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苏曼殊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苏曼殊研究综述
  随着近代文学(1840——1919)的重新发现与对文学现代性的不断追问,近年的文学研究者,尤其是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对近代文学中的异域因素愈发重视,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与接受研究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对清末民初较早与西方接触的一群作家的研究增多。不同文化、文学接触之初,总会产生一些影响,尤其是对于文化交流中的“弱势国家”,文化输入的一方,会引起其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以至于整体发展方向的改变。苏曼殊是中国近代较早接触西方的作家之一。他的研究起步较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初期研究因为他个人离奇身世,反而阻碍了对他本人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的严肃体认与客观评价。198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方法的更新,苏曼殊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下面,分几个方面来简要回顾对苏曼殊研究的历史。
  一、苏曼殊研究的几个阶段
  这里,对于苏曼殊的研究史,我姑且采用柳无忌的分期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苏曼殊死后(1918年5月2日),即开始了对他的诗画的整理,绘画方面代表性的有蔡守(哲夫)编辑的《曼殊上人妙墨册子》,诗歌方面代表性的有王德钟编辑的《燕子龛遗诗》,于1920年前后出版。然而苏曼殊研究第一个阶段的真正开端,则从1926年开始,主持此项工作的是柳亚子。成果为《苏曼殊年谱及其他》(1927年)、《曼殊逸著两种》(1927)与《曼殊全集》(1928年)。柳亚子、柳无忌父子合力搜集材料,掀起了一阵“曼殊热潮”。1939——1940年,柳亚子又编辑了《曼殊馀集》(未刊稿),1为苏曼殊研究打下了基础。
  这一时期曼殊的亲属友人为澄清曼殊的身世贡献颇大,这些文章大多为曼殊的离奇身世所牵引而类似人物品评,值得注意的是1942年《作家》2卷第四期发表的丁丁之《诗僧曼殊》,主要论述了苏曼殊的诗,突出曼殊翻译拜伦诗的社会性,于“民族争生存上有力”的文字,认为苏曼殊的文学受印度文学的影响,文笔流畅,辞句婉转,文体优美,盛赞曼殊沟通东西洋诗坛的功绩,同时,作者也注意到“大变动”的时代及传统的痼疾给曼殊思想带来的束缚。这种论述,已经初步揭橥曼殊在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价值了。
  第二阶段为1950年至1979年,在此期间苏曼殊研究,由国内走向国外,但在国外仍是刚刚起步。成果有英国人麦克里维Henry McAleavy 撰Su Man-shu:A sino-Japanese Genius(苏曼殊:一位中、日天才)和柳无忌的两篇英文论文The:True Story of Su-manshu(《苏曼殊的真正故事》)、The Three Versions of Byron's“Isles of Greece”(《拜伦〈哀希腊〉诗的三种中译本》)。日本的罗孝明充实了苏曼殊在大同学校时期的材料,编辑了《曼殊大师传补遗》。 2日本的研究者尚有饭冢郎、增田涉、佐腾春夫等。相对港台、国外而言,这以阶段大陆对苏曼殊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因为对“五四”的高扬,使1919年以前的文学界沉入历史的底层,属于“旧”文学的范畴。大陆的几部文学史,都对曼殊评价有所保留,认为其作品“消极颓废”。3
  1980年代开始了苏曼殊研究的第三个阶段。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近代文学研究的兴盛以及比较文学的繁荣,都为苏曼殊研究注入了新活力。研究者扩大了研究视野,开始注重曼殊在中西文化、文学交流上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小说在文化转型期的重要价值,并为苏曼殊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做了基本定位,展开了对苏曼殊的全面研究,包括翻译诗歌、小说、书信、杂文、绘画等等。下面主要论述1980年代以来的苏曼殊研究。
  二、1980年代以来的苏曼殊研究
  1, 分类研究
  1) 小说研究
  小说研究的特点,我认为:小说研究的各个方面是构成链状结构的,而链状结构的终端则是曼殊小说作为五四抒情小说的先驱意义。一般论者皆指出苏曼殊作品在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演进中之过渡性意义,而外国小说的影响又是促使这一演进生成的原因之一,一个结果就是心理描写的增多,加强了抒情性,论者又将抒情性作为过渡性的特点,而抒情性又突出表现为曼殊小说所昭示的文化心理之矛盾与冲突。
  陈平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肯定了曼殊代表作《断鸿零雁记》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成就,但是认为曼殊的转变仍不彻底,仍是以一个故事为框架,而不是以人物的思绪为框架,仍属于继承诗骚传统的“新小说家”。曼殊小说是“一个在东西文化、俗圣生活的矛盾中苦苦挣扎的心灵的自白。”4关于苏曼殊小说所受的外国影响,比较具体、详尽的研究有石在中之《试论日本私小说对苏曼殊的影响》一文,集中处理了苏曼殊小说与日本文学的关系。
  另有论者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考察曼殊小说在小说叙事上以及文化上的意义,也都突出了曼殊小说转型期的特点。如王向阳之《转型期的小说叙事——苏曼殊〈绛纱记〉细读》。
  苏曼殊以出家人身份混迹俗世,并发言为小说,专写男女之情,这一点也是人们对苏曼殊关注的焦点之一。陈平原在《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以及《死也爱也,孰为究竟——〈绛纱记〉》,集中探讨了曼殊小说的佛教色彩,认为苏“以情绝情,在爱中涅槃”,表达一种“人间不能有爱,也不能没有爱”的“宗教式”的爱情观。金勇之《情与佛:走不出的生存困境——苏曼殊小说新论》,也探讨了佛与情之间的冲突。
  邓子美在《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中更是提出苏曼殊开创了“佛教小说”一派,与谴责小说、侠义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并列的观点,但“佛教小说”是否成立,似有待进一步商榷。
  杨义之《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章“从清末民初小说发展看‘五四’小说革命的必然和必要”,认为曼殊小说将个人情感悲哀上升为宗国之忧,落笔别有诗人风致,“明洁隽逸,”在凄婉哀切之处透露出一种青春气息,迥异于林纾的“沉沉暮气”和鸳鸯蝴蝶派的“馥馥脂粉气”,具有反对封建名教、唯美主义、理想主义之色彩。最后将苏曼殊定位为“旧民主主义时期别具一格的‘诗僧’,也是预示浪漫抒情小说在‘五四’时期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先驱。”
  2)诗歌研究
  苏曼殊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文言古体,受李商隐、杜牧、龚自珍的影响颇著,少量表革命豪情,大多“哀感顽艳”,表现个人身世之悲、情思之忧。一般论者多从诗歌意境、语言的赏析入手。柳无忌《亦诗亦画话曼殊》指出“毫不迟疑地引用前人辞藻”是苏曼殊诗歌创作手法之一,可谓一语中的。时萌之《苏曼殊诗漫评》,高扬苏曼殊诗中狂热的个性主义。
  在研究诗歌的同时,论者多谈及曼殊诗歌的佛教色彩,进而论述曼殊与佛教,集中于曼殊诗表现的佛法与俗念的冲突。王广西之《佛学与近代诗坛》。第十章“僧人与诗”之“苏曼殊的心灵磨难”一节,通过对曼殊宏扬佛法,企图振兴佛教以及小说诗歌中佛教色彩、曼殊的人格等的分析,指出他的作品是披露彷徨痛苦的心灵磨难,在一定程度上兆示了以后“五四”新文学的方向,也是论述曼殊诗歌的抒情性。覃召文在《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第七章《诗僧的伦常意识》之“敬安与曼殊——爱国诗僧叙略三”中,认为曼殊的诗表现了“孤愤与酸情”,是一位“集革命气质,浪漫情调与禅子法性于一体”的诗人。
  3)翻译研究
  苏曼殊译述雨果的《悲惨世界》,翻译拜伦、雪莱、歌德等人的诗,并于190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拜伦诗歌专集《拜伦诗选》,论者对苏曼殊的文学翻译研究,多结合苏曼殊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并由此确立了苏曼殊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柳无忌认为,“在二十世纪初年,苏曼殊实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创始者,重大的功臣,诸如梵文的介绍,西洋文学的翻译,中诗英译的编集,有其辉煌的成就。这一点鲜为世人所称道。”柳无忌引Ramon Woon(翁聆雨),Irvingy(罗郁正)合撰Poets and Poetry of China's Last Empire文中,以严复、林纾、苏曼殊为清末三大翻译专家。持此论者还有罗大鹏的文章。5
  在苏曼殊与外国文学这一方面,袁荻涌用力颇勤。他先后撰写了《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苏曼殊——翻译外国小说的先驱》、《苏曼殊与印度文学》《苏曼殊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文章,介绍苏曼殊与外国文学的联系。另外,还撰写有《苏曼殊研究三题》提出了“苏曼殊与翻译”、“苏曼殊与拜伦”、“苏曼殊与域外文化”三个研究题目。
  关于苏曼殊译诗的特点,论者多从语言角度,论述曼殊译诗的优劣。如袁锦翔之《诗僧苏曼殊的译诗》,在谈及译诗时,往往兼及苏曼殊与拜伦、雪莱之比较。6
  4)其他
  (1)书信杂文研究
  书信、杂文既是曼殊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也是曼殊表达文学观点、社会观点的重要媒介。王永福之《苏曼殊书信探微》,以苏曼殊书信中的有关材料为基础,对其中流露的苏曼殊的政治情怀、佛学观、文学思想以及怀人情愫作了分析,并从文化学角度探讨了苏曼殊人格建构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而肯定了苏曼殊书信在苏曼殊研究中的价值。丁赋生之《苏曼殊文章署时点评》认为苏曼殊文章署时随心所欲,可以窥见苏曼殊思想历程的发展。
  (2)绘画研究
  苏曼殊擅长绘画,画风萧疏淡远,得南宗风致,体现了曼殊的古典文人趣味。关于苏曼殊的画,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黄永健的《苏曼殊诗画论》,首次以专著的形式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苏曼殊的诗画。全书从苏曼殊的生平及其思想入手,论述了苏曼殊的绘画及其身份、苏曼殊绘画的风格、苏曼殊的诗与画的融通及苏曼殊画论,断言曼殊为“文化转型时代一位将中国大乘禅学精神推至空前高度的现代禅僧。”
  另外单篇文章数篇。
  2,总体研究
  关于苏曼殊整体全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且多以评传形式出现。7这恐怕主要是对曼殊身世际遇的探询超过了对他的学术研究兴趣所致。有两种论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将苏曼殊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艺家”,这方面的代表是马以君与裴效维;其二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追问、思考苏曼殊在近代人格转型期的意义,此方面代表为毛策与李欧梵。下面分而述之。
  马以君是近年来苏曼殊研究的专家,编辑了《苏曼殊文集》,《燕子龛诗笺注》,认为苏曼殊是“清末民初以文艺家姿态出现的民主革命志士”。裴效维之《苏曼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苏曼殊的思想“始终合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节拍”。
  毛策之《苏曼殊传论》分小说、诗歌、人格三个部分,论述苏曼殊的文学创作,彰显其作品中表现的新旧之交知识群体的矛盾、痛苦、彷徨的心态及其变形的人格。在《苏曼殊史事考辨五题》,又对有关史实进行了考辨。8
  李欧梵在其《现代性的追求》中,将苏曼殊与林纾、郁达夫等代表中国现代作家中情感一派的代表来比较,分析他们书写情感的不同方式。指出林纾与苏确立了建立于情感基础之上的个性方式。认为苏曼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与西方的结合,跳出了林纾的“儒生”模式,而又不同于其后的郁达夫的以性为基础的情感模式。
  八十年代以来,从文化角度切入,分析苏曼殊的文章日益增多,也可作为这方面研究的补充。如姜东赋之《论苏曼殊》,指出苏曼殊是“一个已经有所觉醒,已经获得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感染的知识分子”,是处于矛盾时代、新旧冲突中的人物,充满了矛盾;并分析了曼殊小说的共同特征:悲凉的气氛、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爱情故事中间穿插讽刺现实的说教。任广田之《论苏曼殊的思想》,认为苏曼殊的人格结构是以儒为里,而以、释、道为表,由于某些西方文化思想的介入而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形与倾斜。9
  此外,日本学者藤井省三在《鲁迅比较研究》之《鲁迅与拜伦》一章中,以对拜伦的接受为主线,给予苏曼殊高度评价,认为“鲁迅与苏曼殊切开近代文学地平线”。但作者对其观点并未展开深入论述。
  注释:
  1 、笔者未曾见到原书,只在柳亚子《苏曼殊研究》中见其目录,收入颇详细。
  2、 1975年在香港印行,非卖品,笔者未见到。
  3、如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下册,第493页认为,苏曼殊的作品"涂上了消极颓废、清冷孤寂的色彩";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四册,第1228页,认为苏曼殊的作品"带有比较浓厚的悲观厌世色彩"。
  4 、陈平原:《关于苏曼殊的小说》,《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方面有代表性文章还有:袁进之《觉醒与逃避》、《试论近代翻译小说对言情小说的影响》,也指出了苏曼殊小说在转型期的价值,并探讨了以《茶花女》为代表的翻译小说对民初言情小说的影响。张如法之《处于中西文化夹流中的苏曼殊的小说》集中探讨了苏曼殊的小说,包括译述小说《惨世界》。认为曼殊表现的是徘徊于新旧文化之间的流浪者。林岗之《彷徨于两个世界之间--苏曼殊小说浅评》认为,曼殊的创作与人生都彷徨于古典和现代两个世界之间。丁富生之《论苏曼殊的"难言之恫"》、王萌之《无法超越的自卑--浅析苏曼殊小说的创作心理》、孙宜学《断鸿零雁苏曼殊的感伤之旅》、沈庆利《彷徨于生理血统与文化血统之间--从〈断鸿零雁记〉看苏曼殊独特的文化心理冲突》等等,都从心理角度探讨了苏曼殊小说中的矛盾心态。
  郭延礼在其《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三卷中也指出苏曼殊"在借鉴西洋小说的艺术手法和促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化方面有贡献。
  5 、《译学先知苏曼殊-——为纪念先生百周年写》。
  6、如陆草之《苏曼殊与拜伦、雪莱之比较》、邵盈武《苏曼殊与拜伦》等。
  7、详见《参考书目》。
  8 、"1903年由日本归国行迹考"、"苏曼殊为光复会中坚考"、"《梵文典》是译著考"、"《别云上人》、《步韵答云上人》(三首)写作时间考"、"苏曼殊1912年由爪哇归国时间及同行人考"。
  9、此外,袁凯声之《苏曼殊与郁达夫:文化冲突中的双重选择与感伤主义》,通过比较郁达夫与苏曼殊,"近现代之交中西文化撞击、冲突、交汇中中国知识分子重铸自我、寻求新的价值支点的艰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失落感、文化认同的危机和感伤主义的心态。"论述了苏曼殊与中国浪漫主义的关系及苏曼殊"特行独立"的性格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这一主题的文章尚有袁凯声之《文化冲突·二元人格·感伤主义--苏曼殊与郁达夫比较片论》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