世界”或者说是存在领域,根据佛教的说法,有情众生在此不断地重生。这六种“世界”分别是:天神、阿修罗、饿鬼、地狱众生、畜牲和人。轮子的最外一圈形成一个轮缘,分为12段。这些就是十二个因缘(nidanas),是被称为“相生缘起(Dependent Origination)”,或“因缘合和(Conditioned Co-production)”(梵文为pratitya-samutpada)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有这一切详细地描绘了从出生、成长、老死到再生的整个过程。
  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重要图象,重要象征。当我们对存在的本质有了知见以后,我们逐渐会认识到它。我们认识到,世间所有合和而成的存在形式就象一个巨大的轮子一样转动着。这是个生命之轮,也是个死亡之轮。我们自己连同所有其他的有情众生都被卷在里面。我们认识到,生命之轮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有情众生、就是合和而成的存在。
  佛陀的形象
  佛陀通常被描绘成端坐于莲花上,或坐在菩提树下。这棵“悟道之树”枝繁叶茂,美丽的心形树叶搭成了凉蓬,佛的身体放射着色彩变幻的光辉。佛陀的形象还有其他一些版本,刻画得更为复杂。最著名的之一是五方佛的坛城(the mandala of the Five Buddhas), 它来源于一种更加奥秘的教法。这座坛城的当中是一位白色的佛,东方是深蓝色的佛,南方是黄色的佛,西方是红色的佛,而北方则是绿色的佛。佛的形象甚至还有更为复杂的,它的形式是“净土”,或说“极乐世界”,梵文叫Sukhavati,主尊佛的两侧排列着侍奉他的菩萨们,宝树成行,并画着奇异的会歌唱的鸟和许多其他神奇的事物。
  道的形象
  联接着我们前面描述过的两个形象的,是修行进步之道,它也可以说是一条螺旋形的路径。也就是说,它始自生命之轮,最后通向佛,或通向五方佛的坛城。
  佛教就是通过这三个重要形象来传达其对存在的知见的。正见,首先是我们的一种知见,认知到我们就像生命之轮描绘的那样,实际正被因缘合和而成的存在状态支配着。同时也是认识到,我们将来都有可能进入悟道的状态,就象佛、佛的坛城或净土所代表的那样。最后,它是对从一边引向另一边的道或路径的一种知见,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未来全部进化进程的一种知见。
  佛教对存在的本质的知见也可以用概念来表达,只是不像图形那么生动。用概念来表达时,传统上就把正见解释为见到或理解到某些教义的真谛。为了完整表述,我要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概念当中最重要的四个,它们是:四圣谛,三法印,业与轮回,以及四空。在努力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时,我们应该记住,在此我们所关心的,不在于任何纯理论上的理解。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些概念的帮助之下,对真谛有所感悟,对存在的本质多少获得一些知见。
  四圣谛
  在典籍中,正见通常被解释为对四圣谛的知见或理解。这四圣谛是:
  1. 苦谛,就是不圆满、不和谐,我们身边所见到的及内心所体验到的比比皆是;
  2. 苦集谛,这是指自私的贪求和“渴望”,它存在于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内心;
  3. 苦灭谛,是指完全消除了苦恼,与悟道和成佛是同一个意思;以及
  4. 苦灭道谛,这指的就是八正道。
  有意思的是,第一和第二圣谛,也就是苦谛和苦集谛,合起来正好对应着生命之轮的形象。苦是果,贪求是因,于是形成了一种因与果、作用与反作用式的关系。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与生命之轮相同的循环模式。第三圣谛,也就是苦灭谛,与佛的形象,或五方佛的坛城相对应。第四圣谛,即八正道,与前面说过的那个螺旋形路径相对应。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四圣谛以概念化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前面说过的三个形象以视觉方式所代表的内容。它们都表达了同样的知见,即: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本质,以及那条从一端引向另一端的路径的本质。
  有为世间的三法印
  有为世间,也就是合和而成的世间,有三个特性,即它是苦,它是无常,它是空无真我。
  1. 有为世间是苦
  依佛教来看,世上有三苦。首先是真切实在的苦,就像你得了牙痛或割破了手指时的那种感觉。然后是潜在的苦,比如你有一样东西,它是你快乐的源泉:然而尽管它现在是你快乐的源泉,但它却是一种潜在的苦,因为你有一天也许会,其实是必然会,舍它而去。最后还有一种是抽象的苦,之所以会有这种苦,是因为世间的,红尘中的,或因缘合和而成的东西,没有一样能够给人的心灵带来圆满的或终极的满足,因为真正持久的圆满只能是无为自在的,只能是真理本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事物只要还没有达到这个层面,就只能是一种微妙形式的苦。这也就是意味着,除非你已经彻悟,否则你永远不会真正快乐。
  2. 有为世间是无常
  凡是合和而成的事物都不能成为永恒,对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了。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在提醒着我们这么一个事实,没有东西能持久,没有东西能留住。每一件事物都在逝去。任何东西都不能哪怕是保持连续两分钟不变。我们分分秒秒都在变老,我们身边的东西时刻都在变旧。没有稳定,没有保障。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永久性地得到了某样东西,但这种“永久”可能只是几年,或几天,或几小时,甚至只是廖廖几分钟。应用到世间的事物上,这是正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清醒地、毫不动摇地看到,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所有事物都是过客,你无法长久保有任何东西。
  3. 有为世间空无真我
  正见当中的这一层面相当深奥难懂,至少需要整整一个章节来对它进行专门解释。在此我们暂且说,在有为世间,或在我们自身这个合和而成的表象中,我们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实体,真正的个性,或任何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自己,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虚无、不实、空洞。我们的思想并非真正的思想,我们的情感并非真正的情感。我们从内心里就没有真实、真切或实在的感觉。事实上,在俗世间层面,或说在有为世间层面,我们不可能找到真实、确凿、实在的自我,它只存在于无为自在的实相当中。
  业与转生
  这层教义,或说以概念化的形式对正见所做的表达,在佛教文献中得到了非常生动,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如同画卷一般的表达。其中说到,佛陀和其他悟道者在他们悟道的前夜都亲见无数世的生生死死在眼前展现,而且不仅是他们自己的生生世世,还包括其他的有情众生,事实上,是一切有情众生的生生世世。他们回溯一世又一世业力轮转的全过程,清楚地看到,人们由于自己过去的行为,结果要么是受苦,要么是找到了幸福,他们如何渡过前世又决定了他们得到怎样的转生。
  我们目前为止提到的各种法门,即四圣谛,有为世间的三法印,以及业与转生,其目的都是试图以概念化的方式来表达对存在的本质的正见。它们都是源自小乘教传统的教义。然而正见也可以用大乘教的教义体系进行表达,或许还更加深刻。其中最重要的是四种空。
  四种空(Sunyata)
  Sunyata的字面意思是空或无,但它的实际意义远比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多得多。根据上下文,sunyata可以表示“真”,或“非真”,或“即非真亦非非真”,所以说这实在是个令人费解的字眼!那么就让我们逐一领略一下这四种空,但是要记住,它们决不仅仅是纯思维想象出来的虚构东西,而是意在用概念化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知见,或者说,来传达已悟道者们已然亲见亲历的某种东西。
  1. Samskrta Sunyata – 有为法空
  “有为法空”是说,凡和合而成的、现象上的、相对的存在,在无为、绝对和实相的特性方面都为空。无为法的特性首先就是喜乐,其次为恒常(这并不是说在时间中滞留不去,而是说,它事实上占据着某一个维度,在那里时间这种东西完全不存在),第三则为真有,亦即终极实相。
  有为法在这些无为法的特性方面为空。它的特性与无为法相反,是不喜乐,不恒常,不是实实在在的真。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就说,有为法对于无为法来说就是空,无常(samsara)对于涅槃来说就是空。放到我们的现实中来理解,它的意思就是说,在相对存在的瀑流中,我们不可能指望找到只有无为和绝对的存在才能给我们的东西.
  2. Asamskrta Sunyata - 无为法空
  “无为法空”是说,无为法在有为法的那些特性方面为空。对于无为法,对于涅槃,不存在不喜乐或苦,没有不恒常,也没有非真,因为这些都是有为法的特性,对于无为法,有的只是圆满的、与有为法相反的特性。正像我们不能从有为法中找出无为法,在无为法中也无法找出有为法。
  所有形式的佛教在这前两种空方面都是普遍一致的。由于这两种空互相排斥,所以它们显然带有二元论的味道。但这是必要的,在修行的初期,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立足基础。因为我们没法不进行这种区分,我们定然会想“这边这个是有为的,那边那个是无为的;我要从这边过渡到那边”。我们只会以这种方式思维,没有别的办法。
  根据小乘教传统,所谓智慧,也就是能看到事物真相的能力,指的是能看到外部世界的事物和人物,以及一切的思维现象,而这些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就叫dharma,法。“法”有许多不同的意思。它一般是指“教诲”或“教义”,但在这里它所指的意思就大不相同了。根据小乘教,从实质上来说,并不存在像房子、树或人这种客观存在物或说东西。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剖析,它们就变得虚幻不实。分析到最后它们就降解成了一种能量流,一股不能再分解的元素,它没有个性,非实在,是一种精神物理学过程。这些就是所谓的“法”。
  但是根据大乘教,智慧在于将“法”本身也降解为“瞬若多”(sunyata:空)。从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我们之所以把世界看作是由事物和人物构成的,就源于我们的迷(gross delusion)。而当我们学会把这些事物和人物看做是法的时候,这种迷就被去除了。然而大乘教进而又认为,即使能够将事物看成是法,也还是没有能够看到它们的终极实相。由于还存在着细微的迷,我们才把事物看成是法,所以这种细微的迷也必须去除掉。当我们了知、看到法本身也是空的时候,我们才能把这种细微的迷去除掉。大乘教意义上的智慧被称为智慧大圆满,称为般若波罗密多。智慧大圆满就是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在任何情况下都看到sunyata – 空。
  第三种和第四种空则是大乘佛教独有的。
  3. Maha Sunyata – 大空
  在大乘佛教中,“maha”的意思,除了一般字面上理解为“大”之外,总是意味着“与空相关”。大乘就是“空乘”。
  到了Maha Sunyata(摩诃瞬若多),或说“大空”的境界,有为与无为之间的最终区分不再有效,因为这种区分是二元思维的产物。我们也许要在修行中花上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时间,来弄清楚有为法之所以是有为的,而无为法之所以是无为的。但到头来我们还是要学会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仍是“空”,要看到,这一界限是要被超越的。我们必须要看到,我的意思是说,要亲证,“色”与“空”,有为与无为,普通众生和佛,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是同一个终极实相,而不仅仅是猜测,也不是以理性方式或从理论上去理解。这就是摩诃舜若多,亦即大空,在这里,所有的分别,所有的二元性都不复存在。人们,甚至是修行者都生怕自己会消融其中的,正是这个大空。他们想抱住自己那二元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自与他,这个与那个,但最终这一切都将灰飞烟灭。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虎穴。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有多条道路可以通往它,但是没有一条是回头路。而这又正是为什么人们想要走进去!
  4. Sunyata Sunyata – 空空
  “空空”告诉我们,空性本身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个词,只是一个声音。在大空(Maha Sunyata)的境界中,人仍然存有微妙的思维,微妙的二元体验。最终连这也要放弃。于是就达到了“空空(Sunyata Sunyata)”,到了这一步,就言语道断了。所剩下的就只有寂静,但这是一种别有意味的寂静,是“惊雷般的寂静”。
  所有这些法门,不论它们是小乘教的还是大乘教的,都是想以概念化的方式来描绘对存在本质的知见。但不管它们多重要,我们也不能对它们过于执著,否则我们就免不了会把“正见”与纯理论意义上的“正确理解”混为一谈。我希望,即便我别的都没讲清楚,我至少做到了强调samyag-drsti是对存在本质的一种知见,一种慧观,一种精神体验。我们要比照着它,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来改造自己的生活,改造我们的自我。
  在结束对正见的探讨的时候,为了避免把着重点放在概念上,让我来用一个比喻来结束这一章。试想我们想要出发旅行,去攀登某座高峰。我们会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研究一下地形图,了解周围山地的情况,以及山本身的情况。这种对地图的研究就相当于对佛教教义进行理论学习,相当于了解所有关于中观派、瑜珈派、说一切有部等的知识。然而,我们必须真正地启程,我们得出发,至少应该走到大本营。而这,就相当于我们对佛陀的教言开始了初步的实践。最后,经过几天、几个星期、甚或几个月的跋涉,我们远远望见远处的山峰,而那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们只不过走出了很短一段路,离山脚还很远,但是我们看到了远处炫目的雪峰。我们对它有了直接感知,见到了它,尽管是在很远的距离上。
  这种远远地见到山峰,就相当于正见,它令我们打起精神,鼓起勇气继续我们的旅程。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盯住山峰,决不让它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至少不能让它从我们的视野中一次消失几分钟以上。我们可以不在乎旅程有多远,要在旅途中过多少夜,地形有多么复杂,天气会是多热或多冷。只要我们将目光坚定地锁定在那座山峰上,我们甚至可以不顾是否在挨饿。只要我们知道,我们一天天接近了,而且早晚我们会来到那座山峰的脚下,我们就满足了。这一段眼中望着山峰的旅程,就相当于穿越八正道中余下的那几个阶段的过程。最终我们会来到山脉的缓坡上。我们甚至于来到了山峰本身的千年积雪地带,发现我们已经证悟,成佛。
  --------------------------------------------------------------------------------
  [1] 译注:英文原文用的是Perfect Vision,意思是“圆满的知见”。在本书中,原作者对八正道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都没有采用英文中的惯用名称。对此原作者在各有关章节中都作了详解。但在中文中,八正道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名称都早已固定并被人接受,因此,为读者阅读方便,对于原作者采用的英文新译名,除详解其理由的那些地方外,中译文没有采用“圆满的知见”、“圆满的语言”之类的对译,而一律沿用了传统的中文译名。
  [2] 译注:英文“四圣谛”是the Four Noble Truths,意思是“四条尊贵的真理”。
  [3] 译注:英文原文为Perfect Vision,是“圆满的知见”的意思。参见注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