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中有”
认知“中有”
“中有”也称为中阴,是佛教轮回转世学说中起着衔接前后世作用的一种生命状态。佛教把生命的存在状态分为四有,即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死亡的那一刹那称为死有,在死有和生有之间的状态称为中有,投生的那一刹那称为生有,投生以后第二刹那至死有之间,称为本有。
一、“中有”定义
在《俱舍论》中说,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所起的五蕴身就是中有的定义。这里说“起”五蕴身而非“生”,是有原因的。因为中有只是趋往下世的一个中间阶段,只是起到一个衔接前后世的作用,尚没有真正到达目的地,所以被称为“起”中有,真正投生到应生之处才称为“生”。
二、“中有”有无的论证
在佛教大小乘中,并非所有部派都承认中有的存在,比如以大众部为代表的一些部派就否认中有的存在,他们认为在死有和生有之间并不需要象中有这样的衔接,而世亲论师认为中有并非可有可无,而是真实存在,并在《俱舍论》中以教理二证来证明中有的存在。
1、理证
世亲菩萨认为,世间的农作物比如稻谷之类,他们从种下种子到生成果实中间,不会出现中断的情况,中间一定有苗芽相续,直到最终结果,同理,有情生命的轮回相续,中间也绝不可能出现中断的情况,如果没有中有,那从这世是如何顿然转到后世呢?
2、教证
世亲菩萨引佛经说,入胎必须三缘聚合方才成立,一是母亲身体健康,处于排卵期,二是父母交媾,三是健达缚现前。这里所说的健达缚是梵文,汉译为寻香,中有就是以香味为食,因此证知中有的确存在。另外,佛经说有五种不还果,其中的中般就是在欲界生到色界之中有不还果者,即入涅槃,现证罗汉,也证明了中有的存在。
三、“中有”的形状
“中有”的形状是将要投生之处的形状,假如下世投生人,那么中有就是人的形状,如果投生狗,那么中有也是够的形状。为什么中有的形状一定是将要投生之处的形状而不是生前的形状呢?因为中有和下世要投生之处,是一业所引。如果由于业力所致,下世要投生为狗,那么中有也是这投生为狗的业力所引,所以身形定是下世将要投生之处之身形。
在民间经常传说看到失去亲人之中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很多鬼神所化,并非是真正失去亲人之中有;二是所言非实。另外,在有些典籍中说前三日半是前生身形,后三日半是后世身形,按照定量大论以及宗喀巴大师等的看法,是臆测之言,在诸多大小乘可靠的经论中并没有这种说法。
四、能见“中有”的条件
一般来说,只有两种人可以看见中有,一种是同类的中有之间可以互见,比如人的中有可以看到人的中有;一种是只有通过修持而获得天眼通者可以见到中有。这里简别了那些天生有天眼者,因为中有极其细微,即使天生天眼也无法目睹,只有通过修持所生之天眼方可亲见。据此,可以否定很多民间看见自己死去亲人中有的传说了,因为那些说自己亲见中有者,大都不具修生天眼。
另外,还有一些论师说,按照六道天、人、修罗等顺序,上面的中有可以看到下面的中有,比如天可以看到天以及以下的中有,人则只能看人以及以下的中有,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并未评价,所以我们也只好姑妄听之,不做评判。
五、“中有”有自然的神通
中有有业生的神通,而且能力颇大,即使佛陀也难以抑制,因为业的势力极其强大。
六、“中有”完具五根
中有并非单纯的精神,而是五蕴俱全,虽然极其细微,但仍有物质性的身体,包括眼睛、耳朵等五根。
七、“中有”没有滞碍
中有极其微细,可以穿越除金刚座和母胎外之任何物质,而没有丝毫滞碍。
八、“中有”能否转变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中有产生后,无法转变,如果已经为人的中阴,将来必定生人,如果狗的中阴,将来必定生狗,无法改变。但在大乘《集论》中,有可以转变的观点,譬如如果通过家人做一些供养僧人、布施等功德,可以促使中有发生变化。如汉地佛教徒去世后,一般都延请僧人或者同修助念佛号,如果力量足够,会使中有发生转变。在密法中,不但可以转变,尚且可以利用中有而成就圆满的佛果。小乘、大乘以及密乘对于中有是否转变的观点差异,主要来自教义上的不同。
九、“中有”的食物
中有是以味道作为自己的食物,按照《俱舍论》所说,福报小的只能食用不好的味道,福报好的可以食用香气美妙的味道。在密法中,则利用中有这个特点,而造有可以布施中有食物的仪轨,称为“烟供”,比较著名的是四世班禅大师的仪轨,祈竹仁波切以及夏坝仁波切都有这方面的讲解和引导。
十、“中有”的期限
说一切有部的论师认为,中有的期限比较短,因为中有都着急早日投生,所以不会太久。一般来说,最多不会超过49日,必然遇到投生的因缘。
十一、有无“中有”的情况
一般来说,罗汉和最后身菩萨没有中有,因为罗汉证得涅槃,不再转世,而中有是未来世之中转,既无来世,自然无中有,最后身菩萨也类似。另一个情况就是下世定生无色界者,因为中有具备五根,五根属于色法,无色界无色法,所以这种情况也无中有。
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大善大恶以及往生净土之人也无中有,按照这些经论的观点来说,应该没有清净依据,只是想当然臆测之言。
根据最近讨论中有,大概综述如上,大家也可以再补充或者纠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