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甲仁波切——慈悲的行程
索甲仁波切——慈悲的行程
文:红槿
索甲仁波切与噶绒寺渊源极深:他为噶绒寺前世拖顿·索甲上师的转世化身,他的灌顶传承亦由噶绒寺喜饶俄热仁波切授予。格桑慈成是四川噶绒寺的喇嘛,一个偶然的时候,我在他那里看到了他从印度带回来的英文版的《西藏生死书》,当我知道这本书是来自索甲仁波切的赠与,我们便有了围绕《西藏生死书》的关于索甲仁波切的对话。
红槿:你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见到索甲仁波切的?
格桑慈成:2002年藏历正月,在印度的菩提迦耶。那是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佛教宁玛派一年一度在那里举办为期10天的祈祷大法会。
红槿:你怎样感受他的气质?
格桑慈成: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没有世俗角度的外表的伟人气息。矮胖,随和,目光清澈、天真,得道自在的样子。
红槿:读《西藏生死书》时,索甲仁波切对他的上师的描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索甲仁波切这样说:“他满头银发,剪得短短的;慈颜善目,幽默风趣;耳朵丰满,有如佛陀。但他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这些,而是他在扬眉瞬目和优雅举止之间,流露出的智慧和高贵。他的声音浑厚迷人,开示时,头稍后倾,法音潺潺而出,美如诗篇。”他言语间充满诗意,充满对美的细腻感受和赞叹。我想,他对佛法精髓的深刻了解,是不是与生活中温暖的细节有着重大联系?优美地生活,是不是他成为精神导师的基础因素之一?
格桑慈成:我想他对佛法的体悟与对生活的体悟是一个过程。对他来说,风中的树叶、屋内的光线、擦肩而过的人,以及对于一个眼神,或者对于一次痛苦感受的记忆,都是生活里鲜活而亲切的重要情节。至于你所说的“优美地生活”,我更愿意理解成“天真自在地生活。”凡人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追逐,给自己添加越来越多的东西。索甲仁波切的生活过程是把凡人所追逐的东西一点一点扔掉的过程。他自觉、自在,天真无邪。我记得在那次祈祷大法会上,迎接大僧大德的唢呐、海螺的乐声响起来了,熏香也燃起来了,场面十分隆重。这时候,我看见他突然发现脚下有一个什么东西。他俯下身去看,那个神态就是一个小孩子的神态,全然投入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发现。
红槿:普遍认为,《西藏生死书》在藏传佛教和现代科学两个传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会点,契合了时代的需要,被认为“在理论和实践的层次上,两者都互相提供了相当大的利益。”
格桑慈成:是的。索甲仁波切认为,死亡作为另一种生命形态被否定,这种观念会使现代人丧失长远的目光,为眼前利益而掠夺地球,这种状态的持续会导致地球的死亡。从本质意义上讲,生命可以无限,地球非常脆弱,因此,需要改变对死亡和临终的态度, 重塑生死观。由于索甲仁波切现代文化底蕴深厚,他不仅有能力把佛法世俗化,把佛法用常人易于感知的世俗形式表达出来,而且有能力使用现代科学的成果作佛法例证,以及在现代科学面前呈现佛法富有启迪的精髓,因此契合了时代的需要。
红槿:深入讨论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有生,自然有死,我们大多数人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详,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力,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执著或恐惧等情绪所控制,我们显然也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详。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好,就必须学习如何活得好: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安详,就必须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
格桑慈成:其实我们生命中的深层部分,比如精神的需要一直被忽略。“安祥”是我们的常用词,却不是我们的经常状态。索甲仁波切就是在用生命的真义来引导安祥。我记得那次的祈祷大法会上,有一位女士从美国赶到印度,为了聆听索甲仁波切的演讲。她说:索甲仁波切是我的父亲,是我的精神的父亲。她从索甲仁波切那里重新认识了生死,获得了精神的抚慰与安详。
红槿:索甲仁波切的日常状态是怎样的?
格桑慈成:他在欧洲很多国家建立了佛学中心,他行走于各国讲法。他所到之处就像磁石对铁的吸引一样,感召了无数人。无数人因为他的缘故,开始认真面对生死。无数人对他产生依恋,其实那是他唤起了人对“觉悟”的依恋,对走出生死迷茫的渴求。
红槿:索甲仁波切的生死观念为许多问题,甚至关于“世界性责任”的问题,找到了认识的途径。
格桑慈成:我在想,“索甲仁波切的生死观念”这个说法是否准确。是否可以说“索甲仁波切所阐述的生死观念”。索甲仁波切作为是佛法的深刻的参悟者和伟大的解说者,自觉地弘扬佛法。你说到“世界性责任”,使我想起他的讲法。他演讲的时候用英语。我觉得语言和思想像泉水一样自然地涌出来。那种生动,那种不间断不是技术,是自然。他的表情也是极其生动,天然地让无数人产生痴迷和依恋。他在演讲中会从座位上站出来,打着手势,走来走去。这种状态下,他讲“世界性责任”,仿佛不是在讲一个重大的概念,而是在讲生活与人性以及最容易明了的规则。
红槿:是的。他引导人们观想一棵树。我记得他在书里这样解说:当你想到一棵树的时候,就会想到一个明确的物体。但当你仔细观察时,马上就会发现,树没有独立的存在。细细思考,就会发觉树可以化解成无数微细的关系网,延伸到整个宇宙。落在树叶上的雨,摇动树的风,滋养树的土壤、四季和气候,乃至日月都构成树的一部分。当你继续想下去,就可以发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成就这棵树。这就是我们所谓一切皆空,一切皆无法独立存在。
格桑慈成:我也能够清晰地记得,接下来,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索甲仁波切使用现代科学的成果作佛法例证,他说燃烧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棵树,多少会改变一位巴黎市民所呼吸的空气品质;而尤加坦一支鼓动翅膀的蝴蝶,会影响到赫布里德斯蕨类的生命。生物学家开始发现到基因神奇而复杂的作用,创造了人格与个性,它会伸展到久远的过去,显示每一个所谓的“个体”是由一连串不同的影响力组合而成。物理学家已经把量子的世界介绍给我们,量子世界很像佛陀所描述的因陀罗网(遍满整个宇宙的发光网)。就像网上的摩尼宝珠一般,一切粒子的存在,其实就是其他粒子的不同组合。他进而阐述:真正的修行也要知道,如果我们与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互相依存的,那么即使是我们最微小、最微不足道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会对全宇宙产生影响。我们会对自己、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整个宇宙负责。他引用一位上师的话:在今日高度互相依存的世界里,个人和国家都无法自己解决。我们彼此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世界性的责任感。保护和滋养我们的世界家庭,支持弱势的成员,并保存和照顾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是我们集体的和个人的责任。
红槿:索甲仁波切把佛法落实于现实的生活。
索甲仁波切说:“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而每一件事,绝对是每一件事,都与它有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说:我们人类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未来的模样。而每一件事,绝对是每一件事,都与它有关系。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