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颜尚文(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系所)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印行页 99-128
--------------------------------------------------------------------------------
页 99
提要
梁武帝根据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经》,进行一系列的
注解、宣讲、礼忏等学术性、宗教性活动,企图建立以皇帝
政治主导,以佛法治世为理想的“佛教国家”。本文以武帝
著《注解大品经序》为文本,初步抉择、探讨上述主题。武
帝注解《大品般若经》,强调该经在《般若经》群的重要地
位,也彰显龙树、释道安、鸠摩罗什、释慧远服膺“般若思
想”实践“菩萨行”,及其影响而形成南北朝特殊的“佛教
国家”。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重建本经超越“五时”
判教说法,而居于群经之首要地位。他认为《大品般若经》
蕴含广博精密的般若思想与菩萨行等义理、实践法门,可以
做为推行“佛教国家”政策的基础。武帝在天监年间( 502
~ 519 年)进行三十三种经论八百余卷的佛典编篡、 翻译
、注解、批判等学术工作,企图以“般若思想?菩萨行”为
主轴,掌握佛法的解释权。其后,又进行“授菩萨戒”、“
舍身同泰寺”与“般若思想?菩萨行”有关的政教政策推行
工作,进一步建立他理想中的“佛教国家”。
页 100
一、前言
梁武帝萧衍( 464 ~ 549 )南兰陵人(今江苏省常州
市),是魏晋南北朝梁代( 502 ~ 557 )的开国皇帝,在
位长达四十八年之久( 502 ~ 549 ),享年八十六岁,是
一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勤于政务,孜孜无怠”多所创制的
最高当权统治者,(1) 同时也是一位“文思钦明,能事毕究
,洞达儒玄”“博通前载”的学者,(2) 更是一位“斋戒不
废”精于佛理极为虔诚的佛教徒。(3)梁武帝于天监元年(
502 )四月八日“佛诞日”即皇帝之位起,颁新律,修五礼
,置五经博士;定百官九品为十八班,改革官制;施行土断
,促进北来外籍人士的土著化与土地使用合理;厉行学术文
化、政治、社会等改革工作。尤其是因应南北朝特殊的政治
佛教环境,施行以国家权力为主导,以佛教教化为理想的“
佛教国家”政策,建寺院、造佛像、礼遇僧侣、广开法会,
展开大规模的佛教经典翻译、编纂、注解、宣讲等工作。梁
武帝为强化国家统治以“佛教国家”为施政的主要决策之一
,此种政教结合政策必须有坚实精密的佛教义理为基础,方
能巩固佛化的帝国。《般若经》是形成及推展大乘佛教实践
的核心经典,也当然的成为梁武帝在位期间建立“佛教国家
”的主要政策之理论基础。唐?道宣( 596 ~ 667 )《大
唐内典录》:
摩诃般若波罗密子注经五十卷,或一百卷,武帝萧衍
注,帝以庭荫早倾,常怀哀感,每叹曰:“虽有四海
之尊,无以得申罔极。”故留心释教,以八部般若是
十方三世诸佛之母,能消除灾障、荡涤烦劳。故采众
经,躬述注解,又亲讲读。冀藉兹胜福,得展思慕。
频奉代舍身时,地为之震。 相继斋讲, 不断法轮。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姚思廉,《梁书》(台北:鼎文书局,1980 ), 卷三
〈武帝纪〉,页 97。 又参见周一良,〈论梁武帝及其
时代〉,《中华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页 123 ~ 140。
(2) 《梁书》卷三〈武帝纪〉,页 96。 魏征,《隋书》(
台北:鼎文书局,1980 ), 卷十三〈音乐志上〉,页
287。又参见周一良,前引文,页 145 ~ 150。
(3) 《梁书》卷三〈武帝纪〉,页 96。 李延寿,《南史》
(台北:鼎文书局, 1980 ), 卷七〈梁本纪〉, 页
224 ~ 226。 又参见周一良,前引文,页 140 ~ 145
。方立天〈梁武帝萧衍与佛教〉,氏著《魏晋南北朝佛
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 ),页 188 ~ 195
。
(4) 释道宣, 《大唐内典录》,收在《大正藏》册五十五
(台北:新文丰公司,大正原版景印),页 266 下。
页 101
梁武帝以“般若是十方三世诸佛之母”,因此亲自注解
讲读《摩诃般若波罗密子注经》五十卷或一百卷。梁武帝注
讲《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简称大品般若经、大品经或般若
经)为父母祈福,为国消灾,终其一身斋讲不断,直至末年
舍身同泰寺时,也以宣讲《般若经?三慧品》为主要内容。
《南史?梁本纪》:
中大同元年( 546 )三月庚戌(八日), 幸同泰寺
讲金字(般若)三慧经, 仍施身。 ……太清元年(
547 )三月庚子(三日),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
……乙巳(八日)帝升光严殿讲堂,坐师子座,讲金
字(般若)三慧经,舍身。(5)
梁武帝不但亲自注解、讲读《般若经》,而且“以般若
之义,真谛所宗,偏令化导。 ” (6) 因此,《般若经》的
注讲,可说是梁武帝建立“佛教国家”政策的基本佛教经典
,但是前辈学者并未对这一主题作深入的研究。有关梁武帝
与佛教的论著,最早一篇论文为 1913 年安藤圆秀〈梁武帝
?佛教〉,略论武帝的佛教信仰、佛教的保护、及与佛教界
的关系。(7)1938 年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有三
节梁武帝专题,分别探讨武帝的佛教义理,以及与佛教的关
系。(8)1942 年山崎宏〈梁?武帝?佛教信仰〉论及武帝的
佛教信仰,崇佛行为,崇佛的内容。(9)1957 年内藤龙雄〈
梁?武帝?舍道?非史实性〉, 1964 年太田悌藏〈梁武帝
?舍身奉佛????疑?〉两篇论文,论究梁武帝〈舍事李
老道法诏〉一文为后人伪作。(10)以上论著皆未曾专论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南史》卷七〈梁本纪〉,页 218。
(6) 释道宣《续高僧传》卷六〈南涧寺慧超传〉,收在《大
正藏》册五十,页 468 上。
(7) 安藤圆秀〈梁武帝?佛教〉,《东亚研究》第三卷第四
期, 1913 年,页 35 ~ 48。
(8)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
统〉?〈梁武帝〉,第十七章〈南方涅槃佛性诸说〉?
〈梁武帝〉,第十八章〈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
之复兴〉?〈周颙梁武与摄山僧〉?(台北:鼎文书局
,1975 ),页 474 ~ 480, 页 703 ~ 712,页 734
~ 740。
(9) 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展开》第一部第四章〈梁?武
帝?佛教〉(东京:清水书店, 1942 ),页 188 ~
236。
(10) 内藤龙雄〈梁?武帝?舍道?非史实性〉,《印度学
佛教学研究》第五卷第二号,1957, 页 490 ~ 491
。太田悌藏〈梁武帝?舍道奉佛???疑?〉,《结
城令闻教授颂寿纪念论文集》, 1964, 页 417 ~
431。
页 102
武帝注讲《般若经》,直到 1972 年才有春日礼智〈梁?武
帝?三慧经〉五页短文。 (11)1973 年内藤龙雄〈梁?武帝
?《般若经》〉对梁武帝〈注解大品经序〉有专题探讨,也
是五页的短文。内藤也仅就〈注解大品序〉的内容、教判、
著作年代做一部份考证。以上两篇论文,都没有论及梁武帝
的注讲《般若经》与营造“佛教国家”的关系。 (12) 1975
年以后有关梁武帝与佛教的论著,也都没有专对注解《大品
般若经》与建立“佛教国家”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13) 笔者于 1989 年完成《梁武帝“皇帝菩萨”理念的形
成及政策的推展》博士论文,虽曾提及《般若经》注解问题
,但未及其与营造“佛教国家”的关系。 (14) 因此,本文
将可在上述学者的论著基础上,就有关梁武帝注解《般若经
》与“佛教国家”政策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论究。
《大藏经》收录梁武帝有关注解宣讲《般若经》的专文
有十五篇之多。释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八有大梁皇帝〈注
解大品经序〉。 (15) 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九,有梁皇
太子纲〈请御讲启并答〉八篇,陆云〈述御讲般若序〉,
萧子显〈叙御讲般若义〉。 (16) 《广弘明集》卷二十,收
有梁皇太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春日礼智〈梁?武帝?三慧经〉,《印度学佛教学研
究》第二十一卷第一号,1972,页 330 ~ 334。
(12) 内藤龙雄〈梁?武帝?《般若经》〉,《印度学佛教
学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一号,1973, 页 311 ~ 315
。
(13) 新田雅章〈梁?武帝?佛教〉,《松阪女子短大论丛
》第三号,1976,页 23 ~ 39。 横超慧日〈梁?武
帝?佛教观〉,《森三树三郎博士颂寿东洋学论丛》
,1979,页 1207 ~ 1221。 伊藤隆寿〈梁武帝《神
明成佛义》?考察〉,《驹泽大学佛教学院研究纪要
》第四十四号,1989,页 217 ~ 249。 方立天〈梁
武帝萧衍与佛教〉,氏著《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
北京:中华书局,1982 ),页 188 ~ 219。孙述圻
〈菩提达摩与梁武帝〉,《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4 年第三期,页 98 ~ 106。中隆藏《六朝
》 1984 年第三期,页 98 ~ 106。中隆藏《六朝
思想?研究》下篇第一章第四节〈梁武帝?生活??
?佛教理解〉(京都: 平乐寺书店, 1985 ), 页
348 ~ 405 。 诹访义纯〈梁武帝?蜀地经略?佛教
〉, 《大谷史学》第十二号,1970,页 29 ~ 49。
又〈梁天监十八年敕写《出家人受菩萨戒法卷第一》
试论〉, 《敦煌古写经》续,1972,页 85 ~ 92。
又〈梁代佛教?武帝〉 (一 )、 (二 ), 《三藏》
191、192 号, 1979,页 1 ~ 8,页 1 ~ 12。 又
〈中国佛教????菜食主义思想?形成?关??管
见-周颙、沈约、梁武帝〉,《爱知学院大学文学部
纪要》第十二号,1982,页 104 ~ 120。
(14) 颜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萨”理念的形成及政策的推
展》, 1989,博士论文,未刊稿,页 146 ~ 150。
(15) 释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八,梁武帝〈注解大品经序
〉,《大正藏》册五十五,页 53 中~ 54 下。
(16) 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九,《大正藏》册五十二,
页 234 上~ 239 下。
页 103
〈上大法颂表〉,〈大法颂并序〉。 (17) 《广弘明集》卷
二十八,收有梁武帝〈摩诃般若忏文〉、〈金刚般若忏文〉
。 (18) 笔者爬梳上述有关梁武帝注解宣讲《般若经》的文
本十五篇,发现这些文章与梁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佛教国家
”政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为此种政教结合政策的形成
、推展与衰微过程,做极妥切的说明。本文仅以这十五篇文
章之首,梁武帝〈注解大品经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为
题,作第一步的探索,其他十四篇文章与“佛教国家”政策
的推展、衰微过程,他日再为文探讨。梁武帝《摩诃般若波
罗密子注经》五十卷或一百卷,全文已佚失,祗剩下这篇首
的序文〈注解大品经序〉。以下,试以仅存的这一篇序文为
文本,就其文本内容,探讨他对注解《大品般若》的内在意
义与“佛教国家”的建立关系,略作分析。
二、佛教经典中《大品般若经》的重要性
1.〈注解大品经序〉的著作年代
梁?释僧祐( 445 ~ 518 )《出三藏记集》收录梁武
帝〈注解大品经序〉全文。有关〈注解大品经序〉著作年代
有天监六年、七年、十一年、十六年四种说法,然最晚不得
在天监十七年( 518 )僧祐卒年。〈注解大品经序〉:
朕以听览余日集名僧二十人,与天保寺法宠等,详其
去取。灵根寺慧令等,兼以笔功,采释论(大智度论
)以注经本。略其多解,取其要释。此外,或捃关河
旧义,或依先达故语,时复间出,以相显发。若章门
未开,义势深重,则参怀同事,广其所见。使质而不
简,文而不繁。庶令学者,有过半之思。(19)
唐?道宣( 596 ~ 667 )《续高僧传》卷六〈释僧旻
传〉:“六年( 50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同上注,页 239 下~ 242 上。
(18) 同上注,页 332 上~下。
(19) 同注15,页 54 中。
页 104
制(梁武帝)注《般若经》以通大训,朝贵皆思宏厥典。”
(20) 《续高僧传》卷六〈释法云传〉:“七年( 508 )制
注《大品》,朝贵请法云讲之。” (21) 唐?道宣《广弘明
集》卷十九,梁?陆云〈御讲般若经序〉:“天监十一年(
512 )注释《大品》,自兹以来, (梁武)躬事讲说。 ”
(22) 〈注解大品经序〉: “此经(大品般若)东渐二百五
十八岁,始于魏甘露五年( 260 )至自于阗。 ” (23) 从
魏甘露五年经二百五十八岁当为天监十六( 517 )。 内藤
龙雄〈梁?武帝?《般若经》〉认为〈注解大品经序〉提及
“天保寺法宠”以天监七年从“天保寺”移居“齐法寺”(
后改名宣武寺)。又以《般若经》东渐二百五十八岁,“五
”为“四”之误,应是天监六年( 507 )。 合〈释僧旻传
〉的天监六年( 507 ),以上三种证据, 断定梁武帝〈注
解大品经序〉年代为天监六年。 (24) 汤用彤认为梁武帝
“灵根寺释慧令”等僧诣“栖霞寺”学《般若经》“关河旧
义”在天监十一年( 512 )。(25) 笔者认为“灵根寺慧令
”往“栖霞寺”受“三论大义”,并不必然表示梁武帝在天
监六年就不能以“关河旧义”注解《大品经》。因此,梁武
帝〈注解大品经序〉著作年代,可能早在天监六年就已完成
,最晚也不能超过天监十一年,也就是公元 507 ~ 512 年
之间。
2. 《大品般若经》在《般若经》群的殊胜地位
梁武帝时代的般若经典群已经有“八部般苦”、“五时
般苦”等各种般若经部党、种类等说法。北魏菩提流支于梁
武帝天监八年( 509 )译《金刚仙论》曰:
八部般若,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
千偈、放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同注6,〈释僧旻传〉,页 462 下。
(21) 同注6,〈释法云传〉,页 464 中。
(22) 同注16,页 325 中。
(23) 同注15,页 54 中。
(24) 同注12,页 314 ~ 315。
(25)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史》引江总〈栖霞寺碑〉:
“天监十一年,帝乃遣中寺释儒怀,灵根寺释慧令等
十僧,诣山咨受三论大义。”判断慧令等人受“关河
旧义”在天监十一年。
页 105
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光赞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
,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
问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第八部三百偈,即此
金刚般若是。(26)
梁武帝中大通五年( 533) 〈发般若经题〉曰:
古旧相传有五时般若。第一佛在王舍城说大品般若,
第二佛在舍卫国祇洹林中说金刚般若,第三佛在舍卫
国祇洹林说天王般若,第四佛在王舍城说光赞般若,
第五佛在王舍城说仁王般若。(27)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时,对“五时般若”的流行
说法,特别在〈注解大品经序〉中提及:
讲般若经者,多说五时,一往听受,似有条理,重更
研求,多不相符。唯《仁王般若》具书名部,世既以
为疑经,今则置而不论。僧睿〈小品序〉云:“斯经
正文凡有四种,是佛异时适化之说,多有十万偈,少
者六百偈。”略出四种而不列名。《释论》(大智度
论):“般若部党,有多有少。”《光赞》、《放光
》、《道行》止举三名,复不满四。此土别有一卷,
谓为《金刚般若》。欲以配数,可得为五。既不具得
经名,复不悉时之前后。若以臆断,此非议要,请俟
多闻。今注《大品》自有五段,非彼所言五时般若。
(28)
梁武帝时代,有“五时般若”的通行说法。“五时般若
”可能是指《仁王般若经》、《光赞般若经》、《放光般若
经》、《道行般若经》、《金刚般若经》等当代五种《般若
经》。但是,梁武帝认为《仁王般若经》,世人以为是疑伪
经典,不能算数;其他四种经典也无法在时间上区分先后,
所以,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北魏菩提流支《金刚仙论》卷第一,收在《大正藏》
二十五册,页 789 上。
(27) 同注 16,页 238 上。
(28) 同注 15,页 54 中。
页 106
“五时般若”的《般若经》种类、先后顺序,不是议题重点
。梁武帝,特别在《般若经》群中以《大品般若经》为注解
“般若”的根据本,与一般的“五时般若”无关。《般若经
》是大乘佛教的先驱经典,在印度、中国不断的被撰写、结
集、翻译,历时近千年之久。现存的《般若经》,梵文本十
种以上,藏译本十二种以上,汉译本四十二种以上。《般若
经》诸文献,可归纳为十二种经典群。 (29) 梁武帝时代的
《般若经》有小品系(或道行系)、大品系(或放光系)、
金刚般若经、仁王般若经等四种经典。以上四种经典中,大
品系(或放光序)为佛教学者广为传布与研究,也被梁武帝
亲自注解与终生宣讲不辍。〈注解大品经序〉:
此经东渐二百五十有八岁。始于魏甘露五年至自于阗
。(竺)叔兰开源,弥天(释道安)导江,鸠摩罗什
澍以甘泉。三译五校,可谓详矣。龙树菩萨著《大智
度论》训解斯经,义旨周备。此实如意之宝藏,智慧
之沧海。(30)
三国时期,朱士行研究《道行般若经》见文意深隐、未
尽完善,遂发心于甘露五年前往西域于阗搜索原本。《放光
经纪》:
朱士行以甘露五年,出塞至于阗国。写得正品梵书,
胡本九十章,六十万言。 ……以元康元年( 291 )
竺叔兰口传,正书九十章。(31)
朱士行求得的《般若经》由竺叔兰译成《放光般若经》
,为两晋僧侣与玄学家所热衷研究,形成著名的般若六家七
宗说,其中以释道安一生致力于研究,宣讲《放光般若经》
成就最大。虽然,释道安撰述《大品般若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参见三枝充〈般若经?成立〉,三雄一等编《般
若思想》(东京:春秋社, 1983 ),页 87 ~ 122
。
(30) 同注15,页 54 中。
(31) 释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七,《大正藏》册五五,页
47 下。
页 107
系的《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有关的论著达到十六
种之巨, (32) 然而,仍苦于《大品般若经》未翻译完善,
尚有待鸠摩罗什( 343 ~ 413 )重新对照《放光般若》而
三译五校出《大品般若经》,以及同时译出本经的论释《大
智度论》。僧睿〈大品经序〉:
鸠摩罗什法师,扇龙树之遗风,振慧响于此世。……
法师手执古本(大品经)口宣秦言。两释异音,交辩
文旨。秦王(姚兴)躬览旧经(放光般若),验其得
失。咨其通途、坦其宗致。……文虽初定,以释论(
大智度论)校之,犹多不尽。是以随出其论,随而正
之。释论既讫,尔乃文定。(33)
梁武帝在大小乘无数的佛经中,选择《般若经》为主要
研究对象,因为梁武帝认为“八部般若是十方三世诸佛之母
,能消除灾障,荡涤烦劳。” (34) 而在“八部般苦”经典
群中,又以经三译五校有详细论释的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
经》与《大智度论》为一生注解、讲读的范本。梁武帝认为
《大品般若经》是“叔兰开源,弥天导江,鸠摩罗什澍以甘
泉。龙树菩萨著《大智度论》训解斯经,义旨周备。此实如
意之宝藏,智慧之沧海。” (35) 这一经《大品般若经》、
一论《大智度论》涵藏的义理与梁武帝“佛教国家”政策的
推展,必定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应该进一步探讨。
三、注解《大品般若经》与南北朝“佛教国家”政策之
背景
梁武帝称赞《大品般若经》有不可思议的道理,也展现
不可思议的事物,例如:瑞光、奇莲、金地、华台、都在证
明“般若”的真实无误。梁武帝〈注解大品经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七章〈两晋
之际名僧与名士〉,第九章〈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页 153 ~ 186,页 229 ~ 277。
(33) 释僧睿〈大品经序〉,《大正藏》册五五,页 53 上
。
(34) 同注4。
(35) 同注30。
页 108
若无不思谊之理,岂有不思谊之事。放瑞光于三千,
集奇莲于十方。变金色于大地,严华台于虚空。表舌
相之不虚,证般若之真实。所以龙树、道安、童寿(
鸠摩罗什)、慧远,咸以大权应世,或以殆庶救时,
莫不服膺上法,如说修行。 况于细人, 可离斯哉。
(36)
梁武帝在《大品般若经》的流传史上,特别推崇龙树菩
萨、释道安、鸠摩罗什与释慧远四位法师。这四位法师不但
在弘传《般若经》的历史上有重大贡献,而且都能与国家政
治等方面结合,对于梁武帝“佛教国家”政策的拟订、内涵
与执行过程,具有重要的典范性影响。以下就这四位法师的
政教观点,与南北朝“佛教国家”政策的背景,及其对梁武
帝的影响,试予说明。
1.龙树菩萨与释道安主张的“政教结合论”
龙树( Naagaarjuna,约 150 ~ 250 )南天竺人,是
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论师,释迦牟尼佛以来的第一人,总
结百年来大乘佛教思想,著有《大智度论》、《中论》、《
菩提资粮论》等大乘经典论述著作,有“千部论主”之称。
(37) 《大智度论》是《大品般若经》的注释论书, 全文共
一百卷,一百万字的巨著。《大品般若经》初品,在《大正
藏》只有四页篇幅,可是《大智度论》用二五○页、三十四
卷的篇幅加以注解,可知它是多么恳切仔细而且庞大的注释
书。鸠摩罗什认为中国人不习惯这种繁琐的议论,因此从《
大品般若经》第二品起,就择要译出,否则当在千卷以上。
梁武帝〈注解大品经序〉特别提到在注解《大品般若经》时
“灵根寺慧令等,兼以笔功,采释论(大智度论)以注经本
。 ”并有二处引用《大智度论》作序文的论证。(38) 鸠摩
罗什译〈龙树菩萨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同注15,页 54 中。
(37)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册九,〈龙树〉条(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
会,1994 ),页 5572 ~ 5581。
(38) 同注15,页 54 上~中,“释论言:须菩提闻法华经
中说于佛所作功德,乃至戏笑必当作佛。又闻阿鞞跋
致品中有退不退。”
页 109
南天竺王甚邪见,承事外道,毁谤正法。龙树菩萨为
化彼故,……念曰:“树不伐本则条不倾,人主不化
则道不行。”……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万婆
罗门皆弃束发,受成就戒,是时龙树于南天竺大弘佛
教,催伏外道,广明摩诃衍,作优婆提舍(大智度论
)十万偈。(39)
龙树主张佛法必须要感化君主,否则难以宏扬佛道,“
人主不化则道不行”为其“政教结合”的立论基础。
释道安一生除了致力于“大品般若”系经典《放光般若
经》的注解、宣讲外,也提倡以国家帝王为首的政教结合策
略。〈释道安传〉:
道安南投襄阳,行至新野,谓徒众曰:“今遭凶年,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
(40)
释道安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
广布。”可以说是师承自龙树菩萨“政教结合”的理论。龙
树菩萨与释道安分别为印度、中国具影响力的大师,他们共
同提倡佛教与帝王结合的策略,促使南北朝“佛教国家”政
策的形成。以下,分别以鸠摩罗什、释慧远与梁武帝“佛教
国家”政策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说明。
2.鸠摩罗什教团与北朝“佛教国家”政策
鸠摩罗什受到前秦苻坚、后秦姚兴的先后邀请,才得以
于长安翻译《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等佛典。鸠摩罗
什高徒僧肇( 374 ~ 414 )把具有宗教权威的佛与统治权
力的帝王,两者视为一体,开启北朝“帝王即如来”以国家
为主导的“佛教国家”政策。释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鸠摩罗什〈龙树菩萨传〉, 《大正藏》册五十, 页
185 上~ 186 中。
(40) 梁?慧皎《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大正藏》
册五十,页 352 上。
页 110
什法师者,盖先觉之遗嗣也。……故大秦苻(坚)姚
(兴)二天王,师旅以延之。斯二王也,心游大觉之
门,形镇万化之上。(41)
释僧肇〈表上秦主姚兴〉:
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伏惟陛下,睿哲钦明,道与神会。妙契环中,理
无不统。游刃万机,弘道终日。(42)
释僧肇认为大秦国王姚兴能“心游大觉之门,形镇万化
之上”,又能像佛陀一样“道与神会,妙契环中,理无不统
,游刃万机,弘道终日。”把国家统治者等同于佛如来那样
的智慧、权巧方便的能力,开启了后世“皇帝”等同于“佛
如来”的政教结合理念。
鸠摩罗什、僧肇的长安教团对于《大品般若经》、《大
智度论》等经论的义理论点,被梁武帝统称为“关河旧义”
。什、肇教团“关河旧义”的“帝王”与“佛如来”一体观
念,被当代的北魏道人统释法果(~ 343 ~ 416 ~)引用
,奠定北魏“佛教国家”政策。《魏书?释老志》:
皇始中( 396 ~ 397 )赵郡沙门法果,……太祖(
拓跋圭)以为道人统,绾摄僧徒。……法果每言,太
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敬礼,遂常致
拜。谓人曰:“能弘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
礼佛也。”(43)
北魏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 446 )毁佛之后, 于文
成帝( 452 ~ 465 在位)继位时就恢复佛教,将“关河旧
义”以及法果所开展的的“帝王即如来观”,具体地表现在
“皇帝如来”佛像雕铸上。《魏书?释老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释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大正藏》册五十二,
页 264 中。
(42) 释僧肇〈表上秦主姚兴〉,收在冢本善隆编《肇论研
究》(京都:法藏馆,1954 ),页 55。
(43) 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页 3031。
页 111
(复佛)是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
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和平初
( 460 ),道人统师贤卒, 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
。……昙曜白帝,于京城武州塞(云冈),凿山石壁
,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
,雕饰奇伟,冠于一世。(44)
昙曜就任沙门统后,除了开凿“五大帝王如来身”的云
冈石窟之外,更建立隶属于帝王之下的僧官制度,并以“僧
祗户”与“佛图户”为此种“佛教国家”政策的经济基础。
(45)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 仍延续此种“佛教国家”
政策,在六世纪初叶,北魏宣武帝更大规模地在龙门石窟雕
造“帝王如来”佛像。北朝以强大的国家力量,经由沙门统
等僧官制度,推行国家主导的佛教政策,更以云冈、龙门石
窟巨大宏伟的“帝王即如来”佛像,具体地以“帝王”兼备
“如来佛”之政教一体的权威,厉行“佛教国家”政策。北
朝帝王强势的“佛教国家”政策,不但被同时代梁武帝所熟
悉,且在与南朝政教环境对比之后,特别受到“释慧远”关
键性人物的影响,使南朝弱势帝王所展开的“佛教国家”政
策,有别于“龙树、道安、鸠摩罗什”所影响的北朝政教形
势。
3.释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与南朝政教政策
东晋南朝的政治社会结构,帝王不但面对门阀贵族的势
力,而且也面对沙门寺院的压力。 (46) 尤其释慧远( 334
~ 416 )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使沙门的声势凌驾于君
权之上。〈沙门不敬王者论〉有五篇:在家第一,出家第二
,求宗不顺化第三,体极不兼应第四,形尽神不灭第五。慧
远分别论述在家与出家人在佛法中的地位外,第三篇就强调
“反本求宗者”沙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同上注,页 3036 ~ 7。
(45) 参见冢本善隆〈北魏?僧祇户?佛图户〉,氏著《冢
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页 97 ~ 140。
(46) 参见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收在氏编
《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86 ),页 1 ~ 54。
页 112
究极价值,远比帝王之道还高。因为,沙门能教导众生修行
得“泥恒”,使“化尽”而免于生死轮回等灾患,这是帝王
所无能为力的。第四篇更进一步论述,佛教的释迦与中国圣
王的尧孔“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且佛道更有独特的能力与
更高的价值。〈沙门不敬王者论〉:
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
。出处诚异,终期则同。……经云:佛有自然神妙之
法,化物以权,广随所入,或为灵仙,转轮圣帝,或
为卿相、国师、道士。……天地之道功尽于运化,帝
王之德理极于顺通。若以对乎独绝之教,不变之宗,
故不得同年而语其优劣,亦已明矣。(47)
佛教远比天地之道、帝王之德还优异,且不是后者所能
比拟的。慧远以后的南朝僧侣,独立自主以及凌驾帝王之上
的意识高涨。例如:释僧远( 414 ~ 484 )不屑一顾于齐
太祖萧道成。 (48) 梁武帝时代的释僧祐( 445 ~ 518 )
在理论上认为佛法在儒家圣王之上。《弘明集》〈后序〉:
道法空寂,包三界以等观。俗教封滞,执一国以限心
。心限一国,则耳目之外咎疑。等观三界,则神化之
理常照。……详检俗教,并宪章五经,所尊唯天,所
法唯圣。……佛尊于天,法妙于圣。(49)
释智藏以实际行动故意坐上皇帝的御座,而直接对梁武
帝的权威予以强烈的质疑。《续高僧传》卷五〈智藏传〉:
主者以负扆南面,域中一人。议以御坐之法,唯天子
所升,沙门一不沾遇。智藏闻之,勃然厉色,即入金
门,上正殿,踞法座,抗声曰:“贫道昔为吴中顾郎
,尚不惭御榻,况复乃祖定光,金轮释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释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五,《大
正藏》册五十二,页 31 上~中。
(48) 《高僧传》卷八〈释僧远传〉,页 378 上。
(49) 释僧祐《弘明集》卷十四〈后序〉,页 95 上。
页 113
也。”……帝遂罢,任从前令。斯跨略天子,高岸
释门也。(50)
梁武帝身处的政社文化结构,门阀社会已历三百年不改
其笼断资源与僵化的形势,虽厉行新贵族主义与土断等措施
,仍然无法挽回南朝衰亡的命运。此外,沙门势力兴起,所
恃的佛法使沙门地位在理论上凌驾俗世帝王之上,且僧侣侵
犯尊帝王宝座,亦无从驳斥。梁武帝起自诸生,为竟陵八友
之一,兼备玄、儒、文、史、佛、道等各方面的学术素养,
具有学术上高度的融合与创造力。 (51) 梁武帝面对释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为僧侣奠定凌驾帝王之上的高层次理论
基础,他有能力寻求学术辩证解决的个性与能力。客观环境
上,东晋南朝的政教冲突一向不诉之于武力,而皆以义理论
争的方式进行,例如:白黑论之争、形神因果之辩论、夷夏
之争等事件。 (52) 梁武帝主观的个人学术与实践能力,客
观的义理论争以解决政教冲突的环境,使他为营造以国家权
力为主导的“佛教国家”政策,必须寻求以佛法经典理论,
来强化佛化王国的统治基础。虽然“龙树、道安、童寿”促
成北朝帝王强势主导的政教政策,而“慧远”导致沙门佛法
凌驾帝王而弱势的政教环境。然而,梁武帝〈注解大品经序
〉仍然论述“龙树、道安、童寿、慧远,咸以大权应世或以
殆庶救时,莫不服膺上法,如说修行。”四位法师虽缔造南
北朝悬殊的政教环境,但是,他们皆服膺上法(大品般若经
)而“大权”巧的“应”俗“世”帝王的“政教结合论”以
“救时”劝化人民,并且如“般若”说法修行。因此,梁武
帝本此政教环境的理解,以及《大品般若经》“不思谊之理
、不思谊之事”的体悟,继续追随四位大法师“般若”行持
而展开在位期间全力以赴注解、宣讲《大品般若经》活动,
创造以般若义理为基础,建立新的“佛教国家”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续高僧传》卷五〈释智藏传〉,页 446 上。
(51) 同注14,页 68 ~ 94。
(52) 详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
教之南统〉,页 418 ~ 470。
页 114
四、注解《大品般若经》彰显“般若”的“教判”地位
1. 南朝初期《般若经》地位的衰微
大品般若经系的《放光般若经》于西晋元康元年( 291
)译出,在东晋时代形成般若六家七宗的研究热潮,但是,
刘宋至萧梁时期佛教义学者,却群集研究《涅槃经》、《成
实论》等经论,而《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则少人研
求。齐竟陵王萧子良( 460 ~ 494 )已经注意到世人弃“
般若”之本的弊病,因此,令僧柔钞略《成实论》省学者研
读精力,拟重新导归重视《般若经》。竟陵王令周颙作〈抄
成实论序〉:
顷《泥洹》、《法华》虽或时讲,《维摩》、《胜鬘
》颇参余席。至于《大品》精义,师匠盖疏。十住渊
弘,世学将殄。皆由寝处于论家,求均于弱丧,是使
大典(大品般若)榛芜,义种行辍。兴言怅悼,侧寐
难安。(53)
梁武帝早年为竟陵王八友之一,熟知《大品》精义的重
要性,然而,直到他即位初年,注解《大品般若经》时,仍
然感叹世人“唱高和寡”缘故,使《般若》正经沈匮于世。
〈注解大品经序〉:
顷者,学徒罕有尊重,或时闻听,不得经味。帝释诚
言,信而有征。此实贤众之百虑,菩萨之摩事。故唱
愈高,和愈寡。知愈稀,道愈贵。致使正经沈匮于世
。寔由虚己情少,怀疑者多。虚己少则是我之见深,
怀疑多则横构之虑繁。(54)
南朝宋齐梁初,佛经译出的种类繁多,时人不能虚心研
求,而比较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周颙〈抄成论序〉,《大正藏》册五十五《出三藏记
集》卷十一,页 78 中。
(54) 同注15,页 53 下。
页 115
种经论优劣,横加建构各种经论层次高低的教判体系,处处
矮化《般若经》的殊胜地位。梁武帝归纳当时的四种质疑《
般若经》地位的佛理体系。〈注解大品经序〉:
然则虽繁虑纷纭,不出四种。一谓此经非是究竟,多
引《涅槃》以为硕诀。二谓此经未是会三,咸诵《法
华》以为盛难。三谓此经三乘通教,所说般若即声闻
法,四谓此经是阶级行,于渐教中第二时说。(55)
刘宋?释慧观是第一位针对当代流通的大小乘经典提出
教判的说法。他判定释尊一生说法为顿渐二教。渐教又分五
时教:一、三乘别教,指最初的经教,重点是小乘的《阿含
》。二、三乘通教,指对三乘一齐讲的《般若经》。三、抑
扬教,《唯摩经》、《思益经》赞扬菩萨而抑挫声闻。四、
同归教,会三乘归一乘的《法华经》。五、常住教,最后说
如来法身是常,为最究竟经教的《涅槃经》。 (56) 《般若
经》在慧观五时教说流行下,被贬为其中的“渐教”、“三
乘通教”而已。梁武帝提倡《般若经》必须破斥“五时教”
的教判,将《般若经》置于超越“渐教”、“五时教”的殊
胜地位。
2.《般若经》与《涅槃经》同为“究极”经典
〈注解大品经序〉:
较略四意,粗言所怀。涅槃是显其果德,般若是明其
因行。显果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同上注。
(56) 吉藏《三论玄意》:“言五时者,昔涅槃初度江左,
宋道场寺沙门慧观仍制经序,略制佛教凡有二科。一
者顿教,即华严之流,但为菩萨具足显理。二者从鹿
苑终至鹄林,自浅至深,谓之渐教。于渐教内开为五
时。一者三乘别教,为声闻人说于四谛,为辟支佛演
说十二因缘,为大乘人明于六度,行因各别,得果不
同,谓之三乘别教。二者般若,通化三机,谓之三乘
通教。三者净名、思益赞扬菩萨而抑挫声闻,谓抑扬
教。四者法华,会彼三乘,同归一极,谓同归教。五
者涅槃,名常住教。”,收在《大正藏》册四十五,
页 5 中。 又参见《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册三〈五时
条〉,册八〈慧观条〉,页 970,页 5245。
页 116
以常住佛性为本,明因则以无生中道为宗。以世谛言
说,是涅槃是般若。以第一义谛言说,岂可复得谈其
优劣。(57)
梁武帝首先驳斥《涅槃经》优于《般若经》的“五时”
说法。《涅槃经》是彰显佛菩萨成果的丰硕功德,《般若经
》则说明佛菩萨在因地上的行持。《涅槃经》彰显果德,系
以众生常住的佛性为根本;《般若经》说明因地行持,则以
诸法究竟无生,应秉持“无生中道”为最后的宗旨。一般世
俗的说法,固然可区分“涅槃”、“般若”两种说法。如果
以佛法体系最高层次的说法,《涅槃经》以常住佛性为根本
起点,以佛果为究极终点;《般若经》以菩萨因行为起点,
以无生中道为究极终点,两者终始相同,无法谈论孰优孰劣
。
3.《般若经》优于《法华经》
〈注解大品经序〉:
《法华》会三以归一,则三遣而一存。一存未免乎相
,故以万善为乘体。般若即三而不三,则三遣而一亡
。然无法之可得,故以无生为乘体。无生绝於戏论,
竟何三之可会。所谓百花异色,共成一阴。万法殊相
,同入般若。(58)
梁武帝驳斥《法华经》优于《般若经》的第二种说法。
《法华经》会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以归于一佛乘,则三
乘被遣化而独存一佛乘。一佛乘仍有一形相存在,因此这一
佛乘就以千万种善行为其大乘体性。《般若经》即三乘亦非
三乘,三乘、一佛乘皆不执著。《般若经》主张无得于三乘
、一佛乘的法门,不执任何一法故,以“诸法无生无灭”为
大乘体性。“诸法无生无灭”远离一切议论,所以也没有必
要执著于“会三归一”会通的法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同注15,页 53 下。
(58) 同上注。
页 117
例如:聚集百种不同颜色的花,则共同形成一片阴影。由此
可以比喻各种经典有不同的法门形相,但是以《般若经》所
贯通的“诸法无生无灭”、“即三而不三”的精意,群经都
可以汇入“般若”法海中。《般若经》没有《法华经》所标
榜的“会三归一”,却可以会万法入般若。因此,《般若经
》比《法华经》更有殊胜的义理。
4.《般若经》贯通且超越“三乘通教”
〈注解大品经序〉:
言三乘通教,多执二文。今复开五意,以增所疑。一
、声闻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二、三乘学道
,宜闻般若。三、三乘同学般若,俱成菩提。四、三
乘欲住欲证,不离是忍。五、罗汉辟支、从般若生。
于此五义不善分别,坚著三乘教同一门。遂令朱紫共
色、玉等价。若明察此说,深求经旨,连环既解,
弄丸自息。(59)
梁武帝驳斥第三种说法,认为《般若经》不仅止于“三乘通
教”,“般若”仅止于“声闻法”而已。梁武帝举出五种义
理,加以说明。声闻乘的智慧,是菩萨乘无生法忍的基础。
三乘修持佛道,都应该听闻“般若”义理。三乘行者如果修
学般若法门,都可以获得最高的菩提果报。三乘行者欲证入
果位,不能离开般若的“无生法忍”。罗汉、辟支佛乘,都
从“般若空智”而证生。以上五种义理应详加探讨辩别,不
要局限《般若经》在“渐教五时”的第二层次“三乘通教”
,只是声闻法而已。事实上,“般若”不仅止于声闻、缘觉
等小乘法所必备而已,尚能带领菩萨行者,进入最高境界的
佛果。
5.《般若经》超越“渐教”的“五时”教判说法
〈注解大品经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同注15,页 54 上。
页 118
谓第二时,是亦不然。人心不同,皆如其面。根性差
别,复过于此。非可局以一教,限以五时。般若无生
,非去来相。岂以数量拘,宁可以次第求。始于道树
,终于双林。初、中、后时,常说智慧,复何可得名
为渐教。释论(大智度论)言:须菩提闻《法华经》
中,说于佛所作少功德,乃至戏笑,渐渐必当作佛。
又闻〈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又闻声闻人,皆当
作佛。是故,今问为毕定,为不毕定。以此而言,去
之弥远。(60)
《般若经》为渐教第二时说,始于最早判教的刘宋?慧观“
渐教五时”。梁武帝破斥此种“渐教五时”的第二时说法。
他认为人心不同、根性差别,不能局限一教或几时的说法。
“般若”无生无灭、不去不来,无形相可得,佛陀说法四十
九年,都在说明此种“般若”智慧,所以,不能将祂局限在
“渐教”上。梁武帝又引《大智度论》证明,众生闻《般若
经》,皆可渐渐必当作佛。梁武帝进一步指出,应该离开语
言的辩论,深入探求《般若经》的宗旨,并加以实践,以禅
定来观察道理,来正确获得佛法的究极出离之极致。〈注解
大品经序〉:
夫学出离,非求言语。应定观道,以正宗致。三乘不
分,依何义说。相与无相,有如水火。二性相违,岂
得共贯。虽一切圣人以无为法,三乘入空,其行各异
。声闻以坏缘观,观生灭空。缘觉以因缘观,观法性
空。菩萨以无生观,观毕竟空。此则淄渑殊味,泾渭
分流。非可以口胜,非可以力争。(61)
梁武帝分别破斥当时流行的“渐教五时”说法,认为《般若
经》超越局限于五时教判的《涅槃经》、《法华经》与“三
乘通教”、“渐教第二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同上注。
(61) 同注15,页 54 上。
页 119
等各种矮化“般若”说法。《般若经》强调如实观察,依法
修行,正确的分辩声闻、缘觉、菩萨等根据的不同,行持的
法门不同,但是,都可以依据“般若”义理,修行证入最究
极的境界。梁武帝破斥各家说法后,明确的提出“般若思想
”与“菩萨正行”的理论。
五、般若菩萨行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1.注解《大品般若经》的般若思想与菩萨行
梁武帝在〈注解大品经序〉中,强调“般若思想”是“
菩萨之正行”: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洞达无底、虚豁无边。心行处灭
,言语道断。不可以数术求,不可以意识知。非三明
所能照,非四辩所能论。此乃菩萨之正行,道场之直
路。还源之真法,出要之上首。(62)
般若波罗蜜系最高的智慧,能洞彻通达无量无边的事物
,不是一般言语、思惟所能达到的境界。这样的般若义理,
才是菩萨正确的行持所依止的经典。“般若思想”即“菩萨
正行”之所在,这是通往成佛的道场,出离世间苦难的首要
力量。以“般若思想”为基础的“菩萨正行”,是梁武帝在
位期间提倡《般若经》与“授菩萨戒”行菩萨道的主要理论
基础,也是“佛教国家”政策的核心理念。〈注解大品经序
〉更进一步的说明“般若思想”与“菩萨修行”:
本来不然,毕竟空寂。寄大不能显其博,名慧不能庶
其用。假度不能机其通,借岸不能穷其时。若谈一相
,事绝百非。补处默然,等觉息行。始乃可谓无德而
称,以无名相作名相说。……证般若之真实,所以,
龙树、道安、童寿、慧远,咸以大权应世,或以殆庶
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同注15,页 53 上~ 54 中。
页 120
时。莫不服膺上法,如说修行。(63)
般若思想主张学一切法、行一切善事,却不能执著,不
断的了解、修行、超越,永无止境的前进。般若思想所要达
到的最高境界,无法描述其深广高远,但是,为了证入般若
的真实境界,必须靠菩萨的如法修行。梁武帝特别指出龙树
、道安、童寿、慧远,都是菩萨大士,都以最大的权巧方便
,依般若思想来救度世人,他们都服膺般若菩萨法门,如般
若学说而修行。梁武帝在〈注解大品经序〉批判五时说法,
提升般若的地位后,揭示菩萨道为实践佛法的主要力量。梁
武帝本著上述观点,重新注解《大品般若经》。〈注解大品
经序〉:
今注《大品》自有五段,非彼所言五时般若。劝说以
不住标其始。命说以无教通其道。愿说以无得显其行
。信说以甚深叹其法。广说以不尽要其终。中品所以
累教,末章所以三属。义备后释,不复详言。(64)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共分成五大段,有别于当代
流行的“五时般若”。第一段劝一切众生发菩萨大心,不要
执著于小乘自度的层次而自满不再前进,这是般若菩萨行的
出发点。第二段“命说”从佛法的主要核心生命来解说般若
思想,则以“无教”无固定的教理,不执著任何一种教派体
系,使人能不断的顺著菩萨道继续提升。第三段从菩萨广大
的愿力来说明,不要有所得而有所束缚,能不取不舍的实践
般若境界,菩萨“无得”,不要以各种愿行成果而自以为有
所得,仍应不断的实践无穷的愿望,彰显无尽的菩萨行。第
四段要使众生相信般若至高无上,就要彰显般若理论甚深,
使人赞叹菩萨法门无量无边。第五段深广的解说般若法门,
则以菩萨无穷无尽行持,揭示般若菩萨行的究极无上。梁武
帝注解《大品般若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同注15,页 54 中。
(64) 同注15,页 54 中。
页 121
始终扣紧广博无边的般若义理,以及“不住”、“无教”、
“无得”、“甚深”、“不尽”的菩萨行。这样广博的般若
思想以及不执著、不舍离、又甚深、不尽的菩萨行,成为梁
武帝推动“佛教国家”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建设国家无穷的
动力来源。
2.般若思想、菩萨行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梁武帝在〈注解大品经序〉最后强调修学般若思想与菩
萨行的重要。并举例说明:
轻生以重半偈,卖身以尊一言。甘歃血而不疑,欣出
髓而无。况复龙宫神珠,宝台金牒。难得之货,难
闻之法。遍布塔寺,充仞目前。岂可不伏心受持,虚
怀赞仰。使佛种相续、菩提不断。(65)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的序文中,特别引用《大品
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第八十八所记载的常啼菩萨为
求“宝台金牒”的《般若经》,以及为求“菩萨行”而“甘
歃血而不疑,欣出髓而无”等故事。《大品般若经》卷二
十七〈常啼品〉第八十八:
问是善男子(常啼菩萨),汝今自出身、心、血、髓
,欲供养昙无竭菩萨得何功德。是善男子言:昙无竭
菩萨当为我说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此是菩萨所应学
,菩萨所应作,菩萨所应行道。我当学是道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众生作依止。……昙无竭菩萨
有七宝台,其台中有七宝大床,四宝小床,重敷其上
,以黄金牒书般若波罗蜜置小床上。(66)
梁武帝还特别将这段故事, 收进天监十五年( 516 )
编纂的《经律异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同注15,页 54 下。
(66)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七〈常啼品
〉第八十八,《大正藏》册五,页 420 上~下。
页 122
卷第八“自行菩萨部”第一,“萨陀波仑(常啼菩萨)为闻
法卖心血随第一”。这段故事放在梁武帝所重视的“菩萨部
”最首要的位置,更彰显他追求“般若思想?菩萨行”的重
视程度。(67)
梁武帝举证《大品般若经》中的常啼菩萨、量无竭菩萨
等修学般若菩萨行的艰辛过程,劝勉国人应该虚心研求修持
,使成佛种子相续,菩提愿心不终止。《大品般若经》最后
的〈法尚品〉第八十九,〈嘱累品〉第九十,强调菩萨学般
若经,使佛种相续,菩提不断的重要性。
诸菩萨摩诃萨欲学六波罗蜜,欲深入诸佛智慧,欲得
一切种智,应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正忆念,广为他
人说。亦书写经卷,供养尊重赞叹,香华乃至伎乐。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是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母
,十方诸佛所尊重故。……佛告阿难,我灭度后,当
爱敬供养般若波罗蜜,乃至第一第三,以般若波罗蜜
嘱累。阿难,汝莫忘失,莫作最后断种人。阿难,随
尔所时,般若波罗蜜在世者,当知尔所时,有佛在世
说法。(68)
梁武帝在天监年间不断的注解、编纂、宣讲与般若菩萨
行有关的经论,逐渐奠定“佛教国家”的基础。梁武帝天监
六年(或十一年),与“建康教团”的义学僧侣慧令等二十
人,引《大智度论》注解《大品般若经》。天监六年命光
宅寺法云发动王公、朝贵六十四人著《神不灭论》,驳斥范
缜的《神灭论》。天监九年,命大僧正慧超召集二十位高
僧批判伪经《萨波若陀眷属经》,并予以禁毁。此外,天监
年间( 502 ~ 519 )编纂《经律异相》五十卷,其中的“
菩萨部”占九卷之多。例如:《经律异相》卷八〈自行菩萨
部〉,卷九〈外化菩萨部〉,卷十、卷十一〈随机现身菩萨
部〉,卷十二〈出家菩萨僧部〉,卷二五、二六〈行菩萨道
诸国王部〉,卷三一、三二〈行菩萨道诸国太子部〉等,共
收录引用《大品般若经》等经典有关“般若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梁?宝唱《经律异相》卷第八“自行菩萨部第一”,
《大正藏》册五十三,页 39 上~下。
(68) 同注66,页 423 下~ 424 上。
页 123
菩萨行”故事一百零九种。如果,能仔细研讨《经律异相》
一百零九种有关“般若思想?菩萨行”经典故事,当能体会
梁武帝企图诏告国家子民,有关“般若思想?菩萨行”是他
想建立的“佛教国家”重要的心灵、行为之改革基础。假如
,全国僧俗臣民都能明白“般若缘起性空”的道理,随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励行“菩萨道”,将会
建立佛教“正法治世”的“佛教国家”。
梁武帝天监年间编纂译注的佛典多达三十三种八百余卷
, 计有:508 ~ 509 年僧旻《众经要抄》并目录八十八卷
,516 年宝唱《众经饭供圣僧法》五卷、《众经护国鬼神名
录》三卷,517 年宝唱《众经诸佛名》三卷、《众经拥护国
土诸龙王名录》三卷、《众经忏悔灭罪方法》三卷、《续法
轮论》七十余卷、《法集》一百四十卷、《众经目录》四卷
, 515 年僧绍《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515 ~ 522 年
智藏《义林》八十卷, 513 年沈约等著《佛记》三十篇,
516 年宝唱《经律异相》五十卷并目录五卷,519 年之前梁
武帝撰《出要律仪》十四卷、《在家出家受菩萨戒法》二
卷,天监年间僧伽婆罗等译《宝云经》七卷、《文殊师利般
若波罗蜜经》二卷、《法界体性无分别经》二卷、《阿育王
经》十卷、《孔雀王陀罗尼经》一卷、《文殊师利问经》二
卷、《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一卷、《菩萨藏经》一卷、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舍利弗陀罗尼经》
一卷、《八吉祥经》一卷、《十法经》一卷、《解脱道论》
十三卷、《阿育王传》五卷,509 年宝亮撰《大涅槃义疏》
十余万言, 509 ~ 518 年法朗《大般涅槃子注经》七十二
卷,梁武帝《制旨大般涅槃经讲疏》一百零一卷,梁武帝、
慧令等撰《摩诃般若波罗蜜子注经》五十卷或一百卷。梁武
帝在天监年间召集高僧法云、僧祐、僧旻、智藏、法宠、明
彻、僧伽婆罗、宝亮、法超、宝唱、法朗、曼陀罗、慧令、
僧智、僧晃、僧豪、法生,以及佛教学者沈约、陆倕、王筠
、刘勰、虞阐、到溉、袁昙允等人,从事上述三十三种佛教
典籍的编撰、翻译工作。天监年间梁武帝主导的佛典工作,
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编撰大、小部头的佛教类书与参考
工具书,第二类是律藏的整理与菩萨戒本的编撰,第三类是
新译或重译佛经,第四类是佛经的重新注解。天监年间,这
样庞大的学术工程,其目的系以“般若思想?菩萨行”为主
轴之一,企图掌握佛
页 124
法的解释权,以奠定帝王为主导的“佛教国家”。(69)
天监末年梁武帝编撰《在家出家人受菩萨戒法》引用《
般若经》等十四种菩萨思想,奠定他成为“皇帝菩萨”的理
论基础。 (70) 《出家人受菩萨戒法卷第一?序》就开宗明
义标明“菩萨戒”与“般若思想的关系”:
菩萨戒者,不为一切众圣,乃为一切凡夫。凡夫心相
,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因缘所生,无有自性,
则是有中生空。诸法寂灭,因缘故有,则是空中生有
。大中生小、大不定大。小中生大,小不定小。如是
思量,心行平等。观察众生,了达非有。……发意菩
萨,无碍为宗。唯旷、唯大、唯忘、唯等。……修习
无碍,行于平等。虽知一切诸法空,不舍一切众生。
譬如河水不至彼岸,不来此岸,不断中流,能度众生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趣生死,不趣涅槃,亦
复不住生死中流,而能济彼众生。菩萨习行,身心每
净。若其得意,誓即是戒。(71)
菩萨戒行是为一切凡夫而设,凡夫人相有大小深浅之别
。如果凡夫能体会《般若经》所强调的“因缘所生,无有自
性”、“诸法寂灭,因缘故有”等“缘起性空”、“毕竟空
”、“因缘有”等道理,则能生起菩萨戒行“心行平等”、
“无碍为宗”、“唯旷、唯大、唯忘、唯等”,“不住生死
中流,而能济彼众生”,而“菩萨习行,身心每净”了。梁
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于其〈序文〉中,特别强调“今注
《大品》自有五段,非彼所言五时般若。劝说以不住标其始
,命说以无教通其道,愿说以无得显其行,信说以甚深叹其
法,广说以不尽要其终”。这种“不住”、“无教”、“无
得”、“不尽”的《大品般若经》深义,正与《出家人受菩
萨戒法》的“无碍”、“非有”、“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同注14,详见第五章〈“皇帝菩萨”理念形成的学术
基础〉,页 121 ~ 160。
(70) 诹访义存〈梁天监十八年敕写“出家人受菩萨戒法卷
第一”附录〉,《敦煌古写经》续,1972,页 89。
(71) 土桥秀高〈???本“出家人受菩萨戒法”????
〉龙谷大学佛教学会编《佛教文献?研究》,1968
年,页 105 ~ 106。
页 125
住”、“平等”、“唯忘”等“般若思想?菩萨戒行”相互
呼应。
天监十八年四月八日“佛诞日”梁武帝受菩萨戒,成为
神圣的“皇帝菩萨”,使般若菩萨行具体化在他的身上。
(72) 《续高僧传》卷五〈法云传〉记载梁武帝抄诸方等《
般若经》撰〈受菩萨戒法〉受菩萨戒成为“皇帝菩萨”后,
不但本身励行“般若思想?菩萨行”,且下令僧俗臣民受菩
萨戒,实践“般若思想?菩萨行”。
帝抄请方等经,撰受菩萨戒法,构等觉道场。请草堂
寺慧约法师,以为智者。(武帝)躬受大戒,以自庄
严。。自兹厥后,王侯朝土,法俗倾都,或有年腊过
于智者,皆望风奄附,启受戒法。(73)
《魏书》卷九八〈萧衍传〉:
(梁武帝)令其王侯子弟皆受佛诚(菩萨戒),有事
佛精苦者,辄加以菩萨之号。其臣下奏表上书,亦称
衍为皇帝菩萨。(74)
梁武帝以“般若为心”、“菩萨戒行”为轨范,希望全
国僧俗臣民,皆能在“般若思想?菩萨行”基础上,达到“
佛教国家”的理想世界。《续高僧传》〈宝唱传〉:
(梁武帝)留心释典,以八部般若为心,良是诸佛由
生。又即除灾涤累,故采众经,躬述注解。(75)
梁武帝大同七年( 541 年)三月二十二日, 讲《金字
波罗蜜(大品般若)经》于华林园,更进一步指出注解《大
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建立的关系。陆云〈述御讲般若
经序〉:
圣皇(梁武帝)应期,探尽几妙。决散群迷,摧伏异
学。极天宫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同注14,第六章〈“皇帝菩萨”地位的建立与政治改
革〉,页 161 ~ 202。
(73) 《续高僧传》卷五,页 464 下。
(74) 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八〈萧衍传〉,鼎文书局影
印新校标点本,页 2187。
(75) 《续高僧传》卷一〈宝唱传〉,页 426 下。
页 126
浩博,穷龙殿之秘深。于是大发菩提,深弘般若。永
断烦惑,同归清净。润甘露于群生,转法轮而不息。
上以天监十一年,注释《大品(般若经)》。自兹以
来,躬事诸说。……上(梁武帝)皆曲其心,为发
大愿(菩萨愿行),广运大乘,同趣妙果。(76)
天监年间之后,梁武帝便以“般若思想?菩萨戒行”进
行改革与“佛教国家”政策的推行工作,例如:禁断僧侣饮
酒食肉,舍身同泰寺与宣讲《般若经》法会。 (77) 以上这
些“佛教国家”理念的形成与政策的推展,可以说都是奠定
在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的般若思想及菩萨行之上。
六、结语
秦汉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集权的国家,朕即国家
,帝国系建立在帝王的专制集权之下。君主由上而下维持传
统价值、国防安全、社会秩序的威权。封建国家缺乏近代社
会,由下而上,经由讨论凝结共识,建立法律制度,组织规
范,民主自由运作的机制。因此,传统时代,必须依靠帝王
的权威,建构一个想像的、神秘的、理想的国家,藉以统治
辽阔的疆域,维系家天下于不崩解的局面。
梁武帝在魏晋乱世里,以出身将门(世袭职业军人的寒
族)后裔,打败萧齐王朝,建立南朝半壁江山,对内面对贵
族、僧侣阶级的挑战,对外有北方鲜卑人后魏帝国的威胁,
如何巩固帝国的统治,凝聚国人的认同,增强领袖的正统性
、正当性,都是开国帝王必须极力营造的工程。
梁武帝时代,北朝有强势的帝王主导“帝王即如来佛”
的强势政教结合体制,可是,南朝却面对〈沙门不敬王者论
〉僧侣凌驾帝王,而使帝王转趋弱势的政教环境。武帝必须
寻求佛教经典理论的合法性,亲自掌握佛法理论的解释权,
才能突破君主在佛教沙门之下的劣势,施行以帝王为主导的
“佛教国家”体制。《大品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
,在中国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梁?陆云〈述御请般若序〉,《大正藏》册五十二,
页 235 中~ 236 中。
(77) 同注14,详见拙著第七章〈禁断酒肉与佛教教团之改
革〉,第八章〈“皇帝菩萨”政策的转折〉,页 203
~ 272 。
页 127
流传两百余年,是南北朝释道安、鸠摩罗什、释慧远所依止
的经典,且服膺修持菩萨行的范本,而分别促进南北朝强弱
悬殊的“政教环境”。梁武帝如何重新解释《大品般若经》
,建立如同北朝强势的“佛教国家”体制,是强化帝国的重
要理论工作。梁武帝重新探寻鸠摩罗什教团的“关河旧义”
,再援引龙树菩萨《大智度论》,集合“建康教团”僧侣二
十余人,亲自领导注解《大品般若经》,为其“佛教国家”
奠定新的理论基础。
梁武帝首先批驳当代不重视《大品般若经》的五时教判
说法,重新确立《大品般若经》殊胜的地位。接著,提出自
己的“新五段”说法,强调般若思想的广博无边,菩萨行“
不住”、“无得”、“甚深”、“不尽”的新境界与新力量
。般若思想是“佛教国家”的核心理论基础,菩萨道“不住
”、“不尽”的愿行,是帝国进行“心灵改革”最彻底、最
普遍的法门。天监年间大规模的翻译、编纂、注解佛教经论
,提出菩萨思想,揭示深远的菩萨行,形成“佛教国家”政
策的理论典范。天监十八年梁武帝在自撰的《在家出家人受
菩萨戒本》所规范的受菩萨戒法会上,亲受菩萨戒,成为主
导佛法、世间出世间神圣的“皇帝菩萨”。天监年间以后,
梁武帝便以般若思想、菩萨行以及“皇帝菩萨”的地位,进
行一连串的“佛教国家”政策,施行禁断僧侣饮酒食肉的风
气,普令僧俗臣民受菩萨戒,进行全面、彻底的心灵改革工
程。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所呈现的“般若思想?菩萨
行”,以及因而建立的“佛教国家”体制,虽然,缺乏组织
性、制度性的助力,以及由下而上的凝聚共识,最后遭遇身
死国亡的惨剧。但是,今日民主国家欲进行类似注解《大品
般若经》所阐明的“般若思想?菩萨行”之心灵改革工程,
似乎有值得借镜之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